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柴达木盆地生态植被的地下水阈值
被引量:
22
1
作者
党学亚
卢娜
+1 位作者
顾小凡
金晓媚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共8页
生态植被的地下水阈值是指植被依赖地下水生长的最大水位埋深和溶解性总固体含量(TDS)。控制地下水开采生态风险的基础是弄清生态植被与地下水的依存关系并给出地下水阈值。文章利用遥感数据集MOD13Q1和水文地质调查获得的实测数据,统...
生态植被的地下水阈值是指植被依赖地下水生长的最大水位埋深和溶解性总固体含量(TDS)。控制地下水开采生态风险的基础是弄清生态植被与地下水的依存关系并给出地下水阈值。文章利用遥感数据集MOD13Q1和水文地质调查获得的实测数据,统计分析了柴达木盆地主要平原区生态植被与潜水的水位埋深、TDS的关系。结果表明:天然植被依赖地下水的阈值是水位埋深为5. 3 m、TDS为7. 5 g/L;埋深> 5. 3 m地带的天然植被基本与地下水无关;埋深<1. 1m是水生植被、湿生植被与湿生耐盐碱植被适宜生长的水位埋深区间;埋深1. 4~3. 5 m是耐盐植被及中生植被与旱生植被适合生长的水位埋深区间; TDS≤1. 5 g/L适宜植被生长,1. 5 g/L <TDS≤5 g/L较适宜植被生长,5 g/L <TDS≤7. 5 g/L基本不适宜植被生长,TDS> 7. 5 g/L不适宜植被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生态植被
地下水阈值
水位埋深
TD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海省巴音河流域地下水对河流洪水入渗的响应特征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炳超
顾小凡
+3 位作者
党学亚
犹香智
曾庆铭
张俊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1年第4期180-185,共6页
为了防止青海省巴音河流域地下水位上升成灾,为合理配置与利用区内水资源提供指导,绘制了地下水位上升幅度分区图、河流径流量及地下水动态曲线图和多年年平均径流量曲线,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系统分析了巴音河流域地下水对洪水入渗的响...
为了防止青海省巴音河流域地下水位上升成灾,为合理配置与利用区内水资源提供指导,绘制了地下水位上升幅度分区图、河流径流量及地下水动态曲线图和多年年平均径流量曲线,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系统分析了巴音河流域地下水对洪水入渗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汛期内戈壁滩地下水位明显上升,距离巴音河河道越近,地下水响应越迅速,水位上升幅度越大,最大可以上升10 m以上;距离巴音河河道越远,地下水响应越滞后,水位上升幅度越小。确定了巴音河洪水致灾的流量临界值为4.07×10^(8)m^(3)。最后,提出了减少巴音河洪水的入渗量,增加地下水排泄量,实施节源开流的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音河
洪水入渗
地下水位上升
响应特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柴达木盆地地下水位上升灾害防治对策
3
作者
党学亚
顾小凡
常亮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4-69,共6页
从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变化入手,分析了格尔木和德令哈水位上升灾害的控制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在灾害年,河川径流量显著增大、平原区降水量有所增加、农田灌溉用水量未有明显变化,同时地下水的径流及排泄条件基本未变;据此综合推断河川径...
从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变化入手,分析了格尔木和德令哈水位上升灾害的控制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在灾害年,河川径流量显著增大、平原区降水量有所增加、农田灌溉用水量未有明显变化,同时地下水的径流及排泄条件基本未变;据此综合推断河川径流量的显著增大是地下水位上升成灾的主导因素。进一步分析揭示:致灾根源是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带来的河源区降水量剧烈增加。基于变害为利理念,结合当地水资源需求和山前平原区第四系松散含水层系统的蓄水条件和现有水利设施状况,提出了通过构建渠系疏导、地下水库调蓄与水源地截流开采三位一体的水源调控系统,来彻底消除地下水位上升灾害的对策及具体实施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工程
格尔木
德令哈
地下水位上升灾害
防治对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北地区水文地质调查与水资源安全
被引量:
23
4
作者
党学亚
张俊
+1 位作者
常亮
顾小凡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1-95,共15页
西北地区主体属于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配不均。以往的水文地质工作围绕城乡生活、工农业和牧业生产用水开展了大量的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和科学研究,对供水安全保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条...
