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易上肢功能检查中国评分标准初探——以北京市成年人为例
1
作者 徐筱婧媛 陈蕊 +2 位作者 张健 吕改玲 曹丽辉 《中国康复》 2023年第3期172-177,共6页
目的:确定构建针对中国成年人的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本土化评分标准的必要性,并初步构建评分标准。方法:2021年7月~2022年5月对北京市652例健康成年人进行STEF测试,利用其中74例24岁以下的成年人的数据与日本样本比较,并依该研究数... 目的:确定构建针对中国成年人的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本土化评分标准的必要性,并初步构建评分标准。方法:2021年7月~2022年5月对北京市652例健康成年人进行STEF测试,利用其中74例24岁以下的成年人的数据与日本样本比较,并依该研究数据初步构建北京市健康成年人的STEF评分标准;再利用该标准和日本评分标准对剩余578例研究对象评分,评估2种评分标准在本研究样本中的适用性。结果:除右侧的大圆片和左侧的大立方、布和金属圆片4项以外,本研究24岁及以下的样本各项目操作时间与日本样本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利用24岁及以下样本的数据初步构建了评分标准。在45~49岁(Z=2.13,P=0.03),50~54岁(Z=3.36,P<0.01)和55~59岁(Z=2.71,P<0.01)3组的左侧操作得分,以及在50~54岁(Z=2.67,P<0.01)和55~59岁(Z=2.61,P<0.01)两组的总得分中,利用日本评分标准得到的分数显著更高。结论:利用STEF日本评分标准评估本土人群可能不够敏感,有必要依据我国样本的数据构建适用于我国人群的STEF本土化评分标准。本研究得到的评分标准对我国应用STEF对患者进行临床评估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易上肢功能检查 评分标准 本土化
下载PDF
基于VARK问卷法探讨提高康复治疗专业教学方法选择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静娅 黄富表 《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7期27-29,共3页
目的文章旨在通过使用VARK问卷调查学生学习风格倾向,帮助学生进行预学习,观察并评估学生考试成绩及对教学的满意度。方法将68名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以康复治疗学专业理论课程中一章作为试验相关实施、考核内容,根据VARK问卷结... 目的文章旨在通过使用VARK问卷调查学生学习风格倾向,帮助学生进行预学习,观察并评估学生考试成绩及对教学的满意度。方法将68名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以康复治疗学专业理论课程中一章作为试验相关实施、考核内容,根据VARK问卷结果为试验组学生提供个性化预习资料,为对照组提供常规预习资料,之后统一教学,通过比较考试成绩及学生满意度,判断结果。结果试验组的相关内容考试成绩及学生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可认为在康复治疗学课程中,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提供个性化预习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相关教学内容的考试成绩及对教学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RK调查问卷 康复治疗专业 脑卒中 作业疗法 康复治疗专业理论教学 康复治疗专业课前预习
下载PDF
采用上肢运动游戏治疗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并结合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进行疗效评估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秀丽 李珊 +1 位作者 冯梦晨 黄富表 《中国康复》 2023年第7期412-416,共5页
目的:探讨运动游戏对轻度认知障碍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上肢运动游戏训练治疗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将46例轻度认知障碍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运动游戏对轻度认知障碍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上肢运动游戏训练治疗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将46例轻度认知障碍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上肢功能性运动训练,30min/次,1次/d, 5d/周,治疗共4周。观察组采用上肢运动游戏训练,30min/次,1次/d, 5d/周,治疗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上肢部分(FMA-UL)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fNIRS、MoCA、FMA-UL和MBI等项目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fNIRS重心值、MoCA、FMA-UL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MB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轻度认知障碍脑卒中患者MoCA分数提高与fNIRS重心值降低呈正相关(P<0.01)。结论:上肢运动游戏训练可更好的改善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和运动功能障碍,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可应用于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康复疗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 脑卒中 上肢运动游戏 认知功能评估
下载PDF
中等强度运动对健康女青年智力的影响——一项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俊明 方蕊 +5 位作者 杨伟伟 曹可心 赵雨楠 王林平 康靖 黄富表 《中国康复》 2023年第6期340-344,共5页
