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污水土地处理技术与污水资源化 被引量:65
1
作者 何江涛 钟佐燊 +1 位作者 汤鸣皋 陈鸿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55-162,共8页
土地处理作为一种生态处理技术以其设备简单、投资少、操作管理方便、能耗低 ,以及净化效果良好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文中系统总结了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结合当前中国城市供、排水以及用水的特点 ,提出了在城市水循环中... 土地处理作为一种生态处理技术以其设备简单、投资少、操作管理方便、能耗低 ,以及净化效果良好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文中系统总结了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结合当前中国城市供、排水以及用水的特点 ,提出了在城市水循环中应用土地处理技术 ,实现污水资源化的三个方向 :城镇居民区生活污水资源化、城市污水土地处理资源化、微污染原水给水预处理。其中 ,城镇居民区生活污水资源化所采用的砂滤系统及湿地系统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力负荷低、处理能力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一个具有实用意义的研究方向。城市污水集中土地处理所采用的技术目前已经比较成熟 ,存在的问题是占地面积太大。因此必须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地选用。应用土地处理技术进行微污染给水预处理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它为解决生物预处理技术所不能解决的Ames试验阳性提供了可能 ,同时也不失为一种廉价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 土地处理 污水资源化 居民用水 城市污水 给水预处理
下载PDF
西北地区地下水的地质生态环境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89
2
作者 崔亚莉 邵景力 韩双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91-196,共6页
针对西北干旱区特定的生态环境条件 ,通过凝结水对沙生植物作用的分析以及地下水位埋深对植物生长和土壤盐渍化影响的分析 ,探讨了地下水对生态环境的控制作用 ,认为地下水埋深及包气带水分运动状况 ,是主要生态环境指标 ,保持合理的生... 针对西北干旱区特定的生态环境条件 ,通过凝结水对沙生植物作用的分析以及地下水位埋深对植物生长和土壤盐渍化影响的分析 ,探讨了地下水对生态环境的控制作用 ,认为地下水埋深及包气带水分运动状况 ,是主要生态环境指标 ,保持合理的生态地下水位是防治植物死亡和土地荒漠化的关键 ;维持适度的地下水位埋深 ,可以控制土壤水盐运移和均衡 ,达到改良土壤和改善地质生态环境的目的。文中还探讨了塔里木河和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地质生态环境 凝结水 潜水埋深 盐渍化 沙生植物 西北地区
下载PDF
地埋式砂滤系统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张金炳 陈鸿汉 +2 位作者 钟佐燊 申俊峰 李志萍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46-350,共5页
地埋式砂滤系统是一种新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主要由预处理单元、布水系统和砂滤3部分组成。其原理主要是通过包气带中的生物降解、吸附、沉淀、过滤等机理净化污水。大量资料表明 ,地埋式砂滤系统不仅具有简单、可靠、低能耗、低建设... 地埋式砂滤系统是一种新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主要由预处理单元、布水系统和砂滤3部分组成。其原理主要是通过包气带中的生物降解、吸附、沉淀、过滤等机理净化污水。大量资料表明 ,地埋式砂滤系统不仅具有简单、可靠、低能耗、低建设费用、易操作等特点 ,而且其处理效果好、水力负荷高、占地面积小、对地表环境影响小等 ,是处理小流量生活污水的有效途径。加强地埋式砂滤系统的研究和应用 ,对环境保护和污水资源化均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埋式砂滤系统 生活污水 处理 利用 环境意义 包气带 吸附 生物降解 环境保护 污染资源化
下载PDF
泰安市第四系水文地质结构对浅层地下水污染敏感性控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马振民 陈鸿汉 刘立才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72-476,共5页
