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用于区域建筑群实时震害模拟的LSTM-FC组合深度网络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海 徐晓君 +3 位作者 邢启航 张孝伟 姜慧 阮雪景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59,共14页
建筑物破坏在地震灾害中往往会导致巨大损失,对城市建筑群进行灾前灾时的震害预测具有重要意义。传统BP(back propagation)网络和CN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网络等人工智能方法在进行震害预测时多集中于提取建筑物信息。然而,... 建筑物破坏在地震灾害中往往会导致巨大损失,对城市建筑群进行灾前灾时的震害预测具有重要意义。传统BP(back propagation)网络和CN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网络等人工智能方法在进行震害预测时多集中于提取建筑物信息。然而,这些方法在处理地震波的时序数据方面有所不足,导致其在整合和分析对地震灾害预测至关重要的时序相关因素时效果有限。因此,本文提出一种耦合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和FC(fully connected)神经网络的震害预测方法。LSTM网络擅长处理具有时间序列特性的地震波信息,能够捕捉和分析随时间变化的地震波动模式。同时,全连接网络可用于综合分析所有相关的震害因子。通过对云浮地区265栋典型钢混建筑进行指标量化并确定输入指标(震害影响因子)和输出指标(震害指数),利用LSTM-FC组合深度网络、CNN网络和BP网络模型对数据进行训练并优化。通过将LSTM-FC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弹塑性时程分析比较,发现该模型在拟合效果和精度方面优于传统的BP和CNN模型。拟合效果提升了36.8%和10.6%,精度分别提升了77.6%和91.7%,表明LSTM-FC网络在地震损害预测上更为有效。同时,将该方法应用于广东省云浮市钢混结构群震害预测,构建的易损性矩阵与华南地区的易损性矩阵均值进行了对比,显示误差相对较小,说明该模型不仅理论上可行,在实际应用中也能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害预测 LSTM网络 全连接网络 钢混建筑物
下载PDF
脉冲式营养盐输入对中肋骨条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刘亚林 韩笑天 +4 位作者 白洁 郑立 刘洁生 杨维东 邹景忠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1-55,共5页
脉冲输入营养盐是陆源输入营养盐的一种方式。用室内模拟脉冲营养盐输入的方法,研究了脉冲营养盐输入对于典型赤潮藻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脉冲输入营养盐对于中肋骨条藻生长有明显的影响,营养盐脉冲输... 脉冲输入营养盐是陆源输入营养盐的一种方式。用室内模拟脉冲营养盐输入的方法,研究了脉冲营养盐输入对于典型赤潮藻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脉冲输入营养盐对于中肋骨条藻生长有明显的影响,营养盐脉冲输入的频率和中肋骨条藻生长波动的频率相同。每天输入一次营养盐中肋骨条藻出现藻密度峰值的时间要比每5天输入一次营养盐和每10天输入一次营养盐的中肋骨条藻要滞后,而且藻密度峰值也比后两种情况低。对于3种营养盐的吸收速率而言,每10天输入一次营养盐的中肋骨条藻的吸收速率最大,其次是每天输入一次营养盐的中肋骨条藻,最小的是每5天输入一次营养盐的中肋骨条藻;3种营养盐脉冲输入模式下,每5天输入一次营养盐的中肋骨条藻对于N盐和Si盐的营养需求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盐 脉冲输入 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 营养盐吸收速率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优化随机网络的有限条件下地震灾害应急资源优化配置方法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孙海 高会旺 高惠瑛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6-93,共8页
由于地震灾害的防御难度较大、事前准备较为困难和事后救援要求较高,传统资源的配置方式难以高效发挥应急资源的有效价值。由于灾害的演化与救灾过程具有随机性,这种特点可利用随机网络加以描述,因此以地震灾害中应急救援事件为例进行分... 由于地震灾害的防御难度较大、事前准备较为困难和事后救援要求较高,传统资源的配置方式难以高效发挥应急资源的有效价值。由于灾害的演化与救灾过程具有随机性,这种特点可利用随机网络加以描述,因此以地震灾害中应急救援事件为例进行分析,结合灾害的演化发展规律及应急救灾资源的作用,对救灾过程中有限资源的配置问题进行了优化方法研究,构建了基于随机网络模型的有限条件下应急救灾资源优化配置模型,通过假设各事件的转向概率、时间消耗以及应急资源投入对各事件的影响,实现了对应急救灾网络过程的量化分析。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了资源的配置,实现了救灾期望时间最短的目标,并通过计算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网络 粒子群 有限条件 资源配置 地震应急
下载PDF
红色中缢虫的生物学特征及其爆发赤潮成因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璐 韩笑天 +3 位作者 张洪亮 刘亚林 白洁 邹景忠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0-84,共5页
