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05篇文章
< 1 2 1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究生党支部四个平台建设的探索与成效——以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党支部为例
1
作者 刘柱 王伟莉 耿雪晨 《学园》 2021年第5期1-3,共3页
研究生党员是高校培育的高层次人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参与者和中坚力量。新时代的发展对研究生党支部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博士研究生党支部为研究对象,围绕"六个下功夫",探讨研究生党... 研究生党员是高校培育的高层次人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参与者和中坚力量。新时代的发展对研究生党支部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博士研究生党支部为研究对象,围绕"六个下功夫",探讨研究生党支部四个平台的建设,即理论学习平台、思想交流平台、实践锻炼平台、成长激励平台建设,提出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的思路,总结四个平台的建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党支部 平台建设
原文传递
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效才是目的--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麦康森
2
作者 钱林霞 麦康森 《新经济》 2016年第31期10-13,共4页
人物介绍:麦康森,爱尔兰国立大学博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鲍鱼协会理事、中国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会副理事长、二十一世纪山东省农业发展青年论坛副主... 人物介绍:麦康森,爱尔兰国立大学博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鲍鱼协会理事、中国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会副理事长、二十一世纪山东省农业发展青年论坛副主席和山东省政协委员等职,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Aquaculture Research》等学术刊物的编委。长期从事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教学、研究与开发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海洋大学 大学教授 调结构 博士生导师 专访 增效 副理事长
下载PDF
迈向远海的中国水产养殖:机遇、挑战和发展策略 被引量:6
3
作者 董双林 董云伟 +4 位作者 黄六一 田相利 韩立民 李大海 曹玲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1,共11页
根据中国国情对海上养殖和深远海养殖装备进行了分类、比较,并综述了中国近海和远海养殖特别是深远海养殖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发展策略。海上养殖可分为近岸养殖、离岸养殖、远海养殖和深远海养殖四类,前二者可合称为近海养殖。深远... 根据中国国情对海上养殖和深远海养殖装备进行了分类、比较,并综述了中国近海和远海养殖特别是深远海养殖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发展策略。海上养殖可分为近岸养殖、离岸养殖、远海养殖和深远海养殖四类,前二者可合称为近海养殖。深远海养殖或称装备型远海养殖特指具有钢架结构和自动投饲系统等,可抵御或躲避强台风的远海养殖方式。深远海养殖装备包括远海围栏、复合式钢构网箱(包括半潜式和全潜式)、船形网箱(包括有动力和无动力)和海基养殖舱(包括养殖工船和封闭养殖舱)四类。近岸养殖向离岸、远海发展已是学术界共识和海水养殖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根据养殖水体生态性养殖容量和社会性养殖容量放养适宜种类和数量的苗种,开展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实施产业融合发展,是提高离岸和远海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在当前近海养殖、远海养殖与深远海养殖共存的背景下,深远海养殖实现盈利的前提只能是养殖那些在池塘、近岸海域和离岸海域很难养殖的更高品质的种类,或通过深远海养殖可获得额外收益的种类。基于鱼类行为和生理学知识的“以鱼为本”的智能化技术是目前深远海智能化养殖的短板,需要依靠水产养殖、鱼类生物学、工程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专家深度合作才可能真正解决。深远海养殖发展迫切需要一种集养殖、加工、物流、风电、旅游等于一体的大规模创新性生产、运营模式,唯此才能实现环保、经济、民生三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海养殖 远海养殖 机遇 挑战 发展策略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海草资源分布现状、退化原因与保护对策
4
作者 周毅 江志坚 +12 位作者 邱广龙 张沛东 徐少春 张晓梅 刘松林 李文涛 吴云超 岳世栋 顾瑞婷 丁丽 郑凤英 黄小平 范航清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48-1257,共10页
