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氧环境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和mRNA的表达 被引量:9
1
作者 齐国先 孔宏亮 +5 位作者 霍鑫 贾大林 刘宁宁 王勃 张子新 张喜英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38-143,共6页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缺氧环境下凋亡相关蛋白和mRNA的表达。方法将接种的P3细胞置于94%N2、1%O2和5%CO2缺氧箱中37℃孵育,分别于0.5h、1h、2h、4h、6h、8h和12h取出分别应用Annexin V/PI双染法进行流式细胞仪(FCM)分析...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缺氧环境下凋亡相关蛋白和mRNA的表达。方法将接种的P3细胞置于94%N2、1%O2和5%CO2缺氧箱中37℃孵育,分别于0.5h、1h、2h、4h、6h、8h和12h取出分别应用Annexin V/PI双染法进行流式细胞仪(FCM)分析MSCs凋亡率(Apoptotic Rate,AR),并同步用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ting和Rt-PCR等方法检测Bax/Bcl-2,Fas/Fas L和Caspase-3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1.缺氧前,免疫细胞化学法未检测到Bcl-2、Bax、Fas、Fas L和Caspase-3蛋白表达,缺氧0.5h后均可较强表达;2.各缺氧时间点Bcl-2、Bax、Fas、Fas L、Caspase-3蛋白和mRNA表达较缺氧前均显著性增高(P均<0.05);随缺氧时间延伸,Bcl-2蛋白和mRNA表达不显著增加(P>0.05),而Bax、Fas、Fas L、Caspase-3蛋白和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P均<0.05),但缺氧6-12h时间点之间表达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AR和Bcl-2/Bax蛋白(r1=-0.417,P=0.043)及mRNA(r2=-0.435,P=0.040)呈显著负相关,而和Fas(r1=0.639,P=0.025;r2=0.711,P=0.018)、Fas-L(r1=0.581,P=0.022;r2=0.605,P=0.037)、Caspase-3(r1=0.704,P=0.014;r2=0.657,P=0.026)蛋白及mRNA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缺氧促进MSCs凋亡的过程中,Bcl-2蛋白和mRNA可能起着保护作用,而Bax、Fas-L、Fas、Caspase-3蛋白和mRNA可能在MSCs凋亡的进程中起着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缺氧 FAS/FAS-L BCL-2/BAX CASPASE-3
下载PDF
SCF对体外转染pEGFP-C1/Akt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c-kit、Akt及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霍鑫 唐海燕 +5 位作者 孔宏亮 刘英 张宏伟 王欣 胡新华 张强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16-121,共6页
目的克隆构建绿色荧光蛋白(GFP)/Akt表达载体,观察其在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中的表达和定位,并探讨干细胞因子(SCF)通过PI3-Akt途径对转染pEGFP-C1/Akt的MSCs中c-kit、Akt和VEGF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酶切法将Akt重组于GF... 目的克隆构建绿色荧光蛋白(GFP)/Akt表达载体,观察其在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中的表达和定位,并探讨干细胞因子(SCF)通过PI3-Akt途径对转染pEGFP-C1/Akt的MSCs中c-kit、Akt和VEGF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酶切法将Akt重组于GFP表达载体中,经酶切序列鉴定后,将该重组质粒GFP/Akt及GFP空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骨髓MSCs;荧光显微镜观察其转染及在细胞中的分布;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pEGFP-C1和pEGFP-C1/Akt转染MSCs后对c-kit、Akt及VEGF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pEGFP-C1/Akt转染MSCs后不同浓度SCF对c-kit、Akt及VEGF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GFP/Akt基因表达载体经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后确认构建成功,并在MSCs中表达。荧光显微镜下见pEGFP-C1转染后,绿色荧光均匀分布于整个细胞中;pEGFP-C1/Akt转染后,绿色荧光分布于细胞质中。与pEGFP-C1组相比较,pEGFP-C1/Akt转染组Akt及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强(P<0.05),c-kit mRNA和蛋白表达则无明显变化(P>0.05)。加入SCF后其能增强实验组(SCF+pEGFP-C1/Akt)和对照组(SCF+pEGFP-C1)中c-kit、Akt及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并且随着SCF的浓度增高该作用则越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c-kit mRNA和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而Akt和VEGF mRNA和蛋白表达则明显增强(P<0.01)。