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湾西南部平原DC01孔晚更新世以来的地质环境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建芬 王福 +6 位作者 陈永胜 方晶 商志文 田立柱 施佩歆 姜兴钰 王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90-1599,共10页
通过对渤海湾西南部平原DC01孔的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及年代地层学和地球化学研究,重建了该地区自晚更新世以来的地质环境演化过程。全新世之前,研究区经历了由河流-盐沼-潮间带上部/低盐沼-河口湾-泻湖-淡化泻湖的环境转化过程;进... 通过对渤海湾西南部平原DC01孔的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及年代地层学和地球化学研究,重建了该地区自晚更新世以来的地质环境演化过程。全新世之前,研究区经历了由河流-盐沼-潮间带上部/低盐沼-河口湾-泻湖-淡化泻湖的环境转化过程;进入全新世之后,该区经历了由湖沼到河流的环境转化过程。埋深22.4~12.7m发育近10m厚的弱海相沉积,AMS^(14)C年龄表明,该层沉积形成时间早于4.35ka cal BP,可能属于MIS 3早期(6.0~5.5ka cal BP)或更早的MIS 5期(12~8ka cal BP)。恢复了该时期的相对古海面,最高可达-13.31m。DC01孔缺失MIS 4~2或MIS 2时期的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西南部 晚更新世 有孔虫 AMS14C年龄 沉积环境
下载PDF
河北曹妃甸岛区工程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杜东 柳富田 刘宏伟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9年第4期299-304,共6页
港口区工程地质环境安全关系着国计民生,对稳定社会和促进港口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和探讨港口区工程地质环境稳定性并进行综合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并分析曹妃甸岛区地质环境数据的基础上,构建了工程... 港口区工程地质环境安全关系着国计民生,对稳定社会和促进港口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和探讨港口区工程地质环境稳定性并进行综合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并分析曹妃甸岛区地质环境数据的基础上,构建了工程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专家打分法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与研究区地质环境变化规律和后期观测结果基本一致,稳定性较差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岛区东部及西南部曹妃甸深槽区域,主要为大规模的吹沙造地、工业建设,改变了原有的海洋动力系统,从而引起港区周围洋流、地貌特征、冲淤过程、泥沙运动的改变,导致航道的冲於,特别是深槽冲刷的加剧是影响地质环境稳定的主要因素。评价结果可作为研究区工程维护的参考依据,也为我国其它沿海港口重大工程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 风险评估 综合评价 海岸工程 曹妃甸
下载PDF
宝坻区次浅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杜东 王志野 +2 位作者 李亚楠 白耀楠 刘宏伟 《工程技术研究》 2019年第22期1-3,共3页
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引发出的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如何合理地开发地下空间变得日益重要。文章从影响地下空间开发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地质环境问题四方面出发,将不利于对地下空间进行开发的断裂带指标作为敏感因子... 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引发出的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如何合理地开发地下空间变得日益重要。文章从影响地下空间开发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地质环境问题四方面出发,将不利于对地下空间进行开发的断裂带指标作为敏感因子,以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为核心模型,对宝坻区次浅层地质环境(10~30m)进行适宜性分区评价。在适应性分区评价中,将区域划分为适宜区、较适宜区、较不适宜区、不适宜区,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5.11%、34.29%、43.31%、7.29%。最后,对研究得到的评价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坻区 地下空间开发 地质环境 适宜性评价 敏感因子 层次分析-综合指数法
