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动追踪技术在民航安全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4
1
作者 靳慧斌 张颖 +1 位作者 王丹 蔡亚敏 《人类工效学》 2016年第2期78-80,共3页
眼动行为是心理认知活动的外在表现,一些眼动特征能很好地表征被试的注意分配、情景意识及工作负荷状况,眼动追踪技术的发展将使得民航安全领域的一些研究变得更直观。本文从飞行、空管和机场安检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了眼动追踪技术在民航... 眼动行为是心理认知活动的外在表现,一些眼动特征能很好地表征被试的注意分配、情景意识及工作负荷状况,眼动追踪技术的发展将使得民航安全领域的一些研究变得更直观。本文从飞行、空管和机场安检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了眼动追踪技术在民航安全领域中的研究现状,发现了其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眼动追踪技术未来新的研究方向,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动追踪 飞行 空中管制 安检 民航 交通安全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的机场运行安全评价模型 被引量:8
2
作者 靳慧斌 洪远 蔡亚敏 《工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2-65,共4页
针对民用机场安全评估方法中存在的主观性和共线性问题,文章在利用人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方法分析机场运行不安全事件,客观地提出安全评价指标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建立综合评价因子,解决了各评价指标彼此间存在的共线性问题... 针对民用机场安全评估方法中存在的主观性和共线性问题,文章在利用人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方法分析机场运行不安全事件,客观地提出安全评价指标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建立综合评价因子,解决了各评价指标彼此间存在的共线性问题,并结合方差赋权法构建安全评价模型。以国内某大型机场为评价对象,将因子分析方法评价结果与模糊评价方法所得结果进行相关分析,验证了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评价 HFACS 因子分析
下载PDF
中美两国民航事故发展趋势对比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孙瑞山 刘露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12年第9期154-158,共5页
为了持续改进民航安全,本文对中美两国民航运输事故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民航运输事故率的统计采样周期、变化规律的曲线类型进行研究,并基于5年为采样周期、滚动平均的数据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利用此模型对中美两国的运输飞行事故率... 为了持续改进民航安全,本文对中美两国民航运输事故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民航运输事故率的统计采样周期、变化规律的曲线类型进行研究,并基于5年为采样周期、滚动平均的数据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利用此模型对中美两国的运输飞行事故率和亿客公里死亡人数进行曲线拟合。最后,对比分析中美两国的事故率和亿客公里死亡人数拟合值。研究表明中美两国民航事故率遵循相似的规律发展,中国民航安全改进速度更快。依据研究结果,预测在2014年中国民航运输飞行重大事故率大约是美国的1/3、亿客公里死亡人数大约是美国的2倍,分析表明美国民航事故水平很大程度受小型运输机制约,指出随着我国大力发展支线航空,可能会带来航空事故的高发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飞行 重大事故率 亿客公里死亡人数 飞行安全
下载PDF
基于危险天气不确定性的最小风险路径规划方法
4
作者 王岩韬 赵昕颐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87-896,共10页
为降低飞行过程中遭遇危险天气的概率,同时避免大范围绕飞导致的路径与耗油增加,针对航路中的雷暴、积冰和颠簸天气,使用数值预报和概率预报,面向航前飞行计划,提出一种基于危险天气不确定性的最小风险路径规划方法.首先,基于概率预报... 为降低飞行过程中遭遇危险天气的概率,同时避免大范围绕飞导致的路径与耗油增加,针对航路中的雷暴、积冰和颠簸天气,使用数值预报和概率预报,面向航前飞行计划,提出一种基于危险天气不确定性的最小风险路径规划方法.首先,基于概率预报数据使用配料法和C-F模型计算雷暴发生概率,基于数值预报数据计算积冰预测指数和颠簸预测指数;然后,融合多类型危险天气,提出一种具备风险标识的栅格化地图;在此基础上,改进传统路径最短的规划算法,构建以风险最小化为目标的Dijkstra和A^(*)算法;最后,使用2023年4月3日华中地区强对流天气预测数据建立风险地图,使用上述改进算法与传统Dijkstra、A^(*)和RRT算法进行路径规划并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传统Dijkstra和A^(*)算法可计算得到最短飞行路径,而改进的A^(*)算法可计算得到总风险最小路径;若综合考虑飞行风险与路径长度,改进的Dijkstra算法最为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天气 概率预报 不确定性推理 飞行路径规划 风险最小化
