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DM1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冰冰 张四洋 +2 位作者 惠林萍 邱雪杉 崔泽实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867-872,共6页
背景与目的锌指蛋白转录抑制因子(positive regulatory domain zinc finger protein,PRDM)是一个有关人类肿瘤形成的转录调节因子家族,在细胞分化和恶性变中发挥重要作用。PRDM14是PRDM家族的成员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检测PRDM14在非小... 背景与目的锌指蛋白转录抑制因子(positive regulatory domain zinc finger protein,PRDM)是一个有关人类肿瘤形成的转录调节因子家族,在细胞分化和恶性变中发挥重要作用。PRDM14是PRDM家族的成员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检测PRDM14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0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和7例癌旁组织中PRDM14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4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癌旁肺组织中PRDM14蛋白的表达。结果 7例癌旁肺组织中PRDM14弱表达,在7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中,有8例为PRDM14阴性表达(11.43%),9例为PRDM14弱阳性表达(12.86%),36例PRDM14阳性表达(51.43%),有17例PRDM14强阳性表达(24.29%),PRDM14的表达情况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化程度(P=0.046)和组织学类型(P=0.047)有关,PRDM14在高分化腺癌、鳞癌中表达最高,在中分化腺癌、鳞癌中表达次之,在低分化腺癌、鳞癌表达最低,PRDM14在腺癌中的表达高于鳞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PRDM14的蛋白在癌旁肺组织和肺腺癌、鳞癌组织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RDM14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肺组织(P<0.001),而且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0.017),在高、中分化腺癌、鳞癌中的表达高于在低分化腺癌、鳞癌中的表达。结论 PRDM14在癌旁肺组织中低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化、组织学类型有关,可能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PRDM14 组织学分型 分化
下载PDF
ERCC1和XRCC1多态性与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对铂类化疗的敏感性 被引量:6
2
作者 许崇安 李嵚 +1 位作者 王小杰 李琳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45-250,共6页
目的探讨DNA修复基因ERCC1 118C/T和XRCC1 Arg194Trp多态性与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149例经病理确诊的接受含铂两药方案化疗的NSCLC患者外周血E... 目的探讨DNA修复基因ERCC1 118C/T和XRCC1 Arg194Trp多态性与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149例经病理确诊的接受含铂两药方案化疗的NSCLC患者外周血ERCC1 118和XRCC1 194位点的基因型,并分析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经2个周期化疗后,149例进展期NSCLC患者化疗有效率为32.9%。携带至少1个ERCC1 118T突变基因患者的化疗有效率至少是C/C野生型基因携带者的3倍(49.1%vs 23.4%,OR=3.156,95%CI:1.548~6.334,P=0.001)。携带至少1个XRCC1 194Trp突变基因患者的化疗有效率显著高于Arg/Arg基因型携带者(41.3%vs 23.2%,OR=2.326,95%CI:1.138~4.753,P=0.019)。ERCC1 118C/T和XRCC1 Arg194Trp 2个基因多态之间存在一定的联合作用,携带至少1个ERCC1 118 T突变基因同时又携带至少1个XRCC1 194Trp突变基因型者的化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同时携带ERCC1 118C/C和XRCC1 194Arg/Arg野生型基因者(66.7%vs 17.1%,OR=9.714,95%CI:3.104~30.406,P<0.001)。结论与单基因检测比较,2个基因的联合检测在预测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中的价值更大。ERCC1 118和XRCC1 194基因多态联合与NSCLC患者对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相关,ERCC1和XRCC1基因型的联合检测有可能成为预测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X线修复交错互补基因1 单核苷酸多态性 化疗敏感性 药物疗法
下载PDF
SDF-1/CXCR4生物学轴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宦大为 惠林萍 +3 位作者 滕猛 王巧欢 张文竹 张弘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6-171,共6页