下载PDF
渤海湾海岸带地区^(137)Cs参考剖面——意义、方法及初步结果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福 田立柱 +4 位作者 姜兴钰 李建芬 杨彪 袁海帆 王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22-1629,共8页
海岸带地区近百年来的现代地质过程重建必须以精确的年代学研究为基础,^(137)Cs时标法和^(210)Pb_(exc)测年法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方法。由于易受到河流沉积物供给变化、潮位状况、极端天气事件等的影响,海岸带现代过程的定量研究一直是高... 海岸带地区近百年来的现代地质过程重建必须以精确的年代学研究为基础,^(137)Cs时标法和^(210)Pb_(exc)测年法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方法。由于易受到河流沉积物供给变化、潮位状况、极端天气事件等的影响,海岸带现代过程的定量研究一直是高分辨率研究的瓶颈。区域性参考剖面可以提升现代沉积物测年方法在海岸带应用中的可靠性。因此,建立区域性的^(210)Pb_(exc)和^(137)Cs比活度-深度参考剖面,将改善对海岸带及邻近海区实测数据的解释。以渤海湾海岸带为研究区,选取沉积环境相对稳定、水平搬运作用较小的地区,采用人工探坑、Eijkelkamp槽型取样器获取了2个柱状岩心,通过γ能谱仪对样品进行^(210)Pb、^(226)Ra及^(137)Cs比活度测试,绘制剖面图,结合研究区已有数据,总结出6类海岸带常见的^(210)Pb_(exc)和^(137)Cs比活度-深度剖面类型,并重建了渤海湾海岸带^(137)Cs区域性参考剖面。结果显示,^(137)Cs在渤海湾地区的最大峰值指示1963年,可以作为区域性主要参考时标。但是,最大峰值上部的次峰在不同区域指示不同的时标,S4和S5两个站位该峰值指示的并非1986年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0Pbexc 137Cs 参考剖面 海岸带 渤海湾
下载PDF
河北牛驼镇与天津地热田水化学和氢氧同位素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被引量:27
5
作者 杨吉龙 柳富田 +3 位作者 贾志 袁海帆 胥勤勉 胡云壮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78,共8页
本文分析了河北牛驼镇和天津两个中低温地热田水化学、氢氧同位素分布特征及其反映的地热水赋存环境。结果表明:两个地热田系统存在明显差异,从浅部第四系地下水到雾迷山组地热水存在各自的混合线。不同层位的浅层地下水、地热水物理混... 本文分析了河北牛驼镇和天津两个中低温地热田水化学、氢氧同位素分布特征及其反映的地热水赋存环境。结果表明:两个地热田系统存在明显差异,从浅部第四系地下水到雾迷山组地热水存在各自的混合线。不同层位的浅层地下水、地热水物理混合作用明显。地热田蓟县系雾迷山组和奥陶系高温地热水与碳酸岩含水介质发生的水-岩相互作用,造成了δ18O发生飘移;馆陶组和明化镇组地热水主要是浅部第四系地下水与雾迷山组和奥陶系地热水发生混和作用的结果。牛驼镇地热田雾迷山组和奥陶系地热水中Cl~–和HCO_3~–含量增高的同时,SO_4^(2-)含量随之减小(0.20~1.30 mg/L),明显低于天津地热田雾迷山组及奥陶系地热水中的SO_4^(2-)含量(273~394 mg/L),指示牛驼镇地热田雾迷山组和奥陶系地热水发生了明显的脱硫酸作用。水化学、氢氧同位素分布特征揭示了牛驼镇地热田雾迷山组和奥陶系地热水处在还原环境中,与浅部第四系地下水水力联系弱,主要以侧向径流补给为主,而天津地热田奥陶系和雾迷山组地热水与浅部第四系地下水水力联系较强,同时存在垂向和侧向径流补给。牛驼镇和天津两个地热田均具有巨大的地热资源开发潜力,但在开发过程中要坚持资源环境并重的原则,保障地热资源的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驼镇地热田 天津地热田 水化学差异 氢氧稳定同位素 环境指示
下载PDF
津冀海岸线现状、变化特征及保护建议 被引量:13
6
作者 施佩歆 王福 +8 位作者 商志文 康慧 肖国强 杨吉龙 李建芬 姜兴钰 陈永胜 田立柱 李勇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30-1637,共8页
