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村落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关联性比较研究——以山西浑源与神溪村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帆 《中国名城》 2017年第11期78-84,共7页
大多数传统村落不仅传承了中华农耕文明,还保留了一批乡土建筑,其历史文化价值不是单一属性的,它们而是像城市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变发展。通过比较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永安镇神溪村及其所在的历史文化名城浑源县在历史文化价值特... 大多数传统村落不仅传承了中华农耕文明,还保留了一批乡土建筑,其历史文化价值不是单一属性的,它们而是像城市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变发展。通过比较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永安镇神溪村及其所在的历史文化名城浑源县在历史文化价值特色层面的关联性,让我们更深入地关注到传统村落价值的多元性以及空间物质载体以外更丰富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探索对传统村落价值的认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浑源古城 神溪村 历史文化价值 价值关联
下载PDF
新时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探索——以洛阳为例 被引量:14
2
作者 杨亮 徐明 +2 位作者 赵霞 苏原 冯小航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6-58,81,共14页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已成为国家战略,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多规合一”的背景下,其重要性越发凸显。名城保护规划作为支撑历史保护传承工作的纲领性技术环节,需探索新时代、新要求下的编制思路。本文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发展进...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已成为国家战略,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多规合一”的背景下,其重要性越发凸显。名城保护规划作为支撑历史保护传承工作的纲领性技术环节,需探索新时代、新要求下的编制思路。本文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发展进行回顾和展望,并结合洛阳实践,开展名城保护规划编制的创新性研究。文章从正本清源明价值、守文持正控底线、与时俱进塑格局、规划方圆强管控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提出四点建议:第一,强化全时间维度、全空间维度、全系统维度的历史文化价值特色整体研究方法;第二,进一步注重文化遗产之间的关联性和系统性,实现多层次整体保护;第三,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带动城乡转型和魅力提升;第四,探索文化遗产与各类国土空间相融合的管控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 洛阳 历史文化价值 国土空间格局 历史文化保护线 大遗址
下载PDF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规体系建设策略 被引量:9
3
作者 许龙 张涵昱 汪琴 《中国名城》 2021年第11期74-79,共6页
新时代国家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快推进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提供法治保障,是健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根本。通过梳理历史文化名城法规体系建设的要求,回顾我国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法... 新时代国家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快推进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提供法治保障,是健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根本。通过梳理历史文化名城法规体系建设的要求,回顾我国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的情况、主要问题,以及地方对于国家法规体系完善的切实需求,提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规体系建设策略,建议研究出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传承法,并以其为主干,完善形成纵向传导,切合实际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 法律法规体系 建设策略
下载PDF
基于小城镇历史街区保护规划视角的市政工程规划措施研究——以屯溪老街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祁祖尧 钱川 胡敏 《小城镇建设》 2020年第10期107-115,共9页
传统小城镇作为现代城市文明的发源地,其历史街区、传统建筑、文化习俗、地域特色和自然景观等要素,都随着城镇发展问题的凸显而亟需提升改造。因此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逐渐获得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保护的理论方法及技术措施也随... 传统小城镇作为现代城市文明的发源地,其历史街区、传统建筑、文化习俗、地域特色和自然景观等要素,都随着城镇发展问题的凸显而亟需提升改造。因此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逐渐获得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保护的理论方法及技术措施也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保护工作的不断实践而有了新的认识和见解。本文以安徽省黄山市屯溪老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编制为例,基于“保护”的视角,着重探讨在保护规划的框架体系下市政工程规划与传统的街区保护规划的技术思维融合,更好地开展小城镇街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的规划技术思维创新,实现一种渐进式更新的方式。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市政工程规划与历史遗存保留利用、设施品质提升、景观风貌协调等方面的耦合关系,阐述遵循小城镇道路街巷肌理、业态发展和建筑布局,以及遗存保护利用等条件下,适用于小城镇街区更新保护的市政工程规划技术应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 历史文化街区 市政工程规划 保护规划 屯溪老街
下载PDF
韩城历史文化价值与特色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胡敏 陈双辰 +1 位作者 汤芳菲 周浪浪 《中国名城》 2017年第2期62-71,共10页
