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8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森林生态与保护学研究中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研究
1
作者 刘慧文 《现代仪器》 CAS 2012年第4期63-64,共2页
总结国内外关于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的现状与趋势,浅谈森林生态与保护学研究中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并提出共享平台建设措施。
关键词 科学仪器 资源共享 紧迫性 重要性 措施
下载PDF
环境同位素在森林生态系统水循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徐庆 安树青 +2 位作者 刘世荣 程全军 潘云芬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15,共5页
环境同位素技术有较高的灵敏度与准确性,为水循环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文中综述了环境同位素概念、示踪原理及其在生态系统水循环过程,包括大气降水、林冠穿透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和植物水过程的应用现状,同时展望了环境同... 环境同位素技术有较高的灵敏度与准确性,为水循环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文中综述了环境同位素概念、示踪原理及其在生态系统水循环过程,包括大气降水、林冠穿透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和植物水过程的应用现状,同时展望了环境同位素在定量阐明森林生态系统"六水"转化关系和水循环机理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同位素 森林生态系统 水循环 水资源
下载PDF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王兵 任晓旭 胡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3-47,共5页
森林生态系统在维护环境和提供生态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是目前的研究热点。采用由国家林业局发布的统一评估体系和计算公式,利用第7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对全国各省区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 森林生态系统在维护环境和提供生态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是目前的研究热点。采用由国家林业局发布的统一评估体系和计算公式,利用第7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对全国各省区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评估,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多边形综合指标法进行综合评价与分级。结果表明: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00147.61亿元/a;各省区单位面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主要分布在4.00万~5.00万元/(hm2·a)之间;我国各省区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水平分布不均,各省区间差异较大;低纬度和高纬度省区的综合评价指数较高,中纬度地区的省区综合评价指数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多边形综合指标法
下载PDF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兵 王燕 +1 位作者 赵广东 包青春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194-199,共6页
碳平衡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的重要性出发,对植被、枯落物、土壤碳库及土壤呼吸的研究现状和主要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对... 碳平衡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的重要性出发,对植被、枯落物、土壤碳库及土壤呼吸的研究现状和主要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碳平衡 固碳能力 土壤呼吸
下载PDF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评价研究综述 被引量:48
5
作者 马姜明 刘世荣 +2 位作者 史作民 刘兴良 缪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297-3303,共7页
森林退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对退化的森林进行恢复评价是合理地进行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基础。介绍了森林退化的概念,综述了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评价的一般程序,主要包括恢复目标的确定、参照系的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定量评价... 森林退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对退化的森林进行恢复评价是合理地进行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基础。介绍了森林退化的概念,综述了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评价的一般程序,主要包括恢复目标的确定、参照系的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定量评价等几个方面。目前,大多数退化森林恢复评价主要包括物种多样性、植被结构和生态学过程3个方面。其中,物种多样性包括物种丰富度和多度等;植被结构包括植被盖度、乔木密度、高度、胸高断面积、生物量和凋落物结构等;生态学过程包括养分库、土壤有机质以及生物间的相互关系等。不同的研究者或管理者由于对恢复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需求存在差异,评价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角度也不一样。恢复评价可以从特殊种群到整个生态系统的不同层次进行。在深刻理解森林退化定义的基础上,建立现实的目标和正确地选择参照系是恢复评价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退化 恢复目标 参照系统 生态系统特征 评价方法
下载PDF
强度干扰后退化森林生态系统中保留木的生态效应研究综述 被引量:16
6
作者 缪宁 刘世荣 +2 位作者 史作民 马姜明 王晖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3889-3897,共9页