目的检测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其受体CXCR4在乳腺浸润癌、导管原位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两者与乳腺浸润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探讨SDF-1/CXCR4生物学轴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 目的检测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其受体CXCR4在乳腺浸润癌、导管原位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两者与乳腺浸润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探讨SDF-1/CXCR4生物学轴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0例乳腺浸润癌、15例导管原位癌和15例癌旁组织中SDF-1及CXCR4蛋白的表达。应用RT-PCR检测40例乳腺浸润癌、5例导管原位癌和5例癌旁组织中SDF-1及CXCR4 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SDF-1、CXCR4在乳腺浸润癌与导管原位癌,导管原位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XCR4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和分期有关(P<0.05)。RT-PCR检测结果显示,SDF-1与CXCR4 mRNA在乳腺浸润癌与导管原位癌,导管原位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DF-1、CXCR4蛋白及mRNA在乳腺浸润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SDF-1/CXCR4生物学轴在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F-1/CXCR4生物学轴 乳腺癌 免疫组化 RT—PCR
下载PDF
葫芦素E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杨艳 温艳惠 +4 位作者 郭海梅 于治华 刘千朔 唐寅思 李嵚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16期2261-2264,共4页
目的:体外观察葫芦素E(cucurbitacin E,Cu E)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增殖的影响及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Cu E(0、1、10、100以及1000nmol/L)处理A549细胞24、48和72小时后的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Cu E对A54... 目的:体外观察葫芦素E(cucurbitacin E,Cu E)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增殖的影响及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Cu E(0、1、10、100以及1000nmol/L)处理A549细胞24、48和72小时后的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Cu E对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被处理细胞中pSTAT3、p-Raf-1、p-MEK1/2、p-ERK1/2、Bcl-2、Fas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Cu E可显著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P<0.05),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随着Cu E作用浓度的逐渐升高(0、100、200、400nmol/L),A549细胞凋亡率由(4.63±0.70)%分别提高到(6.80±0.10)%、(20.53±0.49)%、(24.57±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u E处理A549细胞,可降低pSTAT3、p-Raf-1、p-MEK1/2、p-ERK1/2、Bcl-2蛋白表达水平,增强Fas蛋白表达水平,且上述作用随Cu E浓度升高而增强。结论:Cu E可显著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凋亡,其作用机制与阻断STAT3和Raf/MEK/ERK信号通路,同时激活Fas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素E 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仔鼠脑海马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孙颖 刘迪杰 王玉霞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12期1148-1151,共4页
目的研究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仔鼠脑海马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手术完全切除甲状腺的SD雌鼠,皮下注入生理盐水制备甲状腺功能减退模型,皮下注射L-T4制备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模型,10 d后与正常雄鼠... 目的研究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仔鼠脑海马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手术完全切除甲状腺的SD雌鼠,皮下注入生理盐水制备甲状腺功能减退模型,皮下注射L-T4制备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模型,10 d后与正常雄鼠合笼交配,取仔鼠海马细胞,正常孕鼠后代仔鼠为对照组。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出生后14 d甲状腺功能减退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与正常组仔鼠海马细胞Bcl-2和Bax基因水平和蛋白质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甲状腺功能减退组及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仔鼠Bcl-2基因水平和蛋白质水平下降,Bax基因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甲状腺功能减退组较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和正常对照组仔鼠Bcl-2、Bax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孕鼠的仔鼠出生后14 d时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上述结果为妊娠期甲状腺功能衰退孕鼠对后代脑发育过程中是否发生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鼠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 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海马 Bcl-2 BAX 凋亡
下载PDF
