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T与VST设计角膜塑形镜对低E值角膜形态近视的控制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金霞 郭晓红 +4 位作者 佟莉杨 王莹 张晓瑾 张璐 徐凤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41-447,共7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配戴CRT与VST设计角膜塑形镜对低E值角膜形态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对比研究。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01/2021-12于我院视光门诊就诊配戴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近视患者100例100眼,取右眼数据用于研究。... 目的:观察和分析配戴CRT与VST设计角膜塑形镜对低E值角膜形态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对比研究。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01/2021-12于我院视光门诊就诊配戴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近视患者100例100眼,取右眼数据用于研究。按等效球镜分低度近视组(-1.00--3.00 D)和中度近视组(-3.25--5.00 D),各50例。组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RT组和VST组,各25例。测量各组配戴前后裸眼视力、屈光度、眼轴(AL)、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点染分级、镜片偏位情况、MRT 15°-30°处视网膜近视离焦量。随访1.5 a。结果:低度近视中,CRT组和VST组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裸眼视力各时间点无差异,中度近视数组塑形后裸眼视力CRT组优于VST组,两组1 d,1 wk的视力有差异(t=-9.474、-12.067,均P<0.01),其他时间点两组均无差异。戴镜后6 mo,1.5 a,低度近视、中度近视中CRT组和VST组AL增加量均无差异,但CRT组比VST组增长少。两组戴镜后6 mo,1.5 a的双眼BUT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无差异。从两组的角膜损伤来看CRT组角膜损伤低于VST组,但无差异(Z=-1.803,P=0.071),CRT组镜片偏位情况优于VST组(Z=-4.629,P<0.001);MRT 15°-30°处视网膜近视离焦量,低度近视中两组无差异,中度近视中1、3、6 mo离焦量有差异(t=-3.949,P=0.008;t=-5.833,P<0.001;t=-6.231,P<0.001),CRT组能产生更多的近视性离焦量。结论:对于对低E值角膜形态的患者,CRT采用角膜8 mm处的矢高值来验配,不局限于角膜E值,塑形更快,塑形后裸眼视力更好,特别对于中度近视能获得更好的白天视力,从控制近视来看,CRT验配中抬高反转区(RZD),产生小的中央光学区能产生更大的周边近视性离焦,但两组控制眼轴增长之间无明显差异。两组的角膜损伤少,对近视控制安全性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角膜E值 青少年近视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先天性睑内翻的手术治疗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伯青云 张艳艳 +2 位作者 郁琪华 王一名 易全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77-579,共3页
先天性睑内翻常发生于婴幼儿,主要见于下睑及内眦部,表现为眼睑内翻内卷,伴随睫毛失去正常的角度而倒向眼球的一种不正常状态。先天性睑内翻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角膜上皮擦伤、炎症、溃疡等进而影响眼部功能,早期及时的手术干预有助于患儿... 先天性睑内翻常发生于婴幼儿,主要见于下睑及内眦部,表现为眼睑内翻内卷,伴随睫毛失去正常的角度而倒向眼球的一种不正常状态。先天性睑内翻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角膜上皮擦伤、炎症、溃疡等进而影响眼部功能,早期及时的手术干预有助于患儿的眼部健康。手术的目的是通过改变眼睑的结构,减弱内翻的力量,从而改善症状及角膜散光等。目前,先天性睑内翻的手术治疗方式有多种,本文着重针对先天性睑内翻各种手术治疗方式的优缺点和适应证进行分析和总结,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睑内翻 倒睫 发病机制 治疗 手术方式 联合手术
下载PDF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细胞机制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3
作者 应嘉宁 张艳艳 易全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266-1269,共4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的视网膜并发症,全身危险因素、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均参与了DR的发生与发展,是工作年龄人群首要的致盲性眼病。传统的测序方式解释了DR的病理机制,为临床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但仍具有局限...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的视网膜并发症,全身危险因素、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均参与了DR的发生与发展,是工作年龄人群首要的致盲性眼病。传统的测序方式解释了DR的病理机制,为临床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但仍具有局限性。近年来兴起的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scRNA-seq)在单个细胞水平对mRNA进行转录组分析,可精准识别视网膜疾病中新的细胞亚型,鉴别罕见细胞,揭示细胞的异质性,有助于阐明视网膜疾病的发生发展轨迹,深入探索与疾病有关的基因调控关系,为今后精准医疗提供指导。文章就单细胞测序技术以及在DR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探讨不同类型细胞在与DR相关的作用机制,以期更好的将scRNA-seq应用于DR的研究中,寻找潜在的治疗靶点从而助力DR相关研究的临床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细胞机制 异质性
下载PDF
