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13篇文章
< 1 2 2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渔业科研院所创新团队发明专利成果储备浅析--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为例
1
作者 郭永坚 阴晓丽 +4 位作者 郭奕惠 孙志伟 明俊超 于刚 文国樑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22年第1期39-46,共8页
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院级创新团队取得的有效发明专利成果为研究对象,采用SEO数据查询工具进行分类统计和词频分析,结合省级科研奖励获奖成果中发明专利使用情况给出相关建议。结果显示,团队首席在专利成果培育中起重要... 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院级创新团队取得的有效发明专利成果为研究对象,采用SEO数据查询工具进行分类统计和词频分析,结合省级科研奖励获奖成果中发明专利使用情况给出相关建议。结果显示,团队首席在专利成果培育中起重要牵头作用(人均3.5件);有效发明专利主要集中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31件)、水产遗传育种领域(26件)和渔业装备与工程领域(23件);发明专利对省级奖励的成果培育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使用发明专利的成果在2011-2020年度省级科研奖励获奖成果中占比达77%;词频分析表明,多数团队的专利名称关键词与团队研究方向有较高契合度。相关结果可为创新团队的专利培育和考核评估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团队 专利 科研奖励 渔业
下载PDF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渔业领域专利布局及管理现状分析
2
作者 孙志伟 文国樑 +3 位作者 于刚 郭永坚 明俊超 郭奕惠 《中国水产》 2021年第2期63-66,共4页
坚持知识产权强国战略,持续开展知识产权强国推进计划,促进渔业科学技术知识产权创造和成果转化,需要不断提高我国渔业领域专利管理水平。本文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近10年的专利数据为样本,分析南海所专利申请、专利维护... 坚持知识产权强国战略,持续开展知识产权强国推进计划,促进渔业科学技术知识产权创造和成果转化,需要不断提高我国渔业领域专利管理水平。本文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近10年的专利数据为样本,分析南海所专利申请、专利维护及管理现状,提出提高专利管理水平的对策,以期促进渔业领域专利管理水平提升,推动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水产研究所 知识产权创造 专利布局 专利申请 成果转化 持续开展 专利数据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下载PDF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专家赴粤东饶平开展海水鱼产业技术服务活动
3
作者 《科学养鱼》 2021年第5期85-85,共1页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生态友好、产业增效、产品提质"的目标任务,促进广东饶平海水鱼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近日,依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建设的海水鱼体系鱼品加工岗位,在饶平举办...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生态友好、产业增效、产品提质"的目标任务,促进广东饶平海水鱼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近日,依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建设的海水鱼体系鱼品加工岗位,在饶平举办了"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广东饶平技术服务暨石斑鱼加工示范基地授牌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技术体系 产业转型升级 南海水产研究所 乡村振兴战略 海水鱼 生态友好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饶平
下载PDF
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分级管理的实践与分析——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为例
4
作者 潘洋 闫路路 +3 位作者 李强 王乐 孙昭宁 林祥明 《农业科技管理》 2021年第5期21-25,共5页
文章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为例,对2012-2018年基本科研业务费院所两级管理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院所两级管理取得的成效和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支持力度、完善管理机制等优化建议,以期为农业科研单位进一步完善专... 文章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为例,对2012-2018年基本科研业务费院所两级管理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院所两级管理取得的成效和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支持力度、完善管理机制等优化建议,以期为农业科研单位进一步完善专项分级管理机制、提升专项管理水平、提高专项使用效益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科研业务费 项目管理 院所分级管理
下载PDF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十大重点学科领域介绍之七:水产加工与产物资源利用领域
5
作者 李来好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7-89,共3页
一、学科领域的发展 水产品加工和产物资源利用是渔业生产活动的延续,随着水产养殖和捕捞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并逐步成为我国渔业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本学科主要通过人工方法,改变水产品的原始性状,多层次地加工各种制品,为人们提... 一、学科领域的发展 水产品加工和产物资源利用是渔业生产活动的延续,随着水产养殖和捕捞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并逐步成为我国渔业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本学科主要通过人工方法,改变水产品的原始性状,多层次地加工各种制品,为人们提供以食用为主的多用途产品,在水产品转换成商品的社会化生产过程中,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技术性支撑,在海、淡水养殖业、海水捕捞业和远洋渔业的大生产、大流通中,发挥着日益荤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水产加工 资源利用 重点学科 产物 水产品加工 远洋渔业 生产活动
下载PDF