下载PDF
基于运行数据的航班运行关键风险因素推断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岩韬 李蕊 +2 位作者 卢飞 唐建勋 赵嶷飞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2-188,216,共8页
为降低由于运行控制人员个体差异导致的航班运行风险,提升航空公司运行控制能力,通过对航班运行程序的系统分析,结合运行数据,从飞行机组、机场、天气、航路和航空器等运行角度筛选风险因素,建立航班运行控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利用基于... 为降低由于运行控制人员个体差异导致的航班运行风险,提升航空公司运行控制能力,通过对航班运行程序的系统分析,结合运行数据,从飞行机组、机场、天气、航路和航空器等运行角度筛选风险因素,建立航班运行控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利用基于事故树的贝叶斯网络分析方法,以历年不安全事件报告为样本,正向推理预测得到不安全事件发生概率;综合3种重要度分析结果,辨识关键致险因素.结果表明,机长和副驾驶技术水平、机组间搭配、与空管人员配合等5项关键风险因素概率值超过了40%,严重影响航班运行安全.风险推断结果与实际运行情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航班运行 风险推断 贝叶斯网络 重要度分析
下载PDF
飞行机组运行风险预警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岩韬 卢飞 +1 位作者 张静 赵嶷飞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3-87,共5页
为定量分析机组飞行安全影响因素,在飞行前作出风险预警,进而有效控制航班运行风险,构建混合模型。该模型以决策试验与实验室法(DEMATEL)得出的影响关系图(IRM)为基础,结合网络层次分析法(ANP),量化各风险因素相互影响程度,确定其相互... 为定量分析机组飞行安全影响因素,在飞行前作出风险预警,进而有效控制航班运行风险,构建混合模型。该模型以决策试验与实验室法(DEMATEL)得出的影响关系图(IRM)为基础,结合网络层次分析法(ANP),量化各风险因素相互影响程度,确定其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引入混合权重的概念,修正各因素权重值;最后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风险值。将上述方法应用于伊春空难,评估其飞行前风险。结果表明:11项影响因素被判定为风险偏大,导致飞行机组总运行风险值很高,评估结果与实际运行情况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安全 机组运行风险 影响关系图(IRM) 决策试验与实验室法(DEMATEL) 网络层次分析法(ANP) 模糊综合评价
原文传递
近距平行跑道配对进近纵向碰撞风险安全评估 被引量:31
7
作者 卢飞 张兆宁 +1 位作者 魏志强 刘碧莲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8-113,共6页
近距平行跑道实施配对进近可有效提高繁忙机场终端区容量,解决拥挤问题。为保证配对进近安全运行,研究其纵向碰撞风险,基于定位误差分布和尾流避让要求,考虑配对进近2架飞机的运动过程和时间因素,建立近距平行跑道配对进近纵向碰撞风险... 近距平行跑道实施配对进近可有效提高繁忙机场终端区容量,解决拥挤问题。为保证配对进近安全运行,研究其纵向碰撞风险,基于定位误差分布和尾流避让要求,考虑配对进近2架飞机的运动过程和时间因素,建立近距平行跑道配对进近纵向碰撞风险评估模型,并给出模型中相关参数的计算公式。最后通过Matlab软件对一算例进行仿真计算,以验证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增加,配对进近2架飞机间的纵向碰撞风险不断增大,当前机到达跑道入口时,风险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平行跑道 配对进近 定位误差 碰撞风险 安全评估
原文传递
民航管制员的注视及遗忘特征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靳慧斌 王丹 王松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95-300,312,共7页
为了研究管制员在工作过程中的注视及遗忘特征,利用雷达管制模拟机模拟真实情况下的管制工作,设定不同的航空器数量,并利用Tobii X2—60眼动仪记录相关情况下管制员的眼动数据。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将航空器和跑道作为兴趣区,对兴趣区实... 为了研究管制员在工作过程中的注视及遗忘特征,利用雷达管制模拟机模拟真实情况下的管制工作,设定不同的航空器数量,并利用Tobii X2—60眼动仪记录相关情况下管制员的眼动数据。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将航空器和跑道作为兴趣区,对兴趣区实行动态划分,并统计管制员在各区域的注视时长与遗忘时长。结果表明:被试在工作过程中对各兴趣区的注视时长分配不平均;但是对各兴趣区的注视时长分配与航空器出现的次序没有显著关系;而且随着航空器数目的变化,被试注视区域的位置分布也随之改变;且随着航空器数目的增加,被试遗忘的兴趣区数目增加,对兴趣区的总遗忘时长也随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动仪 动态兴趣区 遗忘特征 管制员
下载PDF
安全管理模型修正的签派放行风险可拓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岩韬 卢飞 赵嶷飞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17-223,共7页
