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粤北诸广岩体南部铀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
1
作者 李海东 江卫兵 +2 位作者 刘斌 赖静 郭新文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24年第3期442-458,共17页
诸广岩体南部地处闽赣后加里东隆起与湘桂粤北海西印支坳陷刚柔地块结合部,位于东西向南岭铀成矿带与北东向桃山-诸广铀成矿带的交汇部位,自西向东分布有城口、长江、百顺和全安4个矿集区。文章通过对诸广岩体南部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岩... 诸广岩体南部地处闽赣后加里东隆起与湘桂粤北海西印支坳陷刚柔地块结合部,位于东西向南岭铀成矿带与北东向桃山-诸广铀成矿带的交汇部位,自西向东分布有城口、长江、百顺和全安4个矿集区。文章通过对诸广岩体南部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岩浆热液活动、铀源以及控矿因素等成矿地质条件综合分析,同时结合前期已有工作成果,系统梳理了区内铀矿化类型、赋存空间及控矿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诸广岩体南部铀找矿潜力,提出了以下找矿方向:1)棉花坑、书楼丘、水石等矿床深部及外围是区内成矿最有利地段,为下一步找矿重点地段;2)塘湾矿床深部、企岭、黄沙桥等矿床外围新发现的成矿有利地段可进一步进行扩大或钻探验证;3)对比华南邻区花岗岩外带型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成果,认为诸广岩体南部外带型铀矿化可作为区内铀矿的重要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成矿条件 找矿潜力 矿化特征 控矿因素 诸广岩体南部
下载PDF
广西珊瑚钨锡矿床成矿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2
作者 卢友月 付建明 +3 位作者 程顺波 马丽艳 黄振标 闭义钦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39-948,共10页
珊瑚钨锡矿床位于富贺钟钨锡多金属成矿集中区的中部,是南岭钨锡多金属成矿带内典型的热液石英脉型矿床之一。本文采用白云母^(40)Ar-^(39)Ar法和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法,对矿床V32号含矿石英脉进行精细年代学研究,获得石英脉中白云母^(4... 珊瑚钨锡矿床位于富贺钟钨锡多金属成矿集中区的中部,是南岭钨锡多金属成矿带内典型的热液石英脉型矿床之一。本文采用白云母^(40)Ar-^(39)Ar法和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法,对矿床V32号含矿石英脉进行精细年代学研究,获得石英脉中白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101.7±0.7 Ma(MSWD=0.34),正等时线年龄为102.0±1.0 Ma(MSWD=1.17);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年龄为106.4±3.5 Ma(MSWD=0.83)。它们在误差范围内一致,是华南地区燕山晚期成岩成矿高峰期的产物。同时通过石英包裹体H-O同位素组成的初步分析,认为成矿流体属于"再平衡岩浆水",主要来自岩浆,在矿床深部可能存在隐伏花岗岩体。该成果对研究区域成矿规律,指导类似地区的找矿勘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钨锡石英脉 ^(40)Ar-^(39)Ar年龄 RB-SR等时线年龄 钨锡矿床 珊瑚 广西
下载PDF
沉积再循环碎屑锆石的地质意义及其识别——以长江流域的碎屑物源研究为例
3
作者 宋仁龙 秦拯纬 +1 位作者 周光颜 鲍波 《华南地质》 CAS 2024年第1期1-27,共27页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分析被广泛应用于限定地层沉积时代、重建沉积物源和古地理格局,结合Lu-Hf-O同位素的分析可以进一步制约地壳生长演化历史。锆石在地表过程中具有极强的稳定性,沉积再循环的碎屑锆石长期以来被认为广泛存在于各类碎...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分析被广泛应用于限定地层沉积时代、重建沉积物源和古地理格局,结合Lu-Hf-O同位素的分析可以进一步制约地壳生长演化历史。锆石在地表过程中具有极强的稳定性,沉积再循环的碎屑锆石长期以来被认为广泛存在于各类碎屑沉积岩中,对碎屑锆石的数据解读产生重要影响,但是目前还没有简单直接的方式进行有效识别。本文对沉积再循环作用和再循环碎屑锆石判别手段的原理和相关地质应用做了简要总结,包括碎屑矿物结构、岩石化学成分、锆石多同位素年代学分析、多种碎屑副矿物联合示踪和放射性损伤评估等方法,评述了不同方法的优劣和适用条件。本文以长江流域的碎屑物源研究为例,使用源归一化的辐射剂量(α-dose)评估流域内再循环碎屑锆石的存在及其对物源重建的意义。我们强调基于碎屑锆石的研究应该综合区域的沉积记录和岩浆构造历史,考虑沉积再循环作用对数据解读的可能影响,为碎屑锆石数据赋予更加合理的地质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 沉积再循环 岩浆构造历史 物源 长江流域
