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人工智能技术在核电仪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包超 宫岩坤 《科技视界》 2024年第34期116-120,共5页
核反应堆系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复杂工业系统,核电仪表与控制系统是核反应堆的“神经系统”,因此工业人工智能技术在核电领域的应用对于推动行业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核电仪控系统运行与维护需求,提出了工业人工智能技... 核反应堆系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复杂工业系统,核电仪表与控制系统是核反应堆的“神经系统”,因此工业人工智能技术在核电领域的应用对于推动行业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核电仪控系统运行与维护需求,提出了工业人工智能技术在核电仪控系统中应用的解决方案,介绍了工业人工智能技术在仪控系统的感知、决策和行动方向上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工业人工智能技术在核电行业落地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并对未来的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对工业人工智能技术与核电仪控技术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及人工智能对核电仪控系统的赋能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仪控系统 工业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下载PDF
ODS钢焊接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2
作者 郑勇 魏连峰 +4 位作者 杨灿湘 邱绍宇 李华鑫 王军健 杨建国 《焊接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7-128,共12页
氧化物弥散强化钢(oxide dispersion strengthened steel,ODS钢)因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抗辐照性能和抗热蠕变性能等,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下一代核反应堆包壳候选材料之一,ODS钢的优异性能主要归因于基体中弥散分布的纳米氧化物颗粒.抑... 氧化物弥散强化钢(oxide dispersion strengthened steel,ODS钢)因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抗辐照性能和抗热蠕变性能等,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下一代核反应堆包壳候选材料之一,ODS钢的优异性能主要归因于基体中弥散分布的纳米氧化物颗粒.抑制及避免焊接过程中纳米氧化物的析出、长大、团聚是选择焊接方法的重要依据,目前核燃料元件用ODS钢结构(大长厚比包壳)及极端服役条件(高温、高压、强辐照)对焊接方法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指标要求,焊接技术已成为制约ODS钢作为核燃料元件包壳材料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文中详细阐述了不同焊接方法对ODS钢进行焊接时,焊接接头微观结构特别是纳米氧化物颗粒以及力学性能的演变.结果表明,尽管熔焊和钎焊都适用于超长薄壁管件的焊接,但是熔焊容易导致接头处晶粒长大以及纳米氧化物团聚,而钎焊中钎料引入形成的异质界面在中子辐照中会产生开裂,相比之下,压力焊则能获得强度较高的焊接接头,最后还对焊接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弥散强化钢 优异性能 焊接技术 纳米氧化物 强度
下载PDF
对干体炉轴向温场均匀性的分析研究
3
作者 廖芳芳 付玉 +3 位作者 向友洪 涂燕 赵豆 程杰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5期212-215,共4页
干体炉因体积小、便于携带、升降温快、控温范围宽等特点,适用于现场校准工作。干体炉在温度测量中易受其孔间温差、轴向温场均匀性、波动性等多种因素影响,而轴向温场均匀性是影响探头长短不一的温度计现场校准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之... 干体炉因体积小、便于携带、升降温快、控温范围宽等特点,适用于现场校准工作。干体炉在温度测量中易受其孔间温差、轴向温场均匀性、波动性等多种因素影响,而轴向温场均匀性是影响探头长短不一的温度计现场校准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保障测温结果量值溯源准确可靠,文章基于两种控温范围的干体炉,开展轴向温场均匀性及温度波动研究。研究发现,随着插入深度减少,温度偏差增大,宽控温范围干体炉稳定时间更长;随着温度升高,轴向不均匀性及温度波动易增大;不同孔径测温孔的轴向均匀性及温度波动有所差异,1200℃时轴向均匀性相差约0.4℃。研究结果为干体炉在现场试验的应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有益于提升现场计量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体炉 轴向温场均匀性 温度波动
