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筑结构罕遇地震响应与地震动位移谱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杨志勇 肖丽 +1 位作者 黄吉锋 田家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9-36,共8页
本文详细探讨了建筑结构罕遇地震响应与地震动位移谱之间的关系。通过算例分析,对比了大震弹性与大震弹塑性响应的差异,并通过地震动位移谱解释了差异原因。本文比较了人工地震动与包括汶川地震在内的天然地震动位移谱差异,指出了这种... 本文详细探讨了建筑结构罕遇地震响应与地震动位移谱之间的关系。通过算例分析,对比了大震弹性与大震弹塑性响应的差异,并通过地震动位移谱解释了差异原因。本文比较了人工地震动与包括汶川地震在内的天然地震动位移谱差异,指出了这种差异将导致罕遇地震作用下长周期结构的人工波计算结果普遍大于天然波计算结果。本文依据地震动位移谱给出了罕遇地震分析时的地震动选取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罕遇地震 地震波 位移谱 弹塑性动力分析
下载PDF
某复杂体型高层建筑模型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劲松 裘涛 +1 位作者 王翠坤 刘军进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0-33,102,共5页
通过一栋1:25复杂体型框架-剪力墙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了模型结构的动力特性、弹性和弹塑性地震反应及其破坏形式。结果表明,随输入地震波加速度峰值提高,模型裂缝逐渐发展,虽然未出现破坏性裂缝,但是结构刚度衰减较快;人工波引起... 通过一栋1:25复杂体型框架-剪力墙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了模型结构的动力特性、弹性和弹塑性地震反应及其破坏形式。结果表明,随输入地震波加速度峰值提高,模型裂缝逐渐发展,虽然未出现破坏性裂缝,但是结构刚度衰减较快;人工波引起结构地震响应最强烈,其次是ElCentro波和场地波;结构质心和刚心偏差较大,扭转效应明显。从而建议加强筒体剪力墙刚度,增强结构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体型 高层建筑 模型试验 振动台
下载PDF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高层建筑结构研究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16
3
作者 肖从真 王翠坤 黄小坤 《建筑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21,共11页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从20世纪70年代率先在我国开展高层建筑结构研究,并一直保持国内领先地位。本文对我院高层建筑的发展历程、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回顾,重点介绍了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仿真分析、抗风、减隔震、标准规范等领域的重大技术...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从20世纪70年代率先在我国开展高层建筑结构研究,并一直保持国内领先地位。本文对我院高层建筑的发展历程、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回顾,重点介绍了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仿真分析、抗风、减隔震、标准规范等领域的重大技术研发成果。针对当前我国高层建筑高度不断增加、体型日趋复杂的特点,探讨了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 复杂高层 发展历程 展望
原文传递
带钢桁架转换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劲松 裘涛 +2 位作者 唐锦春 刘军进 王翠坤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8-113,共6页
通过对一栋1∶25带钢桁架转换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和有限元理论计算分析,研究了模型结构的动力特性、弹性和弹塑性地震反应及其破坏形式.结果表明,随输入地震波加速度峰值的提高,模型裂缝逐渐发展,但在试验过程中未出现破坏... 通过对一栋1∶25带钢桁架转换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和有限元理论计算分析,研究了模型结构的动力特性、弹性和弹塑性地震反应及其破坏形式.结果表明,随输入地震波加速度峰值的提高,模型裂缝逐渐发展,但在试验过程中未出现破坏性裂缝;本工程人工波引起结构地震响应最强烈,其次是ElCentro波和场地波;钢桁架转换层及其上部结构层层间位移角有突变,为结构的薄弱层.钢桁架转换结构形式可以满足结构抗震要求,结构整体抗震性能良好,能够满足6度抗震区抗震设防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桁架 转换层 模型试验 振动台 有限元
