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4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生产力下的民航维修工程人才产教融合培养策略研究
1
作者 施亚中 王浩 +1 位作者 张汉玉 刘扬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5年第1期026-029,共4页
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和我国经济转型,飞机维修领域面临技术革新和高效运营的挑战。民航维修工程师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快速适应新技术的能力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因此,教育体系必须与时俱进,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产教融合... 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和我国经济转型,飞机维修领域面临技术革新和高效运营的挑战。民航维修工程师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快速适应新技术的能力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因此,教育体系必须与时俱进,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产教融合模式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优化课程体系、引入行业实践等手段,提升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本文提出课程体系应包括智能技术、绿色发展和跨学科知识;校企合作要更加深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数字化培训也应得到重视。未来民航维修人才培养将注重技术融合、创新能力及全球视野,产教融合模式将在行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民航维修 产教融合
下载PDF
RFID技术在民航飞机运营与维护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栗中华 陈艳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1年第6期124-126,138,共4页
民航飞机在运营与维护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安全性和经济效益,文中研究将RFID技术应用在飞机的安全保护用品的管理上,设计新的物品管理程序,以消除人为差错,提高飞行安全;对于飞机高价值的待修件用RFID技术设计管理流程,可以实时管理和监控... 民航飞机在运营与维护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安全性和经济效益,文中研究将RFID技术应用在飞机的安全保护用品的管理上,设计新的物品管理程序,以消除人为差错,提高飞行安全;对于飞机高价值的待修件用RFID技术设计管理流程,可以实时管理和监控库存,保障飞机正常运营,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RFID 民航飞机 待修件 安全
下载PDF
离心喷嘴内部流动与雾化特性数值模拟
3
作者 何振鹏 袁茂强 +3 位作者 黎子维 蔡猛 任金茹 甄旭东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4,共6页
为探究不同供油压力对离心喷嘴燃油雾化场的影响,结合燃油喷嘴雾化试验研究结果与燃油雾化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不同工况下离心喷嘴的雾化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燃油压力的提高,液体的动量比增大,雾化锥角在低供油压力时受供油... 为探究不同供油压力对离心喷嘴燃油雾化场的影响,结合燃油喷嘴雾化试验研究结果与燃油雾化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不同工况下离心喷嘴的雾化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燃油压力的提高,液体的动量比增大,雾化锥角在低供油压力时受供油压力影响,后受喷嘴结构影响,整体趋势为先增大后减小。液体在填充过程中,在喷嘴中心气相与液相交界处形成1个中心负压区,大量空气挤入该区,致使在喷嘴内部形成1个尾部呈锥形的空气涡。在旋流室上腔与雾化锥角下游区内侧,由于空气与液体剪切力的作用,出现多个小型涡结构,这些涡的结构与供油压力大小有关。当供油压力为0.4 MPa时,韦伯数较低,在液膜表面产生一种沿液膜表面以正弦方式变化的表面波;当供油压力为2.7 MPa时,韦伯数较高,液体柱状破碎由瑞利-泰勒(R-T)不稳定性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喷嘴 燃油雾化 空气涡 柱状破碎 瑞利-泰勒不稳定性 航空发动机
下载PDF
民航体验馆科普基地教学资源建设现状与优化对策
4
作者 刘岱 吴晓东 韩蒙蒙 《天津科技》 2025年第S1期71-74,共4页
中国民航大学的民航体验馆采用虚拟仿真、虚拟现实技术与人机交互等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介绍了民航体验馆科普基地的特色及其教学资源优化的对策,通过一系列改进,以虚实结合的形式构建科普教学资源,面向社会进行民航科普教学。
关键词 民航科普 虚拟仿真 教学资源 互动体验
下载PDF
改进的模糊Petri网在民航飞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张鹏 王婷婷 俞利明 《测控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0-73,共4页