历史文化价值与特色是历史城市的精髓,对历史文化价值与特色的研究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前提和基础,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最核心的内容,与价值特色相应的文化遗存也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对象。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韩城为例,以韩城壮阔... 历史文化价值与特色是历史城市的精髓,对历史文化价值与特色的研究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前提和基础,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最核心的内容,与价值特色相应的文化遗存也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对象。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韩城为例,以韩城壮阔的自然景观、多样的人文景观、深厚的人文文化以及丰富的各类历史文化遗产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不同的历史维度和不同的遗存本体,总结梳理了韩城历史文化名城六条历史文化价值和四条历史文化特色,作为韩城名城保护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城 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价值 特色
下载PDF
大数据背景下的广州历史文化街区活力定量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高原 陆晓东 《中国名城》 2020年第7期53-61,共9页
以广州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百度热力图、POI等开源数据对街区活力值进行识别,并进一步探索功能密度、功能混合度、区位熵等指标对街区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相对密集的功能聚集度与多样性对街区活力有正向影响。此外通过抓取社... 以广州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百度热力图、POI等开源数据对街区活力值进行识别,并进一步探索功能密度、功能混合度、区位熵等指标对街区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相对密集的功能聚集度与多样性对街区活力有正向影响。此外通过抓取社交网络数据将城市文化活动进行落位,从而探讨文化活动场所与街区历史遗产的空间关系,为街区功能结构的优化和历史遗产的展示利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大数据 活力评估
下载PDF
历史文化价值导向下的盐官古镇保护策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麻冰冰 《小城镇建设》 2019年第5期68-74,共7页
历史文化价值是历史城镇的文化精髓,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评估历史文化价值是编制历史城镇保护规划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通过对浙江省海宁市盐官古镇海潮文化、营城文化、名人文化和海盐文化四个方面价值的研究和文化遗存的挖掘,系统地... 历史文化价值是历史城镇的文化精髓,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评估历史文化价值是编制历史城镇保护规划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通过对浙江省海宁市盐官古镇海潮文化、营城文化、名人文化和海盐文化四个方面价值的研究和文化遗存的挖掘,系统地论述了盐官古镇的重要历史地位和格局风貌特色,并从维护自然历史环境、突出区域线性文化遗产、彰显古镇特色格局、延续传统风貌、保护文物古迹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六个方面制定了具有系统性和针对性的保护规划策略,以更好地保护盐官古镇,传承历史文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镇保护 历史文化价值 历史文化名镇 保护策略 盐官古镇
下载PDF
我国历史文化街区总体评估与若干对策建议--基于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申报材料的技术分析 被引量:38
8
作者 胡敏 郑文良 +2 位作者 陶诗琦 许龙 王军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5-73,97,共10页
以全国申报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的申报材料数据为基础,经数据整理、遴选构建了全样本、小样本两类样本库,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分项分析,得出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以及公布的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的总体保存状况评估结... 以全国申报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的申报材料数据为基础,经数据整理、遴选构建了全样本、小样本两类样本库,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分项分析,得出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以及公布的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的总体保存状况评估结论。基于评估结论,结合2011年名城大检查的情况,提出了加强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若干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保存 保护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制度设立的意义与当前要务 被引量:24
9
作者 胡敏 郑文良 +2 位作者 王军 许龙 陶诗琦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0-37,48,共9页
从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演化过程和形成背景回顾入手,分析了历史文化街区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其对名城保护的层次架构建立、理论方法突破、保护实效检验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对新时期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现实问... 从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演化过程和形成背景回顾入手,分析了历史文化街区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其对名城保护的层次架构建立、理论方法突破、保护实效检验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对新时期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现实问题和战略机遇的分析,从完善保护体系、弥补制度缺陷、示范保护经验、深化理论方法、推动精细管理5个方面,论述了建立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制度的目标和意义。提出在新形势下全面加强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若干工作要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文化名城 保护制度