结论成功构建GFP/Akt融合基因表达载体在MSCs中表达,可诱导Akt及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SCF可能通过PI3/Akt途径刺激c-kit、Akt及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AKT基因 干细胞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CGRP、ET水平的变化及糖胺聚糖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曹翠平 黄婷 +2 位作者 邓娓娓 徐锦春 刘国良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10-1511,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及伟素(糖胺聚糖,GAG)对早期DN干预治疗的研究。方法测定60例DN患者和26名健康人的血浆CGRP、ET水平及GAG干预治疗1个月、3个月前后CGRP、ET、UAER水... 目的探讨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及伟素(糖胺聚糖,GAG)对早期DN干预治疗的研究。方法测定60例DN患者和26名健康人的血浆CGRP、ET水平及GAG干预治疗1个月、3个月前后CGRP、ET、UAER水平的变化。结果 NA组与对照组相比,CGRP、24 h尿蛋白量有明显差异(P<0.05);ET水平差异更显著(P<0.01)。MA组与对照组相比,CGRP、24 h尿蛋白量、ET水平均有显著差异(P<0.01)。使用GAG患者CGRP、ET 1、3个月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尿蛋白量1、3个月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使用GAG治疗患者三项指标1、3个月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组CGRP分别与尿白蛋白排泄率呈强负相关(r=-0.447),ET与尿白蛋白排泄率呈强正相关(r=0.515,P<0.01);CGRP与ET呈强负相关(r=-0.427,P<0.01)。结论老年早期DN患者CGRP水平下降,ET水平升高,GAG干预治疗后CGRP水平回升,ET水平下降。GAG对早期DN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伟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内皮素
下载PDF
厄洛替尼不良反应的干预及护理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英 付萍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08年第3期179-179,共1页
目的通过对服用厄洛替尼的患者进行干预及护理,降低该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24例口服厄洛替尼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对其不良反应的干预及护理措施。结果24例患者中1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皮疹,8例腹泻,2例无... 目的通过对服用厄洛替尼的患者进行干预及护理,降低该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24例口服厄洛替尼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对其不良反应的干预及护理措施。结果24例患者中1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皮疹,8例腹泻,2例无特殊不良反应。除2例重症皮疹停药外,其余继续口服厄洛替尼治疗。结论通过对厄洛替尼所致的不良反应进行干预及护理,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使厄洛替尼发挥更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洛替尼(特罗凯) 不良反应 护理
下载PDF
Survivin基因转染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抗凋亡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范红杰 王倩 +2 位作者 冯娟 于维东 张强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80-1082,1087,共4页
目的观察存活素(Survivin)基因转染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抗凋亡作用。方法 PCR扩增Survivin全长编码基因,通过脂质体介导将Survivin基因转染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T-PCR检测转染后Survivin mRNA的表达,Annexin V/PI双标法检测去... 目的观察存活素(Survivin)基因转染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抗凋亡作用。方法 PCR扩增Survivin全长编码基因,通过脂质体介导将Survivin基因转染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T-PCR检测转染后Survivin mRNA的表达,Annexin V/PI双标法检测去血清诱导后细胞凋亡比例。结果 RT-PCR显示转染组有效表达Survivin mRNA,转染组去血清培养后的早期凋亡率较未转染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urvivin基因转染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保护性作用,可增强其抗凋亡能力,延长其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SURVIVIN基因 转染 凋亡
下载PDF
