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预测重点实验室高性能计算平台计费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桂平 李闽峰 +1 位作者 李圣强 王斌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78-985,共8页
本文简要回顾了高性能计算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介绍了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重点实验室高性能计算平台及其应用情况,并指出作业计费的必要性。其次,详细介绍了1种高性能计算平台计费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基于TORQUE和LSF集群作业... 本文简要回顾了高性能计算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介绍了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重点实验室高性能计算平台及其应用情况,并指出作业计费的必要性。其次,详细介绍了1种高性能计算平台计费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基于TORQUE和LSF集群作业管理系统日志信息的分析处理,具备作业查询、作业统计、作业计费、作业预约、信息管理、留言管理等功能,有益于解决高性能计算平台计算收费和运维支出平衡的问题,提高了平台的透明度和利用率,促进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并具有较好的扩展性和应用前景。最后,对高性能计算过渡到高性能云计算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研究 高性能计算 作业日志 计费系统
下载PDF
基于小震经验格林函数研究中等地震破裂方向性:以2008年攀枝花M_(S)6.1地震为例
2
作者 罗艳 赵里 朱音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44-155,共12页
中小地震破裂方向性研究在确定实际发震面以及地震灾害评估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2008年8月30日攀枝花M_(S)6.1地震为研究实例,以较小余震作为经验格林函数地震,利用表观震源时间函数随台站方位角变化特性,确定了主震的破裂方向... 中小地震破裂方向性研究在确定实际发震面以及地震灾害评估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2008年8月30日攀枝花M_(S)6.1地震为研究实例,以较小余震作为经验格林函数地震,利用表观震源时间函数随台站方位角变化特性,确定了主震的破裂方向、破裂尺度以及破裂速度,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主震的破裂方向为几乎正南的184°,破裂长度8.05 km,破裂速度3.35 km·s^(-1),进一步确认了主震震源机制解其中沿南北向的节面是地震实际发震面,主震在水平方向沿着南北向元谋断裂从北往南破裂.攀枝花地震震源破裂速度接近地壳剪切波速度,这可能是造成此次地震虽然震级不大但破坏性严重的重要原因.本文综合分析主震的矩心深度、震源机制解、破裂方向性以及构造应力背景等信息,探讨了地震发生的破裂过程以及灾害严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地震 破裂方向性 经验格林函数 2008年攀枝花地震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及邻区地震各向异性对区域构造演化的启示
3
作者 张永谦 吕庆田 +4 位作者 石玉涛 史大年 严加永 张洪双 阮小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900-915,共16页
大别山东缘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东部构造格局最复杂的地区之一.为深入理解和认识该区的构造演化过程和壳幔变形特征,本文利用NW-SE向跨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密集宽频带流动地震台站数据,开展了远震接收函数Pms各向异性研究,并结合已有... 大别山东缘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东部构造格局最复杂的地区之一.为深入理解和认识该区的构造演化过程和壳幔变形特征,本文利用NW-SE向跨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密集宽频带流动地震台站数据,开展了远震接收函数Pms各向异性研究,并结合已有研究进一步分析了该区地壳与上地幔各向异性特征及其产生机制.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及邻区地壳各向异性呈明显的横向分区性,华北克拉通东南部以近NWW向为主,而长江中下游和华南东北部以NE向为主.