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个牙鲆育种群体亲本效应及遗传参数估计 被引量:18
1
作者 田永胜 徐田军 +5 位作者 陈松林 邓寒 王磊 季相山 丁浩 武鹏飞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9-128,共10页
针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养殖品种生长速度变慢、抗病力降低这一问题。近年来构建了牙鲆抗病群体(RS)、日本群体(JS)和黄海群体(YS)3个育种群体,开展牙鲆选择育种,建立了63个家系,收集了所有家系5 328尾鱼苗的体长和体重数据... 针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养殖品种生长速度变慢、抗病力降低这一问题。近年来构建了牙鲆抗病群体(RS)、日本群体(JS)和黄海群体(YS)3个育种群体,开展牙鲆选择育种,建立了63个家系,收集了所有家系5 328尾鱼苗的体长和体重数据。借助线形混合模型(Linear mixedmodel)、"加性-显性"模型、约束极大似然法(REML)及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分别估计亲本效应值、体重和体长遗传力和遗传相关、父母本效应和杂交效应。预测结果显示,其中父本130,141,146,170,218,229,303和308随机效应达到了极显著效应水平(P<0.01),父本112,122,141,190,212达到显著水平(P<0.05),所有母本体重随机效应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体长和体重两性状的加性、显性、表型和基因型相关分量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体长和体重的加性方差比率均大于显性方差比率,可见两性状的遗传效应主要取决于基因的加性效应。体长的总遗传效应率为31.20%,体重的总遗传效应率为33.58%,体长和体重的随机方差比率分别达到68.80%和66.41%,说明养殖环境等因素对牙鲆体长和体重的影响较大,同时说明在牙鲆选择育种中消除环境影响极为重要。体长和体重的狭义遗传率分别为0.199和0.256(P<0.01),广义遗传率分别为0.312和0.336(P<0.01),牙鲆在以上两性状上属于中等遗传力,通过选择育种可取得较大的遗传进展。对3个牙鲆育种群体杂交随机效应估计结果显示,抗病群体和黄海群体在体长和体重两性状上加性随机效应显著(P<0.05);抗病群体分别与日本群体、黄海群体杂交,其后代表现出显性随机效应达到0.10的水平(P<0.10),黄海群体自交、日本群体和黄海群体杂交随机效应不显著(P>0.05),因此在杂交组配中选择抗病群体与其他两个群体交配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 随机效应 遗传相关 遗传力
下载PDF
竞争ELISA检测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抗体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孙淑芳 包振民 +4 位作者 郭福生 郑增忍 蒋正军 王娟 李葳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9-22,共4页
应用抗PRRSN蛋的单克隆抗体建立了竞争ELISA检测技术,与美国IDEXX公司的间接ELISA检测试剂盒对比检测了30份SPF猪血清,29头SPF猪人工接种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后于5d、12d、29d采集的猪血清共87份,临床血清95份,以及其他相关病毒的阳性... 应用抗PRRSN蛋的单克隆抗体建立了竞争ELISA检测技术,与美国IDEXX公司的间接ELISA检测试剂盒对比检测了30份SPF猪血清,29头SPF猪人工接种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后于5d、12d、29d采集的猪血清共87份,临床血清95份,以及其他相关病毒的阳性血清。实验证明,竞争ELISA的检测阴阳性限值为30%,检测特异性为100%,在人工攻PRRSV病毒第五天的猪血清中,可检测到抗PRRSVN蛋白抗体,12dpi,阳性检出率为93%,29dpi,阳性检出率为100%,与IDEXXPRRSVELISA试剂盒进行比对,结果表明,二种检测方法检测美洲株PRRSV抗体的符合率为90%以上,但检测欧洲株抗体符合率较低。建立的竞争ELISA检测技术对于PRRSV美洲株抗体的早期诊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PRRS) 竞争ELISA 敏感性 特异性
下载PDF
利用rDNA和ITS序列对1株裸甲藻的初步鉴定 被引量:8
3
作者 苟万里 刘东艳 +3 位作者 甄毓 辛泽毓 李荣秀 于志刚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5-83,共9页
