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打造“海洋”和“能源”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体系
1
作者 王焕磊 高荣杰 张玥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1年第12期55-56,共2页
依托于海洋材料和能源材料的特色学科方向,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构建模块化选修课程体系、建设多层次实验体系、挖掘思政资源、彰显毕业论文专业特色等一系列举措,全力打造"‘材料’+‘海洋/能源’"特色的人才... 依托于海洋材料和能源材料的特色学科方向,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构建模块化选修课程体系、建设多层次实验体系、挖掘思政资源、彰显毕业论文专业特色等一系列举措,全力打造"‘材料’+‘海洋/能源’"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学生主体地位,从而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及创新精神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与工程 课程设置 特色培养
下载PDF
材料科学基础实验课程思政教学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雷黎 张玥 +2 位作者 王焕磊 满成 陈守刚 《实验室科学》 2024年第2期213-217,共5页
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度关注的问题,是高校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基于材料科学基础实验的教学实践,分析在材料科学基础实验课程中实施思政教育的必要性,探索在该实验课程中实施思政教育的可行性,紧密结合课程内... 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度关注的问题,是高校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基于材料科学基础实验的教学实践,分析在材料科学基础实验课程中实施思政教育的必要性,探索在该实验课程中实施思政教育的可行性,紧密结合课程内容,挖掘课程思政素材,整理思政教学实施思路,提出材料科学基础实验课程实施思政教育的具体举措。通过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思政教育,在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同频共振,培养具有工程价值观与工程伦理道德的新时代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实验教学 材料科学基础实验
下载PDF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被引量:2
3
作者 朱志斌 初蕾 +1 位作者 孙峰 王玮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10期136-138,145,共4页
通过对本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当前实验教学现状分析,以培养学生理解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进行了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特点,以分层次、模块化、应用型为特色,以综合实验为主体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通过对本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当前实验教学现状分析,以培养学生理解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进行了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特点,以分层次、模块化、应用型为特色,以综合实验为主体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在工程教育认证和新工科发展背景下,新体系对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与工程 实验教学体系 综合实验 国际工程教育认证 新工科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海洋材料工程专业研究生产学研融合特色培养策略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守刚 于美燕 +2 位作者 张玥 王巍 李文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第28期76-80,共5页
新工科背景下的海洋材料交叉专业建设方案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为应用型大学学科发展提供了新的专业发展方向。介绍中国海洋大学材料学院2010—2020年的材料工程专业研究生以提升工程能力为导向的产学研相融合的特色化培... 新工科背景下的海洋材料交叉专业建设方案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为应用型大学学科发展提供了新的专业发展方向。介绍中国海洋大学材料学院2010—2020年的材料工程专业研究生以提升工程能力为导向的产学研相融合的特色化培养模式,通过建立和完善优质的专业研究生实践基地和培养体系,引进国外师资打造双语课程,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研发能力,以满足国家对海洋材料工程高水平专业应用人才的需求,也为相关行业材料工程及其产教融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特色 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研 目标导向
下载PDF
电聚合苯胺改性碳纤维海洋电极电化学性能及其电场响应研究
5
作者 田翔 孙久哲 付玉彬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9,共12页