在垂向上,该区地壳与上地幔各向异性方向也存在明显差异,Pms各向异性快波方向与XKS(PKS,SKS,SKKS)快波偏振方向整体上存在30°~60°左右差异,形成了该区壳幔各向异性的“立交桥”式分层结构.本研究认为印支期和燕山期的区域构造演化差异以及华北与华南块体的流变学强度不同是造成该区壳幔各向异性“立交桥”式分层结构的重要因素.华北地区Pms各向异性特征反映了华南与华北块体在印支期陆陆碰撞所形成的中下地壳变形痕迹,华南东北部地区的Pms各向异性则主要受控于燕山期古太平洋板块俯冲造成的陆内挤压作用.燕山期古太平洋板块的北西向俯冲作用不仅导致了软流圈物质沿NW或近W向流动和橄榄岩矿物晶体的定向排列,也在地壳和岩石圈尺度产生了陆内挤压作用并最终导致了目前观测到的中下地壳变形和各向异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地震各向异性 接收函数 区域构造演化
下载PDF
2024年1月23日新疆乌什M_(S)7.1地震地质灾害和地表破裂
4
作者 张博譞 钱黎 +11 位作者 李涛 陈杰 许建红 姚远 房立华 谢超 陈建波 刘冠伸 胡宗凯 杨文心 张军龙 庞炜 《地震地质》 EI CSCD 2024年第1期220-234,共15页
2024年1月23日新疆乌什M_(S)7.1地震是自1992年吉尔吉斯斯坦Suusamyr M_(S)7.3地震以来发生在天山地震带内的最大地震。主余震初步精定位和第一时间野外调查结果表明,乌什MS7.1地震的余震带总体走向NE,长约62km,主要分布在盆山交接部位... 2024年1月23日新疆乌什M_(S)7.1地震是自1992年吉尔吉斯斯坦Suusamyr M_(S)7.3地震以来发生在天山地震带内的最大地震。主余震初步精定位和第一时间野外调查结果表明,乌什MS7.1地震的余震带总体走向NE,长约62km,主要分布在盆山交接部位。地震产生了边坡失稳、岩崩、滚石、地裂隙等次生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沿构造走向微观震中两侧30km范围内。由微观震中向N约7km、向S约13km以外,地质灾害迅速减轻,且山前断层陡坎(F_(5))未见任何新鲜的活动迹象。结合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产出的InSAR同震形变场初步结果,判定此次主震的发震断层为一条倾向NW、未错出地表的逆冲断层。在GCMT震中所在的恰勒玛提河,沿西域砾岩背斜南翼发现了总体走向N60°E、长约2km、最大垂直位错约1m的地震地表破裂带。该地表破裂在较老地貌面上基本沿先存断层陡坎发育,总体受一条倾向SE、与主震发震断层倾向相反的逆断裂控制。地表破裂带长2km,规模远小于乌什M_(S)7.1地震余震带,其是由M_(S)7.1主震所致还是因M_(S)5.7余震造成的,以及产生地表破裂的SE倾逆断层与NW倾主震发震断裂之间是何种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 乌什盆地 逆断型强震 地表破裂 次生地质灾害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地震各向异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同振 高原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5-242,共18页
青藏高原东北缘是青藏块体与华北块体的接触前缘部位,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扩张和深部动力学问题的重要区域。本文收集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其邻区由不同方法和不同资料获得的地壳地震各向异性结果,介绍了中上地壳和全地壳各向异性特征;结... 青藏高原东北缘是青藏块体与华北块体的接触前缘部位,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扩张和深部动力学问题的重要区域。本文收集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其邻区由不同方法和不同资料获得的地壳地震各向异性结果,介绍了中上地壳和全地壳各向异性特征;结合区域地质构造、地表运动、构造应力和深部结构,分析了研究区域地壳各向异性的区域分布特征及其与地质构造的关系。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北缘地震各向异性存在明显的横向区域差异性,体现区域深部构造和地壳介质变形的复杂性;上地壳与全地壳的垂向差异性,反映出该区域可能存在各向异性分层现象。由于青藏高原隆升在其东北缘的伸展边界、物质运移及深部动力模式等尚处在探讨之中,结合多种数据并综合多种方法分析,有助于获得精细、准确的地震各向异性信息,为研究青藏高原隆升演化机制和深部动力模式提供有效的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地震各向异性 上地壳 快波方向 变形
下载PDF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M_(s)6.5地震触发滑坡遥感解译研究
6
作者 肖金宇 徐岳仁 +3 位作者 刘雷 张伟恒 李文巧 杜朋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118,共18页
