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以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体系探索——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环境工程专业研究生实践教学为例 |
陈男
胡伟武
冯传平
郝春博
|
《中国地质教育》
|
2015 |
16
|
|
2
|
大学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探讨——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 |
李启民
|
《中国地质教育》
|
2013 |
2
|
|
3
|
以人为本的高校科研活力与创新能力评价探讨——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 |
殷昊
万力
刘大锰
赵志丹
王晓佳
|
《中国高校科技》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4
|
亚洲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地质系列图的编制 |
程彦培
张发旺
黄志兴
何静
董华
牛磊
|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5
|
基于灰水足迹的天山北坡地区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 |
董俊巧
刘星才
李占玲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无锡市区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力动态特征研究 |
马青山
邓志辉
葛伟亚
武健强
田福金
张佳
王宏渤
|
《华东地质》
CAS
|
2024 |
0 |
|
7
|
锡林郭勒盟大型露天煤矿区地质环境时空演化评价 |
何辉
穆文平
张晓
宋煜冰
吕远洋
武雄
叶宝莹
白中科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8
|
面向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地下水适宜埋深研究进展 |
杜新强
方永军
郭辉
陆向勤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9
|
基于三维地质建模的北京市昌平新城地热资源量评价 |
朱振洲
雷晓东
武雄
徐能雄
姜兴宇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7
|
|
10
|
资源环境类研究生“工程伦理”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成效 |
何伟
王黎栋
陈思铭
陈男
胡远安
|
《中国地质教育》
|
2024 |
0 |
|
11
|
长江河口地区资源利用与地质环境保护 |
解荣
李采
|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
2008 |
1
|
|
12
|
地质背景下的“环境生态工程原理”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
杨珊珊
刘菲
何宝南
何伟
胡远安
|
《科技风》
|
2024 |
0 |
|
13
|
新疆木吉地区钙华景观地下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
安芮
孙淼
张艺伟
李斌
李文鹏
刘琨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4
|
沉积盆地深层地下卤水资源量评价之若干探讨 |
周训
姜长龙
韩佳君
唐丽伟
曹琴
李婷
|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3
|
|
15
|
北京市固体矿山生态环境现状及修复对策 |
武雄
韩兵
管清花
张顺峰
高明显
韩永岐
陈鸿汉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2
|
|
16
|
北京市城近郊区地下水的环境同位素研究 |
王新娟
谢振华
李世君
崔亚莉
邵景力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8
|
|
17
|
基于DPSIR和主成分分析的阜康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王晓玮
邵景力
崔亚莉
赵辉
郭秀红
孙倩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6
|
|
18
|
我国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优化建设 |
夏露
王旭升
郭华明
|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7
|
|
19
|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
郭海丹
邵景力
谢新民
柴福鑫
|
《水资源保护》
CAS
|
2009 |
11
|
|
20
|
地下水资源开发潜力的研究进展 |
赵福祥
陈宏峰
陈鸿汉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10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