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40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存在问题及对策——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为例
1
作者 王庆灵 豆志鹏 +2 位作者 蒙明君 张娉婷 王亚南 《经济师》 2023年第5期269-270,共2页
人力资源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核心竞争力日益凸显,而公开招聘是人才选择的基础性途径。当前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和人才队伍的建设。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简称热林中心)为中央驻桂科研... 人力资源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核心竞争力日益凸显,而公开招聘是人才选择的基础性途径。当前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和人才队伍的建设。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简称热林中心)为中央驻桂科研事业单位,地处祖国南疆,成立以来,十分重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文章通过阐述热林中心公开招聘工作的经验做法,强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重要意义,从分析热林中心2017至2021年高校毕业生招聘情况入手,找出热林中心公开招聘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提高公开招聘效果提出合理化建议,旨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保障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业单位 公开招聘 毕业生
下载PDF
优化博士生“申请—考核”制招生体系的探索——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为例
2
作者 李红 吴海龙 张金玉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39期129-132,共4页
“申请—考核”制是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重大改革,招生单位不断优化申请条件、完善“申请—考核”制招生流程有助于最大限度发挥该招生制度的选才成效。针对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在试行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 “申请—考核”制是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重大改革,招生单位不断优化申请条件、完善“申请—考核”制招生流程有助于最大限度发挥该招生制度的选才成效。针对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在试行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探索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在研究生群体和教师群体中开展调研。提出适度放宽申请条件;实行材料审核积分制;引入“院外双向匿名评审”制;推广导师课题组考核方式;弱化博士科研计划书的形式要求;强化培养环节管理,严把中期考核淘汰关和学生毕业出口关等措施。这些措施将进一步提升“申请-考核”招生制度的公平性和招生流程的规范性,并为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推进和优化“申请—考核”体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招生 “申请—考核”制 申请条件 招生流程 培养管理
下载PDF
林业科研院所科研项目管理探析——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为例
3
作者 廖超 叶天一 裴男才 《温带林业研究》 2023年第3期79-82,共4页
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放、管、服”政策的落地,对林业科研院所科研项目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科研项目不仅代表着社会产业的核心,更是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本文浅要分析了林业科研院所在科研项目管理方面存在的... 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放、管、服”政策的落地,对林业科研院所科研项目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科研项目不仅代表着社会产业的核心,更是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本文浅要分析了林业科研院所在科研项目管理方面存在的基本问题,结合目前比较成熟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方法,根据科研项目的六个维度将科研项目进行四级分类,实现四级管理,有针对性的对项目进行全过程、量化管理,对林业科研院所信息化发展及提升科研管理人员管理水平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项目管理 管理体系 分类管理 量化管理
下载PDF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林学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为例
4
作者 梁馨予 梁巍 +1 位作者 陈雷 张利利 《林草政策研究》 2023年第1期90-96,共7页
2018-2022年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改革的第一阶段,总结该阶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各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尤为重要。文中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学领域2016-2019年度结题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果产出为基础,建立一种较为合理的学科发展定... 2018-2022年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改革的第一阶段,总结该阶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各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尤为重要。文中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学领域2016-2019年度结题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果产出为基础,建立一种较为合理的学科发展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十三五”期间林产化学的发展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对森林培育学等7个学科方向发展的促进作用较为一般,而对森林生物学等4个学科方向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弱。建议加大森林生物学等4个学科方向人才和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研究可为今后林学领域的学科布局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林学领域 学科发展 定量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的管理与成效研究——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为例
5
作者 梁馨予 唐晓倩 +3 位作者 杨中志 张猛 刘玉鹏 梁巍 《江苏科技信息》 2023年第15期45-49,共5页
文章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为例,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的设立背景、管理模式及执行成效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指出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在推动公益性科研院所科研工作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指出... 文章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为例,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的设立背景、管理模式及执行成效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指出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在推动公益性科研院所科研工作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引入技术管理、改善绩效评价体系以及建立配套绩效奖励机制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 管理 成效