通过对泰安市第四系水文地质结构研究发现 ,浅层地下水的污染受地层结构的控制 ,在包气带岩性及含水层岩性相同的条件下 ,包气带的厚度越大 ,其防污性能越高 ,含水层遭受污染的程度越小 ;在地面环境质量及包气带岩性和厚度相近的条件下 。
关键词 包气带 水文地质结构 污染敏感性 地下水
下载PDF
泰安市岩溶水环境系统模拟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刘立才 陈鸿汉 +1 位作者 马振民 高宗军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7-111,116,共6页
作者运用有限单元法,根据变化的历史开采布局和污染演化趋势,建立了水量水质耦合模型,对岩溶水资源进行了数值模拟评价。在此基础上,以现状开采量和历史水质污染的演化趋势为基准,对未来10年的岩溶水水位水质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在... 作者运用有限单元法,根据变化的历史开采布局和污染演化趋势,建立了水量水质耦合模型,对岩溶水资源进行了数值模拟评价。在此基础上,以现状开采量和历史水质污染的演化趋势为基准,对未来10年的岩溶水水位水质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在2010年,部分地区的氯离子浓度超出了饮用水标准,大部分地区的总硬度严重超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水 污染 耦合模型 有限单元法 水质
下载PDF
隧道施工中环境土层工程性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段光杰 梁池生 李兆平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141-145,共5页
利用非饱和土的三轴仪 ,测定不同吸力状态下的土的强度特性 ,并确立了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 ,同时进行了含水量对非饱和土的强度影响试验 ,研究了北京地区的非饱和土的强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的吸力状态下 ,土的强度明显提高 ;含水... 利用非饱和土的三轴仪 ,测定不同吸力状态下的土的强度特性 ,并确立了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 ,同时进行了含水量对非饱和土的强度影响试验 ,研究了北京地区的非饱和土的强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的吸力状态下 ,土的强度明显提高 ;含水量的改变对内聚力有明显影响 ,而对内摩擦角无明显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施工 环境土层 工程性质 基质吸力 含水量 三轴试验
下载PDF
煤矸石堆放对水环境的影响——以山东省一些煤矸石堆为例 被引量:55
7
作者 余运波 汤鸣皋 +1 位作者 钟佐燊 沈照理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63-169,共7页
采集山东省一些煤矿煤矸石及其堆放区水体的样品进行研究 ,可知煤矸石中硫 (主要赋存在黄铁矿中 )的质量分数为 0 2 8%~ 2 9% ,是重要的水质污染源。大量的Si,Al,Fe ,Ca ,Mg等常量元素及含量较高的As,Pb ,Cr,Mn等微量元素都能对水体... 采集山东省一些煤矿煤矸石及其堆放区水体的样品进行研究 ,可知煤矸石中硫 (主要赋存在黄铁矿中 )的质量分数为 0 2 8%~ 2 9% ,是重要的水质污染源。大量的Si,Al,Fe ,Ca ,Mg等常量元素及含量较高的As,Pb ,Cr,Mn等微量元素都能对水体产生污染 ;煤矸石堆放区水体的pH值为 4 43~7 93,总硬度高 ,SO2 -4 浓度高 (平均为 12 0 1 0 2mg/L ,最高为 2 6 37 6 9mg/L ,超标 10倍多 ) ,微量有毒、有害组分 (Be ,V ,Mn ,Sr ,Mo ,Ni,F等 )均存在超标或浓度过高现象。对风化的与新鲜的煤矸石分别进行浸泡和淋滤实验发现 :黄铁矿的氧化导致了煤矸石堆放区相邻水体的SO2 -4 ,Fe ,Al的浓度增大 ,黄铁矿氧化生成的酸及其与钙镁盐岩的反应致使pH值变化范围大 ,水体的硬度升高 ;煤矸石风化生成的大量酸使淋滤液pH值降低 ,在酸的作用下水中Ca2 + 和Mg2 + 的浓度增大并维持在一定的水平 ,风化使煤矸石中的黄铁矿发生氧化并以可溶性Fe和硫酸盐形式迁移至淋滤液中 ,煤矸石中赋含的多种多环芳烃能迁移到附近的水体中 ,对环境造成大量的有机物污染 ,这一污染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黄铁矿 风化 多环芳烃 水环境 水质污染
下载PDF
人工快渗系统处理洗浴污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张金炳 汤鸣皋 +3 位作者 陈鸿汉 钟佐燊 邓雁希 宋志勇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39-543,共5页