下载PDF
湘南铜山岭铜多金属矿田成岩成矿作用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32
4
作者 卢友月 付建明 +4 位作者 程顺波 刘树生 黎传标 张利国 马丽艳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61-1071,共11页
湘南铜山岭铜多金属矿田位于钦杭成矿带的中部,矿床主要产于铜山岭岩体接触带及其附近。本文对矿田内的岩体和矿床进行了精细的年代学研究,分别获得铜山岭Ⅰ号岩体的花岗闪长斑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为157±2 Ma(MSWD=1.20);铜山岭... 湘南铜山岭铜多金属矿田位于钦杭成矿带的中部,矿床主要产于铜山岭岩体接触带及其附近。本文对矿田内的岩体和矿床进行了精细的年代学研究,分别获得铜山岭Ⅰ号岩体的花岗闪长斑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为157±2 Ma(MSWD=1.20);铜山岭矿床石英脉型矿体中的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为161±1 Ma(MSWD=0.21);桥头铺矿床矽卡岩型矿体中的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为155±3 Ma(MSWD=1.5)、石榴子石Sm-Nd等时线年龄为155±8 Ma(MSWD=0.41)。成岩与成矿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说明铜山岭矿田成岩成矿具有同时性,它们之间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辉钼矿中Re含量(32.95×10^(-6)~59.45×10^(-6))指示成矿作用可能与壳幔混合作用有关。这为进一步研究区域成矿规律提供了重要同位素年代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多金属矿田 SHRIMP锆石U-PB定年 辉钼矿RE-OS定年 石榴子石Sm-Nd定年 铜山岭 湘南
下载PDF
粤北乐昌市和尚田钨锡多金属矿成矿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3
5
作者 付建明 李华芹 +4 位作者 马丽艳 程顺波 卢友月 李祥能 刘重芃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49-1358,共10页
粤北乐昌市和尚田钨锡多金属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具有"五层楼"成矿特征的大型(云英岩)-石英脉型矿床。因其主要矿体的围岩是碳酸盐岩而不是碎屑岩且矿区离出露的花岗岩体较远而受到关注。测年结果显示:一条含矿(云英岩)-石英... 粤北乐昌市和尚田钨锡多金属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具有"五层楼"成矿特征的大型(云英岩)-石英脉型矿床。因其主要矿体的围岩是碳酸盐岩而不是碎屑岩且矿区离出露的花岗岩体较远而受到关注。测年结果显示:一条含矿(云英岩)-石英脉中的白云母Ar-Ar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58.91±0.96 Ma(MSWD=0.68)和157.8±1.8Ma(MSWD=1.80)、石英矿物Rb-Sr等时线年龄为166±7Ma(MSWD=1.01);另一条含矿(云英岩)-石英脉中的石英矿物Rb-Sr等时线年龄为158.8±2.6Ma(MSWD=0.74)。它们在误差范围内一致,为粤北乃至整个南岭地区成岩成矿高峰期150~160Ma的产物。通过石英包裹体氢及石英氧同位素组成的初步分析,本文认为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水,在矿床深部可能存在隐伏花岗岩体。上述成果为研究区域成矿规律,指导类似无岩体出露的碳酸盐岩分布区的找矿勘查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英岩)-石英脉 钨锡多金属矿床 白云母Ar-Ar法 石英矿物Rb-Sr法 和尚田 粤北
下载PDF
扬子克拉通崆岭杂岩孔兹岩系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4
6
作者 邱啸飞 杨红梅 +3 位作者 卢山松 张利国 段瑞春 杜国民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49-558,共10页
