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生活实用到艺术审美——戏曲表演服饰形成与演变论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友峰 《文化艺术研究》 2016年第1期39-67,共29页
审美愉悦是戏曲服饰最主要的功能和目的。戏曲服饰的审美功能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是普通的民间服饰和宫廷服饰逐渐艺术化的结果。现实生活服饰的出现,不仅为服饰的艺术化提供了可能,也为以审美愉悦为主要... 审美愉悦是戏曲服饰最主要的功能和目的。戏曲服饰的审美功能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是普通的民间服饰和宫廷服饰逐渐艺术化的结果。现实生活服饰的出现,不仅为服饰的艺术化提供了可能,也为以审美愉悦为主要功能的戏曲服饰产生,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戏曲艺术的形成,为戏曲艺术服饰的出现提供了借以附丽的"骨架"。戏曲服饰伴随着宋元杂剧出现而出现。戏曲服饰源于现实生活服饰而又高于现实生活服饰。它通过对横向不同区域民族服饰的广采博纳和纵向历史服饰的继承、吸收,"杂取种种,合而为一",逐渐形成了以审美为主要目的、专门为戏曲演出而设计和制作的服饰,使戏曲演出服饰从元代始拥有了独立的艺术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表演服饰 幞头 花褶 乌纱帽
下载PDF
2017年度戏曲的多元景观 被引量:3
2
作者 傅谨 《中国文艺评论》 2018年第1期4-10,共7页
2017年度的戏曲发展,体现了国家一系列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政策正产生积极效用,濒危剧种的抢救、保护与传承工作有了重要成果。由于传统得到了更好的保存与弘扬,新剧目创作演出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秦腔《王贵与李香香》、川剧《铎声阵阵... 2017年度的戏曲发展,体现了国家一系列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政策正产生积极效用,濒危剧种的抢救、保护与传承工作有了重要成果。由于传统得到了更好的保存与弘扬,新剧目创作演出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秦腔《王贵与李香香》、川剧《铎声阵阵》等现代题材戏曲新剧目创作,都取得较高成就。以京剧《朝金顶》为代表的传统剧目的演出,更是戏曲中的武戏得到更多关注的重要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戏曲 濒危剧种 现代戏 武戏
下载PDF
新时代环境下的戏曲剧本创作 被引量:2
3
作者 傅谨 《福建艺术》 2015年第1期14-16,共3页
我们都知道戏曲编剧人才的流失是一个客观的现实,普遍认为是经济的原因。实际上,戏曲编剧报酬不高的状况在今天已经得到很大改观,但好剧本还是很少。这就促使我们去思考:怎么写出一个好的戏曲剧本。
关键词 戏曲剧本 剧本创作 环境 编剧
下载PDF
戏曲理论的历史脉络——《艺术学经典文献导读书系·戏曲卷》导论
4
作者 傅谨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2年第5期5-11,共7页
戏曲起源于两宋之间,戏曲的研究则始于明初朱权的《太和正音谱》,它第一次将元杂剧视为独立的、深具艺术价值的文体。它的主要关注焦点仍是杂剧的曲辞音律,而曲学始终是中国的戏曲理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明中叶到清初,有了从演剧角... 戏曲起源于两宋之间,戏曲的研究则始于明初朱权的《太和正音谱》,它第一次将元杂剧视为独立的、深具艺术价值的文体。它的主要关注焦点仍是杂剧的曲辞音律,而曲学始终是中国的戏曲理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明中叶到清初,有了从演剧角度研究戏曲的新视野,它改变了用曲学替代戏曲研究的历史,同时逐渐出现了对京剧和各地方剧种艺术规律的研究,包括表演艺术的研究。20世纪以后西方戏剧观念的影响,更让戏曲研究拓展到戏曲的其他方面,戏曲理论建设因此获得了更开阔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理论 戏曲经典文献 曲学 戏曲表演
