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鄱阳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赋存及生态风险评估
1
作者 李正则 张博鑫 卢洪斌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3年第1期134-139,147,共7页
重金属污染严重威胁水环境安全,研究重金属污染赋存状况并评估其生态风险有利于重金属污染防治。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研究鄱阳湖的重金属污染赋存及生态风险对淡水湖泊重金属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鄱阳湖表层沉积物中6种... 重金属污染严重威胁水环境安全,研究重金属污染赋存状况并评估其生态风险有利于重金属污染防治。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研究鄱阳湖的重金属污染赋存及生态风险对淡水湖泊重金属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鄱阳湖表层沉积物中6种典型重金属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数据收集的方法,探究重金属污染赋存情况并进行生态风险评估。研究表明,表层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只有Cd大于风险筛选值,其年际均值超过风险筛选值0.373倍;各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排序为Cu>Cd>Pb>As>Zn>Cr,其中Cu、Cd和Pb为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的主要贡献指标,贡献度高达97.97%;单项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_(r)^(i))变化趋势显示,Cu、Pb已经得到较为有效的控制,而Cd的污染防控还需要加强。RI年均值为129.67,属中等程度,大体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污染 生态风险评估
下载PDF
长江中游典型湖泊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生态风险评估及溯源
2
作者 卢洪斌 卢少勇 +2 位作者 李响 张森霖 黄张根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02-1414,共13页
集中采集洞庭湖、洪湖和赤湖表层沉积物样品并检测其中10种重金属含量,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表征空间分布,利用地累积污染指数法(Igeo)、富集因子法(EF)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RI)协同评估重金属积累的潜在风险,并利用相关性分析(Pearson)和... 集中采集洞庭湖、洪湖和赤湖表层沉积物样品并检测其中10种重金属含量,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表征空间分布,利用地累积污染指数法(Igeo)、富集因子法(EF)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RI)协同评估重金属积累的潜在风险,并利用相关性分析(Pearson)和主成分分析(PCA)溯源.结果表明,Cd元素的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最为严重,东洞庭湖、洪湖和赤湖中ω(Cd)的平均值分别为2.85、1.59和3.57 mg·kg^(-1),分别是对应省份土壤背景值的25.87、11.36和37.58倍,均超出风险筛选值(0.6 mg·kg^(-1)),其中赤湖超出风险管制值(3.0 mg·kg^(-1)).除Cd外,洪湖中的As值得关注,赤湖中的Cu、As、Zn和Pb都不容忽视.三湖的潜在生态风险排序为:赤湖(RI=1 127)>东洞庭湖(RI=831)>洪湖(RI=421).重金属来源主要是工矿业冶采、农业生产和水产养殖等,部分重金属(Mn和Cu)为自然源.研究对长江中游典型湖泊沉积物重金属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 典型湖泊沉积物 重金属 污染特征 潜在生态风险 源解析
原文传递
浅水湖泊水生植物适宜生物量评估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春华 叶春 +2 位作者 孔祥臻 胡文 陈洪森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644-4652,共9页
总结了水生植物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水生植物生物量控制与收割管理的研究,分析了目前浅水富营养化湖泊恢复过程中水生植物生物量确定方法的不足;立足于水生植物生长特点,提出了基于湖泊生态模型的浅水湖泊大型水生植物在生长期和衰... 总结了水生植物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水生植物生物量控制与收割管理的研究,分析了目前浅水富营养化湖泊恢复过程中水生植物生物量确定方法的不足;立足于水生植物生长特点,提出了基于湖泊生态模型的浅水湖泊大型水生植物在生长期和衰亡期的适宜生物量评估方法的研究框架,本文可为指导湖泊生态修复工程及其后续维护,为完善健康湖泊的综合评价标准和湖泊生态修复理论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生物量 浅水湖泊 生态修复 PCLake模型
下载PDF
新疆赛里木湖近岸表层水典型抗生素的赋存与风险评价 被引量:6
4
作者 张亚茹 张国栋 +4 位作者 王永强 刘晓晖 毕斌 刘宪斌 卢少勇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83-493,共11页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UPLC-MS/MS)检测了2019年3月份和7月份新疆赛里木湖近岸表层水中12种抗生素的浓度水平,分析了赛里木湖表层水中典型抗生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氧氟沙星和磺胺甲恶唑为赛里木湖中主...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UPLC-MS/MS)检测了2019年3月份和7月份新疆赛里木湖近岸表层水中12种抗生素的浓度水平,分析了赛里木湖表层水中典型抗生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氧氟沙星和磺胺甲恶唑为赛里木湖中主要抗生素污染物,春季最高检出浓度分别为2.7×10^(4)和1.8×10^(3)ng/L,其次为红霉素(71.7ng/L)和土霉素(15.9 ng/L),其余抗生素浓度均小于10.0 ng/L.与其他湖泊或河流地表水相比,赛里木湖抗生素浓度除磺胺甲恶唑和氧氟沙星外,基本处于中等或低水平.由于人类活动和水力流动等因素,抗生素浓度存在时空分布差异,夏季抗生素浓度比春季低2~4个数量级;位于养殖区内的S_(1)点位抗生素总浓度明显高于其他点位.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春季红霉素、氧氟沙星和磺胺甲恶唑对赛里木湖生态环境持高风险(RQ>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里木湖 抗生素 赋存特征 生态风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