益肾养肝明目方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被引量:3
4
作者 高健 李萌 +2 位作者 王彦彦 廖燕红 龚雁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62-1366,共5页
目的:观察益肾养肝明目方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RM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09/2022-11宁波市眼科医院收治的wARMD患者58例58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注射组(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29例29眼)和联合用药组(在... 目的:观察益肾养肝明目方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RM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09/2022-11宁波市眼科医院收治的wARMD患者58例58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注射组(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29例29眼)和联合用药组(在注射组的基础上口服益肾养肝明目方,29例29眼)。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mo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中心凹厚度(CMT)及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mo后,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76%)高于注射组(66%),两组BCVA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CMT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用药组治疗前后CMT改善情况优于注射组(-155.93±143.79μmvs-95.36±56.81μm,P<0.05)。治疗3mo后,联合用药组各项中医证候均较治疗前显著好转(P<0.001),注射组仅视物昏蒙较治疗前好转(P<0.05),且联合用药组头晕失眠、腰膝酸软、倦怠乏力、目睛干涩、面白肢冷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注射组(P<0.001)。结论:益肾养肝明目方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wARMD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益肾养肝明目方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康柏西普 中心凹厚度 中医证候
下载PDF
近视性豹纹状眼底改变的影像及功能学评估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钟燕 张艳艳 +1 位作者 韩亚波 易全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89-1694,共6页
近视已成为全球性视觉损伤及致盲的严重负担,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近视的防治列入全球防盲计划之中。随着近视病程进展,会出现多种眼部病理性改变,从而导致视力损害,严重者甚至致盲。目前,近视患病率有增加和年轻化趋势,病理性近视导致的... 近视已成为全球性视觉损伤及致盲的严重负担,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近视的防治列入全球防盲计划之中。随着近视病程进展,会出现多种眼部病理性改变,从而导致视力损害,严重者甚至致盲。目前,近视患病率有增加和年轻化趋势,病理性近视导致的社会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其中豹纹状眼底是近视性眼底病变自然病程的最早期病变,也是视网膜病变发展的一个重要临床标志。目前,有几种不同的豹纹状眼底分级方法,均是通过眼底彩照进行主观分级。通过检眼镜、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视网膜电图及微视野等模式影像可联合观察豹纹状眼底的形态学特征和功能状况。本文将综述豹纹状眼底的影像学特征及常见应用,以期对眼科临床提供相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豹纹状眼底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网膜电图 眼底照相 微视野
下载PDF
糖尿病非增殖期视网膜厚度与眼轴长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昕 魏建丽 郭维英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492-494,共3页
目的:探讨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中心视网膜厚度与眼轴长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非增殖期DR患者80例155眼,并根据眼轴长度分为三组,其中22~24mm者27例51眼,为正常组;24~26mm者28例55眼,为长眼轴组;〉26m... 目的:探讨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中心视网膜厚度与眼轴长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非增殖期DR患者80例155眼,并根据眼轴长度分为三组,其中22~24mm者27例51眼,为正常组;24~26mm者28例55眼,为长眼轴组;〉26mm者25例49眼,为超长眼轴组。测量三组患者中心视网膜厚度与眼轴长度,分析中心视网膜厚度与眼轴长度的相关性。结果:超长眼轴组内外环上、下及颞侧和外环鼻侧中心视网膜厚度较正常组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长眼轴组内外环上、下及颞侧和外环鼻侧中心视网膜厚度较长眼轴组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中心区,眼轴长度与视网膜厚度无相关性(P〉0.05),内环区及外环区视网膜厚度随眼轴长度增加而变薄,两者呈负相关(r内环=-0.63,r外环=-0.67,P〈0.05)。结论:非增殖期DR患者中心视网膜厚度与眼轴长度具有相关性,超长轴患者中心视网膜厚度明显变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中心视网膜厚度 眼轴长度 相关性
下载PDF
老年睑板腺功能障碍蠕形螨感染率及茶树精油联合氟米龙的疗效 被引量:8
7