下载PDF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6
作者 周永红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简称林化所)成立于1960年,为副司局级单位,是专业从事木质和非木质林产品化学加工与利用,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及工程设计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科研院所。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木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简称林化所)成立于1960年,为副司局级单位,是专业从事木质和非木质林产品化学加工与利用,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及工程设计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科研院所。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等一批国内外专家。有博士、硕士培养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以我所为依托,建立了生物质化学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林产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油茶科学中心—加工利用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林产化学工程重点开放性实验室、国家林业局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局活性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局生物质能源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产化工中试基地、国家林业局林化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南京)、江苏省生物质能源与材料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为开展生物质领域的研究、科技成果转化、技术集成与孵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林产化学工业 能源研究所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开放性实验室 国家林业局 生物质能源
下载PDF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圆满完成《广州市林业发展规划》项目
7
作者 王成 《中国城市林业》 2007年第6期F0002-F0002,1,共2页
2004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标承担了广州市林业局的《广州市林业发展规划》招标项目。
关键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林业发展 广州市 规划 招标项目 林业局
下载PDF
林业标准化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庆新 于雷 +2 位作者 侯春华 丁中原 杨中志 《中国标准化》 2018年第7期131-135,153,共6页
林业标准化作为贯穿林业发展全过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标准化现状分析,得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注重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标准制修订与应用的强势,加快推动林业... 林业标准化作为贯穿林业发展全过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标准化现状分析,得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注重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标准制修订与应用的强势,加快推动林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高林业生产建设水平。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构建林业标准化体系等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标准化 成效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推动林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思考——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永亮 刘丹 +3 位作者 张微 范亚雄 张卓立 刘艺欧 《农业科技管理》 2020年第5期53-55,79,共4页
加快林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于全面提升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为例,统计分析了该所科技成果积累、技术服务签订、承担转化人员结构等方面的情况,指出了该所在林草科... 加快林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于全面提升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为例,统计分析了该所科技成果积累、技术服务签订、承担转化人员结构等方面的情况,指出了该所在林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如缺乏科技成果转化专业人员、科技成果转化类型单一、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不高等,提出了对接市场行业需求、培育重点转化成果,鼓励实用技术研发、制定更多激励政策,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发挥条件平台作用,打造典型成功案例、做好效果宣传推介等促进林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草 科技成果 转移转化 技术服务
下载PDF
基于SWOT分析的森林旅游发展研究——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为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谭新建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52-55,共4页
运用SWOT分析法对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森林旅游产业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内部优势包括资源优势、科研融合优势、地理区位优势;内部劣势包括森林经营限制性因素多、开发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外部机遇包括... 运用SWOT分析法对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森林旅游产业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内部优势包括资源优势、科研融合优势、地理区位优势;内部劣势包括森林经营限制性因素多、开发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外部机遇包括政策利好机遇、产业承接机遇;外部威胁包括资源开发的不可预估性、市场环境的不可预知性。探索科技创新与绿色产业融合的机制与模式,提出符合以科研支撑为特色的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对策,包括推动森林旅游景观带建设、构建森林旅游科普示范区、扩大森林旅游宣传推广、突出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积极扩大渠道筹措资金、实施多功能森林经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旅游 环境战略分析法 绿色产业
下载PDF
科研院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与探索——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丽 白登忠 +1 位作者 吴海龙 刘民建 《中国林业教育》 2019年第6期13-17,共5页
