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6篇文章
< 1 2 10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线性密集台阵的2023年甘肃积石山M_(S)6.2地震断层低速带研究
1
作者 吴柏辰 秦满忠 +3 位作者 郭晓 王亚红 孙点峰 温淑琳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4-741,共8页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M_(S)6.2逆冲型地震。该地震发生在祁连活动地块拉脊山北缘断裂带,在断裂两侧曾发生过20余次5级左右中强地震,地震活动频次高,因此研究拉脊山断裂带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拉脊山断裂走向和此次地震...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M_(S)6.2逆冲型地震。该地震发生在祁连活动地块拉脊山北缘断裂带,在断裂两侧曾发生过20余次5级左右中强地震,地震活动频次高,因此研究拉脊山断裂带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拉脊山断裂走向和此次地震余震分布,在刘集乡布设一条线性密集台阵,利用不同方位的余震事件计算体波的走时延时和放大效应。结果表明,P波和S波分别存在6个采样点(约0.012 s)和15个采样点(约0.03 s)的走时延时,推断出台阵西侧存在一个约150 m宽近似垂直的断层低速带,且该结果与远震P波相似性系数矩阵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积石山M_(S)6.2地震 走时延时 体波放大效应 线性密集台阵 断层低速带
下载PDF
甘肃及邻区基于地震预警参数τ_(c)和P_(d)的震级快速计算模型研究
2
作者 柴文锐 郭晓 +4 位作者 张璇 杜建清 张磊 张卫东 蒲举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3-713,共11页
地震预警作为目前能够有效减轻地震灾害的手段之一,可以在破坏性地震动来临之前提供几秒至几十秒的预警时间,提醒预警区域采取紧急处置措施以减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预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利用地震参数快速、准确地进行实时... 地震预警作为目前能够有效减轻地震灾害的手段之一,可以在破坏性地震动来临之前提供几秒至几十秒的预警时间,提醒预警区域采取紧急处置措施以减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预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利用地震参数快速、准确地进行实时震级估算是其有效发挥减灾作用的关键。文章基于2012—2020年发生在甘肃省及邻区的190个地震共821条记录(3.1≤M≤6.6),计算分析在P波1~10 s时间窗长度内,两种地震预警参数(卓越周期τ_(c)和位移幅值P_(d))分别在垂直向、水平向和三分向均值测项三种不同条件下与峰值参数PGV、PGD的相关性,拟合相应的预警震级快速计算模型,并将估算震级M_(E)与实际震级M_(C)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时间窗长度的改变对结果有一定的影响,而测项改变造成的差别较小。此外,在拟合度、预测残差均值和标准差,以及残差分布等预测效果方面,采用参数P_(d)的模型性能优于参数τ_(c)。考虑到参数和震级的实时计算以及预警信息发布的时效性要求,推荐在该地区应用垂直向记录P波到时3 s后的参数P_(d)来进行地震预警震级实时快速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警 预警参数 峰值参数 震级快速计算模型
下载PDF
基于PSO-ELM的地震死亡人员评估方法研究
3
作者 赵煜 韩旭昊 +2 位作者 孙艳萍 史一彤 陈文凯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2-750,共9页
地震灾害人员伤亡快速评估对于地震应急响应至关重要。区域地理环境、人口密度和建筑结构等多种因素对地震人员伤亡具有重要影响,文章针对中国内地按照分区开展地震死亡人员评估方法研究。为充分考虑地震对不同地区造成的差异性影响,根... 地震灾害人员伤亡快速评估对于地震应急响应至关重要。区域地理环境、人口密度和建筑结构等多种因素对地震人员伤亡具有重要影响,文章针对中国内地按照分区开展地震死亡人员评估方法研究。为充分考虑地震对不同地区造成的差异性影响,根据人口密度、地理环境、建筑结构等情况,将中国大陆划分为西北、西南和东部三个区域,并按地震最大烈度对样本进行分类;然后采用随机森林方法和自助采样法,根据每个特征的重要性排序选取震级、震区面积和人口密度三参数,建立粒子群优化极限学习机(PSO-ELM)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在预测性能方面表现良好,在不同地区和烈度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泛化性,能够为地震应急响应和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人员伤亡 评估模型 PSO-ELM
