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矿床的成矿系列理论构建吉南地区成矿作用演化轨迹图
1
作者 闫冬 王岩 +4 位作者 李斌 赵华伟 臧兴运 陶传忠 王浩 《地质与资源》 2025年第1期21-34,共14页
运用矿床的成矿系列理论,在吉林南部地区划分矿床成矿系列,构建成矿作用演化轨迹图,总结吉南地区不同构造演化时期成矿构造环境及成矿作用的时空演化规律.研究表明,吉南地区可建立从新太古代至新生代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4个矿床成矿系列... 运用矿床的成矿系列理论,在吉林南部地区划分矿床成矿系列,构建成矿作用演化轨迹图,总结吉南地区不同构造演化时期成矿构造环境及成矿作用的时空演化规律.研究表明,吉南地区可建立从新太古代至新生代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4个矿床成矿系列组、3个矿床成矿系列组合、3个矿床成矿系列类型、12个矿床成矿系列、16个矿床成矿亚系列、27个矿床式.以构造演化阶段为横坐标,构造演化旋回为纵坐标,构建成矿作用演化轨迹图,每一个矿床成矿系列组(组合、类型)、矿床成矿系列、矿床成矿亚系列、矿床式在图中都有自己特定的位置.轨迹图反映了吉南地区构造演化的旋回性与成矿作用的规律性存在的内在联系,揭示了矿床成矿系列各序次的属性内涵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体现了吉南地区构造演化和成矿过程的历史,是吉南地区构造演化不同旋回成矿作用的客观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作用演化 矿床成矿系列 构造演化旋回 成矿规律 吉林省
下载PDF
格陵兰岛铀矿资源潜力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权晓莹 刘春花 赵元艺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71-1079,共9页
格陵兰矿产资源丰富,但尚未大规模开发,现已逐渐成为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的热点地区。格陵兰的矿产勘查资料易于获得,但中文资料匮乏。中国铀矿类型主要有岩浆型、热液型、砂岩型和碳硅泥岩型,总体上“小、贫、散”,超大型与大型铀矿床... 格陵兰矿产资源丰富,但尚未大规模开发,现已逐渐成为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的热点地区。格陵兰的矿产勘查资料易于获得,但中文资料匮乏。中国铀矿类型主要有岩浆型、热液型、砂岩型和碳硅泥岩型,总体上“小、贫、散”,超大型与大型铀矿床很稀缺。为缓解中国铀矿资源的紧缺状况,推动中国企业在格陵兰“走出去”,在收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初步评价了格陵兰的铀矿资源潜力。格兰陵主要的铀矿成因类型是砂岩型、砾岩型、脉型、侵入岩型、火山岩型和交代岩型6种。可确定5个找矿远景区,其中A级3个,B级和C级各1个,建议中国企业重点关注A级远景区。格陵兰政府对于铀矿开采的禁令已经解除,铀矿资源可利用性评价良好,值得中国企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陵兰岛 铀矿 资源潜力评价
下载PDF
东欧南部阿普塞尼-巴纳特-蒂莫克-斯雷德诺戈里斯基(ABTS)铜-金成矿带地质特征 被引量:7
3
作者 韩宁 江思宏 +3 位作者 白大明 陈春良 刘源 康欢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920-1937,共18页
东欧南部阿普塞尼-巴纳特-蒂莫克-斯雷德诺戈里斯基(ABTS)成矿带位于特提斯巨型成矿域的西段,矿床类型主要包括斑岩型铜-金-钼矿床、矽卡岩型钼-铁-铅-锌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矿床等,成矿作用主要与晚白垩世钙碱性岩浆活动有关... 东欧南部阿普塞尼-巴纳特-蒂莫克-斯雷德诺戈里斯基(ABTS)成矿带位于特提斯巨型成矿域的西段,矿床类型主要包括斑岩型铜-金-钼矿床、矽卡岩型钼-铁-铅-锌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矿床等,成矿作用主要与晚白垩世钙碱性岩浆活动有关。整个成矿带的矿床形成于20Ma,为短期构造成矿。空间上,斯雷德诺戈里斯基地区成岩成矿年龄有自北向南减小的趋势。目前,该矿带成矿模型主要为板块折返模型,在板块俯冲的过程中,受非洲和欧洲板块之间的远程作用力的影响,俯冲角度逐渐变陡,导致上地幔和软流圈物质上涌,并伴随上盘的伸展,熔体上升到浅部层位形成相关的岩体和矿床。伴随着板块折返,岩浆侵位轨迹南移,导致斯雷德诺戈里斯基和蒂莫克地区自北向南成岩成矿年龄逐渐降低。该成矿带与国内冈底斯成矿带具有相似的矿床类型和成岩年龄空间分布特征,在成矿时代、成矿构造环境上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TS铜-金成矿带 斑岩型矿床 矽卡岩型矿床 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 板块折返 东欧南部
下载PDF
矽卡岩矿床模型研究