不同地貌环境下的同震触发滑坡类型会有巨大差异,确认同震滑坡类型对认识致灾特征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M_(S)6.5地震触发滑坡为例,利用多时相高分辨率卫星、航空遥感数据,结合遥感解译及野外调查方法,分析这次中强地... 不同地貌环境下的同震触发滑坡类型会有巨大差异,确认同震滑坡类型对认识致灾特征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M_(S)6.5地震触发滑坡为例,利用多时相高分辨率卫星、航空遥感数据,结合遥感解译及野外调查方法,分析这次中强地震触发滑坡的主体类型。研究结果表明,①本次地震触发滑坡数量6209处,总解译面积9.72km^(2),其中10处面积大于70000m^(2)的滑坡造成震中区主要的堰塞湖堵江、生命线中断等严重灾情;②同震滑坡主体为基岩崩塌,物源区较小、流通区狭长,堆积区沿坡脚倒石堆,具有同震滑坡解译面积大而体积小的特征;③本次鲁甸M_(S)6.5地震触发滑坡具有中国西部高山峡谷地貌背景下的以基岩崩塌为主的特征。以上认识对该地区地震滑坡的定量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4年鲁甸M_(s)6.5地震 地震滑坡 牛栏江 遥感解译 解剖地震
下载PDF
中国东北2次中强地震谱振幅相关系数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崔子健 李志雄 +1 位作者 陈章立 邵志刚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8-226,共9页
利用谱振幅相关系数法对发生在我国东北地区的2次中强地震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999年辽宁岫岩5.4级地震前震序列谱振幅相关系数平均值为0.90,2013年吉林前郭5.8级震群谱振幅相关系数平均值为0.88,表明二者均表现出较强的震源机制相似性... 利用谱振幅相关系数法对发生在我国东北地区的2次中强地震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999年辽宁岫岩5.4级地震前震序列谱振幅相关系数平均值为0.90,2013年吉林前郭5.8级震群谱振幅相关系数平均值为0.88,表明二者均表现出较强的震源机制相似性,具有发生强震的背景条件,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此外,岫岩5.4级地震余震序列的谱振幅相关系数有所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前郭震群序列前期相关系数维持在高值,5次强震发生后其值有下降的趋势,表现出震源机制相似性的减弱,这对中强震群后续趋势的判定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岫岩地震 前郭地震 前震序列 谱振幅相关系数
下载PDF
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的地震活动特征研究综述 被引量:5
8
作者 邵志刚 冯蔚 +1 位作者 王芃 尹晓菲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1-282,共12页
中国大陆80%以上超过7级的强震发生在活动地块边界带上,活动地块边界带已逐渐成为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大地测量等学科重点研究的对象。文中回顾了与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地震活动相关的研究结果,已有的主要认识和存在的问题包括:1)目... 中国大陆80%以上超过7级的强震发生在活动地块边界带上,活动地块边界带已逐渐成为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大地测量等学科重点研究的对象。文中回顾了与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地震活动相关的研究结果,已有的主要认识和存在的问题包括:1)目前,在活动地块边界带地震活动领域的大部分研究工作仍然停留在统计分析层面,针对其工作基础或实际工作条件开展分析有助于深入研究中国活动地块边界带的地震活动;2)活动地块边界带的构造运动速率决定了地震应变释放速率,但由于边界带内活动断层的复杂性,活动地块边界带的平均复发周期与构造运动速率之间的关系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需要对这些断层系统的复杂性进行深入探讨;3)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的强震时间过程呈现出区域特征,如中国大陆东部活动地块边界带多为丛集型,青藏高原中北部地区的走滑型活动地块边界带多为准周期型,但仍需要深入研究其区域构造和区域动力学的物理机制;4)中国大陆强震孕育发生的动力学环境整体上呈“纵向分层、横向分块”的特征,尽管随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大地测量、地震地质等研究的不断深入,不同时空尺度的物理模型对解释活动地块框架下大陆强震的孕育发生具有指导意义,但由于活动地块运动与变形并非只有刚性运动,壳幔介质物性的横向差异比较普遍,故对大陆型强震动力学过程的认识尚需完善,需要在活动地块理论框架下系统开展深入的研究,建立与震源物理相关的各类基础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地块 活动地块边界带 地震活动
