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罐头食品热处理中温度验证的食品安全挑战与解决方案 被引量:1
1
作者 杨超一 范超 +2 位作者 罗江佐 侯阳 李立 《中国食品工业》 2024年第1期123-125,共3页
本研究探讨了罐头食品热处理中的温度验证问题,特别关注温度监测的准确性、温度分布的一致性以及其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影响。通过对三种不同罐头食品的热处理过程进行温度监测和分析,本研究发现大多数样品达到了食品安全的温度标准,但... 本研究探讨了罐头食品热处理中的温度验证问题,特别关注温度监测的准确性、温度分布的一致性以及其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影响。通过对三种不同罐头食品的热处理过程进行温度监测和分析,本研究发现大多数样品达到了食品安全的温度标准,但也揭示了一些温度一致性的问题。结果表明,高精度的温度监测和过程优化对于保证罐头食品的安全和品质至关重要。此外,本研究还强调了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于持续改进和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验证 食品安全 热处理优化
下载PDF
冷链贮运中生鲜食品劣变的快检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宜新 刘通 张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95-305,共11页
冷链贮运是生鲜食品安全和品质的有力保障。目前我国冷链贮运系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因冷链条件失控引起的生鲜食品劣变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快速、灵敏检测冷链贮运过程中生鲜食品劣变情况,对生鲜食品质量安全进行及时、有效的预警与控... 冷链贮运是生鲜食品安全和品质的有力保障。目前我国冷链贮运系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因冷链条件失控引起的生鲜食品劣变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快速、灵敏检测冷链贮运过程中生鲜食品劣变情况,对生鲜食品质量安全进行及时、有效的预警与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近3年报道的冷链生鲜食品劣变快速检测技术。针对指示剂检测、光谱技术以及传感器等手段进行了全面的综述,重点关注了基于新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新设备(智能手机、智能包装)、新方法(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的快检技术以及基于原位实时质谱检测方法的应用,讨论了各类方法的优势以及不足,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冷链生鲜食品劣变快速检测新方法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链贮运 快检技术 生鲜食品 品质劣变
下载PDF
清真食品安全体系构建的措施与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明强 储晓刚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2581-2586,共6页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对中国食品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当前,中国清真食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清真食品不"清真"的问题依然存在。清真食品要求在原料、加工、储藏、运输及销售等各环节均符合伊斯兰教法规、穆斯林饮食...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对中国食品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当前,中国清真食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清真食品不"清真"的问题依然存在。清真食品要求在原料、加工、储藏、运输及销售等各环节均符合伊斯兰教法规、穆斯林饮食禁忌和国家强制标准的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的食品。本文从清真食品安全的概念的入手,结合国外清真食品的管理先进理念,对中国清真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提出相应的措施,并从清真食品安全立法、国家清真食品安全标准的建立、认证体系的完善、科学的检测、标签标识的规范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清真食品安全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真食品 食品安全 对策 监管
原文传递
食品中磺胺类药物前处理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4
作者 张元 李伟青 +6 位作者 周伟娥 任志芹 张峰 冯雪松 周昱 李绍辉 郑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40-346,共7页
磺胺类兽药残留是目前重要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检测食品中磺胺类兽药残留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检测食品基质中痕量兽药残留依赖于有效的前处理方法和精密的分析仪器。本文论述磺胺类兽药分析检测的研究背景和现状,并对国内外... 磺胺类兽药残留是目前重要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检测食品中磺胺类兽药残留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检测食品基质中痕量兽药残留依赖于有效的前处理方法和精密的分析仪器。本文论述磺胺类兽药分析检测的研究背景和现状,并对国内外食品中磺胺类兽药残留的传统提取技术和新型提取技术等前处理方法及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为食品中磺胺类药物的残留监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前处理技术 检测 磺胺类兽药残留
