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雾对3毫米波传播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沈广德 赵振维 +1 位作者 林乐科 金燕波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78-480,共3页
进行了海雾对 3mm传播特性影响的测量实验 .浓度大的海雾对 3mm信号衰减达 7.5 5 d B/ km ,推算了海雾的特性参数 ,对不同能见度下的测量结果和用 ITU模式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
关键词 海雾 毫米波 衰减系数 能见度 闪烁指数 毫米波通信 闪烁频谱 信号闪烁 毫米波雷达
下载PDF
电离层不同传播模式信号多普勒频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凡俊梅 焦培南 +1 位作者 吴振森 娄鹏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4-40,73,共8页
介绍了试验采用的设备和工作参数。依据试验数据,统计分析了电离层不同传播模式信号的多普勒频移、射线距离、信号强度、能量频谱的距离展宽和频率展宽,给出了不同传播模式信号多普勒频移、射线距离和信号强度间的比较结果。最后通过分... 介绍了试验采用的设备和工作参数。依据试验数据,统计分析了电离层不同传播模式信号的多普勒频移、射线距离、信号强度、能量频谱的距离展宽和频率展宽,给出了不同传播模式信号多普勒频移、射线距离和信号强度间的比较结果。最后通过分析电离层不同传播模式信号多普勒频移与射线距离间的变化关系,得到了对不同传播模式多普勒频移变化规律的一些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传播模式 多普勒频移
下载PDF
单模传播模式下电离层侧向散射特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郭文玲 蔚娜 +2 位作者 李雪 李吉宁 鲁转侠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4年第6期629-633,657,共6页
针对电离层侧向散射探测布站问题,对特定收发方位布站的单模传播模式下不同接收天线主指向、不同收发地面距离的侧向散射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当接收主指向为60°(与正北方向夹角)时扫频图会出现与返回散射不同的特性,在低频处前沿... 针对电离层侧向散射探测布站问题,对特定收发方位布站的单模传播模式下不同接收天线主指向、不同收发地面距离的侧向散射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当接收主指向为60°(与正北方向夹角)时扫频图会出现与返回散射不同的特性,在低频处前沿变化非常的缓慢,还会出现群距离不连续的现象,随着收发距离的增大这种特性越明显,同时主指向角度减小这种特性也会越明显;当收发站距离和接收主指向达到一定条件时,接收站没有回波信号;同时还对同一主指向、不同距离情况下最小时延线,以及最小时延线上地面散射单元夹角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这些特性对开展电离层侧向散射布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回散射 电离层探测 侧向散射 电离图
下载PDF
抛物型波方程方法研究复杂环境对雷达和通信传播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康士峰 葛德彪 +1 位作者 罗贤云 张忠治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8-71,共4页
复杂环境是制约雷达特别是机载雷达性能发挥的重要因素 ,也是通信系统设计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本文具体分析了我国对流层大气结构随时间和地域的分布特点 ,应用非线性动力学分形理论描述地海表面的空时变化特征 ,采用分步Fourier变换... 复杂环境是制约雷达特别是机载雷达性能发挥的重要因素 ,也是通信系统设计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本文具体分析了我国对流层大气结构随时间和地域的分布特点 ,应用非线性动力学分形理论描述地海表面的空时变化特征 ,采用分步Fourier变换法数值求解抛物型波方程研究了不同大气剖面和地海粗糙面动态结构对雷达和通信系统的传播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抛物型波方程 雷达 通信 电波传播
下载PDF
基于频谱交叉项的多路数字信号合成方法
5
作者 郭晓彤 李文臣 +3 位作者 杨东升 方子维 王薇 高飞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9-24,共6页