全人护理模式对拟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前放疗患者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赵帅 刘晶晶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讨全人护理模式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前放疗中的干预作用。方法:拟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前放疗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全人护理模式。比较放疗后2组患者的癌症患者... 目的:探讨全人护理模式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前放疗中的干预作用。方法:拟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前放疗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全人护理模式。比较放疗后2组患者的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及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放疗后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及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量表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人护理模式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前放疗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优于传统护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人护理 直肠肿瘤 放射治疗
下载PDF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在糖尿病大鼠自体移植静脉中的表达及氨基胍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欣 张强 +2 位作者 张宏伟 霍鑫 杜惠莲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390-395,共6页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在糖尿病大鼠自体移植静脉中的表达及氨基胍对其内膜增生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均分为氨基胍组、蒸馏水组及对照组,前2组行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并分别用氨基胍或蒸馏水...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在糖尿病大鼠自体移植静脉中的表达及氨基胍对其内膜增生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均分为氨基胍组、蒸馏水组及对照组,前2组行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并分别用氨基胍或蒸馏水灌胃,对照组为未作处理的正常大鼠。3组均建立自体静脉移植模型后,于术后第7d及14d测定血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含量,同时取自体静脉移植标本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West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RAGE及NF-κBp65的蛋白表达,半定量RT-PCR检测RAGE及NF-κBp65mRNA的表达。结果术后第7d及14d,相对于对照组大鼠,蒸馏水组糖尿病大鼠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加重,血清AGE含量增加,RAGE和NF-κBp65mRNA和蛋白表达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基胍组血清AGE含量、NF-κBp65蛋白和mRNA表达及内膜增生均较蒸馏水组减少或减轻(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自体移植静脉RAGE表达增强,激活NF-κB,与移植静脉内膜增生关系密切;氨基胍抑制AGE的产生,可阻断AGE-RAGE结合,减轻内膜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受体 增生 氨基胍 静脉移植物
下载PDF
大鼠心肌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方法研究
8
作者 李学渊 张扬 +3 位作者 田文 孙英贤 张光伟 姜大庆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对比不同温度下采用纤维黏连蛋白(FN)包被分离培养大鼠心肌干细胞(CSC)的效果,以筛选体外大鼠心肌干细胞的最佳分离培养方法。方法选取健康新生Wistar大鼠,在无菌条件下取出心脏,分别经胰酶和Ⅱ型胶原酶反复消化后于FN包被... 目的对比不同温度下采用纤维黏连蛋白(FN)包被分离培养大鼠心肌干细胞(CSC)的效果,以筛选体外大鼠心肌干细胞的最佳分离培养方法。方法选取健康新生Wistar大鼠,在无菌条件下取出心脏,分别经胰酶和Ⅱ型胶原酶反复消化后于FN包被的培养瓶中培养,将第3代CSC进行免疫组化细胞表面抗原鉴定。将在37℃及室温(22℃-25℃)下用FN包被培养的原代细胞分别设为A组及B组,在37℃及室温(22℃~25℃)下用FN包被培养的CSC分别设为C组及D组,比较A组与B组、C组与D组的细胞贴壁时间、首次传代时间及细胞倍增水平。结果从新生大鼠心肌组织内成功分离培养出CSC,细胞表面抗原c-kit阳性率为83%。A组及C组的贴壁时间、首次传代时间分别均短于B组、D组(P〈0.05)。细胞倍增水平呈C组〉A组〉D组〉B组。结论应用37℃FN包被培养瓶的方法分离培养原代大鼠心肌干细胞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干细胞 细胞分离 细胞培养 大鼠
下载PDF
颈动脉痛的诊断及治疗64例分析
9
作者 黄罡 刘宇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第6期189-189,共1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痛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8年7月64例颈动脉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诊断明确,疗效佳。结论:颈动脉痛易误诊和漏诊,掌握其典型的病史及临床表现,正确做出诊断,则疗效确切,愈后良好。
关键词 颈动脉痛 诊断
下载PDF
NAC对血糖波动诱导的内皮损伤的保护机制