崆岭杂岩出露有一套覆盖于古老变质结晶基底之上的以含石墨和富铝矿物为特征的孔兹岩系。本文对该套孔兹岩系中代表性岩石类型榴线英岩开展了同位素稀释法(ID-TIMS)矿物–全岩Sm-Nd等时线测年。研究结果表明,榴线英岩形成于2078±... 崆岭杂岩出露有一套覆盖于古老变质结晶基底之上的以含石墨和富铝矿物为特征的孔兹岩系。本文对该套孔兹岩系中代表性岩石类型榴线英岩开展了同位素稀释法(ID-TIMS)矿物–全岩Sm-Nd等时线测年。研究结果表明,榴线英岩形成于2078±31 Ma。榴线英岩Nd同位素组成相对均一(ε_(Nd)(t)值介于-4.9与-2.3之间),对应Nd同位素两阶段模式年龄介于2.91~2.70 Ga之间,表明大多数样品形成于封闭体系中。结合前人在同一套岩石组合中报道的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数据,推测崆岭杂岩孔兹岩系可能沉积于2.13~2.08 Ga,其原岩沉积物主要来自下伏的古老地壳物质,且其源区存在中太古代的初生地壳增长。扬子陆核经历的古元古代(2.08~1.94 Ga)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可能与全球广泛存在的同时期(2.1~1.8 Ga)碰撞造山事件有关,暗示其很可能是古元古代Columbia超大陆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克拉通 崆岭杂岩 孔兹岩系 Sm-Nd同位素等时线 同位素稀释法
下载PDF
都庞岭环斑花岗岩的形成时代、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7
作者 徐德明 付建明 +4 位作者 陈希清 程顺波 马丽艳 张鲲 黄皓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61-576,共16页
以往将位于湘南、桂东北的都庞岭花岗岩基分为西体、中体和东体三部分。野外观察和岩相学研究表明,都庞岭中体和东体主要由黑云母正长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岩石具斑状结构,部分钾长石斑晶呈椭球状至球状,具... 以往将位于湘南、桂东北的都庞岭花岗岩基分为西体、中体和东体三部分。野外观察和岩相学研究表明,都庞岭中体和东体主要由黑云母正长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岩石具斑状结构,部分钾长石斑晶呈椭球状至球状,具斜长石环边,构成环斑结构。采用锆石SHRIMP U-Pb法获得都庞岭中体和东体中环斑花岗岩的侵位年龄分别为226.6±6.9 Ma和209.7±3.1 Ma,均属于晚三叠世,相当于印支晚期。都庞岭环斑花岗岩富硅、碱,贫钛、磷、镁和钙,其Rb、Cs、Th、U、REE、Pb、Y含量和Rb/Sr、Rb/Ba比值较高,而Sr、Ba含量和Zr/Hf比值(8.16~25.01)较低,具强烈的Eu负异常(δEu=0.02~0.13),10000×Ga/Al比值(2.64~4.38,平均3.15)高,显示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华南印支早期S型花岗岩相比,都庞岭环斑花岗岩的εNd(t)值(-8.0^-8.3)明显偏高(前者低于-10),而tDM2值(1624~1645 Ma)则明显偏低(前者>1800 Ma),表明它们可能直接源于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但成岩过程中有地幔物质的参与。都庞岭环斑花岗岩的发现及其时代的确定,揭示了晚三叠世华南东部处于大陆裂解或造山后伸展的构造环境。结合华南东部沉积/岩石大地构造分析,认为华南早中生代构造体制的转换发生在中、晚三叠世,而非前人所认为的发生在中、晚侏罗世;同时,环斑花岗岩的出现,指示了华南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的来临,晚三叠世是华南中生代大规模成矿的第一个高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斑花岗岩 锆石SHRIMP U-PB年龄 岩石成因 构造环境 成矿作用 印支期 华南
下载PDF
桂东南大容山晚二叠世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和Sr-Nd-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磊 龙文国 +2 位作者 周岱 徐旺春 金鑫镖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91-1303,共13页
对桂东南大容山花岗岩进行了详细的锆石U-Pb定年及Sr-Nd-Hf同位素研究,3个花岗岩样品获得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253.6±2.1Ma、256.4±1.8Ma和256.8±2.8Ma,暗示其形成于晚二叠世,而不是早—中三叠世;岩... 对桂东南大容山花岗岩进行了详细的锆石U-Pb定年及Sr-Nd-Hf同位素研究,3个花岗岩样品获得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253.6±2.1Ma、256.4±1.8Ma和256.8±2.8Ma,暗示其形成于晚二叠世,而不是早—中三叠世;岩体的ε_(Nd)(t)和ε_(Hf)(t)值均为负值,分别集中于-9.18^-13.4和-5.5^-6.7之间,对应的两阶段Nd模式年龄(tDMc)和Hf模式年龄(TDM2)分别为1.55~1.84Ga和1.64~1.71Ga,表明岩体物质的源区主要为古元古代—中元古代的壳源物质。结合区域已有的研究成果,认为其形成可能与华南板块和印支地块之间在海西期—印支期的俯冲/碰撞拼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 SR-ND-HF同位素 花岗岩 大容山 桂东南地区