下载PDF
2022年泸定6.8级地震GNSS同震形变场及其约束反演的破裂滑动分布 被引量:1
9
作者 吴伟伟 孟国杰 +2 位作者 刘泰 魏聪敏 魏文薪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06-2321,共16页
2022年9月5日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地震发生在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鲜水河断裂磨西段西侧附近.本文基于震中350 km范围内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网络和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118个GNSS连续站数据,观测获得了精细的同震形变场,结果显示... 2022年9月5日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地震发生在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鲜水河断裂磨西段西侧附近.本文基于震中350 km范围内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网络和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118个GNSS连续站数据,观测获得了精细的同震形变场,结果显示:同震形变跨发震断层呈空间对称分布,表明本次地震具有显著的左旋走滑特征;记录到的最大同震形变发生在震中距40 km的SYD5(石棉安顺场)站,东西向和南北向形变量分别达到-22.0±1.2 mm和11.6±0.9 mm,震中距100 km以外测站的水平同震形变均小于5 mm;垂向同震形变不显著.结合走向163°和倾角77°的发震断层模型,本文对发震断层面的同震破裂滑动分布进行了反演,结果显示:同震滑动主要集中在主震东南侧余震空区0~15 km深度范围内,且破裂达到了地表,同震释放的地震矩与矩震级为M_(W)6.57地震相当.结合理论同震形变场、主应变场和邻近区域主要活动断裂库仑应力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本次可能导致处于强闭锁和地震空区的安宁河断裂石棉—冕宁段未来发震风险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定6.8级地震 GNSS 同震形变 同震破裂滑动分布
下载PDF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M_(W)7.8帕扎尔哲克地震地表破裂特征分析
10
作者 梁朋 田勤俭 +3 位作者 徐岳仁 周晓成 熊仁伟 李文巧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83-494,共12页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东南部连续发生2次7级以上破坏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建筑物损坏。基于高分辨率遥感系统解译了帕扎尔哲克7.8级地震地表破裂空间分布,结合野外科考验证、基于立体像对生成的高分辨率数字地表模型及余震精定位数据...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东南部连续发生2次7级以上破坏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建筑物损坏。基于高分辨率遥感系统解译了帕扎尔哲克7.8级地震地表破裂空间分布,结合野外科考验证、基于立体像对生成的高分辨率数字地表模型及余震精定位数据,对帕扎尔哲克7.8级地震地表破裂特征进行分析。该次地震地表破裂主要沿先前断层迹线发育,总长度约为320 km。地表破裂位置地貌特征、野外典型位置调查结果及余震精定位结果均显示该次地震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局部伴有小规模垂向运动。最大左旋位移位于东安纳托利亚断裂帕扎尔哲克段,蒂尔克奥卢以南地表破裂逐渐不连续,左旋位错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扎尔哲克7.8级地震 东安纳托利亚断裂 地表破裂 高分辨率数字地表模型
下载PDF
基于深部地震资料与地表变形资料的芦山地震发震构造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林 周青云 +5 位作者 王峻 李文巧 周连庆 陈翰林 苏鹏 梁朋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58-476,共19页