10
作者 张微 彭观景 +6 位作者 黄春 李青 黄云飞 李洁 周波 刘雅雯 李艳 《系统医学》 2023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之后对血糖波动导致的血管内皮变化的影响。方法于2008年1月—2009年12月选取雄性Wistar大鼠24只,按照每组6只随机分为4组,A组(对照组)输注生理盐水;B组(急性血糖波动组)需要... 目的探讨应用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之后对血糖波动导致的血管内皮变化的影响。方法于2008年1月—2009年12月选取雄性Wistar大鼠24只,按照每组6只随机分为4组,A组(对照组)输注生理盐水;B组(急性血糖波动组)需要间断输注葡萄糖;C组(NAC干预组1)需要持续输注NAC(0.35 mg/kg·min)及间断葡萄糖输注;D组(NAC干预组2)需要持续输注NAC(0.7 mg/kg·min)及间断葡萄糖输注。维持对照组的血糖在5.5 mmol/L左右,调节另外3组的血糖波动在5.5~20.0 mmol/L。在大鼠清醒状态下输液总共48 h,留取主动脉作为标本。应用比色法检测NO和GSH-PX,Elisa法检测TNF-α和IL-6,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NOS,TUNEL法检测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急性血糖波动组的NO(2.83±0.48)μmol/L、TNF-α(35.13±2.16)pg/mL、IL-6(20.56±3.78)pg/mL水平较对照组的NO(1.11±0.14)μmol/L、TNF-α(17.66±1.09)pg/mL、IL-6(9.82±0.61)pg/mL显著升高,iNOS表达也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血糖波动组的GSH-PX(6.26±0.38)nmol/mgprot水平较对照组(10.02±1.10)nmol/mgprot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性血糖波动组的主动脉内皮中检测到凋亡细胞。应用NAC后以上情况可改善,大小剂量NA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波动可增强主动脉内皮细胞中的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导致凋亡,应用抗氧化剂NAC后可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波动 内皮细胞 炎症 氧化应激 NAC
下载PDF
黄连素对血糖波动诱导的内皮损伤的保护机制
11
作者 张微 彭观景 +6 位作者 黄春 李青 黄云飞 李洁 周波 刘雅雯 李艳 《系统医学》 2023年第18期37-40,共4页
目的研究黄连素是否通过Toll样受体的炎症信号通路改善血糖波动诱导的内皮损伤。方法2022年7月—2023年1月在辽宁沈阳选取雄性Wistar大鼠20只,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波动血糖组、黄连素高剂量组[100 mg/(kg·d)]、黄连素低剂量... 目的研究黄连素是否通过Toll样受体的炎症信号通路改善血糖波动诱导的内皮损伤。方法2022年7月—2023年1月在辽宁沈阳选取雄性Wistar大鼠20只,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波动血糖组、黄连素高剂量组[100 mg/(kg·d)]、黄连素低剂量组[25 mg/(kg·d)],每组5只。应用El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和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ysteinyl aspartate-specific proteinase-3,Caspase-3)。结果波动血糖组的TNF-α(30.05±10.65)pg/mL、TLR-4(123.88±19.72)ng/mL、Caspase-3(4.5±0.99)pmol/L表达高于对照组的TNF-α(18.06±4.86)pg/mL、TLR-4(86.28±19.85)ng/mL、Caspase-3(3.36±0.63)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高剂量黄连素后的TNF-α(19.28±5.75)pg/mL、TLR-4(89.19±20.02)ng/mL、Caspase-3(3.62±0.51)pmol/L和应用低剂量黄连素后的TNF-α(20.22±6.22)pg/mL、TLR-4(91.41±29.50)ng/mL、Caspase-3(3.63±0.15)pmol/L和波动血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波动可增强主动脉内皮细胞中的炎症反应,启动凋亡,应用黄连素后可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波动 内皮细胞 炎症 黄连素
下载PDF
辽宁省城乡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4
12
作者 赖亚新 李晨嫣 +2 位作者 滕晓春 陈彦彦 单忠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分析辽宁省城乡成年居民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抽取辽宁省城市及乡镇2 989名年龄≥20岁的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体格检查及血脂、血糖测定,计算血脂异常患病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辽宁省成年居民血脂异常的患... 目的分析辽宁省城乡成年居民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抽取辽宁省城市及乡镇2 989名年龄≥20岁的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体格检查及血脂、血糖测定,计算血脂异常患病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辽宁省成年居民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为51.6%,男性患病率为60%,女性患病率为47.4%。