下载PDF
雪峰山铲子坪金矿床稳定同位素特征及成矿地质意义 被引量:13
9
作者 曹亮 段其发 +1 位作者 彭三国 周云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15年第2期167-175,共9页
铲子坪金矿位于雪峰山构造岩浆岩带的白马山复式花岗岩体外接触带附近。本文通过对铲子坪金矿床岩石地球化学以及稳定同位素的研究,探讨其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金属硫化物的δ34S介于-7.58‰^+0.32‰,平均为... 铲子坪金矿位于雪峰山构造岩浆岩带的白马山复式花岗岩体外接触带附近。本文通过对铲子坪金矿床岩石地球化学以及稳定同位素的研究,探讨其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金属硫化物的δ34S介于-7.58‰^+0.32‰,平均为-2.44‰,富轻硫,表明硫化物中的硫主要来自花岗岩浆,有部分地层硫酸盐中的硫混入;铅同位素组成相对稳定,变化范围很小。根据铅构造模式图解和△γ-△β图解,铅同位素主要来源于地幔,有部分地壳铅的加入;氢、氧同位素表明成矿流体具有变质热液和岩浆热液的双重性,成矿晚期热液有大气水成分加入;碳同位素表明成矿流体与砂质板岩关系密切,与地幔或深部流体有一定的关系,矿床成矿流体中的CO2很可能为壳幔混合;锶同位素研究表明,铲子坪金矿床的(87Sr/86Sr)i组成特征与华南陆壳重熔性花岗岩初始岩浆水的(87Sr/86Sr)i组成特征基本一致,表明其成矿作用可能与岩浆热液有关。铲子坪金矿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铲子坪金矿 稳定同位素 地质意义 雪峰山
下载PDF
西藏斯弄多铅锌矿床成矿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遵遵 于玉帅 +1 位作者 杨竹森 刘英超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52-1162,共11页
斯弄多铅锌矿床位于南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成矿带北缘铅锌银多金属矿带上,该矿床铅锌矿化与矿区花岗斑岩密切相关,为典型的热液脉型-矽卡岩型铅锌矿床。为厘定其成岩成矿时代,本文对矿区花岗斑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龄测定。结果得... 斯弄多铅锌矿床位于南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成矿带北缘铅锌银多金属矿带上,该矿床铅锌矿化与矿区花岗斑岩密切相关,为典型的热液脉型-矽卡岩型铅锌矿床。为厘定其成岩成矿时代,本文对矿区花岗斑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龄测定。结果得到2组年龄,一组年龄介于(75.1±1.8)^(77.7±1.8)Ma之间,加权平均年龄为(75.7±0.9)Ma(MSWD=0.27,n=11),可能反映岩浆在岩浆房演化过程中结晶的锆石年龄;另一组年龄为(67.5±1.4)^(69.4±1.4)Ma,加权平均年龄为(68.8±1.2)Ma(MSWD=0.31,n=6),代表花岗斑岩真实的结晶年龄,这一花岗斑岩的年龄(68.8±1.2)Ma明显早于冈底斯带内主碰撞期形成的矽卡岩型矿床。结合该成矿带其他矿床的成岩、成矿年龄,本文认为南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成矿带在印-亚大陆碰撞早期或新特提斯洋壳俯冲晚期,也伴有较强的铅锌多金属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斑岩 锆石U-PB年龄 斯弄多铅-锌矿床 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成矿带 西藏
原文传递
粤西黄泥坑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时代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磊 徐德明 +3 位作者 张鲲 胡军 肖光铭 徐燕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7-329,共13页