下载PDF
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6.9级强地震动模拟研究
4
作者 师涵博 张元生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0-691,共12页
为满足数字化时代应急处置的新要求,基于随机有限断层法的发展,利用青海门源地区地下三维速度结构的模型和v S30数据,通过逐步迭代射线追踪法、格林函数位移解析相位谱和有限断层法的联合计算,以青海门源6.9级地震为例,获得具有地表土... 为满足数字化时代应急处置的新要求,基于随机有限断层法的发展,利用青海门源地区地下三维速度结构的模型和v S30数据,通过逐步迭代射线追踪法、格林函数位移解析相位谱和有限断层法的联合计算,以青海门源6.9级地震为例,获得具有地表土层放大效应的强地震动模拟数据,进而绘制出研究区内PGA和烈度分布模拟图;并与实际台站记录的PGA和实地调查烈度结果相比,其烈度区划范围基本一致,同时也验证此联合计算方法可用于未来地震灾害的快速评估,并为灾后应急救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地震 强地震动模拟 有限断层法 逐步迭代射线追踪法
下载PDF
基于有限断层模型和地震动衰减模型的地震烈度评估方法研究——以中国西部地区为例
5
作者 康燈杰 陈文凯 +1 位作者 赵怀群 贾艺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527-529,共3页
破坏性地震因具有影响范围大、突发等特点,对社会经济影响大而受到广泛关注。地震烈度快速评估结果是各级政府和应急管理部门应急指挥和应急救援的重要依据,评估结果直接影响着地震应急指挥决策是否科学高效。评估的时效性和精度是地震... 破坏性地震因具有影响范围大、突发等特点,对社会经济影响大而受到广泛关注。地震烈度快速评估结果是各级政府和应急管理部门应急指挥和应急救援的重要依据,评估结果直接影响着地震应急指挥决策是否科学高效。评估的时效性和精度是地震烈度快速评估结果的两个重要评判依据(王德才,2013),如何快速、准确进行地震烈度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参数 地震烈度 衰减模型 有限断层模型
下载PDF
兰州地震研究所发展的三段历史回顾
6
作者 郭增建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12期2-8,共7页
对兰州地震研究所的三段历史作回顾,分别为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的体制沿革变迁,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观象台早期创建;兰州地震研究所硕士点早期阶段。
关键词 兰州地震研究所 历史 回顾
下载PDF
兰州地震研究所地电场预报地震研究取得显著进展
7
作者 赵和云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351-352,共2页
关键词 地电场 异常 地震预报
下载PDF
地震灾害伤亡人员快速评估研究——以汶川地震为例
8
作者 孙艳萍 陈文凯 史一彤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512-514,共3页
地震发生后,要及时有效地进行应急救援,以减少破坏,防止破坏程度进步加大。作为地震应急响应级别启动的个重要因素,“人员伤亡”直接决定着政府地震应急响应启动级别。在实际应急响应中,由于突发性强,危害性大,地震往往造成路网,电网、... 地震发生后,要及时有效地进行应急救援,以减少破坏,防止破坏程度进步加大。作为地震应急响应级别启动的个重要因素,“人员伤亡”直接决定着政府地震应急响应启动级别。在实际应急响应中,由于突发性强,危害性大,地震往往造成路网,电网、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严重破坏,因为大家所熟知的地震“黑箱期”的存在,导致震害区的信息无法及时获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人员死亡 快速评估 汶川地震
下载PDF
大青山山前断裂土右旗西段莲花山探槽揭露的古地震事件及年龄 被引量:1
9
作者 姚赟胜 王爱国 +3 位作者 邵延秀 刘兴旺 张波 贾源源 《地震科学进展》 2024年第1期34-44,共11页