下载PDF
双锥面膨胀锚栓的结构设计与基本性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潘立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6-60,共5页
双锥面膨胀锚栓 (SZM建筑锚栓 )是在研究现有各类膨胀锚栓的基础上 ,结合力学试验结果和工程应用经验 ,设计开发出的高性能锚栓新产品。详细介绍了这种锚栓的构造特征、工作原理、使用方法、性能指标和应用条件 ,并将其与HILTI(喜利得 )... 双锥面膨胀锚栓 (SZM建筑锚栓 )是在研究现有各类膨胀锚栓的基础上 ,结合力学试验结果和工程应用经验 ,设计开发出的高性能锚栓新产品。详细介绍了这种锚栓的构造特征、工作原理、使用方法、性能指标和应用条件 ,并将其与HILTI(喜利得 )和fischer(慧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锥面膨胀锚栓 结构设计 混凝土基材 后续膨胀 抗拉拔承栽力 抗剪切 承载力
下载PDF
高层建筑结构考虑楼板变形的直接动力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赵西安 《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 CSCD 1990年第4期32-39,共8页
目前高层建筑结构动力分析多采用单列多质点体系而不考虑楼板变形影响。在平面复杂的情况下,需要了解在地震过程中楼板的变形和内力以采取加强措施。本文将楼板作为剪切弯曲梁,在整体刚度矩阵中叠加了楼板的刚度矩阵而组成动力方程,用Ne... 目前高层建筑结构动力分析多采用单列多质点体系而不考虑楼板变形影响。在平面复杂的情况下,需要了解在地震过程中楼板的变形和内力以采取加强措施。本文将楼板作为剪切弯曲梁,在整体刚度矩阵中叠加了楼板的刚度矩阵而组成动力方程,用Newmark-β法求解。在微型计算机上实现了这种多列并串连质点体系的直接动力分析程序DYNA3,对广州市风车形双连体住宅的分析表明:地震过程中楼板的变形和内力在允许范围之内,证明了这种住宅的可行性和分析方法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 建筑物 楼板 变形 动力分析
原文传递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中若干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潘立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5-16,共2页
本文认为在预应力配筋计算中可不考虑水平荷载影响,也不考虑活载位置的最不利组合效应,而是在非预应力筋计算中加以考虑.关于结构杆件截面尺寸,可先根据设计条件计算出满足规范、规程各项限值的最小截面尺寸,然后依据工程具体情况对最... 本文认为在预应力配筋计算中可不考虑水平荷载影响,也不考虑活载位置的最不利组合效应,而是在非预应力筋计算中加以考虑.关于结构杆件截面尺寸,可先根据设计条件计算出满足规范、规程各项限值的最小截面尺寸,然后依据工程具体情况对最小截面尺寸作增大调整.如有必要在绘制施工图时通过增加配筋以提高结构承载力安全储备时,可适当增配普通受力钢筋,而不应轻易增加预应力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粘结 预应力混凝土 结构设计 活载荷 截面
下载PDF
高层建筑结构工程设计微机商品程序的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赵西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1期13-15,共3页
本文介绍了当今国内外高层建筑结构计算机程序发展的特点和工程设计用的基本设计程序。介绍了我国高层结构计算程序从平面框架,协同工作到现在三维空间分析的三阶段发展过程。所列出的“高层建筑结构程序评定标准”可作为程序编制和选... 本文介绍了当今国内外高层建筑结构计算机程序发展的特点和工程设计用的基本设计程序。介绍了我国高层结构计算程序从平面框架,协同工作到现在三维空间分析的三阶段发展过程。所列出的“高层建筑结构程序评定标准”可作为程序编制和选用的基本要求。对当前正在发展的高层纲结构设计程序作了介绍。文中还评述了当前高层结构 CAD 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结构 工程设计 商品程序
下载PDF
混凝土结构建筑主体改造的鉴定评估和综合加固补强
9
作者 陈瑜 张景明 王琦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331-334,共4页
本文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新办公楼工程为例,介绍在混凝土结构建筑的装修改造工程中,主体结构的鉴定评估和相应的综合加固补强方法.