依达拉奉与甘露醇联合应用对大鼠脑梗死后脑组织内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冬梅 张红岩 +3 位作者 张立新 高红华 高飞 惠林萍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10期1882-1885,共4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与甘露醇联合应用对大鼠脑梗死后脑组织内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手术未治疗组、甘露醇组、依达拉奉组、甘露醇与依达拉奉合用组(联合组...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与甘露醇联合应用对大鼠脑梗死后脑组织内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手术未治疗组、甘露醇组、依达拉奉组、甘露醇与依达拉奉合用组(联合组)。采用Longa改良法制作大鼠脑梗死模型,各组分别于术后6h、d1、d2、d3、d7取损伤区脑组织,观察缺血脑组织形态变化及检测AQP-4 mRNA的表达并比较。【结果】正常组与假手术组脑组织无明显水肿,未治疗组大鼠缺血区的脑组织细胞及血管周围间隙扩大,部分细胞坏死,脑水肿于d3最明显,d7基本消退,甘露醇组未见脑水肿缓解、残留少许神经细胞;依达拉奉组和联合组脑组织水肿减轻、有较多的神经细胞保留。假手术组、依达拉奉组、联合组d1、d7组织中AQP-4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假手术组6h、d2、d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依达拉奉组、联合组6h高于对照组(P〈0.05),d2、d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依达拉奉组、联合组各时间点AQP-4mRNA表达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治疗组、甘露醇组随时间AQP-4 mRNA表达逐渐增多,d3达到高峰,之后下降,但在d7时还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QP-4/TIRNA与脑水肿的过程密切相关,脑梗死后AQP-4mRNA的表达增加,依达拉奉联合甘露醇治疗能够下调AQP-4 mRNA的表达,缓解脑梗死后的脑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替比林/类似物和衍生物 安替比林/治疗应用 甘露醇/治疗应用 脑梗死/药物疗法 水通道蛋白质4/代谢
原文传递
T4噬菌体诱导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向M1型再极化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嵚 于涛 +2 位作者 何琳 惠林萍 赵晨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1-256,共6页
目的:观察T4噬菌体对M2型巨噬细胞向M1型再极化的诱导作用,并检测再极化的M1型巨噬细胞诱导小鼠Lewis肺癌细胞凋亡和抑制其侵袭的作用效果。方法: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经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为替代性活化巨噬细胞(M2型),以T4噬菌体... 目的:观察T4噬菌体对M2型巨噬细胞向M1型再极化的诱导作用,并检测再极化的M1型巨噬细胞诱导小鼠Lewis肺癌细胞凋亡和抑制其侵袭的作用效果。方法: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经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为替代性活化巨噬细胞(M2型),以T4噬菌体对M2型巨噬细胞再极化诱导;Real-time PCR检测IL-4诱导极化及T4噬菌体再极化后巨噬细胞中IL-12、TNF-α、Arg-1、TGF-β、IL-10和iNOS基因mRNA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巨噬细胞内iNOS和Arg-1蛋白表达变化,ELISA法检测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和IL-12的含量;流式细胞术和Transwell法分别检测T4噬菌体再极化巨噬细胞诱导小鼠Lewis肺癌细胞凋亡和抑制其侵袭的作用效果。结果:RAW264.7细胞经IL-4处理后被诱导成为M2型巨噬细胞,其iNOS和IL-12 mRNA表达分别下降为对照组的1/2.5和1/6.2,而Arg-1和IL-10 mRNA表达分别增加了161.2和120.3倍。M2型巨噬细胞经野生型和突变型T4噬菌体处理后,IL-12、TNF-α、iNOS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逆转上调,IL-10、TGF-β、Arg-1则明显逆转下调,呈现M1型特征;其中突变型T4噬菌体的诱导作用显著强于野生型。野生型和突变型T4噬菌体诱导M1再极化的巨噬细胞致小鼠Lewis肺癌细胞的凋亡率较M2型巨噬细胞显著增高[(35.3±2.44)%、(39.1±2.08)%vs(4.68±0.56)%;均P<0.01)],同时,显著抑制了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侵袭细胞数:(43.8±7.51)、(23.2±4.33)个vs(177.5±12.33)个;均P<0.01]。结论:T4噬菌体能够诱导M2型巨噬细胞向M1型再极化,并增强巨噬细胞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细胞侵袭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4噬菌体 巨噬细胞 极化 肺癌 Lewis细胞 凋亡 侵袭
原文传递
LOXL2促进乳腺癌MCF-7细胞侵袭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曹宇勃 于涛 +1 位作者 惠林萍 李嵚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749-751,共3页
目的:研究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lysyl oxidase like-2 protein,LOXL2)对乳腺癌MCF-7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法将构建好的Flag-LOXL2质粒转染到乳腺癌MCF-7细胞中,应用Western blot检测转染效率,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乳腺... 目的:研究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lysyl oxidase like-2 protein,LOXL2)对乳腺癌MCF-7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法将构建好的Flag-LOXL2质粒转染到乳腺癌MCF-7细胞中,应用Western blot检测转染效率,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乳腺癌MCF-7细胞的体外侵袭力,并进一步使用Western blot检测LOXL2蛋白对金属蛋白酶MMP2/MMP9表达的影响。结果:在乳腺癌MCF-7细胞中瞬时转染FlagLOXL2,LOXL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并促进MCF-7细胞的侵袭能力,上调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结论:LOXL2促进MCF-7细胞的侵袭能力,并影响金属蛋白酶MMP2以及MMP9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 侵袭 乳腺癌