下载PDF
走上戏台(楼)与走进城镇——戏曲生成的世俗化路径探悉
5
作者 陈友峰 《文化艺术研究》 2013年第2期45-56,共12页
戏曲艺术走上戏台(楼)与走进城镇是戏曲生成的世俗化路径的历史必然。戏台(楼)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戏曲艺术的演出场地和环境,还促使戏曲艺术的时空观念和观、演的关系发生转变,使现实存在的物理时空与观念化的艺术时空区别开来,并使观赏... 戏曲艺术走上戏台(楼)与走进城镇是戏曲生成的世俗化路径的历史必然。戏台(楼)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戏曲艺术的演出场地和环境,还促使戏曲艺术的时空观念和观、演的关系发生转变,使现实存在的物理时空与观念化的艺术时空区别开来,并使观赏主体的欣赏方式和审美接受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戏曲艺术走进城镇,使其获得较好的演出环境和生存环境;各班社彼此借鉴、相互竞胜,客观上促进了戏曲艺术演出质量的提高和审美品位的提升。然而,戏曲艺术的城镇化过程也是其逐渐脱离其乡村艺术"身份"而日益"雅化"的过程,其最终结果必然是失去大量观众群体而逐渐走向无法挽回的颓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戏台(楼) 戏曲生成的世俗化路径 瓦舍勾栏
下载PDF
戏曲还要游离农民多远
6
作者 赵锡淮 《戏剧丛刊》 2007年第4期82-82,84,共2页
我国古老的戏曲艺术形成、发展于农业社会,在长期演变过程中,始终与广大农民紧密相连。无论是戏曲起源于民间歌舞说、宋元时期元杂剧众多农村题材剧目、南戏民间歌舞小戏,还是明代四大声腔起源地、清代各地方“乱弹”的兴盛,乃至近... 我国古老的戏曲艺术形成、发展于农业社会,在长期演变过程中,始终与广大农民紧密相连。无论是戏曲起源于民间歌舞说、宋元时期元杂剧众多农村题材剧目、南戏民间歌舞小戏,还是明代四大声腔起源地、清代各地方“乱弹”的兴盛,乃至近代农村乡县剧团遍地开花,都与广大农民对戏曲的热爱和创造分不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 农民 农村题材 民间歌舞 艺术形成 农业社会 宋元时期 起源地
下载PDF
庙堂仪礼与巫觋表演--《诗经》《九歌》中的戏曲因素和戏曲品性
7
作者 陈友峰 《文化艺术研究》 2016年第3期90-106,共17页
《诗经》中的"桑间濮上之歌"走进朝堂并与"朝廷之音"相结合,为王宫廷堂上的"雅乐"补充了质野鲜活的血液,尤其一些"对话"形式的歌谣,具有初始形态的戏曲品性,为综合性表演艺术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诗经》中的"桑间濮上之歌"走进朝堂并与"朝廷之音"相结合,为王宫廷堂上的"雅乐"补充了质野鲜活的血液,尤其一些"对话"形式的歌谣,具有初始形态的戏曲品性,为综合性表演艺术的出现创造了条件;《楚辞》的某些篇章同样拥有鲜明的戏曲因子,《九歌》歌舞并重,结构完整,情节曲折离奇,且多是装扮表演,不论整体结构,抑或祭祀过程中的场上演出,均体现出鲜明的戏曲品性。尤其是华美的唱词(或曰"歌词")、意向明确的装扮表演、描绘细腻的心理活动、刻画丰满的人物形象以及笼罩全场的诗意性和浓郁的抒情性,体现出戏曲艺术初始形态的鲜明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楚辞》 装扮表演 戏曲艺术
下载PDF
戏曲现代戏的三个理论问题 被引量:6
8
作者 傅谨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4-152,F0002,178,共11页
关于戏曲现代戏创作的理论与实践得失,“分工论”“话剧加唱”“程式与程式化”是相关讨论中最复杂的三个理论问题。在戏曲现代戏创作领域建议京剧等古老剧种和新兴剧种有所分工的“分工论”,实际上是为了避免戏曲的工具化而提出的,却... 关于戏曲现代戏创作的理论与实践得失,“分工论”“话剧加唱”“程式与程式化”是相关讨论中最复杂的三个理论问题。在戏曲现代戏创作领域建议京剧等古老剧种和新兴剧种有所分工的“分工论”,实际上是为了避免戏曲的工具化而提出的,却低估了京剧等成熟剧种的题材适应性。对现代戏成为“话剧加唱”的批评,代表了要求戏曲坚守本体的理念。认为戏曲的程式不能很好地表现现实生活及英雄模范人物的观点,混淆了戏曲具体程式和程式化原则之间的区别。在现代戏创作表演中,所有传统程式都可以舍弃,但如果背离了程式化原则,就离开了戏曲本体,因此应该是“不要程式,要程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现代戏 分工论 话剧加唱 程式 程式化