在电子战和通信领域,模拟复杂电磁环境的关键环节是合成多路数字信号,这一过程对信号的中心频率和采样率有着严格的要求。现有技术在处理这些要求时遇到了显著的局限性。针对数字信号任意变采样率和多路数字信号合成技术难题,本文提出... 在电子战和通信领域,模拟复杂电磁环境的关键环节是合成多路数字信号,这一过程对信号的中心频率和采样率有着严格的要求。现有技术在处理这些要求时遇到了显著的局限性。针对数字信号任意变采样率和多路数字信号合成技术难题,本文提出了基于频谱交叉项的多路数字信号合成方法。通过数字信号频谱交叉项合成和时频域相互变换,直接在数字域实现了不同中心频率和采样率的通道间相互转换,以及多路数字信号合成。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方法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合成效率,能够处理跨频带或欠采样信号,满足任意中心频率和带宽的多路信号合成需求。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本方法优于直接数字合成方法,可以应用到电子战数字视频仿真和基于矢量信号源的射频信号产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路信号 数字变采样 频谱交叉项 数字信号合成 傅里叶变换
下载PDF
地震电磁前兆研究进展 被引量:93
6
作者 丁鉴海 申旭辉 +4 位作者 潘威炎 张晶 余素荣 李纲 关华平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91-801,共11页
强震前存在地震电磁异常现象已被大量强震震例所证实,在我国地震电磁前兆已成为地震短临预测的有效手段。地震电磁短临前兆主要包括:地磁场、地电场、电磁辐射、电离层、高能粒子等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的各种异常现象。地震短临电磁前兆... 强震前存在地震电磁异常现象已被大量强震震例所证实,在我国地震电磁前兆已成为地震短临预测的有效手段。地震电磁短临前兆主要包括:地磁场、地电场、电磁辐射、电离层、高能粒子等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的各种异常现象。地震短临电磁前兆及其机理极为复杂,有来自震源信息的局部性前兆,有来自震源所在的区域应力场构造前兆以及与孕震立体环境有关的大尺度动态前兆。孕震过程中产生的电磁效应及其相关现象,通过化学途径、声学途径、电磁途径向空中传播,研究岩石圈—大气层—电离层耦合现象,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对地震电磁前兆及其机理的认识。发射地震电磁卫星形成天地一体化的监测体系,将促进地震电磁科学研究和地震预测领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电磁前兆 电磁辐射 电离层 地磁场 震例研究
下载PDF
电离层短波三维射线追踪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36
7
作者 柳文 焦培南 +1 位作者 王世凯 王俊江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1-48,67,F0003,共10页
从三维射线追踪的Haselgrove方程出发,采用龙格-库塔法求解沿射线路径的电波传播参数,实现了电离层短波数字三维射线追踪,重点对数字三维射线追踪具体实现的一些关键问题处理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本研究工作是结合传播工程技术问题开展... 从三维射线追踪的Haselgrove方程出发,采用龙格-库塔法求解沿射线路径的电波传播参数,实现了电离层短波数字三维射线追踪,重点对数字三维射线追踪具体实现的一些关键问题处理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本研究工作是结合传播工程技术问题开展的,以一类具体的电离层模型,给出了三维射线追踪在一些传播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三维射线追踪 电离图合成
下载PDF
考虑内尺度效应时光波闪烁的斜程传输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骆志敏 吴振森 +1 位作者 郭立新 赵振维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55-460,共6页
根据修正Rytov方法和随高度变化的ITU R湍流大气结构常数模型 ,研究了湍流大气中光波传播的斜程问题 .在非零内尺度湍流谱模型下 ,得到了平面波和球面波入射时从弱起伏湍流区到强起伏湍流区斜程闪烁指数随斜程Rytov方差的变化规律 ,最... 根据修正Rytov方法和随高度变化的ITU R湍流大气结构常数模型 ,研究了湍流大气中光波传播的斜程问题 .在非零内尺度湍流谱模型下 ,得到了平面波和球面波入射时从弱起伏湍流区到强起伏湍流区斜程闪烁指数随斜程Rytov方差的变化规律 ,最后讨论了闪烁指数随天顶角的变化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大气 内尺度效应 斜程传播 光波闪烁 修正Rytov解 无顶角
下载PDF