针对民航飞机系统的复杂性,采用了反正向推理相结合的模糊Petri网的故障诊断模型。首先,依据预设的变迁阈值,采用反向搜索策略,对建立好的模糊Petri网模型进行约简,以减小后续推理规模,提高推理搜索速度;然后采用正向推理算法进行数值计... 针对民航飞机系统的复杂性,采用了反正向推理相结合的模糊Petri网的故障诊断模型。首先,依据预设的变迁阈值,采用反向搜索策略,对建立好的模糊Petri网模型进行约简,以减小后续推理规模,提高推理搜索速度;然后采用正向推理算法进行数值计算,将复杂的推理过程通过矩阵运算实现,充分利用了模糊Petri网的并行处理能力,使模糊推理过程更加简单快速和易于实现;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系统 故障诊断 模糊PETRI网 推理算法
下载PDF
粗糙集-神经网络在民航飞机故障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鹏 郝一川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7-90,共4页
飞机系统的复杂性使得故障诊断的难度越来越大,多种诊断方法相互融合将会成为飞机故障诊断研究的发展趋势。由于粗糙集理论能够有效简化知识,将粗糙集理论和神经网络结合起来,利用基于信道容量的知识相对约简算法对输入信息进行简化。... 飞机系统的复杂性使得故障诊断的难度越来越大,多种诊断方法相互融合将会成为飞机故障诊断研究的发展趋势。由于粗糙集理论能够有效简化知识,将粗糙集理论和神经网络结合起来,利用基于信道容量的知识相对约简算法对输入信息进行简化。提高网络的收敛性,达到提高整个融合系统效率的目的。通过对飞机的故障诊断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飞机系统 模糊集 神经网络
原文传递
粗糙集在民航飞机故障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张鹏 崔文利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2-254,共3页
为了提高民航飞机维修中故障诊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改善差别矩阵求核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常见问题,以A320飞机自动驾驶仪不能衔接的主要及多发故障部件的故障数据处理为例进行了阐述,给出了差别矩阵的准确定义,以此可以不按照维修手册提供... 为了提高民航飞机维修中故障诊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改善差别矩阵求核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常见问题,以A320飞机自动驾驶仪不能衔接的主要及多发故障部件的故障数据处理为例进行了阐述,给出了差别矩阵的准确定义,以此可以不按照维修手册提供的排查顺序,避免多余的步骤,缩短排故时间,提高排故效率,通过实践验证了该方法用于民航故障数据处理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集 民航 属性约简 差别矩阵
下载PDF
搭建基于工程教育的航空维修工程训练教学体系 被引量:6
8
作者 孙俊卿 张鹏 +2 位作者 任仁良 华克强 杨大鹏 《实验室科学》 2010年第3期1-4,共4页
该文介绍了中国民航大学工程技术训练中心基于工程教育、面向行业需求的航空维修工程训练实践教学理念,"本科教育+职业模块"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工程教育的三层次航空维修工程训练课程体系和模拟实际生产过程... 该文介绍了中国民航大学工程技术训练中心基于工程教育、面向行业需求的航空维修工程训练实践教学理念,"本科教育+职业模块"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工程教育的三层次航空维修工程训练课程体系和模拟实际生产过程的航空维修工程训练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实践教学理念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训练环境
下载PDF
工程训练框架下开设认知实习课程的尝试 被引量:5
9
作者 李蕊 朱江 王岩韬 《科教文汇》 2010年第18期31-32,共2页
本文浅谈在高校实践教学中,开展认知实习课程的尝试。阐述了该课程开设的背景及该课程对整个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介绍了我校开设认知实习课程的情况和在此过程中取得的经验。
关键词 认知 认知实习 实践教学 工程训练
下载PDF
CDIO在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甘娜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年第26期194-194,共1页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随着跨国工程项目的逐步增多,工程实践也在慢慢的和国际接轨。高校工程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方法已无法适应当今全球化的要求,因此,需要由新的工程教育模式打破这种僵局,CDIO工程教育模式应运而生。分析了我...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随着跨国工程项目的逐步增多,工程实践也在慢慢的和国际接轨。高校工程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方法已无法适应当今全球化的要求,因此,需要由新的工程教育模式打破这种僵局,CDIO工程教育模式应运而生。分析了我国工程教育的现状,介绍了CDIO(Conceive Design Implement Operate)工程教育理念,并结合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提出CDIO在这一改革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工程实践 教学改革 产学研
下载PDF
PFPN在民航飞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11
作者 张鹏 王婷婷 俞利明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83-486,共4页
