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知识图谱的矿产资源定量预测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成彬 王明果 +3 位作者 王博 陈建国 马小刚 蒋恕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36,共11页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极大地促进了矿产勘查的发展,创新了矿产预测研究范式,提升了地质找矿大数据的挖掘与集成能力。在资源定量预测领域,知识-数据联合驱动的综合信息智能预测已逐渐成为行业共识,如何实现数据和知识联合驱动是目前亟待解...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极大地促进了矿产勘查的发展,创新了矿产预测研究范式,提升了地质找矿大数据的挖掘与集成能力。在资源定量预测领域,知识-数据联合驱动的综合信息智能预测已逐渐成为行业共识,如何实现数据和知识联合驱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知识图谱可以整合多源、异构的地质找矿大数据,其中蕴含的知识和规则在驱动地球科学领域的知识发现方面具有重要的发展潜力。本文针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对资源定量预测智能化和自动化的需求,结合知识图谱相关技术的特点,探讨融合知识图谱技术的矿产资源定量预测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可行性和技术方法路线。重点剖析面向矿产预测的成矿-勘查系统多时序全要素知识图谱构建和基于知识图谱从“求同”和“求异”的角度建立找矿预测模型,知识图谱中的知识嵌入到地物化遥异常信息提取的方法,以及融合知识图谱的资源定量预测工作的机遇和挑战。拟希望将知识图谱中知识表达和推理融入到矿产资源定量预测技术方法流程中,协助地质专家来确定矿产预测模型,提高矿产预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资源定量预测 矿产预测智能化 地质大数据
下载PDF
湖相沉积黏土型锂矿主要地质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微 蒋少涌 +3 位作者 葛文 张七道 刘桐 张行凯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78,共15页
锂是重要的战略性新能源矿产,主要有卤水型、硬岩型和沉积黏土型3种类型。前两者已有大量开采。现阶段具有开发利用前景的沉积黏土型锂矿主要产于湖相盆地中,其产出规模大、层位浅、矿体分布稳定、厚度大、品位高,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和... 锂是重要的战略性新能源矿产,主要有卤水型、硬岩型和沉积黏土型3种类型。前两者已有大量开采。现阶段具有开发利用前景的沉积黏土型锂矿主要产于湖相盆地中,其产出规模大、层位浅、矿体分布稳定、厚度大、品位高,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和潜在的经济价值。现已发现的湖相沉积黏土型锂矿床主要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和中国。该类型矿床赋矿沉积岩的沉积特征、锂的赋存状态、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环境与成矿机理等研究目前还较薄弱。本文主要介绍全球主要湖相沉积黏土型锂矿的地质特征、赋矿矿物特征和成矿规律,并对国内外湖相沉积黏土型锂资源的成矿作用机理进行综合分析。湖相沉积黏土型锂矿床中锂主要赋存于蒙脱石、伊利石等黏土矿物中,个别为独立含锂矿物贾达尔石。锂的主要物质来源及成矿方式有多种,包括喷发至湖盆中的富锂火山岩(特别是火山灰地层)、深部富锂岩浆热液运移至湖相盆地中并与沉积黏土水岩反应形成,或者通过富锂盐湖卤水与围岩黏土岩的相互作用使得锂吸附在黏土矿物中。全球湖相沉积锂成矿作用的差异主要是成矿物源区和沉积环境的差异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相沉积黏土型锂矿 黏土矿物 沉积特征 成矿机理
原文传递
甘肃北山铭杨镁铁-超镁铁岩体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谢燮 杨建国 +1 位作者 张东阳 程功德 《西北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9-195,共17页
