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源整合视角下机关党建品牌创建——以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一体两翼“红色步道”为例
1
作者 席军良 《传承》 2024年第3期58-62,共5页
打造机关党建品牌是推进机关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有效抓手。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立足革命圣地延安的客观实际,通过挖掘、整合优势资源,成功打造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大事记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体两翼的“红色... 打造机关党建品牌是推进机关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有效抓手。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立足革命圣地延安的客观实际,通过挖掘、整合优势资源,成功打造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大事记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体两翼的“红色步道”这一特色鲜明的机关党建品牌。“红色步道”机关党建品牌的创建是有目标、有部署、有行动的组织行为,既有利于践行主业主课、也有利于用好宝贵资源、更有利于推进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打造好“红色步道”的逻辑在于机关党建品牌创建目标、行动和发展的一致性。持续推进机关党建品牌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从“高处”着眼、“低处”着手、“实处”着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关基层党建 党建品牌建设 红色步道 优势资源
下载PDF
开发建设教学点,推进干部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学点建设的实践及其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遇春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86-91,共6页
开发建设教学点是干部教育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创新教学模式起着重要支撑作用。本文从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开发建设教学点,推动学院教学模式创新的实践出发,系统分析了教学点建设在干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赋予教学点建设新... 开发建设教学点是干部教育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创新教学模式起着重要支撑作用。本文从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开发建设教学点,推动学院教学模式创新的实践出发,系统分析了教学点建设在干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赋予教学点建设新内涵,探索了教学点开发机制、内涵与要素建设、现场模式构建等系统化的建设思路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点建设 内涵与要素 思路与途径 教学模式创新
下载PDF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经济制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今诚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4-123,共10页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局部执政条件下实行的以中国特殊实际为基本出发点,以新民主主义理论为依据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综合"联合"与"斗争"的两重性,坚持和维护了统一战线,保证了民族解放运动的伟大胜利。在极其...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局部执政条件下实行的以中国特殊实际为基本出发点,以新民主主义理论为依据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综合"联合"与"斗争"的两重性,坚持和维护了统一战线,保证了民族解放运动的伟大胜利。在极其复杂艰苦的环境里,中共以非常务实的方针、政策调整不同经济主体间的利益,实行"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战时财经工作总方针,明确经济建设基本任务,指导以陕甘宁边区为代表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构建经济管理体制、制定经济法规,形成了新民主主义性质的经济制度;号召党政军民学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开展大生产运动、厉行精兵简政,取得了公私经济发展壮大、人民负担减轻、丰衣足食的重大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中国共产党 局部执政 经济制度
下载PDF
延安时期党性教育模式刍议——干部党性教育“延安模式”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涛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79-84,共6页
实践性是我党延安时期边区党性教育的特性,以"抗大模式"、"陕北公学模式"和"中央党校模式"为代表,干部党性教育呈现多元并进的局面。其时代性、科学性和世界性的品格和实践经验对当下的党性教育具有重要... 实践性是我党延安时期边区党性教育的特性,以"抗大模式"、"陕北公学模式"和"中央党校模式"为代表,干部党性教育呈现多元并进的局面。其时代性、科学性和世界性的品格和实践经验对当下的党性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党性教育 隐性教育 延安模式
下载PDF
一部研究党的理论建设延安经验的力作——《中国共产党理论建设的延安经验及启示研究》书评 被引量:1
5
作者 赵耀宏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135-136,共2页
历史选择了延安,延安铸就了辉煌。党中央和毛泽东在延安十三年的伟大实践证明,学以建党、学以立党、学以兴党,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成功之路。由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兼职教授王诚安、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党性教育教研室主任王健主持完成的... 历史选择了延安,延安铸就了辉煌。党中央和毛泽东在延安十三年的伟大实践证明,学以建党、学以立党、学以兴党,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成功之路。由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兼职教授王诚安、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党性教育教研室主任王健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最终成果《中国共产党理论建设的延安经验及启示研究》(以下称《研究》)一书,近日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发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建设 延安精神 西部项目 兼职教授 历史选择 学习型政党 以立 出版发行 干部教育 党性教育
下载PDF
陕甘宁边区乡村党支部战斗堡垒建设
6
作者 王今诚 陈子轩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42-48,F0002,共8页
延安时期,在中共中央领导下,陕甘宁边区乡村党支部建设取得显著成绩。陕甘宁边区乡村党支部建设的核心目标是实现战斗堡垒化,即党支部应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应是领导群众落实党的路线、政策和任务的模范。其整体布局是... 延安时期,在中共中央领导下,陕甘宁边区乡村党支部建设取得显著成绩。陕甘宁边区乡村党支部建设的核心目标是实现战斗堡垒化,即党支部应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应是领导群众落实党的路线、政策和任务的模范。其整体布局是,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根基,以上级党的领导机关重视为保障,以强化党员教育、完善组织制度为基础,以领导生产和抗战动员为工作指针,以模范化发展为标志。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乡村党支部战斗堡垒建设,为最大限度地进行战时动员、领导人民坚持抗战到底并夺取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传统乡村社会转型和乡村治理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陕甘宁边区 乡村党支部 战斗堡垒
下载PDF
延安时期中共干部教育的理论与制度研究
7