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内容,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培养具有独特性,创新科研院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提升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为例,在对科研院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内容,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培养具有独特性,创新科研院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提升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为例,在对科研院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其所面临的挑战包括:研究生分布离散,不便于集中管理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数量不足,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量较为薄弱;导师偏重于研究生的专业教育,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外部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针对面临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大胆创新。一是完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机构,明确责任主体;二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重视新媒体手段的运用,充分发挥网络教育作用;三是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四是探索实施“双导师制”,加强研究生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五是建立评优促建机制,发挥优秀研究生的引领作用;六是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实践证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效,即以基层党建为抓手创建了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通过充分发挥“双导师制”的特有优势密切了师生关系、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院所 研究生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 组织机构 管理机制 服务平台 创新
下载PDF
科研院所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研究——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谭新建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73-77,共5页
以主观评价方法体系为主导,探索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的适用范围,提高评价方法的理论应用广度。系统地采用了认知地图调查法、被测对象自由报告法和无结构型问卷法等多个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式,对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内建成环境进行了... 以主观评价方法体系为主导,探索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的适用范围,提高评价方法的理论应用广度。系统地采用了认知地图调查法、被测对象自由报告法和无结构型问卷法等多个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式,对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内建成环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院内建筑和环境品质之间存在显著关系,主轴线可视为建筑元素分布的核心区域,办公区是职工环境意象的中心,办公区内楼宇间距、交通便利性、绿化层次对院内环境品质的评价起到重要作用。选取样本的典型性存在不足,但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研究要点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成环境主观评价 认知地图调查法 自由报告评价法
下载PDF
新形势下林业科技管理创新举措与发展对策——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廖超 裴男才 +1 位作者 叶天一 周长品 《温带林业研究》 2022年第4期76-80,共5页
随着新时代社会的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时代社会背景下的林业必然会推动林业科技管理的创新,同时也对林业科技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新目标和新挑战。结合实际工作,做好新形势下林业科技管理工作,为创新科技管理机制,服务国家战略... 随着新时代社会的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时代社会背景下的林业必然会推动林业科技管理的创新,同时也对林业科技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新目标和新挑战。结合实际工作,做好新形势下林业科技管理工作,为创新科技管理机制,服务国家战略需要。本文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为例,在总结“十三五”期间取得的科研工作成就的基础上,介绍了科研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创新做法,提出逐步优化科技管理制度、提升科技管理服务水平、梳理各类科技平台资源、提升科研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建议。通过完善制度、优化服务等一系列举措,推进科技领域新改革,充分发挥本所特色,为区域林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技支撑,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间同类林业科研院所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管理 科技创新 制度建设 信息化平台
下载PDF
科研机构学位点自我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与构建——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珏闻 金海燕 张金玉 《科教文汇》 2020年第34期4-6,共3页
学位点评估指标体系是评估的执行抓手。该文通过对比普通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学位点自我评估工作的差异,构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学位点自我评估指标体系,使指标体系具有突出办学优势、尊重培养过程、强调行业特征等特点,并提出树立战略... 学位点评估指标体系是评估的执行抓手。该文通过对比普通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学位点自我评估工作的差异,构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学位点自我评估指标体系,使指标体系具有突出办学优势、尊重培养过程、强调行业特征等特点,并提出树立战略化发展目标、建立类别化理念、形成常规性工作的学位点自我评估指标体系完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机构 学位点 自我评估 指标体系
下载PDF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15
作者 周永红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简称林化所)成立于1960年,为副司局级单位,是专业从事木质和非木质林产品化学加工与利用,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及工程设计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科研院所。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木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简称林化所)成立于1960年,为副司局级单位,是专业从事木质和非木质林产品化学加工与利用,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及工程设计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科研院所。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等一批国内外专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产化学工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 非木质林产品 产品开发 科研院所 加工与利用 工程设计 研究所
下载PDF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16
