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清洗高强焊丝表面的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1
作者 王冰 徐海军 +4 位作者 程战 关常勇 吴元科 龙伟民 钟素娟 《电焊机》 2025年第2期58-69,共12页
由于传统清洗技术处理高强度焊丝存在工作量大、污染严重等无法避免的问题,采用激光清洗技术对高强度焊丝表面进行清洁处理。研究了激光清洗次数、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对清洗效果清洁率,表面粗糙度以及元素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 由于传统清洗技术处理高强度焊丝存在工作量大、污染严重等无法避免的问题,采用激光清洗技术对高强度焊丝表面进行清洁处理。研究了激光清洗次数、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对清洗效果清洁率,表面粗糙度以及元素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激光清洗次数N=6时,焊丝表面存在未清洗掉的锈蚀层;N=10时,锈蚀层基本清除干净,但热输入量过大,基材在激光作用下产生了氧化烧蚀,使得表面呈现浅褐色;N=8时,锈蚀层基本清除,且表面呈现亮白色金属光泽。表面粗糙度受到扫描速度和激光功率的影响,粗糙度的大小与激光功率成正比,与扫描速度成反比,当激光功率P=12 W时,扫描速度v=1200 mm/s时,其粗糙度最小,Ra=2.07;当激光功率P=20 W,扫描速度v=800 mm/s时,其粗糙度最大,Ra=6.64。通过对比激光清洗前后氧元素的含量,可以得到当激光功率P=16 W,扫描速度v=1200 mm/s,其氧含量最低为3.9 wt.%,相比于清洗前降低了84.08%。综合除锈率,粗糙度以及元素含量这三个指标,选取激光清洗次数N=8,激光功率P=16 W,扫描速度v=1200 mm/s;作为最优工艺参数,在该工艺参数下,除锈率为95.8%;表面粗糙度Ra=2.52,氧元素含量3.9 w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清洗 焊丝 粗糙度 除锈率
下载PDF
液体静压运动副的四轴联动精密加工机床结构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惠英 郝磊 +3 位作者 周春临 薛飞 赵凌宇 赵家宁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7,共9页
大口径平面、球面、非球面光学元件广泛应用于光刻机、高能激光器、高分相机等高端装备的光学系统中,尺寸大于400 mm×400 mm、表面轮廓精度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优于1μm等技术指标是大口径光学元件在磨削加工阶段的目... 大口径平面、球面、非球面光学元件广泛应用于光刻机、高能激光器、高分相机等高端装备的光学系统中,尺寸大于400 mm×400 mm、表面轮廓精度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优于1μm等技术指标是大口径光学元件在磨削加工阶段的目标精度要求。磨削工艺主要面临如何实现高平滑的表面轮廓加工以及控制亚表面损伤层深度等问题。根据已有的实验研究,磨削机床采用高精度的液体静压运动副,可以有效地提高光学元件抛光后表面轮廓的平滑程度以及降低亚表面损伤层的厚度。具备上述特性的高性能磨削机床国外对中国禁运,而国内尚无成熟的商品。因此,文章研制了一种采用液体静压运动副的四轴联动精密加工机床,分析了机床的主要构型,进行了机床主要运动部件的精度分配,完成了基于液体静压运动副的X/Y/Z/C四轴的设计方案,最后进行了光学元件磨削加工工艺实验,实现了380 mm×541 mm口径微晶玻璃磨削面形精度±0.471μm(RMS值)、表面粗糙度Ra0.3μm的加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光学元件 液体静压运动副 超精密加工机床 精密磨削工艺
下载PDF
柔性石墨金属复合结构密封垫片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樊志斌 张雷 +4 位作者 袁奕琳 李宁波 戴宵宵 吕贤明 贾飞 《化工管理》 2024年第2期110-112,共3页
新型碳材料中,柔性石墨因其高耐候、抗辐射、低膨胀和良好的自润滑性而得到广泛应用,被誉为“当代密封之王”。但由于柔性石墨的多孔性、吸油性、低强度等缺点导致服役中易出现压溃、散架状况,严重制约了该材料的应用推广。柔性石墨复... 新型碳材料中,柔性石墨因其高耐候、抗辐射、低膨胀和良好的自润滑性而得到广泛应用,被誉为“当代密封之王”。但由于柔性石墨的多孔性、吸油性、低强度等缺点导致服役中易出现压溃、散架状况,严重制约了该材料的应用推广。柔性石墨复合材料兼具石墨和金属两者的优异性能,能够形成多道密封,逐渐成为石油、化工、汽车、核电等领域极端工况下密封材料的首选材料。文章分析了复合垫片的结构形式以及构成情况,并对石墨密封件在石化、核电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封性能 石墨 金属缠绕垫片 波齿复合垫片 金属接触型石墨垫片