下载PDF
文化自信:2016戏曲创作演出纵览 被引量:1
9
作者 傅谨 《中国文艺评论》 2017年第3期5-12,共8页
文化自信对2016年戏曲创作与演出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尤其是现代戏创作中运用戏曲化手段,已经成为戏曲界普遍而自觉的追求。福建戏曲仍然表现出在全国范围内的引领作用,在传统戏的挖掘、整理加工演出和新剧目创作三方面,均有突出... 文化自信对2016年戏曲创作与演出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尤其是现代戏创作中运用戏曲化手段,已经成为戏曲界普遍而自觉的追求。福建戏曲仍然表现出在全国范围内的引领作用,在传统戏的挖掘、整理加工演出和新剧目创作三方面,均有突出成就。曾静萍、张曼君、郑怀兴、刘杏林等具有代表性的戏曲艺术家,在表演、导演、编剧、舞台美术等领域,有令人欣喜的突出成就。纪念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周年的活动和小剧场戏曲展演,也是该年度值得关注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演出 地方戏 汤显祖 小剧场戏曲
下载PDF
大众传媒与新兴的戏曲批评--中国戏曲文献的体与用研究之四 被引量:5
10
作者 傅谨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16,共5页
戏曲批评从品评人物到作品的评价,均为文学批评史的历史延伸,金圣叹的评点也无非如此。晚清以报纸为代表的大众传媒出现,戏曲批评与传播才由此进入新阶段。一批专为报纸撰写剧评的戏曲评论人应运而生,郑正秋是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戏曲理... 戏曲批评从品评人物到作品的评价,均为文学批评史的历史延伸,金圣叹的评点也无非如此。晚清以报纸为代表的大众传媒出现,戏曲批评与传播才由此进入新阶段。一批专为报纸撰写剧评的戏曲评论人应运而生,郑正秋是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戏曲理论包括极其丰富的内容,因此戏曲理论文献具有丰富性和多样化的特点,对戏曲理论文献全面的梳理,方可深化对戏曲乃至中国艺术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文献 戏曲批评 大众媒体 郑正秋
原文传递
戏曲文献中的声乐理论与表演理论——中国戏曲文献的体与用研究之二 被引量:3
11
作者 傅谨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1-28,共8页
演唱是曲学的主要支脉,魏良辅《曲律》实为戏曲演唱的理论总结与归纳的开山之作,它是元代燕南芝庵《唱论》在戏曲领域的应用。清代艺人的《梨园原》和《明心宝鉴》进一步深化了演唱理论。从明代昆曲始,沈璟在表演理论研究中取得重要成就... 演唱是曲学的主要支脉,魏良辅《曲律》实为戏曲演唱的理论总结与归纳的开山之作,它是元代燕南芝庵《唱论》在戏曲领域的应用。清代艺人的《梨园原》和《明心宝鉴》进一步深化了演唱理论。从明代昆曲始,沈璟在表演理论研究中取得重要成就,从演剧角度开拓了戏曲理论的视域。李渔《闲情偶寄》和《梨园原》《明心宝鉴》中的艺诀,以《审音鉴古录》为代表的身段谱的出现,更是戏曲表演成熟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文献 戏曲表演研究 曲律 身段谱
原文传递
名伶史料与曲律的演化——中国戏曲文献的体与用研究之一 被引量:1
12
作者 傅谨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43,共6页