西北地区主体属于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配不均。以往的水文地质工作围绕城乡生活、工农业和牧业生产用水开展了大量的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和科学研究,对供水安全保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条件影响的加剧,以及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实施,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安全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并对供水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在回顾总结已有工作水文地质进展与成果、梳理西北地区水资源安全面临问题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水文地质工作应围绕地下水库探测、微咸水资源开发利用、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3大方向加强调查研究,以及基于天然和人类工程活动遗留的地下空间调蓄水资源,从8个方面着力解决问题与应对挑战的总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水文地质调查
水资源安全保障
地下水库
水资源调蓄利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藏高原暖湿化对柴达木水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
19
5
作者
党学亚
常亮
卢娜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59-368,共10页
通过分析研究格尔木和德令哈两个典型流域气象要素、径流及全盆地土地覆盖类型面积的变化,发现青藏高原暖湿化对柴达木盆地水资源与环境影响显著。研究区气温明显上升、干旱指数显著下降,暖湿化明显。2000—2016年与1960—1999年相比,...
通过分析研究格尔木和德令哈两个典型流域气象要素、径流及全盆地土地覆盖类型面积的变化,发现青藏高原暖湿化对柴达木盆地水资源与环境影响显著。研究区气温明显上升、干旱指数显著下降,暖湿化明显。2000—2016年与1960—1999年相比,格尔木和德令哈年均气温分别上升了1.7℃和1.3℃、年均降水量分别增加了2 mm和63 mm、年均径流量分别增加了240×10~6和90×10~6m^3。2000—2012年全盆地裸地减少,草地、永久冰雪、水体面积、开放灌丛面积增加,植被生态向好发展。暖湿化促使降水量增加是河川径流量和水资源增加及生态环境改善的主要原因。现阶段暖湿化环境对盆地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但其对改善环境的可持续性需要进一步监测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气候暖湿化
柴达木盆地
水资源与环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柴达木盆地生态植被的地下水阈值
被引量:
22
1
作者
党学亚
卢娜
顾小凡
金晓媚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
西安
地质
调查
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水资源与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
地质
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共8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柴达木盆地巴音河-塔塔凌河流域1:5万水文地质调查"(DD20160291)
文摘
生态植被的地下水阈值是指植被依赖地下水生长的最大水位埋深和溶解性总固体含量(TDS)。控制地下水开采生态风险的基础是弄清生态植被与地下水的依存关系并给出地下水阈值。文章利用遥感数据集MOD13Q1和水文地质调查获得的实测数据,统计分析了柴达木盆地主要平原区生态植被与潜水的水位埋深、TDS的关系。结果表明:天然植被依赖地下水的阈值是水位埋深为5. 3 m、TDS为7. 5 g/L;埋深> 5. 3 m地带的天然植被基本与地下水无关;埋深<1. 1m是水生植被、湿生植被与湿生耐盐碱植被适宜生长的水位埋深区间;埋深1. 4~3. 5 m是耐盐植被及中生植被与旱生植被适合生长的水位埋深区间; TDS≤1. 5 g/L适宜植被生长,1. 5 g/L <TDS≤5 g/L较适宜植被生长,5 g/L <TDS≤7. 5 g/L基本不适宜植被生长,TDS> 7. 5 g/L不适宜植被生长。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生态植被
地下水阈值
水位埋深
TDS
Keywords
Qaidam Basin
ecological vegetation
groundwater threshold
groundwater depth
TDS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P641.6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海省巴音河流域地下水对河流洪水入渗的响应特征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炳超
顾小凡
党学亚
犹香智
曾庆铭
张俊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
西安
地质
调查
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水资源与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1年第4期180-185,共6页
基金
自然资源部地质调查项目“柴达木盆地巴音河-塔塔凌河流域1∶5万水文地质调查”(DD20160291)。
文摘
为了防止青海省巴音河流域地下水位上升成灾,为合理配置与利用区内水资源提供指导,绘制了地下水位上升幅度分区图、河流径流量及地下水动态曲线图和多年年平均径流量曲线,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系统分析了巴音河流域地下水对洪水入渗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汛期内戈壁滩地下水位明显上升,距离巴音河河道越近,地下水响应越迅速,水位上升幅度越大,最大可以上升10 m以上;距离巴音河河道越远,地下水响应越滞后,水位上升幅度越小。确定了巴音河洪水致灾的流量临界值为4.07×10^(8)m^(3)。最后,提出了减少巴音河洪水的入渗量,增加地下水排泄量,实施节源开流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
巴音河
洪水入渗
地下水位上升
响应特征
Keywords
Bayin river
flood infiltration
groundwater level rise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P64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P627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柴达木盆地地下水位上升灾害防治对策
3
作者
党学亚
顾小凡
常亮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
西安
地质
调查
中心
陕西省水资源与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出处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4-69,共6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基金项目(1210115046301,DD20160291)。
