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用昆虫九香虫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孙龙 何钊 +2 位作者 赵敏 和锐 冯颖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32-633,共2页
目的研究九香虫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建立动物药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以甲醇-水(含0.05%三氟乙酸,TFA)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量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柱... 目的研究九香虫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建立动物药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以甲醇-水(含0.05%三氟乙酸,TFA)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量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30℃,进样量5μl,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对10批九香虫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评价。结果建立了九香虫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10批次不同来源九香虫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为0.905~0.979,其中安徽临泉样品、云南昆明样品相似度均大于0.970,提示这两个地区样品的相似度较高;进一步确定了18个共有峰,由于缺乏合适的对照品,未确定各峰归属。结论九香虫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简便、可靠,可定性用于九香虫药材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香虫 HPLC指纹图谱 研究
原文传递
拟裸蝗属昆虫生物地理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易传辉 和秋菊 欧晓红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92-496,共5页
采用支序生物地理学的方法对拟裸蝗属昆虫生物地理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各地区明显地分为两个类群,同时地区分化分4次完成,保山、个旧和昭通为较早分化地区。并推测拟裸蝗属的形成可能在第1次冰期,其起源地在云南、四川两省交界的横断... 采用支序生物地理学的方法对拟裸蝗属昆虫生物地理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各地区明显地分为两个类群,同时地区分化分4次完成,保山、个旧和昭通为较早分化地区。并推测拟裸蝗属的形成可能在第1次冰期,其起源地在云南、四川两省交界的横断山东部地区,种的分化在第3次冰期之后,主要集中在新仙女木降温事件前后。冰期和间冰期的交互出现所导致的气温剧烈变化是促使其分化成种的主要原因。并认为拟裸蝗属昆虫今后的分布区域将进一步缩小,并向更高海拔的山地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地理 支序图 地区关系 拟裸蝗属
下载PDF
昆明金殿国家森林公园蝴蝶群落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易传辉 史军义 +3 位作者 陈晓鸣 和秋菊 周成理 王珊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47-651,共5页
对金殿国家森林公园蝴蝶群落进行了实地调查,采用α-多样性测度方法和G-F指数方法对春、夏、秋、冬四季蝴蝶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物种丰富度以夏季最高,为46种;全年以蛱蝶科和粉蝶科丰富度最高,均为14种;春、夏两季优势... 对金殿国家森林公园蝴蝶群落进行了实地调查,采用α-多样性测度方法和G-F指数方法对春、夏、秋、冬四季蝴蝶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物种丰富度以夏季最高,为46种;全年以蛱蝶科和粉蝶科丰富度最高,均为14种;春、夏两季优势种分别为卓瞿眼蝶和苎麻珍蝶,秋季为橙黄豆粉蝶和大绢斑蝶指名亚种,冬季为东方菜粉蝶,全年的优势种为卓瞿眼蝶;物种多样性指数以夏季最高,为3.312;F和G指数均以秋季最高,分别为8.907和3.297;均匀度指数以夏季最高,为0.865。说明金殿国家森林公园蝴蝶群落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翅目 蝴蝶 生物多样性 生态学
下载PDF
蚕蛹多糖的碱液提取及免疫活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孙龙 冯颖 +2 位作者 何钊 马涛 张欣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82-786,共5页
以多糖含量为指标,以碱液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实验因素和水平,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蚕蛹多糖进行了碱液提取研究。结果表明,碱液提取蚕蛹多糖的最佳实验条件是碱液浓度0.02 mol.L-1、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3 h。在此最佳实验条... 以多糖含量为指标,以碱液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实验因素和水平,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蚕蛹多糖进行了碱液提取研究。结果表明,碱液提取蚕蛹多糖的最佳实验条件是碱液浓度0.02 mol.L-1、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3 h。在此最佳实验条件下所得的蚕蛹多糖粗品中总糖含量为27.9%,氨基酸总量为35.85%,蛋白含量为38.1%。