4
作者 谢桂青 纪云昊 +3 位作者 吴晓林 李伟 朱乔乔 张志远 《地质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1-219,共19页
【研究目的】矽卡岩矿床是地壳中最丰富的矿床类型之一,是中国多数成矿区带的主攻找矿类型之一。矿床模型不仅用于刻画成矿理论,而且可以用于指导找矿勘查,是评价未发现矿床的重要技术方法,因此,矽卡岩矿床的矿床模型一直受到高度关注,... 【研究目的】矽卡岩矿床是地壳中最丰富的矿床类型之一,是中国多数成矿区带的主攻找矿类型之一。矿床模型不仅用于刻画成矿理论,而且可以用于指导找矿勘查,是评价未发现矿床的重要技术方法,因此,矽卡岩矿床的矿床模型一直受到高度关注,但系统总结近年研究进展相对薄弱。【研究方法】全面收集国内外矽卡岩矿床的资料,结合笔者长达20余年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矽卡岩矿床模型的研究进展。【研究结果】叙述全球矽卡岩矿床的研究历史和主要类型,总结矽卡岩矿床的矿物组合和分带模式及其控制因素,综述与斑岩有关的矽卡岩铜多金属矿床、远成矽卡岩矿床和交代火成岩矽卡岩矿床的研究现状。以中国长江中下游和江南造山带中段湘中地区矽卡岩矿床为对象,从成矿系统角度,构建氧化性矽卡岩铜铁金矿床组合模型和还原性矽卡岩钨金锑矿床组合模型。【结论】两组成矿系统矿床模型拓宽了找矿方向,展望了矽卡岩矿床模型未来研究方向,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矿床 矿物组合 分带模式 矿床模型 成矿系统
下载PDF
中国东北部夹皮沟矿集区金矿成矿过程——来自冰湖沟金矿床锆石U-Pb定年和微量元素示踪 被引量:2
5
作者 韩吉龙 孙景贵 +4 位作者 张勇 张笑天 刘阳 王抒 褚小磊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28-747,共20页
夹皮沟矿集区发育众多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矿床,区内的金矿床属于中温热液金矿床,并以中温低盐度流体、中侏罗世成矿、成因上与同期岩浆作用关系密切为主要特征。为了刻画同期岩浆-热液作用的过程,探讨其对金成矿的贡献,示踪区内金成... 夹皮沟矿集区发育众多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矿床,区内的金矿床属于中温热液金矿床,并以中温低盐度流体、中侏罗世成矿、成因上与同期岩浆作用关系密切为主要特征。为了刻画同期岩浆-热液作用的过程,探讨其对金成矿的贡献,示踪区内金成矿作用过程,以区内的冰湖沟金矿床为例,开展了系统的矿床地质、岩相学,以及锆石的矿物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金主要赋存在震碎角砾岩的胶结物中;2)根据锆石的晶体形态、内部结构、微量元素组成和U-Pb年龄,热液胶结角砾岩和角砾状矿石胶结物中锆石可划分为捕获锆石(第一组195~185 Ma)、继承锆石(第二组175~172 Ma)和热液锆石(第三组176~173 Ma),其中热液锆石(第三组)的U-Pb年龄为176~173 Ma,指示成矿作用发生在中侏罗世;3)第二、三组锆石具有较低w(Y)、高Y/Ho值,指示晚阶段花岗质熔体与富P和Ti的热液流体共存,同时它们的w(Hf)与Th/U、Yb/Gd值呈现出系统的演化趋势,指示岩浆经历了逐步的冷却和分异作用,并最终形成热液流体;4)第二组锆石与第三组锆石相比,具有较高的Ce/Ce^(*)值和Eu/Eu^(*)值,指示岩浆是高氧逸度的,而热液流体是低氧逸度的,同时锆石的不相容元素(如P、Y、LREE、Nb、Th、Pb^(*)等)的质量分数随着w(Hf)(从第二组到第三组)增加逐步增加,指示在岩浆分异及向热液演化过程中,不相容元素逐步进入热液流体相,并逐步富集。结合区域成果,由于岩浆具有高温、高氧逸度、富挥发组分,抑制了硫化物在其演化早阶段结晶,使得Au、S、Fe,以及不相容元素在晚阶段岩浆/热液流体中富集,形成初始含矿流体;在向上运移过程中,强烈的水岩反应、温压和氧逸度的降低,致使含矿流体处于不稳定状态,Au和硫化物大量沉淀,最终形成金矿床。从区域成矿背景、矿床地质、元素地球化学、成矿流体和成岩成矿年代学等角度综合分析,认为上述地质过程是夹皮沟矿集区大规模金成矿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锆石 锆石U-PB定年 地球化学 冰湖沟金矿床 夹皮沟矿集区 中国东北
下载PDF
非洲锰矿床成因类型、地质特征及表生富集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赵宏军 张伟波 +5 位作者 陈秀法 何学洲 张潮 陈超 于永善 郑喻林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1-102,共22页