本文应用碳酸氢铵弱碱性溶液作为电解质电化学原位聚合苯胺制备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海洋电极,研究其电化学性能与电场响应性能。结果表明,碳纤维表面生成还原态聚苯胺并出现特征氧化还原峰;交流阻抗谱表明改性电极表面等效电路增加了膜电... 本文应用碳酸氢铵弱碱性溶液作为电解质电化学原位聚合苯胺制备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海洋电极,研究其电化学性能与电场响应性能。结果表明,碳纤维表面生成还原态聚苯胺并出现特征氧化还原峰;交流阻抗谱表明改性电极表面等效电路增加了膜电容和膜电阻,电场响应由纯电容耦合改变为电容电阻共同作用的混合机制,有利于低频低强度信号的响应。在电场响应测试中,改性电极电位漂移量达0.66 mV/d;能够较好响应10 mV,10 mHz的低频率低强度电场信号;线性度最小值为0.072%。水流冲刷4h后聚苯胺膜质量损失为6.30%,相比于盐酸溶液电聚合制得的聚苯胺膜(质量损失7.55%)具有更好的结合力。该海洋电极可望成为新一代低成本、高性能电场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电极 聚苯胺 碳酸氢铵 电化学性能 海洋电场响应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计算材料学”海洋特色化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6
作者 李文 李振 +2 位作者 冯荟蒙 王巍 陈守刚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17-121,共5页
针对“计算材料学”课程理论性强、学生知识盲区多、课程缺乏特色、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打造课程先修知识库、海洋材料计算模拟应用案例库、材料计算模拟+人工智能赋能新材料研发案例库、自主探... 针对“计算材料学”课程理论性强、学生知识盲区多、课程缺乏特色、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打造课程先修知识库、海洋材料计算模拟应用案例库、材料计算模拟+人工智能赋能新材料研发案例库、自主探究素材库、课程思政案例库,完善了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形成了海洋材料特色化的授课内容,引入了人工智能科技前沿,实现了知识教学与思政渗透的有机结合,提升了教学效果与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文中提出的教学改革策略可为高校人工智能赋能相关课程的特色化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海洋特色 材料模拟计算 教学改革 计算材料学
下载PDF
海洋特色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玥 王玮 《教学研究》 2017年第6期73-76,共4页
强化"以教育质量求生存,以专业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将功能化的高分子材料与海洋环境有机结合,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对涉海材料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作为依据,进一步优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人才培养模式 海洋特色
下载PDF
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金属连接概论课程海洋特色化“产教+科教”双融合教学改革与实践
8
作者 李文 王巍 +1 位作者 满成 陈守刚 《高教学刊》 2025年第5期29-32,共4页
在一流课程建设的背景与要求下,该文总结并指出金属连接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海洋特色化重构,结合现代教育教学资源以及先进教学方法开展“产教+科教”双融合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结合金属连接技术在海... 在一流课程建设的背景与要求下,该文总结并指出金属连接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海洋特色化重构,结合现代教育教学资源以及先进教学方法开展“产教+科教”双融合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结合金属连接技术在海洋工程装备材料中的应用,打造海洋特色的课程授课内容。将金属连接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案例、焊接产业发展、最新科研项目成果与课程教学进行有机融合,探索“产教+科教”双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优化整合学习资源,多维度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形成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程教学理念,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和解决复杂金属连接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特色化“产教+科教”双融合育人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连接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海洋特色 “产教+科教”双融合
下载PDF
海洋工程用铝合金的腐蚀与防护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9
作者 侯悦 田原 +2 位作者 赵志鹏 徐琦 陈守刚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4,共14页
