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济阳坳陷东营凹陷沙三中亚段流体包裹体古流体势场恢复
被引量:
30
1
作者
蔡李梅
陈红汉
+3 位作者
李纯泉
李兆奇
刘惠民
郝雪峰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25,共9页
通过对东营凹陷沙三中亚段砂岩储层中376块流体包裹体样品的系统分析,将研究区的油气充注划分为3个期次,并确定出3期油气充注发生的时间。运用流体包裹体PVT热动力学模拟的方法,获得了3个充注期的古压力演化,结合本区平面和剖面上现今...
通过对东营凹陷沙三中亚段砂岩储层中376块流体包裹体样品的系统分析,将研究区的油气充注划分为3个期次,并确定出3期油气充注发生的时间。运用流体包裹体PVT热动力学模拟的方法,获得了3个充注期的古压力演化,结合本区平面和剖面上现今地层压力的分布,确定了沙三中亚段油气藏可视为处于同一个含油气压力系统中。在此基础上,利用流体包裹体所获得的参数恢复了沙三中亚段3期古油水势场的演化,并分析了其分布特征,探讨了油气充注期中的有利油气聚集区。认为东营凹陷油气藏的分布与古流体势的演化有密切的联系,3期油气充注时期古油势控制成藏的阀值分别为7,10.5和22 kJ/kg,利津洼陷北坡和牛庄洼陷南坡是第一期有利的油气低势聚集带,围绕牛庄洼陷和利津洼陷这两大高油势中心的周边区域为第二期有利油气成藏带,第三期油气有利成藏带逐渐扩展到民丰和博兴两大洼陷周缘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流体势场
油气成藏
流体包裹体
东营凹陷
济阳坳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柴西南七个泉油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建明
史玲玲
+2 位作者
王华
张道伟
张敏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20,52,共5页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七个泉油田2口油井原油样品生物标志物特征的系统分析表明:七个泉油田正构烷烃分布完整,主峰碳为C22,CPI<1,呈偶碳优势,Pr/Ph低,反映其母质源岩来自强还原环境。双环倍半萜系列组成中补身烷和升补身烷含量...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七个泉油田2口油井原油样品生物标志物特征的系统分析表明:七个泉油田正构烷烃分布完整,主峰碳为C22,CPI<1,呈偶碳优势,Pr/Ph低,反映其母质源岩来自强还原环境。双环倍半萜系列组成中补身烷和升补身烷含量高。规则甾烷组成以C27>C29>C28为特征,呈"L"型,生油母质以低等水生生物为主,油样中还存在重排甾烷和4-甲基甾烷;萜烷系列中藿烷系列分布完整,C30藿烷为主峰,C35/C34藿烷值为1.66和1.67,伽马蜡烷丰度极高,其伽马蜡烷/C30藿烷值为1.18和1.29。原油成熟度参数C29甾烷ααα20S/(20S+20R)、αβ/β(αββ+ααα)及Ts/Tm都说明原油未成熟,碳同位素值较重。经过与柴北原油、柴西烃源岩对比证实,七个泉油田与西部第三系咸水湖相原油特征更为接近,主要为强还原、高盐度沉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生物标志物
碳同位素
七个泉油田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宝北低渗储层不同流动单元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
4
3
作者
秦飞
姚光庆
+2 位作者
李伟才
张磊
马伟竣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2-76,共5页
宝浪油田宝北区块是典型的低孔低渗油藏。在对本区流动单元判别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室内相对渗透率资料,运用相对渗透率曲线归一化的方法,建立了5类流动单元及其组合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并对不同流动单元及其组合的相对渗透率特征进行了定...