根据覆盖全区的3期遥感影像和实地调查,以及对滨海新区和滦河口2个典型区更深入的案例研究(包括回溯至1870年、1950年的基准岸线及逐年遥感信息),对津冀沿海海岸线现状进行解译和分类,并分析岸线变化特征及成因。津冀沿海现状岸线总长度... 根据覆盖全区的3期遥感影像和实地调查,以及对滨海新区和滦河口2个典型区更深入的案例研究(包括回溯至1870年、1950年的基准岸线及逐年遥感信息),对津冀沿海海岸线现状进行解译和分类,并分析岸线变化特征及成因。津冀沿海现状岸线总长度894km,可以划分为自然岸线、半开发岸线和人工岸线3类,长度分别为90km、329km和475km。1950年以前为自然因素主导的岸线变化,1950年以后变为人类活动主导的岸线向海推进,逐渐加强的人类活动至2010年达到顶峰。在全球海面上升和区域地面下沉的大背景下,海岸线的自然演化趋势应该是向陆蚀退,但是人类活动主导的岸线变化却表现为违反自然趋势的向海推进。今后,向海推进最前沿的围海造陆区将受到来自海洋越来越强烈的影响,亟需加强监测和防护。兼顾环境保护与开发两方面的长远需求,建议赋予海岸线新的定义与内涵,划定岸线保护红线,恢复部分岸线的自然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自然岸线 半开发岸线 人工岸线 津冀沿海
下载PDF
渤海湾西岸现代岸线钻孔记录的全新世沉积环境与相对海面变化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永胜 李建芬 +5 位作者 王福 田立柱 商志文 施佩歆 姜兴钰 王宏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99-517,共19页
以渤海湾西岸现代岸线附近的NP3、CH110和BT113三个钻孔全新世岩心为研究对象,采用沉积岩石学、AMS 14 C(accelerator mass spectrometry 14 C,加速器质谱14 C)测年、微体生物聚类分析等方法精细判别沉积相,重建渤海湾西岸全新世沉积演... 以渤海湾西岸现代岸线附近的NP3、CH110和BT113三个钻孔全新世岩心为研究对象,采用沉积岩石学、AMS 14 C(accelerator mass spectrometry 14 C,加速器质谱14 C)测年、微体生物聚类分析等方法精细判别沉积相,重建渤海湾西岸全新世沉积演化历史,并利用微体生物组合分带对水深变化的指示,定量讨论全新世相对海面变化。结果表明:渤海湾西岸全新世受海陆交互作用影响,经历了沼泽—潮滩—浅海—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环境的演化过程。全新世初始阶段,研究区中部和北部发育沼泽环境,南部未见沉积,与上更新统河流相沉积呈不整合接触。全新世早期,研究区潮滩环境发育。潮滩层厚度约1m,历时数百至1千余年。至7 000cal BP前后水深增大,研究区进入浅海环境。约6 000cal BP,沿岸南北两端先后进入三角洲过渡环境,中部三角洲环境约开始于1 500cal BP。渤海湾西岸地区全新世的环境演化同时记录了该地区的相对海面变化:约10 000cal BP前后,渤海湾相对海平面已接近21.3~20.4m。约8 000cal BP,相对海平面介于18.6~17.0m。约6 000cal BP时相对海平面低于6.8m,5 000~1 000cal BP,相对海平面高于-2.5 m,1 000~800cal BP,相对海平面介于-1.3^-0.4 m。8 000~5 000cal BP时,相对海面上升约15.0m,上升速率达5m/1k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西岸现代岸线 全新世 沉积环境 相对海面
下载PDF
天津滨海新区围海造陆对沿海低地浅层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杨吉龙 裴艳东 +5 位作者 田立柱 王福 肖国强 胡云壮 胥勤勉 袁海帆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53-1660,共8页
天津滨海新区被提到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后,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及产业转移,进行了大规模围海造陆,在拓展土地空间的同时,也造成了相当多的环境问题。利用滨海新区由陆到海的3条水文地质剖面获取的地下水动态变化监测数... 天津滨海新区被提到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后,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及产业转移,进行了大规模围海造陆,在拓展土地空间的同时,也造成了相当多的环境问题。