海洋工程用铝合金部件在服役环境下引发的点蚀、晶间腐蚀等已成为困扰机器装备使用寿命和稳定性的关键问题。目前,阴极保护、缓蚀剂、阳极氧化和保护涂层是针对海洋环境中铝合金腐蚀的常用防护措施。阐述了海洋工程装备常用的铝合金类... 海洋工程用铝合金部件在服役环境下引发的点蚀、晶间腐蚀等已成为困扰机器装备使用寿命和稳定性的关键问题。目前,阴极保护、缓蚀剂、阳极氧化和保护涂层是针对海洋环境中铝合金腐蚀的常用防护措施。阐述了海洋工程装备常用的铝合金类型和使用场所,发现5系和6系铝合金是船舶制造和海洋平台搭建的首选材料,其中,具备优异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的5系铝合金一般用来制作甲板、储存装置等大型主要承力构件。重点综述了铝合金在海洋大气区、浪花飞溅区、海水全浸区的腐蚀行为和腐蚀机制,经对比发现,与钢不同,铝合金在海水全浸区的腐蚀最严重,而在环境最恶劣的浪花飞溅区腐蚀损伤相对较轻;点蚀、晶间腐蚀是2种典型的铝合金腐蚀类型,同时应力腐蚀、微生物腐蚀也制约着铝合金在海洋工程领域的应用。最后分析了当前在海洋环境中对铝合金腐蚀防护采取的几种措施,指出工程实际中采用的防护方式为2种及2种以上措施的联合使用,并提出铝合金未来在失效行为分析、性能优化和涂层材料选择等方面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研发在极端海洋环境下服役的铝合金及其防护材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海洋环境 海洋工程装备 点蚀 晶间腐蚀 防护措施
下载PDF
工程认证背景下创新设计型实验模块实施
10
作者 雷黎 张玥 +1 位作者 王焕磊 满成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2期69-75,共7页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目标为导向”教学理念,围绕“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课程体系的构建,针对材料科学基础实验课程实施教学思想转变、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丰富等全方位改革创新,开发了融入学院发展特...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目标为导向”教学理念,围绕“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课程体系的构建,针对材料科学基础实验课程实施教学思想转变、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丰富等全方位改革创新,开发了融入学院发展特色的“科研+创新”元素融合的创新设计型实验模块,耦合线上资源与线下教学,协同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促进了课程目标的达成,推动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创新设计型实验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无机酸掺杂聚苯胺/碳纤维复合海洋电场传感器电极 被引量:1
11
作者 侯晓帆 孙久哲 +2 位作者 许嘉威 胡承儒 付玉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1-399,I0001,I0002,共11页
碳纤维电极具有成本低、化学稳定性好、性能可调控等优点,可用于开发高性能海洋电场传感器.利用电化学原位聚合法制备盐酸、硫酸、磷酸掺杂的聚苯胺/碳纤维(PANI/CF)复合电场电极,提高其电化学性能与电场响应性能.结果表明:碳纤维表面... 碳纤维电极具有成本低、化学稳定性好、性能可调控等优点,可用于开发高性能海洋电场传感器.利用电化学原位聚合法制备盐酸、硫酸、磷酸掺杂的聚苯胺/碳纤维(PANI/CF)复合电场电极,提高其电化学性能与电场响应性能.结果表明:碳纤维表面生成致密的导电聚苯胺膜,并在循环伏安测试中出现特征氧化还原峰;电化学阻抗分析显示PANI/CF复合电极低频(0.01 Hz)阻抗值至少降低为空白电极的1/118,利于对水下微弱电场信号进行响应.在电场响应性能测试中,盐酸掺杂PANI/CF复合电极电位漂移量最低达1.77 mV/d;能够较好地响应1 mV/10 mHz的低频率低强度电场信号;误差线性度最小值为0.111%,在同类电极中具有最好响应灵敏度.该新型复合电场电极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有助开发新一代低成本、高性能海洋电场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电极 碳纤维/聚苯胺复合材料 无机酸掺杂 电化学性能 电场响应性能
下载PDF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思政建设、案例与探索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焕磊 吴敬一 雷黎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49期157-160,共4页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课程育人作用。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材料科学基础”课程需要积极响应国家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时代召唤。探讨了通过提升教师思政...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课程育人作用。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材料科学基础”课程需要积极响应国家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时代召唤。探讨了通过提升教师思政水平和教学能力、深挖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的契合点、创新课程评价方式等途径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同时,结合具体专业知识给出了详细的思政案例,以期为其他专业课思政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基础 课程思政建设 专业基础课 案例
下载PDF
电接枝双氰胺改性碳纤维海洋电场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场响应性能研究
13
作者 许嘉威 胡承儒 +1 位作者 侯晓帆 付玉彬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0-187,共8页