保留木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受到强度干扰后所存留的树木,保留木对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维持和恢复具有多方面的生态效应。在生态系统的尺度上总结了退化森林生态系统中保留木的各种生态效应,主要包括保留木对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 保留木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受到强度干扰后所存留的树木,保留木对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维持和恢复具有多方面的生态效应。在生态系统的尺度上总结了退化森林生态系统中保留木的各种生态效应,主要包括保留木对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附生生物多样性、动物活动和动物多样性、树木更新、空间结构)的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经营中,"绿树保留"的经营方式是基于保留木生态效益的实践应用,它可有效减少采伐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所造成的损失。并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受到强度干扰后森林生态系统中保留木的多种生态效应,可为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木 退化森林 生态效应 干扰 森林生态系统 恢复
下载PDF
济南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格局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黄龙生 王兵 +1 位作者 牛香 宋庆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6477-6486,共10页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同人类福祉密不可分,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以济南市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济南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量化评估,得出济南市年森林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同人类福祉密不可分,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以济南市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济南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量化评估,得出济南市年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森林防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游憩的价值为264.41亿元,其中涵养水源、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保护排在前3位;各区/县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排序为:历城区>长清区>章丘市>平阴县>商河县>济阳县>市中区>天桥区>历下区>槐荫区;除森林防护功能以外,其他各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的空间格局分布大体上均呈现南部>北部>中部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 空间格局 济南市
下载PDF
江西大岗山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马向前 王兵 +1 位作者 郭浩 王燕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9-63,共5页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是生态系统健康的分支,近些年来发展迅速,已逐渐成为国内外进行森林状况评估和森林资源管理的主要依据。在江西大岗山国家级森林生态站的研究数据基础上,提出全新的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的指标体系,对大岗山森林生态系...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是生态系统健康的分支,近些年来发展迅速,已逐渐成为国内外进行森林状况评估和森林资源管理的主要依据。在江西大岗山国家级森林生态站的研究数据基础上,提出全新的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的指标体系,对大岗山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估。评估结果认为:大岗山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指数平均值为11.14,处于较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估 评估指标体系 健康指数平均值 大岗山
下载PDF
广西壮族自治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被引量:33
9
作者 王兵 魏江生 +3 位作者 俞社保 梁建平 蔡会德 农胜奇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6-51,117,共7页
利用广西2009年二次资源调查数据和森林生态站长期、连续观测数据及社会公共数据,采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评估了广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结果表明:广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8388.93亿元/... 利用广西2009年二次资源调查数据和森林生态站长期、连续观测数据及社会公共数据,采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评估了广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结果表明:广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8388.93亿元/每年,每公顷森林提供的价值平均为6.070万元/每年,7项服务功能的价值量排序:涵养水源>固碳制氧>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大气环境>保育土壤>林木营养积累>森林游憩。不同林分类型由大到小的顺序为软阔类(37.86%)>松类(14.79%)>桉树(12.07%)>杉木(10.61%)>石山灌木林(7.71%)>灌木经济林(3.60%)>栎类(3.25%)>硬阔类(2.98%)>乔木经济林(2.69%)>竹林(2.55%)>土山灌木林(1.88%)>红树林(0.02%)。研究结果可为广西生态环境保护和核算绿色GDP以及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量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壮族自治区 森林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下载PDF
基于GIS的湖北省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规划 被引量:8
10
作者 郭慧 王兵 牛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6829-6837,共9页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可为森林经营和生态效益评估提供基础数据。以湖北省为例,设计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的指标体系,基于球状模型进行普通克里格插值,与GIS的空间叠置分析相耦合,生成湖北省生态地理区划和生态功能区划;...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可为森林经营和生态效益评估提供基础数据。以湖北省为例,设计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的指标体系,基于球状模型进行普通克里格插值,与GIS的空间叠置分析相耦合,生成湖北省生态地理区划和生态功能区划;建立森林生态站网络规划的有效分区,进行森林生态站站点布设,构建了湖北省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总结讨论了该网络的合理性和保障措施、与其它生态站网络的比较和网络规划的局限性。结果表明:该网络将湖北省划分成12个分区,共布设16个森林生态站,其中计划建设12个生态站,已经建设4个生态站;不仅可以监测湖北省81.8%的森林面积,88.9%的生态功能区面积,98.2%的重点生态功能区面积和87.5%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面积,而且9个森林生态站分布与湖北省4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和3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相匹配。该网络可以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生态要素的连续观测与清查,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效益评估,以及重大生态工程提供数据支撑和辅助决策分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站 空间分析 网络规划 精度评价