下载PDF
动物源性食品中喹诺酮类残留前处理及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5
作者 张元 周伟娥 +4 位作者 李绍辉 郑阳 周昱 张峰 冯雪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78-383,共6页
喹诺酮类兽药残留是目前重要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之一,检测食物基质中痕量兽药残留依赖于有效的前处理方法和精密的分析仪器。本文阐述了喹诺酮类兽药的研究背景和现状,并对国内外食品中喹诺酮类兽药残留的液液萃取(Liquid-Liquid Ex... 喹诺酮类兽药残留是目前重要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之一,检测食物基质中痕量兽药残留依赖于有效的前处理方法和精密的分析仪器。本文阐述了喹诺酮类兽药的研究背景和现状,并对国内外食品中喹诺酮类兽药残留的液液萃取(Liquid-Liquid Extraction,LLE)、固相萃取(Solid-Phase Extraction,SPE)、基质辅助固相分散萃取(Matrix Solid-Phase Dispersion,MSPD)、Qu ECHERs(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Safe,Qu ECHERs)、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和免疫亲和色谱(Immunoaffinity Chromatography,IAC)等前处理方法及液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及免疫分析测定法等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拟为动物源性食品中喹诺酮类药物的残留监控提供理论参考,综述指出SPE和Qu ECHERs为最有前景的前处理方法,而质谱技术的发展和仪器的小型化为检测仪器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源性食品 前处理技术 检测 喹诺酮兽药残留
原文传递
食品中46种禁限用合成色素的分级提取净化体系研究 被引量:29
6
作者 赵延胜 董英 +3 位作者 张峰 杨敏莉 冯峰 储晓刚 《分析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9-256,共8页
建立了46种禁限用合成色素的分级提取净化体系,采用反相液相色谱多波长检测对该体系的效果进行了评价。提取净化体系的第一级采用正己烷振荡提取、凝胶渗透色谱净化,实现了对苏丹类染料的有效提取分离,回收率均大于80%;第二级采用水振... 建立了46种禁限用合成色素的分级提取净化体系,采用反相液相色谱多波长检测对该体系的效果进行了评价。提取净化体系的第一级采用正己烷振荡提取、凝胶渗透色谱净化,实现了对苏丹类染料的有效提取分离,回收率均大于80%;第二级采用水振荡提取,乙腈辅助提取的手段,实现了对大多数水溶性合成色素及工业染料的提取分离,回收率均大于60%;第三级采用甲醇-氨水振荡提取,可实现对少数极性较强染料的提取分离,回收率均大于55%。经过第二、三级提取后的样品,无需再净化,即可直接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提高了分析效率。采用此体系对样品进行合成色素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本方法对含蛋白质、脂肪类食品基质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合成色素 分级提取净化
下载PDF
食品中化学性有害物的质谱软电离裂解规律及筛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刘晓敏 许秀丽 +2 位作者 聂雪梅 国伟 张峰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50-758,共9页
食品中化学性有害物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质谱是对食品中化学性有害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有效方法。该文按照化合物结构类别,综述了食品中重要化学性有害物的质谱软电离裂解机理,包括农药、兽药、真菌毒素,以及其他化学污染物... 食品中化学性有害物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质谱是对食品中化学性有害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有效方法。该文按照化合物结构类别,综述了食品中重要化学性有害物的质谱软电离裂解机理,包括农药、兽药、真菌毒素,以及其他化学污染物。对于每类化合物,重点综述化合物质谱裂解产生的特征碎片、中性丢失等,以及这些质谱软电离裂解机理在食品中化学性有害物筛查及发现中的应用。研究化合物的质谱裂解机理可以帮助研究者对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和结构确证,为食品中同类结构新型化学性有害物的发掘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规律 软电离 质谱 特征碎片 非定向筛查 未知化合物 综述
下载PDF
食品鉴伪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6
8
作者 陈颖 董文 +3 位作者 吴亚君 袁飞 黄文胜 葛毅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16-218,312,共4页
食品真伪检测鉴别技术已成为食品安全领域的关注热点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鉴伪的重要性和艰巨性,阐述了食品鉴伪的概念及重点工作,提出了建立现代食品分子检测鉴别技术体系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 食品 鉴伪 体系
