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州市东郊大气气溶胶物理特性及其来源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开甲 朱彬 +1 位作者 康汉青 林瑞坤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6-82,共7页
利用GRIMM180环境颗粒物监测仪观测了2012年12月至2013年11月福州市东郊气溶胶数浓度和质量浓度,分析了该地区气溶胶粒子的主要物理特征。结果表明,福州市东郊气溶胶数浓度和质量浓度都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冬季最高,夏季最低;与京... 利用GRIMM180环境颗粒物监测仪观测了2012年12月至2013年11月福州市东郊气溶胶数浓度和质量浓度,分析了该地区气溶胶粒子的主要物理特征。结果表明,福州市东郊气溶胶数浓度和质量浓度都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冬季最高,夏季最低;与京津冀、长三角和西部大城市相比,福州市东郊气溶胶质量浓度较低,空气质量较好。从PM_(2.5)在PM10中所占比例来看,PM_(2.5)是影响福州市东郊空气质量最主要的因子。在冬季气溶胶数浓度日变化基本呈双峰分布,早晨和傍晚分别出现峰值;夏季呈单峰分布,峰值出现在午后。利用后向轨迹HYSPLIT-4模式,经过聚类分析得到,在春季、秋季和冬季福州市气团输送来源主要是北方内陆和福州本地及邻近地区;而在夏季海洋是气团的主要输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市 气溶胶 来源
下载PDF
黄山大气气溶胶微观特性的观测研究 被引量:41
2
作者 银燕 陈晨 +5 位作者 陈魁 安俊琳 王巍巍 林振毅 严家德 王静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9-136,共8页
根据2008年4—7月黄山大气气溶胶观测资料,研究了气溶胶粒子的数浓度、谱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探讨了雾天和非雾天气溶胶颗粒物时间和尺度分布特点。分析发现,黄山光明顶春、夏季大气气溶胶数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3.14×103... 根据2008年4—7月黄山大气气溶胶观测资料,研究了气溶胶粒子的数浓度、谱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探讨了雾天和非雾天气溶胶颗粒物时间和尺度分布特点。分析发现,黄山光明顶春、夏季大气气溶胶数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3.14×103个/cm3和1.80×103个/cm3,其中超细粒子(粒径小于0.1μm的粒子)在春夏季分别约占总粒子数浓度的79%和68%;高数浓度值集中在粒径0.04~0.12μm;积聚模态气溶胶粒子(0.1~1.0μm)在体积浓度分布和表面积分布中占很大比例。结合气象资料比较了雾天与非雾天气溶胶分布的差异,发现细粒子浓度非雾天大于雾天,而气溶胶数浓度与温度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成反相关。结果还发现,黄山在春季以西北风和偏南风为主,西北风时气溶胶数浓度较高,在夏季主要以偏南风,特别是西南风为主,但是气溶胶数浓度的高值多发生在偏东风的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 大气气溶胶 数浓度 谱分布 气象因子
下载PDF
雾过程对大气气溶胶PM_(10)中多环芳烃粒径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樊曙先 黄红丽 +4 位作者 顾凯华 李红双 朱彬 张红亮 范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75-2382,共8页
在雾天气高发期采集大气气溶胶可吸入粒子(PM10)分级样品,测定了这些样品中的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结果表明,雾区近地层大气中PM2.1(Dp<2.1μm)和PM9.0(Dp<9.0μm)的平均质量浓度明显增加,雾过程改变了PM2.1的昼、夜浓度变化特... 在雾天气高发期采集大气气溶胶可吸入粒子(PM10)分级样品,测定了这些样品中的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结果表明,雾区近地层大气中PM2.1(Dp<2.1μm)和PM9.0(Dp<9.0μm)的平均质量浓度明显增加,雾过程改变了PM2.1的昼、夜浓度变化特征;雾前、雾中与雾后大气气溶胶PM10中16种优控PAHs主要分布在比表面积较大的细粒子上,平均有83.04%PAHs分布在Dp<2.1μm的范围内,雾中1.1~2.1μm粒子的16种多环芳烃总浓度(∑16PAHs浓度)明显增加,Dp<0.65μm粒子的∑16PAHs浓度略有降低,说明雾过程对细粒子中∑16PAHs的浓度分布产生明显影响;雾前、雾中与雾后白天时间段,PM10分级粒子的∑16PAHs积聚模态分布出现较大差异,雾中积聚模态峰位置与雾前与雾后相比向较大粒径偏移;一次连续雾过程中,白天的∑16PAHs积聚模态峰位置随着雾的持续向大粒径方向偏移并停留在1.1~2.1μm;夜间的∑16PAHs积聚模态峰位置没有变化,均在1.1~2.1μm,说明PM10∑16PAHs的粒径分布受雾过程持续时间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雾过程 大气气溶胶 可吸入粒子(PM10) 粒径分布