针对民航飞机系统故障诊断的复杂性以及民航对快捷性和安全性的要求,采用了基于优先权值的模糊Petri网(PFPN)的故障诊断模型对某型号飞机空调系统进行故障诊断,以提高诊断过程的快速性和准确性。利用概率统计分析数据得到模糊产生式规... 针对民航飞机系统故障诊断的复杂性以及民航对快捷性和安全性的要求,采用了基于优先权值的模糊Petri网(PFPN)的故障诊断模型对某型号飞机空调系统进行故障诊断,以提高诊断过程的快速性和准确性。利用概率统计分析数据得到模糊产生式规则并建立模糊petri网,根据正反向推理相结合的算法,在反向推理中引入表示故障严重程度的优先权值,查找故障路径,用正向推理计算故障发生的可信度,得到故障起始原因,并检验反向推理得到的路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增加的优先权值参数解决了当同一级别的几个变迁的可信度相差不大甚至相等时,仅依据可信度的最大的原则进行取舍的不合理性的问题,并且反正向相结合的推理算法提高了推理搜索速度,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系统 故障诊断 模糊PETRI网 优先权值 推理算法
原文传递
跨文化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缺失归因研究
12
作者 吴玉侠 董艇舰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4年第11期106-107,共2页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语言得到传播,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文化的多元化要求英语教师不但要给学讲解语言知识,还要传授文化知识,将语言与文化融为一体。学生片面地接受西方文化,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化,语言文化的吸收流于表面形式,英...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语言得到传播,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文化的多元化要求英语教师不但要给学讲解语言知识,还要传授文化知识,将语言与文化融为一体。学生片面地接受西方文化,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化,语言文化的吸收流于表面形式,英语教学出现了文化"盲点"。文章阐述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缺失原因,从而提出英语课堂教学要服务于实践,为社会培养既熟练掌握语言知识,又通晓中西文化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时代和社会需求的教学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大学英语教学 文化缺失
下载PDF
主动红外热像技术在航空发动机叶片缺陷检测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被引量:22
13
作者 王浩 刘佳 +1 位作者 吴易泽 王涛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54-1562,共9页
叶片长期工作在高温、高压、高速的恶劣工况下,极易出现损伤,及时发现并监控服役过程中叶片损伤对保证飞行安全至关重要。主动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型无损检测方法,具有无接触、高效率、无污染等优点,对材料近表面裂纹和涂层缺陷具有... 叶片长期工作在高温、高压、高速的恶劣工况下,极易出现损伤,及时发现并监控服役过程中叶片损伤对保证飞行安全至关重要。主动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型无损检测方法,具有无接触、高效率、无污染等优点,对材料近表面裂纹和涂层缺陷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统计归纳航空发动机叶片典型缺陷类型和成因,对比主动红外热像技术的代表性激励方式;针对主动红外热像技术在叶片疲劳裂纹和表面涂层缺陷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介绍机器学习和图像识别等智能算法在缺陷识别和定量评估方面的应用;总结归纳了主动红外热像技术面临的难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总体而言,该技术在航空发动机叶片缺陷检测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红外 航发叶片缺陷 无损检测
下载PDF
基于新工科的航空电气工程训练信息化平台建设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畅 王云岭 +2 位作者 谈斌 郝晓红 张建芳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第45期25-28,共4页
在新工科背景下,针对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依托微信公众平台,打造符合行业、专业及双线教学模式的工程训练信息化平台。该信息化平台覆盖了从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到教学评价及反思整个闭环教学过程,不仅为线上线下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信息化保... 在新工科背景下,针对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依托微信公众平台,打造符合行业、专业及双线教学模式的工程训练信息化平台。该信息化平台覆盖了从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到教学评价及反思整个闭环教学过程,不仅为线上线下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信息化保障,同时搭建起校园到企业、行业的桥梁,将培养引领民航事业发展的新工科人才理念充分融入工程训练信息化平台建设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线上线下 工程训练 信息化平台 微信公众平台
下载PDF
以工程能力培养为核心深化航空油品分析实验课程内涵建设 被引量:2
15
作者 初晓 陈媛媛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8年第1期40-41,共2页