芦山地震的发震构造迄今为止仍不明确。文中基于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08—2009年间布设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流动地震台站观测剖面、芦山地震余震精定位结果等地球物理资料对深部构造单元进行了分析;同时基于阶地变形资料、遥感... 芦山地震的发震构造迄今为止仍不明确。文中基于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08—2009年间布设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流动地震台站观测剖面、芦山地震余震精定位结果等地球物理资料对深部构造单元进行了分析;同时基于阶地变形资料、遥感资料、区域地质资料等手段对地表构造变形进行了分析;综合两者建立芦山地震的构造变形模式并研究芦山地震的发震构造。初步认为由于断层面倾角的差异,芦山地震的构造变形模式和中北段与汶川地震有关的主要破裂段的变形模式有所不同。南段前山断裂近直立的断层面最终以对下盘的挤压作用为主,并在下盘地块内形成逆冲断层引发了芦山地震;而北段中央断裂陡倾的断层面使得仍然以上盘的逆冲作用为主。新生逆冲断层的上盘形成了1个活动背斜,第四纪以来该活动背斜之上的阶地面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形,该断层最新的1次活动导致了芦山地震的发生。大溪乡与太平镇之间向SE方向凸出的弧形断层段长期以来已经累积了巨大的位移量或构造变形量,是应变释放、构造运动都集中发生的段。芦山地震只是这种构造模式的长期演化过程中的1次地震事件,未来南段前山断裂下盘的这些新生活动逆冲断层仍然具有发生类似地震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 接收函数 余震精定位 阶地变形 发震构造
下载PDF
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M_(S)6.8地震深部构造特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莹 田建慧 +3 位作者 李心怡 李抒予 王琼 高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85-1396,共12页
2022年9月5日四川省泸定县发生M_(S)6.8地震.本次地震发生在鲜水河断裂南东段端部,位于鲜水河断裂与龙门山断裂、安宁河断裂相交汇的Y形区域.本文利用四川泸定地区的三维S波速度结构,结合地壳厚度、泊松比、GNSS应变场、构造应力场以及... 2022年9月5日四川省泸定县发生M_(S)6.8地震.本次地震发生在鲜水河断裂南东段端部,位于鲜水河断裂与龙门山断裂、安宁河断裂相交汇的Y形区域.本文利用四川泸定地区的三维S波速度结构,结合地壳厚度、泊松比、GNSS应变场、构造应力场以及各向异性等资料,综合分析了震源区的深部结构.结果显示:泸定M_(S)6.8地震发生在地壳厚度、泊松比、布格重力异常以及最大剪切应变率的快速变化区内;震源附近S波速度在横纵向均表现为高、低速的过渡区域.震源西南侧有一个相对较小的低速体,可能是泸定地震发震的主要深部构造原因.GNSS应变场显示泸定地震位于最大剪切应变率显著高值区.震源机制解显示本次地震震中处于WNW向挤压、ENE向拉张的走滑应力结构,与鲜水河断裂的构造应力场一致.构造应力方向与GNSS主压应变方向有良好的一致性.近场地震记录得到的上地壳S波分裂结果显示,Y形交汇区内快S波主要有两个优势偏振方向,其中WNW(近EW)方向为交汇区的主压应力方向.本文推测,鲜水河断裂是泸定地震的主控断裂,但龙门山断裂对本次地震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定M_(S)6.8地震 S波速度 地壳结构 应力与应变 深部蕴震环境 各向异性
下载PDF
几次大地震前后地电场中长期变化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席继楼 关华平 +3 位作者 刘超 庄楠 武建华 颜晓晔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7-126,共10页
地电场是地球表面天然存在的电场,包括大地电场和自然电场。利用"合成能量累加"方法,分析处理了甘肃省、青海省、四川省、重庆市所辖部分台站2007年7月至2017年12月的地电场观测数据,研究和讨论了汶川8.0级地震等几次大地震... 地电场是地球表面天然存在的电场,包括大地电场和自然电场。利用"合成能量累加"方法,分析处理了甘肃省、青海省、四川省、重庆市所辖部分台站2007年7月至2017年12月的地电场观测数据,研究和讨论了汶川8.0级地震等几次大地震前后地电场中长期异常变化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几次MS7.0以上大地震前后,均出现了地电场区域性准同步异常变化;地电场异常变化经历了"震前—发震—震后"三个阶段,震前和震后变化比较明显,发震期变化相对平稳,时间跨度达12个月以上;地电场异常变化主要沿构造带分布,变化强度随震中距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MS8.0地震 地电场观测 数据分析 合成能量累加 地电场中长期变化
下载PDF
鲜水河断裂带南段深部变形的重复地震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李乐 陈棋福 +1 位作者 钮凤林 苏金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138-4148,共11页
