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Trace和Pentacam及LOCSⅢ参数在晶状体混浊程度评估中的相关性
1
作者 罗家伟 季敏 +2 位作者 秦苗苗 李鹏飞 管怀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7-152,共6页
目的:分析iTrace视功能分析仪和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及晶状体混浊分级系统Ⅲ(LOCSⅢ)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患者晶状体混浊评估中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横断面研究。纳入2021-05/08本院眼科的ARC患者104例104眼。裂隙灯行LOCS... 目的:分析iTrace视功能分析仪和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及晶状体混浊分级系统Ⅲ(LOCSⅢ)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患者晶状体混浊评估中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横断面研究。纳入2021-05/08本院眼科的ARC患者104例104眼。裂隙灯行LOCSⅢ分级;iTrace获取晶状体混浊地形图分级(OMG)和晶状体功能失调指数(DLI);Pentacam获取核分级(PNS)和Scheimpflug图像,ImageJ测量Scheimpflug图像各区域的累积光密度(IntDen)。SPSS 26.0分析参数正态性和相关性。结果:各参数除3mm范围IntDen和6mm范围后囊区IntDen外均正态分布。PNS与NC、NO均正相关(r=0.521、0.440,均P<0.01)。3mm范围IntDen与NC、NO均正相关(rs=0.459、0.450,均P<0.01)。3mm范围核区IntDen与NC、NO均正相关(r=0.539、0.543,均P<0.01)。3mm范围后囊区IntDen与NC、NO均负相关(r=-0.315、-0.321,均P<0.01)。6mm范围IntDen与NC、NO均正相关(r=0.321、0.288,均P<0.01)。3mm范围DLI与NC、NO、PSC均负相关(r=-0.257、-0.234、-0.282,均P<0.01)。6mm DLI与NC、NO、PSC均负相关(r=-0.247、-0.304、-0.227,均P<0.05)。3mm范围OMG与CC、PSC均正相关(r=0.268、0.333,均P<0.01)。6mm范围OMG与CC、PSC均正相关(r=0.275、0.245,均P<0.05)。3mm范围DLI与PNS、3mm范围核区IntDen均负相关(r=-0.217、-0.197,均P<0.05)。结论:三种晶状体混浊评价系统各有优势,将各参数结合可更客观地评价晶状体各区混浊,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 晶状体混浊分级系统Ⅲ(LOCSⅢ) iTrace视功能分析仪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下载PDF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和自体游离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1
2
作者 吴晓红 王文奇 +1 位作者 李赵霞 尹忠贵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1147-1149,共3页
目的:比较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或自体球结膜移植术与单纯翼状胬切除术对初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将初发性翼状胬肉患者100例(105眼)随机分为3组,A组38例(38眼),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B组32例(33眼),行翼状胬肉切... 目的:比较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或自体球结膜移植术与单纯翼状胬切除术对初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将初发性翼状胬肉患者100例(105眼)随机分为3组,A组38例(38眼),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B组32例(33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C组30例(34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自体游离球结膜移植术。术后随访12mo,观察3组患者翼状胬肉复发情况及B组和C组角膜创面上皮修复时间。结果:A组复发15眼,复发率为39.5%;B组复发1眼,复发率为3.0%;C组复发6眼,复发率为17.6%。复发率的比较:与A组相比,B、C组复发率降低,比较前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002);后者有显著性差异(P=0.04);B组和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05)。角膜创面上皮修复时间B组为(3.48±0.83)d,C组为(5.29±0.87)d,B组快于C组,二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F=75.33,P<0.0001)。结论:对初发性翼状胬肉,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或联合自体游离球结膜移植均能有效降低其复发率,前者恢复角膜表型较后者更为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自体游离球结膜移植 治疗 翼状胬肉 疗效观察
下载PDF
比较巩膜瓣不同缝合法对小梁切除术术后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周金子 王曙红 +1 位作者 韦金儒 李晓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277-279,共3页
目的:评价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巩膜瓣不同缝合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68眼本院确诊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33眼,术中巩膜瓣采用四针缝合法,B组30例35眼,术中巩膜瓣采用两针缝合法。术... 目的:评价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巩膜瓣不同缝合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68眼本院确诊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33眼,术中巩膜瓣采用四针缝合法,B组30例35眼,术中巩膜瓣采用两针缝合法。术后观察眼压、前房深度、滤过泡形态等,随访6mo。结果:(1)术后第2d两组眼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765,P<0.05);术后2wk眼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47,P>0.05);术后1mo眼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350,P>0.05);术后3mo眼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548,P>0.05);术后6mo眼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53,P>0.05)。(2)术后第2d,A组浅前房发生率为6%,B组为17%,A组浅前房主要以浅Ⅰ度为主,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513,P<0.05);术后第1wk,A组浅前房发生率为0,B组为3%,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41,P>0.05)。(3)两组患者术后1,6mo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术后1moA组为97%,B组为94%,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01,P>0.05);术后6moA组为88%,B组为86%,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172,P>0.05)。结论: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时,四针缝合的巩膜瓣在短期内可以较好的控制眼压,减少早期浅前房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膜瓣 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滤过泡 浅前房
下载PDF
两种巩膜瓣在小梁切除术中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周金子 王曙红 李晓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2293-2295,共3页
目的:评价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不同形状巩膜瓣的临床疗效。方法:青光眼患者115例122眼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5例60眼,术中巩膜瓣采用L形单针缝合法,对照组60例62眼,术中巩膜瓣采用矩形两针缝合法。术后观察眼压、前房深度、滤过泡形态等,随... 目的:评价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不同形状巩膜瓣的临床疗效。方法:青光眼患者115例122眼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5例60眼,术中巩膜瓣采用L形单针缝合法,对照组60例62眼,术中巩膜瓣采用矩形两针缝合法。术后观察眼压、前房深度、滤过泡形态等,随访6~36mo。结果:术后眼压情况:直至术后1mo,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到术后3,6mo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前房情况:术后2wk之前,对照组的前房形成情况要好于治疗组,然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滤过泡情况:术后6mo滤过泡形成情况治疗组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L形巩膜瓣单针缝合法术后虽可出现短时的浅前房,但在控制眼压及滤过泡形成方面较传统两针缝合法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膜瓣 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滤过泡 浅前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