利用滨海新区由陆到海的3条水文地质剖面获取的地下水动态变化监测数据和土壤含盐量测试结果,开展了围海造陆对沿海低地浅层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受围海造陆影响,对应的沿海低地浅层水位已经出现由陆到海逐渐增高的现象,造成地下水位反向倾斜,阻碍了地下水径流和排泄;2由陆到海浅表土壤全盐量出现逐渐增高的特征,在浅层地下水反向径流作用下,东部区域大量的盐分将被携带至沿海低地,使沿海低地盐渍化程度加重,严重影响到湿地保护和生态建设;3围海造陆对海岸带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应持续监测近岸海域和陆域沿海低地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以便提出合理的修复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新区 围海造陆 浅层地下水环境 盐分运移
下载PDF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超细粒度岩石和土壤样品中的稀土元素 被引量:28
9
作者 王娜 徐铁民 +3 位作者 魏双 王家松 曾江萍 张楠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8-76,共9页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分析岩石和土壤样品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取样量可低至数毫克级,但200目样品粒度要求分析取样100mg才能保证代表性,导致ICP-MS灵敏度高、取样量小的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本文研究了研磨方式、研磨时...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分析岩石和土壤样品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取样量可低至数毫克级,但200目样品粒度要求分析取样100mg才能保证代表性,导致ICP-MS灵敏度高、取样量小的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本文研究了研磨方式、研磨时间、物料比对超细粒度土壤和岩石样品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乙醇作为分散剂进行湿法球磨,200目粒度的土壤、岩石样品分别研磨10min和15min,土壤样品的物料比采用物料7g、研磨球500个、分散剂45mL,岩石样品的物料比选取物料5g、研磨球500个、分散剂45mL,细化程度最佳。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超细粒度土壤标准物质GBW07404、GBW07447的粒径分布D95可低至7.51μm、7.05μm,超细粒度岩石标准物质GBW07104、GBW07121的D95可低至8.42μm、8.30μm。在硝酸-氢氟酸-过氧化氢酸溶体系中微波消解处理超细粒度岩石标准物质GBW07104,取样量减少至5mg,总用酸量减少至0.25mL,消解时间降低为25min,稀土元素的测定值与认定值基本一致,相对标准偏差在1.64%~5.21%之间。该方法用于分析其他超细粒度标准物质(GBW07404、GBW07447和GBW07121)中的稀土元素,相对误差为0.17%~6.60%,满足《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的一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土壤 稀土元素 超细样品制备 湿法球磨 乙醇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下载PDF
QX01孔记录的渤海湾西岸沿海低地MIS3晚期以来的河道充填与环境演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福 李建芬 +7 位作者 陈永胜 王宏 方晶 商志文 田立柱 姜兴钰 施佩歆 齐乌云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01-309,共9页