铭杨岩体位于甘肃北山南带古堡泉-红柳园断裂北侧,侵位于敦煌岩群,为甘肃北山地区新近发现的一处铜镍矿化镁铁-超镁铁岩体,主要由辉橄岩、二辉橄榄岩、橄榄辉长岩、辉长岩等组成。全岩成分以低碱、低钛为特征,轻稀土略富集,具有明显的... 铭杨岩体位于甘肃北山南带古堡泉-红柳园断裂北侧,侵位于敦煌岩群,为甘肃北山地区新近发现的一处铜镍矿化镁铁-超镁铁岩体,主要由辉橄岩、二辉橄榄岩、橄榄辉长岩、辉长岩等组成。全岩成分以低碱、低钛为特征,轻稀土略富集,具有明显的正Eu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Ba、Sr和K,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Th、U、Nb、Ta、Zr和Hf。岩浆演化过程中发生了橄榄石、斜长石和辉石的分离结晶作用,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地壳混染,地、物、化、遥综合信息显示具有较好的铜镍成矿潜力。通过LA-ICP-MS锆石U-Pb测年,首次获得铭杨岩体中橄榄辉长岩和辉长岩结晶年龄分别为(452.9±2.4)Ma和(457.7±2.1)Ma,岩体可能为早古生代陆缘裂谷环境下的产物。北山地区早古生代含铜镍岩体的发现对区域构造演化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特征 镁铁-超镁铁岩体 铭杨
下载PDF
基于数据科学的矿产资源定量预测的理论与方法探索 被引量:24
4
作者 左仁广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55,共7页
矿产资源预测已从定性走向了定量,从数据稀疏型走向了数据密集型,亟须数据科学支撑。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讨论了基于数据科学的矿产资源定量预测理论与方法,该方法的理论基础为相关性理论与异常理论,前者采用监督的机器学习方法挖掘... 矿产资源预测已从定性走向了定量,从数据稀疏型走向了数据密集型,亟须数据科学支撑。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讨论了基于数据科学的矿产资源定量预测理论与方法,该方法的理论基础为相关性理论与异常理论,前者采用监督的机器学习方法挖掘地质找矿大数据与矿床的相关性为预测未发现矿床提供了理论基础;后者采用非监督的机器学习方法识别地质找矿大数据蕴含的地质异常为预测矿床提供了理论依据。该理论与方法强调地质找矿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重要性,其中,数据种类的多样性及数据精度和质量会影响预测结果的好坏,机器学习可提高特征提取与信息集成融合效率。此外,本文讨论了基于数据科学的矿产资源定量预测理论与方法的技术框架、特征提取、数据集成融合方法,以及该理论与方法引入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科学 矿产资源定量预测 地质找矿大数据 机器学习 不确定性
下载PDF
矿产地质志数据模型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汪新庆 方勇军 《地质学刊》 CAS 2017年第3期379-383,共5页
为了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地学数据,快速推广国家标准编码,满足地学成果数据入库要求,需要将采集好的数据进行建模、整理及标准化编码,以达到合理组织入库、更好地利用成果数据库的目的。从全局地学数据入库要求出发,建立全局数据库模型,将... 为了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地学数据,快速推广国家标准编码,满足地学成果数据入库要求,需要将采集好的数据进行建模、整理及标准化编码,以达到合理组织入库、更好地利用成果数据库的目的。从全局地学数据入库要求出发,建立全局数据库模型,将地学全局数据模型转换为计算机模型,并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开发相应功能,实现地学数据的半自动化整理与编码,为快速推广标准编码和地学数据库建设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建模 标准化 编码 软件设计
下载PDF
断裂带和俯冲带中石墨碳质物的地质过程与碳循环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曹淑云 周丁奎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1-111,共11页
碳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元素,其以单矿物(如石墨、金刚石)、化合物形式(如碳酸盐、二氧化碳)及生物体中的有机碳等多种形式存在。随着越来越多的深入研究,碳质物或石墨化的作用和地位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石墨碳质物出现在不同地壳深度... 碳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元素,其以单矿物(如石墨、金刚石)、化合物形式(如碳酸盐、二氧化碳)及生物体中的有机碳等多种形式存在。随着越来越多的深入研究,碳质物或石墨化的作用和地位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石墨碳质物出现在不同地壳深度的断裂带或俯冲带岩石中,特别是在一些大地震断裂带中富集。