用人工快渗系统模拟地下环境 ,进行了 5个月处理洗浴污水的室内试验研究 ,重点探讨了渗滤介质、滤层厚度、布水方式及进水浓度对系统去污效果的影响 ,为人工快渗系统处理洗浴污水的工艺设计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洗浴污水 人工土壤 快渗系统 去污效果 渗滤介质 滤层厚度 布水方式 城市污水
下载PDF
人工构建快速渗滤污水处理系统的试验 被引量:77
9
作者 何江涛 钟佐燊 +1 位作者 汤鸣皋 陈鸿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9-243,共5页
人工构建快速渗滤系统(CRI)是基于污水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的一种新型处理技术.通过改进,其水力负荷得到大大提高,并且出水效果良好.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达到2.943m/d时,各污染组分仍可得到较好的去除.CODCr、BOD5去除率分别为70%~... 人工构建快速渗滤系统(CRI)是基于污水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的一种新型处理技术.通过改进,其水力负荷得到大大提高,并且出水效果良好.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达到2.943m/d时,各污染组分仍可得到较好的去除.CODCr、BOD5去除率分别为70%~90%、70%~ 80%.TN、NH4+的去除率分别为70%~95%、80%~95%.该系统处理效果良好的原因主要在于干湿交替及设置通气管两种复氧方法的共同作用,使系统无论是在淹水期还是落干期都能保证连续复氧的进行.此外,系统的特殊结构设计使系统内好氧带及厌氧带有机结合,保障了系统内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的顺利进行,加强了系统对氮的去除能力.CRI系统的特征使其在污水资源化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构建 快速渗滤污水处理系统 试验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山东淄博煤矿区环境中多环芳烃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张建立 潘懋 +1 位作者 钟佐燊 汤鸣皋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9,共3页
对山东淄博煤矿区的煤、煤矸石、矿坑排水、煤矸石淋滤水以及煤矿地下水中多环芳烃的含量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 ,该煤矿区的煤及煤矸石中含有多环芳烃 ;矿坑排水、煤矸石淋滤水及地下水中的多环芳烃与煤层及煤矸石的淋滤有关 ,煤矿... 对山东淄博煤矿区的煤、煤矸石、矿坑排水、煤矸石淋滤水以及煤矿地下水中多环芳烃的含量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 ,该煤矿区的煤及煤矸石中含有多环芳烃 ;矿坑排水、煤矸石淋滤水及地下水中的多环芳烃与煤层及煤矸石的淋滤有关 ,煤矿开采引起的多环芳烃污染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坑排水 淋滤作用 淄博煤矿区 煤矸石 地下水 山东 矿区环境 多环芳烃
下载PDF
解决污水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占地突出的新方法 被引量:38
11
作者 何江涛 钟佐燊 汤鸣皋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39-345,共7页
根据污水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的主要特点和局限 ,针对该系统占地突出这一问题 ,提出了通过采用人工填料 ,提高水力负荷 ,加快污水在系统中的渗透速度 ,从而减小系统占地面积的新方法。对随水力负荷的提高使系统可能产生的出水水质变差... 根据污水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的主要特点和局限 ,针对该系统占地突出这一问题 ,提出了通过采用人工填料 ,提高水力负荷 ,加快污水在系统中的渗透速度 ,从而减小系统占地面积的新方法。对随水力负荷的提高使系统可能产生的出水水质变差、介质堵塞以及投资费用增高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且对在涿州进行的现场小型工程的试验进行了验证。得出结论认为改进的人工构建快速渗滤系统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 人工构建快速渗滤系统 水力负荷 水力停留时间 人工填料 渗透速度
下载PDF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处理深圳市茅洲河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4