下载PDF
“玲龙一号”小堆堆芯与安全设计
4
作者 宋丹戎 曾畅 +4 位作者 秦冬 党高健 张斌 鲜麟 向宏志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3-979,共7页
“玲龙一号”(ACP100)作为一款多用途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是我国核电技术自主研发的标志性成果。“玲龙一号”在研发过程、堆芯和安全设计中的关键技术,主要涵盖堆芯核设计、热工水力设计、安全设计理念、固有安全设计、事故应对策略等,... “玲龙一号”(ACP100)作为一款多用途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是我国核电技术自主研发的标志性成果。“玲龙一号”在研发过程、堆芯和安全设计中的关键技术,主要涵盖堆芯核设计、热工水力设计、安全设计理念、固有安全设计、事故应对策略等,通过引入“全非能动”的安全设计理念,同时融合确定论与概率论的分析方法,大幅提升了“玲龙一号”的安全性,全面满足并超越了三代核电安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玲龙一号”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 堆芯设计 安全设计
下载PDF
核电厂硼表快速标定方法研究
5
作者 踪训成 舒文 +1 位作者 付国恩 王璨辉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9-983,共5页
为缩短硼表标定试验时间,提高硼表的在线可用效率,减少标定操作人员受照剂量,探讨了一种快速标定方法,依据硼表测量量程和理论计算分析,选取四个标定点,通过标定试验获取四组标定数据(n,P),分组组合建立三元一次方程组,计算获取标定系... 为缩短硼表标定试验时间,提高硼表的在线可用效率,减少标定操作人员受照剂量,探讨了一种快速标定方法,依据硼表测量量程和理论计算分析,选取四个标定点,通过标定试验获取四组标定数据(n,P),分组组合建立三元一次方程组,计算获取标定系数。采用该快速标定方法,在核电厂硼表标定测试期间进行了推算研究,在不同硼表设备上进行了实验验证,获取的试验数据满足硼表测量的误差要求。快速标定时间约需5 h,相较目前常规标定时间,可省时65%以上,即使硼表监测运行期间发生故障不可用,经快速标定后,硼表亦可投入正常监测运行,提高了核电厂一回路硼浓度实时在线监测效率,降低了核电厂因硼浓度意外稀释引入正反应性事故的概率,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核电厂运行安全和硼表标定操作人员受照剂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表 快速标定 硼浓度
下载PDF
基于CFD方法的爆破片安全装置泄放量计算模型研究
6
作者 吴舸 何戈宁 +4 位作者 赵京 李磊 霍蒙 周卓阳 姚丽璇 《阀门》 2024年第12期1447-1452,共6页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方法建立了适用于爆破片安全装置泄放过程模拟仿真的计算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计算得到了3型爆破片安全装置在不同泄放试验工况下的泄放流量,与试验测定的泄放流量比较,CFD模型的计算...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方法建立了适用于爆破片安全装置泄放过程模拟仿真的计算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计算得到了3型爆破片安全装置在不同泄放试验工况下的泄放流量,与试验测定的泄放流量比较,CFD模型的计算结果偏差可以控制在10%以内,完全能够满足工程上对爆破片安全装置泄放量计算和泄放过程模拟的需求。该方法不仅对当前主流的基于半经验公式的泄放量计算方式起到较好的补充作用,还可以有效支撑部分难以开展1:1泄放量试验的爆破片安全装置的研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片安全装置 泄放量计算 CFD方法
下载PDF
堆芯筒体压力-温度(P-T)曲线的概率断裂力学分析研究
7
作者 石凯凯 李政 +2 位作者 刘青阳 艾红雷 张丽屏 《中国核电》 2024年第5期705-711,730,共8页