下载PDF
大气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1
作者 周薇 王兵 李钢铁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1期34-40,共7页
近几十年来,由于化石燃料和农牧业含氮化肥饲料的广泛使用,全球大气氮沉降量明显增加,一些地区已经达到饱和甚至超过了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临界负荷.过量氮沉降会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负效应.本文概述了全球氮沉降的现状,介绍了氮沉降增加... 近几十年来,由于化石燃料和农牧业含氮化肥饲料的广泛使用,全球大气氮沉降量明显增加,一些地区已经达到饱和甚至超过了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临界负荷.过量氮沉降会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负效应.本文概述了全球氮沉降的现状,介绍了氮沉降增加对森林土壤和植物的影响机制,从而说明了我国开展氮沉降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大气氮沉降 影响
下载PDF
江西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研究 被引量:74
12
作者 王兵 李少宁 郭浩 《江西科学》 2007年第5期553-559,587,共8页
构建了适合江西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大岗山森林生态站长期、连续观测数据及多年科研成果,利用2次资源清查资料及社会公共数据估算了江西省"九五"和"十五"期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 构建了适合江西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大岗山森林生态站长期、连续观测数据及多年科研成果,利用2次资源清查资料及社会公共数据估算了江西省"九五"和"十五"期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结果表明:"九五"期间平均每年总价值为7 010.53亿元,单位面积价值为7.88万元/(hm2.a);"十五"期间为7 241.017亿元,单位面积价值为7.24万元/(hm2.a)。总价值增长3.29%,单位面积价值减少了1.26%。在7项服务功能中,其大小顺序依次均为:涵养水源>固碳制氧>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大气环境>保育土壤>林木营养积累>森林游憩与生态文化。"十五"期间各森林类型总价值大小顺序为:杉木>马尾松>栎类>其它硬阔>经济林>竹林>其它软阔>楠木>阔叶混>樟树>檫木>桐类>针阔混,单位面积价值大小顺序为:栎类>桐类>其它硬阔>樟树>其它软阔>楠木>檫木>阔叶混>竹林>马尾松>针阔混>经济林>杉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 评价指标体系 价值评估 江西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测算方法的森林生态效益研究——以龙江森工集团天保工程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龙生 王兵 +1 位作者 牛香 宋庆丰 《温带林业研究》 2018年第1期7-13,共7页
基于分布式测算方法对龙江森工集团天保工程生态效益进行评价,探讨森林生态效益的消长变化,为后续天保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提供技术支撑。基于龙江森工集团二类调查数据,采用分布式测算方法,依据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 基于分布式测算方法对龙江森工集团天保工程生态效益进行评价,探讨森林生态效益的消长变化,为后续天保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提供技术支撑。基于龙江森工集团二类调查数据,采用分布式测算方法,依据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对龙江森工集团主要植被类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生态效益进行评价。在天保工程实施期间:(1)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增加1 582.36亿元·a^(-1),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增加值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净化大气环境、固碳释氧和林木积累营养物质;(2)其中,8种林分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呈减少趋势,12种林分类型呈增加趋势,但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增加趋势;(3)近熟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增幅最多,达122.44%;其次是中龄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增幅为56.39%。龙江森工集团天保工程为恢复、保护和发展生态环境进行巨大的投入,天保工程区所产生的森林生态效益给当地乃至全国提供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测算方法 森林生态效益 天然林保护工程 龙江森工集团
下载PDF
中国森林土壤碳储量与土壤碳过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188
14
作者 刘世荣 王晖 栾军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5437-5448,共12页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陆地上最大的碳储库和碳吸收汇。国内外研究表明,土壤亚系统在调节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森林类型的多样性、结构的复杂性以及森林对干扰和变化环境响应的时空动...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陆地上最大的碳储库和碳吸收汇。国内外研究表明,土壤亚系统在调节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森林类型的多样性、结构的复杂性以及森林对干扰和变化环境响应的时空动态变化,至今对森林土壤碳储量和变率的科学估算,以及土壤关键碳过程及其稳定性维持机制的认识还十分有限。综述了近十几年来我国森林土壤碳储量和土壤碳过程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碳储量、土壤碳化学稳定性、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土壤呼吸影响机制、气候变化与土地利用对土壤碳过程的影响等;评述了土壤碳过程相关科学问题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未来土壤碳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促进我国森林土壤碳循环研究,科学评价森林土壤碳固持潜力及其稳定性维持机制和有效实施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土壤 碳储量 土壤呼吸 土壤碳化学稳定性
