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富蕴县苏普特一带双峰式火山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0
1
作者 周刚 秦纪华 +7 位作者 张招崇 张立武 应立娟 阿合买提.加尼木汗 毛伟民 何斌 邓江 蔡永彪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7-348,共12页
新疆阿尔泰苏普特一带中泥盆统阿勒泰组为一套以玄武质岩石为主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下部以变质玄武岩为主,夹少量流纹岩,中部以变质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沉凝灰岩为主,夹少量酸性火山岩及其碎屑岩,上部流纹质岩石有所增加。玄武质岩... 新疆阿尔泰苏普特一带中泥盆统阿勒泰组为一套以玄武质岩石为主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下部以变质玄武岩为主,夹少量流纹岩,中部以变质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沉凝灰岩为主,夹少量酸性火山岩及其碎屑岩,上部流纹质岩石有所增加。玄武质岩石往往变质为角闪片岩、绿帘阳起石片岩等,属拉斑玄武岩系列,低SiO2、K2O,高Ti,富Na、Rb、Ba、Th、U等,轻稀土略富集,无明显铕异常,Nb负异常明显,相似于MORB和岛弧型玄武岩的某些特征,与弧后盆地玄武岩的特征基本一致。流纹质岩石属钙碱性系列,高SiO2,低K2O,为钠质型;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具明显的Nb、P、Ti负异常和弱的Th正异常,Sr含量较低;稀土元素含量较高,∑REE为135.67×10-6~407.71×10-6,轻稀土略富集,(La/Yb)N为2.55~3.73,铕负异常较明显,δEu值为0.34~0.54。流纹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也与典型弧后盆地双峰式火山岩中的流纹岩相似。结合区域资料分析,苏普特双峰式火山岩是阿尔泰南缘俯冲撕裂型裂谷盆地演化晚期局部形成的类似于弧后环境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式火山岩 俯冲撕裂型裂谷 苏普特 新疆阿尔泰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山南缘玛因鄂博高温型强过铝花岗岩: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77
2
作者 周刚 张招崇 +6 位作者 罗世宾 何斌 王祥 应立娟 赵华 李爱红 贺永康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909-1920,共12页
玛因鄂博岩体分布于新疆阿尔泰山南缘玛因鄂博深大断裂北东侧。主体岩石类型包括片麻状英云闪长岩、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岩石中含有较高的黑云母,并可见夕线石、堇青石、电气石等富铝特征矿物。锆石的 SHRIMP U—Pb 定年表... 玛因鄂博岩体分布于新疆阿尔泰山南缘玛因鄂博深大断裂北东侧。主体岩石类型包括片麻状英云闪长岩、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岩石中含有较高的黑云母,并可见夕线石、堇青石、电气石等富铝特征矿物。锆石的 SHRIMP U—Pb 定年表明该岩体结晶年龄为283Ma。岩石具有低的 SiO_2、CaO、Ba、Sr、Nb、P_2O_5、Al_2O_3/TiO_2比值及高 MgO、FeO^T、Cr、Ni、TiO_2、REE(∑REE=126.8×10^(-6)~218.11×10^(-6))、A/CNK(>1.1)等特征,富集轻稀土((La/Yb)_N=5~11),具有中等的 Eu负异常(δEu=0.52~0.74)。上述特征表明该岩体与典型的高温型强过铝花岗岩相似。岩石的 Nd 同位素分析表明,其 Nd 初始值变化大(-0.3~-3.5),而其中辉长岩体的 Nd 初始值为5.5。基于上述,我们认为花岗岩原始岩浆来源于底侵的玄武岩浆引起的低成熟度碎屑岩部分熔融,并有部分玄武岩浆的加入。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推测它形成于后碰撞阶段,属于后碰撞强过铝花岗岩。在阿勒泰地区早二叠纪强过铝花岗岩的界定为阿尔泰乃至中亚造山带的后碰撞花岗岩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岩石成因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泰 二叠纪强过铝花岗岩 年龄 地球化学特征 地质意义
下载PDF
新疆北部玛因鄂博断裂带中片麻岩锆石U-Pb SHRIMP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7
3
作者 周刚 张招崇 +5 位作者 何斌 王祥 李建国 贺永康 郑开平 罗世宾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209-1216,共8页