粤西黄泥坑金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中-大型金矿床。其成矿作用分为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其中,石英-黄铁矿阶段为金的主成矿阶段。对含金石英脉进行了流体包裹体Rb-Sr同位素定年,获得等时线年龄... 粤西黄泥坑金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中-大型金矿床。其成矿作用分为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其中,石英-黄铁矿阶段为金的主成矿阶段。对含金石英脉进行了流体包裹体Rb-Sr同位素定年,获得等时线年龄为(233.4±8.6)Ma(MSWD=2.3,n=5),表明黄泥坑金矿形成于印支期。对矿区花岗闪长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定年,获得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51.1±2.7)Ma(MSWD=2.1,n=21),表明其形成于加里东期。综合分析花岗闪长岩和矿石的微量元素分析数据及已有的研究成果显示,黄泥坑金矿床中金的来源并非加里东期花岗闪长岩,可能来自于寒武系及隐伏的晚期岩浆岩。矿床的形成主要受罗定-广宁推覆构造控制,挤压推覆后拉张剪切作用形成的剪切破碎带及其热液蚀变作用与成矿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RB-SR等时线 LA-ICP-MS 锆石U-PB 黄泥坑金矿 粤西
下载PDF
南岭成矿带地质遗迹——国家地质公园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丽艳 付建明 +2 位作者 卢友月 秦拯纬 陈希清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18年第3期253-256,共4页
南岭位于华南地区中南部,是中国南部最大山脉和重要自然地理界线,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和大庾岭5条主要山岭(图1)组成,故又称五岭。广义的南岭还包括苗儿山、海洋山、九嶷山、香花岭、瑶山、九连山等。该区W、Sn、Nb、Ta等... 南岭位于华南地区中南部,是中国南部最大山脉和重要自然地理界线,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和大庾岭5条主要山岭(图1)组成,故又称五岭。广义的南岭还包括苗儿山、海洋山、九嶷山、香花岭、瑶山、九连山等。该区W、Sn、Nb、Ta等稀有和有色金属矿产及铀矿资源十分丰富,常常又称为“南岭成矿带”。有关“南岭成矿带”范围不同学者[1-5]划分方案不同,本文采用2015年中国地质调查局给出的拐点坐标(E116.00°,N26.5°;E114.61°,N23.83°;E109.15°,N22.89°;E108.08°,N24.62°;E110.09°,N26.56°)范围,主要涉及湖南、江西、广西和广东四省(区)的20个地区(市)、124个行政区县,面积约23万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成矿带 地质遗迹 国家地质公园
下载PDF
南岭成矿带中——晚侏罗世成钨、成锡、成铅锌(铜)花岗岩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秦拯纬 付建明 +3 位作者 邢光福 程顺波 卢友月 祝颖雪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8-541,共24页
【研究目的】南岭地区以发育强烈的中—晚侏罗世岩浆作用与相关金属成矿作用为主要特色,这些金属矿床尤以钨、锡、铅锌铜最具代表性。对这3类成矿花岗岩开展系统的对比研究,深入分析成矿差异原因,对指导区域找矿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 【研究目的】南岭地区以发育强烈的中—晚侏罗世岩浆作用与相关金属成矿作用为主要特色,这些金属矿床尤以钨、锡、铅锌铜最具代表性。对这3类成矿花岗岩开展系统的对比研究,深入分析成矿差异原因,对指导区域找矿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本文通过搜集已发表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年代学、Sr-Nd-Hf同位素和矿物化学数据,并结合项目组长期野外地质调查进展,对3类成矿花岗岩进行了差异性研究。【研究结果】通过对比发现成钨、成锡、成铅锌铜3类花岗岩在时空分布格局、野外地质特征、矿物组成、源区性质、包体成因类型、岩浆分异程度、形成温度和氧逸度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结论】笔者认为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成分、源区物质组成、岩浆分异程度以及岩浆演化过程中物化条件(如氧逸度)的综合差异是导致南岭花岗岩形成3类不同金属矿床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南岭成矿带成钨、成锡、成铅锌铜花岗岩的综合判别标志,指导区域找矿勘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锡、铅锌铜矿床 成矿花岗岩 中—晚侏罗世 岩石成因 矿产调查工程 南岭
下载PDF
