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核数据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世龙 葛智刚 +1 位作者 阮锡超 陈永静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65-74,共10页
核数据作为核基础研究与核工程及核技术应用之间的桥梁,是核能开发、核技术应用的重要基础。经过60多年的发展,我国建立了包括实验测量、微观评价、理论计算、建库及宏观检验在内“小规模、高水平、有特点”的核数据研究体系,取得了大... 核数据作为核基础研究与核工程及核技术应用之间的桥梁,是核能开发、核技术应用的重要基础。经过60多年的发展,我国建立了包括实验测量、微观评价、理论计算、建库及宏观检验在内“小规模、高水平、有特点”的核数据研究体系,取得了大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完成了多期核数据研究任务,为我国核科技的发展提供了高质量的核数据支撑,同时也为我国的核能开发、核技术发展提供大量的基础核数据服务。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核数据工作的历史贡献以及近年来取得的进展,并对我国核数据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数据 核数据测量 核数据评价 核数据库 宏观检验
下载PDF
用于中子俘获反应截面测量的康普顿相机读出电子学研究
2
作者 王维宇 曹平 +2 位作者 孙振宇 任杰 王金成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5-153,共9页
CSNS Back-n实验环境中复杂的γ本底会影响中子俘获截面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将康普顿散射成像的原理引入总能量型探测器,开展用于中子俘获反应截面测量的康普顿相机读出电子学的研究,通过计算γ射线的入射方向抑制本底,从而提高效应... CSNS Back-n实验环境中复杂的γ本底会影响中子俘获截面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将康普顿散射成像的原理引入总能量型探测器,开展用于中子俘获反应截面测量的康普顿相机读出电子学的研究,通过计算γ射线的入射方向抑制本底,从而提高效应本底比。其中探测器选用低本底高分辨的CeBr_3晶体耦合硅光电倍增管(SiPM)进行设计,并基于ASIC和FPGA对320路SiPM输出信号进行读出,通过高性能TDC与QDC实现对γ射线的时间与能量的测量。经过测试,康普顿相机的能量分辨率好于5.7%@662 keV,符合时间分辨σ_t为0.66 ns,eV能区和keV能区的效应本底比分别是现有C_6D_6探测器的1.61倍和3.30倍。测试结果说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可为在Back-n上开展中子俘获反应截面测量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俘获反应截面 CeBr_(3)探测器 康普顿相机 读出电子学
下载PDF
ALICE FoCal量能器电荷读出电子学研究
3
作者 吝守龙 胡坤 +20 位作者 孙鹏飞 胡守扬 许天驹 贾世海 宋金兴 李沛玉 智宇 陈雷 张昀昱 赵明锐 邓桂华 卢志永 靳尚泰 王浩祯 郭佳承 庄晓 蒋涛 张洞明 杨智棋 周静 李笑梅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25年第1期22-28,共7页
为满足ALICE FoCal量能器升级中对高精度电荷读出和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开展了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线性放电技术的高精度读出电子学研究。搭建了塑料闪烁体与SiPM耦合的测试平台,并开发了一套读出电子学原... 为满足ALICE FoCal量能器升级中对高精度电荷读出和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开展了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线性放电技术的高精度读出电子学研究。搭建了塑料闪烁体与SiPM耦合的测试平台,并开发了一套读出电子学原型系统。该系统采用放大器芯片配合表面贴装电容和电阻搭建模拟前端,并利用FPGA线性放电技术实现高精度电荷数字化,同时集成了多板同步、数据获取和数据压缩功能,能够满足FoCal中密集SiPM信号读取以及高速数据传输和处理需求。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1100 pC的动态范围和0.25 pC的电荷分辨率,能有效应对FoCal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ICE实验 量能器 硅光电倍增管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读出电子学系统
下载PDF