反应堆压力容器压力-温度曲线是核电厂正常运行的限值边界,保证了核能设备的运行安全。目前规范中给出了计算压力-温度曲线的方法,然而该方法得到的结果具有很高的保守性。本研究从概率断裂力学的角度,以高辐照区堆芯筒体为计算对象,开... 反应堆压力容器压力-温度曲线是核电厂正常运行的限值边界,保证了核能设备的运行安全。目前规范中给出了计算压力-温度曲线的方法,然而该方法得到的结果具有很高的保守性。本研究从概率断裂力学的角度,以高辐照区堆芯筒体为计算对象,开展了压力容器堆芯筒体压力-温度曲线的研究。研究结果指出:核电厂启堆过程、水压试验过程的风险很低,停堆过程中要关注降温速率;对于启堆过程、停堆过程和水压试验,结合概率分析结果提出了新的安全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断裂力学 压力-温度曲线 核电厂 堆芯筒体
下载PDF
KYLIN V2.0程序图形处理器加速方法及LCT临界实验验证
8
作者 赵晨 张斌 +4 位作者 黄世恩 陈长 卢宗健 柴晓明 李庆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64-2368,2399,共6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组件程序KYLIN V2.0的计算速度,本文开展了图形处理器加速方法研究,分析了硬件架构。将特征线输运计算中的大量简单重复计算从中央处理器转移至图形处理器,建立了异构系统特征线扫描算法,并利用异构通信机制,对于组件基... 为了进一步提高组件程序KYLIN V2.0的计算速度,本文开展了图形处理器加速方法研究,分析了硬件架构。将特征线输运计算中的大量简单重复计算从中央处理器转移至图形处理器,建立了异构系统特征线扫描算法,并利用异构通信机制,对于组件基准题加速比最高可达到50倍。同时,为了进一步完善KYLIN V2.0程序验证确认矩阵,本文采用LCT临界实验装置开展了验证确认研究,验证算例包括了LCT003系列、LCT011系列共14个临界实验装置,最大特征值偏差8.05×10-3,与同类型程序具有相近的计算精度。本文研究验证了图形处理器具有良好的加速效果,实现了KYLIN V2.0程序的大幅加速,同时进一步补充了程序验证矩阵,支持了程序的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处理器 图形处理器加速方法 特征线方法 验证与确认 临界实验装置 LCT KYLIN V2.0 TORCH
下载PDF
失水事故下锆合金包壳塑性变形及失效行为研究进展
9
作者 杨育峰 崔怡然 杨忠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308-317,共10页
锆合金是目前轻水堆广泛使用的燃料元件包壳材料,失水事故(LOCA)下燃料包壳的性能是目前国内外科学家广泛关注的重点。随着更高的燃耗要求和国产锆合金的推广,国产锆合金在高燃耗下的LOCA中的塑性变形及失效性能成为当前重点关注的方向... 锆合金是目前轻水堆广泛使用的燃料元件包壳材料,失水事故(LOCA)下燃料包壳的性能是目前国内外科学家广泛关注的重点。随着更高的燃耗要求和国产锆合金的推广,国产锆合金在高燃耗下的LOCA中的塑性变形及失效性能成为当前重点关注的方向之一。本文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外对LOCA工况下锆合金塑性变形及失效行为的重要研究成果,总结了锆合金的氧化、氢化、脆化过程,及温度、应力、合金元素、预氧化、预氢化、淬火温度等因素对LOCA工况下锆合金塑性变形及失效的影响,讨论了塑性变形失效的微观机制,提出了后续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水事故 燃料元件包壳 锆合金 塑性变形 二次氢化 氧化 淬火 微观分析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蒸汽发生器出口压力数据预测方法研究
10
作者 田雅婧 袁宏 余纪成 《信息记录材料》 2024年第6期83-85,共3页
出口蒸汽压力是蒸汽发生器运行的重要参数,其在运行期间受系统参数变化的影响不断波动。针对这一时间序列的数据结构,本文采用灰色模型(grey model,GM)中的GM(1,1)模型和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两种数据驱动算法... 出口蒸汽压力是蒸汽发生器运行的重要参数,其在运行期间受系统参数变化的影响不断波动。针对这一时间序列的数据结构,本文采用灰色模型(grey model,GM)中的GM(1,1)模型和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两种数据驱动算法对某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的出口蒸汽压力运行数据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线性的GM(1,1)模型,非线性的SVR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历史数据中的变化趋势,适合在具有高度非线性的核电站蒸汽发生器出口蒸汽压力数据预测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蒸汽发生器 灰色模型 支持向量回归 时间序列预测
下载PDF
L-PBF制造GH3536热处理与激光冲击强化复合调控
11
作者 刘怡 方学伟 +1 位作者 汤可鑫 黄科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3,共9页