粤西北燕山早期产铀禾洞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俊涛 杨戬 +4 位作者 刘莉莉 柯信 胡智英 张玉 张跃跃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118-1131,共14页
燕山早期禾洞岩体位于南岭中段西侧,与印支期太保岩体及加里东期永和岩体构成粤西北连山地区多期次多阶段复式岩体。文章通过分析禾洞岩体的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探讨其成因类型、源区性质、形成的构造背景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研究表... 燕山早期禾洞岩体位于南岭中段西侧,与印支期太保岩体及加里东期永和岩体构成粤西北连山地区多期次多阶段复式岩体。文章通过分析禾洞岩体的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探讨其成因类型、源区性质、形成的构造背景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研究表明,晚侏罗世的禾洞岩体主体岩性为正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局部为花岗闪长岩。正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具高硅、富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负铕异常,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U、Th、Pb、K,贫Sr、Ba,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Zr、Hf、Nb、Ta、Ti的特征。禾洞岩体的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有别于A型和S型花岗岩,显示其为高分异I型花岗岩,且属于中等含铀-富铀岩体。不同岩性的岩石具相同的源区性质,为壳幔相互作用和岩浆不同程度结晶分异的产物。综合分析认为,禾洞岩体的形成与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构造背景有关,南岭地区强烈的岩石圈伸展作用诱发幔源岩浆沿先存的郴州—怀集等断裂底侵,导致古老地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洞岩体 高分异I型花岗岩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产铀潜力 广东省连山县
下载PDF
大别山木子店地区斑状角闪黑云二长花岗岩株的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15
作者 刘阿睢 胡俊良 +3 位作者 程顺波 刘劲松 金世超 定立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2-70,共9页
大别山木子店地区岩浆岩由中生代花岗岩类和元古宙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组成。对中生代斑状角闪黑云二长花岗岩进行了原位LA-ICP-MS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该花岗岩形成于(133±2)Ma,为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 大别山木子店地区岩浆岩由中生代花岗岩类和元古宙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组成。对中生代斑状角闪黑云二长花岗岩进行了原位LA-ICP-MS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该花岗岩形成于(133±2)Ma,为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锆石εHf(t)介于-26.5^-19.6,平均值为-24.9,二阶段模式年龄T_(DM2)主要介于2 531~2 139Ma,2个继承锆石分析点分别给出了-3.0和-0.3的εHf(t)值,二阶段模式年龄T_(DM2)分别为1 589Ma和1 654Ma。上述研究表明,木子店地区斑状角闪黑云二长花岗岩为古元古代古老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形成过程中可能有新元古代地壳物质加入。综合分析认为,该花岗岩可能形成于大别造山带从挤压向伸展的转换阶段。与沙坪沟赋矿花岗岩具有类似的岩浆物质来源,指示木子店地区具有寻找早白垩世早期钼矿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状角闪黑云二长花岗岩 LA-ICP-MS 锆石U-PB HF同位素 木子店地区 大别山
下载PDF
富铀矿物U-Pb微区原位定年分析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16
作者 贾芳云 杨红梅 +5 位作者 童喜润 张遵遵 邱啸飞 王磊 杨文武 卢山松 《华南地质》 2025年第1期15-37,共23页