利用2000—2013年四川数字地震台网和水库台网的波形资料以及川西流动台阵的事件波形,通过辨识发生在同一断层位置上的重复地震来定量研究鲜水河断裂带南段的深部变形.针对研究区台站分布稀疏的客观情况,应用了子采样条件下基于S-P相对... 利用2000—2013年四川数字地震台网和水库台网的波形资料以及川西流动台阵的事件波形,通过辨识发生在同一断层位置上的重复地震来定量研究鲜水河断裂带南段的深部变形.针对研究区台站分布稀疏的客观情况,应用了子采样条件下基于S-P相对到时差来约束震源位置一致性的方法,在鲜水河断裂带识别出11组重复地震,并利用连续波形资料进行了重复地震完整性的初步测试,同时运用结合波形互相关资料的双差法来完成研究区背景地震和重复地震位置的精确定位.重新定位后的地震图像展示研究区中上地壳存在明显缺震层,其与壳内的低速低阻层相吻合.利用重复地震的地震矩和重复间隔,估算出鲜水河断裂带南段孕震深部的滑动速率为3.0~10.2mm·a^-1,显示研究区不同地震构造区的深部滑动速率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水河断裂南段 重复地震 深部滑动速率 地震定位
下载PDF
中国地震科学台阵两期观测资料近场记录揭示的南北地震带地壳剪切波分裂特征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艺 高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81-2199,共19页
利用中国地震科学台阵第一期(2011-01-2014-06)及部分中国地震科学台阵第二期(2013-02-2015-12)的流动地震台阵记录到的小震波形资料,运用剪切波分裂系统分析(SAM)方法,分析南北地震带的地壳各向异性,对剪切波分裂参数所反映的区域应力... 利用中国地震科学台阵第一期(2011-01-2014-06)及部分中国地震科学台阵第二期(2013-02-2015-12)的流动地震台阵记录到的小震波形资料,运用剪切波分裂系统分析(SAM)方法,分析南北地震带的地壳各向异性,对剪切波分裂参数所反映的区域应力环境及构造特征,以及区域内主压应力方向与断裂分布的关系展开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南北地震带快剪切波偏振方向自北向南由NE向逐渐转变为NNW向,与南北地震带区域主压应力的方向变化具有一致性.区域内分布的大量NE及WNW或NW向断裂构造同样对快波偏振方向有比较大的影响,位于走滑断裂附近的台站,其快波方向与断裂走向大致平行,部分位于走滑断裂附近的台站其快波方向几乎垂直于断裂走向,而与构造应力场方向一致性较好.个别台站表现出复杂快波优势方向特征,反映出研究区内构造环境的复杂性.慢波时间延迟结果显示,南北地震带南段的平均时间延迟高于北段,反映了受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作用,南段地壳介质各向异性程度更大,构造变形更加剧烈.对比南北地震带上地幔各向异性特征,推测在川滇菱形块体内部可能存在复杂的壳幔耦合现象,地壳剪切波分裂除了反映区域应力特征,还可以揭示出区域构造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地震带 地壳各向异性 剪切波分裂 快波偏振方向 慢波时间延迟 构造 区域主压应力方向
下载PDF
区域宽频地震波形反演所揭示的2022年青海门源M_(S)6.9地震震源破裂过程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音杰 罗艳 赵里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81-796,共16页
基于有限断层模型反演方法,利用区域宽频带数据反演了2022年1月青海门源M_(S)6.9地震的震源破裂过程,并结合地质构造与地震重定位结果判断发震断层走向.综合反演结果表明: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走向为WNW向,主要以走滑为主;破裂主要发生在... 基于有限断层模型反演方法,利用区域宽频带数据反演了2022年1月青海门源M_(S)6.9地震的震源破裂过程,并结合地质构造与地震重定位结果判断发震断层走向.综合反演结果表明: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走向为WNW向,主要以走滑为主;破裂主要发生在震源两侧,可能存在着双侧破裂,在震后2 s和9 s出现破裂极大值,最大错动量约为1.5 m,位于深度约6km处,发生明显破裂的深度约为16 km,地表破裂长度约20 km;此次地震释放的标量地震矩为1.23×10^(19)N·m,相当于矩震级M_(W)6.7,地震能量主要在前15 s释放;发震断层面的倾角为84.6°,接近于垂直,由于破裂范围较大,所以发生明显错动分布的地表投影也长达34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2年门源地震 有限断层 错动分布 震源破裂过程 青藏高原东北缘
下载PDF
地震数据采集器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江 薛兵 +7 位作者 朱小毅 陈阳 彭朝勇 杜松 刘明辉 周银兴 李建飞 林湛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3年第3期179-185,共7页
介绍为满足地震监测要求而应用于地震数据采集器设计的一些关键技术,详细分析影响地震数据采集器的信噪比、时钟精度和标定系统精度的原因,并提出相关设计方法,给出设计实例。
关键词 地震数据采集器 信噪比 时钟精度 标定
下载PDF
