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香格里拉上三叠统沉积混杂岩中的晚古生代和中三叠世放射虫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8
1
作者 谢力 杨文强 +1 位作者 刘桂春 冯庆来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3-269,共17页
香格里拉地区位于义敦弧后盆地与中咱地块的过渡带,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上三叠统哈工组、图姆沟组。其中,哈工组发育大量的沉积混杂岩。笔者从硅质混杂岩块中分离出保存完好的放射虫化石。这些放射虫化石分异度较高,主要有内射虫目、泡沫... 香格里拉地区位于义敦弧后盆地与中咱地块的过渡带,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上三叠统哈工组、图姆沟组。其中,哈工组发育大量的沉积混杂岩。笔者从硅质混杂岩块中分离出保存完好的放射虫化石。这些放射虫化石分异度较高,主要有内射虫目、泡沫虫目、罩笼虫目和少量隐管虫目、阿尔拜虫目的放射虫。本文报道了其中的内射虫目、泡沫虫目、罩笼虫目和隐管虫目放射虫共计50种27属。这些放射虫的地质时代自中泥盆世至中三叠世。因为沉积混杂岩中的硅质岩块源自甘孜理塘构造带,这些保存较好的放射虫化石为解释甘孜理塘构造带的构造演化提供了必需的地质时代证据。根据这些放射虫组合所代表的深水环境,我们认为甘孜-理塘构造带所代表的沉积盆地自中泥盆世至中三叠世时期应为深水盆地,也即德格-中甸微板块在中泥盆世时期就已逐渐与扬子板块裂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虫 沉积混杂岩 生物地层学 晚古生代 中三叠世 甘孜理塘构造带 香格里拉 云南
原文传递
云南墨江上三叠统歪古村组燧石质砾石中的晚古生代放射虫化石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谢力 杨文强 +3 位作者 冯庆来 谢国刚 王晓地 贾小辉 《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2-352,共11页
云南哀牢山缝合带由于长期未找到晚石炭世至二叠纪深海环境的化石及沉积地层记录,对哀牢山古特提斯盆地演化历史存在着不同认识。文中报道了采自云南墨江坝留地区上三叠统歪古村组底砾岩中的早石炭世和中二叠世放射虫化石,所有放射虫化... 云南哀牢山缝合带由于长期未找到晚石炭世至二叠纪深海环境的化石及沉积地层记录,对哀牢山古特提斯盆地演化历史存在着不同认识。文中报道了采自云南墨江坝留地区上三叠统歪古村组底砾岩中的早石炭世和中二叠世放射虫化石,所有放射虫化石发现于4件燧石质砾石中,共计11属9种和7未定种及1属种未定放射虫。其中,3件砾石含有Albaillella deflandrei Gourmelon,Albaillella sinuosa Won and Seo等早石炭世放射虫化石组合,另1件砾石含有Pseudoalbaillella spp.,Quadricaulis scalae Caridroit and De Wever,Cauletella sp.和Ishigaum sp.等中二叠世放射虫化石组合。由此表明,哀牢山缝合带存在着早石炭世和中二叠世深海盆地沉积地层记录,哀牢山深海盆地应该在中二叠世之后封闭。该成果为探讨哀牢山古特提斯盆地演化提供了放射虫古生物学证据,进而说明哀牢山缝合带与金沙江缝合带一样,也存在石炭纪和二叠纪深水洋盆沉积地层记录,指示其演化历史是相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虫 燧石质砾石 歪古村组 早石炭世 中二叠世 金沙江-哀牢山造山带 昌都-思茅地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