作者 吴越 郭晓红 +4 位作者 桂孟芳 马蓉 陈侃 冯雪艳 王育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66-1569,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睑板腺功能障碍(MGD)蠕形螨感染率及茶树精油联合氟米龙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7-09/2018-03在宁波市眼科医院门诊就诊的老年MGD患者59例118眼。将睫毛蠕形螨镜检为阳性的38例患者76眼进行症状评分、蠕... 目的:研究老年睑板腺功能障碍(MGD)蠕形螨感染率及茶树精油联合氟米龙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7-09/2018-03在宁波市眼科医院门诊就诊的老年MGD患者59例118眼。将睫毛蠕形螨镜检为阳性的38例患者76眼进行症状评分、蠕形螨数量、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Schirmer I试验(SIaT)等检查,并按不同治疗方法分成3组,A组使用0.02%氟米龙滴眼液滴眼24眼;B组使用茶树精油(TTO)湿巾敷眼26眼;C组用0.02%氟米龙滴眼液滴眼联合TTO湿巾敷眼26眼,随访4wk。结果:118眼中76眼(64.4%)睫毛蠕形螨镜检为阳性。睫毛蠕形螨阳性的三组患者治疗后的主观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治疗后A组蠕形螨数量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11);B、C组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均P<0.01)。三组患者BUT治疗前后比较,A组BUT无显著差异(P=0.22);B、C组BUT明显延长(均P<0.05)。治疗后C组的BUT较A、B组明显延长(均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老年MGD患者睫毛蠕形螨感染率较高,睑板腺热疏通后TTO湿巾联合0.02%氟米龙滴眼液能有效驱螨、缓解MGD患者局部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形螨 睑板腺功能障碍 睫毛 老年 茶树精油 氟米龙
下载PDF
Ex-press引流钉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 被引量:10
8
作者 吴晓兰 邬一楠 周宏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921-924,共4页
目的:评估Ex-press引流钉联合微切口白内障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连续随机的前瞻性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药物控制不理想的62例70眼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手术,随机分为试验组34... 目的:评估Ex-press引流钉联合微切口白内障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连续随机的前瞻性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药物控制不理想的62例70眼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手术,随机分为试验组34眼,行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对照组36眼,行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收集术前、术后1d,1wk,1、3、6、12mo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中央前房深度、手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等基本数据,并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术后12mo平均最佳矫正视力(LogM AR)为0.53±0.19,优于术前的0.83±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术前眼压为31.3±6.85mmH g,术后1d,1wk,1、3、6、12mo分别降至7.37±2.94、9.88±3.18、10.84±2.68、12.28±2.81、12.82±2.84、14.14±3.41mmH g,试验组术后各期平均眼压较术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眼压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手术前后中央前房深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照组术后12mo时手术相对成功率分别为97.1%、9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x-press引流钉联合微切口白内障术用于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是安全而有效的,且能有效控制患者眼压和提高视力,是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又一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press引流钉 小梁切除术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
下载PDF
白内障术前应用不同浓度聚维酮碘溶液的不良反应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吴善君 周宏健 +2 位作者 姚红艳 邬一楠 王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2528-2529,共2页
目的:比较白内障术前应用不同浓度聚维酮碘溶液结膜囊冲洗,术后眼内炎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以评价50g/L浓度聚维酮碘溶液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将500例白内障手术治疗患者分为50g/L聚维酮碘组和25g/L聚维酮碘组,术... 目的:比较白内障术前应用不同浓度聚维酮碘溶液结膜囊冲洗,术后眼内炎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以评价50g/L浓度聚维酮碘溶液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将500例白内障手术治疗患者分为50g/L聚维酮碘组和25g/L聚维酮碘组,术中、术后观察眼部体征并询问患者主观不适。结果:50g/L聚维酮碘组眼部刺激症状较25g/L聚维酮碘组明显,但角膜上皮脱失情况和眼内炎的发生两组无区别。结论:术前结膜囊内使用50g/L聚维酮碘溶液是一种有效、安全的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手术 眼内炎 聚维酮碘