富铀矿物U-Pb体系微区原位定年技术在地球系统科学和自然资源综合地质调查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为全面梳理其研究进展,探讨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文利用CiteSpace对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WOS)和维普数据库(VIP)中1991—2024年期间共20... 富铀矿物U-Pb体系微区原位定年技术在地球系统科学和自然资源综合地质调查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为全面梳理其研究进展,探讨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文利用CiteSpace对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WOS)和维普数据库(VIP)中1991—2024年期间共20469篇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了相关知识图谱。结果表明,U-Pb微区原位定年分析领域的发展可大致分为3个阶段:起步阶段(1991—2001年)、快速发展阶段(2002—2018年)、稳定发展阶段(2019年—),主要取决于测试仪器、定年矿物拓展和数据处理软件三方面的进步。基于上述图谱分析,对U-Pb微区原位定年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指出该领域前沿热点为不同矿物U-Pb定年的方法研发与应用拓展,下一步研究方向主要有以下几点:(1)应用飞秒激光和缩小一次离子束等技术以提高测试仪器的灵敏度、分析精度和空间分辨率;(2)研发高效的U-Pb预扫描技术并深入研究U和Pb在矿物中的赋存状态,完善低U矿物的微区原位分析方法;(3)研制不同组成不同年龄的标准物质,或建立非基体匹配方法,解决某些定年矿物标准样品稀缺的问题;(4)建立新矿物的U-Pb微区原位分析方法,尤其是沉积岩和矿床中的矿物,进一步拓展其应用领域;(5)研发基于AI的智能数据处理软件,避免数据处理过程中的主观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B 微区原位分析 富铀矿物 研究进展 CITESPACE
下载PDF
南岭西段沙坪钨矿区花岗岩独居石U-Pb定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立同 陈剑锋 +2 位作者 杜云 陆文 石金江 《华南地质》 CAS 2022年第3期486-495,共10页
沙坪白钨矿床位于南岭成矿带西段苗儿山岩体西北部,产于晚侵入次细粒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岩株中,整个岩株全岩钨矿化。为精确厘定沙坪白钨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本文利用LA-ICP-MS对花岗岩中的独居石进行U-Pb定年,获得岩株成岩年龄为405.0... 沙坪白钨矿床位于南岭成矿带西段苗儿山岩体西北部,产于晚侵入次细粒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岩株中,整个岩株全岩钨矿化。为精确厘定沙坪白钨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本文利用LA-ICP-MS对花岗岩中的独居石进行U-Pb定年,获得岩株成岩年龄为405.0±2.1 Ma,表明沙坪白钨矿床形成于加里东晚期。结合前人研究资料,本文认为苗儿山岩体西北部加里东期的钨多金属成矿作用发生在430~405 Ma间,区域上经历了较高程度分异作用的加里东期花岗岩浆促成了钨的富集,为沙坪钨矿区晚侵入次的细粒二云母二长花岗岩钨的成矿作用提供了物源。苗儿山岩体北部有望在寻找加里东期钨多金属矿床方面取得进一步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坪钨矿区 加里东期花岗岩 成岩成矿时代 独居石U-Pb定年 苗儿山岩体西北部
下载PDF
贵州铜仁卜口场铅锌矿床Rb-Sr与Sm-Nd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7
18
作者 杨红梅 刘重芃 +6 位作者 段瑞春 顾晓敏 卢山松 谭娟娟 蔡应雄 张利国 邱啸飞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55-865,共11页