作者 王今诚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32-37,共6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所肩负的伟大使命,推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以延安为中心大规模地开展干部教育。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学习与教育同一性、学用一致性、独特性与第一性为显著特征的干部教...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所肩负的伟大使命,推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以延安为中心大规模地开展干部教育。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学习与教育同一性、学用一致性、独特性与第一性为显著特征的干部教育理论,确立了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干部教育领导体制,实施了分级分类的施教制度、富有针对性的课程制度,培养出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为中共领导的中国革命实现历史性转折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中国共产党 干部教育理论 干部教育制度
下载PDF
好干部标准与延安精神的逻辑一致性
8
作者 王志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62-65,共4页
培养好干部,是关系中国共产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延安精神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与新时代好干部的标准具有逻辑内涵上的一致性。因此,研究如何用延安精神培养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是当前干部教... 培养好干部,是关系中国共产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延安精神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与新时代好干部的标准具有逻辑内涵上的一致性。因此,研究如何用延安精神培养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是当前干部教育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精神 干部教育 好干部标准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基层党建的历史经验 被引量:4
9
作者 马广荣 肖纯柏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43-47,共5页
延安时期基层党建,注重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统一,既服务于党的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又主动适应环境的新变化,服从抗战大局;注重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共性与个性相统一,既强化团结群众、凝聚群众的核心功能,又重视社会动员功能;注重结构形... 延安时期基层党建,注重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统一,既服务于党的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又主动适应环境的新变化,服从抗战大局;注重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共性与个性相统一,既强化团结群众、凝聚群众的核心功能,又重视社会动员功能;注重结构形态与自身功能相统一,在壮大党员数量的同时,通过提高党员的质量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力量;注重基层党组织与基层社会组织的互动统一,善于运用非权力活动方式,通过社会组织整合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延安时期 基层党建 历史经验
下载PDF
西部典型区域农民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以延安市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遇春 刘雨凡 《职业技术教育》 2008年第22期32-36,共5页
延安市农村职业教育学校初步承担起为三农服务的职责,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日趋合理,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成果显著,农业技术培训持续、深入。根据目前延安农民职业教育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可从健全农民职业教育管理体系,建立... 延安市农村职业教育学校初步承担起为三农服务的职责,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日趋合理,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成果显著,农业技术培训持续、深入。根据目前延安农民职业教育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可从健全农民职业教育管理体系,建立投入保障制度和信息服务网等方面,进一步促进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职业教育 SWOT分析法 西部 延安
下载PDF
论干部教育课程更新模式与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文翔 李瑞芳 《继续教育研究》 2013年第11期124-126,共3页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干部教育实践中积累的重要经验之一是通过不断调整培训内容,建立科学的课程更新机制来使干部教育培训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因此,如何形成科学合理、优质高效的干部教育培训课程更新模式与机制,是解决培训内容联系实...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干部教育实践中积累的重要经验之一是通过不断调整培训内容,建立科学的课程更新机制来使干部教育培训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因此,如何形成科学合理、优质高效的干部教育培训课程更新模式与机制,是解决培训内容联系实际不够紧密、培训方式方法单一的根本方法和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教育 指导原则 更新模式 更新机制
下载PDF
西部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发展对策——以陕西省延安市调查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程伟 何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1期211-213,237,共4页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农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益显示出发展生机与潜力,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主体。对陕西省延安市350个专业大户、84个家庭农场主、8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负...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农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益显示出发展生机与潜力,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主体。对陕西省延安市350个专业大户、84个家庭农场主、8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59个龙头企业负责人展开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如下特征:以农业为职业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具有适度的经营规模和一定的资金投入能力,具有一定的产业化组织能力和社会化服务能力。在此基础上指出当前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长路径和发展对策建议,明确了要重点扶持的3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张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养内容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延安市
下载PDF
陈嘉庚“中国的希望在延安”论断之形成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建国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87-92,共6页
陈嘉庚是南洋著名的华侨领袖,他在率领"南洋华侨回国慰劳团"回国前,一直视国民党政府为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但在抵达重庆后,他所看到的国民党的贪污腐化、消极抗日和专制统治引起了他对抗战前景和未来中国发展前途的极大忧... 陈嘉庚是南洋著名的华侨领袖,他在率领"南洋华侨回国慰劳团"回国前,一直视国民党政府为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但在抵达重庆后,他所看到的国民党的贪污腐化、消极抗日和专制统治引起了他对抗战前景和未来中国发展前途的极大忧虑。经过延安之行,陈嘉庚看到了中共领导人的生活简朴、平易近人以及延安所建立的廉洁政治,他对于中共的认识从国民党的种种歪曲污蔑中摆脱出来,思想发生重大的变化。在对国共两党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陈嘉庚得出了"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的论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嘉庚 重庆 延安 贪污腐化 廉洁政治
下载PDF
