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航空中交通管制能力的提高对节能减排的作用分析
1
作者 夏雪 《科学技术创新》 2019年第31期176-177,共2页
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有赖于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而且在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影响下,人们对其日常出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调查研究指出空中交通是一种相对安全的交通方式,更加快速和便捷。但是我国民航空中交通的迅猛发展,在一... 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有赖于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而且在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影响下,人们对其日常出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调查研究指出空中交通是一种相对安全的交通方式,更加快速和便捷。但是我国民航空中交通的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节能减排理念的落实。所以说,民航企业要极大力度重视其空中交通管制工作,借助空中交通管制能力的提升,来强化我国节能减排的实施力度,从而推动我国空中交通的健康、平稳运行。此文简要的阐述了民航空中交通管制现状,并积极探索了增强民航空中交通管制能力对节能减排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 管制能力 作用 措施
下载PDF
通用航空气象灾害监测与预报预警技术新进展
2
作者 吴昊 徐琪 +5 位作者 曹阳 慕熙昱 王体健 严殊祺 杨华栋 花家嘉 《大气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0-351,共12页
随着“一带一路”背景下通用航空发展战略的实施与国家低空空域管理的改革,我国通用航空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与之相匹配的专用机场建设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低空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监测成为影响通用航空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梳理、... 随着“一带一路”背景下通用航空发展战略的实施与国家低空空域管理的改革,我国通用航空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与之相匹配的专用机场建设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低空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监测成为影响通用航空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梳理、比较已有研究成果,总结国内外通用航空气象灾害监测与预报预警技术的发展成果,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与经验借鉴。本文通过文献调研法与特征归纳法,对比分析并归纳总结了当前通用航空气象预报服务的研究进展与实践成果。文章具体从通用航空气象预报业务现状、影响通用航空安全的主要气象灾害要素、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技术和通用航空气象服务的发展等4个方面梳理了已有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后续有必要从通用航空相关气象灾害生消机理、监测预报预警技术研发、业务流程及相关政策法规工作等方面开展研究,进一步完善通用航空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为全面推进公共运输航空与通用航空的战略部署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航空 气象灾害 预报预警 航空气象服务
下载PDF
基于启发式A^(*)算法的城市低空无人机航迹规划
3
作者 申晨 杨磊 +1 位作者 任帅里 戴美泽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5-9,共5页
为保障垂直起降无人机在城市低空空域交通飞行安全,有必要对航路网和交通控制方式的不确定性进行稳定裕度和鲁棒性分析,以明确其容忍范围。进一步,基于该范围设计和优化航路网,改进交通控制,提出一种可量化低空无人机航迹对地面障碍物... 为保障垂直起降无人机在城市低空空域交通飞行安全,有必要对航路网和交通控制方式的不确定性进行稳定裕度和鲁棒性分析,以明确其容忍范围。进一步,基于该范围设计和优化航路网,改进交通控制,提出一种可量化低空无人机航迹对地面障碍物风险的路径评估模型。在城市低空空域规划飞行路径时,采用改进的A*算法,考虑城市地面状况的建筑物高低和人流密集的复杂性,建立飞行航线保护区。仿真结果表明,该路径规划模型可以有效降低城市无人机对城市建筑的安全隐患,满足飞行安全裕度要求,得到最终可飞行的航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中交通 三维路径规划 A*算法 B样条曲线 Evtol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航路时空资源分配方法
4
作者 郭野晨风 蔡疆 +2 位作者 田靖 沈强 丁一波 《航空计算技术》 2025年第1期65-70,共6页
为解决当前航路时空资源分配方法适用场景简单、算法结果不优的问题,研究资源分配优化模型和算法。针对流量受限区混联的复杂拓扑结构,构建了整数规划模型,航班控制采用地面延误、改航和空中延误三种策略组合,优化目标考虑效率和公平性... 为解决当前航路时空资源分配方法适用场景简单、算法结果不优的问题,研究资源分配优化模型和算法。针对流量受限区混联的复杂拓扑结构,构建了整数规划模型,航班控制采用地面延误、改航和空中延误三种策略组合,优化目标考虑效率和公平性两目标,约束条件设置航班航路唯一指派、航班时隙唯一指派、时隙容量、时隙可执行性和空中最大延误等约束。设计了融合学习机制的改进遗传算法,后代种群通过学习前代个体的遗传经验而快速向帕累托前沿收敛。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遗传算法,改进算法能有效提高收敛效率,收敛结果更贴合真实帕累托前沿;相较于现行主流算法,改进算法的满意解能同时提高效率目标15.3%和公平性目标3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 改进遗传算法 时空资源分配 多策略组合