血脂异常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在50岁以前,男性血脂异常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而50岁以后女性血脂异常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城市居民血脂谱的异常主要表现为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降低,而乡镇居民血脂谱异常主要表现在甘油三酯水平的增高。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增加10岁、吸烟、超重或肥胖、中心型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均为血脂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辽宁省成年居民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已高达51.6%,城市及乡镇血脂谱异常的特点有所不同,应加强对血脂异常高危人群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患病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增龄是影响健康人臂踝脉搏波速度的主要因素 被引量:12
13
作者 周红瑜 白小涓 +4 位作者 吴兵 于凯 张伟光 韩璐璐 陈香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3172-3176,共5页
目的探讨健康人群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和踝臂指数(ABI)作为反映血管功能状态的指标随增龄变化的规律。方法以沈阳地区健康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按性别分为男性和女性两组;年龄每10岁分为一组:44岁及以下、45~54岁、55~64岁、65... 目的探讨健康人群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和踝臂指数(ABI)作为反映血管功能状态的指标随增龄变化的规律。方法以沈阳地区健康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按性别分为男性和女性两组;年龄每10岁分为一组:44岁及以下、45~54岁、55~64岁、65~74岁、75岁及以上共5组,总计400人。检测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颈动脉超声检测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双侧颈总动脉血流参数等指标;动脉硬化检测仪检测四肢血压(包括收缩压、平均动脉压、舒张压、脉压差)、baPWV和ABI等指标。结果各年龄组间baPWV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增龄baPWV变快,≤44岁年龄组和45~54岁年龄组baPWV值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5);不同性别各年龄组间ABI值均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显示年龄与baPWV具有显著相关性(r=0.732,P<0.01);而baPWV与收缩压、脉压差、舒张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颈总动脉内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颈动脉舒张期末血流速度亦显著相关(r分别为0.697、0.655、0.463、0.537、0.502、-0.277、-0.372,均P<0.01);baPWV与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总胆固醇、总甘油三酯的r值分别为0.176、0.163、0.125、0.099(均P<0.05)。结论年龄是影响健康人动脉僵硬度最主要的因素,baPWV可以反映随增龄动脉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可以有效评估健康人群血管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衰老 健康人群 臂踝脉搏波速度 踝臂指数 增龄
下载PDF
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心功能评价方法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潇怡 任菲 +1 位作者 江鹏程 林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点及心功能评价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干诊科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290例(男215例,女75例)。根据年龄、NYHA分级及基础疾病进行分组。经心脏超声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期流速(早期... 目的探讨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点及心功能评价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干诊科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290例(男215例,女75例)。根据年龄、NYHA分级及基础疾病进行分组。经心脏超声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期流速(早期/晚期)比值(E/A)、左心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并测定血浆脑钠素(BNP)浓度。结果 NYHAⅡ级的患者最多,为195例(67.2%);基础疾病中高血压病患者最多,为218例(75.2%)。主要临床症状是乏力(77.6%)、呼吸困难(85.5%)和心悸(37.2%),主要的阳性体征为浮肿(42.7%)、肺部湿性罗音(31.7%)。心律失常主要是房性早搏(67.6%)和房颤(29.5%)。左心房增大的患者最多,为209例(72.1%),LAD为(46.2±4.6)mm,与左心房正常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左心室正常最多,为235例(81.0%),LVEDD为(49.8±3.2)mm。左心房增大患者血浆BNP浓度为(279.45±62.82)pg/mL;左心室增大患者血浆BNP浓度为(345.96±78.32)pg/mL,与左心房、左心室正常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患者血浆BNP浓度与E/A呈负相关(r=-0.62,P<0.01),与LAD呈正相关(r=0.54,P<0.01)。结论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多伴有基础疾病,症状缺乏特异性。心脏超声检查结合血浆BNP浓度测定对心脏舒张功能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舒张性 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脑钠素 老年
