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贯彻落实党政共同负责制度的实践 |
郭建平
李学建
|
《中国地质教育》
|
2010 |
0 |
|
2
|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发展中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
|
《中国地质教育》
|
2009 |
0 |
|
3
|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为例 |
胡景宏
冯宇
李治平
卢文
王硕亮
|
《中国地质教育》
|
2017 |
4
|
|
4
|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下的地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 |
赵志丹
颜丹平
李亚林
高志前
刘大锰
|
《中国地质教育》
|
2023 |
2
|
|
5
|
面向国家资源战略需求,打造“留学北地”特色品牌——新时代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来华留学工作 |
黄煦
刘大锰
岳文
邱昆峰
刘典波
马兰
|
《中国地质教育》
|
2022 |
0 |
|
6
|
科研全面支持教学 助力地学人才成长——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 |
赵志丹
刘大锰
殷昊
王琳
王晓佳
李亚林
季荣生
彭国华
费明明
|
《中国地质教育》
|
2021 |
8
|
|
7
|
以人为本的高校科研活力与创新能力评价探讨——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 |
殷昊
万力
刘大锰
赵志丹
王晓佳
|
《中国高校科技》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8
|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网络管理系统施行探讨——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 |
高平
肖畅
|
《西部素质教育》
|
2022 |
0 |
|
9
|
能源类专业周口店地质实习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 |
陶树
陈世达
刘宁强
张鹤
|
《中国地质教育》
|
2024 |
0 |
|
10
|
中国深部煤层气研究与勘探开发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鞠玮
陶树
杨兆彪
程家耀
尚海燕
宁卫科
吴春龙
|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中国沉积盆地深层构造地质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
何登发
李德生
王成善
李传新
何金有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20
|
|
12
|
北京延庆硅化木公园地质剖面陆相层序地层特征分析 |
张元福
魏小洁
徐杰
王航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4
|
|
13
|
论中国煤炭地质勘查工作在新条件下的定位与重大研究问题 |
王佟
韩效忠
邓军
孙亚军
李增学
唐书恒
毛善君
林中月
李聪聪
赵欣
孙杰
宋洪柱
张彪
孟凡彬
吴兆剑
邓小利
江涛
|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21
|
|
14
|
中国煤层气储层地质与表征技术研究进展 |
刘大锰
贾奇锋
蔡益栋
|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25
|
|
15
|
美国Marcellus页岩与中国南方龙马溪组页岩地质特征对比及启示 |
颜彩娜
金之钧
赵建华
杜伟
聂海宽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16
|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在辫状河沉积相中的应用--以北京延庆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剖面为例 |
吴鹏
樊太亮
王红亮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17
|
中国多旋回叠合沉积盆地的形成演化、地质结构与油气分布规律 |
何登发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42
|
|
18
|
新能源地质与工程专业方向课程体系改革 |
陶树
唐书恒
许浩
汤达祯
刘大锰
黄文辉
|
《中国地质教育》
|
2017 |
5
|
|
19
|
新能源地质与工程专业方向实验实习平台建设 |
张松航
唐书恒
汤达祯
许浩
姚艳斌
|
《中国地质教育》
|
2014 |
4
|
|
20
|
浅谈新形势下能源地质人才能力的培养 |
许浩
汤达祯
唐书恒
|
《中国地质教育》
|
2008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