作者 周永红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简称林化所)成立于1960年,为副司局级单位,是专业从事木质和非木质林产品化学加工与利用,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及工程设计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科研院所。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木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简称林化所)成立于1960年,为副司局级单位,是专业从事木质和非木质林产品化学加工与利用,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及工程设计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科研院所。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等一批国内外专家。有博士、硕士培养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以我所为依托,建立了生物质化学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林产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林业生物质高效转化利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产业技术创新类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国家油茶科学中心-加工利用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产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活性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物质能源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产化工中试基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化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南京)、江苏省生物质能源与材料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为开展生物质领域的研究、科技成果转化、技术集成与孵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产化学工业 中国工程院 重点实验室 非木质林产品 林化产品 林产化工 林业生物质 国家工程实验室
下载PDF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17
作者 周永红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简称林化所)成立于1960年,为副司局级单位,是专业从事木质和非木质林产品化学加工与利用,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及工程设计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科研院所。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木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简称林化所)成立于1960年,为副司局级单位,是专业从事木质和非木质林产品化学加工与利用,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及工程设计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科研院所。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等一批国内外专家。有博士、硕士培养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以我所为依托,建立了生物质化学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林产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林业生物质高效转化利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产业技术创新类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国家油茶科学中心-加工利用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产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活性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物质能源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产化工中试基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化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南京)、江苏省生物质能源与材料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为开展生物质领域的研究、科技成果转化、技术集成与孵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产化学工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 重点实验室 非木质林产品 林化产品 林产化工 林业生物质 国家工程实验室
下载PDF
谈科研院所基层党组织在科普工作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为例
18
作者 李伟 武高洁 +2 位作者 张曼胤 庄春艳 梅秀英 《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44-48,共5页
做好林业科普工作对发展林业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创新则是科普工作持续发展的有利保证。科研院所基层党组织具有承上启下、智力资源丰富和掌握前沿知识等特点。湿地科普工作的形式具有多样性与有效性,科普对象具有广泛性与针对性。科研院... 做好林业科普工作对发展林业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创新则是科普工作持续发展的有利保证。科研院所基层党组织具有承上启下、智力资源丰富和掌握前沿知识等特点。湿地科普工作的形式具有多样性与有效性,科普对象具有广泛性与针对性。科研院所基层党组织开展科普工作既有利于党员自身的发展与提升,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党组织 湿地科普 效益
下载PDF
基于火模拟的森林火灾风险定量评估——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为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宗学政 田晓瑞 +1 位作者 马帅 刘畅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3-90,共8页
【目的】森林火灾风险评估是利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综合考虑一个区域的火发生可能性及对环境造成的潜在影响,识别区域内的高火灾风险区是开展科学林火管理的基础。本研究基于森林燃烧概率、潜在火行为和暴露性综合评估一个区域的森林火... 【目的】森林火灾风险评估是利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综合考虑一个区域的火发生可能性及对环境造成的潜在影响,识别区域内的高火灾风险区是开展科学林火管理的基础。本研究基于森林燃烧概率、潜在火行为和暴露性综合评估一个区域的森林火灾风险,为林火管理部门开展林火管理和可燃物处理提供指导。【方法】利用燃烧概率模型(Burn-P3)在景观尺度上模拟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所属林区的燃烧概率、潜在火强度、蔓延速度及火发生类型。根据火对周围城镇和水源的潜在环境和安全问题计算火灾暴露性。综合这些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方法定量评估森林火灾风险,分析火灾风险的空间特征和不同类型植被的燃烧性差异。【结果】火模拟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平均燃烧概率为0.0401,燃烧概率高和很高的区域分别占研究区的5.3%和2.3%。火烧以地表火和间歇性树冠火为主,平均火强度及蔓延速度分别为2043.6 kW/m2和2.5 m/min。火行为指数高和很高的区域分别占17.3%和6.2%。针阔混交林的燃烧概率和潜在火行为指数最高,阔叶林的燃烧概率及潜在火行为指数最低,但其暴露性指数最高。火灾风险综合评估结果表明,风险高和很高的区域分别占19.7%和6.5%,针阔混交林的火灾风险指数高于其他植被类型。【结论】研究区内大部分区域的燃烧概率较低,但潜在火行为指数较高。城镇和水源附近森林的火灾风险等级高,是林火管理的重点区域。部分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存在发生稳进树冠火的可能,可以通过可燃物处理措施来减少可燃物梯及地表易燃可燃物,降低火灾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火 燃烧概率 火行为 风险评估 火模拟
下载PDF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成果产出与人才培养的助推成效——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为例
20
作者 廖超 马海宾 《石河子科技》 2017年第2期34-36,共3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文章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为例,分析近十年来热林所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简要展示了科学基金对热林所成果产出与人才培养的助推作用。
关键词 热林所 科学基金 林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