对包括青河一带片麻岩在内的阿尔泰地区中深变质岩石的时代一直存在争议,李天德等将阿尔泰山南缘冲乎尔—阿勒泰—青河一带、富蕴库卫—乌洽沟一带、富蕴县城一带的中深变质岩石划归为古—中元古代克木齐群和新元古代富蕴群,引起了广泛... 对包括青河一带片麻岩在内的阿尔泰地区中深变质岩石的时代一直存在争议,李天德等将阿尔泰山南缘冲乎尔—阿勒泰—青河一带、富蕴库卫—乌洽沟一带、富蕴县城一带的中深变质岩石划归为古—中元古代克木齐群和新元古代富蕴群,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特别是对位于青河县城西南玛因鄂博断裂带中片麻岩的时代问题争议颇多。笔者对该片麻岩采样进行锆石U-Pb SHRIMP年龄测定,虽然未能获得一致的谐和年龄,但不同时段的年龄数据均具有一定的地质意义,大量的前寒武纪古老锆石的年龄信息肯定了阿尔泰地区前寒武纪地层存在的可能,并确定了该片麻岩应形成于晚古生代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因鄂博断裂带 片麻岩 SHRIMP定年
下载PDF
三维地质建模与克里格法在栾川南泥湖钼矿田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天娇 王功文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723-724,共2页
南泥湖-三道庄矿区位于河南省栾川县冷水镇,是中国最为重要的钼(钨)多金属成矿带,属于矽卡岩—斑岩型钼钨矿床,钼矿床地质储量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本文以河南南泥湖-三道庄地区钼矿为例,选取钻孔数据178个,测斜数据804个,化验数据30... 南泥湖-三道庄矿区位于河南省栾川县冷水镇,是中国最为重要的钼(钨)多金属成矿带,属于矽卡岩—斑岩型钼钨矿床,钼矿床地质储量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本文以河南南泥湖-三道庄地区钼矿为例,选取钻孔数据178个,测斜数据804个,化验数据30 493个,基于Micromine软件平台,建立三维空间关系数据库。根据研究区钼成矿模式和工业矿体指标参数,建立该地区钼矿的三维可视化矿体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示克里格法 钼矿 特高品位 变差函数 地质统计学 南泥湖 距离反比法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胜-黄龙地区砂岩型铀矿铀矿物赋存状态研究 被引量:43
5
作者 杨晓勇 凌明星 +2 位作者 赖小东 孙卫 刘池洋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67-1177,共11页
砂岩型铀矿床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铀矿类型,受到世界各国地质勘探部门的高度关注。本文应用电子探针和高分辨分析型电镜联合研究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型铀矿铀的赋存状态;对砂岩中铀、钍及稀土含量的分布进行了线扫描分析,观察到铀矿... 砂岩型铀矿床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铀矿类型,受到世界各国地质勘探部门的高度关注。本文应用电子探针和高分辨分析型电镜联合研究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型铀矿铀的赋存状态;对砂岩中铀、钍及稀土含量的分布进行了线扫描分析,观察到铀矿物微粒主要分布在砂岩的主要造岩矿物裂隙中及其胶结物中。铀矿物主要存在形式是以铀石微粒(UO2)的形式存在,以微粒吸附形式存在(小于1μm)。铀石微粒一般富集在砂岩中的钾长石、微斜长石、白云母裂隙和解理缝或胶结物中,分析数据显示氧化铀的含量可达1%~3.46%,在石英和方解石颗粒裂隙或解理缝中比较低。应用高分辨的电镜还观察到少数呈较大铀石微粒集合体形式存在,最大可达200μm。从电子探针分析数据上看,UO2含量可以从0至几个百分含量,一般来说含铀高的部位,其对应的稀土元素、ThO2含量也较高。本文的研究对含油气盆地的铀矿质的沉淀、运移和富集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鄂尔多斯盆地铀矿开发过程的选冶工艺的确定,具有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铀的赋存状态 电子探针 高分辨分析型扫描电镜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新疆玛因鄂博断裂带中花岗质糜棱岩锆石U-Pb SHRIMP和黑云母^(40)Ar-^(39)Ar年龄及意义 被引量:54
6
作者 周刚 张招崇 +4 位作者 王新昆 王祥 罗世宾 何斌 张小林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9-369,共11页
玛因鄂博断裂带具有左型剪切活动特征,分布其中的花岗质糜棱岩呈脉状、条带状产出,展布方向与剪切拉伸方向一致,为同构造花岗岩。其岩石化学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属后碰撞“I”型花岗岩;稀土元素含量较高,ΣREE为(239.14~266.31)×10-6... 玛因鄂博断裂带具有左型剪切活动特征,分布其中的花岗质糜棱岩呈脉状、条带状产出,展布方向与剪切拉伸方向一致,为同构造花岗岩。其岩石化学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属后碰撞“I”型花岗岩;稀土元素含量较高,ΣREE为(239.14~266.31)×10-6;具有中等程度的铕负异常,δEu为0.45~0.66,轻稀土明显富集。其锆石U-PbSHRIMP年龄为281±4Ma,黑云母40Ar-39Ar等时线年龄为236.1±1.2Ma。二者分别代表岩石的侵入年龄和后期的剪切变形年龄。其形成与早二叠世区域性大规模剪切活动有关,而黑云母40Ar-39Ar等时线年龄代表中三叠世早期的剪切变形活动。结合前人资料分析,玛因鄂博断裂的剪切活动持续时间较长,高峰期可能为290~270Ma,而其最后结束时间为230Ma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质糜棱岩 锆石U-PB SHRIMP年龄 黑云母^40Ar-^39Ar年龄 玛因鄂博断裂