在渤海湾沿海低地地区获得1个30m的全取心机械钻孔(QX01孔),对样品进行了沉积岩石学分析、底栖有孔虫鉴定、硅藻鉴定和粒度分析,结合AMS 14 C和OSL测年,重建了研究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古河道充填及环境演化过程。结果显示QX01孔自下而上... 在渤海湾沿海低地地区获得1个30m的全取心机械钻孔(QX01孔),对样品进行了沉积岩石学分析、底栖有孔虫鉴定、硅藻鉴定和粒度分析,结合AMS 14 C和OSL测年,重建了研究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古河道充填及环境演化过程。结果显示QX01孔自下而上可以分为6段:(1)30~29.72 m,陆相洪泛沉积;(2)29.72~29.4m,海侵沉积,〉43.5ka BP;(3)29.4~17.7m,砂质沉积物,河道填充沉积,37.9~29.7ka;(4)17.7~13.2m,沉积物由砂质变为黏土质,29.7~8ka,由河道填充转为浅湖沼环境;(5)13.2~5m,8~4ka,全新世海侵沉积,沉积环境由陆相转为海陆过渡相,6 000~5 750cal BP海侵达到最强,之后逐渐退出该区;(6)5m以上,洪泛沉积,约1.7ka至今。沉积环境与海面具有很好的响应,MIS 4或6阶段时,海面较低,河流下切,形成古河道,下切最深处位于现代高程为-24.2m。MIS3阶段早期时,海面上升,37.9ka河道开始填充,至29.7ka填充完成,对应高程为-11.8m。末次盛冰期至早全新世时为浅湖沼环境,沉积作用停止或速率非常低。随着末次盛冰期的结束,海洋作用增强,进入全新世海侵沉积阶段,8~4ka cal BP。之后,沉积作用停止,至1.7ka以来,随着河流作用的不断增强,该区变为河流控制的洪泛沉积为主。同时,发现了两次沉积间断,分别发生在末次盛冰期的低海面时期和4~2ka时的海水退出、河流沉积尚不充分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河道 环境演化 沿海低地 渤海湾
下载PDF
渤海湾巨葛庄贝壳堤与下伏泥层有孔虫组合的海面变化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建芬 苏盛伟 +5 位作者 商志文 姜兴钰 陈永胜 王福 田立柱 王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84-1589,共6页
根据巨葛庄贝壳堤及下伏泥层的有孔虫研究,讨论了贝壳堤底板和下伏泥层各类沉积环境的海面意义,以此作为海面标志点重建的古海面误差范围为±0.225~±0.625m。结合该贝壳堤底板和下伏泥层顶板的年龄数据,重建了3900~3300cal BP... 根据巨葛庄贝壳堤及下伏泥层的有孔虫研究,讨论了贝壳堤底板和下伏泥层各类沉积环境的海面意义,以此作为海面标志点重建的古海面误差范围为±0.225~±0.625m。结合该贝壳堤底板和下伏泥层顶板的年龄数据,重建了3900~3300cal BP时的海面高度为-2.955^-2.715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壳堤 海面标志物 沉积环境 有孔虫 渤海湾
下载PDF
浅谈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的日常维护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国占 郝爽 +6 位作者 王家松 刘文刚 涂家润 崔玉荣 肖志斌 周红英 李惠民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9年第4期271-277,共7页
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以下简称MC-ICP-MS)广泛应用于同位素的准确测定,为地质、环境、考古等科学研究提供了破解"指纹密码"的重要工具,为地质科学研究提供了获取实验数据的重要手段。由于仪器部件老化、日常维护... 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以下简称MC-ICP-MS)广泛应用于同位素的准确测定,为地质、环境、考古等科学研究提供了破解"指纹密码"的重要工具,为地质科学研究提供了获取实验数据的重要手段。由于仪器部件老化、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和重要技术人员流动等原因,如果仪器长时间"带病"工作,故障率会增高,甚至濒临瘫痪,就很难保证同位素测试数据的可靠性。因此,掌握MC-ICP-MS各个部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及维护要领,加强日常的仪器维护,维持仪器正常运转,对于保障测试结果的准确度与精密度势在必行。本文结合长期实践经验,以Neptune仪器为例,重点介绍了MC-ICP-MS主要部件工作原理及维护要领,并对一些常见故障做详细分析,提出解决方案,以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ICP-MS 质谱仪维护 质谱仪故障 烘烤仪器
下载PDF
丹麦日德兰半岛西海岸典型岸段地貌概况及研究现状
13
作者 王福 王宏 +1 位作者 李建芬 商志文 《海洋地质前沿》 2014年第11期8-16,共9页
