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新旧版本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武英达 马威 +2 位作者 郝慎思 杜秋洋 白夜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2年第4期80-85,共6页
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是森林草原火灾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修订是各级政府及其防灭火机构关注的重点和难点。最新版《国家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于2020年10月26日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实施。本研究对比了新旧版本《预案》在体... 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是森林草原火灾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修订是各级政府及其防灭火机构关注的重点和难点。最新版《国家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于2020年10月26日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实施。本研究对比了新旧版本《预案》在体例结构和内容上的差异,分析新《预案》的特点和主要修订内容,阐明修改原因,为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编制本级《预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草原火灾 应急预案 对比
下载PDF
延庆冬奥赛区外围森林火灾应急情景构建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博 常宁 +5 位作者 吴春水 赖光辉 韩自强 陈锋 刘晓东 白夜 《森林防火》 2022年第2期7-12,共6页
为提高森林大火巨灾应对能力,利用情景构建理论,研究延庆冬奥赛区外围森林火灾应急管理模式。揭示森林火灾演化机理,构建延庆冬奥赛区外围森林火灾情景,梳理情景应急任务并评估情景应急能力,提出应急准备建议。研究表明:1凍林火灾的演... 为提高森林大火巨灾应对能力,利用情景构建理论,研究延庆冬奥赛区外围森林火灾应急管理模式。揭示森林火灾演化机理,构建延庆冬奥赛区外围森林火灾情景,梳理情景应急任务并评估情景应急能力,提出应急准备建议。研究表明:1凍林火灾的演化过程包括事故发生前和事故处置过程中两类典型的时间窗,分别表现为冒烟和火势蔓延在可控范围内;2)延庆冬奥赛区外围森林大火巨灾防控缺失能力包括信息报送、舆情引导、协同配合、林火阻隔、先进装备、复燃监测等竹方面;3)情景应急准备建议包括加强巡护、舆情引导、协同演练、林火阻隔、基础设施、联防联控等竹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庆冬奥赛区 森林火灾 应急管理 情景构建 缺失能力
下载PDF
中国东北地区火烧迹地木生真菌多样性和区系组成 被引量:1
3
作者 武英达 杨知融 员瑗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7-228,共12页
分解和火干扰是森林凋落物养分循环的重要生态过程,木生真菌作为分解者在营养物质循环、土壤形成和全球碳平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火烧迹地这种特殊的生态环境又为木生真菌提供了独特的生长环境。本研究比较分析了我国东北地区... 分解和火干扰是森林凋落物养分循环的重要生态过程,木生真菌作为分解者在营养物质循环、土壤形成和全球碳平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火烧迹地这种特殊的生态环境又为木生真菌提供了独特的生长环境。本研究比较分析了我国东北地区的3个火烧迹地木生真菌物种多样性、分布特征和生态习性。调查发现3个火烧迹地木生真菌共15目68科154属248种,其中大兴安岭火烧迹地103种、小兴安岭126种、长白山148种,优势科均为多孔菌科和锈革孔菌科。3个火烧迹地的共有属和共有种分别为34个和33个。在寄主偏好性、区系地理成分方面,3个火烧迹地木生真菌均表现出相似比例和特征,具有明显的寒温带区系特征。物种出现频次方面,3个火烧迹地木生真菌的常见种、偶见种和稀有种虽然数量不同,但其比例相似,其中大兴安岭火烧迹地和小兴安岭火烧迹地的常见种、偶见种和稀有种组成的比例更相近。通过比较分析3个不同过火时间和气候特征的火烧迹地木生真菌物种多样性、寄主偏好性和区系地理成分,发现火干扰和不同恢复时期对木生真菌物种多样性具有一定影响,而植被类型和气候是影响木生真菌区系组成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生真菌 物种多样性 真菌区系 生态习性
原文传递
中国各省植物园中多孔菌种类、分布和组成 被引量:12
4
作者 武英达 满孝武 +1 位作者 员瑗 戴玉成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26-232,共7页