测定了 1株分离自青岛胶州湾海水样品、从形态上初步确定为裸甲藻属 (Gymnodiniumsp,编号为 GYN- 1 5)的核糖体基因 (r DNA)和转录单元内间隔区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 ,并利用该序列对该藻进行了初步鉴定。测定的序列... 测定了 1株分离自青岛胶州湾海水样品、从形态上初步确定为裸甲藻属 (Gymnodiniumsp,编号为 GYN- 1 5)的核糖体基因 (r DNA)和转录单元内间隔区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 ,并利用该序列对该藻进行了初步鉴定。测定的序列长 2 658bp,涵盖了小亚基 (smallsubunit,SSU) r DNA基因 3'端 1 747bp,ITS1 - 5.8S r DNA- ITS2全长和大亚基 (large subunit,LSU) r DNA基因 5'端 337bp。同源性分析该序列发现 GYN- 1 5与共生甲藻属 (Symbiodinium)中的 2个种 (Symbiodinium californium和 Gymnodinium varians)的对应序列具有很高的相似性 ;3株藻的各段 r DNA和 ITS序列的相似性均为 99%以上 ;以 SSU r DNA序列中的 3个可变区 (V1 +V2 +V3)和邻接法构建的系统树表明 ,GYN- 1 5与 S.californium和 G.varians构成 1个独立的新的子类群 ,该子类群属于共生甲藻属 ,而与各种裸甲藻的亲缘关系较远。根据这些结果可将GYN- 1 5初步鉴定为属于共生甲藻属。鉴于 GYN- 1 5和其它 2个种所构成的分支明显与 5个已知的子类群 (A,B,C,D,E)不同 ,因此将该分支命名为子类群 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NA ITS序列 裸甲藻 序列相似性 系统树 共生甲藻 浮游植物
下载PDF
牙鲆F_1代近交系、雌核发育系的建立及遗传检测 被引量:4
4
作者 田永胜 汪娣 +3 位作者 王磊 苗贵东 邓寒 陈松林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4-123,共10页
在牙鲆育种中基于构建的大量家系,已经筛选出生长快成活率高的F1代家系0719,0750和0751,为了使其优良性状进一步纯化,采集以上3个优良家系中成熟个体的精子和卵子,分别利用家系内兄妹近交和鲈鱼冷冻精子诱导雌核发育的方式,构建了近交系... 在牙鲆育种中基于构建的大量家系,已经筛选出生长快成活率高的F1代家系0719,0750和0751,为了使其优良性状进一步纯化,采集以上3个优良家系中成熟个体的精子和卵子,分别利用家系内兄妹近交和鲈鱼冷冻精子诱导雌核发育的方式,构建了近交系3个、雌核发育系7个,在其生长至127 d和190 d时,测定体长和体重两个性状,并利用方差分析、Student-Newman-Keuls多重比较及绝对增重比较等法对两个性状进行分析,发现0751的雌核发育系较其他近交系和雌核发育系生长更快(P<0.05)。利用倍性分析仪对0751近交系和雌核发育系的染色体倍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近交系和雌核发育系分别在G0-G1期和G2-M期DNA相对含量相近,G0-G1期DNA指数均为1.000,都具有二倍体的特点。利用筛选的14对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引物分别对近交系和雌核发育系的遗传特征进行检测,发现近交系和雌核发育的等位基因数(Na)分别为2.214 3和2.000 0,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2.082 9和1.936 9,观测杂合度(Ho)分别为0.564 2和0.413 8(P<0.05),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515 4和0.490 1,遗传杂合度(Ave_Het)分别为0.506 6和0.482 8,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403和0.366,雌核发育系的遗传指数均低于近交系。除EKOP-E1-In,EKOP17-Li,EKOP-E1-Ey 3个位点仅在近交系中为高度多态,其他位点在两个系中均为中度多态。近交系和雌核发育系的遗传偏离指数(d)分别为0.091 5和-0.157 3,反映了近交系杂合子的比例远高于理论上的数值,纯合子缺失;雌核发育系杂合子缺失,纯合子比例高。利用雌核发育较近交方式更有利于基因的纯合,在牙鲆育种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近交系 雌核发育系 微卫星检测
下载PDF
应用亮兰染色剂指示溶质迁移边界层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郑继勇 王丽梅 邵明安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0-104,共5页