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搜集,对丹麦日德兰半岛西海岸典型岸段的地貌类型和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丹麦日德兰半岛西海岸岸线长度约为470km,海岸类型可以分为无障壁海岸和有障壁海岸2大类。无障壁海岸以沙丘为主,并有海蚀崖,主要分布在斯卡恩... 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搜集,对丹麦日德兰半岛西海岸典型岸段的地貌类型和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丹麦日德兰半岛西海岸岸线长度约为470km,海岸类型可以分为无障壁海岸和有障壁海岸2大类。无障壁海岸以沙丘为主,并有海蚀崖,主要分布在斯卡恩(Skagen)到布劳万角(Bl?vands Huk);有障壁海岸地貌类型以障壁岛—潟湖、盐沼为主,主要分布在布劳万角到勒姆岛(R?m?),并向南进入德国。丹麦西海岸北部属于冰后期地壳回弹上升区,向南地壳回弹幅度逐渐减弱,至Ringk?bing峡湾地区变为地壳稳定区,再向南地壳变为下降区,因此,全新世地层中分别记录了不同的相对海面变化信息。距今7 150a以来,北部的Skagen岬角地区的相对海面下降了16~25m;Skallingen地区过去5 000a间海面在现代海面附近波动,其后侧Ho Bugt盐沼地区4 000a以来相对海面上升了4m;过去8 000a间,R?m?障壁岛的相对海面上升了15m。欧洲学者在丹麦西海岸地区取得的典型成果包括:海面变化重建(包括海面变化标志点、泥炭层压实校正、定年等)、全新世地质环境演化、开放潮坪现代沉积定量研究等,为海岸带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地貌 相对海面 障壁岛—潟湖 日德兰半岛
下载PDF
高压密闭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锰矿石中的稀土元素前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吴磊 刘义博 +3 位作者 王家松 吴良英 张楠 王娜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7-643,共7页
高压密闭消解因称样量小、用酸量少、空白低等优点成为测定稀土元素前处理的主要方法。但锰矿石组分复杂,锰含量差别较大且具有多种不同价态,常含有伴(共)生金属和其他杂质,该方法采用常规酸溶体系很难将其消解完全,造成ICP-MS测试结果... 高压密闭消解因称样量小、用酸量少、空白低等优点成为测定稀土元素前处理的主要方法。但锰矿石组分复杂,锰含量差别较大且具有多种不同价态,常含有伴(共)生金属和其他杂质,该方法采用常规酸溶体系很难将其消解完全,造成ICP-MS测试结果不准确。本文从样品前处理消解效果出发,选择锰矿石标准物质GBW07261、GBW07263、GBW07266和一个锰矿石样品,试验了三种酸溶前处理方法对锰矿石稀土元素测试的影响。结果表明:方法一(氢氟酸-硝酸密闭消解,硝酸复溶提取)不能将锰矿石样品完全消解,测定值偏低0. 28%~61. 31%;方法二(氢氟酸-硝酸-双氧水密闭消解,硝酸-双氧水复溶,硝酸提取)和方法三(氢氟酸-硝酸密闭消解,盐酸复溶,硝酸提取)均可将锰矿石样品消解完全,用ICP-MS测定稀土元素的数据较为接近,与传统的过氧化钠熔融ICP-MS法测定值吻合。但实验过程中发现对于锰含量较高的样品,方法三需多次重复加入盐酸复溶后方可将样品消解完全,而方法二复溶一次即可。因此,方法二对锰矿石样品的消解效率更高,精密度好(0. 96%~2. 68%),加标回收率在95. 0%~107. 0%之间,更适用于锰矿石中稀土元素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矿石 稀土元素 高压密闭消解 双氧水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下载PDF
内蒙古北山哈珠东山泥盆系雀儿山群火山岩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15
作者 任邦方 任云伟 +6 位作者 牛文超 段连峰 孙立新 李敏 田健 段霄龙 张永清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98-311,共14页
北山地区是研究古亚洲洋最终闭合过程的热点地区之一.前人对红石山-百合山-蓬勃山蛇绿混杂岩带的研究多集中在其俯冲作用的时限、极性及相关的石炭纪火山岩的源区及构造属性上,而对该蛇绿混杂岩带北侧出露的泥盆纪火山岩的构造背景和岩... 北山地区是研究古亚洲洋最终闭合过程的热点地区之一.前人对红石山-百合山-蓬勃山蛇绿混杂岩带的研究多集中在其俯冲作用的时限、极性及相关的石炭纪火山岩的源区及构造属性上,而对该蛇绿混杂岩带北侧出露的泥盆纪火山岩的构造背景和岩浆演化过程研究较为薄弱.对哈珠东山地区泥盆系雀儿山群哈珠组火山岩开展了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哈珠东山地区雀儿山群哈珠组火山岩形成于中泥盆世晚期(386.9±1.7Ma),属低钾拉斑-钙碱性系列,具富钠、低钾特征,微量元素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推测其形成于洋壳俯冲的岛弧环境,可能为古亚洲洋向南持续俯冲的产物.流纹岩锆石Hf同位素组成较为均一,εHf(t)值为+4.4~+15.0,二阶段Hf模式年龄为424~1 109Ma,表明流纹岩源于早古生代-中新元古代新生年轻地壳的重熔.而安山岩岩浆源区为俯冲消减板片流体交代的地幔楔,岩浆上升中经历了一定的分离结晶作用和上地壳物质的同化混染.综合前人区域研究成果,红石山-百合山-蓬勃山洋的发育应形成于晚泥盆世之后雀儿山弧后盆地的扩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山造山带 雀儿山群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Hf同位素特征 哈珠东山
