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2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业笃行勇担当 匠心致远铸精品——专访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专业总工程师杨德才
1
作者 杨德才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 2022年第2期1-3,共3页
七十年春华秋实,七十载岁月如歌。2022年,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迎来了建院70周年华诞。中建西北院成立于1952年,可以说是在建国伊始的百废待兴中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中壮大。几代工程师肩负工程勘察设计事业发展的重托,服务行... 七十年春华秋实,七十载岁月如歌。2022年,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迎来了建院70周年华诞。中建西北院成立于1952年,可以说是在建国伊始的百废待兴中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中壮大。几代工程师肩负工程勘察设计事业发展的重托,服务行业、回馈我国城乡建设,其参建工程现已遍及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24个海外国家,砥砺耕耘、硕果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研究院 工程勘察设计 城乡建设 岁月如歌 时代洪流 杨德才 服务行业
原文传递
以创新书写时代,携传承走向未来——访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军
2
作者 李杰 陈茹 《新建筑》 2019年第4期156-157,共2页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简称"中建西北院"或"西北院")成立于1952年6月1日,是建国初期国家组建的六大区建筑设计院之一,也是西北地区成立最早、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甲级建筑设计单位。全院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简称"中建西北院"或"西北院")成立于1952年6月1日,是建国初期国家组建的六大区建筑设计院之一,也是西北地区成立最早、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甲级建筑设计单位。全院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设计大师2人,陕西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6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7人。在一批优秀人才的引领下,中建西北院通过建设"以胜任力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人才梯队,形成了以大中型工程设计、工程总承包、投资三大战略支撑版块和"1+N"的业务发展模式,形成了"1+M+N"的区域市场布局。企业创新发展的背后离不开西北院人的持续努力与社会各方的价值共创、共赢。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时值中建西北院成立67周年之际,2019年5月,本刊记者前往古都西安与该院宣传部门负责人一道,专访了中建西北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军先生。王军从自身经历谈到西北院坚定的当下发展与似锦的远大前程,平实的语言中展现出"西北院人"的深耕与坚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 总经理
下载PDF
吕成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3
作者 赵元超 《当代建筑》 2023年第12期84-89,共6页
吕成师从张锦秋院士,一直以传承与创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为己任,承担了多项与传统建筑传承相关的重点课题研究工作,打造了一批具有时代特征的地域化现代建筑,并获得30余项省部级以上奖励。吕成Lü Cheng吕成,1995年7月毕业于西安建... 吕成师从张锦秋院士,一直以传承与创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为己任,承担了多项与传统建筑传承相关的重点课题研究工作,打造了一批具有时代特征的地域化现代建筑,并获得30余项省部级以上奖励。吕成Lü Cheng吕成,1995年7月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得建筑学学士学位。现任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兼华夏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生导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研究院 建筑设计院 硕士生导师 学士学位 张锦秋 课题研究工作 总建筑师 地域化
下载PDF
安军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4
作者 赵元超 《当代建筑》 2023年第12期36-41,共6页