关键词 赤潮生物 生物学特征 成因分析 爆发 海洋纤毛虫 有机物积累 上升流区 浮游动物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优化投影寻踪概率模型的桥梁地震震害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孙海 高惠瑛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2-159,共8页
地震是我国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强烈的地震往往会引起震区内大量建筑物倒塌或损害。桥梁是是社会生命线工程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地震中最容易破坏的部件。如需对震区桥梁震害损失、交通可靠性、桥梁加固优化以及救援应急决策等方面研... 地震是我国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强烈的地震往往会引起震区内大量建筑物倒塌或损害。桥梁是是社会生命线工程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地震中最容易破坏的部件。如需对震区桥梁震害损失、交通可靠性、桥梁加固优化以及救援应急决策等方面研究,需要进行桥梁震前的震害评估。传统的震前震区桥梁震害预测的方法或多或少存在主观性的因素,且存在评估结果稳定性不高的情况。借助投影寻踪模型数理统计聚类方法,构建了基于投影寻踪方法的生命线桥梁震害预测模型,结合粒子群计算机算法优化投影方向参数,将桥梁震害预测的多维评价指标投影计算成一维数值,并根据投影值的大小以及置信区间对桥梁的震害进行预测,通过两组数据实验验证模型,结果基本达到了预期,泛化能力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影寻踪 粒子群 桥梁 震害评价 置信区间
下载PDF
考虑震害因子耦合作用的砌体建筑群破坏概率模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海 刘孟佳 +3 位作者 姜慧 阮雪景 邢启航 高惠瑛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41,共11页
砌体建筑群在地震中往往破坏严重损失巨大,合理评估地震作用对不同种类砌体结构造成破坏的风险变得至关重要。传统基于后验概率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忽略了砌体建筑个体差异性的影响,未深入考虑多种震害因子的耦合作用。本文以华南地区... 砌体建筑群在地震中往往破坏严重损失巨大,合理评估地震作用对不同种类砌体结构造成破坏的风险变得至关重要。传统基于后验概率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忽略了砌体建筑个体差异性的影响,未深入考虑多种震害因子的耦合作用。本文以华南地区砌体建筑群为例,开发了一种集成概率方法来对城市砌体结构的破坏风险进行建模,考虑建筑年代、层数、使用用途和墙厚四类震害因子的耦合影响,采用(Kolmogorov-Smirnov)K-S检验,在设定地震动参数下选取Gaussian分布、Log-Normal分布、Gumbel分布和Beta分布四种概率分布对该地区砌体建筑物的破坏状态概率分布参数进行拟合。通过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进行拟合优度评价,最终建立基于Gaussian分布和Log-Normal分布的砌体建筑物破坏联合概率模型。最后,以华南地区三个城市典型砌体建筑物为例进行实例对比验证,将基于本文建立的建筑破坏概率模型推算出的砌体建筑群震害矩阵与基于单体结构分析得到的震害矩阵进行对比,与理论值最大偏差为0.0333。研究表明:本文构建的集成概率方法能够获得更加合理的城市砌体建筑物震害矩阵,提供了考虑结构固有不确定性和随机不确定性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推动城市建筑韧性评价和设计理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建筑群 震害矩阵 概率模型 震害预测 华南地区
下载PDF
海绵铁对不同种类偶氮染料脱色性能及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段建鲁 张小敬 +4 位作者 郑栋 王雪礁 李志伟 王森 高孟春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1-28,共8页
系统考察了不同脱色条件下海绵铁对偶氮染料的脱色性能及其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脱色时间在0~40min内海绵铁对酸性媒介黑T、直接兰2B、直接橙S、活性黄X-R和阳离子红X-GRL的脱色率随着脱色时间增加而增加,且脱色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 系统考察了不同脱色条件下海绵铁对偶氮染料的脱色性能及其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脱色时间在0~40min内海绵铁对酸性媒介黑T、直接兰2B、直接橙S、活性黄X-R和阳离子红X-GRL的脱色率随着脱色时间增加而增加,且脱色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偶氮染料的脱色率和脱色反应速率常数(k_(obs))随着海绵铁粒径的增大而降低,但是随着海绵铁投加量和反应温度的增加而增大。海绵铁对不同偶氮染料的脱色率和脱色k_(obs)随着pH升高而逐渐降低。由于不同偶氮染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化学结构存在差异,海绵铁对不同种类偶氮染料的脱色率和脱色k_(obs)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铁 偶氮染料 脱色率 反应速率常数 温度