戏曲起源于两宋,最初与其直接相关的文献资料,是如《青楼集》和《录鬼簿》之类演员和剧作者的介绍,清代有关戏曲演员的身世及品评的专门文献大量出现,留下了戏曲发展的重要资料。从明初朱权《太和正音谱》始,戏曲文本的曲律研究获得重... 戏曲起源于两宋,最初与其直接相关的文献资料,是如《青楼集》和《录鬼簿》之类演员和剧作者的介绍,清代有关戏曲演员的身世及品评的专门文献大量出现,留下了戏曲发展的重要资料。从明初朱权《太和正音谱》始,戏曲文本的曲律研究获得重要进展,从王骥德兼顾南北曲的《曲律》,到清代集北曲、南曲和俗曲大成的《九宫大成》等,均体现了文人对曲律一以贯之的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文献 戏曲表演 曲律 音韵学
原文传递
戏剧性批评与清宫戏曲文献——中国戏剧文献的体与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傅谨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20,36,共9页
戏曲作为舞台演剧的价值得到重视和肯定,出现了从演剧角度评判剧本的新尺度,剧本的戏剧性开始得到强调。李渔是最早的戏曲编剧技法理论家,《闲情偶寄》的"词曲部"体现了对剧本舞台表现效果的重视。宫廷档案是戏曲文献中另一... 戏曲作为舞台演剧的价值得到重视和肯定,出现了从演剧角度评判剧本的新尺度,剧本的戏剧性开始得到强调。李渔是最早的戏曲编剧技法理论家,《闲情偶寄》的"词曲部"体现了对剧本舞台表现效果的重视。宫廷档案是戏曲文献中另一重要类型,历代法律都有涉及戏曲的内容,清宫档案更包含了戏曲兴废的重要内容,从南府到昇平署及精忠庙相对完整的档案,都是这个时代戏曲行业发展最为珍贵的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文献 李渔 戏曲表演研究 清宫文献
原文传递
史料学与清代戏曲研究前沿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新苗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9-163,共5页
史料学本是历史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学科,民国时期梁启超首先从现代学术意义上揭橥史料之于历史研究的重要价值,并对史料分类、搜集与鉴别做了详细论述;稍后傅斯年赓续乾嘉时期学术传统并接受了西方实证史学影响,提出“史学就是史料学”,... 史料学本是历史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学科,民国时期梁启超首先从现代学术意义上揭橥史料之于历史研究的重要价值,并对史料分类、搜集与鉴别做了详细论述;稍后傅斯年赓续乾嘉时期学术传统并接受了西方实证史学影响,提出“史学就是史料学”,将史料学研究抬高到无以复加的位置,号称“史料学派”。对于人文学科来说,历史与理论研究是其两个重要方面,因此都有史料问题,也就都有建设专门史料学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料学 历史学研究 人文学科 乾嘉时期 史料分类 实证史学 学术传统 傅斯年
原文传递
20世纪戏曲现代化的迷思与抵抗 被引量:15
15
作者 傅谨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7,共17页
20世纪戏曲的艺术形态出现重大变化,这一变化的动因主要源于"戏曲现代化"的迷思。戏曲的"现代化",包含了戏剧内涵、戏剧形态和戏剧体制这三大方面,当其涉及戏曲艺术形态这一根本特征时,立刻遭遇强烈的反抗。20世纪5... 20世纪戏曲的艺术形态出现重大变化,这一变化的动因主要源于"戏曲现代化"的迷思。戏曲的"现代化",包含了戏剧内涵、戏剧形态和戏剧体制这三大方面,当其涉及戏曲艺术形态这一根本特征时,立刻遭遇强烈的反抗。20世纪50年代的戏改中,推陈出新的政策取代了全面更替演出剧目的努力,就是这一反抗的直接结果。但20世纪传统戏曲仍然出现了体现着戏曲"现代化"内在诉求的三方面变化:引入导演制度,以现实主义原则重新认识戏曲表演手法,至于"反映现实"的要求,背后隐含的实为意识形态的力量。它们激发了20世纪末戏曲领域剧种意识的全面觉醒,舞台表现领域的"戏曲化"理念因此成为新的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戏剧 戏曲现代化 现代戏
原文传递
龚鼎孳《定山堂集》版本考述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克强 裴喆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42-747,共6页