安军是我参加工作时就一起工作的同事。他扎根西部从业30余年,既有扎实的建筑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设计实践经验。他秉持认真、执着的创作态度和治学精神,在工作中敬业奉献、积极进取、勇于担当。其设计作品既深刻地反映了文化传承,又鲜... 安军是我参加工作时就一起工作的同事。他扎根西部从业30余年,既有扎实的建筑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设计实践经验。他秉持认真、执着的创作态度和治学精神,在工作中敬业奉献、积极进取、勇于担当。其设计作品既深刻地反映了文化传承,又鲜明地凸显出技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研究院 创作态度 技术创新 敬业奉献 文化传承 治学精神 积极进取 勇于担当
下载PDF
建筑设计企业宣传工作的思考——以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杰 高志国 李元昭 《建筑设计管理》 2016年第12期36-38,共3页
企业的品牌形象因宣传得以展示,宣传的意义则通过企业价值得以体现。本文基于设计院工作实践与体会,从微观、宏观二元视觉,系统地疏理宣传内容,明晰工作思路,思考宣传方式,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构建起宣传工作新格局,与同行交流... 企业的品牌形象因宣传得以展示,宣传的意义则通过企业价值得以体现。本文基于设计院工作实践与体会,从微观、宏观二元视觉,系统地疏理宣传内容,明晰工作思路,思考宣传方式,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构建起宣传工作新格局,与同行交流,有实际意义。宣传工作本身有持久性、挑战性等特点,需从宣传的企业集团战略思维、品牌建设思维、整体形象建塑思维切入,宣传内容的丰富策划,宣传力量的多方联动协调,宣传手段、方式多元化综合利用等多方面着手,才能扎实做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 企业 宣传工作
下载PDF
村镇零碳公共建筑设计研究——以留坝蜜蜂博物馆为例
6
作者 张天然 罗智星 刘月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1,共9页
现阶段公共建筑碳排放在建筑整体碳排放中占比仍旧较大.村镇公共建筑作为公共建筑的重要一环,在“3060”“双碳”目标与“乡村振兴”双重战略决策之下,尽快实现零碳建筑目标有着重要意义.但村镇因具有“乡土性”“包容性”“有限性”的... 现阶段公共建筑碳排放在建筑整体碳排放中占比仍旧较大.村镇公共建筑作为公共建筑的重要一环,在“3060”“双碳”目标与“乡村振兴”双重战略决策之下,尽快实现零碳建筑目标有着重要意义.但村镇因具有“乡土性”“包容性”“有限性”的特征与城市零碳公共建筑又不可一概而论.因此,在村镇环境中公共建筑如何达到零碳目标成为建筑师所要思考的问题.以村镇零碳公共建筑为目标,提出降低碳排放的策略.在此基础上从设计角度出发,凝练出“在地性、小尺度、可变性”的思维导向,并以留坝蜜蜂博物馆为例进一步阐述具体设计措施,旨在为村镇零碳公共建筑的设计提供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碳设计策略 村镇公共建筑 设计方法 建筑碳排放
下载PDF
基于文脉传承理念的城市文化建筑光环境设计研究--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夜景照明设计为例
7
作者 张欣欣 杨超艺 +2 位作者 陈欣欣 童小青 董苗苗 《城市建筑空间》 2024年第12期20-24,共5页
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夜景照明设计为例,将以人民为中心、绿色低碳理念融入设计实践,从主题创意、文化演绎、光影塑造、智慧控制、低碳节能等方面,以光影赋能建筑与景观,赓续中国大运河文化脉络,充分展示现代扬州的时代风貌,实现传统与现... 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夜景照明设计为例,将以人民为中心、绿色低碳理念融入设计实践,从主题创意、文化演绎、光影塑造、智慧控制、低碳节能等方面,以光影赋能建筑与景观,赓续中国大运河文化脉络,充分展示现代扬州的时代风貌,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和谐统一。运用丰富多元的照明手法和敦厚大气的照明光色,诠释“外华、内雅”的照明设计理念,写意大运河博物馆恢宏壮阔的前世今生,对古今传承的文化气质进行创意表达,为城市文化建筑光环境设计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脉传承 文化建筑 光环境 照明设计
下载PDF
陕西省超低能耗农房节能设计指标研究
8
作者 赵民 李杨 +1 位作者 康维斌 俞超男 《暖通空调》 2025年第3期111-118,共8页
推动超低能耗农房建设是实现建筑领域“双碳”目标的重要任务之一,但农村建筑节能基础薄弱,且与城市住宅在用能特征、热舒适性需求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超低能耗农房节能设计指标不宜执行GB/T 51350—2019《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 推动超低能耗农房建设是实现建筑领域“双碳”目标的重要任务之一,但农村建筑节能基础薄弱,且与城市住宅在用能特征、热舒适性需求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超低能耗农房节能设计指标不宜执行GB/T 51350—2019《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在分析现行标准要求、陕西省不同气候区农房供暖空调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超低能耗农房的节能率和节能设计指标。采用分室间歇供暖能耗计算方法,对陕西省不同气候区的3种典型农房在不同围护结构节能水平下的供暖能耗进行了模拟分析,以能耗水平在GB/T 50824—2013《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基础上降低50%以上为约束条件,确定了超低能耗农房围护结构热工指标,为超低能耗农房标准化建设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能耗 农房 节能率 分室间歇供暖 围护结构