我国核数据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阮锡超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6-43,共8页
核数据,尤其是中子核数据,是国防建设、核能发展及核技术应用的基础,同时在核物理基础研究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核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相关装置及产品的有效性、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实验数据是相关理论模型发展及核数据库研制的基础,... 核数据,尤其是中子核数据,是国防建设、核能发展及核技术应用的基础,同时在核物理基础研究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核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相关装置及产品的有效性、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实验数据是相关理论模型发展及核数据库研制的基础,因此,核数据实验研究在核数据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国的核数据实验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将简要介绍我国核数据实验研究取得的进展,并尝试展望未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数据 实验数据 中子源
原文传递
核数据评价与中国评价核数据库CENDL 被引量:12
5
作者 葛智刚 续瑞瑞 刘萍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83-797,共15页
核数据是核基础研究、核能开发与利用以及核技术发展的基础数据,是连接核物理基础研究与核工程和核技术应用的重要桥梁,在国防与国民经济建设以及核科学发展领域起重要作用。核数据评价建库与检验是核数据研究过程中的两个重要部分,是... 核数据是核基础研究、核能开发与利用以及核技术发展的基础数据,是连接核物理基础研究与核工程和核技术应用的重要桥梁,在国防与国民经济建设以及核科学发展领域起重要作用。核数据评价建库与检验是核数据研究过程中的两个重要部分,是核数据应用于核工程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介绍了核数据内涵、核数据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核数据评价研究的简要发展历史,并结合中国评价核数据库CENDL的研究过程介绍了实验数据调研与分析评价、核数据理论模型计算、核数据统调建库与核数据宏观检验的主要评价核数据研究过程,以及我国自主建立的核数据评价方法和技术、模型及计算程序、评价数据建库和评价数据库的检验方法;介绍了基于我国自主建立的核数据评价建库与检验系统而研制的中国评价核数据库最新版CENDL-3.2以及对其进行的相关基准检验及应用结果;最后简要介绍了CENDL-3.2在反应堆屏蔽设计以及压水堆、高温堆等方面的实际应用以及与其他主流评价核数据库的比对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数据 评价核数据库 核数据模型计算 核数据宏观检验
下载PDF
2012年度CTBT放射性核素实验室滤材样品能力验证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奇 王世联 +8 位作者 樊元庆 赵允刚 贾怀茂 石建芳 常印忠 张新军 陈占营 刘蜀疆 于伟翔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9-64,共6页
为检验核素实验室对大气颗粒物滤材样品中放射性核素的分析能力,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筹委会临时技术秘书处从2000年开始每年组织一次能力验证活动。2012年度核素实验室能力验证活动中,参考样品中添加了24种放射性核素(其中主要核素11种,... 为检验核素实验室对大气颗粒物滤材样品中放射性核素的分析能力,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筹委会临时技术秘书处从2000年开始每年组织一次能力验证活动。2012年度核素实验室能力验证活动中,参考样品中添加了24种放射性核素(其中主要核素11种,次要核素13种),北京放射性核素实验室使用相对效率为76%的HPGe?谱仪系统完成了样品的测量分析,准确识别出了11种主要核素和12种次要核素,主要核素活度测量结果准确,由95Nb/95Zr活度比推算的零时与参考值之间相差仅0.03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滤材样品 能力验证 活度 零时
原文传递
我国核数据研究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3
7
作者 葛智刚 陈永静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42-1746,共5页