目的:探讨长期中等强度运动对健康女青年智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康复专业2019级女学生和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进修的年轻女治疗师共60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运动指数将其分成久坐组与运动组(中等强度运动组)。... 目的:探讨长期中等强度运动对健康女青年智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康复专业2019级女学生和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进修的年轻女治疗师共60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运动指数将其分成久坐组与运动组(中等强度运动组)。2组均进行中国修订韦氏智力量表(第四版)测试、持续操作性测试;采集受试者任务态的fNIRS前额叶22个通道氧合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浓度变化值,去除大脑纵裂通道4和19,双侧各取10个通道的平均重心值,同时记录持续性操作测试的正确率、命中率和平均反应时长。结果:韦氏智力量表结果显示运动组的操作智商显著高于久坐组(P<0.01);而且2组间的言语智商和总智商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木块试验、图片拼凑两个分测验中,运动组表现要优于久坐组(P<0.05)。持续性操作测试组间的正确率、命中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但相较于久坐组而言,运动组的正确率和命中率更高,反应时长更短。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显示左侧前额叶氧合血红蛋白变化的重心值运动组低于久坐组(P<0.01)。结论:运动可通过改善大脑左前额叶的激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健康女青年智力水平。但运动功能对于持续注意力水平改善程度仍需要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强度运动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 健康女青年 韦氏智力
下载PDF
脑机接口治疗脑卒中上肢功能及大脑可塑性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陈佳丽 董继革 黄富表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3年第5期22-26,共5页
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BCI)可通过不同的采集方式收集患者的脑电信息,通过解码将神经活动转化为外部命令,提供给患者丰富的反馈,包括触觉、视觉及听觉反馈等。脑机接口训练适用于不同阶段的脑卒中患者,且有研究表明其治疗... 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BCI)可通过不同的采集方式收集患者的脑电信息,通过解码将神经活动转化为外部命令,提供给患者丰富的反馈,包括触觉、视觉及听觉反馈等。脑机接口训练适用于不同阶段的脑卒中患者,且有研究表明其治疗效果具有长期效应。不同反馈方式的脑机接口设备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粗大动作及精细动作,并在改善脑卒中痉挛方面展现出潜力。目前的研究对于改善脑卒中上肢感觉功能的关注较少,然而躯体感觉信号对于运动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这可能是脑机接口未来的发展方向。脑机接口能够增加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强度,诱导皮质结构重组并促进大脑皮层之间的功能连接,形成由中枢到外周的闭环康复训练,有效改善上肢功能。经颅直流电刺激可促进运动想象能力从而提高脑机接口准确性,这两种策略的整合有望在未来发挥出更大的康复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脑卒中 上肢 大脑可塑性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认知作业治疗对脑卒中认知的影响
6
作者 刘俊明 黄富表 赵莉慧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3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脑卒中认知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北京博爱医院住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2例。分别在常规药物治疗、常规康复治疗,认知作业治疗的基础上增加tDC...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脑卒中认知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北京博爱医院住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2例。分别在常规药物治疗、常规康复治疗,认知作业治疗的基础上增加tDCS。阳极电极片置于受损大脑半球前额叶,对照组伪刺激,试验组真刺激。在治疗4周前后,采用MMSE|、MoCA、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MoCA两组均显著提高(t>7.678,P<0.001),且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3.849,P<0.001);治疗后MBI两组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前后实验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tDCS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侧脑损伤 经颅直流电刺激 认知作业治疗
下载PDF
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效果:基于功能性近红外光谱
7
作者 宋建飞 戴磊 +5 位作者 秦郑圆 张妍 顾欣璐 陈嫣红 李冬跃 冯晓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39-1345,共7页
目的 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NIRS)研究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与大脑皮质激活的影响。方法 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浙江康复医疗中心3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6)和试验组(n=16),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 目的 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NIRS)研究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与大脑皮质激活的影响。方法 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浙江康复医疗中心3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6)和试验组(n=16),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每天进行常规上肢训练,试验组每天进行上肢机器人辅助训练。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fNIRS进行评定,采用NIRS_SPM进行激活分析,Homer2进行血氧浓度分析。结果 治疗后,两组FMA-UE评分均显著改善(|t|> 5.910,P <0.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t=-2.348,P <0.05)。fNIRS激活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通道17激活明显增加(F=9.354,P <0.01),且优于对照组(F=5.217,P <0.05)。fNIRS血氧浓度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通道17血氧浓度明显增加(F=12.179,P <0.01),且优于对照组(F=4.883,P <0.05)。结论 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能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大脑皮质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 康复机器人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 大脑皮质