海草床是三大典型的近海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极高的生态服务功能。然而,截至2015年我国近海海草资源分布现状尚不明晰,严重制约了我国海草床保护与修复工作的开展。2015~2021年,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借助船只走航、声呐探测、遥感等技术... 海草床是三大典型的近海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极高的生态服务功能。然而,截至2015年我国近海海草资源分布现状尚不明晰,严重制约了我国海草床保护与修复工作的开展。2015~2021年,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借助船只走航、声呐探测、遥感等技术手段,重点对我国近海海草资源的分布面积、种类及主要威胁进行了全面普查,并据此提出我国海草床管理与可持续利用对策。结果表明,我国近海海域海草床面积共为26 495.69hm^(2),可划分为:温带海域海草分布区和热带-亚热带海域海草分布区;我国现有海草4科9属16种。其中,温带海域海草床面积为17 095.01 hm^(2),主要分布在辽宁、河北、天津和山东沿海,分布有2科3属5种,以鳗草(Zosteramarina)和日本鳗草(Z.japonica)为优势种,其中唐山乐亭-曹妃甸海草床面积达9 025.56 hm^(2),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海草床;热带-亚热带海域海草床面积为9 400.68 hm^(2),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沿海,分布有4科8属12种,以泰来草(Thalassia hemprichii)、海菖蒲(Enhalus acoroides)、贝克喜盐草(Halophila beccarii)和卵叶喜盐草(Halophila ovalis)为优势种,以海南海草种类最多(12种)。我国海草床退化原因包括海岸工程建设及围填海活动、陆源污染、渔业活动、大型藻类爆发、互花米草入侵和台风等极端气候事件。同时,笔者针对不同威胁类型和强度,提出了因地制宜的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海草 海草分布 海草种类 主要威胁 海草床保护
下载PDF
中国海洋治理的困境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初建松 朱玉贵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5期24-29,共6页
随着海洋治理实践日趋深入和广泛,海洋治理框架亦日趋成熟,海洋管理体制、海洋法律法规及实施机制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管理体制、海洋法律法规及公众参与机制问题是当前中国海洋治理的主要困境。中国海洋治理中存在着海洋管理体制... 随着海洋治理实践日趋深入和广泛,海洋治理框架亦日趋成熟,海洋管理体制、海洋法律法规及实施机制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管理体制、海洋法律法规及公众参与机制问题是当前中国海洋治理的主要困境。中国海洋治理中存在着海洋管理体制不顺、海洋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及公共参与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重视海洋管理体制革新策略、海洋法律法规竞合策略及公众参与机制构建策略,对推进和完善中国海洋治理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海洋治理 海洋管理体制 海洋法律法规 公众参与机制
下载PDF
基于熊彼特创新理论的中国海洋渔业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董志文 高强 《中国渔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29,共6页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海洋渔业已经处在一个起点较高、困难较多、任务较重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铸就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渔业,如何实现滨海渔业和渔区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我国海洋渔业...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海洋渔业已经处在一个起点较高、困难较多、任务较重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铸就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渔业,如何实现滨海渔业和渔区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我国海洋渔业的发展可以借鉴熊彼特创新理论,从产品、结构、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并需注重企业家创新精神与金融机构"信用创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理论 渔业 企业家 信用创造
下载PDF
中国海水产品产量与结构变动趋势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蒋逸民 慕永通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41-44,共4页