蒸发波导A模型在我国海区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田斌 察豪 +2 位作者 张玉生 丁菊丽 蒋杭君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56-561,共6页
蒸发波导是海洋大气中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受其影响,电磁波的传播轨迹会显著改变。利用近几年采集的我国海区的实测修正折射率剖面和气象水文数据,得出了A模型在我国海区的适用性结论。所得结果对波导模型的修正和蒸发波导条件下雷达最... 蒸发波导是海洋大气中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受其影响,电磁波的传播轨迹会显著改变。利用近几年采集的我国海区的实测修正折射率剖面和气象水文数据,得出了A模型在我国海区的适用性结论。所得结果对波导模型的修正和蒸发波导条件下雷达最大探测距离的预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波导 修正折射率 雷达最大探测距离
下载PDF
湍流大气中光波闪烁的斜程问题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吴振森 骆志敏 +1 位作者 郭立新 赵振维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2年第3期254-257,268,共5页
根据光波斜程传输理论以及随高度变化的ITU R湍流大气结构常数模型 ,将水平传输的修正Rytov方法扩展到了斜程传输问题中。在零内尺度湍流谱模型下 ,得到了平面波入射时从弱起伏湍流区到强起伏湍流区闪烁指数随斜程Rytov方差的变化规律 ... 根据光波斜程传输理论以及随高度变化的ITU R湍流大气结构常数模型 ,将水平传输的修正Rytov方法扩展到了斜程传输问题中。在零内尺度湍流谱模型下 ,得到了平面波入射时从弱起伏湍流区到强起伏湍流区闪烁指数随斜程Rytov方差的变化规律 ,最后讨论了闪烁指数随天顶角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大气 光波 闪烁 斜程传播 修正Rytov解
下载PDF
基于倾斜地面上分形树的电磁散射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显德 罗贤云 +2 位作者 陈菊花 张忠治 傅君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48-51,共4页
本文用随机 L 系统( Lsyste m ) 产生具有自相似分形结构的分形树,基于 Monte Carlo 模拟的方法,用相干叠加近似、树的独立散射近似和独立散射近似研究了倾斜粗糙面为下垫面的分形树的电磁散射.计算结果表... 本文用随机 L 系统( Lsyste m ) 产生具有自相似分形结构的分形树,基于 Monte Carlo 模拟的方法,用相干叠加近似、树的独立散射近似和独立散射近似研究了倾斜粗糙面为下垫面的分形树的电磁散射.计算结果表明,相干叠加近似和树的独立散射近似具有比较好的一致性,而独立散射近似在低频时不能给出好的结果,倾斜粗糙面的存在使得交叉极化分量与同极化分量相差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散射 分形树 L系统 M-C模拟
下载PDF
电离层不均匀体对短波信号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凡俊梅 马小村 +1 位作者 李雪 焦培南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3-448,454,共7页
通过斜向探测设备获取的实验数据,分析Es传播模式和F2层低角模式反射高度处波状扰动情况下,电离层不均匀体对信号幅度、相位、瞬时多普勒频移及FFT频谱信号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Es层的不均匀体会造成反射信号幅度快速变化,信号相对相... 通过斜向探测设备获取的实验数据,分析Es传播模式和F2层低角模式反射高度处波状扰动情况下,电离层不均匀体对信号幅度、相位、瞬时多普勒频移及FFT频谱信号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Es层的不均匀体会造成反射信号幅度快速变化,信号相对相位出现扰动;穿过Es层的F2层模式信号没有Es层不均匀体信号的变化特性。小幅度波状变化的F2层反射信号幅度和瞬时多普勒频移有同样周期和同比幅度变化的周期振荡。FFT频谱分析显示,Es层不均匀体会造成信号频谱的扩展;而F2层波状扰动周期在积累时间内没有较大变化时,频域信号有多个离散的频谱,当扰动周期有明显变化时,频域信号是一个连续的扩展频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不均匀体 行波扰动
下载PDF
大气波导传播模型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孙方 赵振维 +1 位作者 康士峰 王红光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09年第6期16-20,共5页