【研究目的】非洲锰矿资源丰富,储量3.1亿t、资源量6.6亿t排名在世界上均列第一,加强非洲锰矿床的研究和认识对推动锰矿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方法】通过对重要成矿带典型矿床的解剖总结了非洲锰矿床的成因类型、地质特征... 【研究目的】非洲锰矿资源丰富,储量3.1亿t、资源量6.6亿t排名在世界上均列第一,加强非洲锰矿床的研究和认识对推动锰矿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方法】通过对重要成矿带典型矿床的解剖总结了非洲锰矿床的成因类型、地质特征。【研究结果】非洲锰矿成因类型主要有前寒武系条带状铁建造(BIF)型、海相沉积型、陆相(三角洲湖相)沉积型、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热液型锰矿床等,其中以前寒武系条带状铁建造(BIF)型和海相沉积型最为重要。【结论】非洲锰矿资源具有矿床规模大(以大型、超大型为主)、品位高(30%~50%)、分布相对集中的总体特征;锰矿床的成锰时代较早,以前寒武纪为主;多数锰矿床都遭受2.0 Ga的不整合侵蚀及新生代表生氧化两期风化淋滤作用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矿床 成因类型 地质特征 成因机制 地质调查工程 非洲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三维矿产定量预测——以四川拉拉铜矿为例 被引量:24
7
作者 向杰 陈建平 +3 位作者 肖克炎 李诗 张志平 张烨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10-2021,共12页
在大数据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矿产资源定量预测作为地质大数据的核心部分,其综合分析挖掘多元信息的基本思路与大数据的理念不谋而合。以四川拉拉铜矿为例,开展基于机器学习的三维矿产资源定量预测。通过建立三维地质模型,提取成矿有... 在大数据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矿产资源定量预测作为地质大数据的核心部分,其综合分析挖掘多元信息的基本思路与大数据的理念不谋而合。以四川拉拉铜矿为例,开展基于机器学习的三维矿产资源定量预测。通过建立三维地质模型,提取成矿有利信息,构建研究区定量预测模型;基于"立方块预测模型"找矿方法,采用机器学习随机森林算法,计算出研究区成矿概率分布,以此圈定出5个找矿远景区。结果表明,随机森林具有更高的预测准确度与稳定性,且能够对控矿要素重要性做出定量评价。该研究成功地将机器学习应用于三维矿产定量预测,为今后的矿产资源预测评价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预测 三维建模 机器学习 随机森林算法 拉拉铜矿
下载PDF
东北地区富钴矿床成矿规律、成因类型与远景区预测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勇 丁建华 +3 位作者 松权衡 张彤 邰彦德 孙景贵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93-712,共20页
钴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被广泛用于现代尖端技术领域中,因而部分国家将其列入战略矿产资源清单。钴矿形成的独立矿床较少,以共伴生矿床为主。我国是一个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度,资源保有程度严重不足。目前,在我国东北地区发现并勘探... 钴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被广泛用于现代尖端技术领域中,因而部分国家将其列入战略矿产资源清单。钴矿形成的独立矿床较少,以共伴生矿床为主。我国是一个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度,资源保有程度严重不足。目前,在我国东北地区发现并勘探出具有一定规模的共伴生钴矿床,其中既有与Cu共伴生矿床,又有与Cu-Ni-Fe共伴生矿床。为此,需要进一步总结成矿地质特征,分析潜力,为今后地质找矿工作提供借鉴。本文从东北地区钴矿床分布和地质特征角度出发,初步厘定该区钴矿的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型矿床、岩浆型矿床、海相火山沉积-变质型矿床和矽卡岩型矿床4类;其中,沉积-变质型和岩浆型矿床分布较广,主要产在古元古代辽吉裂谷区;结合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区域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特征,进一步圈定了28个远景区,包括A类远景区4个,B类远景区8个,C类远景区16个。建议4个A类远景区作为将来找矿勘查部署中优先重点关注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矿床 基本特征 成矿规律 资源潜力评价 中国东北
下载PDF
扬子地块北缘大幕山地区锑矿成矿预测 被引量:4
9
作者 丁建华 叶会寿 +2 位作者 张勇 陈郑辉 娄德波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37-1248,共12页
