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82篇文章
< 1 2 1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勇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
作者 钱方 《当代建筑》 2023年第12期30-35,共6页
郑勇从小接受建筑设计的熏陶,到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后一直在生产一线从事创作设计工作,主持、参与了多项重要项目的工程设计,题材广泛,并获得行业、协会、省部级的多个奖项。他不仅热爱建筑设计创作,而且关注建筑与地域性... 郑勇从小接受建筑设计的熏陶,到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后一直在生产一线从事创作设计工作,主持、参与了多项重要项目的工程设计,题材广泛,并获得行业、协会、省部级的多个奖项。他不仅热爱建筑设计创作,而且关注建筑与地域性环境的融合。他追求建筑设计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度的实现,是有丰富实践经验、扎实功底的创作型建筑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 设计研究院 完成度 工程设计 地域性 环境的融合 建筑师 生产一线
下载PDF
履职尽责 为行业发展建言--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冯远
2
作者 王玉华 屠俊 《建筑》 2022年第6期22-23,共2页
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笔者走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全国勘察设计大师冯远,了解到她这几年的履职感受和相关提案情况。履职尽责提案落地有声据介绍,今年全国两会,冯远准备了3个提案。其中,关于进一... 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笔者走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全国勘察设计大师冯远,了解到她这几年的履职感受和相关提案情况。履职尽责提案落地有声据介绍,今年全国两会,冯远准备了3个提案。其中,关于进一步提高住宅品质的建议为今年新的提案,关于加强建筑外墙饰面及附着物安全管理和尽快制定出台新版建筑工程设计收费标准两个提案是2021年前提交过的,但是,近年来改进尚不明显,于是今年进行补充完善后再次提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研究院 外墙饰面 冯远 全国勘察设计 住宅品质 附着物 建筑工程 全国两会
下载PDF
新时期企业品牌文化建设探索--以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序 《四川有色金属》 2022年第1期67-70,共4页
新时期企业的竞争、产品的竞争最终集中表现为品牌的竞争。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品牌文化的作用更加彰显。发挥文化的作用,在企业品牌建设中注入文化内涵,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升企业品牌附加值和产品核心力,从而赢得市场。本... 新时期企业的竞争、产品的竞争最终集中表现为品牌的竞争。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品牌文化的作用更加彰显。发挥文化的作用,在企业品牌建设中注入文化内涵,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升企业品牌附加值和产品核心力,从而赢得市场。本文以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为例,讲述企业如何把文化融入到企业经营、生产、管理等方面,并形成个性化的品牌形象的过程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文化 建设 探索
下载PDF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智能建筑设计研究中心
4
《建筑电气》 2011年第12期59-59,共1页
智能建筑设计研究中心隶属于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从事建筑智能化领域研究、咨询、设计和相关技术服务的专业机构.拥有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并通过ISO9001认证。
关键词 智能建筑设计 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 西南 ISO9001认证 建筑智能化 系统工程设计 专业机构
下载PDF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智能建筑设计研究中心
5
《建筑电气》 2011年第11期67-67,共1页
智能建筑设计研究中心隶属于中同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从事建筑智能化领域研究、咨询、设计和相关技术服务的专业机构.拥有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并通过ISO9001认证。
关键词 智能建筑设计 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 西南 ISO9001认证 建筑智能化 系统工程设计 专业机构