下载PDF
羟苯磺酸钙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ET和CysC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曹翠平 于婉 +2 位作者 马小羽 洪虹 刘国良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6期677-680,共4页
目的观察缬沙坦和羟苯磺酸钙联合治疗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内皮素(ET)和血清胱抑素C(CysC)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76例均分为4组,每组1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羟苯磺酸钙(安多明)组:安多明0.25 g,bid,po... 目的观察缬沙坦和羟苯磺酸钙联合治疗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内皮素(ET)和血清胱抑素C(CysC)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76例均分为4组,每组1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羟苯磺酸钙(安多明)组:安多明0.25 g,bid,po;缬沙坦(代文)组:代文80 mg,qd,po;羟苯磺酸钙+缬沙坦组(联合组):安多明0.25 g,bid,po+代文80 mg,qd,po。观察治疗前、治疗1个月及6个月后各组患者ET和胱抑素C的水平变化。结果羟苯磺酸钙组:治疗后Fib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缬沙坦组:治疗后血压水平明显下降(P<0.01);联合组:治疗后血压及Fib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及P<0.05)。治疗1个月后,三组治疗组ET和胱抑素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三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三组治疗组ET和胱抑素C水平较治疗前水平进一步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羟苯磺酸钙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可以降低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ET和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联合用药的效果明显优于药物单用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ET 血清胱抑素C 羟苯磺酸钙 缬沙坦
下载PDF
116例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寰 程佳 +1 位作者 智冬梅 石磊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42-943,共2页
颅骨钻孔引流术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方法,本研究对其围手术期集束化的病情评估、护理方法进行总结,为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提供临床证据及线索。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 引流管护理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中APN、IL-6及hs-CRP的水平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关清华 旷劲松 +2 位作者 张秀斌 程岚 陈芬琴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22期3298-3301,共4页
目的观察脂联素(APN)、白细胞介素-6(IL-6)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患者中的水平,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T2DM患者80例,分为T2DM不伴CHD组40例(B组)和T2DM合并CHD组(C组)40例,并与40例健... 目的观察脂联素(APN)、白细胞介素-6(IL-6)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患者中的水平,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T2DM患者80例,分为T2DM不伴CHD组40例(B组)和T2DM合并CHD组(C组)40例,并与40例健康体检者(A组)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三组受试者的血清APN、IL-6及hs-CRP的水平,常规检测糖化血红蛋白(GHb A1c),并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统计其相关性。结果 C组患者血清hs-CRP、IL-6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和A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APN水平则明显低于B组和A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C组患者的hs-CRP与IL-6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25,P<0.05),GHb A1c与hs-CRP及IL-6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73、0.912,P均<0.01),而APN与hs-CRP及IL-6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816、-0.79,P均<0.01)。