下载PDF
基于硬质合金/钢异质钎焊感应加热有限元仿真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浩 陈睿博 +3 位作者 杨雷 吕红英 王珲 于忠婷 《焊接》 2024年第9期23-28,共6页
【目的】为了能将感应线圈磁场聚集在硬质合金与钢基体结合处,提高加热效率,设计适用于运动连续钎焊的特殊线圈机构。【方法】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和温度微分方程,建立电磁场与温度场耦合的有限元数学模型,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 Maxwell,... 【目的】为了能将感应线圈磁场聚集在硬质合金与钢基体结合处,提高加热效率,设计适用于运动连续钎焊的特殊线圈机构。【方法】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和温度微分方程,建立电磁场与温度场耦合的有限元数学模型,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 Maxwell,建立了感应线圈与焊接工件之间的电磁场-温度场耦合数学模型,计算仿真了所设计感应线圈的磁场分布强度与所焊接区域的温度场分布。【结果】利用自主研发的建工钻头钎焊设备进行大量焊接试验,通过测量焊接区域的温度,并与仿真值进行对比,验证了仿真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结论】该文研究结果可为感应线圈设计、感应线圈电磁场分布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改进硬质工具钎焊工艺、改善钎焊区域温度场分布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钎焊 感应线圈 有限元仿真 温度场
下载PDF
基于多项式加减速的多头螺纹磨削算法研究
5
作者 张威 吴双峰 +1 位作者 贺明茹 邢虎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50-2059,共10页
对多头螺纹进行磨削加工时,为了实现砂轮与切入点对齐,砂轮需要回到零点,并在零点等待一转信号和主轴转过偏转角度,而等待固定的信号会导致插补效率降低。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混合非对称多项式加减速控制算法的多头螺纹快速分... 对多头螺纹进行磨削加工时,为了实现砂轮与切入点对齐,砂轮需要回到零点,并在零点等待一转信号和主轴转过偏转角度,而等待固定的信号会导致插补效率降低。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混合非对称多项式加减速控制算法的多头螺纹快速分头算法。首先,分析了螺纹分头原理和砂轮切入方法,提取了切入点选择特征;然后,采用分区建立了插补时间规划模型,根据插补时间规划方法和砂轮切入点选择特征,建立了砂轮与每个切入点对齐的脉冲时间变化模型;之后,根据五次速度曲线加减速控制算法和三次速度曲线加减速控制算法的基本原理,设计了混合非对称多项式加减速控制算法模型,建立了参数控制模型及快退区目标速度预测模型;最后,采用MATLAB仿真的方法,验证了多头螺纹快速分头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工况1、工况2条件下(螺纹头数分别为20、25,其他条件相同),顺序切入和对称切入的加工效率分别提高了12.98%、0.67%,根据工况参数可以确定加工效率最高的砂轮切入方法;采用变加减速控制的方法,在快退区减速段可以实现±4 ms的容差控制目标,降低了砂轮与切入点对齐算法的容差压力;采用混合非对称多项式加减速控制算法,可以对多头螺纹快速分头插补和加加速度进行柔性控制,以提高螺纹分头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头螺纹分头算法 五次速度曲线 三次速度曲线 插补时间规划 螺纹切入点 混合非对称加减速控制算法 参数控制模型
下载PDF
电火花沉积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6
作者 李晓迪 程战 +1 位作者 邹斌华 王蒙 《电加工与模具》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8-25,共8页