下载PDF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机场航站楼结构设计实践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志强 冯远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59-66,共8页
回顾了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在机场航站楼结构设计的实践,重点介绍了成都双流国际机场T1,T2航站楼、重庆江北机场T3航站楼、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航站楼的设计,对机场航站楼结构设计涉及的主要技术问题,如超长混凝土结构设计、超... 回顾了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在机场航站楼结构设计的实践,重点介绍了成都双流国际机场T1,T2航站楼、重庆江北机场T3航站楼、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航站楼的设计,对机场航站楼结构设计涉及的主要技术问题,如超长混凝土结构设计、超长钢结构设计、复杂曲面钢屋盖结构设计、防连续倒塌性能设计等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站楼结构设计 超长混凝土结构 多点地震分析 地形修正系数 防连续倒塌性能设计 隔振措施 黏滞阻尼器 胶合木结构
原文传递
医疗建筑功能模块的参数化设计与表达研究
7
作者 张远平 夏志伟 +1 位作者 王加彪 吉正文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25年第3期26-35,共10页
针对医疗工艺的设计方法和工具研究较少的现状下,提出了一种医疗工艺参数化设计思路。将参数化设计思维植入医疗工艺设计过程中,对医疗工艺进行概念梳理、数据归纳、参数化转译等工作,在此基础上进行医疗工艺功能模块的参数化设计工具研... 针对医疗工艺的设计方法和工具研究较少的现状下,提出了一种医疗工艺参数化设计思路。将参数化设计思维植入医疗工艺设计过程中,对医疗工艺进行概念梳理、数据归纳、参数化转译等工作,在此基础上进行医疗工艺功能模块的参数化设计工具研发,实现传统二维的且数据不可读的医疗工艺功能模块向参数联动、自适应调整、数据可视的参数化模块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建筑 医疗工艺 功能模块 参数化设计 可视化
下载PDF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绿色建筑设计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7
8
作者 冯雅 高庆龙 《建筑技艺》 2011年第6期64-66,共3页
结合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近几年完成的绿色建筑设计实践,论述了绿色建筑设计应贯彻的基本理念和设计原则,并重点分析了设计过程中设计策略的确定、适宜性技术的选择以及精细化设计过程中计算机模拟计算的运用,供同行借鉴。
关键词 绿色建筑设计 工程实践 思考 适宜技术
下载PDF
全国人大代表冯远:加强政府投资建筑项目设计服务计费指导
9
作者 冯远 《中国勘察设计》 2025年第3期30-31,共2页
针对勘察设计行业关心的设计取费问题,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冯远再次提出建议:加强政府投资建筑项目设计服务计费指导,提升费率合理化水平,保障建筑行业持续健康... 针对勘察设计行业关心的设计取费问题,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冯远再次提出建议:加强政府投资建筑项目设计服务计费指导,提升费率合理化水平,保障建筑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建筑设计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涉及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结构设计、机电设计、材料选型等多个方面和环节,关乎建筑最终建成的质量安全水平。明确而合理的建筑设计取费标准,能为项目可研阶段提供相应的信息参考、有效促进行业公平竞争。目前,全国层面尚无统一的取费或最低限标准,在实际中大多数政府投资建筑项目,仍按照2002年颁布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已废止,以下简称“2002年版标准”)执行,导致相关建筑设计服务收费长期偏低且近年来越来越低,进而导致设计内容与收费不对称、低价恶性竞争较为严重等问题,严重影响行业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服务 政府投资 行业健康发展 取费标准 建筑设计
下载PDF
全国人大代表冯远: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应用 助力建筑设计行业高质量发展
10
作者 冯远 《中国勘察设计》 2025年第3期42-43,共2页