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的思考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翠玉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8期584-588,共5页
社会主义法治作为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之一,在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要求党员干部具有法治思维,要求党员干部在法治框架内依法办事。党员干部法... 社会主义法治作为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之一,在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要求党员干部具有法治思维,要求党员干部在法治框架内依法办事。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的提升,需要从通过学习培养法治思维,培育良好的法治环境,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和健全科学的干部考核机制等几个维度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员干部 法治思维 依法办事
下载PDF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的颁布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耀宏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74-75,共2页
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今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吸收了干部教育培训实践的新经... 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今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吸收了干部教育培训实践的新经验新成果,体现了中央关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精神新要求,是做好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基本遵循。为贯彻落实好《条例》精神,突出理想信念、党性教育,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组织教职工围绕学习、宣传、贯彻《条例》进行了充分研讨交流。现将有关研讨成果择其要者予以发表,以期对学习领会《条例》精神,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创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从严治党 干部队伍建设 党的优良传统 制度建设 延安时期 在职教育 学校教育
下载PDF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忠虎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272-276,共5页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从理论到实践的成熟期。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提出"把报纸拿在自己手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增强报刊宣传的党性"、"党性也是人民性"等一系列宣传工作的重要...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从理论到实践的成熟期。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提出"把报纸拿在自己手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增强报刊宣传的党性"、"党性也是人民性"等一系列宣传工作的重要思想,在实践中坚持开放性宣传理念,注重宣传策略,使党的宣传工作成为革命总战线中一条重要的战线、一个重要的方面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中国共产党 宣传工作 宣传思想 报纸 宣传策略
下载PDF
陕甘宁边区西北党校干部教育特点述论
17
作者 王涛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23-129,共7页
西北党校(原名"边区党校")是陕甘宁边区党委开办的一所以培训地方性干部为主的干部教育机构,办学规模大、持续时间长,是延安时期中共地方干部教育机构的代表之一。在中共中央与边区党组织的指导下,西北党校在办学过程中逐渐... 西北党校(原名"边区党校")是陕甘宁边区党委开办的一所以培训地方性干部为主的干部教育机构,办学规模大、持续时间长,是延安时期中共地方干部教育机构的代表之一。在中共中央与边区党组织的指导下,西北党校在办学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学员、教员与教材等方面的特殊性,坚持课程同学员相结合、教员同学员相结合,探索出一条"以地方性的问题知识"为教学重点的办学道路,创造性地贯彻了中共中央制定的所学与所用一致、理论联系实际的指示,把西北党校建设成为一个"有大局面"的正规学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党校 干部教育 为用而学 教育规律
下载PDF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两大历史性转折
18
作者 李瑞芳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88-94,共7页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革命实现了两次重大的历史性转折。一是党中央落脚陕北之后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中国革命进程和国共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各方面的政策策略,实现了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革命实现了两次重大的历史性转折。一是党中央落脚陕北之后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中国革命进程和国共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各方面的政策策略,实现了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转折;二是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悍然发动内战,阶级矛盾又成了主要矛盾,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共产党又一次及时调整政策策略,实现了由抗日战争向人民解放战争的转折。两次历史性的转折使中国共产党由低潮走向高潮,中国革命力量由弱到强,中国革命事业由挫折走向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中国共产党 两大转折
下载PDF
新时代党员干部培育优良家风的五维透视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耀宏 叶梦娇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6-121,共6页
新时代党员干部培育良好家风是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时代阐扬,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逻辑。新时代党员干部优良家风的基本样态,包括爱而不娇的夫妻关系、宠而不溺的亲子关系、亲而不纵的亲属关系、清... 新时代党员干部培育良好家风是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时代阐扬,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逻辑。新时代党员干部优良家风的基本样态,包括爱而不娇的夫妻关系、宠而不溺的亲子关系、亲而不纵的亲属关系、清且有德的社交关系等。新时代培育党员干部的优良家风,需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扭住权力观、价值观、亲情观的思想"总开关",也需要党员干部的率先垂范,建立和完善党员干部家风的监督机制,将其纳入党员党性修养评议体系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员干部 优良家风 作风建设 培育
下载PDF
延安时期自然科学院的办学经验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春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第6期21-25,共5页
延安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农综合类大学,开创了中国共产党创办、建设和领导高等自然科学教育的先例。在民主的氛围中,徐特立等延安自然科学院教育同仁深入探讨如何办学的问题,探索了一条服务为导向的统筹理论研究、... 延安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农综合类大学,开创了中国共产党创办、建设和领导高等自然科学教育的先例。在民主的氛围中,徐特立等延安自然科学院教育同仁深入探讨如何办学的问题,探索了一条服务为导向的统筹理论研究、技能教育和实践锻炼为一体的办学模式,逐渐明确适应特殊的战时环境的办学模式,不仅在办学实践中为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持,并且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兼具业务能力、忠诚品质和管理才能的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自然科学院 战时环境 服务导向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