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水稻高温热害气象指数保险产品设计及评价
1
作者 任义方 陈思宁 赵艳霞 《中国农业气象》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在准确评估农业生产风险基础上,结合保单需求信息,设计合理的保险产品并开展效果评价,是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历史气象资料和水稻生育期、产量资料,在构建江苏水稻高温热害气象指数以及开展保险风险区划的基础上,设定不... 在准确评估农业生产风险基础上,结合保单需求信息,设计合理的保险产品并开展效果评价,是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历史气象资料和水稻生育期、产量资料,在构建江苏水稻高温热害气象指数以及开展保险风险区划的基础上,设定不同免赔额厘定纯费率,设计保险产品;利用指数评价、历史回溯和典型事件分析3种方法,实现水稻高温热害气象指数保险产品应用效果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免赔额下,江苏各县水稻高温热害纯保险费率呈西南高东北低分布特征,综合考虑农户参保积极性和承保水平,最终确定低风险区、中风险区、高风险区的免赔额分别为2.5%、2.5%和7.5%,对应保险纯费率分别为5.09%、5.27%和5.26%。从公司运营效能、损失赔付压力和农户生产风险转移水平、保障覆盖范围等角度来看,该指数保险产品设计较为合理。低风险区、中风险区、高风险区保险公司运营持续性指数分别为14%、37%和76%,农户生产保障维稳性指数分别为6%、9%和21%;高温热害事件平均赔付率分别为111%、122%和303%,典型高温热害年的全省平均赔付金额超过1800元·hm^(−2),且赔付县个数占比超过50%。本研究结果可为气象指数保险产品营运特性测评、保险产品设计方案优化和保险产品推广落地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温热害 指数保险 产品设计 效果评价
下载PDF
湖南保险气象灾害风控服务平台建设与功能设计
2
作者 李好 黎跃勇 +2 位作者 廖春花 彭玮莹 张永锋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10期106-108,共3页
保险与气象关系密切,在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防灾减灾、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中责任重大。湖南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气象灾害重发,给保险公司带来了巨大的赔付经济压力。为进一步提高财产保险业防灾减损的能力与水平,... 保险与气象关系密切,在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防灾减灾、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中责任重大。湖南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气象灾害重发,给保险公司带来了巨大的赔付经济压力。为进一步提高财产保险业防灾减损的能力与水平,切实保护生命财产安全和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湖南省气象服务中心自主研发了湖南保险气象灾害风控服务平台V2.0版本作为保险机构气象灾害风险减量服务的重要工具。介绍了湖南保险气象灾害风控服务平台V2.0版本基本情况、功能模块设计,并探讨了其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险 气象灾害 风险防控 智慧预警 平台设计
下载PDF
基于降水因子的湖南省财货险理赔风险指数模型
3
作者 彭玮莹 黎跃勇 +5 位作者 谭诗琪 李好 官建文 廖春花 周威 谢睿恒 《应用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3,共10页
基于2016—2020年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分公司因降水致灾的财货险理赔案例数据和湖南省降水数据,分析财货险中工程险、家财险和企财险的理赔案例与降水量间的关系,应用优势分析法构建湖南省不同财货险基于降水的理赔风险... 基于2016—2020年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分公司因降水致灾的财货险理赔案例数据和湖南省降水数据,分析财货险中工程险、家财险和企财险的理赔案例与降水量间的关系,应用优势分析法构建湖南省不同财货险基于降水的理赔风险指数模型,计算风险指数等级阈值,输出理赔风险预警产品,并利用2021—2022年202个理赔案例进行模型检验。结果表明:降水因子中,24 h累积降水量、48 h累积降水量、72 h累积降水量和出险前1 d最大小时降水强度对理赔风险影响较大;各降水致灾因子对不同险种理赔风险的权重影响不同,48 h累积降水量影响最大,72 h累积降水量次之;202个案例中有146个案例检验准确,平均准确率达72.3%,轻度理赔风险等级准确率最高;个例检验表明未达到气象上的暴雨标准时,指数模型可以很好地对理赔风险进行预警。目前该指数模型已应用于湖南保险气象灾害风控服务平台中,基于智能网格预报数据生成分险种降水风险影响预报产品,对降水导致的财货险理赔风险进行预警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财产保险 理赔风险 指数模型