下载PDF
内蒙古四子王旗大庙花岗岩体的成因与构造意义 被引量:24
7
作者 章永梅 张华锋 +1 位作者 周志广 刘文灿 《矿物岩石》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38,共11页
内蒙古中部地区晚古生代花岗岩类侵入岩分布广泛,在空间上构成一条巨大的东西向花岗岩带,是研究花岗岩成因和地壳演化的天然实验室。四子王旗北大庙岩体作为一个典型代表,以花岗闪长岩为主,其内部普遍发育镁铁质微粒包体,对理解花岗岩... 内蒙古中部地区晚古生代花岗岩类侵入岩分布广泛,在空间上构成一条巨大的东西向花岗岩带,是研究花岗岩成因和地壳演化的天然实验室。四子王旗北大庙岩体作为一个典型代表,以花岗闪长岩为主,其内部普遍发育镁铁质微粒包体,对理解花岗岩石成因和演化有重要意义。对包体及其寄主岩进行岩相学研究及矿物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包体具塑性外形及岩浆结构,存在多种不平衡矿物组合,是岩浆混合的重要证据;MME中斜长石斑晶边部与核部An值较低,幔部An值较高,黑云母斑晶MgO边部与核部较低,幔部较高,两种矿物相似的成分变化指示结晶环境的改变,从矿物学角度证实存在基性岩浆的反复注入。黑云母及角闪石化学成分上也显示出岩体形成于造山带背景下,岩浆具壳幔混合的特点。岩体形成温度为650℃~700℃左右,压力为1.5×108Pa左右,氧逸度lgfO2较高,约-1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长石 黑云母 镁铁质微粒包体 花岗闪长岩 四子王旗 内蒙古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胜地区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模型 被引量:29
8
作者 杨晓勇 凌明星 赖小东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9-249,共11页
地浸砂岩型铀矿床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铀矿类型,受到世界各国地质勘探部门的高度关注。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在石油和天然气勘查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于盆地东胜地区也发现大规模地浸砂岩型铀矿床,标志着中国该类型铀矿勘查取得重要... 地浸砂岩型铀矿床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铀矿类型,受到世界各国地质勘探部门的高度关注。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在石油和天然气勘查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于盆地东胜地区也发现大规模地浸砂岩型铀矿床,标志着中国该类型铀矿勘查取得重要突破。该文应用地球化学综合分析研究,获得成矿流体的温度、盐度条件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参数。含铀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C-O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胶结物中的碳属于地幔碳、生物有机体和沉积的碳酸盐混合成因。通过流体包裹体H-O同位素分析,表明成矿流体可能是原生的岩浆水上涌和大气降水混合形成的建造水,其中一部分有机质加入到成矿作用中来,这对于铀的还原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盆地的演化特点,建立了这种砂岩型铀矿的成矿地球化学模型。笔者认为,其铀矿的形成机制可以分为两个过程,一是氧化过程,二是还原过程,成矿过程伴随各种微量元素和气液相分子的氧化、还原和迁移过程。该成矿模型的建立对认识盆地铀矿质的沉淀和富集规律以及在类似盆地寻找此类铀矿床,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流体包裹体 稳定同位素 地球化学 成矿模型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末次间冰期以来临夏地区气候变化的黏土矿物学及地球化学记录 被引量:11
9
作者 殷科 洪汉烈 +4 位作者 高文鹏 梁国军 王朝文 张克信 宋鄂平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6-259,共14页