以中国经济信息网统计数据库1991~2010年中国海水产品产量数据为基础,剖析中国海水产品的内在结构及其变动趋势。结果表明,期间除个别年份外,中国海水产品产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捕捞产量增速从1996年开始趋于停滞,1997年以来养殖... 以中国经济信息网统计数据库1991~2010年中国海水产品产量数据为基础,剖析中国海水产品的内在结构及其变动趋势。结果表明,期间除个别年份外,中国海水产品产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捕捞产量增速从1996年开始趋于停滞,1997年以来养殖产量一直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增长速度;2006年海水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随后逐年拉大差距;推动中国海产品产量增长和结构变动的主要力量是各地区海水养殖的快速发展。全国除浙江、海南两省和京津沪外,海水养殖产量普遍高于捕捞产量;山东、福建、广东、辽宁和浙江是海产品生产大省,五省产量之和占全国总量的85%,山东、福建较大幅度地领先于其他省份,福建省产量增速全国居首,广东、辽宁、浙江产出水平相当,浙江省捕捞产量的比重远大于其他省份,广东和辽宁产量品种结构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海水产品 捕捞产量 养殖产量
下载PDF
单细胞RNA测序技术在水产养殖动物上的应用
8
作者 于红 林茜 李琪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单细胞RNA测序技术是生命科学领域中的革命性技术,为动植物的细胞异质性图谱构建、细胞谱系追踪、免疫响应机制解析等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近年来,单细胞RNA测序技术在水产养殖动物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就单细胞RNA测序技术的... 单细胞RNA测序技术是生命科学领域中的革命性技术,为动植物的细胞异质性图谱构建、细胞谱系追踪、免疫响应机制解析等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近年来,单细胞RNA测序技术在水产养殖动物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就单细胞RNA测序技术的发展、原理及其在水产养殖动物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展望,以期推动该技术在水产养殖动物研究中更广泛的应用,加速水产养殖动物单细胞水平生命活动的调控机制研究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动物 单细胞RNA测序 细胞异质性 细胞谱系
原文传递
基于生物资源的万山海洋牧场生境适宜性评估
9
作者 初建松 郑卫东 +3 位作者 孙利元 彭道民 索安宁 朱玉贵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4,共10页
万山群岛海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渔业资源持续衰退,因此建设万山群岛海洋牧场,修复海域生态环境、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迫在眉睫。针对现阶段基于海洋生物资源的海洋牧场适宜性评估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利用渔业资源调查和全球物种数据... 万山群岛海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渔业资源持续衰退,因此建设万山群岛海洋牧场,修复海域生态环境、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迫在眉睫。针对现阶段基于海洋生物资源的海洋牧场适宜性评估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利用渔业资源调查和全球物种数据库记录数据及13个环境因素数据,采用物种分布模型MaxEnt对选择的白姑鱼、日本金线鱼、红星梭子蟹和浅缝骨螺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探讨海洋生物地理分布与海洋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而进行万山海洋牧场生境适宜性评估,结果表明:(1)各模型AUC值均大于0.9,说明构建的模型对这些物种潜在分布的模拟效果较好,后续可采用MaxEnt模型对4种生物的栖息地分布区进行预测;(2)海底浮游植物密度、海底温度以及海底硅酸盐浓度是影响这4种海洋生物栖息地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3)基于该4种海洋物种MaxEnt模型的HSI分布区所存在重叠区域来看,海洋牧场拟建设区域应为纬度21.85°N~22.15°N,经度113.6°E~114.2°E。研究结果可为万山海洋牧场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牧场 万山群岛 适宜性评估 MaxEnt模型
下载PDF
中国海洋渔业发展MSC认证的困境与机遇 被引量:6
10
作者 谢梦婷 朱玉贵 《中国渔业经济》 2019年第5期1-7,共7页
近年来,世界性渔业资源衰退引发了人们对可持续渔业的关注,跨国认证组织应运而生,生态标签和认证机制成为了学者的研究重点。海洋管理委员会(MSC)是历史悠久、颇具影响力的认证组织。MSC认证的目的在于通过改变消费者行为,使其产生购买... 近年来,世界性渔业资源衰退引发了人们对可持续渔业的关注,跨国认证组织应运而生,生态标签和认证机制成为了学者的研究重点。海洋管理委员会(MSC)是历史悠久、颇具影响力的认证组织。MSC认证的目的在于通过改变消费者行为,使其产生购买生态标签海产品意愿,激励渔业可持续发展。本文阐述了MSC认证标准、流程以及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剖析了MSC认证在中国发展的困境和机遇。由于消费者对MSC标签不了解、小型渔业尚无MSC认证能力及公私部门在认证过程中的缺位等问题,使得认证存在困难。然而,中国本土海鲜消费市场广阔,出口导向的规模化渔业有认证需求,且渔业改良项目试图帮助渔业达到MSC标准,故困境与机遇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渔业 MSC认证 小型渔业
下载PDF
中国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96
11