因铅锌矿床的定年一直比较困难,关于黔东铅锌矿带的时代和成因认识较为混乱。本文对位于该成矿带赋存于下寒武统清虚洞组藻灰岩中的贵州铜仁卜口场铅锌矿床开展了闪锌矿Rb-Sr与方解石Sm-Nd同位素定年。矿石光薄片显示方解石和不透明矿... 因铅锌矿床的定年一直比较困难,关于黔东铅锌矿带的时代和成因认识较为混乱。本文对位于该成矿带赋存于下寒武统清虚洞组藻灰岩中的贵州铜仁卜口场铅锌矿床开展了闪锌矿Rb-Sr与方解石Sm-Nd同位素定年。矿石光薄片显示方解石和不透明矿物沿网状裂隙充填交代。用于定年的方解石,部分与方铅矿沿着同一闪锌矿细脉充填,部分沿方铅矿细脉充填,表明方解石晚于闪锌矿形成,可能属于成矿期后期产物。获得闪锌矿矿物 Rb-Sr 等时线年龄466±13 Ma (MSWD=2.0)和闪锌矿矿物+弱酸提取相+硫化物相Rb-Sr等时线年龄483±9 Ma(MSWD=8.0),二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应代表了该铅锌矿床的主成矿期。获得方解石Sm-Nd等时线年龄422±48 Ma(MSWD=0.71),可能代表了同一成矿作用的后期阶段。即卜口场铅锌矿床后期改造成矿作用可能存在早奥陶世(483~466 Ma)和早志留世(~422 Ma)两个阶段。闪锌矿和闪锌矿分相Rb-Sr等时线对应的初始87Sr/86Sr比值分别为0.70920和0.70908,方解石Sm-Nd等时线对应的初始143Nd/144Nd比值为0.511520(εNd(t)为–11.2),指示其流体来源具有Sr、Nd富集特征,为成矿流体主要是地层封存水与区域热液流体提供了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SR同位素 SM-ND同位素 闪锌矿 方解石 卜口场铅锌矿床
下载PDF
湖北随州黑龙潭金矿石英Rb-Sr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3
19
作者 彭三国 胡俊良 +2 位作者 刘劲松 朱江 龚银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67-874,共8页
通过矿物流体包裹体Rb-Sr同位素测年,获得鄂北黑龙潭金矿石英Rb-Sr等时线年龄为132.6±2.7Ma,表明该金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期。矿石石英中流体包裹体Sr同位素初始比(^(87)Sr/^(86)Sr)i平均值为0.710798,小于陆源硅酸盐的值(0.720)... 通过矿物流体包裹体Rb-Sr同位素测年,获得鄂北黑龙潭金矿石英Rb-Sr等时线年龄为132.6±2.7Ma,表明该金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期。矿石石英中流体包裹体Sr同位素初始比(^(87)Sr/^(86)Sr)i平均值为0.710798,小于陆源硅酸盐的值(0.720),高于地幔Sr的初始值(0.707),暗示成矿物质来源于壳幔混合。结合各类岩矿石Au丰度变化,S、Pb、H、O等同位素组成,以及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成矿流体等研究,认为该矿床的形成可能与燕山期持续伸展阶段大规模构造-岩浆活动有关,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为金矿成矿提供了主要矿源和热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 RB-SR 定年 成矿时代 黑龙潭金矿 地球化学
下载PDF
湖南省东北部地区桃江县木瓜园钨多金属矿成岩成矿时代及其对区域成矿作用的启示 被引量:20
20
作者 陕亮 庞迎春 +6 位作者 柯贤忠 刘家军 陈文辉 牛志军 徐德明 龙文国 王滨清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0-112,共13页
江南造山带的湘东北-赣西北-皖东南—浙西南地区存在一个北东向钨矿带,成因类型以斑岩型、矽卡岩型为主,近年在其西南方向新发现了木瓜园大型钨矿床,成矿过程与斑岩体密切相关。厘定了木瓜园矿区含矿花岗斑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2... 江南造山带的湘东北-赣西北-皖东南—浙西南地区存在一个北东向钨矿带,成因类型以斑岩型、矽卡岩型为主,近年在其西南方向新发现了木瓜园大型钨矿床,成矿过程与斑岩体密切相关。厘定了木瓜园矿区含矿花岗斑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224.2±2.0)Ma(MSWD=0.65,n=17),辉钼矿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225.4±1.4)Ma(MSWD=0.71)及加权平均年龄(222.96±0.96)Ma(MSWD=1.08,n=5),表明矿区成岩与成矿时代均为晚三叠世,属于印支期;锆石初始176 Hf/177 Hf比值0.282 444~0.282 580,εHf(t)值为-1.9~-7.2,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1 713~1 388Ma,表明含矿岩体岩浆源区主要为古元古代-中元古代古老地壳岩石,起源于下地壳古老物质的重熔。由于北东向钨矿带成岩成矿集中于燕山期,木瓜园成岩成矿集中于印支期,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推测该钨矿带西南方向不超过湘东北地区新宁-灰汤断裂,但湖南省东北部地区存在一次晚三叠世大规模成岩与局部钨钼多金属成矿过程,且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瓜园钨矿 北东向钨矿带 燕山期 印支期 湘东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