免疫活性实验显示,该多糖可以显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和吞噬百分率、淋巴细胞转化率及血清溶血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表明蚕蛹碱提粗多糖可以明显增强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蛹 多糖 正交实验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松墨天牛在云南松树干的垂直分布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杨子祥 王健敏 +2 位作者 陈晓鸣 段兆尧 叶寿德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07-611,共5页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onochamus alternatus on the trucks of infested Pinus yunnanensis were investigated both in field and laborator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quantity distribution of ovipos...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onochamus alternatus on the trucks of infested Pinus yunnanensis were investigated both in field and laborator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quantity distribution of oviposition scar in trunk was lower part > middle part > upper part;and the density distribution of oviposition scar had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The quantity distribution of entrance hole in trunk was middle part > lower part > upper part;and the density distribution of entrance hole was upper part > middle part > lower part.The quantity distribution of exit hole in trunk was middle part > upper part > lower part;and the density distribution of exit hole was upper part > middle part > lower part.There were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quantities of oviposition scar or entrance hole in lower part of trunk and the entrance hole or exit hole in whole trunk,respectively.The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s of the quantity of oviposition scar in lower part(x1),the entrance hole in lower part(x2) and the quantity of oviposition scar in whole trunk(y1),the entrance hole in whole trunk(y2),the exit hole in whole trunk(y3) are y1=7.117+2.283 x1,y2=24.220+0.701 x1,y3=8.794+0.434 x1,y2=28.805+2.211 x2,y3=20.367+0.778 x2.All partial correlations had reached the very signiticant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墨天牛 产卵刻槽 蛀入孔 羽化孔 云南松
下载PDF
蝴蝶滞育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6
作者 易传辉 陈晓鸣 +1 位作者 史军义 周成理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4-510,共7页
介绍了近年来蝴蝶滞育虫态、光敏感时期、光周期和温度等环境因素对滞育的影响、滞育期间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变化、滞育的神经内分泌调控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概况。指出,目前蝴蝶滞育研究主要集中在外界环境对滞育的影响上,在生... 介绍了近年来蝴蝶滞育虫态、光敏感时期、光周期和温度等环境因素对滞育的影响、滞育期间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变化、滞育的神经内分泌调控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概况。指出,目前蝴蝶滞育研究主要集中在外界环境对滞育的影响上,在生理生化和内分泌机制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而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报道极少。滞育的生理生化机制、神经内分泌调控、分子机制和滞育应用研究,将成为今后蝴蝶滞育研究的热点;一些观赏价值较高的蝴蝶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充足稳定的实验蝴蝶难以获得,是目前研究蝴蝶滞育的一个难点。蝴蝶养殖业的发展将有利于推动蝴蝶滞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学 蝴蝶 滞育 综述 光周期 温度 生理生化
下载PDF