锑矿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大幕山地区地处长江中下游成矿带西南端,经历了前震旦纪基底形成、震旦纪—早三叠世盖层沉积、中三叠世以来的碰撞造山和造山后板内变形等多个演化阶段,处在不同构造体制交汇、衔接和转换的焦点部位。由于... 锑矿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大幕山地区地处长江中下游成矿带西南端,经历了前震旦纪基底形成、震旦纪—早三叠世盖层沉积、中三叠世以来的碰撞造山和造山后板内变形等多个演化阶段,处在不同构造体制交汇、衔接和转换的焦点部位。由于多期构造运动的叠加,研究区具备了优越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锑矿床的成矿条件。大幕山地区研究程度较低,笔者对已有的资料进行梳理,深入总结锑成矿规律,认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幔和基底地层的混和,岩浆的底辟作用是成矿物质上升的重要动力,深大断裂尤其是层间滑脱断层是成矿流体运移和储存的重要条件。应用GIS技术,对可以指导找矿的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信息进行了提取,并据此圈定了9个找矿远景区,其中A类远景区3个,B类2个,C类4个。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进一步找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矿 成矿规律 找矿预测 远景区 大幕山 矿产勘查工程
下载PDF
南秦岭冷水沟铜钼金矿床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雷 闫臻 +4 位作者 刘凯 代军治 郭现轻 聂潇 庞绪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13-727,共15页
冷水沟铜钼金矿床位于南秦岭山阳—柞水矿集区内,是南秦岭晚中生代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床的代表性矿床之一。冷水沟矿区内除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体外,还发育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体,但对于铜钼矿化与金矿化之间是否存在成因联系一直存在... 冷水沟铜钼金矿床位于南秦岭山阳—柞水矿集区内,是南秦岭晚中生代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床的代表性矿床之一。冷水沟矿区内除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体外,还发育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体,但对于铜钼矿化与金矿化之间是否存在成因联系一直存在疑惑。本次通过对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体中辉钼矿与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体中蚀变钾长石和绢云母分别进行Re-Os和^(40)Ar-^(39)Ar定年,以期能够通过成矿年代学研究来厘定两者之间的成因联系。测试结果显示,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体的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147.4±8.4)Ma,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体中蚀变钾长石和绢云母^(40)Ar-^(39)Ar年龄约为144 Ma,两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说明铜钼矿体和金矿体均形成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是同一成矿作用的产物,并与区域内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岩浆岩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特征,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冷水沟铜钼金矿床形成于晚中生代秦岭造山带构造体制转变的动力学背景。同时,冷水沟地区金矿成矿时代的限定也表明南秦岭地区存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金矿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水沟铜钼金矿床 辉钼矿RE-OS定年 蚀变钾长石和绢云母^(40)Ar-^(39)Ar定年 南秦岭山阳—柞水矿集区
下载PDF
芬兰科密铬铁矿床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伟波 刘翼飞 +3 位作者 王丰翔 陈秀法 何学洲 于瑞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46-754,共9页