宝浪油田宝北区块是典型的低孔低渗油藏。在对本区流动单元判别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室内相对渗透率资料,运用相对渗透率曲线归一化的方法,建立了5类流动单元及其组合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并对不同流动单元及其组合的相对渗透率特征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比较,确定了本区储层细分组合开采的优势组合为流动单元B与C的组合,通过水驱相关参数的计算实现了对不同流动单元水驱开发特征的定量评价及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浪油田
低渗储层
流动单元
相对渗透率曲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济阳坳陷东营凹陷沙三中亚段流体包裹体古流体势场恢复
被引量:
30
1
作者
蔡李梅
陈红汉
李纯泉
李兆奇
刘惠民
郝雪峰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湖北省油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
资源学院石油系
中国
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25,共9页
文摘
通过对东营凹陷沙三中亚段砂岩储层中376块流体包裹体样品的系统分析,将研究区的油气充注划分为3个期次,并确定出3期油气充注发生的时间。运用流体包裹体PVT热动力学模拟的方法,获得了3个充注期的古压力演化,结合本区平面和剖面上现今地层压力的分布,确定了沙三中亚段油气藏可视为处于同一个含油气压力系统中。在此基础上,利用流体包裹体所获得的参数恢复了沙三中亚段3期古油水势场的演化,并分析了其分布特征,探讨了油气充注期中的有利油气聚集区。认为东营凹陷油气藏的分布与古流体势的演化有密切的联系,3期油气充注时期古油势控制成藏的阀值分别为7,10.5和22 kJ/kg,利津洼陷北坡和牛庄洼陷南坡是第一期有利的油气低势聚集带,围绕牛庄洼陷和利津洼陷这两大高油势中心的周边区域为第二期有利油气成藏带,第三期油气有利成藏带逐渐扩展到民丰和博兴两大洼陷周缘区域。
关键词
古流体势场
油气成藏
流体包裹体
东营凹陷
济阳坳陷
Keywords
paleo-fluid potential fiel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fluid inclusion
Dongying Sag
Jiyang Depression
分类号
TE11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柴西南七个泉油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建明
史玲玲
王华
张道伟
张敏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湖北省油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长江
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
中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
勘探
开发
研究院
出处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20,52,共5页
基金
湖北省油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基金项目(96005)
文摘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七个泉油田2口油井原油样品生物标志物特征的系统分析表明:七个泉油田正构烷烃分布完整,主峰碳为C22,CPI<1,呈偶碳优势,Pr/Ph低,反映其母质源岩来自强还原环境。双环倍半萜系列组成中补身烷和升补身烷含量高。规则甾烷组成以C27>C29>C28为特征,呈"L"型,生油母质以低等水生生物为主,油样中还存在重排甾烷和4-甲基甾烷;萜烷系列中藿烷系列分布完整,C30藿烷为主峰,C35/C34藿烷值为1.66和1.67,伽马蜡烷丰度极高,其伽马蜡烷/C30藿烷值为1.18和1.29。原油成熟度参数C29甾烷ααα20S/(20S+20R)、αβ/β(αββ+ααα)及Ts/Tm都说明原油未成熟,碳同位素值较重。经过与柴北原油、柴西烃源岩对比证实,七个泉油田与西部第三系咸水湖相原油特征更为接近,主要为强还原、高盐度沉积环境。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生物标志物
碳同位素
七个泉油田
柴达木盆地
Keywords
geochemistry characteristics
biomarker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
Qigequan Oilfield
Qaidam Basin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宝北低渗储层不同流动单元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
4
3
作者
秦飞
姚光庆
李伟才
张磊
马伟竣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研究生院
中国地质大学湖北省油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
资源学院
出处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2-76,共5页
基金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重点项目“低渗透油藏提高水驱采收率研究”(G0503-ZS-063)
文摘
宝浪油田宝北区块是典型的低孔低渗油藏。在对本区流动单元判别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室内相对渗透率资料,运用相对渗透率曲线归一化的方法,建立了5类流动单元及其组合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并对不同流动单元及其组合的相对渗透率特征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比较,确定了本区储层细分组合开采的优势组合为流动单元B与C的组合,通过水驱相关参数的计算实现了对不同流动单元水驱开发特征的定量评价及预测。
关键词
宝浪油田
低渗储层
流动单元
相对渗透率曲线
Keywords
Baolang Oilfield
low permeable reservoir
flow unit
relative permeability curve
分类号
P618.130.21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济阳坳陷东营凹陷沙三中亚段流体包裹体古流体势场恢复
蔡李梅
陈红汉
李纯泉
李兆奇
刘惠民
郝雪峰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3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柴西南七个泉油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李建明
史玲玲
王华
张道伟
张敏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宝北低渗储层不同流动单元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建立及应用
秦飞
姚光庆
李伟才
张磊
马伟竣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