在地质变质作用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增加,非晶形碳质物转变为晶形有序化的石墨,且其石墨化过程不可逆,因此其拉曼光谱峰可定量记录峰期变质作用温度;同时,在变形过程中,石墨的特殊结构性能和力学属性能有效降低岩石强度,促进塑性变形,在快速滑动面或地震滑动面中,起到固体润滑剂作用,因此,地壳中的石墨物质对于岩石强度弱化和地震断裂滑动及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石墨碳质物具有低溶解性和低移动性,常作为碳汇稳定存在于深部地壳中,在地质时间尺度上,一旦碳及石墨化共同参与到岩石中,一些主要的地质过程(如俯冲作用、断裂作用、风化侵蚀、生物作用)致使石墨碳质物通过形成和破坏过程富集或释放碳到地球表面(大气圈),将显著地影响碳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碳循环 岩石强度 碳汇 地壳构造变形 深俯冲 石墨拉曼光谱
下载PDF
华夏地块造山型金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机制与动力学背景 被引量:2
7
作者 蒋少涌 马盈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0-940,共21页
造山型金矿床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其成矿理论研究对金矿勘查和矿床学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华夏地块是我国重要的钨-锡-银-铅-锌多金属成矿带,近年来在华夏地块的变质地体中发现数十处造山型金矿床和矿化点,为该区的成矿理论研究提供... 造山型金矿床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其成矿理论研究对金矿勘查和矿床学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华夏地块是我国重要的钨-锡-银-铅-锌多金属成矿带,近年来在华夏地块的变质地体中发现数十处造山型金矿床和矿化点,为该区的成矿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较之区域钨锡等多金属矿床的研究程度,造山型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较为薄弱,尚未进行系统的成矿作用和成因机制总结。华夏地块内发育的造山型金矿床主要包括东华夏武夷山地区的双旗山和何宝山金矿,西华夏云开地区的河台与海南岛的抱伦金矿等。本文重点对上述四个典型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时代、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已有数据和文献资料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以期阐明华夏地块造山型金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成矿机制和地球动力学背景。研究发现,华夏地块造山型金矿床主要发育浸染状与石英-硫化物型矿化,金矿体主要赋存于前寒武纪变质地体中,受脆-韧性剪切带控制。成矿流体为H_(2)O-CO_(2)-NaCl±CH_(4)±N_(2)体系,主成矿阶段成矿温度集中于220~280℃,成矿流体可能具有变质、地幔或岩浆热液来源;而流体不混溶、热液体系氧逸度升高和铋熔体捕获是金沉淀的重要机制。华夏地块存在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三期造山型金成矿事件,分别对应陆内造山、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及后撤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型金矿床 华夏地块 时空分布 成矿机制 地球动力学背景
下载PDF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中的遥感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吕程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5-107,共3页
本文主要围绕遥感技术及其在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中的应用展开探讨,阐述了在矿产资源评价中利用遥感技术的优势,以黑龙江省遥感地质解译应用为案例进行研究,以期对矿产资源找矿评价工作提供一些理论借鉴。
关键词 遥感技术 矿产资源预测 遥感找矿
原文传递
Q235和Q345钢在武汉大气环境中24个月的腐蚀行为
9
作者 余建飞 陈志坚 +4 位作者 张明 周学杰 陈昊 吴军 杨琴 《材料保护》 2025年第1期56-63,共8页