蟑螂水溶性多糖提取、分析及免疫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孙龙 冯颖 +2 位作者 何钊 陈智勇 陈晓鸣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6-261,共6页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多糖含量为指标,对蟑螂水溶性多糖进行碱液和酶解提取研究;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凝胶层析对提取的多糖进行分级纯化,并对所得组分进行纯度鉴定和单糖分析;同时考察蟑螂粗多糖对正常小鼠的免疫活性。结果表明:酶解法提...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多糖含量为指标,对蟑螂水溶性多糖进行碱液和酶解提取研究;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凝胶层析对提取的多糖进行分级纯化,并对所得组分进行纯度鉴定和单糖分析;同时考察蟑螂粗多糖对正常小鼠的免疫活性。结果表明:酶解法提取的多糖含量较高,最佳实验条件是提取温度50℃、酶量200μg.g-1,提取时间2 h。在此最佳实验条件下所得蟑螂多糖粗品中总糖含量为80 g.kg-1,蛋白含量为423 g.kg-1,氨基酸总量为333.4 g.kg-1;纯化后初步获得一个组分PWSPSC-2,多糖含量458 g.kg-1,蛋白含量392 g.kg-1,单糖组成Xyl∶Ara∶Glu∶Man∶Gal∶GlcUA∶GalUA=1.0∶1.7∶38.1∶14.6∶15.6∶2.9∶1.3;免疫活性实验显示,蟑螂粗多糖可以显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吞噬百分率及血清溶血素,表明蟑螂粗多糖可以明显增强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蟑螂 多糖 正交实验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两种蛀干昆虫消化酶组成和活性比较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健敏 陈晓鸣 +1 位作者 冯颖 段兆尧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0-175,共6页
研究了松墨天牛幼虫、纵坑切梢小蠹幼虫和成虫消化酶的主要种类和活性。分析结果表明,松墨天牛幼虫有10种消化酶,纵坑切梢小蠹幼虫和成虫有8种消化酶。松墨天牛幼虫的消化酶活性大小排列顺序为:果胶酶>淀粉酶>Cx酶>半纤维素酶&... 研究了松墨天牛幼虫、纵坑切梢小蠹幼虫和成虫消化酶的主要种类和活性。分析结果表明,松墨天牛幼虫有10种消化酶,纵坑切梢小蠹幼虫和成虫有8种消化酶。松墨天牛幼虫的消化酶活性大小排列顺序为:果胶酶>淀粉酶>Cx酶>半纤维素酶>转化酶>β-1,4-葡萄糖苷酶>C1酶>脂肪酶>类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小蠹幼虫和成虫不含Cx酶和-β1,4-葡萄糖苷酶,活性顺序均为:果胶酶>淀粉酶>半纤维素酶>转化酶>C1酶>类胰蛋白酶>脂肪酶>胃蛋白酶。在55℃、pH值8.6时,果胶酶活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蛀干昆虫 松墨天牛 纵坑切梢小蠹 消化酶
下载PDF
胭脂虫红色素加工技术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弘 郑华 +3 位作者 郭元亨 马李一 甘瑾 张忠和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99-405,共7页
概述了胭脂虫红色素加工与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评述了胭脂虫红色素的常规提取和醇提取、物理场强化提取,胭脂虫红色素膜精制方法;介绍了胭脂虫红色素在食品、化学检测及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展望了胭脂虫红色素加工技术及应... 概述了胭脂虫红色素加工与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评述了胭脂虫红色素的常规提取和醇提取、物理场强化提取,胭脂虫红色素膜精制方法;介绍了胭脂虫红色素在食品、化学检测及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展望了胭脂虫红色素加工技术及应用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胭脂虫红色素 提取 精制 利用
下载PDF
虫瘿—昆虫与植物互作的奇特产物 被引量:19
10
作者 邵淑霞 阮桢媛 +1 位作者 杨子祥 陈晓鸣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3-369,共7页
虫瘿是昆虫刺激产生的植物不正常组织。造瘿昆虫几乎能在高等植物的所有类群中产生形态各异的虫瘿,甚至能在同一种植物上形成多种形态不一的虫瘿。虫瘿形成的机制仍不清楚,普遍认为是昆虫控制了虫瘿的形成,但植物细胞也参与了虫瘿形成... 虫瘿是昆虫刺激产生的植物不正常组织。造瘿昆虫几乎能在高等植物的所有类群中产生形态各异的虫瘿,甚至能在同一种植物上形成多种形态不一的虫瘿。虫瘿形成的机制仍不清楚,普遍认为是昆虫控制了虫瘿的形成,但植物细胞也参与了虫瘿形成的调控。为了探索这一神秘的领域,科学家们已经对昆虫的刺激物以及植物的反应作了大量的研究,未来工作的难点将是如何把二者联系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瘿 致瘿昆虫 寄主植物 形成机理
下载PDF
松墨天牛成虫对寄主颜色的视觉选择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健敏 代艳梅 +3 位作者 陈晓鸣 杨子祥 陈飞 孙宝刚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6-239,共4页
为验证视觉信息在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成虫寄主选择中的作用,并探索其对寄主健康状况的偏好,本文通过林间对寄主云南松针叶的色彩比对,选取国际标准色卡对应卡色作为视觉信号源,对松墨天牛雌、雄成虫的视觉选择进行了研... 为验证视觉信息在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成虫寄主选择中的作用,并探索其对寄主健康状况的偏好,本文通过林间对寄主云南松针叶的色彩比对,选取国际标准色卡对应卡色作为视觉信号源,对松墨天牛雌、雄成虫的视觉选择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松墨天牛雌虫选择最多的颜色分别是:棕红色(选择率26.67%),赭石棕(选择率20.00%),栗棕色(选择率16.67%);松墨天牛雄虫选择最多的颜色为:信号褐(选择率26.67%),棕红色(选择率23.33%),栗棕色(选择率20.00%)。雌、雄成虫均偏好选择棕褐色系,对应于林间衰弱和濒死寄主针叶呈现的颜色,说明松墨天牛成虫通过视觉判断偏好攻击长势衰弱的林木,属于次期性蛀干害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墨天牛 云南松 颜色 视觉选择 色卡
