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4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生殖系统肿瘤卵巢转移的误诊原因及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
作者 马振海 戴冬秋 +3 位作者 徐惠绵 刘毓姝 王舒宝 陈峻青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300-301,共2页
目的:探讨非生殖系统肿瘤卵巢转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0~2004年收治的41例经手术治疗及病理学确诊的非生殖系统肿瘤卵巢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平均年龄47.3岁,其中29(70.7%)例尚未绝经.原发灶为胃癌者17... 目的:探讨非生殖系统肿瘤卵巢转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0~2004年收治的41例经手术治疗及病理学确诊的非生殖系统肿瘤卵巢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平均年龄47.3岁,其中29(70.7%)例尚未绝经.原发灶为胃癌者17例,大肠18例,小肠2例,肺1例,肾上腺 1例,输尿管1例,膀胱1例.41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结论:该病90.24%(37/41)来源胃肠肿瘤,因此对于双侧卵巢肿瘤患者应注意胃肠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生殖系统肿瘤/外科学 卵巢肿瘤/诊断 卵巢肿瘤/继发性 误诊
下载PDF
吲哚菁绿标记近红外荧光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刘选文 高峰 朱甲明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8-21,31,共5页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淋巴结定位及清扫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接受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的73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术前经ICG标记后行腹腔镜手术(ICG组),38例行常规腹腔镜胃癌根...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淋巴结定位及清扫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接受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的73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术前经ICG标记后行腹腔镜手术(ICG组),38例行常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淋巴结清扫总数、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ICG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195.31±35.12)min vs.(201.48±36.57)min,P>0.05]、术中出血量[(90.58±18.27)mL vs.(92.44±20.25)mL,P>0.05]、术后排气时间[(3.25±1.35)d vs.(3.17±1.65)d,P>0.05]、术后住院时间[(12.55±3.25)d vs.(13.50±3.65)d,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7.71±16.43)枚vs.(30.22±11.67)枚,P<0.05]。术后平均随访(27±13)个月,其中2例吻合口复发,予以手术切除,无死亡病例。结论:ICG成像技术方便、安全、有效,可确保淋巴结清扫的安全性、有效性,避免淋巴结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癌根治术 腹腔镜检查 吲哚菁绿 示踪剂
下载PDF
免疫治疗在胃癌的围手术期及转化治疗中的应用和挑战 被引量:2
3
作者 薛驰 高鹏 +1 位作者 朱志 王振宁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9-267,共9页
胃癌是中国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进展期及晚期患者占比高,围手术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始终是临床上的难点。对多数局部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治疗模式相较于标准根治术联合术后辅助化疗的模式,也许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生存,但传统化疗... 胃癌是中国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进展期及晚期患者占比高,围手术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始终是临床上的难点。对多数局部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治疗模式相较于标准根治术联合术后辅助化疗的模式,也许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生存,但传统化疗方案的疗效已达到平台期,传统分子靶向治疗进展相对缓慢,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免疫治疗在围手术期胃癌患者中也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本文就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胃癌围手术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免疫治疗 临床试验 新辅助治疗 转化治疗
下载PDF
延胡索通过靶向CXCL17激活AMPK信号通路下调PD-L1抑制EB病毒感染诱导的胃癌免疫逃逸 被引量:1
4
作者 韩超 胡晓云 +1 位作者 刘畅 于洋洋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4-420,共7页