文中针对激光粉末床熔融(laser powder bed fusion,L-PBF)制造的GH3536样品,采用了不同的后处理工艺,并对其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残余应力进行了分析.结合激光冲击强化技术,开展了构件表面残余应力调控,探究了热处理与激光冲击强化工艺... 文中针对激光粉末床熔融(laser powder bed fusion,L-PBF)制造的GH3536样品,采用了不同的后处理工艺,并对其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残余应力进行了分析.结合激光冲击强化技术,开展了构件表面残余应力调控,探究了热处理与激光冲击强化工艺顺序对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中巨大的冷却应力撕裂了部分孔隙,同时,热处理不能完全消除构件表面约为+90 MPa的残余拉应力.随着冲击次数增加,残余应力的改善效果更显著,冲击两次后构件近表面呈现残余压应力状态,约为−350 MPa.相比在热处理前进行激光冲击强化,在热处理后进行强化更有利于残余拉应力的调控,从而实现性能的综合提升.文中研究结果为GH3536构件的增材制造及后处理工艺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为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工程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粉末床熔融 GH3536 激光冲击强化 热处理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压水堆燃料组件定位格架动刚度估算及误差来源分析
12
作者 周鼎 黄聪彩 +5 位作者 李天勇 乔红威 崔艺航 赵相吉 马建中 孙磊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1-699,共9页
格架动刚度是表征格架动态力学性能、支撑事故工况下燃料组件结构安全分析的重要参数。当前格架动刚度主要通过格架动刚度试验测得撞击力及速度等力学参量估算,但是缺乏对不同估算方法的差异分析和误差来源讨论,导致在工程应用中尚未形... 格架动刚度是表征格架动态力学性能、支撑事故工况下燃料组件结构安全分析的重要参数。当前格架动刚度主要通过格架动刚度试验测得撞击力及速度等力学参量估算,但是缺乏对不同估算方法的差异分析和误差来源讨论,导致在工程应用中尚未形成标准化评估方法。本文以某型格架为研究对象,开展格架动刚度试验,获得格架撞击载荷、撞击小车速度、撞击载荷脉冲周期等关键力学参数,分别采用能量法(包括直接法和迭代法)及周期法估算格架动刚度,分析不同方法的误差来源并讨论格架动刚度误差的传递特性。结果表明:基于小车撞击试验装置时,采用直接法和迭代法估算具有更高的稳定性,最大相对偏差分别达到12%和16%左右;格架动刚度误差将直接传递至内刚度并显著放大内刚度误差,但进一步传递至撞击力误差时回归到5%左右。本文结果可为格架动刚度测试和组件事故工况安全分析的准确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组件 格架 动刚度 误差来源
下载PDF
压电传感器关键材料高温辐照耦合场下性能仿真分析
13
作者 周成宁 何攀 +3 位作者 陈雪莹 刘才学 黄彦平 刘易松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5年第3期330-337,共8页
核电厂泵、阀、驱动机构等关键设备安全、稳定、可靠运行迫切需要性能稳定的压电传感器,而压电陶瓷是传感器的关键材料;为掌握压电陶瓷材料在高温辐照耦合场下力学与电学性能的变化规律,采用γ射线辐照模型、原子位移损伤仿真分析模型... 核电厂泵、阀、驱动机构等关键设备安全、稳定、可靠运行迫切需要性能稳定的压电传感器,而压电陶瓷是传感器的关键材料;为掌握压电陶瓷材料在高温辐照耦合场下力学与电学性能的变化规律,采用γ射线辐照模型、原子位移损伤仿真分析模型和分子动力学模型建立了压电陶瓷材料辐照仿真模型,对其在300 K、573 K、755 K和800 K温度,以及10 eV、30 eV、50 eV不同初级碰撞原子(PKA)下的力学与电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经仿真计算分析发现压电陶瓷材料在高温与高辐照剂量耦合场下产生了较多的缺陷,材料的机械性能与电学性能发生一定的变化,进而导致了压电陶瓷材料的损伤与压电性能发生变化;该成果可用于压电陶瓷材料在高温辐照耦合场下性能变化特性分析,并为用于高温高辐照环境下压电传感器的研制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传感器 高温辐照 压电性能 压电系数
下载PDF
基于修正系数法的复杂设备可靠性预测及敏感性分析方法
14
作者 汤文斌 周苏婷 +2 位作者 张林 芦丽莉 徐少峰 《阀门》 2025年第2期144-148,共5页