龚鼎孳是明末清初的著名人物,清初的文坛领袖,诗、词、文各体兼擅,著述颇丰。龚鼎孳的作品曾遭禁毁,《定山堂集》的各种版本流传线索较为模糊,兹对龚氏各种诗集、词集、文集进行全面的梳理研究。
关键词 龚鼎孳 定山堂集 版本
下载PDF
戏剧学科回望与前瞻 被引量:2
17
作者 傅谨 《民族艺术研究》 2017年第1期5-11,共7页
当代戏剧研究领域的诸多分支中,中国近现代戏剧的研究有了明显突破。京剧研究与梅兰芳研究是剧种研究的热点,《昆曲艺术大典》代表了当代剧种研究成果的水平。地方剧种研究的升温,成为当代戏剧研究新的学术增长点。《全明戏曲》《全清... 当代戏剧研究领域的诸多分支中,中国近现代戏剧的研究有了明显突破。京剧研究与梅兰芳研究是剧种研究的热点,《昆曲艺术大典》代表了当代剧种研究成果的水平。地方剧种研究的升温,成为当代戏剧研究新的学术增长点。《全明戏曲》《全清戏曲》的编撰,《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及《续编》、《梅兰芳全集》的出版,是戏剧历史文献搜集整理出版的重大进展。但戏剧基础理论研究相对弱势,中国戏剧表演体系研究推进缓慢,话剧理论和外国戏剧研究逐渐边缘化的现象,应该引起戏剧学科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学科 剧种研究 戏剧历史文献资料 戏剧基础理论研究
下载PDF
史实与格局——就梅兰芳与齐如山关系的简单回应 被引量:1
18
作者 傅谨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9-113,共5页
钟鸣先生发表了对拙文《梅兰芳与齐如山之二三事》的批评文章《小细节与大格局》,值得回应。《齐如山回忆录》不能当成信史,这是有大量材料支撑的事实。学术研究需要有"大格局",但是它应该建立在史实与真相之上。要理解与界定... 钟鸣先生发表了对拙文《梅兰芳与齐如山之二三事》的批评文章《小细节与大格局》,值得回应。《齐如山回忆录》不能当成信史,这是有大量材料支撑的事实。学术研究需要有"大格局",但是它应该建立在史实与真相之上。要理解与界定"新型文人和新型艺人如何结成新时代需要的新型关系",应该基于可靠的文献,而不是《齐如山回忆录》这类片面夸大了自己在梅兰芳艺术生涯中所作贡献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芳 齐如山 现代戏剧史 京剧
下载PDF
从周至秦腔剧团看秦腔的未来——在首届秦腔文化(周至)高层论坛上的发言 被引量:1
19
作者 傅谨 《当代戏剧》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22,共3页
我很高兴有机会参与首届秦腔文化(周至)高层论坛,并且在这里和在座的专家与艺术家们分享我对秦腔乃至对当代戏曲发展的认识。同时我还希望能够和大家一起分享周至秦腔剧团的成功经验,并且探索如何从这个剧团的成功经验出发,分析秦腔... 我很高兴有机会参与首届秦腔文化(周至)高层论坛,并且在这里和在座的专家与艺术家们分享我对秦腔乃至对当代戏曲发展的认识。同时我还希望能够和大家一起分享周至秦腔剧团的成功经验,并且探索如何从这个剧团的成功经验出发,分析秦腔的现状,思考秦腔的发展以及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腔剧团 高层论坛 文化 成功经验 戏曲发展 艺术家
下载PDF
繁荣戏剧需要新思维 被引量:1
20
作者 傅谨 《当代戏剧》 2008年第4期28-30,共3页
文艺事业的繁荣是社会全面、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文艺事业繁荣的标志并不限于创作。当我们基于戏剧的视野分析文艺现状时,需要在考虑创作的同时更多地看到演出的状况。戏剧是通过现场演出给观众提供精神愉悦的艺术类型,无论我... 文艺事业的繁荣是社会全面、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文艺事业繁荣的标志并不限于创作。当我们基于戏剧的视野分析文艺现状时,需要在考虑创作的同时更多地看到演出的状况。戏剧是通过现场演出给观众提供精神愉悦的艺术类型,无论我们有多少新剧目创作。无论这些作品的水平高低,都必须通过现实的演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 繁荣 思维 文艺事业 剧目创作 和谐发展 艺术类型 精神愉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