下载PDF
上肢机器人辅助疗法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果 被引量:35
8
作者 张超 刘璇 +5 位作者 侯增广 彭龙 杨昊 彭亮 张皓 洪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65-1370,共6页
目的探讨上肢机器人辅助疗法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果。方法 2016年6~9月,本院12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6)和对照组(n=6)。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增加上肢重复性运动训练,实... 目的探讨上肢机器人辅助疗法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果。方法 2016年6~9月,本院12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6)和对照组(n=6)。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增加上肢重复性运动训练,实验组增加上肢机器人辅助疗法训练,每天20 min,每周5 d,共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定上肢及手的运动功能,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肩、肘关节肌张力,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记录患者每次训练的运动轨迹。结果治疗后,两组FMA-UE评分及FIM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Z〉2.032,P〈0.05);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t〈0.723,P〉0.05),实验组评分略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实验组肩关节内收、外展MAS评分及肘关节屈曲、伸展MA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Z〉2.121,P〈0.05);对照组肩关节内收、外展M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Z〉2.000,P〈0.05),肘关节屈曲、伸展MAS评分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Z〈1.890,P〉0.05),但评分略低于治疗前。治疗后,实验组各项MAS评分较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Z〈1.734,P〉0.05),但评分略低于对照组。系统记录的患者进行直线触点运动时的运动轨迹,由最开始的杂乱无章逐渐变得有规律性,运动控制能力有所提高。结论上肢机器人辅助疗法可促进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效果与重复性运动训练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 机器人 重复性运动训练 康复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早期悬吊保护下智能助行训练对脑卒中后运动和行走功能的效果
9
作者 郑建玲 刘惠林 +4 位作者 朱琳 顾彬 颜如秀 赵圻 宋鲁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24年第4期431-436,共6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应用悬吊保护下智能助力步行对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2020年10月至2023年3月,北京博爱医院脑卒中偏瘫早期住院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1)和试验组(n=21)。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对照组在天轨悬吊保...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应用悬吊保护下智能助力步行对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2020年10月至2023年3月,北京博爱医院脑卒中偏瘫早期住院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1)和试验组(n=21)。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对照组在天轨悬吊保护下行常规步行训练,试验组在天轨悬吊保护下穿戴智能助力步行器进行训练,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MA)、FMA-平衡功能(FMA-B)和无线传感三维步态分析进行评定。结果训练后,两组患侧肢体FMA和FMA-B评分,步频、步速、患侧步长、患侧单支撑相、髋关节屈曲最大角度、膝关节屈曲最大角度均改善(|t|>2.230,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t|>2.140,P<0.05)。结论早期介入智能助力步行训练能更好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平衡和行走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智能助力步行训练 步态 运动 下肢 康复
下载PDF
上肢机器人辅助疗法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效果 被引量:24
10
作者 何斌 张超 刘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88-692,共5页
目的探讨上肢机器人辅助疗法对急性期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效果。方法 2013年8月~2014年9月,46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增加上肢机器人辅助疗法训练,对照组增加上肢重复性运... 目的探讨上肢机器人辅助疗法对急性期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效果。方法 2013年8月~2014年9月,46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增加上肢机器人辅助疗法训练,对照组增加上肢重复性运动训练,30 min/d,5 d/周,共12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Fugl-Meyer上肢部分(FM-UL)评定上肢及手部的运动功能,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肘关节肌张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M-UL评分、MAS分级、MBI均较治疗前改善(t〉3.856,Z〉1.889,P〈0.05),且实验组FM-UL评分、MAS分级优于对照组(t=-2.386,Z=-2.625,P〈0.05),实验组MBI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1.326,P=0.098)。