目的探讨延胡索对EB病毒(EBV)阳性胃癌细胞免疫逃逸的作用及其靶向CXCL17影响EBV阳性胃癌细胞免疫逃逸的机制。方法GEO2R在线分析软件筛选EBV阳性胃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采用EBV阴性胃癌AGS细胞和EBV阳性胃癌SUN-719细胞进行实验。... 目的探讨延胡索对EB病毒(EBV)阳性胃癌细胞免疫逃逸的作用及其靶向CXCL17影响EBV阳性胃癌细胞免疫逃逸的机制。方法GEO2R在线分析软件筛选EBV阳性胃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采用EBV阴性胃癌AGS细胞和EBV阳性胃癌SUN-719细胞进行实验。实时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EBV阴性和EBV阳性胃癌细胞中CXCL17表达。将CXCL17 siRNA转染EBV阳性胃癌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PD-L1表达;将EBV阳性胃癌细胞与T细胞共培养,CCK-8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用延胡索提取物(2、4、8μg/mL)处理EBV阳性胃癌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CXCL17和PD-L1表达;将EBV阳性胃癌细胞与T细胞共培养,CCK-8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将CXCL17过表达质粒转染延胡索提取物(8μg/mL)处理的EBV阳性胃癌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PD-L1和p-AMPK表达;将EBV阳性胃癌细胞与T细胞共培养,CCK-8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CXCL17在EBV阳性胃癌组织和细胞中表达上调(P<0.05)。沉默CXCL17降低EBV阳性胃癌细胞PD-L1表达,抑制与T细胞共培养的EBV阳性胃癌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P<0.05)。延胡索处理降低EBV阳性胃癌细胞CXCL17和PD-L1表达,抑制与T细胞共培养的EBV阳性胃癌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P<0.05);过表达CXCL17逆转了延胡索处理对EBV阳性胃癌细胞PD-L1表达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P<0.05);过表达CXCL17还降低了延胡索处理的EBV阳性胃癌细胞p-AMPK表达(P<0.05)。结论CXCL17在EBV阳性胃癌细胞中表达上调,延胡索通过下调EBV阳性胃癌细胞CXCL17表达抑制胃癌细胞免疫逃逸,其机制可能与激活AMP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胃癌 EB病毒 免疫逃逸 CXCL17 AMPK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腹腔内脏器官三维重建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万冬 徐惠绵 +2 位作者 凌光烈 张绍祥 宋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4-486,F0002,共4页
目的:研究完全具有中国人体质特征的可视化人体腹腔器官三维重建。方法:采用第三军医大学推出的世界上第一套中国男性人体断层数据集,人工勾画出器官轮廓后,将胸部至盆部的数据在计算机进行编程计算处理。结果:最终设计出一个可以从任... 目的:研究完全具有中国人体质特征的可视化人体腹腔器官三维重建。方法:采用第三军医大学推出的世界上第一套中国男性人体断层数据集,人工勾画出器官轮廓后,将胸部至盆部的数据在计算机进行编程计算处理。结果:最终设计出一个可以从任意角度和层面观察腹腔中各器官和组织的立体形态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软件。结论:制作的软件对腹腔各脏器进行了很好的可视化,为外科实施手术提供直观、准确的解剖学信息。可以成为传统教材和解剖学图谱的非常有力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人体 腹腔 三维重建
下载PDF
PICC个性化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1
6
作者 刘阳 陈光磊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47-949,共3页
回顾性分析我科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化疗的患者资料,其中个性化护理干预组196例,一般护理组102例,比较2组患者化疗过程中各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发现,与一般护理组比较,个性化护理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χ2=... 回顾性分析我科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化疗的患者资料,其中个性化护理干预组196例,一般护理组102例,比较2组患者化疗过程中各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发现,与一般护理组比较,个性化护理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χ2=32.443,P<0.01),满意度明显提高(χ2=4.368,P=0.037)。因此,认为PICC个性化护理可降低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升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肿瘤 化疗 个性化
下载PDF
结直肠癌旁肿瘤沉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梁冀望 王振宁 +1 位作者 宋永喜 徐惠绵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3620-3622,共3页
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发现一些患者常存在结肠旁肿瘤沉积(PTDs),他有别于淋巴结转移癌,通常沿着血管周围,神经周围或者血管内生长.PTDs的特性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PTDs的生长与组织结构特点,在TNM分期中价... 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发现一些患者常存在结肠旁肿瘤沉积(PTDs),他有别于淋巴结转移癌,通常沿着血管周围,神经周围或者血管内生长.PTDs的特性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PTDs的生长与组织结构特点,在TNM分期中价值,提示其在结直肠癌病理及生物学行为方面的重要价值,并可能成为评估预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旁肿瘤沉积 结肠癌 淋巴结转移 预后意义
下载PDF
表遗传学与胃肠道肿瘤 被引量:16
8
作者 朱新江 戴冬秋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4期3251-3256,共6页
肿瘤的形成受遗传学和表遗传学修饰的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表遗传学修饰在肿瘤进展中同样有重要作用,表遗传调控可以影响基因转录活性而不涉及DNA序列的改变.胃肠道肿瘤是我国最常见的肿瘤,表遗传研究对了解胃肠道肿瘤的的... 肿瘤的形成受遗传学和表遗传学修饰的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表遗传学修饰在肿瘤进展中同样有重要作用,表遗传调控可以影响基因转录活性而不涉及DNA序列的改变.胃肠道肿瘤是我国最常见的肿瘤,表遗传研究对了解胃肠道肿瘤的的发病机制、细胞免疫与防御、细胞分化以及预防治疗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基因调控 DNA甲基化 组蛋白修饰