中国水产育种研究现状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永新 邵长伟 +2 位作者 侯吉伦 张殿昌 郑先虎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4-67,共14页
水产育种是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热点研究领域,育种技术开发和优良品种培育充分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创新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开展水产养殖生物的遗传育种研究,可提高种质资源开发强度和基因资源挖掘深度,发掘我国水产种业科技潜能和增... 水产育种是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热点研究领域,育种技术开发和优良品种培育充分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创新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开展水产养殖生物的遗传育种研究,可提高种质资源开发强度和基因资源挖掘深度,发掘我国水产种业科技潜能和增强产业化应用水平。我国水产育种涵盖了完整的品种育成和扩繁推两大系统,已经成为推动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重中之重,在保障优质蛋白稳定供给、提升种业强国竞争实力和改善国民饮食消费习惯等方面展示了杰出功效。随着生命科学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飞速发展,我国水产育种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但也遇到了诸多核心瓶颈和制约因素。本文概括性总结了开展水产育种研究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我国水产育种研究的整体现状,凝练了亟需突破和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强化种质资源挖掘与高效利用、重视基础研究开展源头创新、研发前沿技术进行重点攻关、聚焦市场需求培育优良新品种等今后研究重点任务,形成了建设种质资源保藏体系、建成创新支撑平台、推进保护政策扶持、打造新型研发主体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引领世界水产育种研究和新时代渔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育种 研究现状 产业发展 对策建议
原文传递
发挥渔业科技的引领作用,实现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南海水产研究所近年科研成果回顾 被引量:2
7
作者 贾晓平 《南方水产》 2008年第6期1-6,共6页
关键词 水产研究所 渔业科技 科研成果 可持续发展 南海 科学研究 科研机构 科研项目
下载PDF
南海水产研究所修购专项成效分析
8
作者 朱李春 陈水胜 +3 位作者 冯震华 吕国敏 苏天凤 章丽萍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2014年第2期20-22,29,共4页
南海水产研究所2006~2012年修购项目批复27项,总投资7 746万元,为该所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文章通过研究27个项目实施前后该所科研基础的变化,分析了项目投入使用后取得成效的原因,为指导今后该所修购项目的申报和实施提出总结性建设.
关键词 修购专项 实施 成效
下载PDF
西沙群岛10种鹦嘴鱼鱼体形态学研究
9
作者 康志鹏 刘永 +3 位作者 李纯厚 赵金发 石娟 王腾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7,共11页
为探究鹦嘴鱼鱼体形态的主要种间差异及其在物种鉴别中的重要作用,于2019—2022年在西沙群岛海域采集到10种鹦嘴鱼,选取24个形态学性状对其进行测量,采用多元分析方法对鹦嘴鱼物种进行形态差异判别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鹦嘴鱼... 为探究鹦嘴鱼鱼体形态的主要种间差异及其在物种鉴别中的重要作用,于2019—2022年在西沙群岛海域采集到10种鹦嘴鱼,选取24个形态学性状对其进行测量,采用多元分析方法对鹦嘴鱼物种进行形态差异判别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鹦嘴鱼种间所有形态学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提取了7个特征值大于1的形态学指标,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6.86%,各物种间的形态差异主要表现在反映食性和游泳能力的特征上;采用判别分析方法对所有鹦嘴鱼样本进行判别,综合判别率为81.1%;10种鹦嘴鱼的形态学聚类结果与鱼类分类结果一致,与已有研究的进化树结果差异显著,说明鹦嘴鱼的表型特征除了受遗传因素控制外,也会受环境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鹦嘴鱼 珊瑚礁鱼类 鱼体形态学 西沙群岛
下载PDF
甲壳类水产品中氨基脲的来源及生成机理研究进展
10
作者 陈胜军 高芳芳 +5 位作者 王迪 冯阳 邓建朝 潘创 赵永强 李春生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4-253,共10页
氨基脲(semicarbazide,SEM)通常作为判断水产品中是否滥用呋喃西林的标志物,在动物体内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稳定的结合物,摄入过多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研究发现,甲壳类水产品未使用呋喃西林仍能检测到SEM,现已确认的SEM来源包括内源存... 氨基脲(semicarbazide,SEM)通常作为判断水产品中是否滥用呋喃西林的标志物,在动物体内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稳定的结合物,摄入过多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研究发现,甲壳类水产品未使用呋喃西林仍能检测到SEM,现已确认的SEM来源包括内源存在和外源摄入,外源摄入途径有生长环境和饲料引入、加工过程中使用次氯酸盐消毒和偶氮二甲酰胺的分解产生。对于SEM广泛的来源途径,目前,对SEM形成机理的研究相对较少。甲壳类水产品中SEM的天然存在给呋喃西林药物检测带来了严重的干扰。本文对甲壳类水产品中SEM的来源途径进行总结并推测可能的生成机理,可为甲壳类水产品质量控制及内源性SEM的生成机理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类水产品 氨基脲 来源 生成机理
下载PDF
南海北部近海中国枪乌贼分布与海洋环境关系的空间异质研究
11
作者 蔡研聪 孙铭帅 +1 位作者 许友伟 陈作志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0,共10页
头足类是最具开发潜力的渔业种群之一,然而其资源易受环境变化影响,复杂的交互作用致使二者空间关系呈现非均一性。中国枪乌贼(Uroteuthis chinensis)是南海北部近海重要的经济物种,且在渔业群落结构中占据优势种地位,故正确理解与掌握... 头足类是最具开发潜力的渔业种群之一,然而其资源易受环境变化影响,复杂的交互作用致使二者空间关系呈现非均一性。中国枪乌贼(Uroteuthis chinensis)是南海北部近海重要的经济物种,且在渔业群落结构中占据优势种地位,故正确理解与掌握该物种资源-环境关系的空间特征,有助于该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基于南海北部近海2014年夏季的渔业资源调查数据,构建了地理权重回归模型(Geographical weighted regression,GWR),探索该海域中国枪乌贼的资源分布与海洋环境关系的空间特征,阐述主要影响因子。模型评价指标结果表明,GWR的最小赤池信息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和校正决定系数(Adjusted R-Squared,)分别为224.81和0.46,均优于传统的全局线性回归模型,因此前者能更真实地反映中国枪乌贼资源-环境关系的空间异质性。整个海域,叶绿素a对资源的影响为正负效应共存,而其余环境变量与资源均为正效应关系。资源分布在广东近海主要受海表盐度、海表温度和叶绿素a影响,后两者分别为粤西和珠江口—粤东海域的首要影响因子,而北部湾则仅受水深显著影响。在主导环境因子影响下,中国枪乌贼资源密度区域分化特征明显,尤其是珠江口—粤东海域与其他海域差异显著。地理权重回归模型可为探索和理解复杂头足类资源与环境关系的局部特征提供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枪乌贼 异质性 地理权重回归