下载PDF
南京市大气细颗粒物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53
4
作者 银燕 童尧青 +4 位作者 魏玉香 王体健 李嘉鹏 杨卫芬 樊曙先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23-733,共11页
为了解南京大气细粒子的污染水平和污染特征,在南京市中心鼓楼和北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内进行了连续1 a、每季度5 d的大气气溶胶同步采样。用称重法、离子色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分别测得细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水溶性离子和元素... 为了解南京大气细粒子的污染水平和污染特征,在南京市中心鼓楼和北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内进行了连续1 a、每季度5 d的大气气溶胶同步采样。用称重法、离子色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分别测得细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水溶性离子和元素组成。结果表明,南京地区PM2.1污染比较严重,水溶性离子是细粒子的重要组分,所测6种离子质量浓度总和分别占市区和北郊PM2.1的46.99%、42.32%。PM2.1中的各离子最高浓度都出现在冬季。NH4+与SO42-的相关性好,可能主要以(NH4)2SO4形式存在。温度对SOR和NOR的影响显著,温度升高时SOR值增大而NOR显著减小。通过计算NO3-与SO24-的质量比发现,南京市SO2和NOx主要来自于固定源(如煤的燃烧)。分析细颗粒物中元素含量和富集因子结果表明,Pb、As、Zn、Hg、Cu、Cr、Ni元素的人为污染较明显,且北郊的污染重于市区。比较PM2.1和PM3.3中的离子成分发现,SO42-、NH4+在PM2.1中占据绝对优势,F-、Cl-、NO2-、NO3-等不在细粒子中占明显优势。从元素组成来看,Pb、Zn在PM2.1细粒子中含量显著,而Ca、Mg、Na等在粗粒子中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 大气细粒子 水溶性离子 元素组成
下载PDF
石家庄春季大气气溶胶数浓度和谱的观测特征 被引量:23
5
作者 翟晴飞 金莲姬 +2 位作者 林振毅 吴志会 匡顺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86-891,共6页
利用美国MSP公司生产的宽范围粒径谱仪(WPS)于2010年5月在石家庄市气象局进行了近地面大气气溶胶数浓度的观测,并结合该市同期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该次观测所得的大气气溶胶粒子数浓度和谱的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本次观测到的气溶胶以... 利用美国MSP公司生产的宽范围粒径谱仪(WPS)于2010年5月在石家庄市气象局进行了近地面大气气溶胶数浓度的观测,并结合该市同期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该次观测所得的大气气溶胶粒子数浓度和谱的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本次观测到的气溶胶以超细粒子(粒径<0.1μm)为主,各粒径范围内的颗粒物数浓度平均值很高.污染气体和颗粒物排放量高、风速较小以及东南风为主导风向所引起的输送作用是观测期间颗粒物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受太阳辐射、温度、边界层高度和建筑施工的影响,晴天气溶胶粒子数浓度日变化明显,且不同粒径气溶胶粒子数浓度日变化差异显著,气溶胶粒子总数浓度和超细粒子数浓度均在7:00、12:00和21:00达到峰值,而粗粒子(粒径>0.1μm)数浓度峰值出现时间为7:00和23: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家庄市 大气气溶胶 数浓度 气象因子
下载PDF
南京北郊冬季大气SO_2、NO_2和O_3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38
6
作者 张敏 朱彬 +1 位作者 王东东 周毓荃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95-702,共8页