临夏盆地塔湾剖面黄土-古土壤沉积物的黏土矿物学及常量元素特征分析表明,末次间冰期以来临夏地区气候变化经历了从相对温暖湿润(Ⅰ阶段:92.4~78.8 ka)—寒冷干燥(Ⅱ阶段:78.8~59.8ka)—相对温暖湿润(Ⅲ阶段:59.8~47.7 ka)—寒冷干燥... 临夏盆地塔湾剖面黄土-古土壤沉积物的黏土矿物学及常量元素特征分析表明,末次间冰期以来临夏地区气候变化经历了从相对温暖湿润(Ⅰ阶段:92.4~78.8 ka)—寒冷干燥(Ⅱ阶段:78.8~59.8ka)—相对温暖湿润(Ⅲ阶段:59.8~47.7 ka)—寒冷干燥(Ⅳ阶段:47.7 ka以来)等4个阶段的演化。黄土-古土壤中黏土矿物以伊利石、绿泥石、伊/蒙混层及坡缕石等为主,并且坡缕石在沉积物中广泛发育,表明末次间冰期以来临夏地区总体上以相对干燥为主。w(TiO2)/w(Al2O3)比值表明沉积物剖面中黄土-古土壤层可能具有相同的物源,黄土-古土壤交替的发育特征应该为不同时期风化程度差别所致,与当时的大气降水量及温度密切相关。在相对温暖湿润的时期,黏土矿物相对含量、化学蚀变指数CIA值及w(Al2O3)/w(Fe2O3)、w(SiO2)/w(Al2O3)、w(SiO2)/w(Fe2O3)和w(MgO)/w(Al2O3)等氧化物比率变化波动较大;在寒冷干燥的时期,黏土矿物相对含量、CIA值及各氧化物比率较为稳定。黏土矿物学及常量元素变化特征共同揭示92.4~78.8 ka期间和47.7 ka以来出现明显的降温事件,说明临夏地区末次间冰期以来气候环境的不稳定性,可能与高原冬、夏季风的此消彼长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夏盆地 末次间冰期 黄土-古土壤 黏土矿物学 常量元素 气候环境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富铀凝灰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机制 被引量:7
10
作者 赖小东 杨晓勇 +3 位作者 高鹏 吴柏林 刘池洋 孙卫东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57-776,共20页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凝灰岩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凝灰岩主量元素具有高K、高Al、Si中等至高、低Na的特征;REE总体特征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REE在48.57~402.12μg/g之间变化,Eu呈现出负异常,...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凝灰岩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凝灰岩主量元素具有高K、高Al、Si中等至高、低Na的特征;REE总体特征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REE在48.57~402.12μg/g之间变化,Eu呈现出负异常,在0.34~0.82内变化,δCe范围在0.80~2.08之间;微量元素中U含量在3.12~144μg/g之间,Ba、U、Th、Hf和Ce呈明显正异常,Nb、P、Ti和Rb呈现负异常。详细的分析表明:U的富集和一些微量元素如Ta、Dy、Lu等相关,Th与∑REE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这些变化可能和盆地中铀矿的富集有关;凝灰岩的硫同位素总体呈现深源特征。根据以上的研究对凝灰岩的形成原因及形成环境进行了探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凝灰岩来源于秦岭造山带火山作用,其中的铀元素富集是由于砂岩型铀矿中铀向凝灰岩迁移而被还原所致。本研究对盆地砂岩型铀矿的铀运移和富集机理认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灰岩 地球化学 稀土及微量元素 铀富集机制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昆中蛇绿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丽 董福辰 +3 位作者 杨永强 朱志新 姜寒冰 辛江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25,共7页
作为昆南变质地体与柴达木-中阿尔金地块边界的中昆仑缝合带,沿带断续出露蛇绿杂岩.本次研究涉及布青山蛇绿岩、诺木洪蛇绿岩和阿其克库勒湖西缘蛇绿岩,通过对其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确定其属蛇绿岩类... 作为昆南变质地体与柴达木-中阿尔金地块边界的中昆仑缝合带,沿带断续出露蛇绿杂岩.本次研究涉及布青山蛇绿岩、诺木洪蛇绿岩和阿其克库勒湖西缘蛇绿岩,通过对其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确定其属蛇绿岩类,证明蛇绿杂岩带性质属板块缝合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昆仑 岩石学 地球化学 蛇绿岩 缝合带
下载PDF
新疆莱历斯高尔铜钼矿找矿方法及综合信息找矿模型 被引量:11
12
作者 冯京 兰险 +2 位作者 张维洲 李卫平 桑少杰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40-246,共7页