为了解决工程应用中专家赋精确点值过于困难的问题,同时改善以往航班风险评估中未能考虑安全管理水平的缺陷,通过对签派放行工作过程的系统分析,从航路、机组、机场、航空器等方面细致梳理风险因素、机组、机场、航空器等方面详细梳理... 为了解决工程应用中专家赋精确点值过于困难的问题,同时改善以往航班风险评估中未能考虑安全管理水平的缺陷,通过对签派放行工作过程的系统分析,从航路、机组、机场、航空器等方面细致梳理风险因素、机组、机场、航空器等方面详细梳理风险因素,建立全面反映签派放行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使用区间可拓评价法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对签派放行风险进行数值化评估;然后,基于2009-2014年民航不安全事件统计数据,结合专家意见,构建安全管理水平评估模型,对签派放行风险评估模型进行修正。最后,经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有效,可以作为签派放行工作风险评估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签派放行风险评估 可拓评价 G1法 安全管理模型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的航班运行风险传播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岩韬 刘毓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8-205,共8页
为研究航班运行风险传播机理,基于民航航班运行程序,采集航班运行数据及航空公司、机场、机组、机务、空管等工作表现做为研究样本;采用经验建网法、时间序列相空间重构法和Spearman相关系数3种方法,构建面向航班运行风险传播问题的复... 为研究航班运行风险传播机理,基于民航航班运行程序,采集航班运行数据及航空公司、机场、机组、机务、空管等工作表现做为研究样本;采用经验建网法、时间序列相空间重构法和Spearman相关系数3种方法,构建面向航班运行风险传播问题的复杂网络,经过计算证实,使用Spearman相关系数建网效果最佳;对应民航常用控制方法,引入重要度r、改进感染率β′和改进恢复率γ′概念,提出适用于航班运行的改进SIR模型,最后对风险网络传播进行动力学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重要度r=0.4时,感染节点密度曲线峰值下降10%,达到峰值时间推迟5%;改进恢复率γ′=0.9时,感染节点峰值降低6%.证实加入重要度,改进恢复率可有效抑制风险网络传播;说明识别风险网络中对关键节点加以控制,提高风险节点恢复比率和速度,可有效提高航班安全保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航班运行风险 复杂网络 Spearman相关系数法 改进SIR模型
下载PDF
终端管制运行质量的投影寻踪评价模型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兆宁 林硕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03-808,共6页
为了提升空中交通管制运行质量,以终端区为研究对象,建立终端管制运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alytic network process,ANP)确定指标权重,克服了以往层次分析法不能反映指标之间相互影响关系的缺陷;利用投影寻踪(projectio... 为了提升空中交通管制运行质量,以终端区为研究对象,建立终端管制运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alytic network process,ANP)确定指标权重,克服了以往层次分析法不能反映指标之间相互影响关系的缺陷;利用投影寻踪(projection pursuit,PP)和加速遗传算法(real coded based accelerating genetic algorithm,RAGA),建立基于加速遗传投影寻踪(projection pursuit-real coded based accelerating genetic algorithm,PP-RAGA)的终端管制运行质量评价模型,把运行质量多维指标综合成一维投影指标,根据投影指标值的大小对样本集进行统一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对比,验证方法的合理性,为空中交通管制运行质量的优化和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端区 管制运行质量 综合评价 网络层次分析法 投影寻踪
下载PDF
基于Adaptive Lasso与RF的航班运行风险预测改进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岩韬 陈冠铭 +2 位作者 刘毓 杨远浩 赵航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94-201,共8页
