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球系统动力学与取热减灾减排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德威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43-253,共11页
在综合分析大量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以热能为驱动力的开放地球系统发生多级物质循环的地球系统动力学新模式,据此可以合理地解释洋陆系统及其相关的盆山体系的动力学机制,阐明地球系统资源-灾害-环境-发展的内在关系。在... 在综合分析大量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以热能为驱动力的开放地球系统发生多级物质循环的地球系统动力学新模式,据此可以合理地解释洋陆系统及其相关的盆山体系的动力学机制,阐明地球系统资源-灾害-环境-发展的内在关系。在地球系统动力学创新思想指导下,总结了活动地壳热构造系统的特征,初步研究了华北和西南热灾害链的结构和强震发展趋势,系统地分析了取热减灾减排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阐明了系统开发干热岩的思路和方法及其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从而为即将到来的新地学革命和能源革命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系统动力学 取热减灾减排 干热岩开发 能源革命
下载PDF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微区分析新进展 被引量:36
2
作者 罗彦 胡圣虹 +2 位作者 刘勇胜 高山 林守麟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345-1352,共8页
从仪器、基础研究诸方面评述近年来LA ICP MS微区分析进展 ,重点介绍了与ICP MS联用的激光技术发展、校正方法、分馏效应、剥蚀颗粒分布研究及仪器装置与实验技术改进 ,对LA ICP MS技术的应用作了回顾与展望。引用文献
关键词 激光剥蚀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微区分析 色谱 质谱 联用技术
下载PDF
城市遥感图像的地理分析与城市空间格局演变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亮洁 牟乃夏 薛重生 《测绘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0-72,共3页
采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一体化技术,以义乌市为例,通过对城市遥感图像进行地理分析,对城市空间格局演变进行动态监测和模拟,并结合区域经济统计数据,展开城市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分布及其动力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空间格局演... 采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一体化技术,以义乌市为例,通过对城市遥感图像进行地理分析,对城市空间格局演变进行动态监测和模拟,并结合区域经济统计数据,展开城市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分布及其动力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空间格局演变是多种驱动力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遥感图像 地理分析 城市空间格局 演变特征 动力机制 模式分析
下载PDF
金矿床区蜡质芽孢杆菌孢子数与金矿化关系 被引量:8
4
作者 汤显春 陈绳亮 +1 位作者 周修高 王红梅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7-21,共5页
土壤中蜡质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孢子数目是寻找隐伏金矿床的一种较理想的探矿法。利用此法对我国2个金矿床区的土壤样品进行了该菌的分离鉴定。从55份样品中分离到阳性菌对9株,从739林中挑取11株进行了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结果... 土壤中蜡质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孢子数目是寻找隐伏金矿床的一种较理想的探矿法。利用此法对我国2个金矿床区的土壤样品进行了该菌的分离鉴定。从55份样品中分离到阳性菌对9株,从739林中挑取11株进行了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结果证明,该分离株均为典型的蜡质芽孢杆菌。分析矿区每克土壤中蜡质芽孢杆菌数量最高可达19000余个,与背景矿区比较要高达几百倍至几千倍。同时对55份土壤也进行了金含量的分析;结果发现,该菌孢子异常与金异常有一空间上的分离。依据这些研究,作者认为蜡质芽孢杆菌孢子数是指示金矿床区金含量多少的一项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样品 蜡质芽孢杆菌孢子数 金矿化 金矿床
下载PDF
泥炭沉积分子古气候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黄成雨 谢树成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66-673,共8页
摘要丰富的有机质、优良的保存条件及活跃的微生物活动,使得泥炭沉积成为分子古气候重建的重要载体。近20年来,全球学者开展了较为广泛的泥炭沉积分子古气候研究,探讨了脂类的来源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建立了丰富的分子古气候指标... 摘要丰富的有机质、优良的保存条件及活跃的微生物活动,使得泥炭沉积成为分子古气候重建的重要载体。近20年来,全球学者开展了较为广泛的泥炭沉积分子古气候研究,探讨了脂类的来源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建立了丰富的分子古气候指标体系。占温度指标包括细菌四醚膜脂的甲基化指数/环化指数(MBT/CBT)、叶蜡脂类单体氢同位素组成、异构脂肪醇指数(BNA15)等;古水文指标包括叶蜡脂类单体氢同位素差值、藿类通量、陆源三萜烯芳构化指数(AAR)等。利用上述指标,研究者重建了东亚季风区、北半球北方区末次冰消期以来的古气候变化历史。神农架大九湖是泥炭沉积分子古气候研究开展得早且系统的地点之一,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大九湖分子古气候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前期工作已经充分证明,与微生物活动有关的脂类指标是泥炭沉积分子古气候研究的重要工具,值得继续重视;由于部分指标的多解性以及受生物降解的影响,需要结合现代过程调查,查明指标的适用性及响应气候变化的机制;在系统的现代过程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建立适用于泥炭沉积的半定量指标;为了促进泥炭沉积分子古气候学研究的发展,建议重视新技术的引入与发展,例如脂类单体稳定碳和氢同位素分析,以及单体放射性碳同位素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 分子古气候 脂类 微生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