下载PDF
高层住宅小区二次供水系统设计秒流量计算准确性研究
9
作者 贺鹏鹏 鲁天柱 +5 位作者 马晓妍 赵凤霞 张军 邢孟 贺菊花 刘孝坤 《给水排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103,共7页
以西安市某高层住宅小区的二次供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供水系统的流量变化,探讨了设计秒流量计算公式中的参数取值及其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5-2019)秒流量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存在显著偏差... 以西安市某高层住宅小区的二次供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供水系统的流量变化,探讨了设计秒流量计算公式中的参数取值及其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5-2019)秒流量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存在显著偏差,最大可达7.74倍;实测的用水定额、时变化系数与标准推荐值也存在较大差异,即使采用实测用水定额、时变化系数等参数,秒流量计算值与实际值仍存在较大差异,提示现有设计秒流量计算公式的普适性存在问题,急需优化;通过敏感性分析进一步发现,用水定额对设计秒流量影响最显著。建议在二次供水系统新建或改造设计与运行中,应充分调研项目所在地的实际用水数据,并能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5-2019)修订过程中改进流量计算公式,提高设计精度以减少能源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供水系统 住宅小区 用水定额 设计秒流量
下载PDF
传统营建智慧在文化建筑创作中的传承——平凉市博物馆项目设计
10
作者 范小烨 徐嵘 《古建园林技术》 2025年第2期31-35,共5页
平凉作为西北边关要塞,丝绸之路的重镇,崆峒山的所在地,在人文、历史、地理上有着重要影响力。博物馆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城市精神的重要体现。本文以平凉市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展开讨论,研究博览建筑如何体现地域性和文化性,如何更好... 平凉作为西北边关要塞,丝绸之路的重镇,崆峒山的所在地,在人文、历史、地理上有着重要影响力。博物馆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城市精神的重要体现。本文以平凉市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展开讨论,研究博览建筑如何体现地域性和文化性,如何更好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统营建智慧,传承“和谐建筑理念”理论,并促进当地文化发展,推动丝绸之路文旅带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营建智慧 传统文化 博物馆设计
下载PDF
大行政区制度背景下董大酉在西北建筑设计公司建筑实践初探与思考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元舜 《时代建筑》 2018年第5期34-37,共4页
文章回顾和梳理了西北建筑设计公司(即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前身)在西安的组建和机构日常运作与管理,指出1952年遵照中央《三反后必须建立政府的建筑部门和建立国营公司的决定》成立的西北建筑设计公司,并没有改变和放弃始自... 文章回顾和梳理了西北建筑设计公司(即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前身)在西安的组建和机构日常运作与管理,指出1952年遵照中央《三反后必须建立政府的建筑部门和建立国营公司的决定》成立的西北建筑设计公司,并没有改变和放弃始自民国时期的建筑师事务所的运作模式和组织方式,相应的改变是从1954年开始的。同时,通过梳理和呈现新中国成立后董大酉在西安的建筑实践活动,提出应重视大行政区时期中央和地方在制度设计和执行中对城市建设的影响的研究,以期为处于转型发展时期的城市建设提供新的经验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行政区制度 董大酉 西北建筑设计公司
下载PDF
Dynamo可视化编程在复杂地形项目中的室外景观与管网设计的研究应用
12