航空油品储运与分析检验是保障中国民航油料供应安全和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航空油品分析课程是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掌握油品分析技术领域专业知识的实验课程。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教学团队关注中航油发展现状,结合行业... 航空油品储运与分析检验是保障中国民航油料供应安全和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航空油品分析课程是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掌握油品分析技术领域专业知识的实验课程。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教学团队关注中航油发展现状,结合行业岗位特色,借鉴行业检测标准,引进现代油品分析检验仪器,设计综合性检测项目,不断加强课程内涵建设,培养学生工程能力与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油品 分析检验 课程建设
下载PDF
互联网+PBL在工程实习中的应用
16
作者 任励勇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8年第4期107-109,113,共4页
针对电气专业学生特点,就目前工程维修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增强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通过自学来提高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为核心,该文提出了互联网+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改进思路,研究了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工程维修教学中并实现... 针对电气专业学生特点,就目前工程维修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增强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通过自学来提高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为核心,该文提出了互联网+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改进思路,研究了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工程维修教学中并实现深度融合的方法。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增强了理论与实践结合,解决了实习与实际工作中存在技术差距等问题,提高了实习的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工程实习教学中,应用互联网+PBL的教学方式是非常值得推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工程维修 航空维修 问题式学习
下载PDF
轻微过充下航空锂电池热安全性试验研究
17
作者 杨娟 闫晓亮 +2 位作者 牛江昊 吴明皓 张青松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10-1318,共9页
航空锂电池在实际使用时可能会面临各种异常工况,如过充、过放、外界物理损伤等。由于电池组的不一致性及充电装置的故障,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轻微过充电现象。轻微过充会加速锂电池的老化,降低电池稳定性,同时对锂电池的安全性会... 航空锂电池在实际使用时可能会面临各种异常工况,如过充、过放、外界物理损伤等。由于电池组的不一致性及充电装置的故障,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轻微过充电现象。轻微过充会加速锂电池的老化,降低电池稳定性,同时对锂电池的安全性会造成影响。为探究轻微过充循环对电池老化及安全性的影响,对轻微过充后的锂电池热失控传播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锂电池热失控传播规律。通过机械滥用(针刺)主动触发锂电池热失控,并测量锂电池发生热失控后的表面温度和喷射物温度等参数;同时收集电池喷射物,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最终探究轻微过充锂电池组热失控蔓延规律。结果表明,经过微过充4.3 V、4.4 V、4.5 V的锂电池热失控后的温度依次升高,同时经过4.5 V微过充后的锂电池热失控蔓延速度比经过4.4 V微过充的锂电池更快。轻微过充电池热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电池随着微过充电压的增大热稳定性逐渐下降,当截止电压大于4.3 V时,轻微过充电池组会发生热失控传播现象。在实际情况下,经过微过充的锂电池比正常的锂电池危险性更高。试验结果可为电池设计和电池管理系统的性能提升与安全性改进提供参考,以提高电池对过充电的耐受性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锂离子电池 微过充 针刺 热失控 热传播
原文传递
航空动力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高温与冲击危害的被动防护包容性
18