应用边界层方法确定溶质迁移参数是一种简单可靠的方法,但如何确定边界层的位置是限制边界层方法应用的关键因素。而亮兰染色剂在土壤中迁移时,具有边界层清晰、容易确定的特点。基于此,以Cl-为例,研究了该染色剂指示非反应性溶质迁移... 应用边界层方法确定溶质迁移参数是一种简单可靠的方法,但如何确定边界层的位置是限制边界层方法应用的关键因素。而亮兰染色剂在土壤中迁移时,具有边界层清晰、容易确定的特点。基于此,以Cl-为例,研究了该染色剂指示非反应性溶质迁移边界层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土柱中,亮兰染色剂的边界层与Cl-的边界层的运动规律相似,亮兰染色剂和Cl-的边界层随时间的变化在弥散度很小的情况下都可以用线性关系式近似描述。根据这一规律,得出在风沙土和黄绵土中Cl-边界层与亮兰染色剂边界层之间的关系表达式。两者边界层之间转换关系的求得,为应用亮兰染色剂准确指示非反应性溶质迁移边界层成为可能提供了一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质迁移 迁移参数 边界层 亮兰染色剂 Cl-
下载PDF
山葡萄几丁质酶基因VCH3启动子的分离及鉴定(英文)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海燕 齐洁 +2 位作者 束怀瑞 郑成超 李玉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5-491,共7页
利用接头PCR技术首次分离了长度为1 216bp 的“双优”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 classIII几丁质酶基因VCH3上游启动子序列(GenBank登录号AF441123),并用引物延伸方法鉴定了该启动子的转录起始位点,为5'-ATCAAGCAC-3'序列... 利用接头PCR技术首次分离了长度为1 216bp 的“双优”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 classIII几丁质酶基因VCH3上游启动子序列(GenBank登录号AF441123),并用引物延伸方法鉴定了该启动子的转录起始位点,为5'-ATCAAGCAC-3'序列中的第二个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代表真核基因启动子特征的CAAT 盒和TATA 盒分别位于VCH3启动子转录起始位点上游?122和?29处。另外,在转录起始位点上游?1 181 bp 和?293 bp 处各有一个水杨酸(SA)响应的顺式作用元件TGACG。为了鉴定该启动子的功能,将该启动子连接到β-葡糖苷酸酶基因(GUS)编码区的上游构建了VCH3启动子-GUS融合基因,并用农杆菌介导叶盘转化法将该融合基因转入烟草栽培品种NC89 中。SA处理的转基因烟草根系和叶片GUS酶活性的荧光和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表明VCH3启动子的驱动作用被SA诱导,因而该启动子在基因工程中将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几丁质酶基因VCH3启动子 水杨酸(SA)
下载PDF
奥硝唑缓释膜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被引量:3
7
作者 徐全臣 王令充 +1 位作者 霍光 钟德钰 《中国药师》 CAS 2006年第5期434-435,共2页
目的:研制以羧甲基壳聚糖为载体的奥硝唑缓释膜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膜中药物含量、均匀度、体外释放度等。结果:在318 nm处测定吸收值,奥硝唑药膜含量均匀,稳定性好;在蒸馏水中10 min释药13.9%,10 h后仍... 目的:研制以羧甲基壳聚糖为载体的奥硝唑缓释膜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膜中药物含量、均匀度、体外释放度等。结果:在318 nm处测定吸收值,奥硝唑药膜含量均匀,稳定性好;在蒸馏水中10 min释药13.9%,10 h后仍有药物释放。结论:药膜制备工艺简便,质量控制方法准确可靠,该制剂是一种很好的缓释新剂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硝唑 缓释膜 制备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酶联免疫法检测水产品中呋喃唑酮代谢物AOZ的残留 被引量:3
8
作者 解秋菊 徐仲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2-124,共3页
用酶联免疫试剂盒(灵敏度为0.125μg/kg)检测威海出口水产品中3氨基-2-恶唑烷酮(AOZ)的残留,测定试剂盒的加样回收率。结果表明除个别产品不符合规定外,绝大部分水产品符合规定,试剂盒在添加量为0.45、0.90、1.80μg/kg时,回收率分... 用酶联免疫试剂盒(灵敏度为0.125μg/kg)检测威海出口水产品中3氨基-2-恶唑烷酮(AOZ)的残留,测定试剂盒的加样回收率。结果表明除个别产品不符合规定外,绝大部分水产品符合规定,试剂盒在添加量为0.45、0.90、1.80μg/kg时,回收率分别为94.37%、98.78%、97.90%。酶联免疫法适合对水产品中AOZ的残留做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氨基-2-恶唑烷酮 呋喃唑酮 酶联免疫法 水产品