利用差分吸收光谱仪DOAS(differential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oscopy),对2007年11月—2008年1月南京北郊大气SO2、NO2和O3进行了观测。结合Parsivel降水粒子谱仪和自动气象站的资料,对冬季大气污染气体的浓度变化规律及降水和风速... 利用差分吸收光谱仪DOAS(differential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oscopy),对2007年11月—2008年1月南京北郊大气SO2、NO2和O3进行了观测。结合Parsivel降水粒子谱仪和自动气象站的资料,对冬季大气污染气体的浓度变化规律及降水和风速风向对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北郊大气SO2浓度较高,呈明显双峰特征,分别在12时(北京时,下同)和00时达最大,受附近排放源的影响最大,东风及南风时比静风时SO2浓度更高。降水对SO2湿清除效果明显,清除系数平均为0.168 h-1。NO2气体呈明显单峰特征,在18时达最高值。南京北郊是NO2源区之一,主要受附近高速公路汽车尾气排放源的影响。静风时NO2浓度最高。O3浓度受NO2的影响较明显。O3日变化呈单峰特征,在15时达最大值,静风时O3浓度最低。降水对O3的间接影响较明显,在降水时,白天由于太阳辐射较弱,O3浓度降低;夜晚NO浓度较低,使得O3浓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气体 DOAS 湿清除 气象条件
下载PDF
霾天气南京市大气PM_(2.5)中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 被引量:60
7
作者 魏玉香 杨卫芬 +5 位作者 银燕 芮冬梅 杭维琦 孙娟 柏松 陈魁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6-71,共6页
为了讨论南京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及水溶性组分在霾天气下的污染水平和污染特征,2007年6月10日至2008年5月29日对南京市大气细粒子PM2.5进行了采样,用PM2.5在线监测浓度、离子色谱法等分别测得PM2.5的质量浓度、水溶性离子组成,初步... 为了讨论南京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及水溶性组分在霾天气下的污染水平和污染特征,2007年6月10日至2008年5月29日对南京市大气细粒子PM2.5进行了采样,用PM2.5在线监测浓度、离子色谱法等分别测得PM2.5的质量浓度、水溶性离子组成,初步研究了南京市大气细粒子(PM2.5)及水溶性组分在霾天气下的污染水平和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南京市大气细颗粒物污染严重,霾天气下PM2.5中总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为54.28μg/m3,为非霾天气的1.6倍。分析的6种离子中SO42-、NO3-、NH4+是PM2.5的主要组成成分。灰霾期间PM2.5与NO3-、SO42-、NH4+的相关性较高,PM2.5中颗粒物的主要存在形式可能为NH4Cl、NH4NO3,(NH)42SO4或NH4HSO4。对比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下的SOR(SO2转化率)和NOR(NOx转化率),发现霾天气下SO2和NOX转化率高于正常天气,表明SO2、NO2在霾天气更容易转化为二次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子 水溶性离子
下载PDF
南京地区冬季大气冰核特征及其与气溶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杨磊 银燕 +2 位作者 杨绍忠 苏航 蒋惠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83-993,共11页
2011年11月15日~12月2日期间对南京地区近地面大气气溶胶和冰核进行了同步观测,综合分析了冰核浓度的特征及其与气溶胶粒子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活化温度Ta为-20°C,水面过饱和度为1%时,南京地区冰核浓度NIN为0.352 L–1,与0.01... 2011年11月15日~12月2日期间对南京地区近地面大气气溶胶和冰核进行了同步观测,综合分析了冰核浓度的特征及其与气溶胶粒子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活化温度Ta为-20°C,水面过饱和度为1%时,南京地区冰核浓度NIN为0.352 L–1,与0.01~10μm气溶胶数浓度比值仅为4×10-8。冰核活化温度越低,湿度越大,冰核浓度越高。雾和降雨对冰核都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对比不同气团对南京地区冰核的影响发现,偏东方向的污染气团中冰核以及气溶胶的浓度最高,但是来自西北地区的气团中冰核占气溶胶的比例最高,这可能是由于冰相核化能力较强的沙尘气溶胶导致的。分析冰核与不同粒径段气溶胶的相关性发现,较大粒径气溶胶的表面积浓度与冰核相关性更高,本文也得到了由活化温度Ta和粒径大于0.5μm气溶胶数浓度N0.5~10μm共同计算冰核浓度的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核 气溶胶 凝结冻结和凝华 静力扩散云室
下载PDF