为研究输电铁塔设备常用Q235和Q345钢在湖北武汉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在武汉大气曝晒站进行了24个月户外大气曝晒试验,采用宏观形貌分析、微观形貌分析、XRD分析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进行试样分析。结果表明:Q235腐蚀失重约为Q345腐蚀失... 为研究输电铁塔设备常用Q235和Q345钢在湖北武汉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在武汉大气曝晒站进行了24个月户外大气曝晒试验,采用宏观形貌分析、微观形貌分析、XRD分析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进行试样分析。结果表明:Q235腐蚀失重约为Q345腐蚀失重的1.5倍;Q235和Q345的腐蚀产物都主要为γ⁃FeOOH、α⁃FeOOH和Fe3O4;2种钢在腐蚀的过程中受阳极溶解反应控制,Q345的耐蚀性优于Q235,二者的锈层稳定性均随曝晒时间的延长而更加稳定,自腐蚀电位增大,腐蚀电流密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235 Q345 大气腐蚀 武汉
下载PDF
枣子沟金矿地质特征、控矿构造及物质来源探讨 被引量:27
10
作者 吕新彪 曹晓峰 +3 位作者 Mohamed Lamine Salifou Sanogo 何谋春 李亮 张彬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447-448,共2页
关键词 控矿构造 黄铁矿 闪长玢岩 辉锑矿 枣子 石英脉 金矿地质特征 金矿化带 矿区 方解石
原文传递
北山造山带南缘柳园地区新元古代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0
11
作者 叶晓峰 宗克清 +4 位作者 张泽明 贺振宇 刘勇胜 胡兆初 王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7-317,共11页
为深入认识中亚造山带南缘早前寒武纪的地质演化,对中亚造山带南缘柳园地区新元古代花岗质片麻岩的主、微量元素和锆石U-Pb年龄、微量元素、Hf同位素进行了分析。花岗质片麻岩具有高钾的特点(K2O=5.31%-7.02%),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富集... 为深入认识中亚造山带南缘早前寒武纪的地质演化,对中亚造山带南缘柳园地区新元古代花岗质片麻岩的主、微量元素和锆石U-Pb年龄、微量元素、Hf同位素进行了分析。花岗质片麻岩具有高钾的特点(K2O=5.31%-7.02%),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Nb、Ta、Ti和Sr显著亏损,Pb表现出正异常,具有后碰撞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LA-ICP-MS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柳园地区新元古代花岗岩形成于902Ma±5Ma(2σ),亏损地幔的两阶段模式年龄约为1.6Ga,结合约1.6Ga继承锆石的出现,认为这些花岗岩是古老地壳物质熔融的产物。另外,花岗岩具有较高的εHf(t)值(-2.0-1.0),表明母岩浆含有新生幔源物质的加入。因此,柳园地区新元古代花岗岩可能具有古老地壳物质熔融再与新生幔源物质混合的成因,认为北山柳园地区新元古代花岗岩的形成是Rodinia超大陆汇聚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山造山带 柳园 新元古代 锆石U—Pb年龄
下载PDF
滇西梁河地区钾长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2
12
作者 谢韬 林仕良 +4 位作者 丛峰 李再会 邹光富 李军敏 梁婷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9-428,共10页
在详细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滇西梁河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两件钾长花岗岩样品中的锆石进行了阴极发光图像、微区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和U-Pb定年。结果表明,梁河地区钾长花岗岩锆石显示振荡环带的内部结构,指示其岩浆成因;两件样... 在详细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滇西梁河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两件钾长花岗岩样品中的锆石进行了阴极发光图像、微区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和U-Pb定年。结果表明,梁河地区钾长花岗岩锆石显示振荡环带的内部结构,指示其岩浆成因;两件样品的锆石具有较高的Th、U含量,稀土元素总量较高,轻稀土亏损、重稀土富集,明显的的Ce正异常和Eu负异常的稀土配分模式,说明其壳源岩浆锆石特征;两件样品的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是(60.7±0.6)Ma和(115.8±1.0)Ma,属古新世和早白垩世花岗岩。结合区域地质特征,腾冲地块在中生代晚期-新生代早期发生多期岩浆作用,揭示滇西三江地区特提斯演化的岩浆响应,为青藏高原东缘地区地质演化的动力过程提供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 梁河 钾长花岗岩 锆石U-PB年龄