原文传递
天津市海岸线现状 被引量:14
16
作者 汪翡翠 施佩歆 +2 位作者 商志文 肖国强 王福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9年第4期278-281,共4页
海岸线是陆地与水体交界的重要标识,海岸线的位置和类型是海岸带生态环境修复的基础数据。本文以天津市海岸线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解译与实地验证相结合的方式,对天津市海岸线位置和分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天津市海岸线长度约366.... 海岸线是陆地与水体交界的重要标识,海岸线的位置和类型是海岸带生态环境修复的基础数据。本文以天津市海岸线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解译与实地验证相结合的方式,对天津市海岸线位置和分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天津市海岸线长度约366.92 km,其中港口和围海造陆岸线281.78 km、围海养殖岸线22.92 km、海堤岸线25.77 km和人工河口岸线36.45 km,自然岸线数值趋近为零,围海造陆及港口岸线所占比例达到了76.80%。由于围填海等人类活动,岸线较2000年增加了1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线 围填海 自然岸线 渤海湾
下载PDF
偏硼酸锂熔融分解锆英砂的实验条件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家松 王力强 +3 位作者 王娜 方蓬达 曾江萍 张莉娟 《华北地质》 2022年第4期48-52,共5页
偏硼酸锂是地质样品化学分析中使用最广泛的熔剂之一,从文献报道看,其熔融分解地质样品的实验条件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在熔融锆英砂的研究中,实验条件的优化不够全面,未涉及影响熔融效果的温度、时间和影响提取效果的熔块提取方式、络... 偏硼酸锂是地质样品化学分析中使用最广泛的熔剂之一,从文献报道看,其熔融分解地质样品的实验条件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在熔融锆英砂的研究中,实验条件的优化不够全面,未涉及影响熔融效果的温度、时间和影响提取效果的熔块提取方式、络合剂用量及提取酸度等实验条件。本文通过系列的高温熔融、熔块提取条件实验,获得了偏硼酸锂分解锆英砂的最佳实验条件:以铂坩埚为熔融器皿,偏硼酸锂用量0.5 g(称样量0.1 g),熔融温度950℃,熔融时间15 min,提取方式为骤冷淬裂和超声振荡,提取液为含10 g/L酒石酸的盐酸(2+8)溶液。结合本法与ICP-OES测定锆英砂中锆、铪、钾、钙、钠、镁、铝、铁、钛、锰等10种元素,各元素含量的相对误差(RE)≤4.00%,相对标准偏差(RSD)≤5.17%,可满足地矿实验室锆英砂及类似难熔砂矿的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英砂 偏硼酸锂熔融 酒石酸络合 超声振荡提取 ICP-OES
下载PDF
山东莱州湾南岸晚上新世以来(6.8~0.004 Ma)古植被演替与海平面波动 被引量:1
18
作者 郝秀东 劳月英 +8 位作者 欧阳绪红 姜兴钰 王福 田立柱 施佩歆 陈永胜 王宏 李建芬 商志文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9-700,共12页
【研究目的】海岸带沉积物中的微体古生物化石保存着丰富的地质环境信息,本文的目的是重建莱州湾南岸晚上新世以来的古植被演替与海平面波动关系。【研究方法】拟通过对HLL01钻孔的孢粉、淡水藻类、海相沟鞭藻、有孔虫内衬等微体古生物... 【研究目的】海岸带沉积物中的微体古生物化石保存着丰富的地质环境信息,本文的目的是重建莱州湾南岸晚上新世以来的古植被演替与海平面波动关系。【研究方法】拟通过对HLL01钻孔的孢粉、淡水藻类、海相沟鞭藻、有孔虫内衬等微体古生物化石的分析,恢复和重建莱州湾南岸及其附近地区晚上新世以来的古植被演替与海平面波动。【研究结果】(1)在晚上新世—早更新世阶段(约6.8~1.6 Ma),大量的陆生草本花粉(75.13%)指示研究区的植物群落主要以藜科、蒿属及禾本科为主的草原植被,气候温暖偏干。