南京地区大气冰核浓度的测量及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杨磊 银燕 +5 位作者 杨绍忠 蒋惠 肖辉 陈倩 苏航 陈聪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79-594,共16页
2011年5~8月期间使用5L混合型云室以及静力扩散云室对南京不同成核机制的大气冰核进行了观测,进而分析了近地层冰核浓度特征。结果表明:活化温度为-20℃时,5L混合型云室观测的总冰核浓度为20.11个/L,静力扩散云室模拟高水汽(计算的云... 2011年5~8月期间使用5L混合型云室以及静力扩散云室对南京不同成核机制的大气冰核进行了观测,进而分析了近地层冰核浓度特征。结果表明:活化温度为-20℃时,5L混合型云室观测的总冰核浓度为20.11个/L,静力扩散云室模拟高水汽(计算的云室内水面过饱和度为5%)和低水汽(计算的云室内冰面过饱和度为5%)条件下冰核浓度分别为0.93个/L以及0.29个/L。晴好条件下冰核浓度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白天冰核浓度高于夜间;在下午时段冰核浓度达到全天最高值,这说明大气冰核可能与大气湍流强度、人类活动以及工业污染有关。降水对冰核的清除作用明显,台风系统过程中冰核浓度明显增加。南京地区冰核浓度随温度降低和湿度增加而增加。后向轨迹模式分析表明东北海洋气团冰核浓度最高,不同气团中冰核浓度的差异随着活化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个例分析秸秆燃烧生成的PM1(大气中直径小于或者等于1μm的颗粒物)与冰核关系发现燃烧产物对冰核有一定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冰核 混合型云室 静力扩散云室
下载PDF
黄山顶大气气溶胶吸收和散射特性观测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陈景华 银燕 +3 位作者 林振毅 陈魁 康汉青 严家德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41-648,共8页
采用光声黑碳仪(PASS)2008年5~7月在黄山光明顶的连续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大气气溶胶吸收和散射系数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对干燥的条件下(相对湿度小于60%)吸收散射系数日变化明显,总体上白天大... 采用光声黑碳仪(PASS)2008年5~7月在黄山光明顶的连续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大气气溶胶吸收和散射系数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对干燥的条件下(相对湿度小于60%)吸收散射系数日变化明显,总体上白天大,晚上小;相对湿度与吸收和散射系数有很强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7和0.80,而风速与散射吸收系数则呈现负相关关系,吸收系数、散射系数与风速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3和-0.78;湿清除使大气气溶胶的吸收和散射系数明显降低;与在平原地区的南京相比,黄山山顶的吸收和散射系数日变化趋势与南京相反,且数值比南京小一个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 气溶胶 吸收系数 散射系数 气象因子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二噁英类污染物输送-沉降模拟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珏 孟凡 +3 位作者 何友江 张艳燕 朱彬 朱琦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93-1402,共10页
大气中的二噁英类物质(PCDD/Fs)是一类难降解的有毒污染物,可对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健康构成危害.二噁英类物质主要是由废物焚烧、金属冶炼和造纸化工等行业所产生.二噁英类物质为半挥发性物质,可以在气态和气溶胶之间相互转移,从而影... 大气中的二噁英类物质(PCDD/Fs)是一类难降解的有毒污染物,可对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健康构成危害.二噁英类物质主要是由废物焚烧、金属冶炼和造纸化工等行业所产生.二噁英类物质为半挥发性物质,可以在气态和气溶胶之间相互转移,从而影响其大气物理和化学过程.利用耦合有机物吸收和黑碳吸附的二噁英类污染物颗粒态、气态相间分配模块和化学转化的区域大气化学、输送模式(CMAQ)模拟了2006年1月,4月,7月和10月长三角(长江三角洲)地区PCDD/Fs在大气中的输送、转化和沉降等演变过程,探讨了大气中二噁英类污染物的季节变化规律和沉降特征.模拟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的二噁英类污染物排放存在着明显的长距离输送特征和区域影响;冬季大气二噁英类污染物浓度明显高于夏季,湿沉降是其主要的沉降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二噁英(PCDD/Fs) 公共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式(CMAQ)
