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6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海洋环境电磁资料的节点约束遗传算法反演流速剖面
1
作者 裴建新 王琪 +1 位作者 陈家林 吉芙蓉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8,共11页
海水运动切割地磁场产生的感应电磁场,是海洋环境电磁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丰富海洋动力环境参数求取方法,并进一步验证实际海洋环境电磁场观测结果的可靠性,本文以模拟磁场与实测磁场的差值构建目标函数,提出基于垂向阵列节点观测值... 海水运动切割地磁场产生的感应电磁场,是海洋环境电磁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丰富海洋动力环境参数求取方法,并进一步验证实际海洋环境电磁场观测结果的可靠性,本文以模拟磁场与实测磁场的差值构建目标函数,提出基于垂向阵列节点观测值约束遗传算法实现由海水运动感应电磁场反演流速剖面的方法。根据南海实际流速观测资料构建海水运动模型,反演测试结果表明,节点约束下的反演流速与模型流速有较高的相关性和较好的抗噪性能。对南海实测海洋环境电磁资料的反演结果表明,反演流速剖面与ADCP观测资料在总体变化趋势和细节刻画方面均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该反演方法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电磁场 遗传算法 节点约束 流速反演
下载PDF
浅海海底浅层微小目标体高精度探测技术研究
2
作者 童思友 杨林翰 +1 位作者 郑靖甲 徐秀刚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4-95,共12页
浅海海底浅层微小目标体一般体积小、埋深较浅,且由于其材料制作上的特殊性,目前应用水声探测方法达不到较好的探测效果。本文从地声数值模拟角度出发,研究如何通过多道地震这一地声探测手段来实现对海底浅层微小目标体的高精度探测。首... 浅海海底浅层微小目标体一般体积小、埋深较浅,且由于其材料制作上的特殊性,目前应用水声探测方法达不到较好的探测效果。本文从地声数值模拟角度出发,研究如何通过多道地震这一地声探测手段来实现对海底浅层微小目标体的高精度探测。首先,基于波动理论的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实现对于微小目标体的正演模拟,探索不同激发主频、不同海底形态、不同掩埋深度情况下浅海微小目标体的地声传播响应特征,总结微小目标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地声传播规律;其次,通过成像精度更高的逆时偏移技术,实现对于微小目标体的位置、形态的高精度成像。不同浅海微小目标体模型的试算结果表明,采用多道地震的地声探测手段,能够实现对于浅海微小目标体的高精度探测,探测的微小目标体成像位置准确、形态表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浅层 微小目标体 正演模拟 逆时偏移 高分辨率地震探测
下载PDF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及相关浅层气藏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应用进展--以黑海地区德国研究航次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邢军辉 姜效典 李德勇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0-85,共6页
本文根据作者在德国留学期间参与的航次、科研以及文献资料,介绍了迄今为止国际同行,尤其是德国的科研工作者在黑海地区勘探天然气及天然气水合物所采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包括高分辨率多道地震勘探方法、浅地层剖面方法、旁扫声呐方... 本文根据作者在德国留学期间参与的航次、科研以及文献资料,介绍了迄今为止国际同行,尤其是德国的科研工作者在黑海地区勘探天然气及天然气水合物所采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包括高分辨率多道地震勘探方法、浅地层剖面方法、旁扫声呐方法、多波束测深方法以及卫星成像海面调查方法,这些常用及最新的方法技术已经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借此,可以为中国的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工作以及勘探方法提供一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地球物理勘探 黑海 浅层气
下载PDF
CMP域内海洋CSEM法探测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分辨能力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裴建新 袁翔 +1 位作者 罗鸣 吴云具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2-78,共7页