下载PDF
RNA干扰技术及其在肿瘤研究领域的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勇 王振宁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18期1436-1439,共4页
RNA干涉(RNAinterference,RNAi)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种通过双链RNA(double-strandedRNA,dsRNA)来抵抗病毒入侵和调节基因表达的自然机制。RNAi自1998年首先提出以来,一直是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几年的研究基本阐明了RNAi... RNA干涉(RNAinterference,RNAi)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种通过双链RNA(double-strandedRNA,dsRNA)来抵抗病毒入侵和调节基因表达的自然机制。RNAi自1998年首先提出以来,一直是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几年的研究基本阐明了RNAi的机制,可分为较长dsRNA经RNaseⅢ内切酶Dicer的切割、RISC的组装和目的mRNA的降解3个阶段,并且在RNAi作用特征和应用的研究上取得了较大进展。小干涉RNA(smallinterferingRNA,siRNA)在哺乳动物细胞中介导转录后基因沉默(post-transcriptionalgenesilen-cing,PTGS),因其具有高效性和序列特异性,已经成为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有力工具之一,尤其在肿瘤相关基因的研究和肿瘤基因治疗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肿瘤 综述文献
下载PDF
腹腔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永喜 王振宁 +3 位作者 唐青超 徐惠绵 刑承忠 鹏程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6-137,共2页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tumor,SFT)是一种罕见肿瘤,因其组织学的复杂性、多样性,临床上易误诊。本研究就我院1例SFT结合文献对其组织起源、诊断、手术及其预后等进行讨论。
关键词 纤维性肿瘤 孤立性 SFT
下载PDF
肿瘤芽殖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11
作者 高照华 王振宁 王梅先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2619-2625,共7页
目的:探讨肿瘤芽殖强度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调查施行根治手术并具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大肠癌94例,分析肿瘤芽殖强度与患者预后及反映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病理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肿瘤芽殖强度... 目的:探讨肿瘤芽殖强度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调查施行根治手术并具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大肠癌94例,分析肿瘤芽殖强度与患者预后及反映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病理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肿瘤芽殖强度与淋巴结转移数(P<0.001)、浸润深度(P=0.004)、肿瘤分化(P =0.03)相关;高和低芽殖组间(20% vs 90%),T_2(33% vs 90%)和T_3(26% vs 90%)期,隆起型(33% vs 88%)和溃疡型(18% vs 91%),组织学分级1级(即高分化腺癌)(25% vs 92%)的高、低芽殖组间5a生存率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P<0.001);高低芽殖组在肿瘤复发病例分布中有显著性差异(P<0.001).Cox模型分析表明肿瘤芽殖强度是反映大肠癌预后的独立指标之一.结论:肿瘤芽殖强度是反映大肠癌恶性生物学行为和估计预后的良好指标,并具有简单、客观、易操作、较好的可重复性及易于推广应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芽殖 大肠癌诊疗 预后评估 病理诊断
下载PDF
hMLH1和hMSH2表达在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遴选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文志 王亚东 +1 位作者 柳仲林 王舒宝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62-666,共5页
背景与目的: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的发病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目前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基因突变检测为诊断HNPCC的金标准,但尚处于实验室阶段。... 背景与目的: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的发病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目前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基因突变检测为诊断HNPCC的金标准,但尚处于实验室阶段。本研究拟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方法来观察错配修复基因中的hMLH1和hMSH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评价其在HNPCC遴选中的价值及与临床病理学的关系,为临床筛检HNPCC提供了简单、快速及经济的检测手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对HNPCC组(A组)、普通遗传性结直肠癌组(B组)、散发性结直肠癌组(C组)及结直肠息肉组(D组)4组各20例(共80例)标本进行错配修复基因hMLH1和hMSH2蛋白表达检测,并与临床病理学行为作相关分析。结果:A组hMLH1和hMSH2蛋白总阳性表达率为35%(7/20),B组为70%(14/20),C组为95%(19/20),D组为100%(20/20)。