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研究(Ⅱ)--水环境基准、标准与总量控制 被引量:77
1
作者 孟伟 刘征涛 +1 位作者 张楠 胡林林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共8页
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是有效实施环境水质目标的主要基础和管理依据.明确了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的基本概念,系统地介绍了国外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的研究、使用现状以及我国流域水环境污染和环境标准建立的特征,阐述了水环境质量基准... 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是有效实施环境水质目标的主要基础和管理依据.明确了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的基本概念,系统地介绍了国外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的研究、使用现状以及我国流域水环境污染和环境标准建立的特征,阐述了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在环境毒理学评估、污染物风险识别、水生态污染效应、沉积物质量控制研究等方面的应用与发展趋势.结合我国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研究的实际,提出了建立我国在新型污染物和复合污染水质基准两方面的研究内容,并对我国水质基准支持条件下的水生态安全以及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做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水质目标管理 水环境 基准 标准 总量控制
下载PDF
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研究(Ⅲ)--水环境流域监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41
2
作者 孟伟 秦延文 +2 位作者 郑丙辉 张雷 张楠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6,共8页
总结发达国家在水环境监控技术方面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当前流域水环境监控技术体系的特点,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水环境监控技术上存在的问题影响了监测的效度和效率.提出了完善我国流域水环境监控技术体系的设计原则:... 总结发达国家在水环境监控技术方面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当前流域水环境监控技术体系的特点,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水环境监控技术上存在的问题影响了监测的效度和效率.提出了完善我国流域水环境监控技术体系的设计原则:监测对象与流域生态功能的一致性、监测指标与水环境污染特征的一致性、监测方法与质量控制的一致性以及监测方式与监测目的的一致性;同时提出了流域水环境监控的系统设计思路,即流域水环境监测对象与监测指标筛选、监测布点与采样技术、监测分析方法、监控质量保证、监测网络与监控信息管理等6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水环境 水质目标管理 监控技术体系
下载PDF
中国城市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75
3
作者 郑丙辉 付青 刘琰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A期59-61,共3页
当前,我国饮用水水源地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环境问题,并进而引发了许多突出的社会问题。本文对全国城市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进行了总结,初步提出了我国城市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对策,以提高我国城市饮用水源的水质安全。
关键词 饮用水源地 中国城市 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对策 社会问题 水质安全
下载PDF
海南自贸区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建设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胡颖 邓义祥 《中国市场》 2021年第7期21-23,78,共4页
环境信用评价制度是社会信用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企业环境守法自觉性、减少监管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海南自贸区是我国社会和经济改革的先行示范区,加强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建设,是海南自贸区制度改革建设的重要内容。海南... 环境信用评价制度是社会信用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企业环境守法自觉性、减少监管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海南自贸区是我国社会和经济改革的先行示范区,加强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建设,是海南自贸区制度改革建设的重要内容。海南环境信用制度建设存在缺乏专门的评价机构保障和信息发布平台、相关制度体系建设不足、没有较好地发挥环境信用的联合惩戒和守信激励两个方面的作用、公众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海南信用评价制度建设的政策建议,包括成立海南自贸区环境信用评价机构、完善海南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建设、加强信息公开、鼓励公众参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信用评价 制度建设 海南自贸区
下载PDF
产城融合背景下青岛西海岸新区的生态建设和环境管理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高如泰 王云龙 +2 位作者 付海妹 张慧 李丹 《环境保护》 CSSCI 2017年第2期69-72,共4页