下载PDF
He-Ne激光照射对HeLa细胞Fas、bcl-2、NF-κB基因表达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赵鹏 高美华 +1 位作者 李冰 崔林林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He-Ne激光对HeLa细胞Fas、bcl-2、NF-κB基因表达的作用。方法将HeLa细胞接种于小鼠背部脾区皮下,24 h后采用24 mW He-Ne激光器照射小鼠脾区(瘤区),然后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测Fas、bcl-2、NF-κB的表达。结果激光照射组瘤块重量... 目的探讨He-Ne激光对HeLa细胞Fas、bcl-2、NF-κB基因表达的作用。方法将HeLa细胞接种于小鼠背部脾区皮下,24 h后采用24 mW He-Ne激光器照射小鼠脾区(瘤区),然后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测Fas、bcl-2、NF-κB的表达。结果激光照射组瘤块重量、bcl-2、NF-κB表达明显低于非激光照射组,而Fas表达明显高于非激光照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He-Ne激光具有促进HeLa细胞调亡信号形成,从而发挥抗肿瘤免疫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HELA FAS BCL-2 NF-ΚB 细胞调亡
下载PDF
RNA干涉与基因沉默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彬彬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106-110,共5页
生物体内导入双链RNA(dsRNA)后会引起体内同源基因特异的沉默,这种现象称为RNA干涉(RNAi).基因沉默是生物体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种重要机制,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就RNA干涉与基因沉默的研究历史、作用机制和应用作了综述.
关键词 RNA干涉 基因沉默 研究进展 双链RNA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山东地区三株鸽Ⅰ型副粘病毒的分离及鉴定
11
作者 徐天刚 池振明 +1 位作者 刘华雷 王志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9-31,共3页
2005年在山东地区部分肉鸽养殖场出现鸽子大量死亡现象,从死亡鸽中分离到三株鸽Ⅰ型副粘病毒(SD05027,SD05028,SD05029),其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分别为69h,69.6h,81.6h;鸡脑内接种指数(ICPI)为1.31,1.43,1.48,证明此次分离的三株病毒... 2005年在山东地区部分肉鸽养殖场出现鸽子大量死亡现象,从死亡鸽中分离到三株鸽Ⅰ型副粘病毒(SD05027,SD05028,SD05029),其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分别为69h,69.6h,81.6h;鸡脑内接种指数(ICPI)为1.31,1.43,1.48,证明此次分离的三株病毒株均属速发型新城疫病毒。应用RT-PCR技术对F基因重要功能区片段扩增后进行序列测定,分析表明,F蛋白裂解位点处的序列(112R/K-R-Q-K-R-117F)与新城疫强毒在这一区域的序列相符。与多株已报道的NDV参考株相应片段进行序列比对和基因进化树分析,将其鉴定为基因VIb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Ⅰ型副粘病毒 分离鉴定 序列测定 系统发育进化树
下载PDF
水杨酸诱导的山葡萄几丁质酶基因VCH3启动子的分离及鉴定
12
作者 李海燕 齐洁 +2 位作者 束怀瑞 郑成超 李玉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20-1021,共2页
关键词 水杨酸 山葡萄 几丁质酶 基因 启动子 转录
下载PDF
红条毛肤石鳖齿舌主侧齿中铁还原酶分布及与生物矿化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传林 陈西广 +3 位作者 姜明 陈朋 刘成圣 于乐军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9-138,共10页