大青山山前断裂位于河套盆地北缘,晚第四纪以来活动强烈,前人对该段古地震特征做过较多研究,但是因测年技术手段限制,以及在同一断层剖面拥有较多能有效约束古地震事件的测年数据较少、且能揭露出较多古地震事件的剖面偏少。本文通过对... 大青山山前断裂位于河套盆地北缘,晚第四纪以来活动强烈,前人对该段古地震特征做过较多研究,但是因测年技术手段限制,以及在同一断层剖面拥有较多能有效约束古地震事件的测年数据较少、且能揭露出较多古地震事件的剖面偏少。本文通过对大青山山前断裂土右旗西段莲花山东侧古地震探槽的开挖,利用光释光年代学数据对古地震事件进行有效约束,并结合前人在该段探槽的年代数据,运用断层逐次限定法综合分析,得出土右旗西段断裂距今约11 500年发生了5次古地震事件,平均复发间隔2 260年。该段断裂5次古地震事件由新到老分别为:1.28~1.42 ka、3.41~3.60 ka、4.08~5.01 ka、8.26~9.32 ka和10.70~11.30 ka。最新一次活动事件应该为公元849年地震。同时,探槽揭露该段断层呈正断层性质,倾角在∠58°~∠77°之间。根据经验公式,包头段、土右旗西段和土左旗西段的潜在发震能力分别在M_W6.8~7.1、M_W6.8~7.1和M_W7.1~7.2左右。本文经验公式得出的震级偏小,可能存在级联破裂,后期需进一步结合其他手段对大青山山前断裂西段的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青山山前断裂 土右旗西段 莲花山 古地震探槽 复发间隔 正断层
下载PDF
西秦岭夏河断裂的西延活动特征——兼论2017年青海泽库M_S4.9地震成因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波 李启雷 +5 位作者 王爱国 何文贵 姚赟胜 朱俊文 蔡艺萌 冯紫微 《地震科学进展》 2024年第1期25-33,共9页
2017年青海泽库M_S4.9地震的震中位于走向南北的日月山断裂附近,而小震优势排列和震源机制解却和日月山断裂矛盾。本文通过活动断裂遥感解译和野外考察,在震中附近发现了EW走向和NW走向的断裂,它们属于夏河断裂西端构造,EW走向断裂倾向N... 2017年青海泽库M_S4.9地震的震中位于走向南北的日月山断裂附近,而小震优势排列和震源机制解却和日月山断裂矛盾。本文通过活动断裂遥感解译和野外考察,在震中附近发现了EW走向和NW走向的断裂,它们属于夏河断裂西端构造,EW走向断裂倾向N,其运动性质兼具左旋走滑和逆冲。同时,我们使用双差定位方法对泽库M_S4.9地震开展重定位,发现小震排列也呈NW和EW两段,横跨EW走向段的小震指示倾向N的断层面。通过对比夏河断裂西端构造和地震排列特征,我们发现夏河断裂的三维几何和运动性质与小震排列和震源机制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因此,我们推测夏河断裂是泽库M_S4.9地震的发震断裂。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分析,我们认为夏河断裂可能是西秦岭北缘断裂西端帚状散开的分支之一,此次地震可能代表西秦岭北缘断裂西端的构造活动,同时也可能受到日月山断裂右旋剪切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进一步凸显了鉴定构造活跃区次级先存断裂新活动特征、完善区域活动构造图像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7年青海泽库M_S4.9地震 发震构造 夏河断裂 西秦岭北缘断裂 日月山断裂
下载PDF
深厚复杂海峡场地二维非线性地震反应特性
11
作者 王彦臻 范宏飞 +2 位作者 赵凯 陈国兴 江志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5-356,共12页
海峡地层常为深厚沉积盆地构造,海床微地形类型多样,海峡场地地震反应受微地形的影响显著。以跨琼州海峡通道剖面场地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海峡盆地构造、海床微地形和海床沉积土异质性,建立海床剖面二维精细化有限元模型;依据场址区域... 海峡地层常为深厚沉积盆地构造,海床微地形类型多样,海峡场地地震反应受微地形的影响显著。以跨琼州海峡通道剖面场地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海峡盆地构造、海床微地形和海床沉积土异质性,建立海床剖面二维精细化有限元模型;依据场址区域地震环境与历史地震活动性,选择Kik-net台网井下台阵基岩地震记录作为海床基岩输入地震动,考虑土的非线性滞回特性,模拟海峡场地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微地形效应和海床沉积土异质性对跨海峡场地地震反应的耦合影响显著,表现为盆地类共振现象、海床凹陷边缘和海床表面凸起处的反应加剧;与海峡场地基本频率接近的基岩地震动频率成分易于传播与放大;与海床水平向地震反应相比,海床地表微地形对其竖向地震反应的影响更为显著;水平向和竖向地震波传播的叠加效应会在海床表面产生面波,导致海床地表水平向地震反应放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场地 琼州海峡 盆地构造 海床微地形 沉积土异质性 土的非线性
原文传递
玛多M_(S)7.4地震前地电阻率变化
12