即随着D组至A组患HNPCC可能性的增加,hMLH1和hMSH2蛋白阳性表达率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各组之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20例HNPCC患者中,右半结肠的发生率为76.9%(10/13),左半结肠的发生率为42.9%(3/7),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中分化癌发生率为33.3%(2/6),而低分化或未分化癌的发生率为78.6%(11/14),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hMLH1和hMSH2蛋白的阴性表达与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有无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hMLH1和hMSH2蛋白阴性表达与HNPCC的可能性以及结肠癌的发生部位和分化程度之间显著相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为临床筛检HNPCC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遗传性非息肉病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下载PDF
胃肠肿瘤患者饮食行为特点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沙儒 刘静 解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7期613-614,共2页
目的了解消化道肿瘤患者的饮食行为特征,为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对肿瘤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建立健康行为提供依据。方法用自行设计的饮食行为量表对2006年7—9月首次诊断为消化道肿瘤且收入外科病房的患者进行饮食行为和习惯的调查,同期以... 目的了解消化道肿瘤患者的饮食行为特征,为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对肿瘤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建立健康行为提供依据。方法用自行设计的饮食行为量表对2006年7—9月首次诊断为消化道肿瘤且收入外科病房的患者进行饮食行为和习惯的调查,同期以医务人员作为正常人群进行对照。结果消化道肿瘤患者与医务人员在吸烟、饮酒方面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肿瘤患者每日食用主食、新鲜蔬菜、水果、肉、鸡蛋、牛奶、坚果的量及饮水的量均低于医务人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肿瘤患者在喜食热食、烫食、咸食、甜食、睡前进食、吃夜餐等饮食习惯上与医务人员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肿瘤患者的饮食行为与正常人群有不同之处,有待于通过饮食健康教育来提高人们对饮食和肿瘤发生关系的认识,预防肿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医务人员 饮食习惯
下载PDF
β-catenin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姜涛 刘庆华 陈峻青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7年第6期888-890,共3页
β-连环素(β-catenin,β-cat)作为胞浆内的一种重要多功能蛋白,具有介导细胞粘附和在Wnt信号传导途径中起重要作用的双重功能。目前对恶性肿瘤的研究表明,β-catenin基因突变及蛋白的过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阻断β-ca... β-连环素(β-catenin,β-cat)作为胞浆内的一种重要多功能蛋白,具有介导细胞粘附和在Wnt信号传导途径中起重要作用的双重功能。目前对恶性肿瘤的研究表明,β-catenin基因突变及蛋白的过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阻断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有望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新手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catenin WNT 恶性肿瘤
下载PDF
胃恶性肿瘤靶向治疗与免疫检查点治疗的新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鑫 徐惠绵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905-908,共4页
近年来,胃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与免疫检查点治疗取得积极进展。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及应用取得突破,向着精准化方向迈进;免疫检查点治疗在胃恶性肿瘤中也展现了巨大的潜力,已有多个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陆续获批上市,此外多项新药临床试验也... 近年来,胃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与免疫检查点治疗取得积极进展。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及应用取得突破,向着精准化方向迈进;免疫检查点治疗在胃恶性肿瘤中也展现了巨大的潜力,已有多个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陆续获批上市,此外多项新药临床试验也正在进行中。将实验室研究成果尽快转化为临床试验研究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新进展
下载PDF
胃癌外科病理分期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惠绵 孙哲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462-1465,共4页
胃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国人的健康。早期胃癌检出率低,而进展期胃癌占90%以上。
关键词 胃癌 病理分期 TNM 预后
下载PDF
乳斑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诱导人腹膜间皮HMR-sv5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省宇 苗智峰 +4 位作者 武剑华 由一 徐昊 王振宁 徐惠绵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726-1729,共4页