关键词 主体结构改造 鉴定评估 加固补强.
下载PDF
超长混凝土结构温度后浇带合理宽度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潘立 《土木工程》 2013年第3期171-175,共5页
在超长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结构配筋通常连续横穿预留温度后浇带,使其宽度变化受阻并导致设计效能减弱或消失,此时如增加后浇带宽度可对其受损效能进行补偿。针对横穿后浇带钢筋不截断情况,基于截面平衡与变形协调原理,提出了确定温度后... 在超长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结构配筋通常连续横穿预留温度后浇带,使其宽度变化受阻并导致设计效能减弱或消失,此时如增加后浇带宽度可对其受损效能进行补偿。针对横穿后浇带钢筋不截断情况,基于截面平衡与变形协调原理,提出了确定温度后浇带合理宽度范围的新方法,推导了技术分析过程,给出了计算例题,可供超长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混凝土结构 温度后浇带 混凝土收缩应力 截面平衡 变形协调 后浇带合理宽度
下载PDF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连接技术若干问题的研究
11
作者 潘立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21,共5页
结合试验研究、工程设计与施工体会,对混凝土结构后锚固连接锚栓的产品分类、性能标准、适用范围、性能检验、复杂荷载下的锚固性能检验要求及方法、裂缝对锚栓承载力的影响、锚固失效、锚栓承载力分项系数γR的取值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结合试验研究、工程设计与施工体会,对混凝土结构后锚固连接锚栓的产品分类、性能标准、适用范围、性能检验、复杂荷载下的锚固性能检验要求及方法、裂缝对锚栓承载力的影响、锚固失效、锚栓承载力分项系数γR的取值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对《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中相关的部分条款提出了不同意见和修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锚固连接 可靠性 锚栓 分类 适用性 锚固失效
下载PDF
高层建筑大跨度钢桁架转换结构施工模型试验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劲松 肖从真 王翠坤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303-3313,共11页
受施工工序影响,高层建筑大跨度钢桁架转换结构在阶段施工过程中,存在约束条件不确定,转换结构受力复杂的问题。通过一座大跨度转换钢桁架结构1.0∶7.5缩尺模型加载试验,研究在阶段施工过程中,钢桁架转换结构的变形特征、承载性能、应... 受施工工序影响,高层建筑大跨度钢桁架转换结构在阶段施工过程中,存在约束条件不确定,转换结构受力复杂的问题。通过一座大跨度转换钢桁架结构1.0∶7.5缩尺模型加载试验,研究在阶段施工过程中,钢桁架转换结构的变形特征、承载性能、应变发展和破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在施工荷载下,钢桁架变形较小,应力水平较低,并发生侧向位移和水平滑移;钢桁架上弦杆通过剪力连接件与上部钢筋混凝土梁形成组合截面,在加载初期共同受力,当加载超过设计荷载时,截面组合作用明显减弱;在设计荷载下,桁架端部混凝土剪力墙承载性能良好,随着荷载增加,混凝土剪力墙的约束反力明显增大并导致其表面产生裂缝;钢桁架结构受力性能可靠,符合"加强转换层及相邻下部结构,其屈服破坏应滞后于相邻上部结构"的设计理念。控制钢桁架转换结构端部约束为先简支后固定,监测施工阶段钢桁架侧向位移,提高混凝土剪力墙及其与钢桁架的连接构造是高层建筑大跨度钢桁架转换结构设计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 钢桁架 转换结构 阶段施工
下载PDF
大跨度环形空间索结构施工成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丽君 梁存之 冯大斌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4-80,共7页