作者 姚赛赛 高曙德 +2 位作者 李娜 李敏娟 杨超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95-600,共6页
分别运用原始曲线分析法和归一化速率法分析2021-05-22玛多M_(S)7.4地震震中400 km范围内4个地电阻率台站的数据变化。结果表明:1)玛多地震前,4个地电阻率台站资料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其中玛曲NW、金银滩EW、甘孜N10°E、拦隆... 分别运用原始曲线分析法和归一化速率法分析2021-05-22玛多M_(S)7.4地震震中400 km范围内4个地电阻率台站的数据变化。结果表明:1)玛多地震前,4个地电阻率台站资料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其中玛曲NW、金银滩EW、甘孜N10°E、拦隆口EW测道原始曲线变幅最明显,表现为小时值突跳变化、日均值加速变化和曲线转折变化、月均值破年变和保留年变形态的趋势变化;2)玛曲NW、金银滩EW、甘孜N10°E、拦隆口EW归一化速率曲线在玛多地震前均出现超阈值现象,但各自归一化速率形态不同;3)综合分析认为,4个台站地电阻率资料异常变化与玛多M_(S)7.4地震的孕育及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多地震 地电阻率 原始曲线分析 归一化速率
下载PDF
基于概率地震需求模型的兰新高铁桥梁近断层地震易损性分析
13
作者 康林 崔佳伟 +1 位作者 严武建 车爱兰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4-654,共11页
位于断裂带附近的兰新高铁硫磺沟大桥长期受到近断层地震作用的威胁。为分析该桥梁的地震易损性,利用OpenSees软件建立含三维土层结构的桥梁非线性有限元模型,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法和概率地震需求模型,以该桥梁的4个典型连续桥墩为研究对... 位于断裂带附近的兰新高铁硫磺沟大桥长期受到近断层地震作用的威胁。为分析该桥梁的地震易损性,利用OpenSees软件建立含三维土层结构的桥梁非线性有限元模型,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法和概率地震需求模型,以该桥梁的4个典型连续桥墩为研究对象,考虑桥梁材料的不确定性,运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得到大量模型-地震动样本,进行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并通过一阶界限法得出桥梁系统易损性曲线的上下界限。研究结果表明:桥梁系统抗震性能良好,在该地区的极罕遇地震动下完全破坏概率低于30%;单个桥墩的抗震性能优秀,在极罕遇地震动下完全破坏概率仅为6.92%;地震动荷载达到0.35 g时桥墩处于弹性阶段与塑性阶段的临界点;相对较高的桥墩(3^(#)、4^(#)桥墩)比相对较低的桥墩(1^(#)、2^(#)桥墩)刚度更大,变形和耗能能力更强。文章评估了近断层地震作用下兰新高铁硫磺沟大桥的抗震性能,可为震前的风险预防与震后的救灾减灾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新高铁桥梁 概率地震需求模型 近断层地震 参数不确定 增量动力分析 地震易损性
下载PDF
兰州马衔山北缘断裂带古地震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袁道阳 贾亚会 +3 位作者 才树华 刘百篪 刘小龙 王永成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7-33,共7页
兰州马衔山北缘断裂带为一条全新世活动断裂 ,大致由 4条次级断裂段组成 .沿断裂带发现了多期古地震事件 ,其活动具有时空不均匀性 .其中东段的马衔山段可以确定 2次古地震事件 ,距今 5850± 50 0aB .P .,2 0 60± 42 0aB .P .... 兰州马衔山北缘断裂带为一条全新世活动断裂 ,大致由 4条次级断裂段组成 .沿断裂带发现了多期古地震事件 ,其活动具有时空不均匀性 .其中东段的马衔山段可以确定 2次古地震事件 ,距今 5850± 50 0aB .P .,2 0 60± 42 0aB .P .,复发间隔约 380 0a ;震级 7~ 7.5级左右 .中段的七道梁段发现 2次古地震事件 ,距今 1 682 0± 80aB .P .,1 0 80 0± 1 40aB .P ..西段的雾宿山咸水沟段可以确定一次古地震事件 ,其年代为 1 2 45± 560aB .P .,结合史料考证结果 ,认为就是 1 1 2 5年兰州 7级地震 .从古地震活动年代及复发间隔分析 ,马衔山北缘断裂带未来的强震危险段应为东段的马衔山段和西段的雾宿山咸水沟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市 马衔山北缘断裂带 活动断裂 历史地震 古地震 复发间隔
下载PDF