(2)在早更新世—中更新世阶段(约1.6~0.6 Ma),研究区的植物群落开始由草原向森林草原类型过渡;急剧增加的淡水藻类,则指示研究区可能有大的河流注入,或形成较大规模的湖泊;降水量增加,气候变得湿润。(3)在中更新世—晚全新世阶段(约0.6~0.004Ma),研究区的植物群落已经变成森林草原植被。淡水藻类含量略有降低,指示研究区的河流注入量开始减少,湖泊面积也开始萎缩。同时,海相沟鞭藻和有孔虫内衬等海相化石记录,指示研究区在该阶段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大规模海侵事件。【结论】莱州湾晚上新世以来发生了3次古植被演替与海平面波动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组合 古植被 古环境演变 晚上新世 海岸带地质调查工程 莱州湾 山东
下载PDF
偏硼酸锂熔融-酒石酸络合-超声提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岩矿型锆矿石中10种元素的含量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家松 王力强 +3 位作者 王娜 方蓬达 郑智慷 曾江萍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5-133,共9页
为实现岩矿型锆矿石样品中锆、铪、钾、钙、钠、镁、铝、铁、钛、锰等10种元素含量的准确测定,优化了熔融、提取等试验条件,提出了题示方法。取干燥后的样品0.1 g于铂坩埚中,加入0.5 g偏硼酸锂,搅匀后盖上坩埚盖,于1 000℃熔融30 min。... 为实现岩矿型锆矿石样品中锆、铪、钾、钙、钠、镁、铝、铁、钛、锰等10种元素含量的准确测定,优化了熔融、提取等试验条件,提出了题示方法。取干燥后的样品0.1 g于铂坩埚中,加入0.5 g偏硼酸锂,搅匀后盖上坩埚盖,于1 000℃熔融30 min。冷却后将铂坩埚置于装有25 mL含20 g·L^(-1)酒石酸的20%(体积分数)盐酸溶液中,超声振荡至熔块完全溶解,用水定容至100 mL,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测定。结果显示:上述10种元素的质量浓度分别在一定范围内与对应的谱线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为1.90~40.8μg·g-1;方法用于由锆含量较低的基性岩岩石标准物质和锆精矿标准物质复配成的以锆石、斜锆石为主的岩矿型锆矿石样品的分析,测定值的相对误差为-1.9%~4.0%,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2)为0.46%~4.5%,准确度和精密度试验结果的绝对值均优于DZ/T 0130.3-2006规定的控制指标,且方法可拓展应用于砂矿型锆矿石的准确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矿型锆矿石 偏硼酸锂 酒石酸 超声提取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下载PDF
天津滨海地区G2孔磁性地层年代及其构造指示 被引量:22
20
作者 肖国强 杨吉龙 +6 位作者 赵长荣 王强 胥勤勉 胡云壮 秦雅飞 李静 肖国桥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42-1650,共9页
建立可靠的地层年代标尺对于研究滨海地区晚新生代沉积物记录的沉积环境变化、新构造运动及古气候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对位于天津滨海地区迄今所获得的最长的全取心钻孔G2(深1226m)进行了详细的磁性地层学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孔... 建立可靠的地层年代标尺对于研究滨海地区晚新生代沉积物记录的沉积环境变化、新构造运动及古气候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对位于天津滨海地区迄今所获得的最长的全取心钻孔G2(深1226m)进行了详细的磁性地层学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孔年代地层划分及其区域构造意义。结果表明,G2孔的底界年龄约为8.5Ma。其中,1226-658m为晚中新世,属馆陶组上部,658-303m属上新世明化镇组,303m以上属第四纪马棚口组、佟楼组、塘沽组和天津组,全新统天津组底界深度为19.4m。G2孔包含2个沉积速率较高(大于200m/Ma)的时期,分别为8.5-6.43Ma和3.58-3.03Ma。这2个时期与晚中新世以来青藏高原的扩展隆升在时间上有很好的可比性,指示高原隆升可能对华北地区的沉积和构造演化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滨海地区 磁性地层 沉积速率 新构造运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