详细介绍了电火花沉积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放电机理,从电极材料、工艺参数、沉积设备自动化及与其他技术复合加工等方面论述了该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旨在提高电火花沉积层的耐磨损、耐腐蚀及抗氧化等性能,为其试验的制定和生产提... 详细介绍了电火花沉积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放电机理,从电极材料、工艺参数、沉积设备自动化及与其他技术复合加工等方面论述了该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旨在提高电火花沉积层的耐磨损、耐腐蚀及抗氧化等性能,为其试验的制定和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最后分析了该技术的应用现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与国外的差距,指出我国表面技术研究者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其在各工程领域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沉积 材料 表面涂层 工艺 设备
下载PDF
稀土Ce对高性能硅白铜焊料组织、析出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
7
作者 贾飞 赵丹 +3 位作者 程战 樊志斌 宁少晨 李小亮 《电焊机》 2024年第10期32-41,共10页
为研究Ce族稀土元素对高性能硅白铜焊料的凝固组织、固溶组织、时效析出行为和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电子探针(EPMA)等设备,对添加不同Ce含量的Cu-Ni-Si焊料进行组织观察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Ce族稀土元... 为研究Ce族稀土元素对高性能硅白铜焊料的凝固组织、固溶组织、时效析出行为和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电子探针(EPMA)等设备,对添加不同Ce含量的Cu-Ni-Si焊料进行组织观察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Ce族稀土元素的添加显著细化了硅白铜焊料的凝固组织,焊料凝固组织晶粒尺寸由未添加前的200μm减小到添加后的40μm。添加Ce元素抑制了焊料的固溶再结晶进程,细化了再结晶晶粒尺寸,添加Ce前再结晶温度为900℃,添加Ce后提高至950℃,添加Ce前再结晶晶粒尺寸为180μm,添加Ce后缩小为90μm。Ce元素的添加可促进Ni、Si元素的析出和抑制过时效阶段析出相的长大,但不改变时效析出相的类型,时效析出相为圆盘状的δ-Ni2Si和棒状的β-Ni3Si。Cu-3.2Ni-0.75Si-0.06Ce硅白铜焊料焊料在450℃时效4 h后达到最佳性能,抗拉强度为747 MPa,剪切强度为454 MPa,相较于未添加Ce元素的Cu-3.2Ni-0.75Si焊料,抗拉强度提高了117 MPa,增幅为18.6%,剪切强度提高了91 MPa,增幅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白铜焊料 Ce元素 固溶处理 时效析出 抗拉强度
下载PDF
超声振动振幅对金属表面滑动性能影响的研究
8
作者 袁强 张雷 《机械制造》 2024年第9期69-73,共5页
超声减摩是一种有效的减摩方法,已有诸多研究和试验。基于已有理论成果,研究超声振动振幅对金属表面滑动性能的影响。将摩擦学动载荷分析与微观表面超声振动运动学相结合,建立减摩特性理论模型。引入振幅作为第一变量,减摩效果随着振幅... 超声减摩是一种有效的减摩方法,已有诸多研究和试验。基于已有理论成果,研究超声振动振幅对金属表面滑动性能的影响。将摩擦学动载荷分析与微观表面超声振动运动学相结合,建立减摩特性理论模型。引入振幅作为第一变量,减摩效果随着振幅的增大而提升。根据平面微观接触的相对振动,建立表面形貌理论模型。通过改变单参数进行对照试验,将试验结果和理论结合,分析振幅增大过程中水平超声振动和垂直超声振动在减摩中的作用,并明确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振动 振幅 金属 表面 滑动性能 影响
下载PDF
高硬度结构件绿色平面抛光工艺研究
9
作者 邢虎 陈昌敏 +1 位作者 张威 贺明茹 《机械制造》 2024年第8期83-87,共5页