芬兰科密铬铁矿床是欧洲规模最大的铬铁矿床。对该矿床的地质背景、矿床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该矿床与古元古代层状超镁铁质杂岩体具有密切的时空分布关系,杂岩体内的铬铁矿床具典型的层状堆积特征,矿层延伸... 芬兰科密铬铁矿床是欧洲规模最大的铬铁矿床。对该矿床的地质背景、矿床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该矿床与古元古代层状超镁铁质杂岩体具有密切的时空分布关系,杂岩体内的铬铁矿床具典型的层状堆积特征,矿层延伸稳定。由于Cr/Fe值较低,该矿床矿石品位在世界同类矿床中属偏低水平。同位素年代学证据表明,其形成于古元古代早期(2.44 Ga),是由卡累利阿造山作用诱发多期次岩浆侵入活动并与新太古代基底岩层发生混染作用形成的。科密铬铁矿床属于层状铬铁矿床,其地质特征与中国目前已发现的豆荚状或似层状铬铁矿床存在一定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密 铬铁矿床 地质特征 找矿标志 芬兰
下载PDF
湖南桃江县木瓜园钨矿床地质特征及含矿岩体成岩时代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洪英 杨磊 陈剑锋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85-1300,共16页
木瓜园钨矿床是近几年在江南古陆成矿带中新发现的大型白钨矿床。该矿床产于三仙坝花岗斑岩中,白钨矿化主要类型有浸染状、细脉状和网脉状,成矿围岩蚀变类型有钾化、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和碳酸盐化等,具有斑岩型矿床的矿化和围岩... 木瓜园钨矿床是近几年在江南古陆成矿带中新发现的大型白钨矿床。该矿床产于三仙坝花岗斑岩中,白钨矿化主要类型有浸染状、细脉状和网脉状,成矿围岩蚀变类型有钾化、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和碳酸盐化等,具有斑岩型矿床的矿化和围岩蚀变特征。由于是最新发现,该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岩成矿年龄研究较少,因此笔者选取了与成矿关系密切的三仙坝花岗闪长斑岩和石英斑岩以及不同矿化类型的辉钼矿样品进行Re-Os同位素定年,获得三仙坝花岗闪长斑岩的形成时代为(222±1)Ma,石英斑岩的形成时代为(219±3)Ma,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为228~223Ma,加权平均值为226Ma,等时线年龄为(220±21)Ma,该年龄与加权平均年龄一致,表明该矿床形成于晚三叠世。辉钼矿中w(Re)的分布范围为(70~181)×10^-6,平均为112×10^-6,反映其可能为壳幔混合来源。其形成环境为印支晚期后碰撞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瓜园钨矿床 RE-OS同位素定年 矿床地质特征 含矿岩体 湖南
下载PDF
山西中条山地区篦子沟、南河沟铜矿云母^(40)Ar-^(39)Ar同位素年龄及其对成矿构造背景的约束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梦琦 毛景文 +4 位作者 叶会寿 王赛 范成龙 李洪英 毕珉烽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27-739,共13页
篦子沟、南河沟铜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南缘,是山西中条山地区胡篦型铜矿的典型代表,因严格受地层控制,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也被认为是沉积岩型层状铜矿床。这些矿床的成矿年龄仍未被精确测定,成矿时代长期存在争议。在矿床学... 篦子沟、南河沟铜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南缘,是山西中条山地区胡篦型铜矿的典型代表,因严格受地层控制,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也被认为是沉积岩型层状铜矿床。这些矿床的成矿年龄仍未被精确测定,成矿时代长期存在争议。在矿床学研究的基础上,对篦子沟、南河沟铜矿内与矿化有关的蚀变黑云母开展了高精度的^(40)Ar-^(39)Ar测年。获得篦子沟铜矿床黑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1825±13 Ma(MSWD=8.86),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820±13Ma(MSWD=5.67),反等时线年龄为1820±13 Ma(MSWD=5.63);南河沟黑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1861±14 Ma(MSWD=8.17),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864±16 Ma(MSWD=8.31),反等时线年龄为1865±16 Ma(MSWD=8.47)。2个矿床的成矿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胡篦型铜矿热液期矿化年龄限定在1850 Ma左右。