在产城融合的趋势和背景下开展生态建设和环境管理是践行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青岛西海岸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从城市到新区的转变过程中面临的环境问题和挑战,总结了青岛西海岸新区在产城融合条件下践行多规合一、产城协同共治... 在产城融合的趋势和背景下开展生态建设和环境管理是践行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青岛西海岸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从城市到新区的转变过程中面临的环境问题和挑战,总结了青岛西海岸新区在产城融合条件下践行多规合一、产城协同共治、海绵城市建设、城乡统筹环境建设、智慧环保城市建设、环境风险防范等多方面的实践经验。提出推进法治新区建设、落实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健全环保投入保障机制、强化督查考核等思路建议,以期为类似区域的发展战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新区 产城融合 环境管理 青岛西海岸新区
下载PDF
固定化光合细菌处理豆制品废水产氢研究 被引量:42
6
作者 刘双江 杨惠芳 +2 位作者 周培瑾 孙燕 岑运华 《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2-44,共3页
以海藻酸钠做包埋材料制备的固定化光合细菌,可以在不同浓度豆制品废水中进行光照放氢。豆制品废水COD浓度在7560—12600mg/L时,可以维持稳定产气260h以上,平均产气率为146.8—351.4ml/(L·... 以海藻酸钠做包埋材料制备的固定化光合细菌,可以在不同浓度豆制品废水中进行光照放氢。豆制品废水COD浓度在7560—12600mg/L时,可以维持稳定产气260h以上,平均产气率为146.8—351.4ml/(L·d),气体中H2含量在60%以上,废水COD去除率为62.3%─78.2%;当废水COD浓度在1260—5040mg/L时,可以维持产气93h,平均产气率为120.7—140.oml/(L·d),气体中H2含量在75%以上,废水最终COD去除率为41%─6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光合细菌 废水处理 产氢率 豆制品废水
下载PDF
不同水深条件下芦苇湿地对氮磷的去除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张葆华 吴德意 +3 位作者 叶春 李艳青 隋艳明 孔海南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6,39,共4页
研究了两种水深条件(2cm浅水位和15cm深水位)下芦苇湿地对模拟太湖水中氮磷的净化能力。结果表明,芦苇的存在明显地促进湿地脱氮除磷能力的发挥。湿地内反硝化过程为主要脱氮途径。芦苇对湿地反硝化过程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提供有机碳... 研究了两种水深条件(2cm浅水位和15cm深水位)下芦苇湿地对模拟太湖水中氮磷的净化能力。结果表明,芦苇的存在明显地促进湿地脱氮除磷能力的发挥。湿地内反硝化过程为主要脱氮途径。芦苇对湿地反硝化过程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提供有机碳源实现的。在相同进水水质和停留时间为24h的运行条件下,浅水位芦苇湿地与深水位芦苇湿地相比对氮磷的去除率更高,但后者对氮磷的去除速度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芦苇 水深 去除
下载PDF
2008年滇池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估 被引量:18
8
作者 邓伟明 雷坤 +2 位作者 苏会东 乔飞 李福建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2-376,共5页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迅猛发展以及人口的快速增长,滇池流域的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深入了解造成当前水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以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作为广义水环境承载力的基础进行综合分析,并且利用水资源供需平衡和水...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迅猛发展以及人口的快速增长,滇池流域的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深入了解造成当前水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以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作为广义水环境承载力的基础进行综合分析,并且利用水资源供需平衡和水资源承载压力度反映水资源承载力,利用水环境承载率反映水环境承载力.结果表明:滇池流域TN和TP的水环境承载率分别为0.677和0.355,处于超载状态,是导致滇池流域严重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水资源承载压力度为14.5,远大于供需平衡,同样也处于超载状态,实际水资源盈亏为-59 037×104 m3,缺失严重.因此,滇池流域水质型和资源型缺水问题共同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流域 水资源承载力 水环境容量 评估
下载PDF
BLM预测水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春艳 陈浩 +3 位作者 安立会 秦延文 吴坤炳 郑丙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5-80,共6页
生物配体模型(BLM)是利用环境参数来预测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模型。它将生物受体位点作为生物配体,考虑了影响生物毒性的水化学性质,并把生物有效性的概念引入到水质标准中,在较宽的模拟水质范围内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生物配体模型是... 生物配体模型(BLM)是利用环境参数来预测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模型。它将生物受体位点作为生物配体,考虑了影响生物毒性的水化学性质,并把生物有效性的概念引入到水质标准中,在较宽的模拟水质范围内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生物配体模型是多学科共同发展的成果,综合了金属在水环境中的化学、生物学、生理学等以及计算机科学方面的成果,这些学科的发展也为模型的实现提供了条件。它利用水环境中特定的水质参数,就可以得到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预测结果,而水质参数通常可以由水环境监测结果得到,数据来源方便简单。生物配体模型适用于多种金属和生物。文章详细介绍了生物配体模型的提出、理论基础及其在国内外地表水中的应用现状,并对模型的不足和亟需改进的地方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配体模型 重金属 生物有效性 地表水
原文传递
纳滤膜分离洁霉素生产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朱安娜 吴卓 +1 位作者 荆一凤 纪树兰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7-51,共5页
针对洁霉素生产废水 ,采用国内外多种纳滤膜在不同工况条件下进行了分离试验研究 ,筛选和确定了适用纳滤膜的种类和其最佳工作条件 ,为纳滤膜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 .