下载PDF
基于文脉的大尺度乡村地区发展空间对策研究——以湖州市南太湖特色村庄带发展规划为例 被引量:18
10
作者 赵霞 陶诗琦 汤芳菲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19,共11页
我国城镇化发展迈入中后期阶段,城乡关系正在从城市主导向城乡互动、城乡统筹转型。乡村地区发展需要新的思路引领和新的技术工具支撑。本文以湖州市南太湖特色村庄带规划实践为例,初步探索了跨越县域行政单元、保留有较为完整的乡村历... 我国城镇化发展迈入中后期阶段,城乡关系正在从城市主导向城乡互动、城乡统筹转型。乡村地区发展需要新的思路引领和新的技术工具支撑。本文以湖州市南太湖特色村庄带规划实践为例,初步探索了跨越县域行政单元、保留有较为完整的乡村历史聚落和地域文化特征的大尺度乡村地区整体性空间规划方法。研究以文脉传承为主线,提出空间内涵认知和识别、空间魅力传承和复兴、空间布局统筹和管理三大核心对策。强调大尺度乡村地区的空间价值和特色主要体现在其整体空间结构和外部环境的发展关联、以及其自身各类空间要素的内在组织关系上。因此既要基于文脉传承开展有效的全域空间管理和特色呈现,又需要引导新的发展动力有序嵌入特色空间载体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脉 大尺度乡村地区 空间对策 南太湖 溇港
下载PDF
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历史城市修补”的策略与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鞠德东 王军 许龙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2期73-83,共11页
历史城市是中华文明的精华。但是,近年来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导致大量历史城市的老城区环境品质不断恶化,传统风貌丧失殆尽,仿古街区大行其道,历史城市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城市修补”概念的提出为历史城市的保护与发展... 历史城市是中华文明的精华。但是,近年来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导致大量历史城市的老城区环境品质不断恶化,传统风貌丧失殆尽,仿古街区大行其道,历史城市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城市修补”概念的提出为历史城市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以历史城市的特征和问题为切入点,以城市修补的理念为指引,分别从功能活力、城市风貌、社会网络、基础设施和保护机制修补等方面的典型案例剖析,探索我国历史城市修补的特色路径和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城市 城市修补 遗产保护
下载PDF
城市层面文化引领视角下的更新规划路径探索--以海口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亮 杜莹 张涵昱 《小城镇建设》 2021年第10期45-56,共12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城市更新”成为提升人居环境品质、推动城乡高质量发展和开发建设方式转型等国家重要战略举措和抓手。近年来,我国城市更新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城市层面出发,运用综合、系统的规划思维,以文化引领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城市更新”成为提升人居环境品质、推动城乡高质量发展和开发建设方式转型等国家重要战略举措和抓手。近年来,我国城市更新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城市层面出发,运用综合、系统的规划思维,以文化引领视角对更新规划的研究较为缺乏。本文以海南省海口市为例,从保护传承格局构建、文化空间网络织补、重点地区管控指引和示范项目持续统筹四方面进行规划探索,基于实证研究,对我国城市更新工作提出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规划路径 名城保护 文化引领 海口
下载PDF
以彰显世界文化遗产价值为导向的名城保护规划与发展——以集安市为例
13
作者 杜莹 郝之颖 +1 位作者 王宏远 张帆 《中国名城》 2018年第7期43-49,共7页
集安是世界文化遗产高句丽王城、王陵与贵族墓葬所在地之一,也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以世界文化遗产为主体的集安文物古迹价值高、数量多、范围广,且与城乡建设与发展的空间密切交织在一起,因此保护与发展的问题格外突出。集安历史文... 集安是世界文化遗产高句丽王城、王陵与贵族墓葬所在地之一,也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以世界文化遗产为主体的集安文物古迹价值高、数量多、范围广,且与城乡建设与发展的空间密切交织在一起,因此保护与发展的问题格外突出。集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在全面认识世界文化遗产的构成与特征的基础上,以遗产价值为导向,深入研究城市与山水环境和文化遗产的历史景观联系,结合当前面临的问题,提出合理引导城市发展方向,疏解老城区功能;延续历史格局,创造富有特色的城市空间形态;还应对遗产范围涉及的各个村落采取分类指引。这样可以使文化遗产成为城乡发展的有利资源,将被动隔离转变为主动融合,既能完整展现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又能形成优美的景观风貌,实现保护与发展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化遗产 价值 历史文化名城 传统村落 高句丽 集安
下载PDF
文化传承导向下城乡规划中文化遗产的价值定位与作用途径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敏 徐萌 《中国名城》 2016年第7期66-73,共8页
分析我国城镇化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的趋势与困境,认为城乡规划中对文化遗产范畴价值的狭隘理解、对地域文化和传统规划理念及方法的相对忽视是造成上述困境的症结之一。在我国进入城镇化新阶段的背景下,深入研究文化遗产内涵价值,按照... 分析我国城镇化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的趋势与困境,认为城乡规划中对文化遗产范畴价值的狭隘理解、对地域文化和传统规划理念及方法的相对忽视是造成上述困境的症结之一。在我国进入城镇化新阶段的背景下,深入研究文化遗产内涵价值,按照理念、方法、技术和资源四个层次,重新评估文化遗产在城乡规划中的作用,并通过全层次、全过程、差异式、交互式的方式介入到和作用于城乡规划之中,提高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和适宜性,促进遗产的有效保护和文化的永续传承,探索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规划 文化遗产 价值作用 文化传承
下载PDF
名城保护中的无形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娅 胡敏 《中国名城》 2011年第8期26-30,共5页