此年龄与中部造山带约1.85 Ga峰期变质和退变质作用时间一致,综合已有研究成果推测,该期成矿事件与碰撞造山事件耦合。区域上,在侵入中条群的基性岩内发育含矿石英脉,对脉内与硫化物伴生的白云母进行^(40)Ar-^(39)Ar定年,获得其坪年龄1851±13 Ma(MSWD=7.47),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844±19 Ma(MSWD=7.30),反等时线年龄为1844±19 Ma(MSWD=7.28),说明基性岩内的含矿石英脉与矿区内的热液期矿化为同一地质事件的产物,印证了碰撞造山过程中产生的变质流体广泛作用于区域各地质体,且影响范围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母^(40)Ar-^(39)Ar测年 变质热液期 成矿年龄 胡篦型铜矿 中条山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鄂东矿集区宝团山金铜矿床地质特征、赋矿岩体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新昊 谢桂青 +2 位作者 李伟 郑先伟 刘茂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46-1359,共14页
宝团山矿床位于鄂州市沙窝乡宝团村,是鄂东矿集区北缘鄂城岩体内部新发现的金铜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石英二长岩中,受断裂构造控制。对典型矿石样品开展了矿物学特征的研究,同时对与成矿关系密切的石英二长岩进行了锆石U-Pb和Hf同位素... 宝团山矿床位于鄂州市沙窝乡宝团村,是鄂东矿集区北缘鄂城岩体内部新发现的金铜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石英二长岩中,受断裂构造控制。对典型矿石样品开展了矿物学特征的研究,同时对与成矿关系密切的石英二长岩进行了锆石U-Pb和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矿石中金以赋存于黄铜矿中的可见金和黄铁矿中的不可见金为主,原生含铜矿物主要为黄铜矿。石英二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36±1Ma,ε_(Hf)(t)值介于-21.9^-7.2之间,暗示石英二长岩岩浆源区为壳幔物质混合的产物。通过对比研究认为,宝团山矿床可能代表了鄂东矿集区内存在一期受构造控制的金铜矿化事件。该矿床位于程潮矽卡岩型铁矿的外围,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已报道的铁矿床外围存在金铜矿床/矿化现象一致。因此在区域金矿勘查中,建议注意寻找岩体中受断裂控制的热液型金矿床,同时铁矿床及其外围金矿床之间的联系值得深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铜矿床 LA-ICP-MS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鄂城岩体 金矿勘查 鄂东矿集区
下载PDF
黑龙江漠河地区早古生代早期花岗岩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冬冬 高阳 +1 位作者 刘军 何军成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26-1945,共20页
砂宝斯东岩体位于黑龙江漠河地区砂宝斯金矿床东5 km处,是大兴安岭北部新发现的一处早古生代花岗岩岩体。本文对该岩体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该岩体形成年龄为(5... 砂宝斯东岩体位于黑龙江漠河地区砂宝斯金矿床东5 km处,是大兴安岭北部新发现的一处早古生代花岗岩岩体。本文对该岩体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该岩体形成年龄为(509±4)Ma。岩石具有高SiO_(2)(66.20%~71.83%)、Al_(2)O_(3)(14.61%~15.08%)、K_(2)O+Na_(2)O(6.37%~8.10%)质量分数,属于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富集轻稀土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Rb以及高场强元素Th和U,亏损重稀土元素、高场强元素和Ba、Sr等。锆石εHf(t)值为2.7~5.6,二阶段模式年龄为1.3~1.1 Ga。根据上述研究,砂宝斯东花岗岩形成于后碰撞造山构造环境,是新增生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古生代 花岗岩 大兴安岭北部 锆石U-PB定年 地球化学
下载PDF
豫西祁雨沟189号斑岩型金矿床围岩蚀变和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及其对成矿过程的约束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馨 闫建明 +2 位作者 吴少魁 万利敏 叶会寿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30-1546,共17页