关键词 纳滤膜 洁霉素 分离回收 废水处理 制药 膜分离
下载PDF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处理含五氯酚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周岳溪 郝丽芳 张寒霜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3-26,共4页
研究了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在中温条件下处理含五氯酚(PCP)模拟废水时工艺特点及PCP降解机理。结果表明:①在以处理啤酒废水的厌氧颗粒污泥为接种物(VSS接种量约15g/L),运行温度为(35±1)... 研究了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在中温条件下处理含五氯酚(PCP)模拟废水时工艺特点及PCP降解机理。结果表明:①在以处理啤酒废水的厌氧颗粒污泥为接种物(VSS接种量约15g/L),运行温度为(35±1)℃,水力停留时间为20~24h,进水COD浓度为2500~2800mg/L;进水PCP浓度由10mg/L上升至80mg/L条件下,120d左右完成启动,PCP和COD去除率分别为94%及86%以上。②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结果分析表明,PCP厌氧降解的途径是首先经间位脱氯生成四氯酚和2,4,6-三氯酚,再经邻位和对位脱氯生成2,4-二氯酚和邻氯苯酚,最后矿化为CH4和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ASB反应器 五氯酚 厌氧污泥床 废水处理 升流式
下载PDF
水环境容量计算中设计流量的选择与应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桑蓉 富国 +1 位作者 雷坤 徐跃通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9-73,共5页
在水环境容量计算中,设计水文条件是主要影响因素。目前国内水文条件计算方法各异,且对各种方法的适用性研究也十分欠缺,导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相差巨大。在介绍国内外河流设计流量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比较了常见设计流量计算方法,并对不... 在水环境容量计算中,设计水文条件是主要影响因素。目前国内水文条件计算方法各异,且对各种方法的适用性研究也十分欠缺,导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相差巨大。在介绍国内外河流设计流量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比较了常见设计流量计算方法,并对不同计算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以浑太河流域为例,利用流域内15个水文站20 a逐日平均流量数据,计算各测站的设计流量。研究结果表明,各测站应选用相应的设计流量来计算水环境容量,才能更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容量 设计水文条件 设计流量 浑太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情景分析的西北内陆河流域分层次缓解水环境压力途径探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丁言者 赵健 +2 位作者 雷坤 富国 徐敏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35-143,共9页
利用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0年污染源普查数据,2001—2010年环境统计数据,通过情景分析法预测了西北内陆河重点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下的水环境压力演变趋势。提出了3个层次的减压取向:1)行业内部加强结构及工程减排,实现增... 利用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0年污染源普查数据,2001—2010年环境统计数据,通过情景分析法预测了西北内陆河重点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下的水环境压力演变趋势。提出了3个层次的减压取向:1)行业内部加强结构及工程减排,实现增产不增污(或减污);2)在工业废水处理效率提高不足以缓解水环境压力的情况下,从区域减排体系出发,通过生活点源的减排为工业发展寻求空间,实现区域经济增长不增污(或减污);3)在生活源减排与工业处理效率提高都不足以缓解水环境压力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地采取"零入河"管理方式解决污水出路问题。实现区域经济增长水质改善(或不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河流域 水环境 零入河
下载PDF
水污染物总量分配不确定性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艳 吕丽 +1 位作者 邓义祥 雷坤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44-149,共6页