海洋CSEM法因其对海底高阻体反应灵敏,可用于探测和识别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然而,由于海底天然气水合物成因和成藏规律复杂,一些区域横向块状分布或是垂向多层分布的成藏模式加大了探测难度和成本,对于探测分辨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 海洋CSEM法因其对海底高阻体反应灵敏,可用于探测和识别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然而,由于海底天然气水合物成因和成藏规律复杂,一些区域横向块状分布或是垂向多层分布的成藏模式加大了探测难度和成本,对于探测分辨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在实际CSEM探测中进行高阻异常的现场快速评估,借鉴地震勘探共中心点道集的转换方式,将二维模型的海洋CSEM响应在CMP域单元内转换为一维模型的响应,进而实现二维模型CSEM资料在CMP域内的近似一维反演,针对不同电阻率模型讨论勘探参数对异常体分辨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洋CSEM资料的CMP域反演对横向和纵向上相邻的水合物储集体具有一定的分辨能力,这为海洋CSEM法探测复杂成藏模式的水合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CSEM法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 CMP域 分辨能力
下载PDF
基于SVMD-PSR-MNF的海洋MT数据噪声压制方法
5
作者 徐天 罗鸣 +1 位作者 封常青 吴云具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2-298,共17页
海洋大地电磁法是一种天然源方法,其采集的大地电磁信号具有场强微弱、易受干扰等特点.在浅水环境下,海浪运动引起的复杂强烈的感应电磁场是大地电磁信号主要干扰源,极大降低了大地电磁数据的信噪比,致使视电阻率和相位畸变.针对这种复... 海洋大地电磁法是一种天然源方法,其采集的大地电磁信号具有场强微弱、易受干扰等特点.在浅水环境下,海浪运动引起的复杂强烈的感应电磁场是大地电磁信号主要干扰源,极大降低了大地电磁数据的信噪比,致使视电阻率和相位畸变.针对这种复杂的强能量噪声,本文提出SVMD-PSR-MNF方法对其进行压制.通过连续变分模态分解(Successive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SVMD)实现噪声预估计,然后利用相空间重构(Phase Space Reconstruction,PSR)将时间序列转化为矩阵,在此基础上,结合最小噪声分离(Minimum Noise Fraction,MNF)将含噪MT数据分解为一系列MNF成分,最后通过MNF成分的选取重构实现信噪分离.针对实测数据去噪效果评价难的问题,本文基于大地电磁信号的非平稳特性和海浪感应磁噪声的周期性,提出基于自相关函数(Autocorrelation Function,ACF)的去噪效果评价方法.为了验证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将其应用于合成数据和南黄海实测数据的处理中.本文基于一维各向异性模型模拟连续频谱的MT信号,并采用三维随机海浪感应磁场公式合成符合实际情况的含噪MT数据.合成数据和南黄海实测数据的处理结果表明,SVMD-PSR-MNF方法可在压制噪声的同时较好地恢复有效信号,校正噪声导致的视电阻率和相位的畸变,提高MT数据质量;ACF可评价海浪感应磁噪声的压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大地电磁法 海浪感应磁噪声 连续变分模态分解 相空间重构 最小噪声分离 自相关函数
下载PDF
基于多次波逆时偏移的海洋垂直缆探测精度模拟
6
作者 张子鑫 邢磊 +4 位作者 杨慧良 李倩倩 张洪茂 尉佳 刘鸿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0-86,共7页
海洋垂直缆地震勘探是一种将水听器垂直布放到水中的探测新技术,与传统的拖缆地震勘探相比,具有高分辨率和高信噪比的优势。针对海洋垂直缆观测系统的不同造成的地震照明密度差异特点,采用多次波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对Marmousi模型进行基... 海洋垂直缆地震勘探是一种将水听器垂直布放到水中的探测新技术,与传统的拖缆地震勘探相比,具有高分辨率和高信噪比的优势。针对海洋垂直缆观测系统的不同造成的地震照明密度差异特点,采用多次波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对Marmousi模型进行基于声波方程的垂直缆地震采集正演模拟和成像处理,分析了垂直缆地震勘探方法的探测精度。结果表明,当垂直缆位于勘探区域的中部时,对勘探目标层的成像更为有利,对含有自由表面多次波的地震数据进行成像能有效增加地下的照明范围,使得高陡构造区域的成像结果更为清晰。该研究对海洋垂直缆地震勘探观测系统设计和高精度成像处理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缆 逆时偏移 多次波 正演模拟 精度分析
下载PDF
《中国海沉积矿物学》--海洋沉积矿物学研究的里程碑
7
作者 翟世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13-913,共1页