下载PDF
多重分形与地质统计学方法在粤北刘家山地区矿化指示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焱 周永章 +1 位作者 姚凌青 李文胜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1-158,共8页
为了解地球化学元素在岩石等介质中的局部富集和贫化规律,采用多重分形和地质统计学方法来分析其空间自相关性及奇异性,多重分形方法通过多重分形模型来刻画,地质统计学方法通过变异函数来实现。应用这两种方法处理粤北刘家山地区1∶5... 为了解地球化学元素在岩石等介质中的局部富集和贫化规律,采用多重分形和地质统计学方法来分析其空间自相关性及奇异性,多重分形方法通过多重分形模型来刻画,地质统计学方法通过变异函数来实现。应用这两种方法处理粤北刘家山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各元素数据表明,地球化学数据的局部奇异性在该区可反映铅锌铜矿化蚀变带等局部成矿有利部位。为进一步研究异常与奇异性区的关系采用分形滤波技术(S-A法)对该区成矿主元素Pb、Zn进行分析,发现由S-A法分解得到的异常区与奇异性区一致,并且得出由S-A法分解的异常具有局部奇异性的结论。研究区内具有明显奇异性的地区也即元素富集区域是铅锌矿异常区域,它们与铅锌矿成矿作用和已知矿床的赋存密切相关,这也为该地区元素的成矿潜力评价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分形模型 地质统计学 地球化学 奇异性 异常 分形滤波技术
下载PDF
新疆西准噶尔石炭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雷 王国灿 +3 位作者 高睿 申添毅 纵瑞文 晏文博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04-717,共14页
新疆西准噶尔克拉玛依地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下石炭统希贝库拉斯组、包古图组和太勒古拉组,主体为一套巨厚的半深海大陆斜坡相碎屑沉积建造。这套地层的层序及时代长期以来存在争议,本文对西准噶尔克拉玛依后山地区的希贝库拉斯组和太勒古... 新疆西准噶尔克拉玛依地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下石炭统希贝库拉斯组、包古图组和太勒古拉组,主体为一套巨厚的半深海大陆斜坡相碎屑沉积建造。这套地层的层序及时代长期以来存在争议,本文对西准噶尔克拉玛依后山地区的希贝库拉斯组和太勒古拉组进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限定石炭纪地层时代、恢复地层层序、确定物源源区及讨论西准噶尔大地构造演化。希贝库拉斯组碎屑锆石最年轻的峰值为309.3 Ma,第二个峰值为331 Ma;太勒古拉组碎屑锆石最年轻的峰值为304 Ma,第二个峰值为318 Ma。二者最年轻的峰值与西准地区后碰撞深成岩体的活动高峰期相吻合,应为岩浆热扰动所致。该区内砂岩成熟度低、源区与未切割岩浆岛弧相关,推测样品中岩浆锆石成因的年龄与当时火山活动可能近同时,因此碎屑锆石第二峰值大致可代表地层沉积时代。碎屑锆石年龄中无前寒武纪锆石记录,反映西准噶尔地区可能不存在前寒武纪古老结晶基底,或者基底规模小、分布零散,未成为石炭纪地层的物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准噶尔 石炭系 碎屑锆石 U-PB年龄
下载PDF
内蒙古东乌旗沟特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及铪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熊光强 赵洪涛 +5 位作者 刘敏 张达 秦晓峰 王忠 仝立华 胡兆初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9-451,共13页