作者 杨红生 章守宇 +3 位作者 张秀梅 陈丕茂 田涛 张涛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55-1262,共8页
现代化海洋牧场是实现海洋环境保护和渔业资源高效产出的新业态,对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现代化海洋牧场理念、发展历程与建设现状,并从原创驱动、技术先导、工程示范等角度提出了保障中国现代化海洋牧场健康发展的... 现代化海洋牧场是实现海洋环境保护和渔业资源高效产出的新业态,对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现代化海洋牧场理念、发展历程与建设现状,并从原创驱动、技术先导、工程示范等角度提出了保障中国现代化海洋牧场健康发展的战略建议,以期为中国海洋渔业升级转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牧场 原创驱动 技术先导 工程示范
下载PDF
中国海草的“藻”名更改 被引量:25
12
作者 黄小平 江志坚 +17 位作者 范航清 陈小勇 周毅 张景平 李文涛 张沛东 郑凤英 韩秋影 邱广龙 方静威 林幸助 孙涛 于硕 刘松林 吴云超 张晓梅 赵鹏 林海英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90-294,共5页
海草(Seagrasses)是地球上可完全生活在海水中的被子植物,是由陆地植物演化到适应海洋环境的高等植物。然而,高等植物海草在中国经常被冠以低等植物"藻"的名称。中国海草现有22种,隶属于4科10属,其中科名、属名和种名分别有3... 海草(Seagrasses)是地球上可完全生活在海水中的被子植物,是由陆地植物演化到适应海洋环境的高等植物。然而,高等植物海草在中国经常被冠以低等植物"藻"的名称。中国海草现有22种,隶属于4科10属,其中科名、属名和种名分别有3科、7属和16种是以"藻"命名的,易让人们把海草误以为是海藻(Seaweed),造成混乱,同时给中国海草的研究、保护和利用带来不利影响。值此"第十一次国际海草生物学研讨会"(The 11th International Seagrass Biology Workshop)首次在中国举行之际,国内众多的海草研究专家得以共聚,有机会共同探讨中国海草的"藻"名更改。经过研讨,专家们形成一致意见,建议将这些被命名为"藻"的海草统一命名为"草",以期促进我国海草研究与保护的全面推进。随着未来中国海草种类与分布的深入调查,以后新发现的海草种类名称建议也统一命名为"草"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草 中国 “藻”名 更改
下载PDF
中国海域习见石斑鱼属鱼类矢耳石形态特征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英俊 叶振江 +1 位作者 张弛 窦硕增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5-60,共6页
以采自中国海域12种石斑鱼标本为基础,分析了石斑鱼属(Epinephelus)鱼类的矢耳石形态特征,探讨了耳石形态在该属鱼种识别方面的应用。结果显示,12种鱼类矢耳石形态近似,耳石细长,呈三角形或梭形,由听沟开口处形成的前部凹刻"V"形或... 以采自中国海域12种石斑鱼标本为基础,分析了石斑鱼属(Epinephelus)鱼类的矢耳石形态特征,探讨了耳石形态在该属鱼种识别方面的应用。结果显示,12种鱼类矢耳石形态近似,耳石细长,呈三角形或梭形,由听沟开口处形成的前部凹刻"V"形或浅宽,形成显著或不显著的侧叶。12种鱼耳石长宽比1.76~2.41,矩形趋近率0.60~0.72,充实度17.24~36.58。耳石外部轮廓、边缘光滑度、听沟前部形态、凹刻类型等特征同是本属鱼种耳石形态识别的主要依据,基于傅里叶系数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耳石形态种间分异较显著。结果表明,听沟同是石斑鱼属鱼类耳石形态分类的重要特征之一,根据耳石形态可以实现石斑鱼属鱼种的初步分类检索,耳石形态在鱼类系统分类上有良好的应用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斑鱼属 矢耳石 形态 分类识别
下载PDF
中国主要出口水产品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于会国 慕永通 余云军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7,共3页
一、日、韩、美和欧盟对水产品设置的主要技术性贸易壁垒类型及特征 在全球主要水产品消费国中,日本、韩国、美国和欧盟是中国水产品出口的主要目标市场。就目前来说,这些国家设置的主要技术性贸易壁垒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关键词 技术性贸易壁垒 水产品消费 产品出口 中国 目标市场 欧盟
下载PDF
高效低碳——中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被引量:54
15
作者 董双林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95-1600,共6页
养殖种类不断增加,营养层次不断提高,集约化水平不断提升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总体发展的趋势,疾病流行、良种匮乏、污染严重、产品质量堪忧等诸多难题也随之而来。但从大尺度来审视,影响水产养殖近中期目标实现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养殖种类不断增加,营养层次不断提高,集约化水平不断提升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总体发展的趋势,疾病流行、良种匮乏、污染严重、产品质量堪忧等诸多难题也随之而来。但从大尺度来审视,影响水产养殖近中期目标实现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则是水资源短缺、排污问题和产业发展对能源、鱼粉不断增大的需求。就产业主体而言,为保障我国的食物安全、实现我国CO2减排目标,高效低碳模式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对未来10年甚或更长时期我国水产养殖发展目标的实现还会主要依靠一些相对简单且易被大众掌握的新技术的应用。积极发展碳汇渔业,特别是海水大型藻类和滤食性贝类的养殖,是实现水产养殖产业总体上走高效低碳道路的结构性保障。高效低碳养殖模式的建立需要大水域协同生产机制的体制保障,需要政府加强对养殖污染物排放监管的法律保障,需要生态学与经济学结合的学科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发展 高效 低碳 中国