海洋沉积矿物学研究虽经一百多年的发展,却至今没有系统全面且有一定深度的研究专著问世。陈丽蓉教授毕生致力于海洋沉积矿学研究,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于显微镜下,虽年迈而笔耕不辍,终于成就了《中国海沉积矿物学》专著的问世。该专... 海洋沉积矿物学研究虽经一百多年的发展,却至今没有系统全面且有一定深度的研究专著问世。陈丽蓉教授毕生致力于海洋沉积矿学研究,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于显微镜下,虽年迈而笔耕不辍,终于成就了《中国海沉积矿物学》专著的问世。该专著是我国建国以来中国海沉积矿物学研究的科学总结,是国内外首部系统深入地研究区域海底矿物学的专著,其工作的系统性和学术思想的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沉积 矿物学 中国海 研究专著 里程 研究区域 学术思想 系统
下载PDF
海底管道综合探测技术及东方1-1管道不稳定因素 被引量:16
8
作者 徐继尚 李广雪 +1 位作者 曹立华 杨荣民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3-50,共8页
海底管道在海洋油气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定期或适时检测管道状态以保障其安全运营,这是海底科学新的研究领域。介绍了海底管道综合调查技术(包括侧扫声纳、多波束测深、浅地层剖面等)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东方1-1海底管道调查中的应用... 海底管道在海洋油气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定期或适时检测管道状态以保障其安全运营,这是海底科学新的研究领域。介绍了海底管道综合调查技术(包括侧扫声纳、多波束测深、浅地层剖面等)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东方1-1海底管道调查中的应用,并利用调查结果分析了威胁该管道安全的主要因素。调查结果表明,管道周围海床冲刷和沙波移动均可造成管道悬跨,威胁管道安全,并提出了加强安全监测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管道 侧扫声纳 多波束 冲刷 沙波
下载PDF
虚拟仿真技术在海底探测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9
作者 姜胜辉 韩宗珠 林霖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5年第5期46-48,61,共4页
近年来,虚拟仿真教学在实践教学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该文针对海底探测教学现状的不足,介绍了虚拟仿真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优势,结合开发的海底探测系统和虚拟仿真平台介绍了虚拟仿真技术在海底探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同时指出了虚拟... 近年来,虚拟仿真教学在实践教学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该文针对海底探测教学现状的不足,介绍了虚拟仿真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优势,结合开发的海底探测系统和虚拟仿真平台介绍了虚拟仿真技术在海底探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同时指出了虚拟仿真海底探测系统存在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海底探测 实践教学 模拟教学
下载PDF
“碳中和”目标下海洋黑碳的源汇过程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夏翠梅 王楠 +3 位作者 刘景昱 王益鹏 郑广金 包锐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8-329,共12页
黑碳是由生物质和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生成的碳质混合物。由于黑碳含碳量高,具有芳构化的分子结构,可在自然环境中长期存在,因此黑碳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分。虽然近年来有关黑碳的性质以及黑碳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通量及储量的研究取... 黑碳是由生物质和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生成的碳质混合物。由于黑碳含碳量高,具有芳构化的分子结构,可在自然环境中长期存在,因此黑碳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分。虽然近年来有关黑碳的性质以及黑碳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通量及储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需进一步厘清其源汇过程,探讨黑碳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初步梳理了全球黑碳循环的路径、通量、时间尺度的相关数据,分析总结了海洋黑碳源汇过程中的迁移机制及相关制约因素。分析认为:海洋沉积物是黑碳的巨大储库,储量达569~1380 Pg,黑碳可在海洋沉积物中持续存在数千年,符合当前“碳中和”背景下“有效碳汇”长周转时间这一重要条件;同时,黑碳在环境中的周转循环时间一般长于生物质碳,对全球变暖具有负反馈效应。因此,黑碳入海沉积是一种有效的海洋碳增汇和碳封存手段,可能是实施碳的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战略的有效途径。通过总结与评估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在“碳中和”领域的战略价值和气候意义,认为在生态环境友好的前提下,应积极调控生物质燃烧成因的黑碳的生产源头,优化黑碳入海沉积路径和埋藏海域,充分发挥黑碳在海洋负排放中的积极作用,为我国海洋“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基础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黑碳 源汇过程 地质碳汇 海洋