反应堆系统的安全性能依赖于堆内设备的可靠运行,电动闸阀则是堆内复杂设备的典型代表。本文基于修正系数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复杂设备的可靠性预测方法。首先针对主要组成部件,基于修正系数方法建立其失效率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NSW... 反应堆系统的安全性能依赖于堆内设备的可靠运行,电动闸阀则是堆内复杂设备的典型代表。本文基于修正系数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复杂设备的可靠性预测方法。首先针对主要组成部件,基于修正系数方法建立其失效率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NSWC手册以及电动闸阀实际运行数据构建电动闸阀整机可靠性模型,并基于三维可视化方法对整机可靠性指标进行温度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获取电动闸阀失效率指标,覆盖传动部件与静压部件的可靠性预测需求,且闸阀可靠性对于主轴承及滚珠丝杠温度应力有着较高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闸阀 可靠性预测 修正系数法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目标优化和卡尔曼滤波的SOC估算方法
15
作者 邢展 王建宇 +2 位作者 闫晓钰 罗玉珺 涂燕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6-183,共8页
准确估计蓄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对于蓄电池的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现有SOC估算方法普遍存在复杂性高、自适应较弱的问题,更偏重于理论分析,难以满足实际在线监测的应用场景。为提高SOC估算过程的自适应性以及降低算法... 准确估计蓄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对于蓄电池的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现有SOC估算方法普遍存在复杂性高、自适应较弱的问题,更偏重于理论分析,难以满足实际在线监测的应用场景。为提高SOC估算过程的自适应性以及降低算法应用的复杂性,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在线监测应用场景的基于蜣螂优化算法和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的SOC估计算法。将二阶Thevenin等效电路作为蓄电池的模型,利用蜣螂优化算法对该模型的关键参数进行自适应辨识,根据所辨识的参数,利用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对SOC进行估算。为了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利用锂离子电池不同动态工况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参数设置模糊或不准确的情况下,该算法依然能够自适应地获取精度更高的SOC估计结果,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电池 SOC在线估算 蜣螂优化算法 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
下载PDF
基于MBSE的核反应堆总体设计方法研究
16
作者 王帅 张晓华 +1 位作者 李海颖 余平 《核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20-27,共8页
核反应堆工程技术复杂、可靠性要求高,是典型的多学科和跨专业复杂系统工程。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设计方法是目前公认最有可能满足数字化背景下复杂系统工程的设计方法之一。以压水堆机型为研究对象,聚焦反应堆及冷却剂系统研发设... 核反应堆工程技术复杂、可靠性要求高,是典型的多学科和跨专业复杂系统工程。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设计方法是目前公认最有可能满足数字化背景下复杂系统工程的设计方法之一。以压水堆机型为研究对象,聚焦反应堆及冷却剂系统研发设计内在需求,探讨MBSE设计方法在压水堆机型研发的应用途径和作用。通过对MBSE设计方法进行研讨,对比发掘其优势所在;开展反应堆及冷却剂系统的MBSE建模工作,采用正向设计理念开展系统功能行为分析,完成了系统功能分解及总体架构设计,指导反应堆及冷却剂系统功能架构的权衡设计和方案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 压水堆 反应堆及冷却剂系统
原文传递
基于贝叶斯推断的辐射场快速计算与重构技术研究
17
作者 唐松乾 余鸿 +3 位作者 吕焕文 温兴坚 苗建新 陈鑫 《核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10-114,共5页
为了满足核设施退役、核电厂维修等相关现场工作辐射场快速计算的需求,本文开发了基于点核积分方法,且适用于复杂几何和源描述的辐射场快速计算软件CSGPK。为了提升CSGPK软件点核积分模块的计算精度,使用贝叶斯推断方法对辐射场进行了重... 为了满足核设施退役、核电厂维修等相关现场工作辐射场快速计算的需求,本文开发了基于点核积分方法,且适用于复杂几何和源描述的辐射场快速计算软件CSGPK。为了提升CSGPK软件点核积分模块的计算精度,使用贝叶斯推断方法对辐射场进行了重构,并使用平板模型和迷宫结构对CSGPK软件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CSGPK软件点核积分模块的计算精度与国际同类计算软件相当;通过使用贝叶斯推断方法进行辐射场重构,能够大幅提升点核积分方法的计算精度,并提升CSGPK软件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核积分 贝叶斯推断 辐射场重构 CSGPK