核数据是核科学研究、核设施建设以及核技术应用的基础数据。本文回顾了我国核数据研究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目前国内外核数据发展现状以及新形势下国民经济发展对核数据的新需求,最后介绍了我国核数据研究的新进展,并讨论了未来核数据研... 核数据是核科学研究、核设施建设以及核技术应用的基础数据。本文回顾了我国核数据研究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目前国内外核数据发展现状以及新形势下国民经济发展对核数据的新需求,最后介绍了我国核数据研究的新进展,并讨论了未来核数据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数据 测量 评价 建库
下载PDF
最优化方法应用于裂变核反应理论计算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田源 续瑞瑞 +6 位作者 张玥 陶曦 王记民 金永利 张智 孙小东 葛智刚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18-926,共9页
中子诱发裂变核反应的反应机制十分复杂,需由光学模型、复合核模型等共同描述,因此需同时对大量参数进行调节才能正确描述裂变核反应数据。本文在FUNF裂变核反应模型基础上,利用先进的最优化方法MINUIT,结合MPI的并行计算方法,研究了MIN... 中子诱发裂变核反应的反应机制十分复杂,需由光学模型、复合核模型等共同描述,因此需同时对大量参数进行调节才能正确描述裂变核反应数据。本文在FUNF裂变核反应模型基础上,利用先进的最优化方法MINUIT,结合MPI的并行计算方法,研究了MINUIT对裂变核反应调参的工作原理,并以中子诱发^(238)U的裂变核反应为例,验证了裂变核反应数据优化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化方法MINUIT 裂变核 核反应截面 FUNF 并行化方法MPI
下载PDF
氟离子碰撞引起铅原子L壳层X射线产生截面的实验测量 被引量:2
9
作者 吕牛 常宏伟 +2 位作者 张艳萍 徐进章 杜树斌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7-261,共5页
实验测量了20~50MeV的F离子碰撞Pb原子产生的L壳层X射线,研究了Pb的L各支壳层X射线产生截面σ(Ll)、σ(Lα)、σ(Lβ)、σ(Lγ)和σ(Ltot)与入射离子能量的关系。结果显示:在本能区范围内,Pb原子发射L壳层X射线产生截面随入射离子能量... 实验测量了20~50MeV的F离子碰撞Pb原子产生的L壳层X射线,研究了Pb的L各支壳层X射线产生截面σ(Ll)、σ(Lα)、σ(Lβ)、σ(Lγ)和σ(Ltot)与入射离子能量的关系。结果显示:在本能区范围内,Pb原子发射L壳层X射线产生截面随入射离子能量的增加而增加。利用L壳层的辐射跃迁几率、Coster-Kronig跃迁率和L亚壳层的荧光产额将平面波波恩近似(PWBA)和ECPSSR理论计算的电离截面转换为L层X射线产生截面,并与实验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σ(Ll)、σ(Lα)、σ(Lβ)、σ(Lγ)、σ(Ltot)实验测量值与PWBA理论计算值差别很大,ECPSSR理论计算值与σ(Lα)实验值符合很好,与σ(Ll)、σ(Lβ)的实验值差别较小,但与σ(Lγ)的实验值差别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壳层X射线 产生截面 平面波波恩近似理论 ECPSSR理论
下载PDF
强中子场裂变产物中子核反应网络方程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钱晶 刘廷进 +1 位作者 舒能川 孙正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53-1159,共7页
本文建立了考虑中子参加反应的裂变产物中子反应及衰变的网络方程,选用求解一阶线性刚性微分方程组的Gear方法,开发了可计算任意裂变产物核数量在不同中子场强度和中子谱下随时间变化的核反应网络方程计算系统FIRENEQ,并配套了裂变产物... 本文建立了考虑中子参加反应的裂变产物中子反应及衰变的网络方程,选用求解一阶线性刚性微分方程组的Gear方法,开发了可计算任意裂变产物核数量在不同中子场强度和中子谱下随时间变化的核反应网络方程计算系统FIRENEQ,并配套了裂变产物产额和衰变数据库FPYDDL及裂变产物核中子反应截面数据库FPNCDL。检验结果表明,计算结果正确,程序可靠。利用该程序系统,研究了裂变产物核数量在不同中子场、不同诱发中子能量下随时间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变产额 核反应 核数据 网络方程
下载PDF
基于MPD-4电子学插件的液体闪烁体中子光响应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任杰 阮锡超 +3 位作者 黄翰雄 聂阳波 鲍杰 李霞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48-353,共6页