下载PDF
南京市冬季市区和郊区晴天大气边界层结构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礼春 朱彬 +1 位作者 牛生杰 李子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329-337,共9页
应用2008年12月24—31日南京市区和郊区同步大气边界层观测资料,对晴天大气边界层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地区冬季晴天,市区近地面层气温高于江北郊区近地面层的气温,市区热岛效应明显,且热岛强度夜间大于白天;市区逆温出现的... 应用2008年12月24—31日南京市区和郊区同步大气边界层观测资料,对晴天大气边界层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地区冬季晴天,市区近地面层气温高于江北郊区近地面层的气温,市区热岛效应明显,且热岛强度夜间大于白天;市区逆温出现的时间滞后于郊区,逆温层高度也大于郊区.夜间,市、郊区风速随高度不断增大,并在一定的高度出现一个8 m/s的极值中心.市区空气相对干燥.通过典型日分析,市区14:00干岛效应显著,相同高度上相对湿度一直低于郊区.在市、郊区近地面层中,愈近地面风速愈小;近地面层中白天风速最大,夜间最小;白天,大气层结不稳定,湍流混合作用强,上下层风速的差别趋于减小.市区风速在低层受建筑物影响,相同高度上小于郊区风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边界层 逆温层 城市热岛 对湿度
下载PDF
天津大气能见度与相对湿度和PM_(10)及PM_(2.5)的关系 被引量:108
13
作者 宋明 韩素芹 +2 位作者 张敏 姚青 朱彬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年第2期34-41,共8页
为研究大气气溶胶及空气中水汽与大气能见度下降的关系,利用2009年天津大气边界层观测站大气能见度资料和同期观测的相对湿度、PM10及PM2.5资料,对三者与大气能见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气能见度与相对湿度线性相关系数最高,PM2.... 为研究大气气溶胶及空气中水汽与大气能见度下降的关系,利用2009年天津大气边界层观测站大气能见度资料和同期观测的相对湿度、PM10及PM2.5资料,对三者与大气能见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气能见度与相对湿度线性相关系数最高,PM2.5次之;大气能见度随相对湿度的增大而明显降低。相对湿度低于60%时,大气能见度与PM2.5的非线性相关性较好,与PM10次之,与PM10和PM2.5差值的相关性最差。相对湿度高于60%时,大气能见度与PM10的非线性相关性较好,与PM2.5相关性次之。大气能见度与相对湿度非线性相关系数高于线性相关系数。利用相对湿度、PM10及PM2.5数据计算得到了具有季节变化的非线性大气能见度拟合公式,经验证,该公式能较好地模拟天津地区的大气能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能见度 PM10 PM2 5相对湿度 非线性相关
下载PDF
石家庄地区大气细粒子增长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谭稳 银燕 +4 位作者 陈魁 肖辉 朱士超 吴志会 石立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31-1437,共7页
为研究石家庄地区大气细粒子的微物理特征,2010年5月在石家庄市气象局观测站,对大气颗粒物、Nq和SO2进行了外场观测.结果表明:石家庄地区粒径小于1.0μm的大气颗粒物中,0.01,-4).1μm粒径范围的粒子所占比例高达89.3%,大气... 为研究石家庄地区大气细粒子的微物理特征,2010年5月在石家庄市气象局观测站,对大气颗粒物、Nq和SO2进行了外场观测.结果表明:石家庄地区粒径小于1.0μm的大气颗粒物中,0.01,-4).1μm粒径范围的粒子所占比例高达89.3%,大气细粒子污染较为严重.0.01-4).02μm和0.02-0.1μm粒径范围的颗粒物具有大致相似的变化规律,且与0.1~1.0μm粒径范围的粒子数浓度变化趋势明显不同.通过对典型粒子增长事件的研究发现,0.01-0.02μm的粒子数浓度在上午8:00左右会急剧升高,并达到全天的最大值.其后,0.01-0.02μm的颗粒物粒径会不断增长,由于增长消耗,其数浓度会迅速下降,使得0.02-0.04μm的粒子数浓度在上午12:00前会迅速升高.通过对气象要素和污染气体的分析,发现在相对湿度较低、风速风向变化不大,太阳辐射增加的情况下,SO2气相成核参与颗粒物增长的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数浓度 谱分布 粒子增长
下载PDF
对流层中层大气能量转换特征与暴雨激发和维持的关系 被引量:10
15