下载PDF
Tenascin-C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薛东炜 徐慧慧 +1 位作者 于涛 张秀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12期1714-1717,共4页
目的:分析Tenascin-C(TN-C)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透明细胞癌中TN-C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40.63%(39/96)的病例存在肿瘤间质TN-C蛋白的过表达,且过表达与肿瘤... 目的:分析Tenascin-C(TN-C)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透明细胞癌中TN-C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40.63%(39/96)的病例存在肿瘤间质TN-C蛋白的过表达,且过表达与肿瘤组织核分级负相关(P=0.022);18.75%(18/96)的病例存在肿瘤细胞胞质TN-C蛋白的过表达,且过表达与肿瘤组织核分级、p-TNM分期正相关,分别为(P<0.001;P=0.038)。肿瘤间质及肿瘤细胞胞质的过表达与RCCC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肾透明细胞癌中存在TN-C蛋白肿瘤间质及肿瘤细胞的过表达,并与肿瘤分化和p-TNM分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NASCIN-C 肾透明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过表达RNF146对Axin和β-catenin表达和定位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英 徐慧慧 +4 位作者 李锐 王睿 惠林萍 邱雪杉 王恩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4年第4期737-741,共5页
目的:观察E3泛素连接酶RNF146表达对Axin和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RNF146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133例NSCLC患者肺癌中RNF146、Axin和β-catenin... 目的:观察E3泛素连接酶RNF146表达对Axin和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RNF146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133例NSCLC患者肺癌中RNF146、Axin和β-catenin的表达。构建RNF146过表达质粒,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方法研究RNF146在肺癌细胞株A549和LTE中过表达对Axin和β-catenin表达及定位的影响。结果:NSCLC患者肺癌组织中RNF146高表达72例(54.1%)中49例(68.1%)显示Axin表达减弱或缺失,19例(26.4%)出现β-catenin细胞核阳性表达;RNF146低表达61例(45.9%)中只有26例(42.6%)显示Axin表达减弱或缺失,7(11.5%)例出现β-catenin细胞核阳性。RNF146与Axin的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P=0.003),与β-catenin的细胞核表达呈正相关(P=0.047)。肺癌细胞系中过表达RNF146能够下调Axin蛋白的表达,诱导β-catenin蛋白表达和核内分布,但对Axin和β-catenin mRNA水平没有影响。结论:RNF146可能通过Wnt/β-catenin通路参与肺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E3泛素连接酶 RNF146 AXIN B-catenin
下载PDF
SHH信号通路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凤贺 辛世杰 +4 位作者 杨栋 惠林萍 杨昱 张健 段志泉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0年第4期219-222,共4页
目的探讨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是否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中被活化,研究SHH信号通路是否参与PDGF诱导的VSMC增殖。方法体外培养人VSMC,施加PDGF刺激后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Western-Blot... 目的探讨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是否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中被活化,研究SHH信号通路是否参与PDGF诱导的VSMC增殖。方法体外培养人VSMC,施加PDGF刺激后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Western-Blot及qRT-PCR检测SHH信号通路分子mRNA的表达变化;分别应用慢病毒介导的RNAi及SHH信号通路特异抑制剂cyclopamine阻断SHH通路后,用细胞计数、BrdU掺入法及Ki67染色评价细胞增殖情况。结果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及Western-blot及qRT-PCR均显示PDGF能够活化SHH信号通路蛋白shh、patched1及Gli2的表达;阻断SHH信号通路后,PDGF诱导VSMC增殖的作用明显减弱。结论 SHH信号通路在PDGF诱导的VSMC增殖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H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血管平滑肌细胞 增殖
下载PDF
紫外线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损伤与小窝蛋白1 mRNA表达量下降有关
12