中国地震井下地电阻率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叶青 王晓 +4 位作者 杜学彬 解滔 范晔 周振贵 刘高川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69-683,共15页
地震地电阻率观测在我国的地震监测、预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表电阻率台站观测环境干扰严重.为了抑制环境干扰,地电工作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陆续开展了井下地电阻率观测研究.本文回顾了我国地震井下地电阻率... 地震地电阻率观测在我国的地震监测、预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表电阻率台站观测环境干扰严重.为了抑制环境干扰,地电工作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陆续开展了井下地电阻率观测研究.本文回顾了我国地震井下地电阻率观测与研究的发展历程;并就井下观测对杂散电流和地表金属管线的抑制能力、季节性变化引起的地电阻率与观测装置的关系及映震效能等问题进行了评估分析;阐述了井下地电阻率的观测优势:井下地电阻率能够很好地抑制地表异常体、季节性变化等引起的干扰,明显弱化地表杂散电流的影响,有效减小地电阻率年变化幅度和解决地表环境干扰日趋严重的问题.随着地震监测、预报从经验预报向物理预报的发展,井下地电阻率观测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地电阻率 杂散电流 年变幅度 金属管线 地震
下载PDF
青藏高原北部地震活动形势及其与中国大陆地区地震活动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立明 肖丽珠 +1 位作者 张小美 殷志钢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3-249,共7页
简要回顾了中国学者对地震大形势的主要研究结果 .指出地震活动时空强分布的不均匀性是地震活跃期和平静期的外在表现 .系统地分析了青藏高原北部地区的地震活动形势 ,指出 2 0世纪以来 ,该区MS ≥ 6 .0地震经历了 6个活跃期和 6个平静... 简要回顾了中国学者对地震大形势的主要研究结果 .指出地震活动时空强分布的不均匀性是地震活跃期和平静期的外在表现 .系统地分析了青藏高原北部地区的地震活动形势 ,指出 2 0世纪以来 ,该区MS ≥ 6 .0地震经历了 6个活跃期和 6个平静期 ,与中国大陆地区的地震活动不同步 .2 0 0 0年 6月甘肃景泰 5.9级地震和同年 9月青海兴海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震活动形势 地震活跃期 地震平静期 中国大陆
下载PDF
地震破裂的科里奥利力的余震效应在中国大陆外的震例研究及普适性讨论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安宁 郭增建 +2 位作者 任栋 赵乘程 张炜超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07期86-90,共5页
对地震发生时快速错动的断层两盘产生的科里奥利力的研究做了简短回顾,以此理论与方法对中国大陆外的部分震例,包括中国台湾地区及中亚土耳其地区发生的大地震的余震进行讨论,并简短讨论了地震破裂的科里奥利力效应预测余震强度用于全... 对地震发生时快速错动的断层两盘产生的科里奥利力的研究做了简短回顾,以此理论与方法对中国大陆外的部分震例,包括中国台湾地区及中亚土耳其地区发生的大地震的余震进行讨论,并简短讨论了地震破裂的科里奥利力效应预测余震强度用于全球的普适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破裂 断层两盘 科里奥利力 余震效应 台湾地区 土耳其 普适性讨论
下载PDF
兰州黄土场地地震动参数量化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拓 吴志坚 王平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6-171,共6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土体性质(Q3和Q4黄土)和土层厚度对黄土场地地震动效应的定量影响规律,利用等效线性化波动分析方法,在总结了兰州地区不同年代黄土波速值随土层变化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黄土动力学参数及现场波速测试成果,开展黄土场地在... 为了进一步了解土体性质(Q3和Q4黄土)和土层厚度对黄土场地地震动效应的定量影响规律,利用等效线性化波动分析方法,在总结了兰州地区不同年代黄土波速值随土层变化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黄土动力学参数及现场波速测试成果,开展黄土场地在不同性质黄土覆盖条件下地表峰值加速度PGA和黄土场地特征周期Ts等指标变化特征的场地地震反应计算。