中子光响应函数是液体闪烁体探测器的重要参数,准确的光响应函数和探测阈值是精确确定中子探测效率的基础。近年来,专门用于液体闪烁体中子探测器的高集成度新型电子学插件(Mesytec公司的MPD-4)广泛应用于中子探测系统中,该电子学插件... 中子光响应函数是液体闪烁体探测器的重要参数,准确的光响应函数和探测阈值是精确确定中子探测效率的基础。近年来,专门用于液体闪烁体中子探测器的高集成度新型电子学插件(Mesytec公司的MPD-4)广泛应用于中子探测系统中,该电子学插件集成了脉冲高度(PH)、脉冲形状甄别(PSD)和恒比定时(CFD)测量功能,且1个NIM插件即可实现4路探测器的同时测量。对于同一中子探测器,利用这一电子学系统与传统电子学系统对中子的光响应函数进行了实验比对,结果表明,两套系统得到的中子光响应函数具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使用MPD-4电子学系统进行中子探测的实验中,需对光响应函数进行重新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光响应 液体闪烁体 放大器 飞行时间法
下载PDF
中国散裂中子源反角白光中子源束内伽马射线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任杰 阮锡超 +84 位作者 陈永浩 蒋伟 鲍杰 栾广源 张奇玮 黄翰雄 王朝辉 安琪 白怀勇 鲍煜 曹平 陈昊磊 陈琪萍 陈裕凯 陈朕 崔增琪 樊瑞睿 封常青 高可庆 顾旻皓 韩长材 韩子杰 贺国珠 何泳成 洪杨 黄蔚玲 黄锡汝 季筱璐 吉旭阳 江浩雨 姜智杰 敬罕涛 康玲 康明涛 李波 李超 李嘉雯 李论 李强 李晓 李样 刘荣 刘树彬 刘星言 穆奇丽 宁常军 齐斌斌 任智洲 宋英鹏 宋朝晖 孙虹 孙康 孙晓阳 孙志嘉 谭志新 唐洪庆 唐靖宇 唐新懿 田斌斌 王丽娇 王鹏程 王琦 王涛峰 文杰 温中伟 吴青彪 吴晓光 吴煊 解立坤 羊奕伟 易晗 于莉 余滔 于永积 张国辉 张林浩 张显鹏 张玉亮 张志永 赵豫斌 周路平 周祖英 朱丹阳 朱科军 朱鹏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61-69,共9页
在基于白光中子源的中子核反应测量中,伴随中子束的伽马射线是重要的实验本底之一.本文对中国散裂中子源反角白光中子源的束内伽马射线进行了研究.通过蒙特卡罗模拟,得到了伽马射线的能量分布和时间结构.通过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种方... 在基于白光中子源的中子核反应测量中,伴随中子束的伽马射线是重要的实验本底之一.本文对中国散裂中子源反角白光中子源的束内伽马射线进行了研究.通过蒙特卡罗模拟,得到了伽马射线的能量分布和时间结构.通过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种方法测得低能中子区的束内伽马射线的时间结构.直接测量实验中,将载6Li的ZnS(Ag)闪烁体探测器置于束流线上,通过飞行时间法直接测量束内的中子和伽马射线的时间结构,并利用波形甄别技术进行粒子鉴别.间接测量法是将铅样品置于束流线上,利用C6D6闪烁体探测器测量样品上的散射伽马射线,从而得到入射伽马射线的时间结构.实验测量结果与模拟结果在12μs—2.0 ms的时间区间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角白光中子源 束内伽马射线测量 飞行时间法 蒙特卡罗模拟
下载PDF
基于核数据调整基准例题的235U协方差数据测试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海成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85-1990,共6页
核数据协方差是评估核装置设计不确定度和核数据调整的重要输入,直接影响设计不确定度量化评估和核数据调整的结果。为测试基于不确定度源项分析和线性最小二乘法评价的235 U平滑区协方差数据的合理性,采用OECD/NEA WPEC/SG33提出的核... 核数据协方差是评估核装置设计不确定度和核数据调整的重要输入,直接影响设计不确定度量化评估和核数据调整的结果。为测试基于不确定度源项分析和线性最小二乘法评价的235 U平滑区协方差数据的合理性,采用OECD/NEA WPEC/SG33提出的核数据调整基准例题和自主研发的核数据调整程序NDAC,开展了以JENDL-4.0库为基础的核数据调整测试,得到了应用了235 U cov版235 U数据的调整结果。测试结果显示,235 U cov版235 U数据的非弹性散射截面协方差不合理,阈能附近的不确定度过大;裂变和俘获截面的不确定度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数据协方差 核数据调整 线性最小二乘法 合理性测试 不确定度源项分析
下载PDF
宏观-微观模型和朗之万方法在低能核裂变研究中的应用
14
作者 刘丽乐 陈永静 +6 位作者 吴锡真 李祝霞 葛智刚 沈彩万 宿阳 黄小龙 舒能川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79-887,共9页