总量控制是我国环境管理的基本制度之一,对保护和改善水环境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总量分配是以水环境质量达标为前提,将污染物允许排放量分配到污染源或排污区域的过程,是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前提。总量分配过程中由于规划方案、规划... 总量控制是我国环境管理的基本制度之一,对保护和改善水环境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总量分配是以水环境质量达标为前提,将污染物允许排放量分配到污染源或排污区域的过程,是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前提。总量分配过程中由于规划方案、规划模型、参数确定等方面存在的客观不确定性或主观不确定性,导致总量分配结果存在误差或分配结果的非唯一性,因此不确定性分析对提高总量分配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对国内外污染物总量分配不确定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重点阐述了不确定性及总量分配不确定性的相关概念,以及总量分配不确定性的研究内容,包括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规划模型的不确定性、多目标总量控制不确定性和基于不确定性的安全余量研究,并对目前总量分配不确定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总量分配 不确定性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中国湖泊湿地的功能及主要环境问题 被引量:2
15
作者 叶春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2000年第z1期-,共4页
较系统地讨论了湿地的概念,介绍了中国湖泊湿地的分布、功能及其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湖泊湿地属于生态交错带,主要功能有:调蓄水量;控制沉积和护岸;改善水质;调节局部气候;是多种生物重要的栖息地.湖泊湿地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湿地大... 较系统地讨论了湿地的概念,介绍了中国湖泊湿地的分布、功能及其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湖泊湿地属于生态交错带,主要功能有:调蓄水量;控制沉积和护岸;改善水质;调节局部气候;是多种生物重要的栖息地.湖泊湿地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湿地大量消失;污染日趋严重;肓目引进外来物种导致生态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湿地 水陆生态交错带 自然保护区 功能 环境问题 中国
下载PDF
鄱阳湖入湖河流氮磷水质控制限值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王子为 林佳宁 +6 位作者 张远 王慧 钱昶 陈焰 夏瑞 王强 张晓娇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63-1169,共7页
鄱阳湖近年氮磷营养物浓度逐步升高,入湖河流是鄱阳湖氮磷输入的重要途径.采用BATHTUB模型建立了鄱阳湖入湖河流与湖区ρ(TP)、ρ(TN)的响应关系,模拟了入湖河流执行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不同氮磷标准限值对湖区水质的... 鄱阳湖近年氮磷营养物浓度逐步升高,入湖河流是鄱阳湖氮磷输入的重要途径.采用BATHTUB模型建立了鄱阳湖入湖河流与湖区ρ(TP)、ρ(TN)的响应关系,模拟了入湖河流执行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不同氮磷标准限值对湖区水质的影响,发现当入湖河流ρ(TP)执行河流Ⅲ类标准限值或超过Ⅲ类标准限值时,对应湖区ρ(TP)超标;入湖河流执行Ⅲ类及以上湖泊水质标准限值时,湖区水质可以达到Ⅲ类保护目标,但对入湖河流存在一定的过保护现象.因此,以满足现行湖泊水质达标为情景,以湖泊ρ(TP)、ρ(TN)各类别标准限值为目标,试算了入湖河流氮磷控制限值,提出了鄱阳湖入湖河流的氮磷控制限值建议方案,其中鄱阳湖湖体水质目标为Ⅲ类时,入湖河流ρ(TP)、ρ(TN)控制限值分别为0. 075和1. 20 mg/L,此时入湖河流氮磷控制限值方案既能保证湖泊水质达标,又不会造成对河流的水质控制过于严格.研究显示,基于湖泊水环境质量达标情况试算的入湖河流氮磷所需控制限值,建议可作为解决入湖氮磷污染控制问题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入湖河流 BATHTUB模型 TN TP 控制限值
下载PDF
城市饮用水源地环境对策
17
作者 郑丙辉 付青 刘琰 《建设科技》 2007年第15期26-27,共2页
我国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正在受到威胁,迫切需要尽快采取有力的污染防治措施,并结合目前我国饮用水源地的环境现状以及水源水质特点,制定我国城市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系统实施从污染源控制到水质保护的控制措施,构建新型的安全饮用... 我国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正在受到威胁,迫切需要尽快采取有力的污染防治措施,并结合目前我国饮用水源地的环境现状以及水源水质特点,制定我国城市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系统实施从污染源控制到水质保护的控制措施,构建新型的安全饮用水源地保障体系,为我国城市的饮用水安全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源地 环境对策 城市 污染源控制 环境保护规划 环境安全 保障体系 饮用水安全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前后汉江下游水生态环境特征与响应规律识别 被引量:9