针对精密气体静压转台高硬度结构件超精密加工需求,研究并提出一种高硬度结构件绿色平面抛光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化抛光液组分,当磨粒粒径为3μm,磨粒浓度质量分数为20%时,抛光工件的表面质量最优。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析各工艺... 针对精密气体静压转台高硬度结构件超精密加工需求,研究并提出一种高硬度结构件绿色平面抛光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化抛光液组分,当磨粒粒径为3μm,磨粒浓度质量分数为20%时,抛光工件的表面质量最优。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析各工艺参数对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进而获得最优因素水平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度 结构件 平面 抛光 工艺
下载PDF
直线导轨矫直工艺参数研究
10
作者 宋俊辉 周俞廷 +3 位作者 刘畅 郝庆乐 钟素娟 关常勇 《机械制造》 2024年第9期74-78,63,共6页
矫直是直线导轨生产制造的关键工序,辊式矫直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适应性,并且具有矫直效率高的特点。对直线导轨矫直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分析矫直过程中各工艺参数的变化对矫直效果的影响。通过矫直后导轨残余应力和直线度,明确压下量、矫... 矫直是直线导轨生产制造的关键工序,辊式矫直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适应性,并且具有矫直效率高的特点。对直线导轨矫直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分析矫直过程中各工艺参数的变化对矫直效果的影响。通过矫直后导轨残余应力和直线度,明确压下量、矫直速度、矫直辊面与导轨面接触质量三个工艺参数对矫直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压下量对矫直效果影响最为显著。压下量较大或较小时,直线度误差均会偏大,同时应力分布有较大区别。矫直速度、矫直辊面与导轨面接触质量对矫直效果的影响较小。通过设置合理的工艺参数,能够明显改善矫直后导轨的直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导轨 矫直 参数 研究
下载PDF
轧制温度对GCr15钢直线滚动导轨残余应力和直线度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周俞廷 宋俊辉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24年第5期116-121,共6页
热轧成形是生产直线滚动导轨的关键工艺之一,轧制温度的控制对于保证导轨残余应力和直线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ABAQUS仿真软件开展了GCr15钢直线滚动导轨热轧过程的仿真模拟,研究了不同轧制温度对轧件残余应力和直线度的影响。结... 热轧成形是生产直线滚动导轨的关键工艺之一,轧制温度的控制对于保证导轨残余应力和直线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ABAQUS仿真软件开展了GCr15钢直线滚动导轨热轧过程的仿真模拟,研究了不同轧制温度对轧件残余应力和直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轧件横截面的轧制方向的残余应力从轧件中心到边缘呈现出典型的“M形残余应力分布”。随着轧制温度的升高,轧件沿轧制方向残余应力分布的均匀性得到提高;除了轧辊顶角对应轧件区域残余应力随着轧制温度上升而上升以外,轧件其余区域的残余应力均随着轧制温度的上升而下降,这表明轧制温度的升高有利于提高轧制过程中金属塑性变形能力,有利于轧件变形更加均匀;轧件直线度与轧制温度之间没有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表现出波动的趋势,不同轧制温度下轧件的直线度变化明显,最大直线度与最小直线度之间相差0.121mm,800℃、900℃和1000℃下的直线度相对较好,表明可能存在一个或多个温度范围,在这些范围内材料的性能和轧制过程的条件能够达到最佳平衡,从而获得较好的直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R15 热轧成形 残余应力 直线度 有限元模拟
下载PDF
国有企业办公用品采购人员廉洁意识提升策略研究
12
作者 金逸 高泉蔡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1期0067-0070,共4页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国有企业办公用品采购人员的廉洁意识问题,探讨廉洁意识在国有企业中重要性,国有企业办公用品采购人员的廉洁意识存在的问题,通过过教育、培训、建立廉洁文化和激励机制透明采购流程建设、监察机制的强化,以及社会责任...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国有企业办公用品采购人员的廉洁意识问题,探讨廉洁意识在国有企业中重要性,国有企业办公用品采购人员的廉洁意识存在的问题,通过过教育、培训、建立廉洁文化和激励机制透明采购流程建设、监察机制的强化,以及社会责任与道德倡导的推动等方式为提高国有企业办公用品采购人员的廉洁意识提供见解,并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廉洁意识 国有企业 采购人员