基于三维朗之万模型对低能核裂变动力学过程和断点构型进行了研究,其中位能曲面采用基于双中心壳模型和有限程液滴模型的宏观-微观模型计算得到,质量张量和黏滞张量分别采用Werner-Wheeler方法和墙加窗一体模型得到。以14 MeV中子诱发^(... 基于三维朗之万模型对低能核裂变动力学过程和断点构型进行了研究,其中位能曲面采用基于双中心壳模型和有限程液滴模型的宏观-微观模型计算得到,质量张量和黏滞张量分别采用Werner-Wheeler方法和墙加窗一体模型得到。以14 MeV中子诱发^(235)U裂变为例,分别研究了拉长形变空间和壳衰减因子对裂变碎片质量分布、总动能分布及断点处核拉长与质量非对称度关联的影响,确定了模型计算中拉长形变空间边界至少应为3.5 R_(0)(R_(0)为球形核半径),以及壳衰减因子的合理取值为60 MeV。基于该模型,计算得到了14 MeV中子诱发^(233,235)U裂变碎片质量分布,与ENDF/B-Ⅷ.0评价数据符合较好,说明该模型具有定量计算裂变碎片质量分布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之万模型 宏观-微观模型 裂变碎片质量分布 总动能分布
下载PDF
EMPIRE计算30MeV以下^(238)U中子核反应数据
15
作者 陈国长 曹文田 +1 位作者 唐国有 于保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5-393,共9页
为进一步完善核数据评价手段,本文将EMPIRE应用到中子引起锕系核素的核反应模型分析中,根据中子核反应机制的特点,选取恰当的核反应模型及模型参数,以实验数据为基础对模型参数进行调整,由EMPIRE计算获得30 MeV以下能区n+238 U的核反应... 为进一步完善核数据评价手段,本文将EMPIRE应用到中子引起锕系核素的核反应模型分析中,根据中子核反应机制的特点,选取恰当的核反应模型及模型参数,以实验数据为基础对模型参数进行调整,由EMPIRE计算获得30 MeV以下能区n+238 U的核反应数据。从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以及各评价库数据对比来看,EMPIRE可得到较合理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PIRE 中子 截面 238U 核数据
下载PDF
氘-氘聚变反应高能γ射线产额的实验研究
16
作者 苏晓斌 侯龙 +2 位作者 张凯 黄正德 夏海鸿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5-401,共7页
本文对低能D(d,γ)~4 He聚变反应进行了实验研究。由于D(d,γ)~4 He聚变反应γ射线的产额低、能量高、本底大,实验采用大NaI-塑料闪烁体反康谱仪,以提高探测效率并降低宇宙线的影响;采用脉冲束飞行时间方法区分中子和γ射线,以减小中子... 本文对低能D(d,γ)~4 He聚变反应进行了实验研究。由于D(d,γ)~4 He聚变反应γ射线的产额低、能量高、本底大,实验采用大NaI-塑料闪烁体反康谱仪,以提高探测效率并降低宇宙线的影响;采用脉冲束飞行时间方法区分中子和γ射线,以减小中子和宇宙线本底的影响。实验测量了300keV d束轰击厚D靶和薄D靶两种情况下的γ数据。在计算反应产生23.8 MeV的高能γ峰面积时,采用了拟合法扣除本底。实验测得,对厚靶,D(d,γ)4 He反应截面为2.47×10^(-37) m^2;对薄靶,D(d,γ)4 He反应截面为4.36×10^(-37) 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聚变反应 高能γ射线 大NaI-塑料闪烁体反康谱仪
下载PDF
环保型钆硼柔性热中子吸收材料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琦 郭晓林 +7 位作者 尹进南 王晓娟 原林 王博宇 方青龙 韩小祥 仇天祎 刘洋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64-1371,共8页
本文以聚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EBS)为基体、以Gd_(2)O_(3)、B_(4)C为功能填料,研制了一种柔性热中子吸收材料。SEM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含量的材料中Gd_(2)O_(3)和B_(4)C微米颗粒分布相对均匀;XRD和FT-IR测试结果表明,Gd_(2)O_(3)、... 本文以聚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EBS)为基体、以Gd_(2)O_(3)、B_(4)C为功能填料,研制了一种柔性热中子吸收材料。SEM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含量的材料中Gd_(2)O_(3)和B_(4)C微米颗粒分布相对均匀;XRD和FT-IR测试结果表明,Gd_(2)O_(3)、B_(4)C与基体SEBS未发生化学反应,属于物理性混合。通过实验和蒙特卡罗模拟进行热中子屏蔽性能验证,对照组材料的实验透射率为31.97%~35.35%,实验组材料的实验和模拟透射率分别为32.11%~36.54%和26.26%~31.31%。对实验组进行了热中子面透射率均匀性测试,结果表明,(10%Gd_(2)O_(3)+40%B_(4)C)/SEBS和(30%Gd_(2)O_(3)+40%B_(4)C)/SEBS材料的平均透射率分别为34.34%和31.60%,所有采样点的绝对偏差在±0.5%以内,标准差为0.33%和0.26%,离散系数为0.0096和0.0082。该柔性材料有效弥补了传统刚性射线屏蔽材料的不足,在核设施异形复杂结构表面包覆防护和可穿戴辐射防护服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防护 柔性材料 蒙特卡罗模拟