为了解决航班运行风险高维数组运算过于复杂的问题,同时为防止模型过度拟合影响预测精度,基于中国民航局发布的风险评估体系,以某航450组真实航班数据为标准样本,首先使用自适应套索算法(Adaptive Lasso)进行降维,从63项风险自变量中筛... 为了解决航班运行风险高维数组运算过于复杂的问题,同时为防止模型过度拟合影响预测精度,基于中国民航局发布的风险评估体系,以某航450组真实航班数据为标准样本,首先使用自适应套索算法(Adaptive Lasso)进行降维,从63项风险自变量中筛选出15项独立变量;然后,使用随机森林算法(Random Forest,RF)进行防过拟合处理,结果显示当使用重要度排序前12项变量拟合时,结果误差达到最小值,即得到最终预测指标;最后,构建Adaptive Lasso和RF的二阶段混合模型,同时选取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网络、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3种对比方法,使用十折交叉验证精度.结果表明:Adaptive Lasso方法在筛选掉48项指标后,结果精度未见下降;经RF处理后4种方法评估精度均大于未处理前;Adaptive Lasso-RF混合模型的预测准确率和稳定性均优于PCA、RBF神经网络和SVM等方法.综上说明混合模型实现了有效降维和防过拟合,可大幅提升预测精度,用于解决航班风险预测问题可行并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航班运行风险 自适应套索 随机森林 主成分分析 径向基函数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基于延误油耗优化的平行跑道运行方式
13
作者 杨越 潘宏达 +2 位作者 刘永欣 黄贻刚 杨向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7-82,共6页
在比较现有平行跑道运行方式的基础上,制定了基于延误油耗优化原则的跑道选择策略。同时根据航班时刻表及起降间隔标准,建立了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油耗优化原则的跑道选择和排序方法。算例表明该方法提高了混合运行方式下跑道的运行效率... 在比较现有平行跑道运行方式的基础上,制定了基于延误油耗优化原则的跑道选择策略。同时根据航班时刻表及起降间隔标准,建立了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油耗优化原则的跑道选择和排序方法。算例表明该方法提高了混合运行方式下跑道的运行效率,减少了航空器的滑行时间和等待时间,降低了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平行跑道 运行方式 间隔标准 油耗
下载PDF
近距平行跑道配对进近纵向碰撞风险安全评估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健 张兆宁 卢飞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17年第3期286-292,共7页
针对繁忙机场的容量饱和现象,近距平行跑道实施配对进近可有效提高机场容量、缓解跑道拥挤和航班延误等现象。为了保证配对进近的安全运行,根据近距平行跑道配对进近的实际运动过程,考虑两架飞机在配对进近过程中的导航误差和时间等因素... 针对繁忙机场的容量饱和现象,近距平行跑道实施配对进近可有效提高机场容量、缓解跑道拥挤和航班延误等现象。为了保证配对进近的安全运行,根据近距平行跑道配对进近的实际运动过程,考虑两架飞机在配对进近过程中的导航误差和时间等因素,建立两架飞机的运动方程和纵向碰撞风险评估模型;并通过MATLAB软件对模型进行计算,得到随相关参数变化的纵向碰撞风险变化曲线。结果表明:配对进近的碰撞风险随着前后两机起始间隔的增大而减小,随着飞机纵向定位误差的均方差的增大而增大,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对进近 碰撞风险模型 近距平行跑道 导航误差
下载PDF
基于博弈论集对分析的空管风险态势评估 被引量:11
15
作者 万俊强 张敏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2-148,共7页
为有效评估空管运行风险,整体化处理评估系统的确定与不确定因素,建立基于博弈论和集对分析(SPA)的风险评估模型。按照系统工程方法,筛选出18个底层管制运行风险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主观权重,通过熵权法计算指标... 为有效评估空管运行风险,整体化处理评估系统的确定与不确定因素,建立基于博弈论和集对分析(SPA)的风险评估模型。按照系统工程方法,筛选出18个底层管制运行风险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主观权重,通过熵权法计算指标的客观权重,用博弈论综合权重确定方法得到指标的综合权重;根据模型计算出各指标的SPA结果,评判系统风险态势,通过计算联系数的各阶偏联系数得到风险的动态发展趋势。实例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博弈论集对分析的模型对空管安全系统风险评估以及趋势分析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管制 博弈论 集对分析(SPA) 风险态势评估 动态分析
原文传递
博弈论赋权的终端区管制运行效率GRA- TOPSIS评价模型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佳琦 闫少华 张兆宁 《航空计算技术》 2019年第2期54-58,共5页
从空中交通服务的需求航班出发,构建了终端区管制系统运行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博弈论方法,将层次分析法所得的主观权重和熵权法所得的客观权重进行综合集成得到组合权值,并将灰色关联分析和逼近理想解排序相结合,建立终端区管制系... 从空中交通服务的需求航班出发,构建了终端区管制系统运行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博弈论方法,将层次分析法所得的主观权重和熵权法所得的客观权重进行综合集成得到组合权值,并将灰色关联分析和逼近理想解排序相结合,建立终端区管制系统运行效率评估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端区 管制运行效率 博弈论 灰色关联分析 逼近理想解排序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基于视觉感受实验的目视航图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俊祥 李鹏 王红勇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7-11,共5页