文摘
从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变化入手,分析了格尔木和德令哈水位上升灾害的控制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在灾害年,河川径流量显著增大、平原区降水量有所增加、农田灌溉用水量未有明显变化,同时地下水的径流及排泄条件基本未变;据此综合推断河川径流量的显著增大是地下水位上升成灾的主导因素。进一步分析揭示:致灾根源是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带来的河源区降水量剧烈增加。基于变害为利理念,结合当地水资源需求和山前平原区第四系松散含水层系统的蓄水条件和现有水利设施状况,提出了通过构建渠系疏导、地下水库调蓄与水源地截流开采三位一体的水源调控系统,来彻底消除地下水位上升灾害的对策及具体实施措施。
关键词
资源环境工程
格尔木
德令哈
地下水位上升灾害
防治对策
Keywords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Golmud
Delingha
groundwater table rising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ure countermeasures
分类号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P6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北地区水文地质调查与水资源安全
被引量:
23
4
作者
党学亚
张俊
常亮
顾小凡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
西安
地质
调查
中心/西北
地质
科技创新中心
陕西省水资源与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出处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1-95,共15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柴达木盆地格尔木河-巴音河流域1∶5万水文地质调查”(12120115046301)
“柴达木盆地巴音河-塔塔凌河流域1∶5万水文地质调查”(DD20160291)
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旱区地下水过程与表生生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2019TD-040)联合资助。
文摘
西北地区主体属于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配不均。以往的水文地质工作围绕城乡生活、工农业和牧业生产用水开展了大量的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和科学研究,对供水安全保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条件影响的加剧,以及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实施,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安全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并对供水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在回顾总结已有工作水文地质进展与成果、梳理西北地区水资源安全面临问题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水文地质工作应围绕地下水库探测、微咸水资源开发利用、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3大方向加强调查研究,以及基于天然和人类工程活动遗留的地下空间调蓄水资源,从8个方面着力解决问题与应对挑战的总体建议。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水文地质调查
水资源安全保障
地下水库
水资源调蓄利用
Keywords
Northwest China
hydrogeological survey
water resources security
underground reservoir
storage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分类号
P64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藏高原暖湿化对柴达木水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
19
5
作者
党学亚
常亮
卢娜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
西安
地质
调查
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水资源与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59-368,共10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柴达木盆地巴音河-塔塔凌河流域1︰5万水文地质调查"(DD20160291)~~
文摘
通过分析研究格尔木和德令哈两个典型流域气象要素、径流及全盆地土地覆盖类型面积的变化,发现青藏高原暖湿化对柴达木盆地水资源与环境影响显著。研究区气温明显上升、干旱指数显著下降,暖湿化明显。2000—2016年与1960—1999年相比,格尔木和德令哈年均气温分别上升了1.7℃和1.3℃、年均降水量分别增加了2 mm和63 mm、年均径流量分别增加了240×10~6和90×10~6m^3。2000—2012年全盆地裸地减少,草地、永久冰雪、水体面积、开放灌丛面积增加,植被生态向好发展。暖湿化促使降水量增加是河川径流量和水资源增加及生态环境改善的主要原因。现阶段暖湿化环境对盆地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但其对改善环境的可持续性需要进一步监测和研究。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气候暖湿化
柴达木盆地
水资源与环境
Keywords
Tibetan Plateau
climatic warm-wet situation
Qaidam Basin
wate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分类号
P64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P627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柴达木盆地生态植被的地下水阈值
党学亚
卢娜
顾小凡
金晓媚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青海省巴音河流域地下水对河流洪水入渗的响应特征研究
杨炳超
顾小凡
党学亚
犹香智
曾庆铭
张俊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柴达木盆地地下水位上升灾害防治对策
党学亚
顾小凡
常亮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西北地区水文地质调查与水资源安全
党学亚
张俊
常亮
顾小凡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青藏高原暖湿化对柴达木水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党学亚
常亮
卢娜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