下载PDF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 被引量:195
15
作者 王兵 任晓旭 胡文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5-153,共9页
根据全国第7次(2005—2009年)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和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网路(CFERN)台站多年连续观测数据,应用由国家林业局2008年发布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对2009年全国及各省级行政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 根据全国第7次(2005—2009年)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和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网路(CFERN)台站多年连续观测数据,应用由国家林业局2008年发布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对2009年全国及各省级行政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价值评估。结果表明:2009年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0.01万亿元.a-1;各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表现为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固碳释氧>保育土壤>净化大气环境>积累营养物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空间格局分布特点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部地区(四川和云南)和东北地区(黑龙江和内蒙古)以及南部地区(广东、广西和福建),我国北方地区总价值普遍低于南方地区,东部地区普遍高于西部地区;单位面积价值量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南部沿海地区(海南、广东和广西),较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和中部地区(天津、北京和河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评估 区域评价 中国
下载PDF
中国杉木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王兵 魏文俊 +2 位作者 李少守 郭浩 白秀兰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3-98,共6页
利用中国4次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以及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CFERN)的实测数据,估算了中国1977—2003年4个时期杉木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分析了其年龄结构特征、垂直分配结构特征、时空动态格局和贮碳潜力。总碳储量研究结果1... 利用中国4次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以及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CFERN)的实测数据,估算了中国1977—2003年4个时期杉木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分析了其年龄结构特征、垂直分配结构特征、时空动态格局和贮碳潜力。总碳储量研究结果1977—1981为1.09Gt,1984—1988为1.496Gt,1994—1998为2.446Gt,1999—2003为2.866Gt。江西、湖南、浙江、福建、云南、广西和广东7省的杉木林碳储量约占84%-86%。幼、中龄杉木林碳储量在79%-83.90%之间,随着杉木林的演替成熟,我国杉木林生态系统是一个潜在的碳库。在垂直分布上,乔木层碳储量占9.38%-10.63%,林下植被占0.6%-0.7%,土壤占87.99%-89.02%,枯落物占0.68%-0.78%,不同时期杉木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垂直分配结构基本相似。1999—2003期间中国杉木林生态系统碳素现存量为2.866Gt,一个龄级期(10a)后碳储量将达到3.772Gt,并以90.63Mt·a^-1的平均积累速率递增,是一个贮存潜力大,增长速率快的碳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量 生态系统 杉木林 中国
下载PDF
基于森林生态连清体系的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师贺雄 王兵 牛香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2-50,共9页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全指标体系连续观测与定期清查(简称"森林生态连清")体系将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CFERN)有机结合在一起;前者可以提供森林资源数据信息,通过后者获得森林生态系统各要素生态结...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全指标体系连续观测与定期清查(简称"森林生态连清")体系将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CFERN)有机结合在一起;前者可以提供森林资源数据信息,通过后者获得森林生态系统各要素生态结构、过程和功能的机理机制和服务研究所需参数。基于第八次(2009—2013年)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本文采用森林生态连清体系,对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等7类13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进行物质量和价值量两方面的评估,并分析了不同地区和不同服务项生态效益特点。结果表明: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12.68万亿元/a,相当于2013年全国GDP的22.3%,是当年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的2.68倍,每年为每位国民提供了约0.94万元的生态系统服务。在总价值量中,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量最高(占总价值量的34.20%),其次为涵养水源价值量。各项服务的物质量和价值量西部地区均最高,主要原因是该地区森林资源面积较大,降水、温度、土壤类型和树种等也有重要影响。东部和西部地区森林资源占有比例和产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例对比,森林资源面积相近的东部和东北地区产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比,均体现出中国森林资源分布变化、温度梯度变化和水分梯度变化的基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 连清体系 分布式 全指标体系 物质量 价值量
下载PDF
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生态产能价值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黄龙生 王兵 +1 位作者 牛香 宋庆丰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1-148,共8页