莱历斯高尔铜钼矿位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伊犁-伊塞克湖微板块内的博罗科努古生代复合岛弧带西段南侧,是新疆地矿局近年在西天山新发现的一处斑岩型铜钼矿床.矿区属高寒山区,地形切割剧烈,常规的电法难以发挥应有的找矿作用,应用轻... 莱历斯高尔铜钼矿位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伊犁-伊塞克湖微板块内的博罗科努古生代复合岛弧带西段南侧,是新疆地矿局近年在西天山新发现的一处斑岩型铜钼矿床.矿区属高寒山区,地形切割剧烈,常规的电法难以发挥应有的找矿作用,应用轻便双频激电法取代常规的大功率激电法配合地质和化探开展综合找矿取得了较好效果.在综合分析莱历斯高尔铜钼矿成矿地质条件、铜钼组合地球化学异常、双频激电异常特征基础上,初步分析总结了莱历斯高尔铜钼矿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和高寒山区的勘查方法技术组合,为区域上寻找与莱历斯高尔铜钼矿类似的斑岩型矿床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历斯高尔 铜钼矿 综合信息 找矿方法 找矿模型
下载PDF
中昆仑缝合带的地质证据
13
作者 李丽 杨永强 +1 位作者 姜寒冰 王中杰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60-361,共2页
中昆仑缝合带属于昆仑-祁连-秦岭缝合带的西端,以北为塔里木-华北板块,以南为扬子-羌北板块。一般认为板块缝合带是陆-陆碰撞的产物,它们是在大陆裂解-板块离散-板块汇聚-碰撞造山的漫长过程中形成物的残留物。因此缝合带中有不同阶段... 中昆仑缝合带属于昆仑-祁连-秦岭缝合带的西端,以北为塔里木-华北板块,以南为扬子-羌北板块。一般认为板块缝合带是陆-陆碰撞的产物,它们是在大陆裂解-板块离散-板块汇聚-碰撞造山的漫长过程中形成物的残留物。因此缝合带中有不同阶段、不同构造背景下(裂解、扩张、伸展等环境)形成的洋壳残留物,有俯冲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构造作用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块缝合带 中昆仑 大陆裂解 断裂带 碰撞造山 特提斯洋 残留物 不同阶段 构造背景 华北板块
原文传递
赣东北港边火成杂岩体岩浆混合作用结构类型与成因机理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勇 李昌年 +1 位作者 钟称生 毕金龙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1-188,共8页
赣东北前寒武纪港边火成杂岩体广泛发育不同类型的矿物间不平衡结构,指示该杂岩体曾发生过广泛的岩浆混合作用。对该杂岩体进行详细的薄片岩石学研究,总结了岩浆混合结构类型,包括斜长石环边、角闪石环带、文象钾长石的环斑结构与斜长... 赣东北前寒武纪港边火成杂岩体广泛发育不同类型的矿物间不平衡结构,指示该杂岩体曾发生过广泛的岩浆混合作用。对该杂岩体进行详细的薄片岩石学研究,总结了岩浆混合结构类型,包括斜长石环边、角闪石环带、文象钾长石的环斑结构与斜长石反环斑结构、石英-角闪石眼球状、钾长石巨斑的角闪石环和蜂窝状的斜长石等混合结构类型;镁铁质包体中指示岩浆混合作用的结构类型:石英/钾长石嵌晶结构、榍石-长石眼球结构、叶片状黑云母、针状磷灰石结构、斜长石的细条状结构、斜长石的蜂窝状环和斜长石的海绵式蜂窝状熔融结构,对这些结构类型进行了成因机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边火成杂岩体 岩浆混合作用 结构类型 成因机理
下载PDF
浅水湖盆内砂体类型及其控制因素分析——以松辽盆地喇萨杏地区PI油层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阮壮 谭广辉 +1 位作者 于炳松 何宇航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1-330,共10页
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及方法,在大量的钻测井及地震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松辽盆地大庆长垣北部喇萨杏地区PI油层等时地层格架,将浅水三角洲沉积理论的进展应用到砂体分散体系的研究中,探讨了研究区内砂体分散样式与浅水三角洲成... 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及方法,在大量的钻测井及地震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松辽盆地大庆长垣北部喇萨杏地区PI油层等时地层格架,将浅水三角洲沉积理论的进展应用到砂体分散体系的研究中,探讨了研究区内砂体分散样式与浅水三角洲成因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储集砂体分为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席状砂体及远砂坝砂体,在平面展布形态上具有分带性。此外,研究认为短期湖岸线的迁移幅度是控制内前缘砂体展布样式的重要因素,当湖岸线迁移幅度较大时,内前缘砂体被强烈席状砂化,在垂直物源方向表现为连续性较好的薄层状砂体;当湖岸线迁移幅度较小时,内前缘砂体以坨状产出,在垂直物源方向表现为连续性较差的厚层状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层 浅水湖盆 层序格架 储集砂体 姚家组 青山口组 白垩系 松辽盆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