下载PDF
激光焊接过程的熔池动态行为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彭进 许红巧 +4 位作者 王星星 李帅 李俐群 龙伟民 陈本乐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I0003,共8页
文中首先采用高速摄像在线监测系统对激光自熔焊、激光填丝焊熔池动态行为进行分析,并对焊缝成形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激光自熔焊、激光填丝焊填充金属作用下的焊接熔池动态行为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激光自熔... 文中首先采用高速摄像在线监测系统对激光自熔焊、激光填丝焊熔池动态行为进行分析,并对焊缝成形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激光自熔焊、激光填丝焊填充金属作用下的焊接熔池动态行为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激光自熔焊匙孔壁后方熔池表面附近出现由匙孔开口处向熔池尾部流动的情况,在匙孔开口后方出现了金属隆起,金属的隆起尺寸较大,激光自熔焊焊缝成形较差,表面有凹坑出现.激光填丝焊匙孔壁后方熔池表面出现由匙孔开口处向熔池尾部流动的情况,但在其下方出现由熔池尾部回流向匙孔的流动,虽然也会产生焊接飞溅,但焊接飞溅的尺寸相对较小,而且由于液态金属的填充作用,焊缝表面不易出现下凹的缺陷,焊缝成形良好.与激光自熔焊相比,液态熔滴进入熔池后,匙孔壁后方的熔体流动速度波动程度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焊接 熔池 匙孔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激光深熔焊匙孔及焊接飞溅行为的数值模拟
14
作者 彭进 许红巧 +3 位作者 王星星 龙伟民 张永振 于晓凯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7-231,共5页
本工作借助激光焊接热-流耦合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激光深熔焊匙孔、焊接飞溅三维瞬态行为及熔池流场。研究结果表明,激光深熔焊过程中匙孔壁前方和后方都会产生焊接飞溅,匙孔壁后方焊接飞溅形成的过程中,匙孔底部易出现被挤压闭合的情况... 本工作借助激光焊接热-流耦合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激光深熔焊匙孔、焊接飞溅三维瞬态行为及熔池流场。研究结果表明,激光深熔焊过程中匙孔壁前方和后方都会产生焊接飞溅,匙孔壁后方焊接飞溅形成的过程中,匙孔底部易出现被挤压闭合的情况。焊接飞溅的形成经历了熔池表面出现小尺寸的液态金属隆起,形成液柱,液柱长大,液态金属与液柱分离形成飞溅的过程。匙孔前方产生焊接飞溅的熔体最大流速明显大于匙孔后方。由匙孔开口处到匙孔底部,熔池各个点的流动速度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焊接 匙孔 焊接飞溅
下载PDF
滚珠丝杠用4150棒材感应淬火工艺及线圈仿真优化
15
作者 杨雷 袁世峰 +3 位作者 郝庆乐 李光煜 王陆军 王生希 《金属热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7-322,共6页
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 Maxwell,建立了感应线圈与感应淬火工件之间的电磁场-温度场耦合数学模型,得到感应加热过程中的磁场分布与工件温度场分布,并通过感应淬火试验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感应线圈可使磁场聚集在工件... 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 Maxwell,建立了感应线圈与感应淬火工件之间的电磁场-温度场耦合数学模型,得到感应加热过程中的磁场分布与工件温度场分布,并通过感应淬火试验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感应线圈可使磁场聚集在工件淬火区域表面,实现感应加热,且3匝线圈加热10 s效果最优,工件表层最高温度约为903℃,达到设计预期。感应淬火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较好,丝杠坯料的硬化层深度为4.6 mm,硬度分布为半马鞍形,表面硬度明显提升,达到61.5 HRC,达到工艺要求。表明感应线圈设计合理,感应淬火工艺适当,可应用于高精度保持性滚珠丝杠坯料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淬火 感应线圈 有限元仿真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S55C钢高温流变行为的本构模型