碳纤维电极表面氨基改性可以显著提高其电化学性能和电场响应性能。通过控制接枝电压(3,5,7)V,在碳纤维表面接枝聚双氰胺薄膜调控电极/海水界面双电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接枝电位越高,碳纤维表面聚双氰胺薄膜越均匀,电极双电... 碳纤维电极表面氨基改性可以显著提高其电化学性能和电场响应性能。通过控制接枝电压(3,5,7)V,在碳纤维表面接枝聚双氰胺薄膜调控电极/海水界面双电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接枝电位越高,碳纤维表面聚双氰胺薄膜越均匀,电极双电层结构越稳定。其中CF-7V的综合性能最佳,其比电容达到9.368 F·g^(-1),为空白组的31.6倍;电荷转移电阻和低频容抗显著降低;7天电位漂移量为1.68 mV,可以正常响应1×10^(-3)Hz,0.03 mV/m的低频弱电场信号,电极的响应灵敏度、准确度得到了显著提高。电接枝改性后碳纤维电极的电场响应性能与Ag/AgCl电极相当,这是一种新型高性能海洋电场传感器,可望提高海洋电场探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电极 双氰胺 电化学接枝 电化学性能 电场响应特性
下载PDF
A100超高强度钢激光熔覆CoCrNiNb_(0.1)+B_(4)C高熵合金涂层在模拟海洋环境下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文迪 赵连红 +3 位作者 沈明禄 崔中雨 何卫平 崔洪芝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99-109,共11页
目的探究B4C含量对A100超高强度钢激光熔覆CoCrNiNb_(0.1)+B_(4)C高熵合金涂层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其耐蚀性能的影响,阐明腐蚀机制。方法探究合适的激光加工工艺参数,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A100钢基材表面制备了CoCrNiNb_(0.1)+xB_(4)C... 目的探究B4C含量对A100超高强度钢激光熔覆CoCrNiNb_(0.1)+B_(4)C高熵合金涂层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其耐蚀性能的影响,阐明腐蚀机制。方法探究合适的激光加工工艺参数,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A100钢基材表面制备了CoCrNiNb_(0.1)+xB_(4)C高熵合金涂层。通过SEM、EDS测试对涂层的显微组织和元素分布进行分析,通过XRD测试对涂层的物相组成进行分析。通过显微硬度测试对涂层的力学性能进行表征,通过电化学测试、浸泡实验对涂层耐蚀性能进行表征,并分析了涂层的腐蚀机制。结果高熵合金涂层的显微组织均由树枝晶组成,其中,Cr、Nb、B、C元素富集在枝晶间区域,Co、Cr、Ni元素均匀分布。涂层的物相组成为基体FCC相和陶瓷相,陶瓷相Cr_(7)C_(3)、(Cr,Nb)_(23)(C,B)6的含量随B_(4)C含量的升高而升高。陶瓷相的出现形成了第二相强化效应,导致涂层显微硬度升高。随着B_(4)C含量的升高,涂层的耐蚀性降低,表现为容抗弧减小、阻抗模值降低、过钝化电位降低。浸泡实验过程中,陶瓷相作为阴极相具有更高的电位,腐蚀反应的萌生位点为FCC相,两相间的电位差导致了电偶腐蚀的发生,电偶腐蚀为涂层主要的腐蚀失效机制。结论B4C的加入导致涂层显微硬度提升、耐蚀性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rNi基高熵合金涂层 激光熔覆 海洋腐蚀
下载PDF
LiMn_(0.75)Fe_(0.25)PO_(4)基混合正极材料性能调控研究
15
作者 蔺成良 赵美菊 +1 位作者 袁云泉 金永成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0,共6页
重安全、降成本是未来锂电池发展的趋势。为了兼顾磷酸锰铁锂的高安全性能和三元正极材料的高比容量,采用物理混合法将磷酸锰铁锂(LMFP)与三元正极材料(NCM)进行混合,探究了不同混合量和充放电区间对混合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优... 重安全、降成本是未来锂电池发展的趋势。为了兼顾磷酸锰铁锂的高安全性能和三元正极材料的高比容量,采用物理混合法将磷酸锰铁锂(LMFP)与三元正极材料(NCM)进行混合,探究了不同混合量和充放电区间对混合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优化结果表明,掺入NCM后,电压跳水现象得到抑制,掺杂量为30%时,在25℃室温、2.0~4.4 V、1 C条件下循环200次,剩余比容量131.8mAh/g,容量保持率为96.3%。同时,穿刺实验中看不到明显的火花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锰铁锂 三元正极材料 放电区间 高温
下载PDF
提升大学“有机化学”教学效果的探索实践
16
作者 吴敬一 王焕磊 陈经纬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33期87-90,共4页
“有机化学”是高等学校重要的基础核心课程,是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等众多专业的必修基础课,为学生后续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重要基础。针对传统“有机化学”教学内容繁复、概念抽象、章节联系逻辑性不强等特点,以学... “有机化学”是高等学校重要的基础核心课程,是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等众多专业的必修基础课,为学生后续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重要基础。针对传统“有机化学”教学内容繁复、概念抽象、章节联系逻辑性不强等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探索“有机化学”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从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体系进行探讨,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下载PDF
硅氧铝陶瓷纤维含量对半金属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韩野 田晓峰 尹衍升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3-67,共5页