以红条毛肤石鳖Acanthochiton rubrolineatus(Lischke)齿舌为材料,通过切片和酶组织化学技术,在光镜和电镜下对齿舌主侧齿的微结构及高铁还原酶的存在进行观察,从微观角度了解齿舌主侧齿齿尖的矿化机理。结果显示,成熟主侧齿由齿尖和齿... 以红条毛肤石鳖Acanthochiton rubrolineatus(Lischke)齿舌为材料,通过切片和酶组织化学技术,在光镜和电镜下对齿舌主侧齿的微结构及高铁还原酶的存在进行观察,从微观角度了解齿舌主侧齿齿尖的矿化机理。结果显示,成熟主侧齿由齿尖和齿基组成。齿尖结构由外至内分为三层,最外层为磁铁矿层,前后齿面磁铁矿层的厚度不等,后齿面约50μm,前齿面约5—10μm。向内依次为棕红色的纤铁矿层,厚约10μm,及略显黄色的有机基质层,有机基质层占据着齿尖内部的大部分结构。高分辨透射电镜下显示磁铁矿由条状四氧化三铁颗粒组成,长约2—3μm,宽约100—150nm。齿舌的矿化是一个连续过程,不同部段处于不同的矿化阶段,齿舌囊上皮细胞沿囊腔分布,并形成齿片。未矿化的新生主侧齿齿尖中存在由有机基质构成的网状结构。随矿化的进行,有机基质内出现矿物颗粒。初始矿化的齿尖外表面有一个细胞微突层,微突的另一端为囊上皮细胞,矿物质经由微突层达齿尖并沉积于有机基质中,齿尖随之矿化并成熟。初始矿化齿尖的外围有大量的三价铁化物颗粒,稍成熟的齿尖外围同时还出现二价铁化物。新生或初始矿化主侧齿齿尖外围的囊上皮细胞中有大量球形类似于铁蛋白聚集体的内容物,直径0.6—0.8μm,球体由膜包围。齿舌囊上皮组织中存在三价高铁还原酶,此酶分布于上皮细胞的膜表面,可能与齿尖表面磁铁矿的生成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鳖 主侧齿 微结构 矿化 铁蛋白 铁还原酶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选大黄中蒽醌类成分酶解工艺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萌声 蒋昊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49-850,共2页
关键词 蒽醌类成分 酶解工艺 大黄药材 正交试验 优选 纤维素酶 中药提取 最佳工艺 活性成分
下载PDF
龙须菜血红素加氧酶138位亮氨酸突变对藻红胆素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瑞 黄小云 +3 位作者 臧晓南 尚孟慧 毕莹 徐晓婷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3-132,共10页
藻红胆素是一个开链四吡咯结构的发色团,其与脱辅基藻红蛋白结合使藻红蛋白具有光学活性,而血红素加氧酶基因ho对于藻红胆素的合成是至关重要的。本研究对实验室前期已获得的龙须菜中的血红素加氧酶基因ho-1的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发现,其... 藻红胆素是一个开链四吡咯结构的发色团,其与脱辅基藻红蛋白结合使藻红蛋白具有光学活性,而血红素加氧酶基因ho对于藻红胆素的合成是至关重要的。本研究对实验室前期已获得的龙须菜中的血红素加氧酶基因ho-1的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发现,其在藻类中比较保守,存在6个高度保守结构域;结构功能分析显示其具有15个可能的血红素(Heme)结合位点,其中第138位亮氨酸(L)既位于118~145位HemeO的扭结螺旋结构内,又在115~142位的高度保守的结构域内,而且经预测是可能的血红素(Heme)结合位点之一。为了进一步验证该位点的作用,我们拟对其进行定点突变,将第413位碱基由T突变成C,得到ho(M)基因,碱基突变后所对应编码的第138位氨基酸由亮氨酸(L,非极性氨基酸)突变为丝氨酸(S,极性氨基酸)。在此基础上,我们构建了重组质粒pET-ho-1、pET-ho-1-pebS、pET-ho-1-pebA-pebB及pET-ho(M)、pET-ho(M)-pebS、pET-ho(M)-pebA-pebB,将其转化到E.coli BL21中构建重组菌株E.coli ph、E.coli phS、E.coli phAB、E.coli ph(M)、E.coli ph(M)S和E.coli ph(M)AB进行表达,检测重组菌株的荧光发射光谱。结果表明,E.coli phAB和E.coli phS在595 nm处检测到藻红胆素的荧光特征峰,表明ho-1基因编码的血红素加氧酶可以参与催化藻红胆素的合成;E.coli ph(M)、E.coli ph(M)S和E.coli ph(M)AB与E.coli BL21一样无任何特征峰出现,这表明ho(M)中第413位碱基对应编码的第138位亮氨酸是血红素的结合位点,直接影响藻红胆素的合成,该位点的突变使得PebS和PebB/A两条催化途径均无法合成藻红胆素。本研究为阐明血红素加氧酶基因在合成藻红胆素过程中的重要性及龙须菜中藻红蛋白的合成机制,进而进行藻红蛋白的重组表达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须菜 藻红胆素 血红素加氧酶 重组表达 荧光检测 点突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