介绍了波导传播条件以及目前用于计算波导传播特性的2种模型——抛物方程模型和射线追踪技术。利用抛物方程模型计算了波导环境下,电磁波在不同的发射频率、不同位置处的传播损耗,利用射线追踪技术模拟了射线在波导中的传播轨迹和时延... 介绍了波导传播条件以及目前用于计算波导传播特性的2种模型——抛物方程模型和射线追踪技术。利用抛物方程模型计算了波导环境下,电磁波在不同的发射频率、不同位置处的传播损耗,利用射线追踪技术模拟了射线在波导中的传播轨迹和时延特性。结合不同的计算结果,综合分析了大气波导传播特性对通信系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波导 抛物方程 射线追踪 传播特性
下载PDF
雾的雷达后向散射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赵振维 林乐科 +1 位作者 董庆生 吴振森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1年第4期498-502,共5页
利用平流雾与辐射雾的能见度与含水量的经验公式导出的 Gamma雾滴谱分布 ,得到了平流雾和辐射雾的雷达反射因子 Z与雾的能见度、含水量的关系式。以94GHz雷达为例 ,研究了雾的雷达后向散射特性。最后利用毫米波衰减数据和能见度反演的... 利用平流雾与辐射雾的能见度与含水量的经验公式导出的 Gamma雾滴谱分布 ,得到了平流雾和辐射雾的雷达反射因子 Z与雾的能见度、含水量的关系式。以94GHz雷达为例 ,研究了雾的雷达后向散射特性。最后利用毫米波衰减数据和能见度反演的几场湿海雾参数 ,研究了湿海雾的后向散射特性 ,研究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向散射截面 雷达反射因子 电流传播
下载PDF
任意姿态机载PD雷达三维地杂波算法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康士峰 罗贤云 +1 位作者 葛德彪 张忠治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1-24,共4页
地海面杂波特性对主要采用下视工作方式的机载脉冲多普勒 (PD)雷达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本文在具体分析PD雷达工作体制的基础上 ,详细研究了载机处于任意飞行姿态下 ,利用三维数字地形高程图和对应地物散射特征分类 ,模拟产生多频段多... 地海面杂波特性对主要采用下视工作方式的机载脉冲多普勒 (PD)雷达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本文在具体分析PD雷达工作体制的基础上 ,详细研究了载机处于任意飞行姿态下 ,利用三维数字地形高程图和对应地物散射特征分类 ,模拟产生多频段多极化雷达距离 多普勒杂波图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波 机载PD雷达 算法
下载PDF
电离层参数短期预报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孔庆颜 冯静 +1 位作者 柳文 凡俊梅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968-1976,共9页
对国内外电离层参数短期预报方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几种作者最新研究的电离层f_0F_2参数短期预报方法.包括基于混沌时间序列分析的电离层f_0F_2参数提前15min(分钟)准实时预测方法、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提前1h(小时)现报方法、提... 对国内外电离层参数短期预报方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几种作者最新研究的电离层f_0F_2参数短期预报方法.包括基于混沌时间序列分析的电离层f_0F_2参数提前15min(分钟)准实时预测方法、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提前1h(小时)现报方法、提前1~3d(天)的神经网络预测方法、相似日短期预报方法以及综合预报模型方法.利用中国垂测站多年的观测数据对各种算法的预测精度进行了评估,并与国内外相关算法进行了定性或定量比较,各种预报方法都在前人的预报精度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提高.其中提前15min(分钟)预测方法平均相对误差小于4%,平均绝对误差小于0.2MHz,可以用于实时性和精度要求较高的短波系统;提前1小时预报方法在太阳活动高年平均预测相对误差小于6%,均方根误差小于0.6MHz,太阳活动低年平均预测相对误差小于10%,均方根误差小于0.5MHz,平均相对误差比前人研究的自相关方法提高3个百分点左右;对于提前1~3d(天)短期预报,综合预报模型方法充分利用了神经网络方法、自相关方法以及相似日方法的优点,获得了高于任何一种单一方法的精度,对于中国9个垂测站(海口、广州、重庆、拉萨、兰州、北京、乌鲁木齐、长春、满洲里)在不同太阳活动性条件下的历史数据进行了精度测试,提前1天和提前3天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小于10%和小于15%,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此外,该方法还可以综合更多预报方法,具有进一步提高预报精度的潜力.文中提出的针对不同尺度进行电离层参数预测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且精度高、易实现,对从事电离层短期预报算法研究及相关专业的学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预报 电离层 人工神经网络 FOF2 综合模型