多孔菌是木材腐朽菌中最关键的真菌类群,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明确植物园对植物上真菌资源的保护状况,在2010–2021年间,作者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1个代表性植物园中木本植物上的多孔菌进行了系统调查、标本... 多孔菌是木材腐朽菌中最关键的真菌类群,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明确植物园对植物上真菌资源的保护状况,在2010–2021年间,作者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1个代表性植物园中木本植物上的多孔菌进行了系统调查、标本采集和种类鉴定,记录多孔菌164种,隶属于担子菌门伞菌纲6目23科79属。其中,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儋州热带植物园和广西药用植物园多孔菌种类最多,分别有90种、46种和37种;兰州植物园、西宁植物园和乌鲁木齐植物园物种数量最少,分别有4种、3种和2种。在植物园中,分布最多的物种是云芝栓孔菌(Trametesversicolor)、白囊耙齿菌(Irpex lacteus)和黑管孔菌(Bjerkandera adusta),分别生长在24、18和18个植物园中,而软多孢孔菌(Abundisporus mollissimus)等32种多孔菌只发现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在164种多孔菌中,常见种、偶见种和稀有种分别有114、40和10种。生长在植物园中的多孔菌仅占全国所有森林生态系统多孔菌总数的16%,而植物园中发现的稀有种仅占全国稀有种总数的3.1%。在10种稀有多孔菌中,有6种发现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天然林中,其中4种稀有多孔菌发现于植物园内的人工林中,占植物园所有多孔菌的2.4%,占全国稀有多孔菌的1.3%。所调查植物园多孔菌包括了热带、亚热带、温带、北半球广布和寒温带成分,分别包括50、45、38、20和11种,占本研究多孔菌总数的30.5%、27.4%、23.2%、12.2%和6.7%。目前中国植物园保存了我国60%的植物种类,包括85%的珍稀濒危植物,但对生长在植物园中的多孔菌资源保护作用有限。因此,对稀有多孔菌的保育仍需聚焦在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园 多孔菌 多样性 稀有种 保育
原文传递
基于锥热分析的北京地区6种乔、灌木树种燃烧性
5
作者 杜秋洋 白夜 程新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5年第2期116-121,共6页
为比较不同树种抗火性能力强弱,研究通过锥形量热仪测定北京地区6种常见乔、灌木树种(杨树Populus przewalskii、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国槐Styphnolobium japonicum、沙地柏Juniperus sabina、紫丁香S... 为比较不同树种抗火性能力强弱,研究通过锥形量热仪测定北京地区6种常见乔、灌木树种(杨树Populus przewalskii、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国槐Styphnolobium japonicum、沙地柏Juniperus sabina、紫丁香Syringa oblata)在冬春防火季(3月)的燃烧性,利用Excel 2007、SPSS 18.0和Origin 2018等软件,结合熵权法对影响树种燃烧性的理化性质指标进行分析,并对各树种燃烧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树种燃烧相关性由强到弱的指标依次为生烟速率、CO_(2)生成速率、质量损失速率、热释放速率、有效燃烧热、O_(2)消耗速率、CO生成速率;(2)与燃烧特性强相关的因素有生烟速率、CO_(2)生成速率、质量损失速率,在树种选择时优先考虑这3个影响因素;(3)北京地区6种常见乔、灌木树种的燃烧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沙地柏、油松、杨树、国槐、侧柏、紫丁香。在防火树种筛选中可优先选择紫丁香、侧柏,燃烧性较强的树种为沙地柏和油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法 锥形量热 燃烧性 防火树种
下载PDF
东北地区蒙古栎木生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和区系特征 被引量:11
6
作者 孙渤洋 武英达 员瑗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8-289,共12页
木生大型真菌作为木材的分解者,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是我国东北地区主要的成林树种之一。为厘清以蒙古栎为生长基质的木生大型真菌物种组成和区系特征,本文对我国东北地区蒙古... 木生大型真菌作为木材的分解者,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是我国东北地区主要的成林树种之一。为厘清以蒙古栎为生长基质的木生大型真菌物种组成和区系特征,本文对我国东北地区蒙古栎上的木生大型真菌物种组成、生态习性和区系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经调查共发现蒙古栎上木生大型真菌11目39科110属193种,其中优势科为多孔菌科Polyporaceae、锈革孔菌科Hymenochaetaceae、拟层孔菌科Fomitopsidaceae、皱孔菌科Meruliaceae、斯氏菇科Steccherinaceae和木耳科Auriculariaceae,优势科的物种数占比56.99%。优势属为多孔菌属Polyporus、栓孔菌属Trametes、锈革菌属Hymenochaete、多年卧孔菌属Perenniporia和韧革菌属Stereum,优势属的物种占总物种数的15.03%。在腐朽类型方面,89.64%的木生大型真菌能够引起木材的白色腐朽,比例远远高于褐色腐朽;生长在倒木上的木生大型真菌种类最多,生长在基部的种类最少。按照区系组成,可划分为温带分布种(35.75%)、温带-亚热带分布种(33.16%)、寒带-温带分布种(12.95%)和世界广布种(6.22%)等7类,具有明显的温带区系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生大型真菌 物种多样性 真菌区系 生态习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