下载PDF
水产品质量与安全控制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赵永强 李娜 +4 位作者 李来好 杨贤庆 郝淑贤 魏涯 岑剑伟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4-350,共7页
概述了蛋白质组学研究中主要应用的技术与工作流程;分别从水产生物生长环境、捕获方式、饲料成分、加工与贮藏方式等方面介绍了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水产品品质研究中的应用;从微生物污染物鉴别、过敏原检测、原料鉴别3个方面综述了蛋白质... 概述了蛋白质组学研究中主要应用的技术与工作流程;分别从水产生物生长环境、捕获方式、饲料成分、加工与贮藏方式等方面介绍了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水产品品质研究中的应用;从微生物污染物鉴别、过敏原检测、原料鉴别3个方面综述了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水产品安全研究方面的应用现状;对目前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中存在的诸如2-DE电泳重现性差以及由水产品蛋白质分子量大、溶解度低、离子化水平低带来的局限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此展望了新技术开发、多种组学方法结合和完善水产生物基因与蛋白质数据库等方面的发展前景,旨在为更好地开展水产品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蛋白质组学 质量与安全
下载PDF
致腐细菌群体感应信号系统调控水产品腐败变质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李锦 王迪 +2 位作者 陈胜军 李春生 王悦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338-346,共9页
水产品在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水产品的腐败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严重影响了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因此水产品的腐败问题急待解决,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水产品腐败与致腐细菌群体感应(quorum-sensing,QS)密不可分。该文介绍了QS... 水产品在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水产品的腐败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严重影响了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因此水产品的腐败问题急待解决,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水产品腐败与致腐细菌群体感应(quorum-sensing,QS)密不可分。该文介绍了QS系统的分类,综述了常见水产品中致腐细菌的QS现象,从腐败指标和生物膜的形成两个方面阐述了致腐菌株QS与水产品腐败的关系,同时总结了群体感应抑制剂(quorum-sensing inhibition,QSI)在水产品腐败中发挥的作用,并简要讨论了通过调控腐败细菌QS来抑制水产品腐败的可行性和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腐败 致腐细菌 群体感应 群体感应抑制剂 天然植物提取物
下载PDF
中国水产品主要质量安全问题来源与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胜军 孙万青 +3 位作者 岑剑伟 李春生 马海霞 邓建朝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1年第5期50-55,共6页
中国当前水产品质量安全形势虽有好转,但质量安全问题作为一项长期任务,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和关注。近年来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繁发生,不仅威胁了消费者身心健康,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业发展。本研究对水产品生产、加工以及运输环节中... 中国当前水产品质量安全形势虽有好转,但质量安全问题作为一项长期任务,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和关注。近年来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繁发生,不仅威胁了消费者身心健康,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业发展。本研究对水产品生产、加工以及运输环节中可能出现的违法添加违禁药物、饲料添加剂以及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安全问题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水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和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质量安全 影响因素 控制方法
下载PDF
水产品低温保藏过程中色泽劣化及护色的研究
15
作者 潘创 马静蓉 +1 位作者 李亚会 杨贤庆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01-308,共8页
水产品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同时水产品还拥有极其丰富的颜色,这些颜色不仅是它们适应环境和长期进化的结果,也是反映其品质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标准。低温保藏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延长水产品货架期的目标,但在低温保藏过程中,色泽品质... 水产品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同时水产品还拥有极其丰富的颜色,这些颜色不仅是它们适应环境和长期进化的结果,也是反映其品质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标准。低温保藏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延长水产品货架期的目标,但在低温保藏过程中,色泽品质会因水分迁移、水冰相变、脂质氧化、蛋白质变性和微生物作用等因素而出现较大波动,从而影响其感官品质与商品价值。目前,对水产品低温保藏过程中色泽的研究多用于辅助解析肌肉品质的变化规律,对水产品低温保藏过程中颜色变化的综述还相对较少。该文重点针对水产品低温保藏过程中因水分变化、脂质、蛋白质变化和微生物变化等引起的水产品色泽劣化以及护色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水产品在低温保藏期间色泽品质维持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低温保藏 色泽 水分 蛋白质 脂质 微生物 护色