原文传递
构建“双冷”方法优化食品热杀菌工艺规程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铁龙 杨倩 +2 位作者 徐晓丽 王欣 侯阳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8-224,共7页
该文结合目前热力杀菌工艺规程设计中的不足,构建"双冷"的方法,设计出"双冷"优化的路线图,再进行综合试验论证。论证过程以露露饮料为例,利用"双冷"方法得出的理论杀菌规程为,在初温为40℃的条件下杀菌... 该文结合目前热力杀菌工艺规程设计中的不足,构建"双冷"的方法,设计出"双冷"优化的路线图,再进行综合试验论证。论证过程以露露饮料为例,利用"双冷"方法得出的理论杀菌规程为,在初温为40℃的条件下杀菌规程为16 min/121℃;在初温为50℃的条件下杀菌规程为15 min/121℃。相对于企业采用30 min/121℃的杀菌规程,时间明显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点 双冷 优化 热分布 热穿透 杀菌工艺规程
下载PDF
水产罐头食品热穿透主要关键因子比较分析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铁龙 徐晓丽 +3 位作者 杨倩 侯阳 段伟 林芳宇 《现代食品》 2019年第2期119-123,共5页
为了水产罐头企业更为有效地控制杀菌过程对关键因子的监控,对水产罐头进行热穿透实验,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研究。得出固形物的最大装罐量为影响热处理的最关键因子,因此企业在杀菌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这个因子,以防造成杀菌不足。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热穿透 杀菌 关键因子 时间
下载PDF
MTT在测定食品中细菌总数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赵贵明 姚文荣 刘沛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9-570,共2页
关键词 细菌总数 食品卫生 MTT 氯化三苯四氮唑 测定 卫生质量控制 检测方法 标准方法 基本指标
下载PDF
基于VACCP·TACCP的HACCP体系建立与实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倩 王文枝 +5 位作者 杨中 杨超一 李立 刘俊 孙利 侯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8期151-157,共7页
[目的]探究如何在脆弱性评估和关键控制点(VACCP)与威胁评估和关键控制点(TACCP)的基础上,建立和实施一套完善的能解决包括故意污染和蓄意破坏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生产全过程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HACCP)。[方法]选取20家不同类别的... [目的]探究如何在脆弱性评估和关键控制点(VACCP)与威胁评估和关键控制点(TACCP)的基础上,建立和实施一套完善的能解决包括故意污染和蓄意破坏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生产全过程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HACCP)。[方法]选取20家不同类别的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对比试验,每家企业建立4种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分别为单一HACCP体系,基于VACCP的HACCP体系,基于TACCP的HACCP体系,基于VACCP、TACCP的HACCP体系。针对这4种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采用头脑风暴法确定体系评价指标及其权重,采用专家打分和企业管理人员打分的方法,对体系评价指标进行评价,并利用权重计算方法计算每个企业每个体系的评价分数,最后计算平均数。[结果]单一的HACCP体系以预防控制为主,难以解决非传统食品安全问题,打分最低;基于VACCP的HACCP体系可以解决经济利益驱动下的故意污染,基于TACCP的HACCP体系可以解决意识驱动型的蓄意破坏,两者相对于单一HACCP体系都有补充,但是都不全面,打分均高于单一HACCP体系,两者比较,基于VACCP的HACCP体系分数更高一些;基于VACCP、TACCP的HACCP体系打分最高,可以解决全链条的非传统食品安全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结论]建立与实施基于VACCP和TACCP的HACCP体系可使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CCP TACCP HACCP 故意污染 非传统食品安全问题
下载PDF
食品及环境样品中双酚类物质的前处理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雨佳 凌云 +1 位作者 张元 张峰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68-1274,共7页
双酚类物质作为一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广泛存在于食品包装材料及环境介质中,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也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危害。双酚残留是目前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检测食品和环境样品中的双酚类物质的含量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 双酚类物质作为一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广泛存在于食品包装材料及环境介质中,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也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危害。