16
作者 周俞廷 郝庆乐 +5 位作者 宋俊辉 俞鑫山 赵凯鹏 钟素娟 关常勇 龙伟民 《锻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2-280,共9页
基于Gleeble-3180热模拟试验机对S55C钢材展开变形温度为850~1000℃、应变速率为0.01~10 s^(-1)的等温流变压缩实验,研究了该材料的高温热变形行为;根据实验所得的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分析了真实应变、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流动应力... 基于Gleeble-3180热模拟试验机对S55C钢材展开变形温度为850~1000℃、应变速率为0.01~10 s^(-1)的等温流变压缩实验,研究了该材料的高温热变形行为;根据实验所得的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分析了真实应变、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流动应力的影响规律,并建立了S55C钢材应变补偿后的Arrhenius本构模型,更进一步地对模型的拟合精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55C钢材热压缩变形过程的塑性变形部分可以分为3个阶段,变形初期,流动应力随应变的增加而急剧增大;变形中期,流动应力的增长速率减缓,材料加工硬化和动态软化相抗争,达到平衡后出现峰值应力;变形后期,流动应力在不同的应变速率下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低应变速率下,流动应力呈现出下降的特征,热压缩变形中的软化形式以动态再结晶为主,而在高应变速率下,流动应力则在峰值应力范围内趋于稳定,软化形式主要为动态回复。对比分析材料本构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实验所得数据,获得应变补偿的Arrhenius本构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4844,平均绝对相对误差为8.76285%,说明该本构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S55C钢材的高温热变形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55C钢材 Arrhenius本构模型 ZENER-HOLLOMON参数 热变形行为 应变速率
原文传递
C/C复合材料钎焊接头应力场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胜男 路全彬 +3 位作者 都东 孙华为 周许升 龙伟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3-217,共5页
异种材料钎焊接头中的残余应力是接头连接质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本工作基于热-弹-塑性理论,以Abaqus有限元软件为平台,采用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研究C/C-C/C、C/C-TiAl同种及异种材料钎焊接头残余应力状态,揭示应力分布对接头连接性能... 异种材料钎焊接头中的残余应力是接头连接质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本工作基于热-弹-塑性理论,以Abaqus有限元软件为平台,采用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研究C/C-C/C、C/C-TiAl同种及异种材料钎焊接头残余应力状态,揭示应力分布对接头连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钎焊接头中,等效应力大小和分布状态不同。同种材料接头中应力集中分布在钎缝和C/C复合材料钎焊面棱角处,从外向内逐渐减小;异种材料接头中,应力集中在靠近钎缝区域的C/C复合材料上,从内向外逐渐减小。影响接头性能的应力主要为钎缝轴向正应力和垂直于轴向的切应力。同种材料接头中残余应力较小,C/C复合材料受轴向拉应力几乎为零,影响其连接性能的主要是切应力。异种材料接头中残余应力较高,C/C复合材料中最大轴向拉应力分布在棱角位置,最大切应力分布在钎焊面内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异种材料钎焊接头 有限元模拟 残余应力