18
作者 曹圣洁 夏瑞 +3 位作者 张远 李正炎 任逸轩 塔拉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31-1439,共9页
随着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简称“中线工程”)于2014年底正式通水运行,科学识别调水前后汉江下游水生态环境特征与响应规律,是国家重大水利工程优化调度的迫切管理需求.基于系统收集的2010—2017年汉江下游水文、气象、水质及水生态数... 随着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简称“中线工程”)于2014年底正式通水运行,科学识别调水前后汉江下游水生态环境特征与响应规律,是国家重大水利工程优化调度的迫切管理需求.基于系统收集的2010—2017年汉江下游水文、气象、水质及水生态数据匹配资料,利用多种数据模型方法识别了中线工程调水前后汉江下游主要环境要素特征和响应规律,探索了导致河流生态退化的关键驱动因子及其贡献.结果表明:①中线工程开通后,受丹江口水库下泄流量减少的影响,汉江下游多年平均流量下降了11.5%,流量年内分配趋于不均匀,流量变幅增大,人类活动对汉江下游径流过程的影响更为显著.②调水后汉江下游ρ(TP)、ρ(TN)减小,武汉段ρ(Chla)和藻密度显著上升,汉江下游水华的发生对水文过程改变更加敏感.③基于GAM模型(广义相加模型)的相关分析,调水前后影响汉江下游藻密度变化的关键因子是流量和ρ(TP),调水前贡献率分别为27.7%和20.5%,调水后贡献率分别为65.4%和20.5%,调水后汉江下游流量对藻密度变化的贡献率显著升高,说明上游调水引起的汉江下游流量减小对水华暴发的影响十分明显,而TP等营养盐的影响相对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识别 南水北调 中线工程 影响因子 汉江
下载PDF
射阳河近海段水环境质量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4
19
作者 齐童 刘瑞志 +2 位作者 李捷 于淑亭 刘庆庆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19-125,共7页
2016年9月和2017年6月对射阳河近海段的温度、浊度、盐度、叶绿素a、酸碱度、溶解氧(DO)、氨氮(NH3-N)、总磷(TP)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n)进行监测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时期温度相差不大,入海口浊度、盐度和TP浓度远高于上游,下游pH值和DO... 2016年9月和2017年6月对射阳河近海段的温度、浊度、盐度、叶绿素a、酸碱度、溶解氧(DO)、氨氮(NH3-N)、总磷(TP)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n)进行监测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时期温度相差不大,入海口浊度、盐度和TP浓度远高于上游,下游pH值和DO浓度高于上游,2016年9月NH3-N和CODMn浓度大于2017年6月。上游入境客水带来的有机污染影响较大,同时入海口在2016年9月有机污染较重,入海口富营养化水平也比上游高。2016年9月综合水质达到Ⅳ类标准,2017年6月达到Ⅲ类标准,盐淮高速断面和建新村断面综合水质较差,CODMn、DO和TP是主要污染物。相关性分析显示叶绿素a、DO和pH值三者正相关,TP、浊度和盐度均由人为活动导致,农业生产是NH3-N和CODMn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射阳河 综合污染指数 水质标识指数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海南自由贸易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
20
作者 胡颖 邓义祥 +1 位作者 王珏 黄跃林 《中国市场》 2024年第12期15-18,共4页
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始于改革开放,经历了探索阶段、初创阶段、确认阶段和成熟阶段,为研究海南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逐步推进,海南省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空前重视,出台了大量的政策,但仍存在生态文明制度... 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始于改革开放,经历了探索阶段、初创阶段、确认阶段和成熟阶段,为研究海南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逐步推进,海南省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空前重视,出台了大量的政策,但仍存在生态文明制度集成创新滞后、管理制度不完善、公众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进一步提出深化生态文明制度集成创新、建立绿色发展导向的生态文明管理制度、扩大公众参与、树立公众生态价值观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自由贸易港 生态文明 制度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