古地震学:活动断裂强震复发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静 袁兆德 +5 位作者 徐岳仁 邵延秀 王鹏 徐晶 林舟 韩龙飞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1-231,共21页
古地震学是活动构造学、地震地质学和构造地貌学相结合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以野外工作为基础,以史前地震的发生位置、时间及震级为研究目标,其核心是古地震事件变形的地层和地貌证据。古地震学通过运用沉积地层学、地貌学和构造地质学等... 古地震学是活动构造学、地震地质学和构造地貌学相结合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以野外工作为基础,以史前地震的发生位置、时间及震级为研究目标,其核心是古地震事件变形的地层和地貌证据。古地震学通过运用沉积地层学、地貌学和构造地质学等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和手段来识别第四纪沉积中保存的史前强震的证据并对其进行准确年代测定,弥补了历史地震和仪器记录短而大地震原地复发间隔长的局限,获得活动断裂上多次强震的时空重复特征,为评估未来地震发生概率提供基础数据。本文对古地震学的历史、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进行综述。首先介绍了古地震学的定义、世界和中国古地震研究的发展历史和古地震研究中的基本研究方法,重点对古地震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前沿领域,如古地震探槽方法的更新、古地震事件识别证据的分级和不确定性量化评估、古地震数据对地震复发间隔和同震位移的重复规律等理论认识的贡献以及基于震害效应的古地震研究等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最后对古地震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认为未来古地震研究中应加强地震事件识别证据的不确定性量化方法应用,在新的测年方法上开展探索,尝试和完善虚拟现实场景下的古地震研究。在中国,尤其像华北这样历史地震文献资料较为丰富的地区,历史地震震害记录与古地震探槽开挖的结合可以拓展震例研究的丰富程度,拓宽研究思路和方法,促进对难点地区活动断裂的古地震和区域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震学 探槽 古地震事件 地震复发间隔 同震位移 测年方法
下载PDF
川滇地区壳幔地震各向异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艺 高原 赵镇岭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7-218,共12页
根据川滇地区已有的地震各向异性研究结果,利用体波、面波资料的结果,分析川滇地区不同构造尺度、不同深度的地震各向异性特征。对比不同方法研究川滇地区介质各向异性的特点,探讨了该地区的介质连续性及壳幔耦合状态。分析认为,地壳上... 根据川滇地区已有的地震各向异性研究结果,利用体波、面波资料的结果,分析川滇地区不同构造尺度、不同深度的地震各向异性特征。对比不同方法研究川滇地区介质各向异性的特点,探讨了该地区的介质连续性及壳幔耦合状态。分析认为,地壳上地幔各向异性的差异表明,川滇地区具有复杂的地壳及上地幔形变机制。因此,对于川滇地区壳幔地震各向异性的深入理解,需在理论上和高密度数据资料基础上加强量化分析和综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地区 地震各向异性 S波分裂 体波 面波 地壳 上地幔
下载PDF
基于GPS观测值研究日本M_W9.0地震震后形变机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梁明 王武星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85-1290,共6页
基于GPS观测的震后水平位移对2011年日本MW9.0地震的震后形变特征进行研究。震后近5a(截至2015-12),震后水平位移累积达到东向60~165cm,南向20~65cm,距离震中较远处的G104、G105及J192站点观测到的震后位移累积变化已超过同震位移,且震... 基于GPS观测的震后水平位移对2011年日本MW9.0地震的震后形变特征进行研究。震后近5a(截至2015-12),震后水平位移累积达到东向60~165cm,南向20~65cm,距离震中较远处的G104、G105及J192站点观测到的震后位移累积变化已超过同震位移,且震后形变还在持续。联合震后余滑和粘弹性位错理论模拟震后形变,利用这2种作用机制对震后GPS水平形变进行解释。研究表明,震后余滑在震后形变最初阶段起主要作用,但随着时间增长而逐渐衰减,粘滞性松弛作用的贡献随着时间增长而变大,GPS观测到的震后地表形变可由这2种机制结合得到较合理的解释。利用震后GPS形变模拟估算地震区域的地幔粘滞系数在1.5×1019 Pa·s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观测 日本MW9.0地震 震后形变 震后余滑 粘滞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