下载PDF
引入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的区域产量保险定价研究
4
作者 夏梦 刘莉 +1 位作者 熊涛 刘笑天 《中国农业气象》 2025年第1期62-70,共9页
科学合理地厘定保险纯费率是区域产量保险持续、高效发展的基础。区域产量保险定价中纳入气候预测信息是提高保费厘定准确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研究基于美国农业部风险管理局(Risk Management Agency,RMA)厘定区域产量保险纯费率法,引... 科学合理地厘定保险纯费率是区域产量保险持续、高效发展的基础。区域产量保险定价中纳入气候预测信息是提高保费厘定准确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研究基于美国农业部风险管理局(Risk Management Agency,RMA)厘定区域产量保险纯费率法,引入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构建SPEI−RMA模型,计算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的玉米区域产量保险纯费率;引入样本外博弈框架,对比分析SPEI−RMA方法与RMA方法在区域产量保险定价中的表现,以期为设计更精准的区域产量保险产品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相较于RMA方法,SPEI−RMA方法拟合作物单产趋势时,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的决定系数(R^(2))分别提高了0.044、0.088和0.153,均方误差(MSE)分别降低了0.068、0.067和0.213,有效提高了模型估计精度。利用两种方法厘定三省的纯保费,纯保费的绝对差异值中位数分别为0.105、0.114和0.087。通过样本外博弈发现,在70%、80%和90%的保障水平下,SPEI−RMA方法能更精准厘定保险纯费率,可在经济和统计意义上获得显著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区域产量保险 费率厘定 RMA SPEI−RMA
下载PDF
广东台风灾害风雨灾损分离方法
5
作者 刘蔚琴 唐力生 +1 位作者 谢礼江 何研 《中国农业气象》 2025年第1期80-88,共9页
广东台风灾情数据未按灾因统计风雨灾损,是影响台风巨灾指数保险基差风险的原因之一。为降低基差风险,本文提出一种分离台风风雨灾损的方法。基于广东沿海9个地市36个县(区)2014−2022年台风灾情数据,选取风、雨指标,采用多元回归方法构... 广东台风灾情数据未按灾因统计风雨灾损,是影响台风巨灾指数保险基差风险的原因之一。为降低基差风险,本文提出一种分离台风风雨灾损的方法。基于广东沿海9个地市36个县(区)2014−2022年台风灾情数据,选取风、雨指标,采用多元回归方法构建台风风雨灾损分离模型,分离各县(区)台风灾情统计数据中因风、雨的灾损,并以江门台山市和潮州湘桥区的台风观测数据和直接经济损失数据为例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建模之初通过线性相关分析可消除或降低多重共线性对回归方程的影响,但可能导致部分有效信息丢失。伽马分布能很好地拟合广东台风风雨及其灾损的分布规律;在显著性水平为0.05时,36个县(区)中有22个县(区)灾损分离通过检验;构建模型能有效分离台风灾情统计数据中的因风、雨灾损,为台风灾情数据的灾因归类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灾损分离 多元回归 广东
下载PDF
海上风电发电量指数保险设计
6
作者 姚森 薛霖 +2 位作者 马腾飞 孙楠 朱杰 《中国农业气象》 2025年第1期48-61,共14页
