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南海珊瑚礁海域蜂巢石斑鱼生物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媛洁
陈作志
+4 位作者
张俊
江艳娥
龚玉艳
洪小帆
杨玉滔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2-30,共9页
蜂巢石斑鱼(Epinephelus merra)是南海珊瑚礁鱼类的代表种。文章以2018—2019年南沙群岛海域和中、西沙群岛海域采集的蜂巢石斑鱼样本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年龄和生长、体长和体质量、性比和性成熟度、摄食强度、肥满度等生物学特征,旨...
蜂巢石斑鱼(Epinephelus merra)是南海珊瑚礁鱼类的代表种。文章以2018—2019年南沙群岛海域和中、西沙群岛海域采集的蜂巢石斑鱼样本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年龄和生长、体长和体质量、性比和性成熟度、摄食强度、肥满度等生物学特征,旨在深入了解该鱼的生长规律和种群特征。结果表明,南沙群岛海域蜂巢石斑鱼优势体长组为80~160 mm,体长和体质量关系异速生长因子(b)为2.7835,平均肥满度为2.24,其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生长参数中渐近体长(L_(∞))为183 mm,生长系数(k)为0.260,起始生长年龄(t_(0))为−1.268;中、西沙群岛海域蜂巢石斑鱼的优势体长组为110~160 mm,体长和体质量关系b为2.5925,平均肥满度为2.02,其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生长参数中L_(∞)为260 mm,k为0.128,t_(0)为−2.494。南沙、中、西沙群岛海域共计61个蜂巢石斑鱼耳石样本年龄介于1~6龄,优势年龄组为1~2龄。两海域性腺成熟度均以Ⅱ期为主,摄食等级均以1级为主。与中、西沙群岛海域相比,南沙群岛海域的蜂巢石斑鱼群体表现出体型较小、生长速度快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巢石斑鱼
珊瑚礁鱼类
生物学特征
南沙群岛
中、西沙群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沙群岛渚碧礁鱼类分类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
10
2
作者
李媛洁
张俊
+4 位作者
陈作志
江艳娥
龚玉艳
蔡研聪
杨玉滔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6-41,共6页
根据1999-2018年南沙群岛渚碧礁礁栖鱼类流刺网和手钓调查资料,分析了渚碧礁礁栖鱼类物种组成及分类多样性,计算了其平均分类差异指数(Δ^+)及分类差异变异指数(Λ^+)。结果显示,渚碧礁礁区共记录礁栖鱼类11目43科93属152种,其中鲈形目...
根据1999-2018年南沙群岛渚碧礁礁栖鱼类流刺网和手钓调查资料,分析了渚碧礁礁栖鱼类物种组成及分类多样性,计算了其平均分类差异指数(Δ^+)及分类差异变异指数(Λ^+)。结果显示,渚碧礁礁区共记录礁栖鱼类11目43科93属152种,其中鲈形目鱼类占绝对优势(76%);渚碧礁鱼类的Δ^+为58.75,Λ^+为102.60。与国内外其他生态系统鱼类群落组成的对比发现,渚碧礁鱼类的Δ^+高于赵述岛、米尔恩湾和圣何塞岛,低于东海陆架、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北部湾和大亚湾,而Λ^+则均低于其他群岛。研究表明渚碧礁鱼类群落物种间的亲缘关系比东海陆架、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北部湾和大亚湾更为接近,但比赵述岛、米尔恩湾和圣何塞岛远。物种多样性较高而分类多样性较低是渚碧礁礁栖鱼类多样性分布格局的主要特征。但该礁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应及时给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礁鱼类
种类组成
分类学多样性
渚碧礁
南沙群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珊瑚礁海域蜂巢石斑鱼生物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媛洁
陈作志
张俊
江艳娥
龚玉艳
洪小帆
杨玉滔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外海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
科学
学院
出处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2-30,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4065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02374)
+1 种基金
农业部财政专项(NFZX2018)
广东省促进经济发展专项(GDME-2018E004)。
文摘
蜂巢石斑鱼(Epinephelus merra)是南海珊瑚礁鱼类的代表种。文章以2018—2019年南沙群岛海域和中、西沙群岛海域采集的蜂巢石斑鱼样本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年龄和生长、体长和体质量、性比和性成熟度、摄食强度、肥满度等生物学特征,旨在深入了解该鱼的生长规律和种群特征。结果表明,南沙群岛海域蜂巢石斑鱼优势体长组为80~160 mm,体长和体质量关系异速生长因子(b)为2.7835,平均肥满度为2.24,其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生长参数中渐近体长(L_(∞))为183 mm,生长系数(k)为0.260,起始生长年龄(t_(0))为−1.268;中、西沙群岛海域蜂巢石斑鱼的优势体长组为110~160 mm,体长和体质量关系b为2.5925,平均肥满度为2.02,其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生长参数中L_(∞)为260 mm,k为0.128,t_(0)为−2.494。南沙、中、西沙群岛海域共计61个蜂巢石斑鱼耳石样本年龄介于1~6龄,优势年龄组为1~2龄。两海域性腺成熟度均以Ⅱ期为主,摄食等级均以1级为主。与中、西沙群岛海域相比,南沙群岛海域的蜂巢石斑鱼群体表现出体型较小、生长速度快等特征。
关键词
蜂巢石斑鱼
珊瑚礁鱼类
生物学特征
南沙群岛
中、西沙群岛
Keywords
Epinephelus merra
Coral reef fish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Nansha Islands
Zhongxisha Islands
分类号
S932.4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沙群岛渚碧礁鱼类分类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
10
2
作者
李媛洁
张俊
陈作志
江艳娥
龚玉艳
蔡研聪
杨玉滔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
科学
学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外海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出处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6-41,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4065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02374)
+1 种基金
农业农村部财政专项(NFZX2018)
广东省促进经济发展专项(GDME-2018E004)
文摘
根据1999-2018年南沙群岛渚碧礁礁栖鱼类流刺网和手钓调查资料,分析了渚碧礁礁栖鱼类物种组成及分类多样性,计算了其平均分类差异指数(Δ^+)及分类差异变异指数(Λ^+)。结果显示,渚碧礁礁区共记录礁栖鱼类11目43科93属152种,其中鲈形目鱼类占绝对优势(76%);渚碧礁鱼类的Δ^+为58.75,Λ^+为102.60。与国内外其他生态系统鱼类群落组成的对比发现,渚碧礁鱼类的Δ^+高于赵述岛、米尔恩湾和圣何塞岛,低于东海陆架、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北部湾和大亚湾,而Λ^+则均低于其他群岛。研究表明渚碧礁鱼类群落物种间的亲缘关系比东海陆架、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北部湾和大亚湾更为接近,但比赵述岛、米尔恩湾和圣何塞岛远。物种多样性较高而分类多样性较低是渚碧礁礁栖鱼类多样性分布格局的主要特征。但该礁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应及时给予保护。
关键词
珊瑚礁鱼类
种类组成
分类学多样性
渚碧礁
南沙群岛
Keywords
Coral reef fish
Species composition
Taxonomic diversity index
Zhubi Reef
Nansha Islands
分类号
S932.4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南海珊瑚礁海域蜂巢石斑鱼生物学特征研究
李媛洁
陈作志
张俊
江艳娥
龚玉艳
洪小帆
杨玉滔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沙群岛渚碧礁鱼类分类多样性研究
李媛洁
张俊
陈作志
江艳娥
龚玉艳
蔡研聪
杨玉滔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