下载PDF
基于VTI介质海洋CSEM和MT数据联合反演的黄海海相残留盆地深部结构研究
11
作者 罗鸣 裴建新 +1 位作者 段双敏 吴志强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53-1865,共13页
黄海海相残留盆地因其地层结构和深部地质构造的复杂性,一直是我国海洋地球科学的一项研究重点,虽然针对该研究区已开展了一系列的地球物理调查,但由于高速碳酸盐岩层对地震波存在着一定的屏蔽作用,致使该海域深部地震资料品质受到较大... 黄海海相残留盆地因其地层结构和深部地质构造的复杂性,一直是我国海洋地球科学的一项研究重点,虽然针对该研究区已开展了一系列的地球物理调查,但由于高速碳酸盐岩层对地震波存在着一定的屏蔽作用,致使该海域深部地震资料品质受到较大影响.海洋电磁法不受高速屏蔽层影响,有利于获得高速屏蔽层内部及其下方的深部结构信息.海洋可控源电磁法(Controlled source electromagnetic method,CSEM)和海洋大地电磁测深(Magnetotelleric,MT)能够提供海底电性结构的互补信息,较于单一的电磁方法,二者联合可获得更为准确的海底电性分布.本文提出了基于乘积目标函数的层状垂直各向异性(Vertical anisotropic,VTI)介质海洋可控源电磁和大地电磁资料联合反演方法,该方法在迭代过程中根据数据的拟合情况自适应调整CSEM和MT数据的权重和正则化因子的权重,反演参数包括海底介质的横向电阻率、垂向电阻率和地层厚度.以南黄海地质地球物理资料为例,建立浅水环境地电模型,并结合浅水环境的高噪声背景特点进行合成数据模型测试及分析.将本文所提出算法应用于理论模型合成数据和南黄海实测资料反演,结果表明,较于单独的海洋CSEM和MT反演,联合反演方法能够较准确地重构海底地层的电性分布,提高对海底地层各向异性电阻率的分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率各向异性 联合反演 CSEM MT 南黄海
下载PDF
X-射线岩心扫描系统对海洋沉积物成分测定质量的综合评价和校正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喜林 范德江 +2 位作者 王亮 廖永杰 姚政权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6-95,共10页
基于采自东海内陆架泥质区的沉积物岩心,利用X-射线岩心扫描系统对其进行高分辨成分扫描,同时利用台式偏振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该岩心进行元素测定,通过对比研究评价了X-射线岩心扫描系统元素扫描分析质量。研究表明:(1)X-射线岩... 基于采自东海内陆架泥质区的沉积物岩心,利用X-射线岩心扫描系统对其进行高分辨成分扫描,同时利用台式偏振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该岩心进行元素测定,通过对比研究评价了X-射线岩心扫描系统元素扫描分析质量。研究表明:(1)X-射线岩·心扫描系统对海洋沉积物元素分析质量可以分为四类,I类元素分析结果可信度高、可以直接作为含量对待,Ⅱ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Ⅲ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而Ⅳ类无参考价值。(2)海洋沉积物的X-射线岩心扫描元素分析受到压实作用的影响,其中钙、铁、钾、钛、硅等5种元素压实效应明显,通过压实校正可以有效消除压实作用造成的元素垂向上的系统波动。(3)对钙、铁、钾、钛、硅等5种元素,X-射线岩心扫描强度与传统的XRF元素含量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在0.47~0.87,可以据此进行扫描强度和元素含量的换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岩心扫描仪 海洋沉积物 元素分析 质量评价 压实校正 高分辨沉积记录
下载PDF
海洋可控源电磁场的一维反演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颖 李予国 +2 位作者 柳建新 李刚 刘鹏茂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551-2556,共6页
介绍一种海洋可控源电磁场一维反演方法,海洋可控源电磁一维正演是通过汉克尔变换求得的。采用正则化高斯牛顿法对海洋可控源电场分量和磁场分量进行反演。在一维典型海底高阻模型上进行反演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高斯牛... 介绍一种海洋可控源电磁场一维反演方法,海洋可控源电磁一维正演是通过汉克尔变换求得的。采用正则化高斯牛顿法对海洋可控源电场分量和磁场分量进行反演。在一维典型海底高阻模型上进行反演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高斯牛顿反演方法在反演初期收敛很快,数据拟合误差在10次反演迭代内即可下降到2.0左右,在反演后期收敛放缓并出现震荡收敛现象;但在20多次迭代收敛,反演结果能较好指示高阻薄层的位置,与理论模型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可控源电磁法 汉克尔变换 高斯-牛顿法 一维反演