结论上肢机器人辅助疗法可促进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机器人 康复 运动功能 上肢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侧上肢功能障碍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莉 程艳娇 +1 位作者 刘璇 马迎春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0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动静脉内瘘侧上肢功能,分析动静脉内瘘对肢体功能的影响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规律血液透析超过3个月的MHD患者67例,评估其上肢功能:双手握... 目的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动静脉内瘘侧上肢功能,分析动静脉内瘘对肢体功能的影响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规律血液透析超过3个月的MHD患者67例,评估其上肢功能:双手握力、指捏力、腕关节活动度和简易上肢功能评分。结果①握力:MHD患者内瘘侧握力与非内瘘侧相比偏低[(24.22±12.54)比(26.05±11.01)N,t=-2.075,P=0.04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白蛋白、内瘘侧被动背伸异常为内瘘侧握力水平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β分别为-0.364、0.408、-0.231,P值分别为0.002、0.001、0.044),动静脉内瘘是利手握力的独立危险因素(β=-0.345,P=0.006)。②指捏力:内瘘侧指捏力与非内瘘侧相比无明显差异[拇指-食指:(6.24±3.78)比(6.19±2.13)N,t=0.104,P=0.918;拇指-中指:(4.69±1.70)比(4.83±1.57)N,t=-0.820,P=0.417;拇指-无名指:(2.97±1.35)比(3.10±0.99)N,t=-0.808,P=0.423]。③腕关节活动度:内瘘侧的被动掌曲活动度异常的比例较非内瘘侧高(38.6%比19.3%,x^2=5.160,P=0.023)。④简易上肢功能评分:评分异常者在内瘘组和非内瘘组所占比例无统计学差异(6%比9%,x^2=0.437,P=0.509),内瘘侧肢体与非内瘘侧肢体相比粗大动作评分(49比47,Z=-1.371,P=0.170)、精细动作评分(49比48,Z=-1.126,P=0.260)和总分(96比96,Z=-1.285,P=0.199)无统计学差异。结论MHD患者内瘘侧肢体与非内瘘侧肢体相比存在握力下降和被动掌曲功能异常,需要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关注,尽早开展内瘘侧手部的抓握运动及腕关节的掌曲、背伸、旋转活动,以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上肢功能障碍 动静脉内瘘
下载PDF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利手、非利手主动抓握-释放任务下脑区激活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晁金子 黄富表 +2 位作者 杜晓霞 张豪杰 张通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66-1071,共6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观察健康人利手、非利手复杂运动模式下双侧感觉运动区(SMC)、运动前区(PMC)激活模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8月至12月,社区招募右利手健康人15例,采用Block设计,执行抓握-释放握力器任务,于双侧... 目的探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观察健康人利手、非利手复杂运动模式下双侧感觉运动区(SMC)、运动前区(PMC)激活模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8月至12月,社区招募右利手健康人15例,采用Block设计,执行抓握-释放握力器任务,于双侧SMC、PMC和前额叶皮质行fNIRS探测,根据氧合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浓度变化观察两种运动状态下脑区激活通道及强度。结果根据氧合血红蛋白浓度,右(利)手运动时,双侧激活通道数相同,左侧SMC激活平均β值更高(P<0.05);左(非利)手运动时,对侧激活通道更多,右侧SMC激活平均β值更高(P<0.05)。根据脱氧血红蛋白浓度,利手或非利手运动时,对侧激活通道更多;右(利)手运动时,左侧SMC激活平均β值更高(P<0.05),通道12(左侧PMC)和通道26(右侧PMC)激活更强(P<0.05)。结论fNIRS可用于利手、非利手复杂运动模式下手运动相关脑区激活的研究,应更关注氧合血红蛋白浓度变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 上肢 运动功能 感觉运动区 运动前区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对脑卒中患者手部肌张力增高的疗效观察
13
作者 孙宁 张通 +1 位作者 叶婷 黄富表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对脑卒中患者手部肌张力增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冲击波组(n=30)。对照组进行常规的物理疗法、作业疗法、理疗、中医康复等康复治疗方法,冲击波组除上述康复治疗外,每周进行...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对脑卒中患者手部肌张力增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冲击波组(n=30)。对照组进行常规的物理疗法、作业疗法、理疗、中医康复等康复治疗方法,冲击波组除上述康复治疗外,每周进行2次体外冲击波治疗,强度0.8~1.5 bar,频率10 Hz。2组治疗均持续4周。分别在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评定上肢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定],手部屈肌肌群肌张力[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上肢及手功能(采用DASH问卷评定)和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并且在治疗后由患者对此次治疗的满意度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在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手部屈肌肌群肌张力MAS评分,上肢及手功能DASH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分均有所改善(均P<0.05),且冲击波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冲击波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28)。结论:体外冲击波在一定程度上能维持和改善脑卒中患者手部屈肌肌群肌张力的增高,提高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手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并获得更高的患者治疗满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 脑卒中 肌张力