作者 张雄 许鹏 +2 位作者 董耀军 白贝贝 王皎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5年第2期111-115,共5页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室外景观与管网设计成为建筑规划和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面对复杂地形带来的设计挑战,传统方法因其耗时性和高出错率受到批评。本研究引入Dynamo可视化编程技术,探索其在室外管网设计中的应用,特别是在...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室外景观与管网设计成为建筑规划和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面对复杂地形带来的设计挑战,传统方法因其耗时性和高出错率受到批评。本研究引入Dynamo可视化编程技术,探索其在室外管网设计中的应用,特别是在三维场地、绿植及室外管网BIM模型创建和碰撞检测中的效用,以期提高设计效率和降低施工风险。本文通过实际项目应用,首先展示了Dynamo在建模和碰撞检测中的应用,设计团队采用Dynamo将二维图纸转换为三维BIM模型,提升了设计的可视化程度;然后利用该技术快速建立了室外场地模型、绿植模型和管网模型,有效进行了树坑与地下管线间的碰撞检测,优化了绿植种植位置,避免了施工冲突和损害;最后提出了研究成果推广与应用的建议,为同类项目提供借鉴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o可视化编程 BIM技术 室外管网设计 绿植树坑 碰撞检查
下载PDF
交通枢纽导向下的地下空间结构设计研究
13
作者 安炜佳 任同瑞 郭亮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5年第1期71-76,共6页
为修正地下结构合仓联合设计抗震方法和避免因设计流程不清而导致的工程事故,对合仓联合设计下的地下结构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反应位移法理论的抗震设计方法,此方法充分考虑土体对结构产生的强制位移、周圈剪力... 为修正地下结构合仓联合设计抗震方法和避免因设计流程不清而导致的工程事故,对合仓联合设计下的地下结构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反应位移法理论的抗震设计方法,此方法充分考虑土体对结构产生的强制位移、周圈剪力和结构惯性力等影响。通过ETABS获取等效地震作用,而后将此作用加载至常用设计软件中,此操作方法符合设计人员的设计习惯,简单便捷,且计算结果满足工程精度要求,适于工程师应用选择;同时,对合仓联合设计下传统部门的常用设计事项进行详细的对比论述,提出了合仓联合设计下的设计流程,使多部门间更好的协同和设计交流,达成合仓联合设计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D建筑 地下结构 反应位移法 合仓联合设计
下载PDF
人民防空医疗救护工程平战结合设计研究
14
作者 周欢 韩刚刚 《城市建筑空间》 2025年第1期112-115,共4页
医疗救护工程日渐增多,平战结合设计难题不容忽视。以医疗救护工程结合平时非机动车库与储藏室为例,论述平战功能结合设计方法,总结常见平战功能适配度,以期为类似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平战结合 医疗救护工程 功能转换
下载PDF
寒冷地区住宅建筑立体绿化节点设计研究
15
作者 栾淏 张成刚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4年第5期104-108,共5页
文章对立体绿化节点进行研究,指出立体绿化设计要和建筑设计一体化,和建筑立面和谐和维护便利的三项原则。对立体绿化的节点构成从植物选择、基质土类型、给水系统、排水方式等方面介绍了节点设计的方法,并以工程实践的方式验证研究成... 文章对立体绿化节点进行研究,指出立体绿化设计要和建筑设计一体化,和建筑立面和谐和维护便利的三项原则。对立体绿化的节点构成从植物选择、基质土类型、给水系统、排水方式等方面介绍了节点设计的方法,并以工程实践的方式验证研究成果的可行性,为寒冷地区建筑立体绿化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实现了该地区人居环境中立体绿化的设计完善与技术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建筑 寒冷地区 立体绿化 技术研究
下载PDF
简述陕西省花旗实业有限公司环保示范项目结构设计要点
16
作者 同颖栗 王景峰 《陕西建筑》 2013年第2期5-8,共4页
本文结合陕西省花旗实业有限公司环保示范项目的设计实践,总结并探讨了带超长大底盘的高层建筑及其上接下连的结构设计的要点,旨在为工程设计和结构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 超长大底盘 上接下连 钢结构桁架 悬挑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下国有建筑设计院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以中建西北院的探索实践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成刚 崔天恒 徐加壮 《建筑设计管理》 2021年第4期20-27,共8页
通过深刻学习理解新发展格局、新发展理念,本文汲取国家宏观层面高质量发展理论要义,结合国有设计院发展需要,构建出适用于微观层面指导国有设计院发展的理论框架。结合中建西北院的发展经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国有设计院在新发... 通过深刻学习理解新发展格局、新发展理念,本文汲取国家宏观层面高质量发展理论要义,结合国有设计院发展需要,构建出适用于微观层面指导国有设计院发展的理论框架。结合中建西北院的发展经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国有设计院在新发展格局下的高质量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国有设计院 理论策略构建