下载PDF
自适应有限元海洋大地电磁场二维正演模拟 被引量:12
14
作者 赵慧 刘颖 李予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78-585,419,共8页
自适应有限元海洋大地电磁场二维正演算法是在完全非结构三角单元网格上实现的,这种网格能够真实地拟合地形起伏、倾斜界面等复杂地质构造,并且该方法能够自动细化网格并在不显著增加计算时间的条件下提供可靠的计算结果。通过模拟二维... 自适应有限元海洋大地电磁场二维正演算法是在完全非结构三角单元网格上实现的,这种网格能够真实地拟合地形起伏、倾斜界面等复杂地质构造,并且该方法能够自动细化网格并在不显著增加计算时间的条件下提供可靠的计算结果。通过模拟二维地电模型大地电磁场响应,并与规则矩形网格有限元数值解进行比较,验证了算法和程序的正确性和精度。最后,计算了两个海底起伏地形模型的大地电磁场响应,且与陆地模型的大地电磁场进行对比,讨论了海底地形起伏对海洋大地电磁场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大地电磁场 二维 适应有限元法 地形影响
下载PDF
层状各向异性介质中任意取向电偶源的海洋电磁响应 被引量:18
15
作者 刘颖 李予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55-765,7-8,共11页
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利用双重傅里叶变换和矢量势函数,详细推导出了层状各向异性介质中任意取向电偶源的电磁场计算公式,利用汉克尔数值滤波方法计算得到电磁场,并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精度。有限长电偶源不能作为电偶极子源计算其电... 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利用双重傅里叶变换和矢量势函数,详细推导出了层状各向异性介质中任意取向电偶源的电磁场计算公式,利用汉克尔数值滤波方法计算得到电磁场,并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精度。有限长电偶源不能作为电偶极子源计算其电磁场响应,尤其是在收发距较小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积分法或者将有限长电偶源剖分成足够多的电偶极子源计算其电磁响应后累加得到有限长电偶源的电磁响应。针对海底油气模型,分析了覆盖层和油气层的垂向电阻率在不同姿态发射源下电磁场的变化情况,发现覆盖层和油气层的垂向电阻率对水平电场有很大影响,且轴向装置要比赤道装置受覆盖层和油气层垂向电阻率的影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 一维 海洋可控源电磁 汉克尔变换
下载PDF
普里兹湾海洋环境季节性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丽艳 李广雪 +4 位作者 纪风颖 丁咚 乔璐璐 徐继尚 李倩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7-59,共13页
南极冰盖的扩张和后退直接影响了全球气候和海平面变化,由于南极地理位置特殊,研究其海洋环境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借助模型模拟以及遥感反演的方法,对东南极普里兹湾及周边区域海洋环境要素(风、海冰、海流、海... 南极冰盖的扩张和后退直接影响了全球气候和海平面变化,由于南极地理位置特殊,研究其海洋环境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借助模型模拟以及遥感反演的方法,对东南极普里兹湾及周边区域海洋环境要素(风、海冰、海流、海表温度以及海表叶绿素a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受地形、太阳辐射、极地高气压强度的影响,研究区风场表现出季节性变化特征;区域海冰受到海表温度、风、地形以及上升流的影响,具有冻结期(3~9月)和消融期(10月~次年2月)交替变化特征;海流的分布特征受控于地形、风、海冰分布以及冰融水注入等因素;海洋初级生产力受太阳辐射、营养盐、水体稳定性影响较大,在研究区主要表现为深层水涌升、海冰融化、海表温度变化对海洋表层浮游生物生长起到直接控制作用。最后,本文结合普里兹湾海洋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分布、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分析了研究区海洋环境要素对沉积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里兹湾 海洋环境要素 气候环境演化 沉积作用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接收点插值算法的频率域海洋可控源电磁法2.5维正演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刚 李予国 +1 位作者 韩波 段双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887-4900,共14页