大跨度环形空间索结构是一种新型结构,具有轻质、高效、自平衡性等优点。对结构特点进行分析,根据结构拓扑构成对结构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结构拓扑形式下预应力的各种建立方式,并结合结构初始状态下的索力分布、施工便捷性... 大跨度环形空间索结构是一种新型结构,具有轻质、高效、自平衡性等优点。对结构特点进行分析,根据结构拓扑构成对结构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结构拓扑形式下预应力的各种建立方式,并结合结构初始状态下的索力分布、施工便捷性、经济性等指出各种成型方式的优缺点,提出了相应合理的结构成型方式。最后,给出结构张拉成型方式的具体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结构 空间结构 自平衡性 拓扑 张拉
下载PDF
某高层建筑屋顶增层结构设计方案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军进 黄小坤 +1 位作者 曹进哲 李永双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8年第6期95-99,共5页
为实现建筑功能,在保持结构受力体系不变的前提下,针对某18层商务写字楼提出了屋顶增层结构方案。通过增层前后结构受力性能的对比分析,以及对构件配筋、地基基础承载力的复核验算,论证了增层结构方案的可行性,对新增竖向构件主筋的生... 为实现建筑功能,在保持结构受力体系不变的前提下,针对某18层商务写字楼提出了屋顶增层结构方案。通过增层前后结构受力性能的对比分析,以及对构件配筋、地基基础承载力的复核验算,论证了增层结构方案的可行性,对新增竖向构件主筋的生根锚固做法提出了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增层 生根
下载PDF
基于双规准反应谱的土-结构相互作用研究
15
作者 邓浩昀 金新阳 顾明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8-114,共7页
抗震规范以大量真实的地震波记录为基础,经平滑处理及相关经验确定了设计加速度反应谱。按规范的平均化处理方式,加速度反应谱会出现水平段,而实际上地震波经土层传播至地表后得到的加速度反应谱会有明显的峰值,两者的形态存在较大的差... 抗震规范以大量真实的地震波记录为基础,经平滑处理及相关经验确定了设计加速度反应谱。按规范的平均化处理方式,加速度反应谱会出现水平段,而实际上地震波经土层传播至地表后得到的加速度反应谱会有明显的峰值,两者的形态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采用双规准加速度反应谱不仅能反映地震波的统一特性,而且能体现地震波加速度反应谱的峰值,使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SI)的计算结果更为合理。本文首先对大量SSI模型进行反应谱分析,通过对结果的回归分析可以得到双规准加速度反应谱模型的拟合算式;其次,提出了阻尼影响系数,分析阻尼比对反应谱的影响,并得到影响系数的拟合算式;最后,推导了水平地震作用的折减系数,可以同时考虑SSI和阻尼效应对地震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规准反应谱 土-结构相互作用 阻尼比 回归分析
下载PDF
大型轴流风机叶片的气动弹性数值分析研究 被引量:34
16
作者 毛军 杨立国 郗艳红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3-139,共7页
在叶轮机械的流固耦合中以弹性体流固耦合问题最具难度。在这类问题中,需要考虑叶片在运转过程中的弹性变形与振动对流场的影响以及振荡流场的反作用。以北京地铁18号专用轴流风机为例,在考虑叶片变形和流场之间相互影响的耦合状态下,... 在叶轮机械的流固耦合中以弹性体流固耦合问题最具难度。在这类问题中,需要考虑叶片在运转过程中的弹性变形与振动对流场的影响以及振荡流场的反作用。以北京地铁18号专用轴流风机为例,在考虑叶片变形和流场之间相互影响的耦合状态下,探讨机叶片气固耦合问题的计算方法。采用CFX软件进行流场计算、ANSYS软件进行结构计算,以MFX-ANSYS/CFX为数据耦合平台,应用弱耦合分区法对风机叶片的气动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与不考虑叶片弹性变形的情况进行对比,发现考虑气动弹性的最大应力几乎是不考虑气动弹性的最大应力的两倍,相应的安全系数相差较大,不考虑叶片的气动弹性容易高估叶片结构的安全性。分析考虑弹性变形对叶片结构安全性的影响,说明叶片的气动弹性分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弱耦合分区法 数值模拟 气动弹性 风机叶片
下载PDF
可调节型套筒在钢筋笼连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智斌 赵杰 +3 位作者 邵康节 张涛 冯大斌 赵基达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0-12,共3页