下载PDF
白蜡虫免疫调节作用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冯颖 陈晓鸣 +1 位作者 马艳 何钊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1-224,共4页
对白蜡虫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功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特异性免疫的血清溶血素试验中,白蜡虫高剂量组小鼠的溶血素生成量明显高于对照,淋巴细胞转化增殖试验中,白蜡虫高剂量组小鼠的淋巴细胞转化增殖明显。非特异性免疫的... 对白蜡虫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功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特异性免疫的血清溶血素试验中,白蜡虫高剂量组小鼠的溶血素生成量明显高于对照,淋巴细胞转化增殖试验中,白蜡虫高剂量组小鼠的淋巴细胞转化增殖明显。非特异性免疫的小鼠碳粒廓清试验、免疫器官的变化未出现阳性结果。试验结果表明白蜡虫对机体的细胞和体液特异性免疫都有提高的作用,说明白蜡虫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具有较高的资源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蜡虫 免疫调节 特异性免疫 血清溶血素试验 淋巴细胞转化增殖试验
下载PDF
三种昆虫甲壳素提取与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郭宝华 何钊 +1 位作者 冯颖 陈晓鸣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61-565,共5页
以含氮量和灰分含量为指标,采用酸碱法对蝉蜕、中华稻蝗和喙尾琵琶甲中甲壳素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确定了三种昆虫最佳提取甲壳素的方法:从蝉蜕中提取甲壳素方法为80℃下与NaOH(6%)反应1 h脱蛋白、再在常温下与HCl(0.2 mol.L-1)反... 以含氮量和灰分含量为指标,采用酸碱法对蝉蜕、中华稻蝗和喙尾琵琶甲中甲壳素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确定了三种昆虫最佳提取甲壳素的方法:从蝉蜕中提取甲壳素方法为80℃下与NaOH(6%)反应1 h脱蛋白、再在常温下与HCl(0.2 mol.L-1)反应20 min,脱除无机盐;从中华稻蝗中提取甲壳素的方法为80℃下与NaOH(7%)反应1 h脱蛋白,再在常温下与HCl(0.3 mol.L-1)反应10 min,脱除无机盐;从喙尾琵琶甲中提取甲壳素的方法为80℃下与NaOH(7%)反应5 h脱蛋白,再在常温下与HCl(0.2 mol.L-1)反应10 min,脱除无机盐;红外光谱与X-射线衍生分析表征的结果表明,三种昆虫中提取的甲壳素与标样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蝉蜕 中华稻蝗 喙尾琵琶甲 甲壳素
下载PDF
美洲大蠊中两个有抑菌活性的单甘酯的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奎 冯颖 +2 位作者 何钊 孙龙 陈智勇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102-2103,共2页
目的进行美洲大蠊的脂溶性抑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滤纸片法追踪美洲大蠊的脂溶性抑菌活性成分。采用硅胶、葡聚糖凝胶LH-20柱色谱分离纯化,NMR,MS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到两个有抑菌活性的化合物,分别为油酸-1-甘油酯和亚油酸... 目的进行美洲大蠊的脂溶性抑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滤纸片法追踪美洲大蠊的脂溶性抑菌活性成分。采用硅胶、葡聚糖凝胶LH-20柱色谱分离纯化,NMR,MS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到两个有抑菌活性的化合物,分别为油酸-1-甘油酯和亚油酸-1-甘油酯。结论两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虫体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 单甘酯 抑菌活性
下载PDF
五倍子单宁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吕翔 杨子祥 +1 位作者 李杨 刘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80-1084,共5页
采用皮粉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14个产地的角倍单宁酸含量。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测定结果遵从正态分布,方差检验分析表明3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即3种方法都可用于五倍子单宁酸含量的测定。其中皮粉法测... 采用皮粉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14个产地的角倍单宁酸含量。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测定结果遵从正态分布,方差检验分析表明3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即3种方法都可用于五倍子单宁酸含量的测定。其中皮粉法测定结果稳定,对实验设备要求不高,但测定时间长,手续繁琐,需要较多的样品量;紫外分光光度法设备要求及测定成本中等,需要的样品量少,但测定结果易受环境条件和杂质的干扰;HPLC法方便快捷,需要的样品量极少,灵敏度高,是较为理想的测定方法,缺点是测定设备昂贵,需要较高的分析技能和高纯度的标准品,测定成本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倍子 单宁酸 皮粉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蛀干昆虫的寄主选择及其在森林健康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健敏 刘娟 +2 位作者 陈晓鸣 杨子祥 叶寿德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5-133,共9页