作者 赵芳坤 赵江月 +4 位作者 李嶔 于佳明 刘秋芳 赵恂 张劲松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紫外线(UV)照射导致的氧化损伤是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原因之一,而小窝蛋白(Caveolin)参与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过程。本实验拟研究紫外线造成的氧化损伤中Caveolin-1表达变化与晶体上皮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同时探讨阿司匹林(ASA)作... 目的紫外线(UV)照射导致的氧化损伤是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原因之一,而小窝蛋白(Caveolin)参与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过程。本实验拟研究紫外线造成的氧化损伤中Caveolin-1表达变化与晶体上皮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同时探讨阿司匹林(ASA)作为抗氧化剂对Caveolin-1表达及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UVB(4.43 mw/cm2)照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SRA01/04(0 s,5 s,10 s,20 s),按照是否加入阿司匹林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活性;利用AnnexinV-EGFP法检测细胞凋亡率;real time RT-PCR方法定量分析Caveolin-1 mRNA的量随照射剂量不同,及加入抗氧化剂前后所产生的变化。结果随UV照射时间延长,单纯紫外线照射组细胞活性,Caveolin-1 mRNA表达量下降,细胞凋亡率增加。加入阿司匹林后,细胞活性增加。5 s,10 s组Caveolin-1 mRNA的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下降(P<0.05)。但是照射20 s的条件下,加药后的细胞凋亡率及Caveolin-1 mRNA的表达量较未加药组无变化(P>0.05)。结论 UV照射可造成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Caveolin-1 mRNA表达量减少,推测Caveolin-1表达量的变化可能与凋亡有关。低剂量的阿司匹林(3μmol/L)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UV照射造成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增加Caveolin-1的表达;但大剂量阿司匹林(>30μmol/L)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找到一个合适安全的剂量范围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小窝蛋白1 凋亡 阿司匹林 晶状体上皮细胞
下载PDF
shRNA沉默环指蛋白146基因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迁移、侵袭及其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13
作者 高英 王睿 +4 位作者 徐慧慧 李锐 惠林萍 邱雪杉 王恩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1245-1249,共5页
目的:shRNA沉默环指蛋白146(RNF146)基因,观察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RNF146沉默对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及其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用于筛选RNF146高表达肺癌细胞系。构建shRNA-RNF146真核... 目的:shRNA沉默环指蛋白146(RNF146)基因,观察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RNF146沉默对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及其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用于筛选RNF146高表达肺癌细胞系。构建shRNA-RNF146真核表达载体,瞬时转染A549和H1299肺癌细胞,Western blot检测转染效率。划痕实验评价肺癌细胞体外迁移能力;Buyden小室实验检测肺癌细胞体外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肺癌细胞中迁移和侵袭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筛选RNF146高表达肺癌细胞系,显示A549和H1299细胞中RNF146蛋白均高于其它细胞系。shRNA-RNF146转染A549和H1299细胞系后,划痕实验显示转染组细胞24小时迁移率明显低于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组(P<0.01)。Buyden小室实验结果表明转染组比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组穿膜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5)。Western blot检测与细胞迁移和侵袭相关的调控蛋白(MMP2、MMP7、MMP9、RhoA、RhoB、RhoC、Rock1、TIMP-1等)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干扰RNF146后A549细胞中MMP2和MMP7表达明显减少,而MMP9、RhoA、RhoB、RhoC、Rock1、TIMP-1等蛋白的表达变化不明显。结论:RNF146可能通过调控MMP2和MMP7的蛋白水平促进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RNF146 E3泛素连接酶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eIF5A1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14
作者 李彦琦 李嵚 +2 位作者 何琳 惠林萍 许崇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5期608-613,共6页
目的:探讨e IF5A1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系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RT-PCR法检测不同NSCLC细胞系e IF5A1 mRNA表达水平。MTT法检测其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并分析二者的关系。构建真... 目的:探讨e IF5A1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系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RT-PCR法检测不同NSCLC细胞系e IF5A1 mRNA表达水平。MTT法检测其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并分析二者的关系。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 EGFP-C1-e IF5A1并通过脂质体介导法转染肺腺癌LTEP-a-2细胞。荧光显微镜、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评估转染效率。