原文传递
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电动阀门退化状态评估方法
18
作者 于忠斌 李燕山 +4 位作者 陈良斌 王运生 聂常华 刘杰 张林 《阀门》 2024年第12期1476-1481,共6页
核反应堆电动阀门运行工况复杂多变,随着累积动作次数增加,其性能不可避免地发生退化。为掌握电动阀门性能退化演变规律,进一步实现其退化状态评估,拟基于高斯混合模型开展研究。首先,对已故障阀门的历史数据提取多域特征指标,通过高斯... 核反应堆电动阀门运行工况复杂多变,随着累积动作次数增加,其性能不可避免地发生退化。为掌握电动阀门性能退化演变规律,进一步实现其退化状态评估,拟基于高斯混合模型开展研究。首先,对已故障阀门的历史数据提取多域特征指标,通过高斯混合模型和瑞丽散度构建健康指标,并将故障前一次动作的健康指标值作为故障阈值;随后,对未故障的电动阀门重复前述过程,获得其当前的健康指标值,通过与故障阈值进行对比实现阀门当前退化状态评估。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健康指标可用于电动阀门退化状态评估,且能实现一定动作次数的退化趋势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阀门 退化评估 高斯混合模型 瑞丽散度
下载PDF
核工业人工智能科学计算新范式研究与展望
19
作者 刘东 田文喜 +4 位作者 刘晓晶 郝琛 彭航 于洋 肖聪 《核动力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I0003,共14页
科学计算在核工业整个技术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核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到核能工程的设计、分析、验证、运行,乃至燃料后处理与反应堆退役,科学计算扮演着关键角色。传统上,工业领域的科学计算范式主要是基于实验测量数据建模的... 科学计算在核工业整个技术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核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到核能工程的设计、分析、验证、运行,乃至燃料后处理与反应堆退役,科学计算扮演着关键角色。传统上,工业领域的科学计算范式主要是基于实验测量数据建模的统计学方法,以及求解微/积分方程为代表的数值计算方法。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利用人工智能方法进行科学计算,正在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科学计算范式。本文介绍了这一新兴技术领域的基本原理与主要特征,重点围绕核工业的特点,总结了当前已有研究工作的情况,并对照传统方法,分析了人工智能科学计算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展望了这种智能计算方法未来在核工业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与潜在应用模式,给出了推动核工业人工智能科学计算新范式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工业 人工智能 科学计算 数据驱动 智能计算方法
原文传递
蒸汽发生器流动稳定性计算软件的研发与验证
20
作者 王宇阳 吴舸 +3 位作者 李磊 成翔 陈军亮 黄伟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12期16-19,23,共5页
蒸汽发生器的运行状态对核电厂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内部流体流动的稳定性会直接影响蒸汽发生器的热工水力性能,因此重点介绍核电软件自主化项目研发的蒸汽发生器流动稳定性计算(Flow Stability Calculation,FSC)分析软件的理论模型、计... 蒸汽发生器的运行状态对核电厂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内部流体流动的稳定性会直接影响蒸汽发生器的热工水力性能,因此重点介绍核电软件自主化项目研发的蒸汽发生器流动稳定性计算(Flow Stability Calculation,FSC)分析软件的理论模型、计算方法和验证情况。通过将软件计算结果与核电厂调试试验中获得的实测参数进行对比,验证了FSC分析软件模型准确性,可完全适用于立式倒U形蒸汽发生器的设计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发生器 稳定性 流动稳定性计算(FSC) 核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