结论 APN作为抗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的保护因子而IL-6、hs-CRP作为致AS病变的炎症因子,它们共同参与了T2DM合并CHD患者冠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早期干预这些炎症因子的水平可有效延缓T2DM患者CHD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脂联素 白细胞介素-6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单药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6
18
作者 张荣伟 李颖 周志可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3869-3870,共2页
目的通过分析α-受体阻滞剂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无效的危险因素,明确初诊老年BPH的药物选择。方法回顾研究96例老年BPH患者,其中单用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新治疗组42例,与5α-还原酶抑制剂非那雄胺联合治疗组54例,比较两组国... 目的通过分析α-受体阻滞剂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无效的危险因素,明确初诊老年BPH的药物选择。方法回顾研究96例老年BPH患者,其中单用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新治疗组42例,与5α-还原酶抑制剂非那雄胺联合治疗组54例,比较两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最大尿流速(Qmax)、残余尿量(PVR)、前列腺体积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结果联合用药与单药治疗组比较,前列腺体积、Qmax和IPSS具有统计学差异;多元回归分析显示IPSS(P<0.001)及前列腺体积(P<0.05)与老年BPH单药治疗无效密切相关。结论老年BPH患者单药及联合治疗均能改善病情,对于初诊时具有较高的IPSS评分及严重的前列腺体积增大者应给予药物联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坦索罗新 非那雄胺
下载PDF
不同糖浓度下心肌细胞糖代谢情况及糖毒性对心肌细胞的伤害 被引量:6
19
作者 曹翠平 李玉泽 +4 位作者 邓娓娓 王威 陈颖 张丹 刘国良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40-342,共3页
目的以体外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为模型,探讨不同糖浓度下心肌细胞糖代谢情况,并揭示糖毒性对心肌细胞是否有直接伤害作用。方法同位素示踪法检测不同葡萄糖浓度时H9C2心肌细胞3氚标记-葡萄糖(3H-G)摄取的变化,相差显微镜、Hoechst33258... 目的以体外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为模型,探讨不同糖浓度下心肌细胞糖代谢情况,并揭示糖毒性对心肌细胞是否有直接伤害作用。方法同位素示踪法检测不同葡萄糖浓度时H9C2心肌细胞3氚标记-葡萄糖(3H-G)摄取的变化,相差显微镜、Hoechst33258染色观察H9C2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H9C2细胞凋亡率。结果培养24h,高糖组H9C2细胞形态学开始发生变化;与5.5mmol/L葡萄糖组比较,25.0mmol/L葡萄糖组H9C2细胞3H-G摄取明显降低(P<0.01)。培养48h,Hoechst33258染色观察到H9C2细胞凋亡明显增加;与5.5mmol/L葡萄糖组比较,25.0mmol/L葡萄糖组H9C2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结论高糖浓度下心肌细胞的糖摄取明显降低,表明心肌细胞存在胰岛素抵抗。随着高糖的作用时间延长,心肌细胞发生了凋亡。高糖对心肌细胞有直接伤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毒性 心肌细胞 胰岛素抵抗 凋亡
下载PDF
DSS、TNBS、OXZ诱导结肠炎动物模型的对比 被引量:11
20
作者 桑力轩 高楠 +2 位作者 常冰 刘维新 姜敏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1221-1224,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DSS、TNBS、OXZ诱导的结肠炎动物模型。方法本研究选取了一般状态、DAI评分和组织学损伤评分几个方面来评价。结果 DSS组大鼠造模安全性较高,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无大鼠出现死亡,而TNBS组及OXZ组均有2只大鼠出现死亡,DSS组大鼠... 目的对比研究DSS、TNBS、OXZ诱导的结肠炎动物模型。方法本研究选取了一般状态、DAI评分和组织学损伤评分几个方面来评价。结果 DSS组大鼠造模安全性较高,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无大鼠出现死亡,而TNBS组及OXZ组均有2只大鼠出现死亡,DSS组大鼠DAI评分升高较快,于实验第7天时各模型组DA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NBS组组织学损伤最重,但各造模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种造模方法均可以成功诱导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模型,各造模组DAI评分和组织学损伤没有显著的差异。DSS造模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结肠炎模型 葡聚糖硫酸钠 三硝基苯磺酸 恶唑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