当今世界正经历以人工智能等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建筑设计行业作为传统技术密集型领域,迎来历史性转型契机。“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也强调智能建造的重要性。今年... 当今世界正经历以人工智能等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建筑设计行业作为传统技术密集型领域,迎来历史性转型契机。“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也强调智能建造的重要性。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冯远提交《关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助力建筑设计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呼吁从制度建设、数据流通、人才培养等方面发力,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在建筑设计领域应用,推动建筑设计行业实现智能化跃迁,助力建设设计行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建筑设计 人工智能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风-热耦合效应下高层建筑交叉污染模拟研究
11
作者 任柯宇 刘晓平 +2 位作者 吴梅 杨满江 胡淋翔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9-446,454,共9页
针对高层建筑环境下的气相污染物传播问题,文章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方法并引入正交试验法进行方案设计,研究风-热耦合效应下源项位置、受热壁面温差、受热壁面位置、通风方式4种因素对高层建... 针对高层建筑环境下的气相污染物传播问题,文章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方法并引入正交试验法进行方案设计,研究风-热耦合效应下源项位置、受热壁面温差、受热壁面位置、通风方式4种因素对高层建筑单元间污染物传播路径的影响,利用极差分析得出各因素对高层建筑单元间污染物扩散影响的显著程度排序。引入无量纲参数理查森数Ri,对常规认为难以判定强制对流还是自然对流占主导地位的0.1i<10.0区间进行细分,分析各因素对高层建筑污染物传播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通风方式对污染物聚集的影响最为显著,而相较于0.1i<0.5情况下,0.5i<3.0和3.0i<10.0区间内受热壁面位置的影响大于受热壁面温差的影响。在该研究的双侧通风案例中,高点源位置释放的污染物扩散情况较明显,从顶层延伸到底层,单侧通风下建筑物开口处的污染物质量浓度比其他2种通风方式高出1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法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 高层建筑 污染物
下载PDF
城市建筑光伏生产潜力评估方法研究——基于天津市中心城区典型街区样本的分析
12
作者 郑婕 杨小迪 张玉坤 《建筑节能(中英文)》 2025年第1期12-21,共10页
当前城市建筑的屋顶、立面存在着大量闲置空间。有效利用这些空间进行太阳能发电,可满足城市一定量的能源需求。选取屋顶和立面的光伏系统应用潜力为研究方向,综合城市空间形态和建筑功能,使用参数化建模与分析工具,构建了一套适用于推... 当前城市建筑的屋顶、立面存在着大量闲置空间。有效利用这些空间进行太阳能发电,可满足城市一定量的能源需求。选取屋顶和立面的光伏系统应用潜力为研究方向,综合城市空间形态和建筑功能,使用参数化建模与分析工具,构建了一套适用于推算城市建筑空间光伏潜力的流程方法。该方法运用于天津市中心城区,按400 m×400 m划分城市网格,运用采样法从中遴选出12个样本区域,模拟计算各样本区域的光伏潜力,进而推算城市尺度的总体光伏潜力。结果显示,天津市中心城区总体光伏潜力为6561.85 GWh/a,其中屋顶和立面的光伏发电值分别为2854.06 GWh/a、3707.79 GWh/a,可满足天津市总人口电力消耗的166%。运用该评估方法能够较为快速准确地计算城市建筑空间的光伏发电潜力,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城市建筑空间的光伏技术应用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潜力 屋顶空间 建筑立面 光伏与城市一体化
下载PDF
基于IFC的建筑结构设计信息交互框架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兆波 孟晓明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9-154,85,共7页
为了解决基于BIM的建筑与结构设计工作模式中信息交互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IFC的建筑结构信息交互框架。该框架由4个算法模块、5个步骤组成。借助于IfcOpenShell工具包,用Python语言开发了前两个算法模块即IFC文件优化算法模块和结构... 为了解决基于BIM的建筑与结构设计工作模式中信息交互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IFC的建筑结构信息交互框架。该框架由4个算法模块、5个步骤组成。借助于IfcOpenShell工具包,用Python语言开发了前两个算法模块即IFC文件优化算法模块和结构信息模型提取算法模块。选取案例模型对所开发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优化算法模块可以有效地过滤IFC文件中的无用信息,查找并删除重复的实体,使IFC文件轻量化,且可间接提高提取算法模块的运行效率;提取算法模块可以准确地从IFC文件中提取结构信息模型,未出现IFC语法错误、构件丢失、构件重叠等情况。IFC文件优化算法模块和结构信息模型提取算法模块的成功开发为信息交互框架的完全实现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基础类 建筑设计 结构设计 信息交互 优化算法 提取算法
下载PDF
北京四合院加建建筑渐进式拆除前后运行碳排放变化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研究
14