MTT法检测转染后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细胞周期及凋亡变化。结果:肺鳞癌细胞系e IF5A1mRNA表达水平及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均显著高于肺腺癌细胞系(P<0.001)。p EGFP-C1-e IF5A1转染e IF5A1表达水平最低的LTEP-a-2细胞后e IF5A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01)。与对照组细胞比较,e IF5A1转染组细胞对吉西他滨、顺铂、紫杉醇、多西紫杉醇的敏感性显著增加(P<0.001)。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0.001)。在化疗药物作用下,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01)。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中上调e IF5A1的表达可能增加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e IF5A1高表达增强化疗药物的促凋亡作用及影响细胞周期分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eIF5A1 化疗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shRNA介导的Iduna沉默对肺癌A549细胞系细胞周期及其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15
作者 高英 李锐 +4 位作者 徐慧慧 王睿 惠林萍 邱雪杉 王恩华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851-854,共4页
目的利用shRNA沉默E3泛素连接酶Iduna基因,观察Iduna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周期及其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印迹法筛选Iduna高表达细胞系。构建shRNA-Iduna真核表达载体,瞬时转染A549细胞... 目的利用shRNA沉默E3泛素连接酶Iduna基因,观察Iduna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周期及其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印迹法筛选Iduna高表达细胞系。构建shRNA-Iduna真核表达载体,瞬时转染A549细胞,蛋白印迹法检测转染效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蛋白印迹法筛选Iduna高表达细胞系显示A549和SPC细胞中Iduna mRNA和蛋白水平高于其他细胞系。shRNA-Iduna转染A549细胞系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显示干扰组G0/G1期比例增加,S期比例相对减少(P<0.05)。蛋白印迹法检测与细胞周期相关的G1/S期调控蛋白[细胞周期蛋白(cyclin)A、cyclin D1、cyclin E、CDK2、CDK4、CDK6、P21、P27、P53等]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干扰组cyclin D1、cyclin E和CDK4蛋白表达减少(P<0.05)。结论 Iduna可能通过调控cyclin D1、cyclin E和CDK4蛋白的表达,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从而调节肺癌细胞周期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泛素蛋白连接酶类 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蛋白类
下载PDF
RNF146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16
作者 高英 惠林萍 +5 位作者 宋成洋 徐慧慧 王睿 田大力 邱雪杉 王恩华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723-726,I0001,共5页
目的构建E3泛素连接酶环指蛋白146(RNF146)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研究RNF146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体外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印迹法筛选RNF146低表达细胞系。构建pEX4-RNF146真核表达载体,经酶切和... 目的构建E3泛素连接酶环指蛋白146(RNF146)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研究RNF146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体外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印迹法筛选RNF146低表达细胞系。构建pEX4-RNF146真核表达载体,经酶切和测序后瞬时转染LTE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蛋白印迹法检测转染效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实验检测肿瘤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划痕实验评价肿瘤细胞体外迁移能力,Buyden小室实验检测肿瘤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结果酶切和基因测序证实重组质粒pEX4构建正确。MTT比色实验显示转染pEX4-RNF146组细胞增殖速度明显高于转染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组(P<0.05)。划痕实验显示转染组细胞24h迁移率明显高于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组(P<0.05)。Buyden小室实验结果表明转染组比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组穿膜数目明显增多(P<0.05)。结论 RNF146基因转染能促进非小细胞肺癌LTE细胞的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可能是一个潜在的促肿瘤增殖、侵袭和转移的相关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泛素蛋白连接酶类 RNF146 增殖 RNF146
下载PDF
稳定转染Dicer基因对HELF细胞功能的影响
17
作者 何琳 王禄增 郑志红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50-55,90,共7页