双酚残留是目前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检测食品和环境样品中的双酚类物质的含量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残留目标物浓度通常较低,且实际样品存在基质干扰,因此需经一定的样品前处理,并结合仪器分析方法,提高检测效率,增强分析灵敏度与可靠性。常用的前处理分析方法主要有液液萃取、微波辅助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基质分散固相萃取、QuEChERS等,常用仪器分析方法包括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生物传感器法等。该文综述了食品及环境样品中双酚类物质的样品前处理及仪器分析方法,为双酚类化合物的残留监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处理方法 检测 双酚 食品 环境样品 综述
下载PDF
固相萃取材料在食品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友法 刘通 +5 位作者 母国栋 李银龙 贺木易 杨敏莉 陆登俊 张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10-518,共9页
被真菌毒素污染的食品可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如癌症和畸形等,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关注的焦点。因此,精准检测食品中痕量真菌毒素对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真菌毒素在食品中的浓度水平较低且易与复杂的食品基质成分结合,基质干扰严重... 被真菌毒素污染的食品可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如癌症和畸形等,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关注的焦点。因此,精准检测食品中痕量真菌毒素对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真菌毒素在食品中的浓度水平较低且易与复杂的食品基质成分结合,基质干扰严重影响检测的灵敏度,需采用有效的样品前处理技术进行富集和净化。固相萃取作为一种高效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其关键取决于萃取材料。该文总结了过去5年固相萃取材料在食品中真菌毒素样品前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食品中真菌毒素快速高效分析方法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毒素 食品 固相萃取材料 样品前处理
下载PDF
食品中香料香精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玉娇 邓伟 +8 位作者 刘通 王佳 王嘉琦 田红静 杨旭升 刘建 张雨佳 孙燕 张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400-406,共7页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在追求食品健康安全的同时更看重口味的变化,促进了食用香精的快速发展。但是香料香精的过量使用和非法添加违禁成分等问题依然突出,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因此,对食品中香料香精成分进行高通量...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在追求食品健康安全的同时更看重口味的变化,促进了食用香精的快速发展。但是香料香精的过量使用和非法添加违禁成分等问题依然突出,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因此,对食品中香料香精成分进行高通量、灵敏、快速的分析十分必要。本研究综述了食品中香料香精分析方法的前处理技术,包括蒸馏法、固相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和顶空法等样品前处理方式,详细介绍了各种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对香料香精的检测方法进行了介绍,包括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全二维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技术、电子鼻电子舌技术、稳定同位素质谱技术、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等检测方法,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食品中香料香精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香精 香料 前处理 检测
原文传递
食品中季铵盐类消毒剂检测方法建立及北京市市售食品及膳食样品中含量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谢昀 周伟娥 +2 位作者 许秀丽 张晶 张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1-270,共10页
建立了一种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蔬菜、水果、水产等多种食品基质中9种常用季铵盐类消毒剂的分析方法。样品采用改良的QuEChERS(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Safe)法净化,BEH C_(18)色谱柱(100 mm×3.0 mm,... 建立了一种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蔬菜、水果、水产等多种食品基质中9种常用季铵盐类消毒剂的分析方法。样品采用改良的QuEChERS(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Safe)法净化,BEH C_(18)色谱柱(100 mm×3.0 mm,1.7μm)分离,电喷雾电离质谱正离子模式下分析。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蔬菜、水果、水产中9种季铵盐的检出限为0.2~5.0μg/kg,定量限为1.0~10.0μg/kg,在各自的检测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平均回收率为65.24%~118.63%,相对标准偏差为0.19%~6.77%。使用本方法检测北京市市售食品季铵盐含量,阳性样品检出率为30.43%;检测北京市膳食样品季铵盐含量,阳性样品检出率为12%,膳食摄入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盐类消毒剂 QUECHERS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膳食摄入 食品安全