下载PDF
中国综合水产养殖的发展历史、原理和分类 被引量:34
16
作者 董双林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02-1209,共8页
综合水产养殖是水产养殖的重要类型,它既包括同一水体内水生生物的混养,也包括水产养殖与同一水体或邻近区域进行的其他生产活动的结合。中国的稻田养鱼始于1 800年前,大规模的海水综合养殖始于公元1975年。目前中国开展的综合养殖模式... 综合水产养殖是水产养殖的重要类型,它既包括同一水体内水生生物的混养,也包括水产养殖与同一水体或邻近区域进行的其他生产活动的结合。中国的稻田养鱼始于1 800年前,大规模的海水综合养殖始于公元1975年。目前中国开展的综合养殖模式有近百种,其依据的生态学原理主要有3个:通过养殖生物间的营养关系实现养殖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利用技术措施、养殖种类、养殖系统间功能互补或偏利作用平衡水质;养殖水体资源(时间、空间和饵料等)的充分利用。综合养殖系统可分为技术措施综合、养殖种类综合和系统综合三大类,其中系统综合类又可再分为水基系统综合和水基与陆基系统综合两个亚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水产养殖 历史 原理 分类 中国
下载PDF
南中国海油气资源合作开发趋势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明舜 陈明宝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6期29-34,共6页
南中国海油气资源因其战略价值和资源的有限性成为南海周边国家竞相争夺的焦点,多年以来,南海周边国家围绕着油气资源进行激烈的对抗和冲突,并不断引入国际大型石油公司介入合作开发,使南海油气开发逐步走向国际化,由此表现出共同开发... 南中国海油气资源因其战略价值和资源的有限性成为南海周边国家竞相争夺的焦点,多年以来,南海周边国家围绕着油气资源进行激烈的对抗和冲突,并不断引入国际大型石油公司介入合作开发,使南海油气开发逐步走向国际化,由此表现出共同开发、国际化等特点,并朝向大型油气企业占主导的趋势发展。因此,我国应积极采取相应的应对之策,应维护我国的南海权益、促进海洋资源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中国海 油气资源 开发与合作 产量分成合同
下载PDF
中国水产动物营养研究与饲料工业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被引量:20
18
作者 麦康森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共5页
我国水产动物营养研究与饲料工业的发展历经四个阶段,在过去40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高速发展,产量雄踞世界第一,提供了物质的保障。鉴于此,本文围绕基本营养需求数据库的建立、饲料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 我国水产动物营养研究与饲料工业的发展历经四个阶段,在过去40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高速发展,产量雄踞世界第一,提供了物质的保障。鉴于此,本文围绕基本营养需求数据库的建立、饲料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发展的带动、水产动物营养代谢研究新的突破等方面,阐述了我国水产动物营养研究与水产饲料工业的主要进展。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我国水产饲料技术的创新特色,探讨了蛋白质生产的颠覆性技术,并展望了饲料与水产养殖的绿色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营养学 水产饲料工业 发展历程 技术创新 前景展望 中国
下载PDF
花鲈——家喻户晓的中国海鲈 被引量:8
19
作者 温海深 李昀 +3 位作者 张美昭 李吉方 张凯强 齐鑫 《中国水产》 2020年第8期110-111,共2页
全球海水主要鲈鱼养殖品种包括中国海域的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和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以及广泛分布在欧洲的欧洲舌齿鲈(Dicentrarchus labrax),这三种鲈鱼个体发育与生殖过程均在海水中完成,幼鱼生长阶段具有广盐的适应特... 全球海水主要鲈鱼养殖品种包括中国海域的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和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以及广泛分布在欧洲的欧洲舌齿鲈(Dicentrarchus labrax),这三种鲈鱼个体发育与生殖过程均在海水中完成,幼鱼生长阶段具有广盐的适应特性,是国内外主要引种与养殖对象,经济价值很高。其中花鲈又称中国花鲈,曾用学名为Lateolabrax japonicus,目前学名为Lateolabrax maculatus,英文名为spotted sea bass,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日本靠近中国一侧,其近似种有日本真鲈(Lateolabrax japonicus)、高体鲈(Lateolabrax latus)等,花鲈是我国海水养殖鲈鱼的主要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对象 生殖过程 海水养殖 尖吻鲈 花鲈 海鲈 太平洋西部 鲈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