从分析历史文化名城的无形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和国内外遗产保护的趋势入手,认为虽然名城保护中无形文化遗产保护还处在起步阶段,但也面临很好的机遇。文章分析认为无形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生活性和多样性的特征,提出了在名城保护中应当... 从分析历史文化名城的无形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和国内外遗产保护的趋势入手,认为虽然名城保护中无形文化遗产保护还处在起步阶段,但也面临很好的机遇。文章分析认为无形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生活性和多样性的特征,提出了在名城保护中应当实行整体保护、动态保护和广泛参与的三项无形文化遗产保护原则,以及基于上述原则的保护方法。最后,文章通过安徽历史文化名城绩溪的无形文化遗产保护案例对上述策略进行了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形文化遗产 特征 策略
下载PDF
国内外历史地段相关概念内涵辨析与思考
16
作者 卢钖钖 戴俭 +2 位作者 戎卿文 鞠德东 王巍 《中国名城》 2024年第10期56-62,共7页
历史地段是20世纪末期国内学者从外文中引入国内后经多轮调整而形成的历史遗产保护概念,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出现概念内涵、内容分类、判定标准、实施流程不明晰等现象。基于历史地段的文本逻辑分析了与文化遗产和建筑遗产的内涵关系,对比... 历史地段是20世纪末期国内学者从外文中引入国内后经多轮调整而形成的历史遗产保护概念,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出现概念内涵、内容分类、判定标准、实施流程不明晰等现象。基于历史地段的文本逻辑分析了与文化遗产和建筑遗产的内涵关系,对比了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历史建筑群、历史街巷、城市历史景观等国内历史地段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从概念的应用范畴和地理属性两方面阐释了历史地段与historic area、historic site等国外相关概念的共性与差异,思考并提出关于我国在历史地段层面保护框架的构想,以期对今后历史地段成为法定保护对象后的判定与保护工作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段 历史文化街区 文化遗产 内涵
下载PDF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文化自觉”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兵 《群言》 2003年第11期14-16,共3页
进入新的世纪,我国城市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同时面临了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过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也因此经历了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这不仅在于可能出现新的问题需要新的对策,还在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意义有了新的延伸,... 进入新的世纪,我国城市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同时面临了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过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也因此经历了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这不仅在于可能出现新的问题需要新的对策,还在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意义有了新的延伸,对保护工作需要重新审视和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文化自觉 保护工作 历史街区 现代化 历史文化遗产 经济全球化 保护规划 文化全球化 决策者
原文传递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遗址型乡村发展建设矛盾、动力与规划策略刍议——以柳孜村运河遗址为例 被引量:7
18
作者 许龙 《小城镇建设》 2016年第5期59-64,共6页
文章定义"遗址型乡村"概念,剖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遗址型乡村发展建设的四大矛盾——传统遗址保护与村庄开发建设的矛盾;固有文化价值与群体认知缺失的矛盾;遗址挖掘开发与景观风貌维护的矛盾;旅游产业拓展与遗址本体保护... 文章定义"遗址型乡村"概念,剖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遗址型乡村发展建设的四大矛盾——传统遗址保护与村庄开发建设的矛盾;固有文化价值与群体认知缺失的矛盾;遗址挖掘开发与景观风貌维护的矛盾;旅游产业拓展与遗址本体保护的矛盾。解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遗址型乡村保护与建设的三大动力因素——人文内在力:文化基因驱动内生保护与价值传播;经济外在力:特色产业驱动资本积累与就业保障;环境基础力:地域环境驱动空间格局与组织模式。阐述遗址型乡村发展建设的五大规划策略——保护为首,文化促转型的可持续循环发展策略;链式统筹,线性大遗址的区域空间协同策略;情感认同,公众参与的合作性规划协调策略;情境还原,视角与慢行引导的历史模拟策略;肌理重塑,景观修复的多维时空整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遗址型乡村 矛盾问题 动力因素 规划策略 柳孜村
下载PDF
端正发展指导思想突破名城保护困境--从古城“拆旧建新”现象说起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兵 胡敏 王军 《中国名城》 2016年第2期4-10,共7页
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同样需要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工作的指导思想。从"拆旧建新"现象入手,对遗产保护、文脉延续、功能运转、舆论引导四个方面分析了"拆旧建新"的大规模复古行为对我国历史文... 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同样需要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工作的指导思想。从"拆旧建新"现象入手,对遗产保护、文脉延续、功能运转、舆论引导四个方面分析了"拆旧建新"的大规模复古行为对我国历史文化保护的负面影响。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在理论层面、管理层面、技术层面都存在一些困境,需要辨析和廓清造成困境的若干认识偏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是城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抓住十八大以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契机,以正确的指导思想,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形势下,突破名城保护面临的困境,从理论研究、技术体系、监督机制、民生改善、公众意识等方面系统探索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 遗产保护 拆旧建新 城市发展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