在海洋可控源电磁法勘探中,接收站常置于海底.在进行海洋电磁场模拟时,由于海水和海底介质存在显著电性差异,这给海底接收点处场值的求取带来困难.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接收点插值算法,该算法考虑到海底电场法向分量不连续性问题,用法向电... 在海洋可控源电磁法勘探中,接收站常置于海底.在进行海洋电磁场模拟时,由于海水和海底介质存在显著电性差异,这给海底接收点处场值的求取带来困难.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接收点插值算法,该算法考虑到海底电场法向分量不连续性问题,用法向电流分量进行插值以准确求取海底任意接收点处电磁场值.本文利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实现了二维介质中频率域海洋可控源法(CSEM)正演.对构造走向做傅里叶变换,将三维电磁模拟问题转换为波数域2.5维问题,即三维场源激励下针对二维地电模型的电磁模拟问题.使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基于一次场/二次场分离方法导出波数域二次电场离散形式,并进一步求得波数域电磁场.采用本文提出的改进的插值算法可求得海底任意接收点处波数域电磁场,采用傅里叶逆变换对波数域电磁场进行积分可得到接收点处空间域电磁场.模型算例表明,与常规的线性插值和严格插值算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改进的插值算法具有更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可控源电磁法 2.5维 数值模拟 接收点插值
下载PDF
海洋地质实践教学系统构建与未来发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胡日军 韩宗珠 +3 位作者 童思友 王永红 《中国地质教育》 2018年第4期36-40,共5页
中国海洋大学立足山东半岛野外实践教学基地,依托"天使1"号和"东方红2"号海洋科考船,通过整合实践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手段,建立学科交叉、海陆结合的教学实习单元,构建模块化的海洋地质实践教学系统,从而提高本科生... 中国海洋大学立足山东半岛野外实践教学基地,依托"天使1"号和"东方红2"号海洋科考船,通过整合实践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手段,建立学科交叉、海陆结合的教学实习单元,构建模块化的海洋地质实践教学系统,从而提高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与意识,为国家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秀海洋地质人才。此外,海洋地质实习系统的构建将对国内其他高校的海洋地质实习起到借鉴和示范作用,也为校际教学实习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新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质 实践教学 系统构建
下载PDF
海洋地震垂直缆观测系统的射线照明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何勇 张建中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5年第5期689-700,共12页
垂直缆地震法是海洋地震勘探学里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观测技术。本文基于射线追踪理论,采用基于不规则单元的双线性走时插值和快速波前扩展的高精度和高效率方法,并以目标层反射点分布密度作为衡量观测系统的主要参数,... 垂直缆地震法是海洋地震勘探学里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观测技术。本文基于射线追踪理论,采用基于不规则单元的双线性走时插值和快速波前扩展的高精度和高效率方法,并以目标层反射点分布密度作为衡量观测系统的主要参数,通过一系列三维海底地层模型和炮点、垂直接收缆及其水听器布设的数值模拟实验,对海洋地震垂直缆观测系统进行照明分析,取得了垂直缆观测系统参数对目标层反射点分布的影响规律,为最佳垂直缆观测系统设计和提高地震成像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缆 照明分析 射线追踪 反射点密度
原文传递
海洋可控源电磁数据预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李予国 段双敏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6-112,共7页
海洋可控源电磁法是探测海底油气资源和矿产资源的一种新兴的海洋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本文提出了一套海洋可控源电磁数据预处理方法,包括时频转换和预白处理、时钟漂移补偿、随机噪音估计、叠加窗口选择、方位校正、椭圆极化分析、主轴... 海洋可控源电磁法是探测海底油气资源和矿产资源的一种新兴的海洋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本文提出了一套海洋可控源电磁数据预处理方法,包括时频转换和预白处理、时钟漂移补偿、随机噪音估计、叠加窗口选择、方位校正、椭圆极化分析、主轴旋转以及合并航道数据等等,并用实例详细说明了各种处理方法及其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可控源电磁法 数据处理 预白处理 椭圆极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