豫西祁雨沟189号金矿床是华北陆块南缘熊耳山矿集区近年新发现的中型金矿床。金矿体赋存于早白垩世角闪二长花岗岩体内,上部为细脉浸染状金矿化,下部为岩浆热液角砾岩型金矿化,总体具有斑岩型矿床特征。尽管前人开展过研究工作,但对于... 豫西祁雨沟189号金矿床是华北陆块南缘熊耳山矿集区近年新发现的中型金矿床。金矿体赋存于早白垩世角闪二长花岗岩体内,上部为细脉浸染状金矿化,下部为岩浆热液角砾岩型金矿化,总体具有斑岩型矿床特征。尽管前人开展过研究工作,但对于矿床蚀变分带和成矿过程仍存在较大的争议。在野外调查划分蚀变分带的基础上,运用微区分析技术对不同蚀变带中的黄铁矿主、微量元素和硫同位素组成开展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围岩蚀变具有面型分带特征,由矿体中心到外围发育钾长石化带、绢英岩化带和青磐岩化带。金主要以裂隙金、粒间金和包体金的形式赋存于黄铁矿等硫化物中,不可见金的含量低。从钾长石化带,经绢英岩化带到青磐岩化带,Ag、Bi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As、Sb、Zn、Mn、Mo、Sn等总体变化不明显。原位硫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岩浆。对金矿成矿过程进行了探讨,指出络合物和Te-Bi熔体对Au的迁移富集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过程 原位微量元素 原位硫同位素 黄铁矿 蚀变分带 祁雨沟189号金矿床
下载PDF
胶东大泽山、天柱山花岗岩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约束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立功 李秀章 +7 位作者 于晓卫 祝德成 王英鹏 张文 柯昌辉 胡兆国 郭瑞朋 郝兴中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79-898,共20页
胶东地区大规模金成矿作用发生于125~110Ma,与金成矿作用同期的早白垩世晚期大泽山、天柱山岩体出露于华北克拉通东缘.本文开展了大泽山、天柱山花岗岩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LA ICP MS定年和Lu Hf同位素研究,探讨了该类岩石的岩石... 胶东地区大规模金成矿作用发生于125~110Ma,与金成矿作用同期的早白垩世晚期大泽山、天柱山岩体出露于华北克拉通东缘.本文开展了大泽山、天柱山花岗岩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LA ICP MS定年和Lu Hf同位素研究,探讨了该类岩石的岩石类型、形成时代、岩浆源区、岩石成因和区域构造动力学背景.大泽山、天柱山岩体w(Na2O)>3.68%,1.0<A/CNK<1.1,低Sr/Y值(12.83~49.33),具有明显的稀土元素分馏(LREE/HREE为18.39~26.72,(La/Yb)N为17.13~42.58),负铕异常(δEu为0.49~0.64),为一套弱过铝质的高钾钙碱性岩系,显示I型花岗岩的特征.大泽山、天柱山岩体LA ICP MS锆石U Pb年龄分别为(120±1)和(112±2)Ma,为胶东中生代早白垩世晚期岩浆岩,是同一期岩体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岩浆锆石εHf(t)值分别为-15.3~-10.7和-21.8~-14.1,对应的Hf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分别为2.15~1.86Ga(均值为2.01Ga)和2.55~2.07Ga(均值为2.39Ga).根据岩石学、地球化学和Lu Hf同位素特征,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大泽山、天柱山花岗岩为岩石圈减薄和陆内伸展背景下的产物,成岩物质主要来源于古老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并有地幔物质加入,岩浆源区主要为古元古代和新太古代陆壳物质.早阶段大泽山岩体与胶东地区大量发育的暗色脉岩近同时形成,早阶段有更多的地幔物质底侵加入,导致大泽山岩体Hf二阶段模式年龄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泽山岩体 天柱山岩体 花岗岩 地球化学 锆石U Pb年龄 Lu Hf同位素 胶东
下载PDF
湘南地区锡石结晶控制因素——来自阴极发光图像、微量元素和年龄的证据 被引量:5
18
作者 马收先 李厚民 +4 位作者 孙燕 陈雷 庞绪勇 张英利 张朋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737-1756,共20页