下载PDF
基于Qt框架的APV25数据采集系统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贾世海 李沛玉 +8 位作者 胡守扬 陈雷 周静 赵明锐 智宇 刘雯迪 张昀昱 于伟翔 李笑梅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41-1046,共6页
Qt框架是基于C++的跨平台可视化编程框架.本文采用APV25电子学前端卡、APVDS电子学数字化后端板和基于Qt框架的数据采集软件,开发了具有高通道数、高性能和高集成度的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可跨平台使用并显示实时采样波形.数据采集系统... Qt框架是基于C++的跨平台可视化编程框架.本文采用APV25电子学前端卡、APVDS电子学数字化后端板和基于Qt框架的数据采集软件,开发了具有高通道数、高性能和高集成度的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可跨平台使用并显示实时采样波形.数据采集系统最多可使用16块APV25前端卡、4个APVDS,通过千兆以太网经交换机与计算机连接.通过测试,该系统可在1024通道下工作并实时显示采样波形,传输速率可达715 Mb/s,且测试中系统能以1.70 kHz的触发率在单次触发连续采样31个点模式下稳定工作.与原系统相比,显著提高了通道数量,简化了系统操作,提高了测量的效率与稳定性.采集系统未来可扩展通道数量为2048,适用于大面积微结构气体探测器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V25 数据采集 Qt框架 多通道
下载PDF
核保障用探测器的现状与发展
19
作者 赵永刚 靳尚泰 +20 位作者 庄晓 郭佳承 柏磊 沈彦 黄声慧 陈雷 智宇 李沛玉 胡守扬 周静 孙鹏飞 宋金兴 赵明锐 贾世海 邓桂华 吝守龙 卢志永 许天驹 王浩祯 蒋涛 李笑梅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438-451,共14页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核保障体系并不断加以完善,以确保有能力监督原子能技术的和平利用,以及保障相关核技术不被应用于军事用途。本文对IAEA核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进行了描述。核保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依赖于探测技术...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核保障体系并不断加以完善,以确保有能力监督原子能技术的和平利用,以及保障相关核技术不被应用于军事用途。本文对IAEA核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进行了描述。核保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依赖于探测技术的进步,国内在核保障技术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基于各种探测需求开发了不同探测装置,如针对γ射线、X射线、中子的辐射探测器,针对衰变产生热量的量热计,针对不同质量数进行区分的质谱仪。对IAEA核保障设备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未来可以应用的探测器或探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保障 核材料 探测器 辐射测量
下载PDF
快中子照相细节灵敏度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鲁昌兵 许鹏 +7 位作者 鲍杰 陈雄军 任杰 聂阳波 王琦 张奇玮 王朝辉 阮锡超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10,共5页
为研究快中子照相空间分辨率和反差灵敏度对细节灵敏度技术指标的影响,实验采用控制变量对照方法,加工了相同深度不同孔径和相同孔径不同深度的聚乙烯和铅样品,得到了不同条件下快中子照相照片,经过图像处理,分析得出细节灵敏度受空间... 为研究快中子照相空间分辨率和反差灵敏度对细节灵敏度技术指标的影响,实验采用控制变量对照方法,加工了相同深度不同孔径和相同孔径不同深度的聚乙烯和铅样品,得到了不同条件下快中子照相照片,经过图像处理,分析得出细节灵敏度受空间分辨率和反差灵敏度综合影响,当孔径较小时,空间分辨率起主要作用;当孔径较大时反差灵敏度起主要作用,最后给出了细节灵敏度的初步参考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中子照相 细节灵敏度 空间分辨率 反差灵敏度 图像处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