下载PDF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及血管成像的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廖燕红 龚雁 +2 位作者 陈利双 叶婷 刘栋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05-1807,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频域光相干断层成像(OCT)与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的图像特征。方法:选取2018-03/12在我院确诊为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的患者25例25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频域OCT和OCTA检查,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频域光相干断层成像(OCT)与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的图像特征。方法:选取2018-03/12在我院确诊为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的患者25例25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频域OCT和OCTA检查,观察上述检查结果的图像特征。结果:本研究纳入患者25眼,频域OCT检查表现为浆液性和出血性色素上皮脱离(PED)14眼,OCTA检查示相应病变部位为低信号暗区,其旁有强信号点9眼;频域OCT检查表现为“双层征”11眼,OCTA检查显示为网状结构的脉络膜异常分支血管网(BVN);频域OCT检查表现为息肉样病变(polyps)12眼,OCTA检查表现为强或低信号区。结论:PCV患眼OCTA检查对BVN的表现更直观明显,息肉样病变表现为强或弱的信号,浆液性、出血性PED的OCT和OCTA图像均表现为低反射或低信号暗区,不具有特征性。二者显示的病变位置和形态具有相似性,但也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血管成像 图像特征 脉络膜分支血管网 息肉样病变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治疗角膜浅层病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毛伟 张哲 +1 位作者 陆斌 李钦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928-930,共3页
目的:评估眼前节OCT辅助的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治疗角膜浅层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2-09/2013-09在我院就诊并手术的诊断为角膜浅层病变患者15例28眼,行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手术;术前均进行眼前节OCT检查,辅助判断病... 目的:评估眼前节OCT辅助的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治疗角膜浅层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2-09/2013-09在我院就诊并手术的诊断为角膜浅层病变患者15例28眼,行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手术;术前均进行眼前节OCT检查,辅助判断病变的形态和深度,并指导PTK术中切削深度、直径等参数的设定,均随访6mo,分别观察术后6,15d;1,2,3,6mo的角膜情况、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等效球镜(spherical equivalent,SE)、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发生等。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的角膜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疾病的发作受到控制或发作频率明显下降,UCVA,SE,haze的发生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角膜浅层病变的患者,眼前节OCT辅助下的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可以有效、准确地去除病灶,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需注意控制切削深度,避免术后出现过多的远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浅层 治疗性角膜切削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下载PDF
眼睑肿瘤手术切除与Ⅰ期修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国海 余小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1535-1536,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眼睑肿瘤局部切除术+病理检查或术中冰冻切片检查,同时Ⅰ期行眼睑修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眼睑肿瘤患者92例92眼均行局部切除+Ⅰ期行眼睑修复手术+常规病理检查(37例疑似恶性肿瘤术中行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如为恶性行按M... 目的:探讨采用眼睑肿瘤局部切除术+病理检查或术中冰冻切片检查,同时Ⅰ期行眼睑修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眼睑肿瘤患者92例92眼均行局部切除+Ⅰ期行眼睑修复手术+常规病理检查(37例疑似恶性肿瘤术中行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如为恶性行按Mohs法切除),并同时Ⅰ期采用自体游离硬腭黏膜移植或Hughes法修复联合眼周皮瓣重建眼睑。结果:术后病理诊断为良性肿瘤52例,恶性肿瘤40例。全部病例皮瓣及硬腭黏膜植片等全部成活。随访均6mo以上,无1例肿瘤复发。眼睑外观和活动闭合功能满意,获得良好效果。结论:本组病例中近一半的眼睑肿瘤病例为恶性,故更应及早手术治疗。对疑似恶性的应在术中行冰冻切片明确性质,以利于Ⅰ期切除干净,减少复发、转移。切除后根据眼睑缺损情况行Ⅰ期行修复手术,缺损较大的内层采用硬腭黏膜移植或Hughes法修复,外层皮瓣采用眼周皮瓣滑行、游离皮瓣、风筝皮瓣、单纯对位缝合等修复。硬腭黏膜移植在上睑修复时应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肿瘤 切除术 病理检查 修复手术
下载PDF
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外伤术后无晶状体眼 被引量:3
13
作者 易全勇 魏爱民 +2 位作者 周和定 王云 周宏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1期1965-1967,共3页