提出的可调节型套筒及施工方法可使剥肋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技术成功应用于钢筋笼的连接,且钢筋接头性能可达到《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中Ⅰ级接头的要求,并克服常规钢筋笼连接技术的部分缺陷。
关键词 钢筋笼 机械连接 可调节型套筒 应用
下载PDF
体育场内场风环境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钮珍南 杜向东 +6 位作者 李长令 张伯寅 钱基宏 赵基达 张维 宋涛 洪涌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14-320,共7页
体育场内场风环境是建筑设计者和体育工作者非常重视和关心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运动成绩被承认与否和体育比赛的效果。本文针对浙江省黄龙体育中心主体育场的建筑结构特点,对其内场近地面的风场进行了测量,并采用空气动力学实验中经... 体育场内场风环境是建筑设计者和体育工作者非常重视和关心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运动成绩被承认与否和体育比赛的效果。本文针对浙江省黄龙体育中心主体育场的建筑结构特点,对其内场近地面的风场进行了测量,并采用空气动力学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热线风速仪和烟线示踪法对各种不同风向角条件下,外场风在现体育场结构方案中对场内带来的影响,显示内场风场的变化。对体育场建成后的使用,提出风影响预报。可以避免今后由于风作用而产生不利影响时的盲目性。同时可以采取一些相应的补救措施,更能提高体育场的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边界层风洞 风特性 风场 体育场
下载PDF
电阻法研究单向炭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破坏行为 被引量:4
19
作者 毛亚琴 于运花 +2 位作者 张荣成 武德珍 杨小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8-251,共4页
采用单向炭纤维增强树脂(简称CFRP)拉挤复合材料,通过在线检测单向CFRP复合材料在受拉伸应力作用下电阻随时间的变化,并借助扫描电镜和红外热像分析仪对复合材料的破坏行为进行观测。结果表明,CFRP复合材料在受力过程中,当拉伸速度较快... 采用单向炭纤维增强树脂(简称CFRP)拉挤复合材料,通过在线检测单向CFRP复合材料在受拉伸应力作用下电阻随时间的变化,并借助扫描电镜和红外热像分析仪对复合材料的破坏行为进行观测。结果表明,CFRP复合材料在受力过程中,当拉伸速度较快时,试样的体积电阻随应力增加持续降低,在试样断裂前降至最低,但在试样断裂瞬间急剧增加;当拉伸速度较慢时,拉伸前期的电阻随应力增加不断降低,在断裂发生前电阻发生较大幅度的振荡。通过扫描电镜和红外热像无损检测技术佐证,电阻的变化可反映CFRP复合材料在拉伸过程中发生的内部结构变化,具有结构健康监控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纤维增强树脂 纵向体积电阻 拉伸破坏行为 红外热像无损检测 结构健康监测
下载PDF
钢筋网片机械连接装置及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智斌 赵杰 +3 位作者 邵康节 张涛 冯大斌 赵基达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3-15,共3页
钢筋网片的应用能减少现场安装作业,加快施工进度,是钢筋工程专业化、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提出了一种钢筋网片采用机械连接时的连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实践证明,径轴双向可调节型套筒可实现钢筋网片的连接,可以保证钢筋连接的性能,... 钢筋网片的应用能减少现场安装作业,加快施工进度,是钢筋工程专业化、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提出了一种钢筋网片采用机械连接时的连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实践证明,径轴双向可调节型套筒可实现钢筋网片的连接,可以保证钢筋连接的性能,对缩短施工周期有明显效果,具有较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网片 机械连接 套筒 施工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