下载PDF
基于HACCP理论浅析食品实验室检测过程风险 被引量:4
17
作者 范超 王文枝 +2 位作者 富莉静 特日格乐 李立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3-268,共6页
食品检验检测过程中会受到“人、机、料、法、环”等关键因素的影响,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严重时可引起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为提高检测数据质量,将风险管理与预防性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相结合,根据HA... 食品检验检测过程中会受到“人、机、料、法、环”等关键因素的影响,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严重时可引起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为提高检测数据质量,将风险管理与预防性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相结合,根据HACCP原理,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对检测过程各环节进行风险识别和分析,确定各环节的关键控制点(CCP),建立监控系统,提出预防和纠正措施,最终形成HACCP计划表。结合HACCP原理对食品检验检测过程进行风险管理与控制,可实现对影响检验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关键控制点精细化管理,进而有效应对人、机、料、法、环等关键因素对检测结果造成的偏差,减少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食品检验检测 风险管理 风险识别和分析 风险评估
下载PDF
常压激光离子源辅助基质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18
作者 邱鑫 贺木易 +1 位作者 杨敏莉 张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3-200,共8页
基于激光的电离质谱具有空间分辨率高、样品预处理简单、易于便携化和可实现成像分析等特点。基质辅助的激光离子源质谱可以避免高能量对分子结构的破坏,在生物大分子分析和检测方面获得了广泛应用。传统辅助基质在低分子量范围的干扰较... 基于激光的电离质谱具有空间分辨率高、样品预处理简单、易于便携化和可实现成像分析等特点。基质辅助的激光离子源质谱可以避免高能量对分子结构的破坏,在生物大分子分析和检测方面获得了广泛应用。传统辅助基质在低分子量范围的干扰较强,极大地限制了常压基质辅助激光离子源的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一系列基于新型材料的辅助基质被设计和开发出来。这些新型材料可分为两大类:新型有机基质和无机材料。质量范围的扩展和目标化合物灵敏度的增强,显著扩展了常压基质辅助激光离子化技术在原位分析中的应用。该文针对新型辅助基质在常压激光离子源及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激光离子源 基质 低分子量化合物 食品安全
下载PDF
网购普通食品宣称与非法添加物质危害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媛 蒋萍萍 +1 位作者 李立 韩世鹤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2024年第5期64-68,共5页
随着消费渠道多元化,网购已成为消费者选择的消费模式之一。本文主要介绍网购普通食品的宣称及非法添加物质的种类及危害,旨在为消费者指明购买普通食品时应注意的事项,并向监管部门提出监管建议。
关键词 网购 宣称 非法添加 危害
下载PDF
基于食品安全监管视角下调味品分类体系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于艳艳 杨振东 +3 位作者 杨颖 韩世鹤 冷佳蔚 胡梅 《食品工业》 CAS 2024年第1期329-333,共5页
调味品是百姓日常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安全至关重要。然而实际工作中发现,调味品种类繁多,新产品层出不穷,并且相关标准的食品分类体系之间存在差异,导致抽检时部分调味品分类存在争议,从而影响调味品抽检数据的质量,对调味品食... 调味品是百姓日常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安全至关重要。然而实际工作中发现,调味品种类繁多,新产品层出不穷,并且相关标准的食品分类体系之间存在差异,导致抽检时部分调味品分类存在争议,从而影响调味品抽检数据的质量,对调味品食品安全状况的评估以及潜在风险隐患的排查带来一定偏差。为明确调味品的食品分类、提高食品安全抽检工作的质效、助推食品安全抽检工作高质量发展,研究食品安全抽检、调味品生产许可以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调味品分类体系的对应关系和差异,形成各分类体系间的对应关系树,同时分析调味品抽检分类的局限性并提出建议,以期用于指导调味品抽检工作,为调味品监管工作带来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味品 分类体系 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安全监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