作者 葛非 郭胜利 +2 位作者 谌芸 肖天贵 唐玮玮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62-769,共8页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2 513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2008年9月22—27日四川盆地持续性暴雨过程中对流层中层大气风场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换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暴雨迅速发展阶段,受环流形势和地形等条件的影响,动能能量...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2 513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2008年9月22—27日四川盆地持续性暴雨过程中对流层中层大气风场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换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暴雨迅速发展阶段,受环流形势和地形等条件的影响,动能能量转换成驻波形式的波动势能;在强降水维持并减弱阶段,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换趋于平缓。在整个暴雨过程中,强降水区与500hPa风场能量大值区分布基本一致。此外,台风"黑格比"也为此次暴雨过程提供了必要的水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暴雨过程 大气动能 势能
下载PDF
内蒙古沙地和草地环境下近地面PM10分布特征及其与相关气象要素的关系 被引量:14
16
作者 邱玉珺 牛生杰 沈建国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7-104,共8页
利用内蒙古锡林浩特和朱日和2005年的PM10质量浓度(MPM)和相关气象要素资料,分析了沙地和草地环境下MPM的分布特征,发现MPM受沙尘天气的影响较大,非沙尘日MPM在不同下垫面条件下差别不大。进一步分析发现,气象要素对MPM有较大的影响,在... 利用内蒙古锡林浩特和朱日和2005年的PM10质量浓度(MPM)和相关气象要素资料,分析了沙地和草地环境下MPM的分布特征,发现MPM受沙尘天气的影响较大,非沙尘日MPM在不同下垫面条件下差别不大。进一步分析发现,气象要素对MPM有较大的影响,在选取相关气象要素参量的基础上,将各参量相乘建立了气象影响指数IPM,表示气象条件对MPM的综合作用,经检验发现锡林浩特和朱日和IPM值与MPM日均值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70,高于MPM与其他单气象要素,月均值的线性相关性更显著。对同一气候带不同下垫面条件下不同季节IPM值与MPM的对比分析发现,气象条件对近地面MPM的影响比下垫面条件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气溶胶 质量浓度 气象要素 PM10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区域本底大气中致酸气体体积分数变化特征 被引量:6
17
作者 樊曙先 杨关盈 +2 位作者 朱彬 汤洁 孟昭阳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03-810,共8页
利用2003-12—2004-11浙江临安区域大气本底站大气NOx、SO2体积分数的连续观测资料,分析其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区域本底大气中致酸气体NOx、SO2体积分数值均为冬季最高,分别为23.81×10-9和37.3×10-9,... 利用2003-12—2004-11浙江临安区域大气本底站大气NOx、SO2体积分数的连续观测资料,分析其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区域本底大气中致酸气体NOx、SO2体积分数值均为冬季最高,分别为23.81×10-9和37.3×10-9,主要受来自东北方向宁、沪区域城市群的相对高浓度污染物随气团传输影响;夏季最低,主要是局地源的贡献。降水对SO2去除作用明显,对NOx去除效果不大。NOx体积分数值冬季的日变化最为明显,呈现出一低一高的双峰型,09:00出现较高体积分数值,18:00出现最高体积分数值;而夏季为单峰型日变化,07:00出现最高体积分数值。SO2冬、春季的日变化明显,最高体积分数值出现在06:00左右,最低体积分数值出现在15:00左右。该区域NO2全年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1996)一级标准,SO2冬、春季超标较多,受到人类活动影响较明显。NO2和SO2空气污染指数在12月最大,分别为50和93。该区域NO2和SO2并未出现"周末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底大气 NOx SO2 长江三角洲
下载PDF
对流云对大气气溶胶和相对湿度变化响应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18