针对中国通用航空发展比较晚,目前还没形成一套完整目视航图符号的现状,在收集了多家航图制作单位目视航图的基础上,结合认知符号学及目视飞行对航图的要求,提出了目视航图及符号评价指标,通过视觉感受实验得到各评价指标的样本数据,最... 针对中国通用航空发展比较晚,目前还没形成一套完整目视航图符号的现状,在收集了多家航图制作单位目视航图的基础上,结合认知符号学及目视飞行对航图的要求,提出了目视航图及符号评价指标,通过视觉感受实验得到各评价指标的样本数据,最后用模糊评价方法给出综合评价值,探索目视航图符号的设计原则,为中国目视航图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视航图 符号 视觉感受 模糊评价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的航空公司安全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赵嶷飞 万俊强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11-1715,共5页
本文试图从新的角度出发,针对航空公司运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系统,提出一种安全评价方法。为此,我们首先应用SHEL模型的人、机、环境、管理系统理论,结合民航相关标准对航空安全系统中的风险因素指标进行了探讨,并最终确立了航空公司风... 本文试图从新的角度出发,针对航空公司运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系统,提出一种安全评价方法。为此,我们首先应用SHEL模型的人、机、环境、管理系统理论,结合民航相关标准对航空安全系统中的风险因素指标进行了探讨,并最终确立了航空公司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熵权法和超标倍数法综合的赋权法确定各个风险指标的权重。考虑各风险指标在评估中的不确定性,引入集对分析理论进行建模分析,并给出基于集对分析模型的航空公司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及算法。实例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而且集对分析模型可以较好地解决风险评估中的不确定性问题,能够为航空公司的风险评估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风险评估 集对分析 安全系统 熵权法 超标倍数赋权法
原文传递
基于集对分析的空中交通管制运行风险评价 被引量:14
19
作者 赵嶷飞 万俊强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71-875,共5页
为了对空中交通管制运行风险进行有效的分析,首先根据SHEL模型确立管制运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它由人的因素、硬件因素、软件因素、环境因素4个方面的17个因素组成;使用熵权法与超标倍数赋权法综合分析确定各指标权重;针对管制运行风险... 为了对空中交通管制运行风险进行有效的分析,首先根据SHEL模型确立管制运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它由人的因素、硬件因素、软件因素、环境因素4个方面的17个因素组成;使用熵权法与超标倍数赋权法综合分析确定各指标权重;针对管制运行风险各评价指标的不确定性,利用集对分析理论进行分析,确定评价样本与指标之间的联系度,并对样本进行"同一""差异""对立"的集对分析来确定评价样本风险等级。结果表明,提出的集对分析模型对风险指标的处理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可以用于空中交通管制运行风险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空中交通管制 风险等级 集对分析 熵权法 超标倍数赋权法
原文传递
基于集对可拓耦合的管制运行风险评价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嶷飞 万俊强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059-2063,共5页
针对空中交通管制安全系统的复杂性,以及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等问题,综合考虑"人、机、环、管"下面的工作负荷、班组情况、空域情况、天气状况、管理、人员培训、设备故障、技术标准方面的8个主要影响因素。并将集对分... 针对空中交通管制安全系统的复杂性,以及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等问题,综合考虑"人、机、环、管"下面的工作负荷、班组情况、空域情况、天气状况、管理、人员培训、设备故障、技术标准方面的8个主要影响因素。并将集对分析原理和物元可拓理论相互耦合,建立一种新的安全风险评价模型,采用熵权法确定各风险指标的权重。最后,选取了样本空中交通管制区作为研究的实例,并说明了如何运用空中交通管制风险分析模型对管制部门运行的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评价模型能够真实反映出空管系统运行风险评估中的不确定性,能够帮助空管单位对运行风险进行提前预判,并采取有效措施以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航班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工程 空中交通管制 集对可拓分析 熵权法 安全风险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