下载PDF
CMIP5全球气候模式对中国黄河流域气候模拟能力的评估 被引量:29
5
作者 周文翀 韩振宇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年第6期42-55,共14页
利用格点化观测资料,对第5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CMIP5)提供的18个全球气候模式在黄河流域的模拟能力进行评估和客观选择。结果表明:基于1961—2005年黄河流域逐日的气温和降水观测资料,... 利用格点化观测资料,对第5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CMIP5)提供的18个全球气候模式在黄河流域的模拟能力进行评估和客观选择。结果表明:基于1961—2005年黄河流域逐日的气温和降水观测资料,对黄河流域气候进行了模拟评估,通过对气候平均态、年际变率、季节循环、年际变化主要模态及概率密度函数等方面的模拟能力进行统计评价,分析得到所有模式模拟能力的综合评分排序,剔除较差的模式样本。最终选择的5个全球气候模式分别为MIROC-ESM-CHEM、CSIRO-Mk3-6-0、NorESM1-M、CNRM-CM5和EC-EARTH,5个全球气候模式综合评分较优,且基本可以覆盖18个CMIP5模式对黄河流域未来平均气温预估的不确定性分布,形成了可用于黄河流域气候变化研究的多模式集合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CMIP5 综合评估 客观选择 不确定性
下载PDF
基于DTW的K-medoids扇区交通特征聚类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丛玮 谢道仪 严仪炅 《交通技术》 2021年第1期59-69,共11页
随着航空运输需求的不断增加,交通运行模式日渐复杂,空管系统的运行压力与日俱增。如何在满足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提升空管系统的运行效能成为业内关注的热点。本文筛选扇区交通特征行为指标,统计不同指标的时间序列。针对时间序列的高维... 随着航空运输需求的不断增加,交通运行模式日渐复杂,空管系统的运行压力与日俱增。如何在满足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提升空管系统的运行效能成为业内关注的热点。本文筛选扇区交通特征行为指标,统计不同指标的时间序列。针对时间序列的高维属性,选取了基于DTW的K-medoids聚类算法,识别了15个扇区样本在各扇区交通特征指标下的聚类结果。实例分析表明,基于时间序列的聚类方法可以识别多个扇区在单个交通特征下的分布模式,最终为交通行为多样化分析需求提供有效手段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管理 扇区交通特征 DTW 时间序列
下载PDF
CDM系统对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优势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诚 《山东工业技术》 2019年第12期211-211,共1页
CDM系统又称协同决策系统,具有极强的安全性与高效性,数据容量较大,是解决我国航空运输空中交通拥堵、航班延误问题的重要平台,加强CDM系统建设力度,有利于为空中交通安全提供保障。本文基于CDM系统进行阐述,主要介绍了该系统对空中交... CDM系统又称协同决策系统,具有极强的安全性与高效性,数据容量较大,是解决我国航空运输空中交通拥堵、航班延误问题的重要平台,加强CDM系统建设力度,有利于为空中交通安全提供保障。本文基于CDM系统进行阐述,主要介绍了该系统对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优势,以期为飞机提供准确且及时的飞行情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M系统 空中交通 流量管理
下载PDF
远端台站移动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中华 陆寅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9年第4期40-41,共2页
为提升空管运行保障能力,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远端台站熟练不断增加。研究与设计远端台站移动管理系统,实现台站的集中统一管理,能够促进通导"大岗位、大运行"值班模式的发展。
关键词 通信导航监视 远端台站 设备管理
下载PDF
华东协同决策系统的运行使用分析
9
作者 曹晶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年第26期294-294,共1页
在目前航班延误情况严重的情况下,介绍CDM系统,一种基于多方合作、信息共享及协同决策,以达到减少航班延误为目的的系统,分析实行该系统存在的优势,以及进一步需要改善的内容。
关键词 CDM系统 协同决策 航班延误
下载PDF
民航空管通信工作中电磁场和电磁波的应用探讨
10
作者 洪磊 《移动信息》 2020年第1期18-19,共2页
在民航高速发展的时代,民航空管工作中民航通信技术发展迅速。在民航通信技术中,电子通信技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必须要重视创新电子通信技术,利用电磁场和电磁波进一步地促进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 民航空管 微波通信技术 移动通信系统
下载PDF
机场地面运行效率影响因素仿真分析
11
作者 摆倩倩 李志 叶博嘉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4年第1期160-164,169,共6页