下载PDF
盐度对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性能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万一平 马丙瑞 +4 位作者 董俊伟 李姗姗 赵长坤 于娜玲 高孟春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4-101,共8页
本文研究了盐度变化对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性能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进水盐度不超过1.5%时,SBBR对COD的平均去除率高于88.63%,但进水盐度为2.5%时,对SBBR的COD去除产生抑制。当进水盐度由0%增加到2.5%时,NH^+_4—N去... 本文研究了盐度变化对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性能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进水盐度不超过1.5%时,SBBR对COD的平均去除率高于88.63%,但进水盐度为2.5%时,对SBBR的COD去除产生抑制。当进水盐度由0%增加到2.5%时,NH^+_4—N去除未受到影响,出水NO^-_3—N浓度在0.30~3.30 mg/L范围内变化,然而出水NO^-_2—N浓度从0 mg/L逐渐增大到(4.35±0.02) mg/L。比耗氧速率由进水盐度为0%时的(27.39±1.16) mg O_2/(g MLSS·h)增大至进水盐度为1.5%时的(83.41±1.17) mg O_2/(g MLSS·h),而在盐度为2.5%时比耗氧速率降低至(38.62±1.08) mg O_2/(g MLSS·h)。比氨氧化速率、比亚硝酸盐氧化速率、比硝酸盐还原速率和比亚硝酸盐还原速率均随着进水盐度从0%增加到2.5%而逐渐降低。当进水盐度为2.5%时,氨单加氧酶、亚硝酸盐氧化还原酶、硝酸盐还原酶、亚硝酸盐还原酶和脱氢酶的活性与盐度为0%时相比分别降低了41.48%、95.86%、28.57%、27.85%和48.13%,表明盐度增加抑制了微生物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BR 盐度 比耗氧速率 氮去除速率 微生物酶活性
下载PDF
胶州湾营养盐和叶绿素对春季强降雨事件响应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罗崇鑫 林磊 +1 位作者 史洁 高会旺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7-58,共12页
本文利用流域-水动力-生态耦合模型,以2013年5月的强降雨事件为例,分析了春季强降雨事件对胶州湾生态要素的影响,探讨其控制机制。研究发现,春季强降雨过后胶州湾叶绿素浓度逐渐降低,湾顶及河口附近区域营养盐(总溶解态无机氮、磷酸盐)... 本文利用流域-水动力-生态耦合模型,以2013年5月的强降雨事件为例,分析了春季强降雨事件对胶州湾生态要素的影响,探讨其控制机制。研究发现,春季强降雨过后胶州湾叶绿素浓度逐渐降低,湾顶及河口附近区域营养盐(总溶解态无机氮、磷酸盐)浓度迅速升高,河流入海口附近区域变化最为明显,湾口及湾中部区域变化幅度较小。春季强降雨会导致湾内营养盐浓度升高,河流径流为胶州湾带来的营养盐比大气湿沉降高一个数量级,但是大气湿沉降增加引起的营养盐浓度升高能在一周左右恢复,径流增加引起的营养盐浓度升高则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数值实验结果显示,胶州湾叶绿素浓度的变化主要受海水温度的影响,春季强降雨导致的营养盐浓度的升高并不必然引起叶绿素浓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雨 生态响应 数值模拟 胶州湾
下载PDF
硝酸盐存在对硫自养/电化学氢自养组合工艺还原高氯酸盐性能影响
10
作者 赵堃 张健 +4 位作者 王森 郑栋 王雪礁 李志伟 高孟春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0-105,共6页
评价了进水NO_3^--N浓度变化对硫自养/电化学氢自养还原高氯酸盐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进水NO_3^--N浓度为0mg/L相比,进水NO_3^--N浓度为10mg/L时对硫自养/电化学氢自养组合工艺还原ClO_4^-效果无明显影响,进水NO_3^--N浓度为30和... 评价了进水NO_3^--N浓度变化对硫自养/电化学氢自养还原高氯酸盐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进水NO_3^--N浓度为0mg/L相比,进水NO_3^--N浓度为10mg/L时对硫自养/电化学氢自养组合工艺还原ClO_4^-效果无明显影响,进水NO_3^--N浓度为30和50mg/L时硫自养段和电化学氢自养段出水ClO_4^-浓度明显增加。进水中NO_3^--N和ClO_4^-硫自养还原和氢自养还原过程存在着竞争关系,ClO_4^-还原过程出现了滞后,相同的硫自养和氢自养条件下NO_3^--N比ClO_4^-优先被还原。硫自养段出水pH在7.40~7.98范围内变化。在氢自养段将硫自养还原NO_3^--N和ClO4产生的H+作为电化学产氢还原NO_3^--N和ClO_4^-的前驱物,使电化学氢自养段出水pH升高,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硫自养段出水pH降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 高氯酸盐 硫自养还原 电化学氢自养还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