下载PDF
双侧训练在脑卒中急性期康复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9
14
作者 何斌 张超 《中国康复》 2016年第5期342-344,共3页
目的:观察双侧训练对于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36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增加单侧肢体及手运动功能训练,观察组增加双侧肢体及手运动功能训练。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采用改... 目的:观察双侧训练对于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36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增加单侧肢体及手运动功能训练,观察组增加双侧肢体及手运动功能训练。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评分-肩、肘、腕、手(MAS-S,MAS-E,MAS-W,MAS-H)、Fugl-Meyer评定量表肩/肘/前臂、腕手(FM-SEF,FM-WH)及改良Bathel指数(MBI)进行评分。结果:训练12周后,2组FM-SEF,FM-WH评分,MAS各项评分及MBI评分均较训练前改善(P<0.05),观察组训练后FM-SEF,及MAS-S,MAS-E,MAS-W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双侧训练应用于脑卒中急性期的患者可以有效地降低肩、肘及腕关节肌张力,并且对于上肢腕手运动功能恢复有一定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 肌张力 双侧训练 运动功能
下载PDF
双侧丘脑出血伴舞蹈样运动的康复1例报道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平 胡雪艳 +4 位作者 何静杰 张庆苏 黄梦洁 杨旭 杨交荣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双侧丘脑出血并发舞蹈样运动患者的康复。方法报道1例双侧丘脑出血后并发舞蹈样运动患者的康复评定和过程。结果治疗后,患者情绪改善,不自主舞蹈样动作减少,康复信心提高,坐、立位平衡改善;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由0分增加到7... 目的探讨双侧丘脑出血并发舞蹈样运动患者的康复。方法报道1例双侧丘脑出血后并发舞蹈样运动患者的康复评定和过程。结果治疗后,患者情绪改善,不自主舞蹈样动作减少,康复信心提高,坐、立位平衡改善;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由0分增加到7分,改良Barthel指数由25分提高到50分,肢体运动的协调性明显提高。结论丘脑出血可并发舞蹈样运动,并可累及头颈部及双侧肢体。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与躯干平衡训练,可改善情绪,减轻舞蹈样动作,改善平衡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 脑出血 舞蹈症 平衡 康复
下载PDF
前臂掌侧腕手矫形器应用于脑卒中急性期的康复疗效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超 刘璇 何斌 《中国康复》 2016年第2期156-157,共2页
目的:观察前臂掌侧腕手矫形器对于脑卒中急性期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32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2组均接受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及传统上肢运动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前臂掌侧腕手矫形器辅助治疗。治疗前后采... 目的:观察前臂掌侧腕手矫形器对于脑卒中急性期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32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2组均接受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及传统上肢运动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前臂掌侧腕手矫形器辅助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及上肢腕手部分Fugl-Meyer评分(FMA)进行评定。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手指屈肌群MAS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臂掌侧腕手矫形器应用于脑卒中急性期的患者可以有效地降低腕手肌张力,且对于上肢腕手运动功能恢复有一定效用,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痉挛 运动功能
下载PDF
亚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优势与非优势脑半球功能变化差异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晁金子 黄富表 +2 位作者 杜晓霞 张豪杰 张通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42-1348,共7页
目的基于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探讨亚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优势与非优势大脑半球功能变化的差异。方法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北京博爱医院亚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26例,其中左侧偏瘫患者10例(非优势半球组),右侧偏瘫患者16例(优势半球... 目的基于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探讨亚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优势与非优势大脑半球功能变化的差异。方法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北京博爱医院亚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26例,其中左侧偏瘫患者10例(非优势半球组),右侧偏瘫患者16例(优势半球组),均行相同的单侧上肢任务导向作业治疗,共4周。训练前后,采用上肢动作研究量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和握力进行评定,采用功能近红外光谱氧合血红蛋白浓度计算双侧感觉运动皮质、运动前皮质、前额叶皮质的平均β值。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临床评定均改善(|t|>3.253,P<0.05)。优势半球组上肢动作研究量表评分和握力改善程度大于非优势半球组(|t|>2.154,P<0.05)。时间、脑区、组别主效应均不显著(F<0.542,P>0.05),脑区与组别交互效应显著(F=4.226,P<0.01)。优势半球组,病灶同侧运动前皮质β值大于病灶对侧(P=0.030),对侧前额叶皮质β值低于同侧感觉运动皮质β值(P=0.024)、同侧运动前皮质(P=0.003)和同侧前额叶皮质β值(P=0.018)。结论脑卒中右侧偏瘫患者在亚急性期,随着上肢和手功能的恢复,优势半球与非优势半球脑区激活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亚急性 上肢 优势半球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 脑可塑性