目的:探讨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verisyse)植入治疗外伤术后无晶状体眼的术后视功能及并发症,以期为外伤术后无晶状体眼的术式选择、手术方法提供一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2006-08/2008-07来本院住院的外伤术后无晶状体眼患者42例43眼随机... 目的:探讨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verisyse)植入治疗外伤术后无晶状体眼的术后视功能及并发症,以期为外伤术后无晶状体眼的术式选择、手术方法提供一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2006-08/2008-07来本院住院的外伤术后无晶状体眼患者42例43眼随机纳入试验组和对照组,以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植入作为试验组,晶状体悬吊作为对照组。作术后视力、角膜内皮及并发症的比较。结果:试验组所有病例术中1次固定成功,术后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最佳矫正视力均达到或接近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少数患者出现一过性高眼压、人工晶状体光学面倾斜、偏斜、脱位、眩光等并发症,所有病例中均未出现玻璃体积血、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两组术后视力、角膜内皮细胞及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外伤术后无晶状体眼具有操作简单及安全的优点。适合于无后囊、前房深浅正常及角膜内皮正常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膜夹型 人工晶状体 外伤眼 无晶状体眼
下载PDF
视力骤降待查患者行OCT检查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小天 周宏健 +1 位作者 廖燕红 陈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2105-2107,共3页
目的:探讨在因屈光介质因素而首诊为视力骤降待查的患者中,应用OCT检查来判断视网膜动脉阻塞这类眼科急症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78例因视力骤降待查接受OCT检查并最终通过FFA检查确诊的病例。以FFA检查作为判断标准,以... 目的:探讨在因屈光介质因素而首诊为视力骤降待查的患者中,应用OCT检查来判断视网膜动脉阻塞这类眼科急症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78例因视力骤降待查接受OCT检查并最终通过FFA检查确诊的病例。以FFA检查作为判断标准,以OCT检查作为待评价的检查手段,并用软件统计OCT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总符合率。同时统计分析两种检查方法从门诊医生开出检查单到报告给出的用时差异。结果:OCT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总符合率均相当高,分别为100%,94.1%和98.4%。而在从门诊医师开出检查单到报告给出的用时上,OCT检查的时间明显短于FFA,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临床上对于因屈光介质因素而首诊为视力骤降待查的患者,应首先使用OCT检查来判断是否为视网膜动脉阻塞类疾病,以便更快地收治患者,为抢救视力赢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力骤降 急症 视网膜动脉阻塞
下载PDF
飞秒激光辅助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宏健 文丰 +1 位作者 陆斌 毛丽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1822-1824,共3页
目的:观察飞秒激光辅助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4例24眼角膜病变患者实施飞秒激光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对术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视觉质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术后1wk,角膜移植片透明者21眼(87.5%),移植片轻度... 目的:观察飞秒激光辅助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4例24眼角膜病变患者实施飞秒激光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对术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视觉质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术后1wk,角膜移植片透明者21眼(87.5%),移植片轻度混浊者3眼(12.5%)。视力≥0.5者18眼(75.0%),0.2~0.4者6眼(25.0%)。术后3mo,角膜散光2.25~3.09(平均2.16±0.21) D,较常规角膜移术后散光产生(平均3.67±0.38D)有降低,有显著性差异( P〈0.05);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视力及散光均有差异( P均〈0.05)。结论:飞秒激光辅助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根据不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设计不同角膜瓣形状,术后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比传统穿透性角膜移植散光明显减少,切口精确整齐且可以选择个体化形状,具有更多的手术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穿透性角膜移植
下载PDF
兔眼球后Tenon囊下灌注Bevacizumab的眼内通透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邬一楠 周宏健 +1 位作者 吴国海 易全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525-1528,共4页