下载PDF
感应钎涂工艺在旋耕刀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晨颖 张雷 +3 位作者 孙志鹏 王宇 钱志敏 秦建 《电焊机》 2022年第10期23-30,共8页
针对旋耕刀寿命短、更换勤的技术难题,开展旋耕刀耐磨强化工艺研究。分别采用等离子熔覆和感应钎涂工艺在65Mn钢上制备了35%WC涂层,结果表明,感应钎涂35%WC涂层的耐磨性比等离子熔覆35%WC涂层高1.5倍,硬质颗粒在其中分布更加均匀,烧损... 针对旋耕刀寿命短、更换勤的技术难题,开展旋耕刀耐磨强化工艺研究。分别采用等离子熔覆和感应钎涂工艺在65Mn钢上制备了35%WC涂层,结果表明,感应钎涂35%WC涂层的耐磨性比等离子熔覆35%WC涂层高1.5倍,硬质颗粒在其中分布更加均匀,烧损更少。在此研究基础上开发了感应钎涂金刚石涂层,其耐磨性较感应钎涂35%WC涂层提高5倍以上。对旋耕刀感应钎涂金刚石涂层的钎涂时间进行了优化,发现钎涂时间为25 s时,涂层成形性好,旋耕刀体变形小,田间试验验证其使用寿命较原始旋耕刀提高了4倍以上。将感应钎涂金刚石技术推广应用至犁尖、粉碎刀等农机刀具,使用寿命普遍提升3倍以上;应用至刮板输送机中部槽、输送绞龙等工程机械过流部件,可显著减少磨损,降低能源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钎涂 等离子熔覆 耐磨强化 旋耕刀 金刚石涂层
下载PDF
基于S型加减速的内螺纹磨削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威 吴双峰 +1 位作者 郭远东 周春临 《制造业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6-171,共6页
针对内螺纹磨床磨削丝杠螺母内螺纹时,砂轮与螺纹切入点的对齐需要等待一转信号问题,提出一种平动轴进给速度规划方法。基于5段S型加减速控制算法和主轴脉冲信号产生原理,根据螺纹插补运动规律计算加加速、减加速和匀速插补时间,将数控... 针对内螺纹磨床磨削丝杠螺母内螺纹时,砂轮与螺纹切入点的对齐需要等待一转信号问题,提出一种平动轴进给速度规划方法。基于5段S型加减速控制算法和主轴脉冲信号产生原理,根据螺纹插补运动规律计算加加速、减加速和匀速插补时间,将数控系统等待的脉冲时间分配到整个加速过程,使数控系统不等待一转信号,砂轮回到零点后直接进行插补计算,并防止“乱扣”。通过仿真实验对比了传统的等待一转信号的处理方法,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在循环磨削时降低机床振动,提高运动精度和精度保持性,提高内螺纹磨削效率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转信号 S型加减速 数控系统 内螺纹磨削
下载PDF
钢的激光淬火研究现状 被引量:2
20
作者 伍里峰 龙伟民 +2 位作者 杨洋 付龙 李光煜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23年第5期20-31,共12页
综述了激光淬火技术在钢中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激光淬火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表面硬化工艺之一,几乎可以应用于所有钢铁材料的表面硬化。介绍了激光淬火技术的原理及设备,总结了激光淬火技术对钢铁材料耐磨性及硬度的提升,并从激光工艺... 综述了激光淬火技术在钢中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激光淬火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表面硬化工艺之一,几乎可以应用于所有钢铁材料的表面硬化。介绍了激光淬火技术的原理及设备,总结了激光淬火技术对钢铁材料耐磨性及硬度的提升,并从激光工艺参数、材料自身性质、外部环境条件出发,介绍了其对激光淬火后材料性能的影响因素。介绍了适用于钢的激光淬火工艺研究现状,采用离散激光淬火进一步提升材料耐磨性,采用多道次激光淬火进一步细化晶粒,采用激光复合强化技术提升材料的综合性能等。从激光淬火温度场模拟、组织转变、硬度预测等方面介绍了激光淬火过程的模拟仿真技术,展望了激光淬火技术在钢铁材料上的进一步发展,找到可提高材料性能的新工艺,并将其推广至生产应用上。将数字仿真技术与激光淬火相结合,模拟钢铁材料激光淬火后的耐磨性、耐蚀性等复杂物化性能,是研究者们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淬火 激光相变硬化 离散淬火 多道次激光淬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