下载PDF
罗兰-C天波传播时延的稳定性与空间相关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牛有田 郝好贞 +2 位作者 陈建峰 王海波 田育庶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4-56,共3页
研究了罗兰-C天波传播时延的稳定性与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罗兰-C天波传播时延的稳定性存在明显的日变化,白天比较稳定,夜间较差,日出前后稳定性最差;主、副台天波时延随机起伏间的相关系数大部分时间都在0.5以上,平均为0.7~0... 研究了罗兰-C天波传播时延的稳定性与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罗兰-C天波传播时延的稳定性存在明显的日变化,白天比较稳定,夜间较差,日出前后稳定性最差;主、副台天波时延随机起伏间的相关系数大部分时间都在0.5以上,平均为0.7~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 天波 时延 稳定性 相关系数
下载PDF
基于杂波背景分割二维恒虚警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成峰 黄晓静 张长亮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6-159,共4页
由于超视距雷达复杂和强烈的杂波背景,导致传统的检测器性能明显下降。为了改善检测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杂波背景分割二维恒虚警检测算法。该算法由杂波背景分割模块,检测器选择模块,二维恒虚警检测模块三部分组成。对实测数据的处... 由于超视距雷达复杂和强烈的杂波背景,导致传统的检测器性能明显下降。为了改善检测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杂波背景分割二维恒虚警检测算法。该算法由杂波背景分割模块,检测器选择模块,二维恒虚警检测模块三部分组成。对实测数据的处理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杂波图 恒虚警
下载PDF
沿不规则不均匀地面传播的侧面波 被引量:5
19
作者 彭怀云 樊文生 +1 位作者 潘威炎 张红旗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7-502,共6页
侧面波传播经常用于长波地下通信,目前工程应用上一般将地下收发天线所处的介质环境理想化为均匀平面与均匀球面,在这种理想化模型下,已有适合于工程应用的侧面波传播计算公式,但当收发天线处于复杂地面环境时,这些公式不适用。以沿不... 侧面波传播经常用于长波地下通信,目前工程应用上一般将地下收发天线所处的介质环境理想化为均匀平面与均匀球面,在这种理想化模型下,已有适合于工程应用的侧面波传播计算公式,但当收发天线处于复杂地面环境时,这些公式不适用。以沿不均匀地面传播的地波衰减因子所满足的积分方程算法以及互易定理出发,导出了适用于不规则不均匀地面传播的侧面波一般公式,并进行了数值计算。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理想化的均匀平面和球面条件下,所得结果与已有公式完全吻合,在复杂地形条件下,计算结果具有更明确的物理意义,更好的描述了沿复杂地面条件下侧面波传播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面波 长波 地下通信 不规则 不均匀
下载PDF
机载杂波测量雷达的有源绝对校准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康士峰 葛德彪 +1 位作者 张忠治 罗贤云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25-28,共4页
雷达系统的精确校准是保证地海杂波测量数据可靠性的关键问题 .本文利用地面有源雷达校准器(ARC)对L波段HH极化机载杂波测量雷达进行绝对校准 ,通过ARC设计、目标提取以及坐标系变换技术 ,充分考虑了校准场地背景杂波、载机姿态和GPS误... 雷达系统的精确校准是保证地海杂波测量数据可靠性的关键问题 .本文利用地面有源雷达校准器(ARC)对L波段HH极化机载杂波测量雷达进行绝对校准 ,通过ARC设计、目标提取以及坐标系变换技术 ,充分考虑了校准场地背景杂波、载机姿态和GPS误差等因素对雷达系统常数、时延和天线方向图的影响 .分析结果证明了这一技术的有效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波 雷达 校准 机载 测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