中国发展海上风电面临风速偏小导致发电量减少的风险,给运营及投资方带来损失。本研究基于ERA5风场数据,评估中国近海风资源波动风险,设计海上风电发电量指数保险,并检验其效果。结果表明:(1)中国近海风资源以台湾海峡最高,东海及南海... 中国发展海上风电面临风速偏小导致发电量减少的风险,给运营及投资方带来损失。本研究基于ERA5风场数据,评估中国近海风资源波动风险,设计海上风电发电量指数保险,并检验其效果。结果表明:(1)中国近海风资源以台湾海峡最高,东海及南海开阔海域优于渤海湾及北部湾区,且秋、冬季较春、夏季更为丰富。(2)近海风资源偏小事件的发生率随时间呈上升趋势。东海南部和台湾海峡发生频率最高,并由开阔海域向陆地逐渐减小,南海北部由西向东逐渐增大。波动强度在近海各岛屿的西侧较大。(3)发电量下行波动风险以台湾海峡最高,南海东北部和北部湾次之,黄海及东海北部、东海南部和南海西北部最小。(4)海上风电发电量指数保险以月实际发电量为指数,可有效反映风资源的月尺度差异,根据超越概率设置不同的月赔付触发阈值,提供不同风险保障程度的保险方案。费率厘定中考虑了管理低频高损事件风险所增加的保险成本及不同地域间的风险差异。月赔付触发电量取95、93和90超越概率水平时,其保障程度自低到高,对应的保险费率分别为7.045%、7.384%及8.685%。该保险产品可通过损失补偿及提高收入下限,稳定风电场收益,有效管理风资源波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发电量波动 指数保险 保险产品设计 费率厘定
下载PDF
湖南油茶冻害天气指数保险构建:以辰溪县为例
7
作者 黎跃勇 江涤非 +1 位作者 郭海峰 郭田韵 《中国农业气象》 2025年第1期101-111,共11页
天气指数保险因其信息透明,赔付便捷,已成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转移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研究以湖南辰溪县为例,基于2009-2020年逐日最低气温数据和油茶产量数据,选取油茶开花-幼果形成期(11月-翌年4月)极端最低气温Tc和<0℃负有效积温TT... 天气指数保险因其信息透明,赔付便捷,已成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转移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研究以湖南辰溪县为例,基于2009-2020年逐日最低气温数据和油茶产量数据,选取油茶开花-幼果形成期(11月-翌年4月)极端最低气温Tc和<0℃负有效积温TT,确定油茶冻害指数并构建指数-灾损模型。采用Anderson-Darling检验获得油茶冻害风险的最优概率分布模型,确定不同减产率对应的纯费率以及赔付标准,利用2022年2月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实际赔付情况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油茶开花-幼果形成期11月-翌年4月<0℃负有效积温TT相较于Tc与油茶减产率的相关性更高,用于表征辰溪县油茶冻害气象指数;油茶冻害风险分布符合位置参数为2.537,尺度参数为0.323,阈值参数为−1.805的3参数对数Logistic分布;当赔付触发条件<0℃负有效积温为2.1~20.8℃·d时,纯费率厘定为0.85%~7.85%,各级减产率对应的赔付标准为3750~48750元·hm^(−2);计算后2022年2月辰溪县各油茶主产乡镇平均赔付额(5000元·hm^(−2))与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实际赔付额(4954元·hm^(−2))基本吻合。在湖南油茶开花-幼果形成期冻害对油茶产量影响基础上设计的油茶冻害天气指数保险,可为湖南建立和完善油茶保险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低温冻害 天气指数保险 纯费率厘定
下载PDF
广东骤旱时空特征及其与传统干旱的对比分析
8
作者 张柳红 王华 +2 位作者 刘畅 陈慧华 柳晔 《广东气象》 2023年第6期1-6,共6页
为提升广东干旱监测水平,采用广东86个国家气象站逐日气温、降水、相对湿度等观测资料,借鉴前人对骤旱的研究成果及气象干旱监测相关技术方法,综合气温、降水、相对湿润度指数3项因子,构建广东骤旱监测指标,研究了广东骤旱的时空分布特... 为提升广东干旱监测水平,采用广东86个国家气象站逐日气温、降水、相对湿度等观测资料,借鉴前人对骤旱的研究成果及气象干旱监测相关技术方法,综合气温、降水、相对湿润度指数3项因子,构建广东骤旱监测指标,研究了广东骤旱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与传统干旱的异同,结果表明:(1)广东骤旱多发生在夏季,7月最多,月均达4.1站次;春末秋初发生频次也较高,有别于传统干旱主要发生在秋冬季。(2)雷州半岛、潮汕地区和梅州是骤旱高发区,与传统干旱多发区吻合。(3)在气候变暖大背景下,广东各地骤旱发生频次趋于增加,新世纪以来增加尤为显著,2011-2021年增加区域主要分布在南部沿海地区,频次从2001-2010年的低于3站次增加至2011-2021年的12站次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骤旱 相对湿润度指数 百分位数 广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