为了直观反映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取得的生态效益,客观量化天保工程生态产能价值,运用分布式测算方法,基于大兴安岭林业集团二类调查数据,依据国家林业行业标准LY/T 1721—2008《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对其主要植被类型天然林... 为了直观反映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取得的生态效益,客观量化天保工程生态产能价值,运用分布式测算方法,基于大兴安岭林业集团二类调查数据,依据国家林业行业标准LY/T 1721—2008《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对其主要植被类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生态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天保工程实施期间,生态产能总价值增加1 851.62亿元/a,各生态产能增加值从大到小依次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固碳释氧、保育土壤、涵养水源、净化大气环境和林木积累营养物质;2)不同林分类型生态产能价值量均呈增长趋势,其中,落叶松生态产能价值量增幅最高,为53.29%;3)中龄林生态产能价值量增幅最多达66.05%,其次是幼龄林,生态产能价值量增幅为17.22%;4)合理有效地对森林实施保护,使得森林的蓄积量及各项生态产能具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林区生态产能发展潜力巨大。该研究可为评估我国天保工程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变化,以及分析后续天保工程产生的生态效益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保护工程 生态产能 价值分析 森林生态系统
下载PDF
农林复合流域非点源污染调控的景观生态学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9
作者 田耀武 黄志霖 +2 位作者 肖文发 曾立雄 向勇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1期2723-2727,共5页
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的非点源污染已成为三峡库区等农林复合流域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景观生态学强调景观格局对生态过程中物质流、能量流的控制和影响。本研究以三峡库区农林复合流域为研究对象,从斑块类型水平、景观水平,综述非点源... 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的非点源污染已成为三峡库区等农林复合流域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景观生态学强调景观格局对生态过程中物质流、能量流的控制和影响。本研究以三峡库区农林复合流域为研究对象,从斑块类型水平、景观水平,综述非点源污染调控的景观生态学途径研究进展:第一阶段为景观生态调查。了解流域景观格局特征,判定造成非点源污染的主要原因和关键环节,明晰非点源污染产生的"源"斑块及其生态过程,确定景观格局与非点源污染的反馈关系;第二阶段为景观生态规划。斑块水平上,选取最佳管理措施(BMPs),评定应用效果;景观水平上,增加新的景观要素,调整"源"、"汇"景观斑块类型,评估景观水平调控效果;第三阶段景观生态管理。从斑块和景观两种水平进行小流域景观生态建设,逐步实施BMPs,实现景观生态规划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增强景观异质性,有效控制非点源污染强度,达到小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复合流域 景观生态学 非点源污染 调控
下载PDF
面向生态系统服务的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现状、挑战与展望 被引量:128
20
作者 刘世荣 代力民 +1 位作者 温远光 王晖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共9页
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它具有很高的生物生产力和生物量以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对全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和无可替代的作用。伴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对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它具有很高的生物生产力和生物量以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对全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和无可替代的作用。伴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对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不断高涨,而且人类对森林资源价值的认识也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推进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增加森林总量、提高森林质量、增强生态功能,已成为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乃至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本文全面综述了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发展历程,分析了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整合基于生态系统管理与满足现代人类福祉对森林多重需求的新的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理念,面向生态系统服务的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理念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森林经营发展战略表现为:1)从单纯的森林面积数量扩张,转变到提高单位面积的森林生产力和森林质量;2)从单一追求木材生产逐步转变为多目标经营,将森林林产品单一的经营目标转变为广泛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多目标经营;3)森林经营重点从林分水平转变为森林景观的经营,强调森林景观的时空异质性和动态变化,权衡和协同多种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倡导森林景观的多样性和连通性,提高森林与其它土地利用模式镶嵌构成的复合景观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增强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影响的适应能力;4)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将从依赖传统经验的主观决策转变为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决策,发展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决策支持系统和森林景观恢复与空间经营规划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经营 气候变化 多目标经营 生态系统管理 景观管理 生态系统服务 空间规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