12
作者 牟新民 黄培鸿 +4 位作者 张金炳 杨小毛 霍润华 付丽 钟佐燊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03年第4期370-377,共8页
针对传统污水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水力负荷低,占地面积大的弱点,提出了采用渗透性能良好的天然砂作为主要渗滤介质建立人工快速渗滤系统的试验方案,并以受污染河水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1.5m/d的水力负... 针对传统污水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水力负荷低,占地面积大的弱点,提出了采用渗透性能良好的天然砂作为主要渗滤介质建立人工快速渗滤系统的试验方案,并以受污染河水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1.5m/d的水力负荷条件下,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对污染河水具有较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其对SS、CODcr、BOD5、NH3 N、T P和LA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9.51%、77.82%、85.33%、98.28%、60.19%和94.25%;处理出水中SS、CODcr、BOD5、NH3 N和LAS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5mg/L、15.7mg/L、2.89mg/L、0.32mg/L、0.86mg/L和0.05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 深圳市 茅洲河水 污染河水 天然砂 净化效果
下载PDF
天津市深层基岩地下热水系统数值模拟中若干问题的处理 被引量:8
13
作者 周训 陈明佑 +3 位作者 吴胜军 崔红梅 付丽 赵越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3-167,共5页
天津市基岩地下热水具有密度随温度变化显著、存在水岩之间热交换的特点 ,采用适合于描述深层地下热水水流和热量运移的压力场和温度场控制方程 ,通过对渗流场、边界条件的合理概化和对初始条件、热储层缺失区域及倾斜断层等的合理处理 ... 天津市基岩地下热水具有密度随温度变化显著、存在水岩之间热交换的特点 ,采用适合于描述深层地下热水水流和热量运移的压力场和温度场控制方程 ,通过对渗流场、边界条件的合理概化和对初始条件、热储层缺失区域及倾斜断层等的合理处理 ,使所建立的三维数值模型变得更为有效和实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热水 三维模型 数值模拟 密度 压力 温度场
下载PDF
污水渗滤土地处理系统中水力停留时间与出水效果的讨论 被引量:7
14
作者 何江涛 段光杰 +2 位作者 张金炳 汤鸣皋 钟佐燊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3-208,共6页
污水渗滤土地处理系统中 ,水力停留时间与出水效果之间的关系 ,直接涉及到系统的大小与出水效果之间的关系 .一般认为各污染组分的去除率与水力停留时间之间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从微生物生长动力学角度出发 ,就此问题做了进一步讨... 污水渗滤土地处理系统中 ,水力停留时间与出水效果之间的关系 ,直接涉及到系统的大小与出水效果之间的关系 .一般认为各污染组分的去除率与水力停留时间之间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从微生物生长动力学角度出发 ,就此问题做了进一步讨论 .结果表明 ,各污染组分的出水浓度与水力停留时间之间的关系严格地说 ,是一种类指数关系 ,它实际是一条直线和一条负指数曲线叠加而成 ,而并非纯指数关系 .实际应用结果表明 ,不同系统的处理效率可以通过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T 进行对比评价 .提高系统的处理效率可以围绕反映系统净化能力的综合指数KT,从提高系统内微生物活性的角度出发 ,以减小系统的占地及投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渗滤土地处理系统 水力停留时间 出水效果 一级反应动力学 微生物
下载PDF
反硝化条件下苯生物降解的微环境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东艳 钟佐燊 +2 位作者 孔惠 刘菲 王艳玲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93-497,共5页
探讨了厌氧微环境中苯的生物降解 .接种物来自北京郊区的稻田土 .结果表明 ,在富集培养和转移培养微环境中 ,苯和甲苯的降解与硝酸盐还原作用同时发生 .甲苯比苯更易降解 ,甲苯的存在促进了苯的降解 .