下载PDF
寒冷地区农村居住建筑供暖能耗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民 李杨 +1 位作者 康维斌 俞超男 《暖通空调》 2024年第6期13-20,共8页
分析了主要文献对多智能体的定义及其特征,对建筑环境与能源控制领域的多智能体控制系统应用的标准、常用框架和语言进行了综述和介绍,并对多智能体控制系统的不同系统架构、协调机制、优化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建筑设备系统优化控... 分析了主要文献对多智能体的定义及其特征,对建筑环境与能源控制领域的多智能体控制系统应用的标准、常用框架和语言进行了综述和介绍,并对多智能体控制系统的不同系统架构、协调机制、优化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建筑设备系统优化控制、单体建筑能源与环境优化控制、建筑与外部能源网络交互优化控制、建筑群与外部能源网络优化控制等不同层次的多智能体控制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多智能体控制系统在建筑能源和环境领域应用中存在的时间序列优化、在线学习、计算不确定性、稳定性与收敛性等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 建筑 能源 环境 综述
下载PDF
西咸自由贸易企业服务中心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洪臣 武红姣 +1 位作者 郜京峰 田金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23-130,共8页
西咸自由贸易企业服务中心地处高烈度区,与渭河断裂之间的距离约2km,应考虑近场效应。项目采用钢管混凝土框架(钢梁)+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存在扭转不规则、刚度突变、有加强层和通高层等不规则项。为提高结构刚度,在避难层设置了... 西咸自由贸易企业服务中心地处高烈度区,与渭河断裂之间的距离约2km,应考虑近场效应。项目采用钢管混凝土框架(钢梁)+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存在扭转不规则、刚度突变、有加强层和通高层等不规则项。为提高结构刚度,在避难层设置了2道伸臂桁架加强层。采用YJK、MIDAS Building软件进行了小震弹性对比分析,采用YJK进行了小震弹性时程分析。根据设定的抗震性能目标,对主体结构主要部位和关键构件进行了性能化设计;采用SAUSAGE软件进行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采用ANSYS软件对伸臂桁架关键节点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结构及构件均达到预设性能目标,结构体系合理,安全可靠。本工程部分墙体为钢板混凝土剪力墙,设计中应注重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的构造措施,施工中应采取措施控制钢板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近场效应 伸臂桁架 抗震性能化设计 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 钢板混凝土剪力墙
下载PDF
钢结构仿古建筑带斗栱檐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薛建阳 翟磊 +3 位作者 马林林 葛鸿鹏 董金爽 吴琨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7-67,共11页
为研究矩形钢管柱长细比和轴压比对仿古建筑带斗栱檐柱抗震性能的影响,现对4个缩尺比例为1∶1.5钢结构带斗栱檐柱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得到了各试件的滞回特性、刚度和强度退化、位移延性及耗能性能,分析了檐柱的破坏形态和连接区应... 为研究矩形钢管柱长细比和轴压比对仿古建筑带斗栱檐柱抗震性能的影响,现对4个缩尺比例为1∶1.5钢结构带斗栱檐柱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得到了各试件的滞回特性、刚度和强度退化、位移延性及耗能性能,分析了檐柱的破坏形态和连接区应变分布。由试验研究结果可知,试件破坏主要是由栌斗自身焊缝开裂、矩形钢管柱两侧根部翼缘与腹板连接处焊缝开裂及翼缘与水平加劲环连接处热影响区母材拉裂造成的;试件滞回曲线饱满,连接区栌斗和矩形钢管柱根部塑性变形充分;刚度和强度退化小,破坏时试件的位移延性系数及等效黏滞阻尼系数均较高,表现了优越的变形及耗能性能。在试验基础上,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试件三维模型,进行了轴压比、长细比等参数对其力学性能影响的参数分析。试验及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轴压比增大,试件的弹性刚度变化不大,但延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增大长细比,试件的延性提高,但水平承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古建筑 斗棋 檐柱 低周反复加载 抗震性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