对沟特岩体开展了地球化学、年代学及Hf同位素特征等研究.结果显示沟特花岗岩SiO2含量为76.41%~78.36%,AI2 O3为11.72%~12.86%,A/CNK值为1.40~1.43,K2O+Na2O为7.99 %~8.05%,K2O为4.8%~5.04%,Na2O为3.18%~3.47%,Na2 O/... 对沟特岩体开展了地球化学、年代学及Hf同位素特征等研究.结果显示沟特花岗岩SiO2含量为76.41%~78.36%,AI2 O3为11.72%~12.86%,A/CNK值为1.40~1.43,K2O+Na2O为7.99 %~8.05%,K2O为4.8%~5.04%,Na2O为3.18%~3.47%,Na2 O/K2O为0.66~0.72,属高钾钙碱性系列,里特曼组合指数σ值为1.81~2.24,碱度率AR为4.67~4.97,也表明该岩体属钙碱性系列;在微量元素方面,沟特花岗岩体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Pb,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沟特花岗岩的REE总量为115.84×10-6~153.56×10-6,LREE/HREE为7.75~9.27,具有明显的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特征,(La/Yb)N值为5.24~7.73,δEu为0.27~0.35,Eu负异常;锆石U-Pb年龄为134.1±1.0 Ma,属早白垩世;Hf同位素特征表明该区花岗岩的形成可能与早期的板块俯冲作用有关.上诉特征表明沟特花岗岩是在伸展背景下形成的受俯冲组分影响而形成的壳幔混合型高分异S型花岗岩,属于燕山造山旋回的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沟特岩体 早白垩世 构造体制转换
下载PDF
西藏北喜马拉雅马扎拉金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 被引量:23
16
作者 张建芳 郑有业 +1 位作者 张刚阳 龚瑞君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24,共5页
马扎拉金锑矿床位于西藏北喜马拉雅金锑成矿带。阐述了马扎拉金锑矿床矿床地质特征、金的赋存状态以及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并对矿床成矿作用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马扎拉金锑矿床严格受构造及层位的控制,金主要以裂隙金、包裹金和晶隙... 马扎拉金锑矿床位于西藏北喜马拉雅金锑成矿带。阐述了马扎拉金锑矿床矿床地质特征、金的赋存状态以及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并对矿床成矿作用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马扎拉金锑矿床严格受构造及层位的控制,金主要以裂隙金、包裹金和晶隙金3种形式赋存在黄铁矿、辉锑矿、石英及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为气液二相包裹体和含CO2三相包裹体,成矿温度在180~350℃之间,峰值为270℃,w(NaCl)为2.90%~5.56%,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低盐度的岩浆水与地热水混合流体,成矿物质来源于深源闪长质岩浆及周围地层。因此,其成矿作用为早期断陷盆地沉积地层经区域变质作用使成矿物质初步富集,中新世岩浆热液带来成矿物质叠加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成矿作用 马扎拉金锑矿床 北喜马拉雅成矿带
下载PDF
小秦岭樊岔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碲化物成因 被引量:4
17
作者 任志媛 李建威 唐克非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89-90,共2页
小秦岭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秦岭造山带北侧,为我国第二大金矿集区。区内出露地层为古元古代太华群黑云斜长角闪岩、黑云斜长片麻岩、长英质片麻岩、混合岩、大理岩等所组成的中-深成变质岩系(Diwu,2010;Xu,2009;栾世伟等,1985;毛景... 小秦岭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秦岭造山带北侧,为我国第二大金矿集区。区内出露地层为古元古代太华群黑云斜长角闪岩、黑云斜长片麻岩、长英质片麻岩、混合岩、大理岩等所组成的中-深成变质岩系(Diwu,2010;Xu,2009;栾世伟等,1985;毛景文,2005;黎世美,1996;栾世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化物 小秦岭地区 华北克拉通南缘 金矿 斜长角闪岩 针碲金银矿 黄铁矿 古元古代 断裂带 基性脉岩
原文传递
云南马关碧(钾)玄质火山角砾岩中矿物混晶包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玉蓬 刘显凡 +6 位作者 李春辉 卢秋霞 陶专 赵甫峰 董毅 邹金汐 易立文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6-196,共11页