本文在考虑50年超越概率分别为63%,10%,2%的兰州人造地震波荷载作用下,探讨了不同性质黄土覆盖层的影响,并进一步建立了不同条件下黄土场地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黄土的性质和厚度对地表放大系数影响较大,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地表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具有非线性的特点,整体上随土层厚度的增大而增大。在两种性质黄土覆盖条件下,反应谱特征周期变化规律相同,呈对数变化特点。随着土层厚度增大,反应谱特征周期不断增大,增长速率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地震动 峰值加速度 反应谱
下载PDF
中国大陆M_S≥7.0地震与潮汐库仑破裂应力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辉 张浪平 +1 位作者 徐辉 王熠熙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8-56,共9页
选取1900~2012年中国大陆MS≥7.0浅源地震为研究对象,计算日月潮汐在发震断层面引起的库仑破裂应力,确定潮汐相位角。通过Schuster检验,定量分析了中国大陆强震与日月潮汐库仑破裂应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具有震源机制解的57次强震... 选取1900~2012年中国大陆MS≥7.0浅源地震为研究对象,计算日月潮汐在发震断层面引起的库仑破裂应力,确定潮汐相位角。通过Schuster检验,定量分析了中国大陆强震与日月潮汐库仑破裂应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具有震源机制解的57次强震中,71.9%的强震发生在潮汐加载相位区间,Schuster检验p值为3.83%,显示中国大陆7级强震与潮汐库仑破裂应力间存在很好的相关性。活跃期p值为4.56%,75.5%的地震发生在潮汐加载相位区间;而在平静期发生在加载相位区间的地震比例为50%。表明活跃期内的强震受潮汐库仑破裂应力的加载触发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月潮汐 触发 潮汐相位 库仑破裂应力
下载PDF
青海都兰地电场地震异常统计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付阿龙 安张辉 +2 位作者 范莹莹 侯泽宇 吴优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74-584,共11页
在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不同频率地电场观测出现异常现象已有相关报道,但地电场不同频率成分与地震震级(能量)的相关性统计特征仍不清晰。文章基于小波变换对都兰台地电场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处理,使用滑动相关性方法对地电场不同频率成分... 在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不同频率地电场观测出现异常现象已有相关报道,但地电场不同频率成分与地震震级(能量)的相关性统计特征仍不清晰。文章基于小波变换对都兰台地电场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处理,使用滑动相关性方法对地电场不同频率成分与台站周围400 km范围内地震事件进行分析研究,并以青海玛多M S7.4地震前后大地电场优势方位角计算结果进行回溯性检验。结果表明:(1)都兰地电场不同频率成分不仅在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会出现异常现象,而且出现异常的频率与地震事件震级(能量)存在一定关联性:高频成分(3.4 h和8 h)与<5.0及≥5.0两个地震序列的地震事件均有关联性,其中与<5.0在震前约25(±5)天、10天和5天相关性异常显著,与≥5.0在震前约55天、35天、15天和5天相关性异常显著,而低频成分(24 h)则仅与≥5.0地震序列中的地震事件在约55、35、20及5天左右出现较强的相关性;(2)玛多M S7.4地震前,都兰地电场低频成分(24 h)的大地电场优势方位角在地震前约55(±5)、20(±5)天左右出现明显异常现象,其出现的时间与相关性统计特征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原因可能是孕震断层与日、月潮汐作用相互耦合。地电场低频成分与中强震之间的相关性特征对破坏性地震的分析研究具有一定借鉴作用,但要厘清地电场地震异常的统计特征,则需要积累更多观测资料和典型震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场 相关性统计 小波变换 滑动相关性 大地电场优势方位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