湘南是南岭有色、稀有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育多种类型锡多金属矿床,目前对于不同类型锡石的流体来源、成分和物理化学条件差异,尚不清楚。选择湘南地区香花岭、芙蓉和红旗岭锡多金属矿床,采集接触矽卡岩型、远端矽卡岩型、云... 湘南是南岭有色、稀有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育多种类型锡多金属矿床,目前对于不同类型锡石的流体来源、成分和物理化学条件差异,尚不清楚。选择湘南地区香花岭、芙蓉和红旗岭锡多金属矿床,采集接触矽卡岩型、远端矽卡岩型、云英岩型、绿泥石脉型和石英脉型5种不同类型锡石,开展阴极发光(CL)显微结构、年龄、原位微量元素等研究,探讨不同类型锡石结晶过程控制因素。红旗岭钨锡矿床锡石LA-ICP-MS U-Pb年龄为153.7±2.4 Ma。湘南不同类型锡石CL图像颜色变化主要与Ti和Nb、Ta相对含量有关,含CL激发剂Ti含量高则CL图像颜色浅,含CL抑制剂Nb、Ta高则CL图像颜色较深。不同类型锡石的Zr/Hf值反映了围岩地层的同化混染和流体演化程度。其中矽卡岩型和石英脉型锡石Zr/Hf值高于成矿岩体,受地层的影响较大,云英岩型和绿泥石脉型锡石Zr/Hf值则低于成矿岩体,表明其具有较高的流体演化程度;绿泥石脉型和石英脉型锡石原生与次生结构发育完全相反的Fe、W、U含量及Zr/Hf值变化趋势,可能分别代表了大气水加入和脉冲式岩浆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 锡石 年代学 结晶条件 微量元素
下载PDF
北大巴山花栎村镁铁质岩地球化学、年代学及其构造环境制约 被引量:4
19
作者 许光 王坤明 +3 位作者 王宗起 张英利 王刚 武昱东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79-1290,共12页
北大巴山岚皋花栎村镁铁质岩为一套辉绿岩、辉长辉绿岩、辉绿玢岩和辉长岩组合,主要组成矿物为单斜辉石、长石,副矿物主要为铁钛氧化物等。镁铁质岩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高TiO_2(2.26%~7.30%)、TFe_2O_3(11.17%~17.0%)、较低的MgO(2.96%~5... 北大巴山岚皋花栎村镁铁质岩为一套辉绿岩、辉长辉绿岩、辉绿玢岩和辉长岩组合,主要组成矿物为单斜辉石、长石,副矿物主要为铁钛氧化物等。镁铁质岩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高TiO_2(2.26%~7.30%)、TFe_2O_3(11.17%~17.0%)、较低的MgO(2.96%~5.52%)及较高的全碱含量(K_2O+Na_2O=3.07%~6.76%),属于典型的碱性辉长岩系列,Mg~#值(36~42)较高,表明岩体来源于高度演化的岩浆。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Pb,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显示明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特征(La_N/Yb_N=9.34~13.05),微量和稀土元素综合显示似洋岛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花栎村镁铁质岩LA-ICP-MS锆石年龄为436.9±2.4Ma,与相邻地区岩体形成年代一致,综合限定北大巴山地区岩浆活动时代为早志留世。岩体表现为EMⅠ、EMⅡ和少量HIMU的混和富集地幔源区特征及地幔柱源区特征,地幔动力学分析表明,早志留世或之前北大巴山地区可能存在一期与俯冲相关的弧后拉张作用导致下部岩浆上涌侵位,最终完成该区岩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栎村镁铁质岩 LA-ICP-MS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下载PDF
基于冀东金厂峪金矿尾矿综合利用的矿物特征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锦 李德先 +3 位作者 李胜荣 张长青 刘冠男 李小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49-1257,共9页
金属尾矿具有污染环境和资源再利用的双重特点。从综合利用的角度,对冀东金厂峪金矿尾矿化学成分、矿物组成,以及矿物粒度、解离度等进行了测试分析,以寻求适合该尾矿综合利用的途径。分析结果表明:金厂峪金矿尾矿属低铁高铝高硅尾矿;... 金属尾矿具有污染环境和资源再利用的双重特点。从综合利用的角度,对冀东金厂峪金矿尾矿化学成分、矿物组成,以及矿物粒度、解离度等进行了测试分析,以寻求适合该尾矿综合利用的途径。分析结果表明:金厂峪金矿尾矿属低铁高铝高硅尾矿;矿物组成以石英和长石为主,含少量的白云石、云母、方铅矿等矿物;尾矿粒度以细砂为主;尾矿中石英含量大于30%,与其他矿物连生关系简单。综合利用建议:①制备高纯度二氧化硅;②制备生产烧结砖等建筑材料;③制备微晶玻璃、釉面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④制备环保材料、土壤改良剂、矿物肥料等产品;⑤作为井下充填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尾矿 烧结砖 微晶玻璃 综合利用 河北金厂峪 矿产勘查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