目的:比较兔眼球后Tenon囊下灌注和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后玻璃体和血清中的浓度,并观察bevacizumab视网膜荧光显影,探讨bevacizumab球后Tenon囊下灌注的眼内通透性和眼外给药途径的可行性。方法:实验用健康成年新西兰兔20只,随机分... 目的:比较兔眼球后Tenon囊下灌注和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后玻璃体和血清中的浓度,并观察bevacizumab视网膜荧光显影,探讨bevacizumab球后Tenon囊下灌注的眼内通透性和眼外给药途径的可行性。方法:实验用健康成年新西兰兔20只,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均单眼接受单次玻璃体腔注射1.25mg bevacizumab(1.25mg/0.05m L),B组均单眼单次Tenon囊下灌注5mg bevacizumab(5mg/0.2m L)。1、3d后抽取玻璃体和血液,使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玻璃体和血清中bevacizumab药物浓度,比较两组中玻璃体和血清内bevacizumab浓度差异,并通过激光共聚焦观察视网膜免疫荧光。结果:给药1d后,A组和B组玻璃体腔内bevacizumab药物浓度分别为254.40±13.65、1.60±0.32μg/m L。A组和B组血清内bevacizumab药物浓度分别为0.55±0.15、0.63±0.05μg/m L,两组血清bevacizumab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68,P=0.277)。给药3d后,A组和B组玻璃体腔内bevacizumab药物浓度分别为236.80±8.70、1.40±0.23μg/m L,A组和B组血清内bevacizumab药物浓度分别为0.66±0.17、0.64±0.14μg/m L,两组血清内bevacizumab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07,P=0.841),两种给药方式视网膜各层荧光分布均能明显显现。结论:给药1、3d后玻璃体腔注药组在玻璃体腔内bevacizumab药物浓度要明显高于Tenon囊下灌注组,玻璃体腔内注射是较为有效的给药途径,而球后Tenon囊下灌注也能使bevacizumab进入玻璃体腔而且达到完全抑制VEGF活动所需的浓度(>500ng/m L),并能至少持续3d以上,两种给药方法在血清中均能检测到较高浓度的bevacizumab,且两者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给药方式视网膜各层荧光分布均能明显显现,提示两种给药方式药物均能作用于视网膜各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VACIZUMAB 兔眼 玻璃体腔 TENON囊 注射
下载PDF
闭眼和睡眠对人角膜地形和散光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袁韬 陆静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875-879,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长度闭眼和睡眠后角膜地形图、角膜散光等的变化,研究闭眼以及睡眠造成的生理性缺氧对人眼角膜形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年龄22~33(26.19±3.95)岁的自愿者,排除屈光介质疾病及眼部其他疾病、无角膜接触镜配戴史...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长度闭眼和睡眠后角膜地形图、角膜散光等的变化,研究闭眼以及睡眠造成的生理性缺氧对人眼角膜形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年龄22~33(26.19±3.95)岁的自愿者,排除屈光介质疾病及眼部其他疾病、无角膜接触镜配戴史等,共16例32眼,其中男10眼,女22眼。主要参数采用了Zeiss角膜地形图仪获取角膜模拟K值、角膜散光值、角膜表面不规则指数( CIM )和形状因子( SF ),测量时间点分别为:日间闭眼前、闭眼后10,20,30,60,120 min;夜间临睡前、超过6h 的睡眠结束后,开眼立即检测、开眼后10,20,60,120 min。结果:闭眼过程中,人角膜地形图、角膜散光、CIM、SF等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超过6h的睡眠结束,开眼后过程中,人角膜地形图、角膜散光、CIM、SF等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闭眼和睡眠没有构成对角膜实质性损伤,所以角膜地形和散光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睡眠 闭眼 角膜地形图 角膜散光 角膜表面不规则指数 形态因素
下载PDF
siRNA下调Mcl-1后奥沙利铂对人Y79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18
作者 周璐 李娜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2226-2228,共3页
目的:研究siRNA下调Mcl-1后奥沙利铂对Y79凋亡率的影响。方法:使用RPMI1640培养液培养Y79细胞。将培养后的细胞用0.25μmol/L的奥沙利铂进行刺激,分别在6、16和24h后,使用Western blot法对Mcl-1蛋白的表达效果进行检测。收集对数生长期... 目的:研究siRNA下调Mcl-1后奥沙利铂对Y79凋亡率的影响。方法:使用RPMI1640培养液培养Y79细胞。将培养后的细胞用0.25μmol/L的奥沙利铂进行刺激,分别在6、16和24h后,使用Western blot法对Mcl-1蛋白的表达效果进行检测。收集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制备单细胞悬液,分别转染空质粒和Mcl-1-homo-991、Mcl-1-homo-1114、Mcl-1-homo-1235质粒。6h后使用荧光显微镜拍照,观察转染效率,选出最佳的siRNA序列。将未进行转染操作的RB细胞Y79分为A组,将转染空质粒的为对照组,将行转染下调Mcl-1操作后的细胞分为B组和C组,其中A组和C组均采用0.25μmol/L的奥沙利铂进行刺激诱导处理,B组转染细胞常规培养,24h后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和流式细胞术进行检测对比4组的细胞凋亡率。结果: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处理Y79细胞24h后Mcl-1的表达最为显著,转染Mcl-1-homo-991质粒后能够明显抑制Y79细胞中Mcl-1的表达,转染效率最高。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和流式细胞术进行检测A组凋亡率(11.1%±1.2%)与对照组(6.1%±0.6%)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Y79的凋亡率(49.2%±2.7%)显著高于B组(20.8%±1.9%),同时这两组的凋亡率都显著高于A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siRNA下调Mcl-1后,可以降低Y79的抗药性,从而增强奥沙利铂对Y79的凋亡,降低了Y79的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奥沙利铂 MCL-1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