森林健康关系到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各国森林健康问题的侧重点不同,森林健康评价标准和诊断方法不统一,特别是亚健康森林的早期诊断仍然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难题。本文综述了蛀干昆虫对寄主植物选择机制和规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其在森林... 森林健康关系到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各国森林健康问题的侧重点不同,森林健康评价标准和诊断方法不统一,特别是亚健康森林的早期诊断仍然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难题。本文综述了蛀干昆虫对寄主植物选择机制和规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其在森林健康评价中的应用前景,根据蛀干昆虫中次期性种类总是与亚健康和衰弱林木相伴的规律,提出了利用蛀干昆虫早期诊断和评价森林健康的思路,以蛀干昆虫种群数量与林木健康状况的相互关系为主,辅以物种间相互作用关系(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环境因子(气候变化、土壤性质)等建立数学模型,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价森林健康及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蛀干昆虫 寄主选择 指示昆虫 森林健康诊断
下载PDF
美凤蝶滞育期间糖类物质与脂肪含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易传辉 陈晓鸣 +1 位作者 史军义 周成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516-5517,5558,共3页
[目的]为系统了解关凤蝶的滞育特性。[方法]利用蒽酮比色法和重量法,测定滞育期间不同时期海藻糖、糖原和脂肪含量。[结果]整个滞育期间,海藻糖含量为7.7650-19.0993mg/g,糖原含量为3.6020—9.6347mg/g,脂肪含量为14.159~19... [目的]为系统了解关凤蝶的滞育特性。[方法]利用蒽酮比色法和重量法,测定滞育期间不同时期海藻糖、糖原和脂肪含量。[结果]整个滞育期间,海藻糖含量为7.7650-19.0993mg/g,糖原含量为3.6020—9.6347mg/g,脂肪含量为14.159~19.217mg/g,变化幅度较大。不同时期海藻糖、糖原含量差异显著,但脂肪含量变化不显著。[结论]海藻糖和糖原代谢与气温和滞育发育阶段有关。海藻糖、糖原和脂肪含量变化表明,三者一方面作为能量物质参与滞育期间能量代谢,另一方面则作为贮备物质参与滞育解除后各项生命活动。滞育初期存在糖原和脂肪积累。滞育期间海藻糖与糖原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美凤蝶为糖原积累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凤蝶 滞育 海藻糖 糖原 脂肪
下载PDF
7种鳞翅目昆虫细胞系染色体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欣 冯颖 +2 位作者 丁伟峰 马涛 马艳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3-499,共7页
采用直接法制备传代细胞染色体标本、常规G iem sa染色、显微镜下计数中期分裂相染色体数目的方法对7种鳞翅目昆虫细胞系进行了染色体分析,得出了各种细胞系染色体分析所需要的秋水仙素浓度与处理时间以及低渗浓度和处理时间的范围;7种... 采用直接法制备传代细胞染色体标本、常规G iem sa染色、显微镜下计数中期分裂相染色体数目的方法对7种鳞翅目昆虫细胞系进行了染色体分析,得出了各种细胞系染色体分析所需要的秋水仙素浓度与处理时间以及低渗浓度和处理时间的范围;7种鳞翅目细胞系染色体均表现出典型的鳞翅目昆虫传代细胞的核型特征:染色体数目众多,异倍化严重,多为弥散型的着丝粒的短杆状、颗粒状、点状或圆球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翅目 细胞系 染色体 核型 异倍化
下载PDF
五种双翅目昆虫细胞系染色体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欣 冯颖 +2 位作者 马涛 马艳 丁伟峰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1-555,共5页
采用直接法制备传代细胞染色体标本、常规Giemsa染色、显微镜下计数中期分裂相染色体数目的方法对5个双翅目昆虫细胞系进行了染色体分析。结果显示:C6/36染色体众数为6,为二倍体细胞系;SL2染色体众数为8~12,超二倍体细胞系;L-2/M delta... 采用直接法制备传代细胞染色体标本、常规Giemsa染色、显微镜下计数中期分裂相染色体数目的方法对5个双翅目昆虫细胞系进行了染色体分析。结果显示:C6/36染色体众数为6,为二倍体细胞系;SL2染色体众数为8~12,超二倍体细胞系;L-2/M delta 2-3染色体众数为8~20,超二倍体细胞系;Aedes albopictus Skuse染色体众数为6,为二倍体细胞系;NIH-SaPe-4染色体众数为10条,为二倍体或亚二倍体细胞系。与来源细胞相比,以上5种细胞染色体数目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翅目 细胞系 染色体 核型
下载PDF
胭脂虫甲壳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郑华 张弘 陈晓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7-109,共3页
本实验对胭脂虫(Dactylopius coccus Costa)色素加工剩余物进行甲壳素提取。结果表明,蛋白质脱除最适条件为NaOH浓度1.0mol/L,反应温度80℃,时间2h;无机盐脱除最适条件为盐酸浓度1.0mol/L,反应温度50℃,时间60min。
关键词 胭脂虫 甲壳素 蛋白质 无机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