采用冷压成型及热压固化工艺制备钢纤维/硅氧铝陶瓷纤维混杂增强酚醛树脂半金属摩擦材料,在DMS-150型定速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了不同硅氧铝陶瓷纤维含量对材料的摩擦热衰退性能、恢复性能以及磨损性能的影响,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磨... 采用冷压成型及热压固化工艺制备钢纤维/硅氧铝陶瓷纤维混杂增强酚醛树脂半金属摩擦材料,在DMS-150型定速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了不同硅氧铝陶瓷纤维含量对材料的摩擦热衰退性能、恢复性能以及磨损性能的影响,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磨损表面形貌并分析其磨损机制.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5%以上硅氧铝陶瓷纤维,能够使摩擦材料的抗热衰退性能得到显著改善,但恢复性能有所下降,磨损率稍有升高,磨损机制由粘着磨损转变为粘着磨损与磨粒磨损的复合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氧铝陶瓷纤维 半金属摩擦材料 摩擦磨损性能
下载PDF
反应热压法制备B_4C基复合材料的烧结致密化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杰 张守年 +2 位作者 祁宇翔 初蕾 刘英才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225-229,236,共6页
通过在B4C中添加Si3N4以及少量的SiC和TiC,在1 820~1 900 ℃,30 MPa的热压条件下反应生成了B4C基轻质复合材料,烧结助剂为(Al2O3+Y2O3).结合材料的断口SEM形貌,分析讨论了烧结致密化过程,结果表明:在相同烧结温度下,随基体相B4C含量的... 通过在B4C中添加Si3N4以及少量的SiC和TiC,在1 820~1 900 ℃,30 MPa的热压条件下反应生成了B4C基轻质复合材料,烧结助剂为(Al2O3+Y2O3).结合材料的断口SEM形貌,分析讨论了烧结致密化过程,结果表明:在相同烧结温度下,随基体相B4C含量的增多,复合材料变得更难烧结;对同成分组成的复合材料来说,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最终得到的材料致密度有所提高.两步烧结过程中的降温保温阶段,有利于放热反应的彻底进行,使最终复相陶瓷组织中含有少量细小的TiB2 和BN相,同时,放热反应可以维持致密化进程的继续进行,这对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热压 B4C复合材料 致密化 两步法烧结 液相烧结
下载PDF
Al_2O_3基陶瓷材料的强韧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师瑞霞 李嘉 +1 位作者 陶文宏 尹衍升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60,共5页
Al2O3的脆性极大地限制了其使用范围。综述了Al2O3增韧的几种方式及其机理,主要包括自增韧、颗粒弥散增韧、晶须(纤维)增韧、相变增韧和复合增韧。由于采取单一的增韧手段已不能制备出满足各种需求的材料,复合增韧将是Al2O3基陶瓷材料... Al2O3的脆性极大地限制了其使用范围。综述了Al2O3增韧的几种方式及其机理,主要包括自增韧、颗粒弥散增韧、晶须(纤维)增韧、相变增韧和复合增韧。由于采取单一的增韧手段已不能制备出满足各种需求的材料,复合增韧将是Al2O3基陶瓷材料增韧的最主要的手段,采用纳米颗粒增韧技术制备纳米陶瓷是该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12O3 强韧化 研究进展
下载PDF
Nb对激光熔覆NiCrMo/WC涂层组织和耐磨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成伟琦 崔洪芝 +2 位作者 周明昊 王辰宇 吕玉君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79,共9页
目的提高高铁制动盘的耐磨性,研究不同磨损条件下的磨损机制。方法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制备NiCrMo/WC-xNb复合涂层,研究Nb含量对涂层的物相组成、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及不同磨损情况下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复合涂层的物相主要包括γ-Ni、σ-... 目的提高高铁制动盘的耐磨性,研究不同磨损条件下的磨损机制。方法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制备NiCrMo/WC-xNb复合涂层,研究Nb含量对涂层的物相组成、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及不同磨损情况下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复合涂层的物相主要包括γ-Ni、σ-CrMo基体相,以及NbC、WC、MoC、Cr23C6等碳化物相。随着Nb含量的增加,涂层内枝晶组织细化,原位生成四边形和花瓣形的NbC强化相。WC、NbC及基体相的硬度(21.69~10.17 GPa)和弹性模量(457.95~293.32 GPa)呈梯度分布,可以有效传递载荷,减少WC在磨损过程中的破损。NbC与WC协同强化,提高了涂层的硬度和耐磨性,添加质量分数9%Nb的涂层的硬度达到67HRC。与未添加Nb的涂层相比,不同载荷下的磨损体积平均降低了30%。通过添加Nb,在30N载荷下涂层的磨损机制由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转变为磨粒磨损;在50N载荷下,涂层的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磨损频率的增加导致涂层磨损加剧,其耐磨性下降。结论在复合涂层内原位生成NbC强化相,可有效提高NiCrMo/WC-Nb复合涂层在不同磨损载荷下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NBC WC 协同强化 摩擦磨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