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拉善沙漠物源和输沙带研究进展及其对“三北”工程风沙口治理的启示
1
作者 孔维远 崔桂鹏 +3 位作者 高攀 周尚哲 熊伟 卢琦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6-243,共8页
位于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高原分布着中国面积第二、第四大的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是中国北方粉尘的重要源区,也是西北路风沙进京的重要通道。这两大沙漠目前已被纳入新“三北”工程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的重点治理区域... 位于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高原分布着中国面积第二、第四大的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是中国北方粉尘的重要源区,也是西北路风沙进京的重要通道。这两大沙漠目前已被纳入新“三北”工程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的重点治理区域,斩断两大沙漠“握手”、锁边固沙是本区的治理难点。为了给“三北”工程风沙口治理和相关基础研究提供全面深入的参考,回顾了对两大沙漠物源和围绕雅布赖山形成的“握手”输沙带的重要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未来应围绕风沙源区和传输机制、锁边林草建设和防护林退化机制以及发挥风能资源优势等方面开展科研创新,以科技攻关带动“三北”工程攻坚,为打赢“三北”工程三大战役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丹吉林沙漠 腾格里沙漠 输沙带 “三北”工程
原文传递
中国原木进口贸易的时空演变、发展困境与趋势展望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秋娟 毛炎新 +2 位作者 张英豪 任海燕 宫丽彦 《林草政策研究》 2022年第1期56-63,共8页
文中基于1997-2019年中国原木进口贸易数据,分析中国原木进口贸易的动态特征及时空格局演变,揭示当前中国原木进口贸易的发展困境,提出促进中国原木进口贸易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从进口贸易的动态特征看,中国原木进口贸易规模较大... 文中基于1997-2019年中国原木进口贸易数据,分析中国原木进口贸易的动态特征及时空格局演变,揭示当前中国原木进口贸易的发展困境,提出促进中国原木进口贸易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从进口贸易的动态特征看,中国原木进口贸易规模较大且进口比重逐年增高,进口依存度不断提升,进口价格不断波动。从进口贸易的时空格局演变看,中国原木进口的地理方向不断扩张,进口来源逐渐向多元化方向演变。同时,中国原木进口面临对外高度依赖下的价格议价权缺失、原木出口国限制政策频繁出台致使进口受阻和运输成本偏高等困境。新时期,优化原木进口贸易,除了加强国内森林资源储备、提升国内木材供给能力外,应通过成立木材进口企业联盟提升中国木材进口议价权,通过全方位的合作政策拓展木材进口来源多元化,并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拓宽原木进口通道,降低运输成本,提升利润空间,推动中国原木进口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木进口贸易 进口依存度 时空演变 趋势
下载PDF
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的毛乌素沙地1981—2020年干旱特征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廉泓林 韩雪莹 +3 位作者 刘雅莉 韩雨晴 杨文斌 熊伟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1-80,共10页
大气干旱是影响半干旱沙区植被建设、生态恢复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1981—2020年毛乌素沙地10个气象站点的逐月气象资料,计算了月、季和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分析了该沙区近40年降水和气温的变化趋势、干... 大气干旱是影响半干旱沙区植被建设、生态恢复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1981—2020年毛乌素沙地10个气象站点的逐月气象资料,计算了月、季和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分析了该沙区近40年降水和气温的变化趋势、干旱事件及其频率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毛乌素沙地近40年降水量和气温均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P<0.05);秋季和冬季降水量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P<0.05),四季气温均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P<0.05)。(2)毛乌素沙地总体上呈现出不显著的湿润化趋势(P>0.05),但秋季呈显著的湿润化趋势(P<0.05);中、西部地区呈现出湿润化趋势,而东部地区则呈现干旱化趋势。(3)近40年毛乌素沙地的月尺度下干旱总频率达32.71%,各等级发生频率为轻旱>中旱>重旱>特旱,季节发生频次为冬季>夏季、秋季>春季;轻旱主要发生在毛乌素沙地的北部、中部、东南和西南部,中旱在东部、北部和西部边缘,重旱在东部、中部以及南部地区,特旱在西北部、南部和东南部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时空特征 干旱频率
原文传递
“三北”工程山水林田湖草沙“皮”“毛”兼治的生态治理新理念
4
作者 高攀 崔桂鹏 +2 位作者 孔维远 周尚哲 卢琦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3-261,共9页
过去10年来,中国创造性提出并发展了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全域治理等生态治理新理念,实现了从单一要素治理到多要素一体化治理、从九龙治水到流域统筹的转变。在“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实践中,如何统筹土... 过去10年来,中国创造性提出并发展了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全域治理等生态治理新理念,实现了从单一要素治理到多要素一体化治理、从九龙治水到流域统筹的转变。在“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实践中,如何统筹土地要素(生态用地)和植被要素(生产力)的生态治理仍然存在困难。分析了山水林田湖草沙7类要素特征的独特性,提出“三北”工程山水林田湖草沙“皮”“毛”兼治的理念,介绍了“皮”“毛”兼治的典型区和典型案例,为未来沙区开展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沙 “皮”“毛”兼治 荒漠化防治 系统治理
原文传递
乌兰布和沙漠两个沙冬青群落的水分来源差异
5
作者 王阿晴 朱雅娟 +3 位作者 马媛 蔺方春 刘怀远 李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62-1770,共9页
为了解植物群落水分利用过程对生境异质性的适应,2021年4—9月测定乌兰布和沙漠沙丘和戈壁沙冬青群落不同灌木的木质部水和潜在水源(各层土壤水或地下水)的δD和δ^(18)O值,通过MixSIAR模型量化不同潜在水源的贡献比例,明确各水分来源... 为了解植物群落水分利用过程对生境异质性的适应,2021年4—9月测定乌兰布和沙漠沙丘和戈壁沙冬青群落不同灌木的木质部水和潜在水源(各层土壤水或地下水)的δD和δ^(18)O值,通过MixSIAR模型量化不同潜在水源的贡献比例,明确各水分来源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早春大雨后4月和5月沙丘的沙冬青和旱蒿对10~25 cm土壤水利用较多,黑沙蒿主要利用10~200 cm土壤水;6—8月干旱时,沙冬青对100~200 cm土壤水和地下水的利用增加,旱蒿和黑沙蒿对50~200 cm土壤水的利用增加;9月中雨后沙冬青对各层土壤水和地下水的利用比例类似,旱蒿和黑沙蒿对10~50 cm土壤水的利用增加。戈壁的沙冬青和泡泡刺4月和5月对各层土壤水的利用比例类似,6—8月和9月它们分别主要利用50~150 cm和10~50 cm土壤水;刺旋花则分别主要利用10~50 cm(4—5月)、25~150 cm(6—8月)和10~25 cm土壤水(9月)。两个沙冬青群落不同灌木的水分利用过程存在季节差异。干旱时,沙丘的沙冬青能够利用深层土壤水和部分地下水,而戈壁的沙冬青仅依赖深层土壤水,对降雨更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冬青群落 生境异质性 水分来源 稳定同位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