作者 任中琦 张杰 罗蛟 《建筑节能(中英文)》 2025年第2期13-21,28,共10页
针对北京老城更新过程内拆除四合院内加建建筑导致院落本体建筑运行碳排放量发生改变的问题,以北京市景山东街片区四合院民居为研究对象,采用Ladybug及EnergyPlus平台,对四合院中不同类型加建建筑拆除前后,四合院本体建筑单位面积运行... 针对北京老城更新过程内拆除四合院内加建建筑导致院落本体建筑运行碳排放量发生改变的问题,以北京市景山东街片区四合院民居为研究对象,采用Ladybug及EnergyPlus平台,对四合院中不同类型加建建筑拆除前后,四合院本体建筑单位面积运行碳排放量变化结果进行了量化模拟分析研究。根据分析结果建立了一系列模拟模型,对影响运行碳排放的建筑遮挡、体形系数、建筑朝向、隔墙关系等因素进行了量化模拟分析,研究发现,同等条件下拆除“接”、“扩”、“占”等不同类型的加建建筑会明显影响本体建筑单位面积运行碳排放量,由此为四合院中加建建筑的渐进式拆除策略乃至构筑物补建策略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行碳 模拟 影响因素 渐进式拆除 北京四合院
下载PDF
建筑与城市共生——四川石油管理局和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科研办公楼方案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邱小勇 《四川建筑》 2005年第5期24-26,29,共4页
在四川石油管理局和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科研办公楼的方案设计过程中,不断融入了城市设计的理念,从整体布局、功能设置以及形象塑造上,竭力创造出与城市环境相和谐又独树一帜的建筑,以求达到建筑与城市相互促进的效果。
关键词 科研办公楼 整体布局 功能设置 形象塑造
下载PDF
朝鲜王朝时期书院楼建筑的发展变迁及其功能特征研究
16
作者 马曙晓 乔悦 +1 位作者 黄炜 朱东奇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2期180-182,共3页
“楼”是朝鲜半岛常见的建筑形式,在朝鲜半岛全境广泛建造,据推测是从三国时代建造的。书院的楼建筑形式大约出现在17世纪以后,作为书院的主要建筑设在入口及入口通向讲堂处,是实践儒学家理想的学习空间和闲暇空间。文章以朝鲜书院楼建... “楼”是朝鲜半岛常见的建筑形式,在朝鲜半岛全境广泛建造,据推测是从三国时代建造的。书院的楼建筑形式大约出现在17世纪以后,作为书院的主要建筑设在入口及入口通向讲堂处,是实践儒学家理想的学习空间和闲暇空间。文章以朝鲜书院楼建筑为研究对象,在了解其历史发展变迁的背景上,解析其功能,并从规模特征、结构特征、装饰特征三个方面对楼建筑特征进行分析,以此对朝鲜王朝时期书院楼建筑的文化价值进行深入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书院 楼建筑 发展变迁 功能特征
下载PDF
建筑中的“九”个庭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成都基地科研综合楼
17
作者 郑勇 汪宇 《建筑技艺》 2016年第12期96-102,共7页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研创新基地位于成都双流区,是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和成都市政府共同建设的国家级综合科技创新基地,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成都基地科研综合楼项目位于基地中心轴线的端头,是集科研办公、创新研发、科技展示等功...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研创新基地位于成都双流区,是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和成都市政府共同建设的国家级综合科技创新基地,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成都基地科研综合楼项目位于基地中心轴线的端头,是集科研办公、创新研发、科技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办公楼。用地面积约18600m2,呈半圆形,地势平坦,三面均临园区规划道路,交通便捷,具有核心位置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科研综合楼 成都 庭院 建筑 科研创新 科技创新 综合办公楼
下载PDF
模块化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体系低层村镇住宅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宜丰 姜雪 +6 位作者 叶美琳 赵广坡 李秋稷 王欢 张鑫 白蜀珺 宋谦益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97,共12页
在传统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体系的基础上,从模块化、装配化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低层村镇住宅的新型结构体系——模块化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体系。首先,简述了墙体模块单元的构成,给出了7种通用标准化墙体模块单元,并介绍了基于通用标准... 在传统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体系的基础上,从模块化、装配化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低层村镇住宅的新型结构体系——模块化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体系。