为提高机场地面运行效率,采用Arena软件建立机场运行系统离散仿真模型,加入动画仿真模块,结合SAS软件的数据分析与拟合功能设计三组仿真场景,分别验证改变跑道使用方式、改变拖车资源配置方式对地面运行效率产生的影响及未来运输需求快... 为提高机场地面运行效率,采用Arena软件建立机场运行系统离散仿真模型,加入动画仿真模块,结合SAS软件的数据分析与拟合功能设计三组仿真场景,分别验证改变跑道使用方式、改变拖车资源配置方式对地面运行效率产生的影响及未来运输需求快速增长时机场将面临的运行压力。结果表明,在双跑道隔离运行模式下出港平均滑行时间可缩短4 min左右;若采用双跑道混合运行,则出港滑行平均时间缩短约3 min。拖车配置方案调整后,航空器由于拖车资源限制导致等待时长超过5 min事件发生的平均概率减小18.5%。最后,通过仿真实验测试机场当前保障能力可应对的交通增量,结果显示,航班增量达到60%时,航空器的进出港滑行时间明显增长。通过地面交通仿真评估为优化机场资源配置、最大化提升运行效率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地面运行效率 跑道运行模式 优化资源配置 交通增量 Arena仿真
下载PDF
冷涡背景下一次阵风锋与海风锋碰撞触发强对流的观测分析
12
作者 施思 秦婷 +1 位作者 吴福浪 徐恩东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24年第5期1311-1322,共12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FNL再分析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等,对2023年8月16日厦门市的雷暴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雷暴天气发生在冷涡后部西北气流中,高低空温度差动平流加强了不稳定层结,高CAPE值和0~6 km弱垂直风切下,在阵风锋与...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FNL再分析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等,对2023年8月16日厦门市的雷暴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雷暴天气发生在冷涡后部西北气流中,高低空温度差动平流加强了不稳定层结,高CAPE值和0~6 km弱垂直风切下,在阵风锋与海风锋碰撞区域形成脉冲风暴,具有爆发性强对流的典型特征。触发的新生对流沿着海风锋自东北向西南发展加强给闽南地区带来较大范围、较长时间的强降水天气;通过此次雷暴个例分析可知,沿海地区的预报员加强地面辐合线推移和演变的监测,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前判断出多条辐合线碰撞触发新生对流,由此对此类强对流天气提前作出预报决断。Using conventional observation data, NCEP/FNL reanalysis data, Doppler radar data, etc., an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thunderstorm weather in Xiamen on August 16, 202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hunderstorm occurred in the northwest airflow behind the cold vortex, and the high and low altitude temperature differential advection strengthened the unstable stratification. Under high CAPE values and weak vertical wind shear of 0~6 km, a pulse storm was formed in the collision area between the gust front and the sea breeze front, with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xplosive strong convection. The newly triggered convection develops and strengthens along the sea breeze front from northeast to southwest, bringing large-scale and long-term heavy precipitation weather to the southern Fujian reg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is thunderstorm case, it can be seen that forecasters in coastal areas can strengthen monitoring of the movement and evolution of ground convergence lines, which can, to some extent, predict in advance the collision of multiple convergence lines triggering new convection, and thus make forecast decisions for such severe convective weather in adv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涡 阵风锋 海风锋 短时强降水
下载PDF
南京机场2015-2018年MDRS重要天气概率预报情况统计分析
13
作者 张舒阳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57-61,共5页
本文对南京机场2015至2018年MDRS启动及重要天气概率预报情况进行了统计。南京机场的复杂天气以大雾和雷暴强降水为主,1月份也会出现较强的冰雪天气影响航班运行。就评估结果而言,预报命中的天气中,不准确率(预报误差超过4h)低于20%,预... 本文对南京机场2015至2018年MDRS启动及重要天气概率预报情况进行了统计。南京机场的复杂天气以大雾和雷暴强降水为主,1月份也会出现较强的冰雪天气影响航班运行。就评估结果而言,预报命中的天气中,不准确率(预报误差超过4h)低于20%,预报效果较好,此外大雾天气预报的漏报率最高,而冰雪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RS 概率预报 准确率
下载PDF
建筑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14
作者 吴宇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0期0106-0109,共4页