下载PDF
抗生素在水产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廖昌容 陈毕生 《中国兽药杂志》 2004年第3期30-34,共5页
 论述了抗生素类药物在水产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现状,包括研究的药物种类、研究对象、抗生素类药物在水产动物组织中的测定方法及其代谢情况、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等。
关键词 抗生素 水产动物 体内药代动力学 药物种类 研究对象 测定方法
下载PDF
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与中国水产品生产方式转型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郑江谋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6-69,共4页
本文通过对日本、美国、欧盟和韩国等国对进口水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分析,认为中国传统的以家庭为主、分散化经营的水产品生产经营方式已经不利于应对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要提高中国水产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竞争力,必须转变水产... 本文通过对日本、美国、欧盟和韩国等国对进口水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分析,认为中国传统的以家庭为主、分散化经营的水产品生产经营方式已经不利于应对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要提高中国水产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竞争力,必须转变水产品生产方式,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道路,积极探索水产业生产企业化经营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性贸易壁垒 生产方式 企业化经营
下载PDF
水科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开展渔业科技入户粤东行活动
18
《水产科技》 2007年第3期13-13,共1页
为贯彻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落实农业部关于实施发展现代农业“十大行动”、《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7年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通知》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关于开展2007年科技入户活动的通知》,根据《2007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 为贯彻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落实农业部关于实施发展现代农业“十大行动”、《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7年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通知》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关于开展2007年科技入户活动的通知》,根据《2007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科技入户活动方案》的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研究所 渔业科技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南海 水科院 农业部办公厅 粤东 现代农业
下载PDF
南海水产研究所《全彩图解南美白对虾高效养殖与病害防治》一书出版
19
作者 《科学养鱼》 2022年第1期85-85,共1页
日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胡晓娟、徐煜、曹煜成等编写的《全彩图解南美白对虾高效养殖与病害防治》一书由化学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从当前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生产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针对近年来对虾养殖生... 日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胡晓娟、徐煜、曹煜成等编写的《全彩图解南美白对虾高效养殖与病害防治》一书由化学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从当前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生产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针对近年来对虾养殖生产实践的一些实际问题,详细介绍了南美白对虾的生物学结构特征、生态习性,重点讲解了目前国内主要采用的高位池精细养殖、滩涂土池养殖、低盐度淡化养殖、越冬棚养殖、小面积温棚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水产研究所 化学工业出版社 南美白对虾 高效养殖 出版发行 对虾养殖 生物学结构 生态习性
下载PDF
水产动物弧菌病及其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20
作者 邓益琴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3-563,共11页
弧菌病是水产养殖动物主要细菌病之一,对鱼、虾、蟹和贝类等均会造成危害,研究病害防治技术对推动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弧菌病防治手段主要有以抗生素为代表的药物防治、以疫苗为代表的免疫防治及以益生菌为代表的生物防治... 弧菌病是水产养殖动物主要细菌病之一,对鱼、虾、蟹和贝类等均会造成危害,研究病害防治技术对推动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弧菌病防治手段主要有以抗生素为代表的药物防治、以疫苗为代表的免疫防治及以益生菌为代表的生物防治。其中,生物防治是利用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或其衍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的方法,其可在养殖全过程进行疾病的广谱预防和控制,且对环境和食品安全影响小,是具有巨大潜力的防治技术。目前,水产养殖中弧菌病的生物防治手段主要有益生菌及其相关产品、药用植物和噬菌体。本文在总结水产动物弧菌病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诊断方法的基础上,主要从防治技术的种类、机制和应用等方面综述了水产养殖动物弧菌病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并提出在深入探究生物防治作用机制、作用模式的同时,确保环境友好并高质高效推动其商业化发展等未来重点研究方向,以期为水产养殖动物弧菌病的生物防治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动物 弧菌病 生物防治 防治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