在云南马关碧(钾)玄质火山角砾岩中发现了一类特殊包体,呈红色与黑色两种。经X射线粉晶衍射鉴定,红色者为以锰铝榴石为主要结晶相的隐晶—非晶质混晶,黑色者为以绿辉石为主要结晶相的隐晶—非晶质混晶。两种矿物混晶包体在一定程度上类... 在云南马关碧(钾)玄质火山角砾岩中发现了一类特殊包体,呈红色与黑色两种。经X射线粉晶衍射鉴定,红色者为以锰铝榴石为主要结晶相的隐晶—非晶质混晶,黑色者为以绿辉石为主要结晶相的隐晶—非晶质混晶。两种矿物混晶包体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熔浆玻璃或熔体囊,它们具有同源演化的相似地球化学特征。文中通过对两种矿物混晶包体的显微特征与地球化学分析研究表明,它们是亏损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并作为一种不混溶熔体成分被碱性玄武岩浆携带、运移上升。它们代表了石榴石相(榴辉岩相)地幔源区组分,暗示新生代时期软流圈上涌除释放小体积交代熔体交代上地幔使其富集之外,还造成岩石圈地幔拆沉,尖晶石相地幔组分向石榴石相地幔组分转变。另外,据两种混晶包体与其他类型包体和寄主岩岩浆的不同来源,推测马关地区深部岩石圈地幔经交代作用发生过两次转换。首先是由原始地幔向亏损地幔转化,并发生部分熔融,其后是由亏损地幔转化为富集地幔,形成富碱岩浆和与其互不混溶的进一步富集成矿元素的地幔流体。由此暗示滇西地区与富碱斑岩有关的多金属成矿作用即受制于这一深部地质过程与壳幔混染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马关 矿物混晶包体 壳幔混染 石榴石相地幔 岩石圈拆沉
下载PDF
第四纪地质学专业研究生三峡野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被引量:3
19
作者 彭红霞 王新君 +3 位作者 林晓 张利华 张先进 李长安 《中国地质教育》 2011年第2期44-47,共4页
三峡地区有着丰富的第四纪地质资源,已建成了部分专业的本科实习基地。本文分析了构建第四纪地质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野外实践教学的紧迫性,并针对三峡地区第四纪地质资源情况及第四纪地质学室内外教学现状,建立针对了第四纪地质学专业硕... 三峡地区有着丰富的第四纪地质资源,已建成了部分专业的本科实习基地。本文分析了构建第四纪地质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野外实践教学的紧迫性,并针对三峡地区第四纪地质资源情况及第四纪地质学室内外教学现状,建立针对了第四纪地质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实习内容模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地质学 硕士研究生 实践教学 三峡
下载PDF
吉林延边五星山–五凤金矿床碱长花岗岩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向斌 李剑锋 +4 位作者 王可勇 王承洋 秦丹鹤 张雪冰 蔡文艳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15-1225,共11页
五星山–五凤金矿床为一典型的浅成低温低硫型热液金矿床。矿体产于碱长花岗岩和金沟岭组火山岩地层之中,其产出受断裂、裂隙和次火山岩脉内外接触带构造控制。本文对五星山–五凤矿区岩浆岩开展了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区... 五星山–五凤金矿床为一典型的浅成低温低硫型热液金矿床。矿体产于碱长花岗岩和金沟岭组火山岩地层之中,其产出受断裂、裂隙和次火山岩脉内外接触带构造控制。本文对五星山–五凤矿区岩浆岩开展了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区内碱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89.2±1.7 Ma,成岩时代为早侏罗世;岩石地球化学结果表明,区内岩浆岩富SiO_2(74.75%~75.45%)、K_2O(3.73%~4.46%),贫Al_2O_3(12.09%~12.86%)、Ba(8.31×10^(–6)~281×10^(–6))、Sr(6.96×10^(–6)~61.3×10^(–6)),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轻稀土富集型的右倾型,具明显Eu负异常(δEu=0.01~0.23),富集高场强元素Zr、Hf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U、Th,具有典型A2型造山后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其形成的构造背景应为中亚造山带碰撞造山后陆壳伸展环境。而五星山–五凤金矿床成矿时代为晚白垩世,表明五星山碱长花岗岩早于金成矿时代,两者之间无成因联系,金矿化应形成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构造背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星山–五凤金矿床 碱长花岗岩 LA-ICP-MS锆石U-PB定年 地质意义 吉林延边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