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桩基础已经成为了确保建筑物稳定性和安全性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它的施工技术选择和应用显得尤为关键,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本文将详细概述建筑桩基础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其施工方法,... 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桩基础已经成为了确保建筑物稳定性和安全性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它的施工技术选择和应用显得尤为关键,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本文将详细概述建筑桩基础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其施工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深入阐述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此外,本文还将对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进行论述,以供相关人员进行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 桩基础 土建施工技术
下载PDF
前期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与东亚夏季风的可能联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胜利 李锋 葛非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利用1979—2012年日本气象厅次表层海温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前期冬季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并讨论了其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前期冬季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与后期东亚夏季风强弱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冬季次... 利用1979—2012年日本气象厅次表层海温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前期冬季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并讨论了其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前期冬季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与后期东亚夏季风强弱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冬季次表层海温呈现东正西负的类El Nio分布型时,夏季副热带高压偏强,西北太平洋地区受反气旋型环流控制,能将大量的水汽输送到长江和淮河流域,有利于水汽在该区域辐合,为夏季降水偏多创造了条件,此时东亚夏季风活动整体偏弱,反之亦然。但类El Nio分布型对东亚夏季气候变化的影响较类La Nia分布型更显著。此外,冬季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可能通过其自身能够持续性地影响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大气环流异常,次表层海温随季节变化有明显的发展和移动趋势:冬季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冷(暖)海温不断堆积,沿温跃层向东传播使得中东太平洋次表层海温逐渐变冷(暖),冷(暖)海温上翻加强使得海表温度异常,进一步影响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度,并在东亚地区形成经向遥相关波列,通过西北太平洋地区异常反气旋(气旋)环流的作用,影响东亚地区大气环流以及气候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太平洋 次表层海温异常 ENSO 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 东亚夏季风
下载PDF
基于AWOS数据的南京禄口机场低能见度特征统计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慕熙昱 徐琪 +2 位作者 周林义 陶星 黄安宁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29-1142,共14页
利用南京禄口机场2011 2016年分钟级地面观测数据对禄口机场低能见度现象进行分析,统计低能见度天气发生的时间分布特征;分析其他气象要素与能见度的关系,归纳低能见度天气下各气象要素的阈值,建立低能见度天气的预警指标。结果发现,禄... 利用南京禄口机场2011 2016年分钟级地面观测数据对禄口机场低能见度现象进行分析,统计低能见度天气发生的时间分布特征;分析其他气象要素与能见度的关系,归纳低能见度天气下各气象要素的阈值,建立低能见度天气的预警指标。结果发现,禄口机场发生低于2 000 m能见度现象时,逐月平均相对湿度均超过90%,表明禄口机场低能见度主要是由雾造成的。禄口机场能见度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次季节变化特征,呈现双峰双谷结构,4月及7、8月为两个峰值,6月及12月和次年1月为两个谷值。这种特征的形成与近地层大气的温度、湿度、层结有密切关系。能见度分布具有较为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凌晨至早晨能见度最低,午后能见度达到最高,秋季能见度的日变化幅度较大,冬季低能见度可能出现的时间分布范围广。通过分析发现能见度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复杂,并不呈现某种线性关系。分析不同等级低能见度天气对应的气温、温度露点差、水平风速范围,发现气温在不同月份有较大差异,温度露点差及水平风速的范围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见度 时间特征 阈值
下载PDF
雷达径向速度资料同化中不同坐标转换方案的对比试验 被引量:2
17
作者 慕熙昱 徐琪 +3 位作者 潘玉洁 孙世玮 李昕 黄安宁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25-635,共11页