目的:研究胃癌细胞对巨噬细胞的诱导作用,分析活化巨噬细胞对间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及机制。方法:人正常胃腺上皮细胞系GES-1及人低分化胃癌细胞系SGC-7901与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共培养,诱导后者分化,研究后者对人腹膜间皮细胞HMR-sv5的损... 目的:研究胃癌细胞对巨噬细胞的诱导作用,分析活化巨噬细胞对间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及机制。方法:人正常胃腺上皮细胞系GES-1及人低分化胃癌细胞系SGC-7901与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共培养,诱导后者分化,研究后者对人腹膜间皮细胞HMR-sv5的损伤作用及分子机制。结果:胃癌细胞诱导THP-1形成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M1型巨噬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显著下调,而M2表型的表面抗原明显上调,细胞形态也发生明显改变。TAM显著抑制正常间皮细胞生长,促进间皮细胞凋亡和上皮间质转化。结论:胃癌细胞诱导巨噬细胞发生表型和功能转化,进而导致间皮细胞发生EMT和凋亡,促进形成腹膜转移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腹膜转移癌
下载PDF
肿瘤抑制基因甲基化与胃癌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少辉 戴冬秋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614-616,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基因甲基化与胃癌的关系。方法对近年来关于肿瘤抑制基因甲基化与胃癌关系的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胃癌中,细胞周期调控基因、有丝分裂检测点基因、凋亡相关基因、错配修复基因、转移相关基因等多种肿瘤抑制基因发生...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基因甲基化与胃癌的关系。方法对近年来关于肿瘤抑制基因甲基化与胃癌关系的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胃癌中,细胞周期调控基因、有丝分裂检测点基因、凋亡相关基因、错配修复基因、转移相关基因等多种肿瘤抑制基因发生甲基化而失活。结论肿瘤抑制基因甲基化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肿瘤抑制基因的甲基化有可能成为胃癌诊断、判断转移和评价预后的分子标记物,去甲基化干预有望成为胃癌治疗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肿瘤抑制基因 甲基化
下载PDF
组蛋白修饰与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关系 被引量:6
19
作者 孟春风 戴冬秋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608-611,共4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修饰与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复习组蛋白修饰以及组蛋白修饰与胃肠道恶性肿瘤之间关系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组蛋白的修饰为表遗传改变之一,能导致基因表达的改变,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DNA甲... 目的探讨组蛋白修饰与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复习组蛋白修饰以及组蛋白修饰与胃肠道恶性肿瘤之间关系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组蛋白的修饰为表遗传改变之一,能导致基因表达的改变,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DNA甲基化与组蛋白修饰间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系统,维持基因沉默。表观遗传修饰具有可逆性,逆转表观遗传修饰,从而改变基因表达状态,可能使恶性肿瘤细胞正常化(称为表观基因治疗)。表观基因治疗对于胃肠道恶性肿瘤的预防和治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还有许多问题需进一步研究证实。结论组蛋白修饰与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逆转表观遗传修饰导致的基因表达改变对于胃肠道恶性肿瘤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恶性肿瘤 基因 组蛋白修饰
下载PDF
中国北方人HNPCC微卫星不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文志 尹家俊 +1 位作者 王亚东 王舒宝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20期1527-1530,共4页
目的:通过对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ereditary non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与普通遗传性大肠癌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的检测,为临床筛检HNPCC家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符合中国人HNPCC诊断标准家系(A... 目的:通过对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ereditary non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与普通遗传性大肠癌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的检测,为临床筛检HNPCC家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符合中国人HNPCC诊断标准家系(A组)和普通遗传性大肠癌诊断标准家系(B组)的先证者各20例,另选散发性大肠癌(C组)20例为对照组,用PCR-SSCP的方法对上述肿瘤标本进行MSI检测。结果:A、B、C3组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性(MSI-H)的发生率分别为55.0%(17/20)、40.0%(8/20)和10.0%(2/20),3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I-H在A、B、C3组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43.6、52.2和61.8岁,逐渐升高;右半结肠癌发生率分别为55.0%(11/20)、25.0%(5/20)和0,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选5个位点中BAT26和BAT25的表达率最高,均为94.1%(16/17)。在MSI-H中,A组低分化腺癌占70.6%(12/17),明显高于B、C两组的4/8和1/2,P<0.05。结论:MSI与HNPCC的临床病理特征高度相关,该方法经济、易行,可作为HNPCC的筛检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遗传学 结直肠肿瘤 遗传性非息肉性 微卫星不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