首先,简述了墙体模块单元的构成,给出了7种通用标准化墙体模块单元,并介绍了基于通用标准化模块单元的村镇模块化户型构建原则及过程;其次,详述了便于快速装配安装的标准墙体单元间模块化连接方式,对模块连接节点进行了受力分析及数值模拟,并给出了模块化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体系构建的原则;最后,重点介绍了适用于所有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体系的抗剪墙长简化设计方法以及基于模块化冷弯薄壁结构体系的抗剪墙长设计方法,并通过实际案例详述了墙长确定过程,同时对比了不同计算方法的抗剪墙长,进一步验证了所提出的抗剪墙长简化设计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块化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体系可大幅提高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低层村镇住宅的工业化和产品化水平,大幅缩减了工期;所提出的抗剪墙长简化设计方法可显著降低设计门槛,便于该类体系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弯薄壁型钢 村镇住宅 模块化 墙体模块单元 抗剪墙设计方法
下载PDF
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幕墙体系与经济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弋理 袁春林 +1 位作者 张国昊 汪雄 《工程造价管理》 2024年第3期28-33,共6页
在当今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建筑行业作为主要能源消费领域,其能源消费模式的革新对于实现国家层面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鉴于此,显著削减建筑领域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积极拓宽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渠道,成为了推动绿色建筑革命的... 在当今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建筑行业作为主要能源消费领域,其能源消费模式的革新对于实现国家层面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鉴于此,显著削减建筑领域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积极拓宽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渠道,成为了推动绿色建筑革命的重要策略。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技术,作为一种将高效光伏发电系统与现代化建筑设计、建造工艺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不仅展现了太阳能这一清洁、可再生资源的巨大应用潜力,而且也预示着未来建筑领域在能源自给自足方面广阔的发展蓝图。为了探究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现状,文章对光伏建筑一体化的背景及常用的应用场景进行研究,通过案例分析光伏幕墙增量成本,并采用静态投资回收期和效益费用比两个参数对薄膜类光伏幕墙、晶硅类光伏幕墙、薄膜类光伏采光顶三种光伏方案的经济性进行分析,为后续光伏建筑一体化中光伏幕墙的经济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光伏建筑一体化 光伏幕墙 成本分析
下载PDF
基于时程分析法的中美隔震设计对比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蜀泸 张志军 +1 位作者 李嘉琪 罗秀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24年第2期16-24,共9页
介绍了中国《建筑隔震设计标准》(GB/T 51408—2021)(以下简称《隔标》)和美国Minimum design loads and associated criteria for buildings and other structures(ASCE 7-16)隔震设计的相关要求,并针对基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 介绍了中国《建筑隔震设计标准》(GB/T 51408—2021)(以下简称《隔标》)和美国Minimum design loads and associated criteria for buildings and other structures(ASCE 7-16)隔震设计的相关要求,并针对基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以下简称《抗规》)设计的某9度区近场隔震结构,进行了两国规范的设计对比。按《抗规》设计的隔震结构,仍然能满足《隔标》的设计要求。ASCE 7-16对于隔震支座考虑了老化和环境、测试、制造等因素引起的性能参数变化,并按隔震支座的上限及下限属性进行了结构设计。基于相同地震概率水准(50年超越概率2%)的设计对比研究表明,ASCE 7-16的等效侧力法计算值高于《隔标》,按ASCE 7-16要求选择的地震波反应谱明显高于《隔标》,其时程分析结果也大于中国规范,对隔震支座的性能要求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设计 上、下限属性 时程分析法 等效侧力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