利用江苏省气象局与美国强风暴实验室联合开发的高精度数值分析及预报系统(Precision Weather Analysis and Forecast System,PWAFS)对雷达资料同化中径向速度资料的两种坐标转换方案进行对比分析。Grid方案将雷达径向速度资料通过最小... 利用江苏省气象局与美国强风暴实验室联合开发的高精度数值分析及预报系统(Precision Weather Analysis and Forecast System,PWAFS)对雷达资料同化中径向速度资料的两种坐标转换方案进行对比分析。Grid方案将雷达径向速度资料通过最小二乘法从极坐标映射到模式三维网格;Tilt方案将雷达径向速度资料通过双线性插值在水平方向插值至标量水平网格,但在垂直方向不进行插值,保留在雷达仰角对应的高度上。两种方案对反射率资料的处理均是插值到模式三维网格点。Grid方案在近雷达处进行平滑,在远雷达处进行插值,会导致低层数据平滑,Tilt方案减少了雷达径向风观测垂直插值引发的误差,更多的保留了雷达观测的特性。本研究分别通过龙卷、大风及梅雨锋暴雨个例对这两种方案的同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龙卷个例中Grid方案得到了部分虚假的较大的同化风场,Tilt方案结果清楚展示了龙卷发生位置的回波及流场的精细结构。大风个例中两种方案得到的最大风速值差3 m·s^-1,Tilt方案的结果更接近观测最大风速值,且得到的大风速区分布更符合观测。梅雨锋暴雨个例中Grid方案对东北及西南两个区域的大风速区均未能很好的反映,Tilt方案得到的水平风速大值区范围明显优于Grid方案。在靠近雷达中心的低层,观测资料密集,Tilt方案能够更好的反应实际大气状态。但是因为缺乏其他观测资料进行验证,两种方案的效果还需要利用数值预报或其他方法进行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资料同化 雷达径向速度 坐标转换 龙卷 阵风 暴雨
下载PDF
南京禄口机场低能见度天气统计分析及判断模型 被引量:3
18
作者 佘星源 聂颖 刘红年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61-667,共7页
基于2014—2019年基于南京禄口机场能见度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机场低能见度天气,发现低能见度天气大多发生在11月至次年1月04—07时(北京时)。通过分析雨强—能见度数据发现降水强度和能见度呈幂函数关系,建立了降水时段基于降水强度的... 基于2014—2019年基于南京禄口机场能见度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机场低能见度天气,发现低能见度天气大多发生在11月至次年1月04—07时(北京时)。通过分析雨强—能见度数据发现降水强度和能见度呈幂函数关系,建立了降水时段基于降水强度的能见度拟合模型。通过K-means聚类中心分析,发现无降水时能见度和风速以及温度的关系为正相关,和相对湿度以及修正海压的关系为负相关。最后使用随机森林算法建立低能见度天气等级判断模型,对比发现随机森林在准确度和计算效率方面较其他模型均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见度天气 发生规律 K-means聚类分析 雨强—能见度关系 随机森林算法
下载PDF
后疫情时期的机场旅客吞吐量预测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志 摆倩倩 叶博嘉 《航空计算技术》 2022年第6期40-44,共5页
为提高后疫情时期的机场旅客吞吐量预测精度,通过CEEMDAN算法将旅客吞吐量原始序列分解为若干不同频率的分量,检验各分量序列的平稳性,对平稳序列建立ARMA预测模型,非平稳序列通过构建DBSCAN-Adaboost强预测器进行预测,将各分量预测结... 为提高后疫情时期的机场旅客吞吐量预测精度,通过CEEMDAN算法将旅客吞吐量原始序列分解为若干不同频率的分量,检验各分量序列的平稳性,对平稳序列建立ARMA预测模型,非平稳序列通过构建DBSCAN-Adaboost强预测器进行预测,将各分量预测结果重组,得到社会常态化发展背景下的机场吞吐量预测值。以新冠疫情散发点个数、疫情散发点区位因子为变量建立疫情影响因子修正模型,对南京机场2020—2022年疫情期间的客流量预测结果表明,新组合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量化疫情对机场客流的影响程度,为机场旅客吞吐量预测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流量预测 CEEMDAN分解算法 DBSCAN Adaboost算法 后疫情时期
下载PDF
考虑航段复杂度的机场终端区进场程序设计与评估 被引量:1
20
作者 汤荣亮 王子明 王艳军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23年第4期138-148,共11页
机场附近的进近空域通常是限制机场航班量增长的瓶颈。随着进近空域内日益增长的空中交通,管制员与飞行员的通信和工作负荷持续增加,航班延误频发。为了进一步提升机场进近空域容量,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不断被应用于空中交通管理中。近年来... 机场附近的进近空域通常是限制机场航班量增长的瓶颈。随着进近空域内日益增长的空中交通,管制员与飞行员的通信和工作负荷持续增加,航班延误频发。为了进一步提升机场进近空域容量,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不断被应用于空中交通管理中。近年来,在世界各主要繁忙机场逐步推广点融合系统(Point Merge System),旨在通过新的进场程序实现进场航班高效排序和连续下降运行,解决进场交通流汇聚问题并优化排序间隔管理。然而,目前很少关于如何结合机场附近空域结构设计点融合系统的研究。本文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为例,提出了航段复杂度评估方法,评估了当前空域的航段复杂度,识别空域运行瓶颈,选取融合点位于HFE和OF方向进场轨迹的交汇点,交通流开始汇聚整合的定位点作为程序融合点,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点融合系统。通过计算机仿真和雷达模拟机仿真,并对其不同运行方式下的航班延误和机场流量进行对比,验证了点融合系统的有效性和先进性。本文的研究为其他机场设计并实施点融合系统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空域设计 点融合系统 航段复杂度 空中交通管理 空域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