目的观察正常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在稳定转染Dicer基因后增殖能力及迁移能力的变化。方法应用脂质体介导方法转染Dicer基因表达载体于HELF细胞,G418筛选,PCR检测整合情况,RT-PCR检测表达情况,Western-blot检测蛋白表达水平,确定稳定... 目的观察正常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在稳定转染Dicer基因后增殖能力及迁移能力的变化。方法应用脂质体介导方法转染Dicer基因表达载体于HELF细胞,G418筛选,PCR检测整合情况,RT-PCR检测表达情况,Western-blot检测蛋白表达水平,确定稳定转染细胞株,MTT方法检测细胞增值能力,Transwell方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Dicer基因稳定转染HELF细胞系建立,用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到Dicer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都明显增强。与转染空载体的HELF细胞相比,转染Dicer基因的HELF细胞48、72、96h的MTT光吸收值明显升高(P<0.05),并且穿过人工重构基底膜的细胞数明显增多。结论Dicer基因稳定转染HELF细胞后,HELF细胞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都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CER HELF 稳定转染
下载PDF
油封M2与M16培养液及二甲基亚砜对小鼠双线期阻滞释放期间卵母细胞的影响
18
作者 李汉文 刘玲玲 +3 位作者 李亘松 朱铄同 李春雨 邓欣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矿物油封闭(油封) M2液滴培养与传统M16液滴培养以及二甲基亚砜(DMSO)对双线期阻滞释放期间(即第一次减数分裂的恢复)小鼠卵母细胞形态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提取卵母细胞,随机分成3组,分别在30μL油封M2液滴、油封过夜M16液滴和... 目的探讨矿物油封闭(油封) M2液滴培养与传统M16液滴培养以及二甲基亚砜(DMSO)对双线期阻滞释放期间(即第一次减数分裂的恢复)小鼠卵母细胞形态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提取卵母细胞,随机分成3组,分别在30μL油封M2液滴、油封过夜M16液滴和M16液滴中培养4 h至胚泡破裂期,镜下观察每组卵母细胞的形态改变及生存率。将卵母细胞随机分成3组,分别在0%(对照组)、1%、2%DMSO中培养4 h,观察不同浓度DMSO在双线期阻滞释放期间对卵母细胞的影响。结果与M16相比,油封M2培养的卵母细胞生存率更高(P <0.05),细胞形态结构更完好,对卵母细胞双线期阻滞释放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 0.05)。对照组、1%、2%DMSO组卵母细胞存活率无统计学差异(P> 0.05)。2%DMSO对卵母细胞的双线期阻滞释放具有促进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在小鼠卵母细胞双线期阻滞释放期间,油封M2培养卵母细胞较M16生存率更高、形态更好。0%、1%和2%DMSO对卵母细胞的存活率无影响,而2%DMSO能更有效地促进卵母细胞双线期阻滞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卵母细胞 矿物质油 生存率 M2培养液 M16培养液 二甲基亚砜
下载PDF
Sirt4调控哺乳动物细胞线粒体功能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郝佳琳 邓欣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23年第4期440-442,446,共4页
Sirt4是一种依赖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去乙酰化酶,其位于线粒体基质,通过去乙酰化与ADP-核糖基化调控基因表达、能量代谢、氧化应激与凋亡等生物学过程。现有的研究揭示,Sirt4可以通过直接调节能量代谢酶活性,或间接多通路介导来影... Sirt4是一种依赖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去乙酰化酶,其位于线粒体基质,通过去乙酰化与ADP-核糖基化调控基因表达、能量代谢、氧化应激与凋亡等生物学过程。现有的研究揭示,Sirt4可以通过直接调节能量代谢酶活性,或间接多通路介导来影响ATP生成。Sirt4可以调节活性氧ROS生成含量,在抗氧化防御和激活氧化应激方面具有双重调节作用,并且Sirt4在维持线粒体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其动力学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去乙酰化 哺乳动物细胞 氧化应激 能量代谢 线粒体功能 双重调节 代谢酶活性
原文传递
生脉注射液对不同化疗药物的增敏作用 被引量:14
20
作者 苗苗 李嵚 刘雅茹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75-880,共6页
目的研究生脉注射液对不同化疗药物的增敏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通过MTT法测定生脉注射液对于不同临床典型化疗药物的增敏效果,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生脉注射液联合表阿霉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RT-PCR方法检测... 目的研究生脉注射液对不同化疗药物的增敏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通过MTT法测定生脉注射液对于不同临床典型化疗药物的增敏效果,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生脉注射液联合表阿霉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RT-PCR方法检测生脉注射液对于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的影响。结果生脉注射液(30μL/mL)联合吉西他滨、顺铂、紫杉醇和表阿霉素对不同肿瘤细胞A549、SGC-7901、MCF-7和HepG-2具有药物增敏作用,其中联合表阿霉素作用效果最为显著,使肝癌HepG-2细胞对表阿霉素的敏感性提高16倍。流式细胞仪和RT-PCR结果显示,生脉注射液(30μL/mL)不影响肿瘤细胞的周期和凋亡,但与表阿霉素联用在促进表阿霉素改变HepG-2细胞周期和诱导凋亡的同时,能够降低MDR-1基因的表达水平。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不同化疗药物对多种肿瘤细胞均有明显的增敏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降低MDR-1基因表达水平及其编码的具有药物外排作用的P-糖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注射液 化疗药物 增敏作用 肿瘤细胞 MDR-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