关键词 生物降解 反硝作用 微环境 地下水
下载PDF
中国北方岩溶区含水岩溶裂隙介质的序列指示模拟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鸿汉 朱远峰 邹胜章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8-172,共5页
针对当前岩溶学研究领域中空隙位置定量预测和数学描述的难题 ,选择研究程度高、资料丰富、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山东济南泉域的含水岩溶裂隙介质 ,运用序列指示条件模拟方法研究空隙间的连通性能 ,预测岩溶裂隙密集带和强径流带的位置 .研... 针对当前岩溶学研究领域中空隙位置定量预测和数学描述的难题 ,选择研究程度高、资料丰富、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山东济南泉域的含水岩溶裂隙介质 ,运用序列指示条件模拟方法研究空隙间的连通性能 ,预测岩溶裂隙密集带和强径流带的位置 .研究表明 ,它既可给出其模拟数值的波动区间 ,且不同分位数值模拟图均能明显一致地指示出岩溶裂隙密集带和强径流带位置 ,尤其是当样本点较少时 ,也可获得几乎与样本点较多时的一致成果 ,从而为该方法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广阔的领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裂隙介质 序列指示模拟 岩溶裂隙渗透系数 连通性 中国
下载PDF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矿坑水中的苯系物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菲 王艳玲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29-531,共3页
以国家标准方法和EPA方法为基础 ,进行了矿坑排水中苯系物的测定 .在测定过程中进行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实验 ,用外标法定量 .在水样测定的同时对用自动顶空进样器和吹扫捕集浓缩仪两种进样方式测定矿坑排水中苯系物的方法进行了比较 ... 以国家标准方法和EPA方法为基础 ,进行了矿坑排水中苯系物的测定 .在测定过程中进行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实验 ,用外标法定量 .在水样测定的同时对用自动顶空进样器和吹扫捕集浓缩仪两种进样方式测定矿坑排水中苯系物的方法进行了比较 ,对进样方式和影响测定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结果表明 ,自动顶空进样器的回收率为 10 8.5 8%~ 116 .38% ,方法检出限为 5 .0 0~ 10 .0 0 μg/L ;吹扫捕集浓缩仪的回收率为 94.87%~ 10 5 .6 3% ,方法检出限为 0 .2 5~ 0 .5 0 μg/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系物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矿坑水 煤矿
下载PDF
棉浆粕蒸煮黑液处理工程实践 被引量:3
18
作者 崔康平 钟佐燊 沈照理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21,共2页
棉浆行业碱法蒸煮黑液是当前废水治理中的难题之一。本文介绍采用酸析气浮 +A O法 +混凝工艺处理棉浆黑液的工程实例。工程运行结果表明 :该工艺对CODCr和色度的去除率可达 98%以上 ,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 。
关键词 棉浆黑液 酸析气浮 接触厌氧 SBR法 混凝 废水治理 棉浆行业
下载PDF
高层建筑管道直饮水工程实践 被引量:1
19
作者 崔康平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4期606-608,共3页
介绍了反渗透(RO)工艺在高层建筑管道直饮水工程中的应用实践,探讨了有关的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和设备选型。采用恒压变频、分区减压阀双循环供水方式和臭氧、紫外线双重消毒,确保供水稳定、及时、安全。运行和测试结果表明:出水电导率... 介绍了反渗透(RO)工艺在高层建筑管道直饮水工程中的应用实践,探讨了有关的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和设备选型。采用恒压变频、分区减压阀双循环供水方式和臭氧、紫外线双重消毒,确保供水稳定、及时、安全。运行和测试结果表明:出水电导率≤10μs/cm,达到国家直饮净水水质标准,整套系统能全自动运行,并实现远程控制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反渗透 管道直饮水工程 工艺流程 变频供水 臭氧消毒 紫外线消毒
下载PDF
浅层地下水卤代烃污染初步研究 被引量:42
20
作者 张达政 陈鸿汉 +2 位作者 李海明 邹胜章 刘立才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26-329,共4页
笔者通过对某地区浅层地下水中卤代烃(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和三溴甲烷)的测试、研究和分析,阐明了该地区浅层地下水中卤代烃污染物主要是三氯甲烷、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主要污染来源是露天堆放的垃圾场、排污河渠和... 笔者通过对某地区浅层地下水中卤代烃(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和三溴甲烷)的测试、研究和分析,阐明了该地区浅层地下水中卤代烃污染物主要是三氯甲烷、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主要污染来源是露天堆放的垃圾场、排污河渠和特殊工业企业;确定了污染源分布和包气带岩性是决定该地区卤代烃污染的两个主要因素,冲洪积扇顶部和潜水—承压水过渡带是卤代烃污染的高浓度区;最后对该地区卤代烃污染物的形成和迁移转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下水 卤代烃 地下水污染 三氧甲烷 四氯化碳 三溴甲烷 迁移 三氯乙烯 包气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