作者 荣艳敏 银燕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15-826,共12页
利用二维面对称分档云模式研究了气溶胶颗粒物浓度和尺度谱分布对混合相对流云微物理过程和降水的影响,并重点讨论了气溶胶效应随环境相对湿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初始热力和动力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相对清洁的海洋性云在发展和成熟阶段... 利用二维面对称分档云模式研究了气溶胶颗粒物浓度和尺度谱分布对混合相对流云微物理过程和降水的影响,并重点讨论了气溶胶效应随环境相对湿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初始热力和动力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相对清洁的海洋性云在发展和成熟阶段能更有效地产生雨滴、冰晶和霰粒,形成更强的雷达反射率。随着气溶胶浓度增加,比如在本文模拟的污染大陆性云中,气溶胶粒子数浓度的增加限制云滴增长,不利于降水粒子的形成。模拟结果也发现,环境相对湿度对气溶胶效应有显著影响,即当地面相对湿度从50%增大到70%时,所模拟的云从浅对流泡发展为深对流云;气溶胶对云微物理特性和降水的影响在干空气中较小,但在湿空气中表现非常显著,这与前人结果一致。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冰相粒子出现的时间提前,增长加快,云砧范围扩大,但相对来说,降水起始时间对相对湿度的变化比气溶胶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云微观结构 降水 相对湿度
下载PDF
内蒙古干草原冬、春季大气气溶胶的若干特征观测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英舜 邱玉珺 +2 位作者 吴风巨 武魁 刘志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6-61,共6页
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区大气气溶胶浓度以及散射等特性对生态环境、气候变化与预测研究有重要意义,文利用2009年1~4月在锡林浩特观象台草原站的观测资料,分析了冬、春季背景大气气溶胶质量浓度、黑碳质量浓度、散射系数的分布特征。研究发... 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区大气气溶胶浓度以及散射等特性对生态环境、气候变化与预测研究有重要意义,文利用2009年1~4月在锡林浩特观象台草原站的观测资料,分析了冬、春季背景大气气溶胶质量浓度、黑碳质量浓度、散射系数的分布特征。研究发现,背景天气下,PM10、PM2.5、PM1.0浓度值都较低,平均值分别为22.7、9.5、6.1μg/m3,3种PM浓度值间的相关性不同;黑碳浓度平均值为0.59μg/m3,小粒子中的含量较高,其日分布规律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与各PM浓度分布有较大不同;散射系数平均值为31.2Mm-1,与PM10、PM2.5、PM1.0、黑碳质量浓度都显著相关。三种PM中,PM2.5对散射和吸收的影响最大。风速、相对湿度对不同粒径的PM以及黑碳浓度、散射系数的影响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PM2.5 PM1.0 黑碳 散射系数
下载PDF
基于Matlab小波分析的南京北郊大气O_3浓度变化特征研究
20
作者 苏继峰 朱彬 +2 位作者 高晋徽 肖辉 荆宁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12年第2期45-49,共5页
以2008年南京北郊大气中O3质量浓度观测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为基础,利用Matlab小波分析工具,对O3浓度的年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得出该地区的O3日均浓度的变化特征:春、夏季节O3浓度大于秋、冬季节,最高浓度出现在春末夏初,最低浓度出现在冬... 以2008年南京北郊大气中O3质量浓度观测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为基础,利用Matlab小波分析工具,对O3浓度的年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得出该地区的O3日均浓度的变化特征:春、夏季节O3浓度大于秋、冬季节,最高浓度出现在春末夏初,最低浓度出现在冬季;并且全年共有5个突变点;弱高压的天气系统、较高的温度、较低的湿度和晴朗少云的天气是造成南京北郊O3浓度突变的主要气象因素。结合HYSPLIT气流后向轨迹模拟,对污染源来源进行追踪,结果表明:南京北郊O3高浓度污染来源主要分为本地局地污染和外来污染物输送两类;垂直方向上,O3的区域尺度或中尺度的输送主要稳定在混合层的底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3浓度 时间序列 小波分析 后向轨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