作者 杨娟 梁焰彭 +2 位作者 刘媛 刘添添 张青松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125,共11页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造成的热冲击将损坏安装结构,对周围人员和设备安全构成威胁,是限制其在航空领域应用的关键问题。通过自主搭建的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高温冲击实验平台研究发现,单节电池热冲击对电池包顶板的冲击压力高达13.23 kPa,致使...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造成的热冲击将损坏安装结构,对周围人员和设备安全构成威胁,是限制其在航空领域应用的关键问题。通过自主搭建的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高温冲击实验平台研究发现,单节电池热冲击对电池包顶板的冲击压力高达13.23 kPa,致使其外表面温度高达274℃。为了有效包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造成的高温冲击危害,提出了电池包顶板涂敷防火涂层的被动防护方法。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环氧树脂基膨胀型防火涂层可通过膨胀有效阻隔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冲击压力的影响,通过吸收热量降低并延缓电池包顶板的温度上升。分析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包容性验证实验结果可知,1.0 mm厚的E80S20涂层和E85S15B3涂层分别使电池包顶板最高温度下降52.16%和55.80%,结构最高形变分别降低72.2%和44.4%。研究结果表明,防火涂层被动防护技术能够有效提升电池舱体对热失控高温和冲击危害的包容性,可作为航空动力锂离子电池系统安全性设计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热冲击 防火涂层 被动防护 热失控包容性
下载PDF
低温循环老化航空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爆炸危险性
19
作者 杨娟 魏陟珣 +2 位作者 牛江昊 闫晓亮 张青松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14,共12页
鉴于全寿命周期内循环老化后航空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反应较新电池有显著差异,且低温环境对锂离子电池系统重大失效危险性影响更加贴近低空实际飞行场景,自主搭建了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及气体爆炸测试平台,采用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时间、表面... 鉴于全寿命周期内循环老化后航空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反应较新电池有显著差异,且低温环境对锂离子电池系统重大失效危险性影响更加贴近低空实际飞行场景,自主搭建了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及气体爆炸测试平台,采用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时间、表面峰值温度和热失控超压及热失控气体的爆炸极限、压力及温度为关键参数,探讨低温(-10℃)循环老化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爆炸危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常温循环老化锂离子电池较新电池热失控时间明显提前和电池安全阀开启到完全热失控的时间间隔明显增长,分别为559.86和122.56 s,且热失控气体爆炸下限升高30.95%,气体爆炸压力降低至258.6 kPa;低温环境因素则会使老化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爆炸危险性发生显著变化,导致热失控时间提前至412.38 s,安全阀打开到完全热失控的时间间隔缩短至56.66 s,并使热失控气体爆炸下限降低20.49%,爆炸压力高达319.5 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失控 循环老化 航空锂离子电池 爆炸极限 低温环境
下载PDF
航空动力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行为与气体燃爆危险性研究进展
20
作者 杨娟 牛江昊 +3 位作者 魏陟珣 胡佳宁 包防卫 张青松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102,共18页
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是制约电动航空器运行与适航取证的技术瓶颈问题,影响全球电动航空的发展。由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引发的燃烧、爆炸等失效事件会造成机毁人亡的灾难性后果。旨在为相关研究人员介绍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爆炸特性的研... 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是制约电动航空器运行与适航取证的技术瓶颈问题,影响全球电动航空的发展。由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引发的燃烧、爆炸等失效事件会造成机毁人亡的灾难性后果。旨在为相关研究人员介绍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爆炸特性的研究现状,从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燃爆行为、热失控气体爆炸极限和热失控气体爆炸危险性评估3个方面进行阐述:在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燃爆行为方面,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发展过程,分析了热失控冲击特征参数测定方法,总结了热射流演变机制及射流火焰的模拟仿真与实验方法;针对热失控气体的爆炸极限,对比国内外气体爆炸极限测试标准,总结了热失控气体爆炸极限理论计算方法,并介绍了原位检测爆炸极限的创新方法;在热失控气体爆炸危险性评估方面,介绍了老化锂离子电池危险性评估方法,以及爆炸危险性参数指标。提出未来的研究将侧重于先进诊断技术、增强电解质稳定性、多尺度建模、先进抑制技术以及建立标准化测试流程和技术法规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动力锂离子电池 热失控 气体燃爆 爆炸冲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