下载PDF
中国人简易上肢功能检查测试结果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曹丽辉 黄富表 徐筱婧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30-736,共7页
目的观察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在中国成人中的测量结果,并与原数据进行比较。方法 2020年5月至6月,根据STEF操作指南,使用其专用工具对130例中国健康成年人进行测试,使用单样本t检验将测得数据与日本人群原数据进行比较,根据差异对中... 目的观察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在中国成人中的测量结果,并与原数据进行比较。方法 2020年5月至6月,根据STEF操作指南,使用其专用工具对130例中国健康成年人进行测试,使用单样本t检验将测得数据与日本人群原数据进行比较,根据差异对中国人的STEF进行调试。结果右侧10个操作项目中,大球、中球、大立方、大圆片、小立方、布、金属圆片、金属小球、铁钉共9个项目与日本人群数据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 1.760, P <0.05);左侧10个操作项目中,大球、中球、大立方、大圆片、小立方、金属小球、铁钉共7个项目与日本人群数据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 2.257, P <0.001)。结论中日样本STEF测试结果比较存在差异,应用时应进行适当调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功能 简易上肢功能检查 精细动作
下载PDF
个体化作业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业表现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静娅 张文强 +1 位作者 杨絮 黄富表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24-729,共6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作业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业表现的影响。方法 2016年至2018年,选取北京安定医院超过1年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5)和试验组(n=15)。对照组进行常规小组作业活动,试验组实施个体化作业治疗,每次30 ... 目的探讨个体化作业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业表现的影响。方法 2016年至2018年,选取北京安定医院超过1年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5)和试验组(n=15)。对照组进行常规小组作业活动,试验组实施个体化作业治疗,每次30 min,每天1次,每周5 d,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综合性作业治疗评估量表(COTE)进行评估。结果试验组治疗前后COTE总分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t=3.842, P <0.01),其中人际交往行为与任务行为两个子量表评分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t> 3.106, P <0.01)。结论个体化作业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业表现提高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个体化作业治疗 作业表现 综合性作业治疗评估量表
下载PDF
滚筒作业活动对高位脊髓损伤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疗效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宁 黄富表 +1 位作者 叶婷 赵合欢 《中国康复》 2021年第12期725-728,共4页
目的:观察滚筒作业活动对改善高位脊髓损伤患者的体位性低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脊髓损伤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2组患者均进行起立床、气压、针灸及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等康复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每天... 目的:观察滚筒作业活动对改善高位脊髓损伤患者的体位性低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脊髓损伤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2组患者均进行起立床、气压、针灸及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等康复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每天进行辅助下的20 min的滚筒作业活动,每周5次,持续6周。记录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晨起卧床时的血压值及站起立床到最高角度时站床角度值和此时血压值,并记录2组患者轮椅端坐位下体位性低血压不适感消失的时间和不适感消失的情况。结果:治疗6周后,2组患者晨起卧床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0.01)。2组患者站起立床最高角度的收缩压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0.01),观察组的舒张压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站起立床到最高角度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0.01),且观察组站起立床到最高角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适感消失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1),体位性低血压不适感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1)。结论:滚筒作业活动可以改善高位脊髓损伤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现象:提高体位性低血压的血压值和改善体位性低血压的不适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筒作业 体位性低血压 脊髓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